趣味课堂论文范例

趣味课堂论文

趣味课堂论文范文1

1.“90后”学生的特点使模式改革成为必要。

现在的大学主要以“90后”学生为主,他们个性鲜明、思想前卫。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断刷新着信息更新的频率,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讲,网络的发展为有条件的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但同时也不可小觑网络游戏等良莠不齐软件对他们的诱惑。面对“90后”,如何让专业课的学习在与网络游戏之间的魅力抗争中获胜,使学生们能积极主动开展课后学习,这必须依靠教师主观努力“与时俱进”,通过整合网络资源,提高课堂趣味性,培养学习兴趣。

2.日语教学的基础内容要求使然。

日语能力考试(JLPT)作为衡量学习者学习水平的权威考试之一,其内容由“文字、词汇;语法、阅读;听力”三部分组成。以笔者所见,若想将这几块内容逐一攻克,基础在于词汇学习。文字、词汇涵盖于词汇学习中;日语的语法究其源头即为词汇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固定用法,而阅读是语法的汇集;听力选择时最让人头疼的往往是纠结于某个词汇的含义。因此,立足词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发散到各区块内容的学习,养成主动记忆单词的好习惯,就能提高学习效率。

3.外语学习中“三心”培养的需要。

语言学习本身枯燥,需要学生具备“三心”———“决心、信心、恒心”。日语专业学生已有了学习专业的“决心”,因此需要引导其发现日汉语同为汉字文化圈的学习优势,帮助其树立“信心”,而基于词汇教学的“创意课堂”能从一个小小的词汇追本逐源,帮助他们做到触类旁通,于是便可培养努力思考、坚持钻研的“恒心”。简言之,“三心”兼具,是外语学习的内部动力所在,而教学模式改革则是实现的途径之一。

二、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及具体教学模式的尝试

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依托教学理念的创新。在笔者尝试打造趣味课堂时,主要针对两个方面进行思路的转变。第一,是教学内容,即切入点的寻找。与以往以语法为主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同,笔者将词汇教学作为课堂讲授的重点,从音、形、义角度对日语中的汉字词汇与汉语边比较边教学。抓住两国语言中微妙的关系,呈现给学生,以活跃课堂气氛。举例而言,日汉语中有同形同义词,如“料理(りょうり)”,这个词的日语发音甚至与汉语谐音;又如有日汉同形同义的,如“生活(せいかつ)”,此类发音日汉不同,但有规律可循;当然还有含义完全不同者,如“心中(しんじゅう)”一词,日语中念此发音时无中文“心中”之意,多指男女为情自杀,此类词语须督促学生切不可望文生义。此外,还可以引入一些古汉语知识来帮助记忆,例如日语中的汉字“走”是汉语“跑”之意,日语“妻子”是“妻子和孩子”的意思。第二,笔者结合当下的流行元素,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改革。从教师、学生以及师生互补的角度展开互动。

1.教师为主导的“我爱记单词”环节。

模仿某卫视的“我爱记歌词”节目,由教师主导,以学过的内容或者当堂布置的新内容为出题范围,在短时间的记忆过程后,教师出题,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参与“抢答”,挑战记忆力,加深其对单词的印象。

2.学生为主导的“每日一词”任务。

这是教师提前布置给学生的深度查阅作业,让其在范围内自由选择一词,通过课下各种途径查找后完成词汇作业,并在课堂上发表。这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组织归纳及表达能力,第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站在讲堂上的胆量。

3.师生互补的“每周一歌”板块。

所谓师生互补,主要体现在所学歌曲的选择上,由教师介绍经典,学生推介流行,利用好每周专门安排的15分钟课堂时间学歌词并唱歌曲。好听的歌,学生课下都会主动练习,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词汇量,也可以巩固语法。不妨鼓励学生期末去KTV试试身手。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词汇学习“大爱”,才能爱屋及乌,爱上学日语,打好扎实的学习基础,进而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取得的实效

笔者所在学校日语专业2012级有2个平行班,笔者担任了12(2)班的基础课。通过两年教学实践,单从成绩来看,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学校的转专业和选课制度,学生存在个别流动,但从各学期期末成绩来看,笔者执教的班级其平均分均高于另一个班。这与课堂上重视词汇教学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无关系。并且,词汇的学习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综合成绩也有所提高。如果说期末试卷出卷、改卷等可能存在教师个人主观因素影响比较时的客观性,不妨来看2014年7月的日语能力考试成绩。从日语能力考试通过人数来看,笔者执教班级高于另一班,且已有2人通过更高水平的N1考试;平均分后者高出6.62分;语言知识中的词汇参考获得A等级的人数高于另一个班,但语法参考获得A等级者少1人,这说明词汇和语法讲解时的授课时间比例还有待调整。除了上述成绩中可以看到的成效之外,为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还进行过两次问卷调查,在2012-2013-1学期的问卷中,针对“你认为在现阶段的基础日语教学过程中,哪部分的内容最吸引你,最让你觉得有兴趣?”的提问,笔者执教班级25名学生中有18人选择了“词汇”。可见,注重词汇的课堂教学获得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

四、结语

趣味课堂论文范文2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兴趣是人力求认知、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浓厚兴趣时,他就能积极地思索,主动地感知事物,同时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孟母三迁是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创新历史教学活动也必然如此。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想办法创设一种和谐欢乐的氛围,使学生具有一种自由、快乐的心态,使他们主动参与,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进行思考和创造。例如在上中国近代现代史《红军长征》这一课之前,我会要求学生们做一下准备:找到自己身边的老红军或者革命前辈,听他们讲真实的革命故事,写下自己的感想。有了亲身的体会。在历史课堂上,我的教学将继续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长征的精神,长征的意义。往往这时学生们都会争相发言,联想丰富。这时,我告诉学生,学习历史,要从生活中发现历史,只有切实感受到一段历史,我们才能从中得到体会!就这样,学生在实践中明白了学习的要求,学会了真实的表达。这样,历史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启发想象,求异创新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时代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发展学生想象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所在,而历史教材中的历史故事都是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留下诸多让人寻味、想象的空间。历史教学中应充分引导学生去体味,去思考,展开想象去再创造是培养创新能力主要方式。比如,让学生给《昭君出塞》写一个续篇,比如昭君出赛后的生活情况,和对家乡的想念。这样既有趣味,有能够激发学生创造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学生想象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新的色彩,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答案,鼓励学生一意多叙,改变所谓统一的、唯一的标准答案和僵化思维的现状。不能用简单的对错来评判,只能看哪种答案更合理,更有创造性。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大胆求异,突破思维定势,从事情或问题的反面(逆向)去想,以取得成效。这就是求异思维或叫逆向思维。这时候老师就引导学生,让他们思考自己如果在场会怎么办?这样学生们就能认识到创新原来就是身边的一点一点,无处不在,学生以后也会强调创新,注重创新了。

三、注重兴趣培养与质疑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课

赞可夫说:“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使之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认识知识中克服困难的喜悦。”兴趣是创新先导,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就会主动积极身体力行,这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极为重要的前提。因此,历史教学过程中力求把课堂教学设计得生动活泼,有吸引力;有时课外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兴趣。如在上《秦朝的统治》一课时。打破常规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熟悉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像写一篇“秦朝灭亡后,二世皇帝见到始皇嬴政他们的对话,比如儿子怪老子太暴力,老子说儿子太无能等等。”,写完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换阅读,认真与课本史实对照,找出优缺点,阐述理由,这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争相把一些好的对话和见解读出来,并结合课文加以阐释;宋代学者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历史教学活动重点在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是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关键。如讲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课时,书上的评价是“一次成功的无产阶段革命”,有学生提出问题“现在的俄罗斯不是回到资本主义制度吗?是不是说明十月革命最后也还是没有改变俄国的命运?”尽管这个问题显得有些偏激,但它代表了学生心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疑惑……学生提出的这些说法,教师都应鼓励,应该肯定学生对问题的思维发散。有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四、运用赏识和激励,强化学生创新的兴趣和信心

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素养、生活经验和情感气质,对历史作出各自不同的解读。这种体语、解读的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这是历史课的独特魅力所在,这本身也是潜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教师的鼓励与肯定也就保护了探索、创新的积极性,而决不能用教师的“权威”、统一的“模式”、所谓的“标准答案”去扼杀学生的思维创新。鼓励实际上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就等于拔动学生创造的心弦,点燃其思维的火花。而赏识则会给学生送去快乐,使之产生兴趣,增强干劲。所以在教学中多鼓励少批评,给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就会相信自己的能力。这种成功感对每一个人终身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应该对所有学生都寄予同样深切的期望,并满怀爱心地注视他们的成长,让人人都能享受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面对学生千奇百怪的思考方法,面对学生五彩斑斓质问,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感到高兴,而不是站在你自己的角度,以一个成年人的观点去看待学生的思维,也许在你的眼里学生的思想是很傻很天真的,可在学生们的眼里这些问题都是非常严肃的。教师不应该以自己的立场对学生思考加以指责。特别是一个历史教师,更不该如此。面对学生创造性的提问,我们要加以肯定,一句表扬并不是很难的事,对学生来讲确实最大的肯定。

趣味课堂论文范文3

1.1物理教具暨趣味实验创新设计制作大赛

为了培养学员的动手制作能力,展现物理与实验之间的密切联系,提倡创新设计趣味小实验,用身边的物品、资料动手制作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具,提高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增强物理教学的感染力,还原物理教学的生动本性。

1.2举办物理文化素养竞赛

为了增强学员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我院与军地院校的学习和交流,树立我院物理教学实践活动的品牌,倡导开放办学思想,提高我院的知名度,我们将举办第十届物理文化素养竞赛。此次竞赛分为校内赛和校际联赛两个部分。

1.3科普读书大放送,提交相关论文

针对军校环境封闭、学员读书缺乏的状况,理化教研室联合奥谟物理俱乐部为大家购买一批丰富的科普读书面向全校对科学发展有热情的学员发放,学员填写领书单,要求领书的同学在20天之后,撰写与物理、科技、科学等相关的论文或者读书报告交给理化教研室,教研室组织大赛组委会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秀的作品将编入《物之理》期刊。

1.4外出参观实践

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学员们的科学素养,为广大学员提供接近科技前沿、感受科技创新的机会,拟组织广大学员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科技开放日到中科院进行参观,培养学员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思考。

1.5“物之理”期刊

为了锻炼学员们的写作、表达能力,培养学员的科学探究精神,给学员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我们将在全院范围内征文,征文结束后,将组织评审委员会组织评审并将选出优秀稿件编入《物之理》期刊。

2活动组织方式

以学员为主,教员指导的方式组织进行。物理文化素养竞赛的组织方式:初赛由奥谟物理俱乐部各系负责人带领各系俱乐部成员,广泛发动本系学员积极参与,选出真正有能力的学员代表本系参赛;院内选拔赛题目由奥谟物理俱乐部成员项广大学员征集,理化教研室审核优化。比赛分A、B两场,每场5个代表队,根据现场表现综合评定获奖情况。选拔赛宣传、现场布置等由奥谟物理俱乐部完成。校际联赛的参赛对象待定,由理化室和俱乐部共同联系。选拔赛和校际联赛分5个环节:概念原理“必答”、基本素养“选答”、个人反应“抢答”、集体合作“风险”、风采展示“主观”(笔试和口头表述)5个环节,既各自独立,又环环相扣。在各环节之间穿插一些精彩的节目表演。注重营造一种集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风险性、刺激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竞赛氛围。物理文化节其它系列活动,由奥谟物理俱乐部实施完成,理化室指导。

3结束语

趣味课堂论文范文4

关键词:练习课;教学;知识;方法

初中语文课型丰富多样,但受重视的程度却迥乎不同。若阅读课是主角,作文课是配角,练习课就是跑龙套的了。练习课不像阅读课有起伏跌宕的情节,不像作文课有鲜活生动的素材,学生本就兴趣不大,又因为它是建构与巩固知识的主阵地,教师对于练习课容易受“知识本位教育观”的影响,将知识传授等同于教育本身而“满堂灌”,所以练习课“效率低、气氛冷”成了教师头疼的问题,“难度高、真乏味”成了学生走神的借口。笔者就提高初中语文练习课效率作了一些探讨,认为做到以下几个统一大有裨益。

一、统筹规划与重点突破的统一

语文练习课跟其他课型一样,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素养是一个十分宽泛的范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7至9年级的课程目标涵盖“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5个板块的内容,每一板块下面又分设有很多小目标。中考作为重要的教学评价方式,也囊括了“积累与运用”“不同文体阅读”“写作”等考查内容。课程标准在前,评价考查在后,语文练习课的内容瞻前顾后,体系纷繁复杂,“‘少则得,多则惑’,如果不进行知识要点的统筹规划,势必造成教学的琐碎与杂乱。”[1]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的编排顺序统筹规划一年度、一学期、一个单元甚至一节课的目标。例如根据部编版教材编写体例,初一应侧重记叙文阅读训练,根据不同单元课文内容设置单元训练目标。例如大量运用各种修辞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写景散文的共性,教师可用课文或者课外写景散文出题,引导学生突破赏析修辞手法的难点;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散步》等课文虽有景物描写却是为记事服务,可用于引导学生赏析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等写人散文则可帮助学生把握记叙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二、课前演练与课堂强化的统一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教学应着眼并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至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具体做法是,在学生高效率完成课前检测题的基础上,教师及时回收纸质练习资料进行批改,熟悉学生的知识漏洞或误区。若时间不够,则可让学生课前思考,教师课堂抽检,学生口述答案,教师瞬时分析、及时反馈、点拨思路、提供方法。但这只是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的第一步,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检验学生的知识习得、能力掌握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老师需组织反馈练习,加强课堂巡视,及时搜集信息,进行宏观调控。”[2]教师可以通过转变题型再现问题,异中求同,检测学生是否从根本上掌握了规律和方法,再进行新一轮的激疑、点拨、总结,从而帮助学生完善知识建构、促进方法吸收、提升解题应变能力。例如,议论文阅读简答题训练课上,我们可先选择一道考查“全文论证思路”的题作为预习任务,清楚学生问题后及时点拨解答此类题型的方法:首先要清楚议论文的一般结构:立论(提出中心论点)、本论(设置分论点进行论证)、结论(重申中心论点),据此给全文分段,找到各段中心句即中心论点句、分论点句、重申观点句,用顺序词连接后依次陈述即可。之后在课堂上可再呈现一道类似的题让学生练习,避免学生眼高手低。教师巡视课堂,若学生答题效果良好,则应趁热打铁训练学生解答“段落论证思路”题,告诉学生议论文的段落内部一般也采用“立论(提出分论点)、本论(使用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结论(重申分论点)”的结构,据此给本段分层,找到分论点句、辨析论证方法的使用、提炼段末总结句,同样用顺序词连接后依次陈述即可。

三、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统一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言,儿童是“主动参加过程获得知识的人”,教师是“主要辅导者”。语文教师在练习课上不能一味讲授,而应把课堂交给学生,协助其自我教育与发展。首先,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学生自主活动即学习活动的展开。课堂练习作业比课余作业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所以教师该应用一定量的课堂练习作业考察学生独立进行智力操作与行动的能力。教师应加强课堂巡视,鼓励学生分享答题思路与困惑。同时,学生要有更多的自评自改、互评互改活动。“我们之所以称课堂评价为一门艺术,就是因为它具有灵活、生动、多样、丰富的手段。”[3]教师可先不对每个学生的答题结果作质的评价,只适当地点拨思路、讲授标准,让学生先自评自改,再通过合作探究,集中小组智慧互评互改,甚至可以跨小组评分,提出修改建议,教师据此查漏补缺、完善答案。其次,尊重学生主体性还应做到全面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把握学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不尽一致。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最后,完善教学反馈机制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调动。莎士比亚说过:“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面向学生的反馈要及时、正面、多样,教师不仅要分析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而且要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目的、态度、情感、意志、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随时关注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发掘闪光点并及时鼓励。

四、知识内容与趣味形式的统一

练习课是以巩固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技能为主要任务的课型,系统的知识、复杂的技能容易造成感官疲倦与认知困难,学生往往会失掉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无形的动力,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能否成功。所以教师要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让知识呈现的形式多样化,师生互动的形式多元化,“注意营造活动化的课堂,让课堂教学动起来,让学生的情绪动起来”。[1]首先,教师可合理利用朗读法。语言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时候不是靠掌握语言规则,而是靠语感。语感在理解语言,判断语言正误、优劣上比理性思维来得敏捷,而诵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默读、朗读、齐读、精读、重点读等各种形式的读,理清材料结构,把握文本主旨,悟得解题灵感,同时让学生陶醉于朗朗书声中,更投入、更热情地学习。例如,讲解诗歌鉴赏题时让学生自由朗读,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情感;讲解文言文阅读题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有助于学生分析人物性格;讲解记叙文阅读题时让学生集体朗读美文片段,琢磨名家的措辞造句,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品位。其次,教师可巧妙运用记忆术。记忆术是通过给识记材料安排一定的联系以帮助记忆的方法,它不但能够提高记忆效果,而且能增强记忆的趣味性。例如,可使用歌谣、口诀勾连记忆:二十四节气歌可帮助学生理清传统节气的顺序;节日习俗可编歌谣来记:“正月正,万象新,贴春联,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去拜年,懂礼貌。尊老爱幼有人夸,压岁钱可别乱花。”再如,可运用思维导图增强记忆。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例如,病句和成语的错误类型众多,可用横向思维图串联;议论文阅读包含不同层次的知识点,可用树状思维图串联等。最后,善于设置情境。学生是充满情感的鲜活生命,以情感凝聚人心是教师的智慧选择。例如,讲解文言文阅读题时,教师可说一些与主人公有关的奇闻逸事,并树立为人处世典范;讲解诗歌鉴赏题时,教师可播放一些古典音乐、改编古诗的现代歌曲渲染气氛;讲解综合性学习题时,可让学生扮演主持人来段开场白;讲解字音字形题时,可组织小组竞赛让学生上台听写易错字等。

五、方法习得与习惯养成的统一

课内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课外学习的空间是广阔的,教师应当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让课内的知识和方法在课外得以迁移,让课堂上的优良习惯在生活中得以延伸。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讲究方法才能实现做笔记的最大价值。教师应当让学生准备专门的练习课笔记本,做好目录,在边缘贴好页码签,以便随时翻检。练习课笔记应当合理划分页面,既要涵盖答题技巧的总结,又要辅以例题的呈现,另外还应注意形式的多样,颜色不一,图文并茂。课后,教师应督促学生经常浏览笔记,巩固记忆,并及时补充笔记,完善框架,如补充有价值的例题、自己探索的解题方法等。其次,要引导学生养成有序积累的习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重视积累,增厚底蕴,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解答语文练习题时增强信心、扩展思维、提高正确率,久而久之,也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底蕴。例如,分析古诗意象时教师可让学生随堂积累常见意象的含义,各种含义均以诗歌例句佐证,让学生一并积累背诵,课后加以补充;讲解文言文阅读题时积累实词、虚词含义以提高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讲解议论文阅读题时则积累名言、典故等材料,以便学生在做选择或补充论据题时能对号入座。最后,要引导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自我反思作为学习的方法之一,认为“当学习者自己可以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及达到目的的程度时,他才是真正地学习,并且对自己学习的所有方面负责”。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标准答案后要鼓励其自我评改与总结,写出做题心得。语文练习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对学生来说,练习课关乎知识系统的建构、关乎综合能力的提高、关乎应试成绩的高低、关乎对语文学科的感受与评价;对教师来说,练习课更需要更新理念、更考验教学机智、更挑战师生关系、更锤炼教学基本功。语文练习课堂目前呈现的种种问题恰恰给教师提供了开展教学研究的契机,笔者粗浅的体会与看法皆为抛砖引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语文人都做直面困难、潜心钻研的勇士,深入探讨练习课有效教学的方法与途径,给语文练习课插上高效的翅膀,为语文教学的跨越式发展铺就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李薇薇.追求单元练习课的有用、有效、有趣[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2).

[2]徐小玲.有境、有序、贯通、变通———谈如何上好语文练习课的第一版块[J].语文知识,2016(16).

[3]张宏文.有滋有味练出别样精彩———浅谈如何有效开展语文练习课教学[J].读与写杂志,2015(5).

[4]李伟平.语文练习课语用价值的挖掘与转化[J].当代教育科学,2015(16).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王牧天.语文教学艺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7]严永金.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趣味课堂论文范文5

一、巧导入

导入的设计除了要自然,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多变。导入的内容最好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构思精巧的导入能让学生每节课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无形之中把精力集中起来,使历史课堂教学活力倍增。

二、巧过渡

历史课堂教学中令教师感觉较难的是如何体现历史教材知识内容之间的过渡和衔接。由于历史课的知识点具有整体的有机性和普遍的关联性,如何巧妙地把每节课中的知识点串连起来,体现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也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过渡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从而更好地把握历史知识框架。如在“俄国十月革命”一课中,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我们可以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当时俄国各阶层,主要是对农民阶级的影响中得出结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后削弱了工农联盟,不适应新时期苏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自然而然地导入新经济政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要自然巧妙、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使整节课连贯畅通,知识结构严密紧凑,从而突出了历史知识相互间的联系。

三、巧扩展

教学过程中,对某些历史知识点进行必要的扩展和补充,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具有重要的作用。历史课堂中的知识点扩展,不仅要让学生能从中增长知识,也要考虑到教学整体的关联,更多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目的。如在讲授“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一课的“三民主义”时,可以恰当补充海峡两岸的互动时事,既增添了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又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巧设疑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巧妙地设置疑问,也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问题的设计要以深化学习、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为目的。设疑要合情合理,掌握好难度。如在讲授“俄国十月革命”一课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可以通过设疑“假如同学们是生活在当时俄国的农民,你们是否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感到满意”引导出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然性。设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启发,从而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巧用多媒体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中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用活用好多媒体课件教学,很多时候可以收到常规教学达不到的效果。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历史课的系统性和趣味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加人文关怀。如在讲授“南京大屠杀”中,通过展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照片,如新闻媒体报道的《向井敏少尉与野田岩少尉在南京举行杀人竞赛》的图片、《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日军活埋中国军民》、《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割下的中国人的头颅》等图片,再将这些图片与现在的一些时事如“日本右翼分子重新抬头,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等新闻相对比,仅仅是几张真实的照片就能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历史场景中陶冶爱国情操,正视中华民族的耻辱历史,从而在历史课堂中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六、巧收尾

好的收尾能使历史知识前后呼应地得以深化,使整个知识结构更加和谐紧凑,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历史课的收尾一般可采用总结、回顾、点明重难点的概括式,也可使用故意设疑、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总结的设疑式,更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作业式等等,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七、总结

历史是一门时间性、综合性、概念性、趣味性都比较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历史教师要紧扣教学大纲和新课标,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积累经验,进一步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转变,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水平。

作者:杨卓弋 单位:四川省阆中市水观中学校

第二篇

一、紧扣课标,整合教材

整合教材的另一个依据是以生为本,教学过程和教材内容的调整要适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我校是一所三级达标高中,学生多来自八县农村,基础比较差,很多学生初中时没有开设历史课,而新课改的高中历史按专题史、模块来编写教材,学生需有扎实的通史基础,否则高中历史知识对其就像是“雾里看花”。因此整合教材要充分尊重学情,降低难度,深入浅出,以适应生情。如必修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到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这部分内容初中用一个单元讲授,而高中仅安排一课时,对于我们这类学生就要求很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史实,结合初中教材,给学生作个补充讲解,并可适当增加课时。因此教材整合一定要符合学情,否则历史教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情景生疑,教材解惑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既要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主动作用,而且教师又要创设情境,加以引导是提高有效性的必要手段。通过设置课堂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学会运用教材提供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用教材教”的效果。如果说整合教材是为了解决历史课堂教什么的话,那么情景创设则是针对历史课堂怎么教,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新课改的理念是“用教材教”,如何做到用教材教,现在我以上学期开设的《美国1787年宪法》一个片段教学为例进行论述。设置情景:某同学撰写介绍美国中央政府职责的历史小论文,指出文中错误之处。接着同学们依据刚从教材中学到的三权分立、平衡制约的知识点指出文中的错误并画出美国中央政府三权分立、相互监督的结构示意图,最后把一个学生画的示意图进行实物投影,让其他同学对示意图进行讲评,加强学生对“三权制约”原则的理解。通过学生纠错、画美国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关系示意图,有利于加深对美国宪法的理解,也使学生学会用图示表达历史知识的方法。创设情景实际上是让学生运用前面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既是一种及时巩固,又是一种及时评价,也达到“用教材教”的效果。

三、兴趣培养,情感共鸣

在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永远是第一位的。教师若语言乏味,只会照本宣科,学生必定感到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听课,达不到情感共鸣,教学效果更无从谈起。因此教师要善于用生动诙谐的语言,刺激学生的感受,引起情感共鸣。在讲述“二战后国际关系中冷战”时,笔者借用了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的一段话“我的一边坐着一条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问学生:“为什么俄国熊北美野牛之间不敢直接开火?因为牛看到了熊掌而熊看到了牛角。”诙谐的教学语言使学生从“牛角”“熊掌”对等的威慑力感受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带来的暂时和平,但又时刻面临发生战争一触即发的危险,从而深刻感受到冷战影响的深刻,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引起情感共鸣,课堂教学也就实现了有效性。

四、更新观念,信任学生

“持什么观念去教”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问题,作为转型的教师还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希望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把结论告知给学生,就像往一个瓶子里灌水,只管灌而不考虑溢出来多少,归根到底还是对学生不信任,最终导致教与学的脱节,因此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即“历史知识并不能简单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加以建构”。信任学生,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言之有物,自圆其说”,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使学生学有所得。必修二《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我是先把学生分成“服饰”、“饮食”、“建筑”、“婚丧礼俗”四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头去找资料,然后推出主讲人在课堂演说,由另外三个小组进行评价。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又提高了学生与他人合作、收集材料、语言表达的能力。把课堂交给学生获得的教学效果甚至超过老师的满堂慷慨激昂,相信学生,他们始终是课堂的主人,激活他们的热情,让历史在他们身上生动起来,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就实现了。

五、总结

紧扣历史课程标准,整合历史教材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根据学生情况,更新教学观念,创设历史课堂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通过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并不断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作者:吴捷单位: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

第三篇

一、教学资源丰富化,营造生动趣味氛围

以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与互联网的普及为例,引导学生小组制作有关教学题材的网页,撰写《我与网络》的小习作,或上网发送一封E-mail,拓宽思维。其次,开发与利用历史教材、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等学校资源,既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帮助理解。另外,社会与家庭资源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教学《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时,家庭中的实物、照片等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衣食住行的变化,理解社会变迁。再如教学《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时,运用小组活动、社会调查等方式,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历史小论文等,将学习延伸到社会生活,充分发挥社会、社区资源的教育意义,提高学生实践、探究能力。

二、教学方法多样性,打造生动活跃课堂

在生动课堂教学中,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和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同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若要提高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活思维,带动氛围。如教学《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时,可综合运用讲述法、图片展示法与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比如新课伊始,开门见山,直接介绍课题,总结为“衣、食、住、习俗”四个方面。而后运用讲述法与图片展示法,分析旗袍改良、居室建筑的演进以及丧葬礼俗等具体史实。通过相关的历史图文资料,可让近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场景得以再现,增强学生直观感受。同时,引导学生对比近代与现实的照片,更深刻地体会社会生活的变迁,拉近学生和历史的空间距离。而后运用合作探究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结合历史史实,探究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以及影响。

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生动活跃的课堂。另外,拓展延伸,分析现代流行服饰。这一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是他们能够观察、感受到的,学生的参与度高。同时,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以历史经验对现实社会加以评析,发掘事物本质,巧妙渗透美育教育、德育教育。如对比流行元素与中学生发型、穿着要求的冲突,以班上个别学生的“个性化”着装为例,相互点评,然后教师点拨引导,既肯定这些学生敢于追求时尚的开放思想,也提醒学生吸收时尚因素的时候需要考虑自身特征与社会身份,不要盲目从众,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语言艺术化,构建生动魅力课堂

历史事实与学生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让学生们喜欢历史课程,教师既要巧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与工具、教学策略与方法,还需要讲究教学语言艺术,如此才能提高教学效果,给学生美的享受。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效果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教学语言艺术,让历史学习变得饶有趣味,焕发生命活力。

趣味课堂论文范文6

[关键词]多种教学法;新教学改革实践;医患沟通;应用研究

自2018年始,接医科大学通知,临床医学院医患沟通本科生教学授课进行教学改革实践,由原来单纯性大课讲学、传授沟通理论改为先由学生通过计算机自行下载APP“慕课”自学,再由临床医学院教师进行案例授课,两者结合完成临床本科生最后一年的医患沟通学习,最后以论文形式检验授课效果,以达到临床医学本科生掌握医患沟通技能,为下临床走向医疗岗位,成功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实践人文关怀、治病救人打下基础。本文探讨采用LBL(lecture-basedlearning,传统教学)、PBL(ProblemBased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CBL(CaseBasedLearning,以案(病)例为基础的学习)、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运用于新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医患沟通教学,为临床医学本科生提供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以期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沟通理论,高标准地掌握沟通技能,高质量地践行医患沟通,降低医患风险,更好地为临床服务[1]。

1课前摸底常规教学方法传授医患沟通基本技能

当前医患沟通教育的主要形式为“课堂讲授式”,存在无法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2],课程机械单调、课时不足压缩、教育模式缺乏灵活性等问题。如单纯强调教学大纲内容授课,虽可保证知识全面、完整,但连续灌输,于教师一方倾心备课、激情授课,完成院校一方要求责无旁贷;于学生一方不免听课疲劳、效率低下、效果缺失。因此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自2018年始,医学院校开始与临床医学院尝试教学改革实践,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创新,网络课程介入临床教学,始于美国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3]。其为现代教育提供先进的理念及优质的资源,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重大突破。“慕课”(MOOCs)模式相对常规教学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主题明确、形式新颖。一旦确定主题,教师可广泛收集海量信息,在规定时间内筛选生动、有趣案例对某一主题进行旁征博引,也可插入视频、运用动漫等其他新颖形式加以说明,增加趣味,加深印象,提高效果。二是教学相长,师生得益。通过制作课件,学生掌握经典案例、学习的同时,教师为了做好课件,必须浏览大量信息,寻求理论依据,同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总结医患纠纷处理实例,加工制成精美课件,教师本身也在不断学习,自我提高。三是学习灵活、方法多样。“慕课”课件制作后,学生可下载在智能手机、iPAD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上,利用课余时间、候车时间等碎片时间自由学习,方法多样,方式灵活。当然“慕课”教育也存在不足,最大的遗憾是不能直面学生,师生无法互动。因此由于“慕课”自身的特点,使得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取代高等医学院校的课堂教学[4]。教学实践初期,于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上,课前摸底,随机提问学生,发现学生大多未按学校计划如期按时上网,接受“慕课”教育,且学生均为大四学生,最后一年在医院实习,未走向临床,对医患沟通的现状无从了解,对医患矛盾理解不深,更谈不上掌握医患沟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2课中分组多种教学方法演绎医患沟通角色互动

按医科大学课程安排,临床医学院教师授课时间为三个课时。在第一节课教师讲授医患沟通基本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第二节课可根据自身临床经验,选取身边典型生动的医患沟通事例,或是有效沟通,积极化解医患矛盾的成功案例;或是沟通不足,纠纷处理未果的失败经验教训。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其中,通过角色互换增强学生理解医患沟通的复杂背景,掌握医患沟通的基本技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造福于患者。多种教学方法运用于医患沟通授课,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授课的趣味性,增强学生体验感、获得感。一般以传统教学、案例教学及以问题教学和角色互换等教学方法为主,现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方法[5],同时,角色扮演不仅可以让学生与患者进行换位思考,也可以使操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6]。在第一个课时,以LBL教学法辅以大课总论,传授医患沟通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第二个课时,先以CBL案例教学法导入一个或几个典型案例,介绍基本情况,如患者性别、年龄、疾病诊断,处理过程,产生纠纷原因。其次运用PBL问题教学法,由教师设计若干问题,供学生讨论。同时将听课学生随机分为三组,一组为医师组、一组为患者组、一组为观察评论组。患者组提出问题,医师组解答问题,观察评论组点评医师组回答对与错或需改进的注意事项。一个轮回后,三组学生可互换角色再进行讨论。其间,教师也可分别随机指导三组学生提问、回答、解惑。或是参与医师组,解答患者组疑难问题,或是介入患者组,给医师组设置难度,或是帮衬观察评论组,指出医师组存在不足并提出整改建议。PBL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值得广泛使用[7]。

3课后调研问卷调查方法推动医患沟通持续改进

趣味课堂论文范文7

【关键词】大学体育;趣味教学;足球教学;足球游戏;应用策略

一、大学体育足球教学暴露出的不足之处

1.足球教学观念相对较为落后:体育教学活动的有序、有效展开,不仅仅带给人们一定的乐趣,而且还可以带给人们相对健康的生活。因此,其教学活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是,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各大学展开足球教学活动时,教师教学观念相对较为落后,不足以满足目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提出的足球教学要求。而且,足球教学观念相对较为落后,也导致教师教学方式处于落后状态,无法满足教学要求。

2.过分重视实践活动:任何教学活动都应该基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展开。但是,目前大学体育足球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教师过分强调展开实践活动,不重视甚至是忽视理论知识教学活动。如此一来,实践与理论未实现有效结合,从而未对提高教学质量产生应有的积极影响。长期如此,一味的展开实践教学,学生不理解足球活动的意义,甚至还会逐渐削弱学生的足球学习积极性。

二、足球教学与足球游戏相结合产生的积极影响

1.对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产生积极影响:结合足球游戏展开足球教学,相对而言更利于营造一个相对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会对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产生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参与足球比赛过程中,不仅仅锻炼其足球技巧,而且学生需要遵守游戏规则,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而且,参与足球比赛,会帮助学生培养不怕输、不服输的精神,也对树立学生责任心产生积极影响。

2.对缓解学习压力产生积极影响:结合足球游戏展开足球教学,相对而言增加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足球训练为学生带来的压力,更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足球知识及技能。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有效的结合足球游戏展开足球教学,会缓解学习压力,进而促使学生处于一种身心放松的状态。

3.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学生通过参加足球教学活动,可以对培养其团结合作、竞争意识、顽强拼搏等优秀品质产生积极影响。足球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学生需要明确比赛规则,与他人团结合作。这对于增加学生集体凝聚力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而且,结合足球游戏展开的足球教学活动,相对而言趣味性更强烈,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获得良好的身心享受。

三、足球教学与足球游戏结合的应用策略

1.巧借足球游戏展开准备热身活动:足球教学活动初始阶段,准备热身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需要巧借足球游戏引导学生快速、有效展开热身活动。有效的准备热身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良好调节自身身体系统达到足球运动状态,进而有效避免出现肌肉损伤等问题。

2.巧借足球游戏展开课堂足球教学活动:足球教学活动展开的技术要领教学,相对而言较难,学生很难掌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学习热情产生消极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巧借足球游戏展开课堂足球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足球游戏中,学习和掌握相关技术要领、动作要点。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待学生掌握一定足球基本技能后,组织带有对抗性、竞赛性的足球游戏。

3.巧借足球游戏展开结束教学活动:足球教学活动结束阶段,教师应该注意采取有效措施,逐渐减少学生的疲劳感,让学生可以快速恢复正常状态,让学生相对亢奋的情绪逐渐安稳。而巧借足球游戏展开结束教学活动,则符合此要求。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开放式、放松式足球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在游戏中逐渐放松,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大学体育足球教学与足球游戏相结合,可以对提高足球教学质量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可以对促进学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注意巧借足球游戏展开准备热身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活动。希望本论文关于大学体育足球教学与足球游戏的结合这一问题,展开的深入思考和分析,可以对有效、高效展开足球教学活动,起到积极影响,为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贡产生积极推动作用,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关.探讨大学体育足球教学与足球游戏的结合[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06):258-259.

趣味课堂论文范文8

一、幽默性语言

幽默性语言寓教于乐,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在充满娱乐信息的时代,或冷或热的幽默语言往往能迅速有效地贴近、牵动学生的心灵。幽默性语言丰富的课堂有助于学生学习心态的良性运行,能推动学生产生一种喜悦舒畅的心态,在课堂中如沐春风。有幽默语言风格的教师,其语言表达往往具有强大的沟通效果,更容易与学生产生心灵共鸣。幽默性语言同时也展示了教师的睿智,使其具有相当的人格魅力,有效缓解紧张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喜欢接近学识渊博又不失平常心和幽默感的教师。就学科而言,大学语文较之许多专业课程情趣盎然。充满趣味性的作家作品比比皆是,如陶渊明、鲁迅、汪曾祺等作家,在对世界冷眼批判的同时,也都有充满情趣、幽默诙谐的一面,教师可以从中挖掘许多丰富的内容,通过语言渲染与表达,传达出真美善,学生对此是能够感受到的。在大学语文课堂内,许多中小学时期由于学生理解能力与升学压力无法呈现的幽默故事,都可尽情展现。当然,教师的幽默素材不仅仅来自教材本身,散发着生活智慧的日常幽默也要贯穿课堂教学,这些幽默往往与学生实际生活关联、与时代环境相连,体现出教师对生活的洞察力,有时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当然,大学语文课上教师的幽默言语,还必须注意幽默中的庄严深刻、诙谐中的耐人寻味。表达出具有一定涵养的幽默语言,既是大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是教师教育具备的幽默语言素养的考验。浅薄无聊的幽默语言甚至黄色笑话,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而且是对大学语文课堂的亵渎。

二、哲理性语言

如果说幽默性语言侧重于让学生“笑”,那么哲理性语言更注重让学生“思”。培根认为“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在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哲理性语言的表述能令学生们的思考走向深入。哲理涉及社会、生活、人生、历史等多方面的规律性探索归纳,大学时代应该是理性思考高度发展的时期,在中学已经触及却来不及深入思考的问题,此时有了充足的时间与机会,大学生渴望以深邃的理性视角考量剖析自我与世界,培养适应时代生活的精神力量。相对于哲学的冷静、抽象、理性,文学更接近感悟、具象与情绪。不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不会停留于事实的表面,而是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关于人生、社会、文化历史的深层次的哲学思考。一些为人处世的奥义深思,一些终极追问、宏观探求以及微言大义,如果教师能掌握好这些哲理性语言表达的适宜时间、程度、分量,势必可以将课文理解引向深入。例如鲁迅名篇《伤逝》,由于作品本身的深厚内涵,教师可以由此而深入阐发一些对于爱情的哲学思考,而不能仅仅停留于简单的爱情故事的讲述,可以向学生提出“爱,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样一些哲学式的追问命题,让他们思考、回答,学生方可获得强烈持久的思想震撼。对现代大学生而言,哲理性思考具有特殊意义。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90后的大学生们的精神世界通常容易滞留于感官刺激,满足于日常消费,内心世界常缺乏客观、理性地评价生活、人生、自我的思考力量,甚至充满孤独感、虚无感,怀疑、自恋、唯我独尊的情绪十分严重。哲理性的思考不仅帮助他们的智性成长,益于某种辨别、分析、归纳、演绎能力,同时有助于他们从狭小自我走向广阔社会,树立更健康的自我价值认同体系,为灵魂增加一层明亮的底色。

三、故事性语言

故事的传达应该是大学语文课堂的文学性、趣味性、知识性的综合要求。故事的磁场力量,有时比单纯的理性传达强大。课堂上,倘若教师讲述的故事内容与表达质量高,一般可以制造出更为有效、生动的听觉效果。《周易》认为“圣人立像”,讲述故事可以实现的效果、完成的功能,往往是一般道理灌输无法抵达的。学生生活经验有限,需要曲折生动、丰富多彩、寓意深刻的故事、人物形象拓展对生活的理解、对文学的了解、对历史的认识、对人生的探索。大学语文课教师有时需要比中小学语文教师更为悉心地借鉴与扮演“说书人”角色。通过投人地讲述故事,为课堂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不仅得到领悟与思考,更促使他们在聆听故事叙说中取代、超越他们习以为常的视觉享受,而专注于感受语言的原始魅力,培养语言想象、表达的兴趣与能力。当然,说故事的教师、说好故事的教师与把故事说好的教师是有很大差别的。在大学语文课中,教师应该多选择能充分体现课程特色,并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材料,体现出历史性、文化性与时代性、个性多元的、丰富的结合。提升教师说故事的能力与水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努力与探索。

四、抒情性语言

雅斯贝尔斯曾提出“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与认识的堆积”。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表达在渗透着趣、理、事等智性特征之外,情感因素不可忽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大学语文原来就属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其中的课文选篇,均为古今中外语言大师们情感的结晶,其间渗透着“爱”的教育,对真、善、美的追求,能够促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之余,培养情感的领悟力与表达力,提高情感与文化品位。大学语文课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将切身情感与作品情感相融合,通过或抑扬顿挫,或柔情缠绵,或慷慨激昂的情感性语言,舒展、深刻地抒发对于自然、人生、祖国、历史的浓厚情感,就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认同其间的人情物性,摆脱现实功利的困扰,获得美好的感情熏陶与抚慰。在讲授唐诗名篇《春江花月夜》时,作品对自然、人生、时间、爱情的情感投入、情绪波荡十分深广浩大,对涉世不深、情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而言,如何真正深入理解作品的情绪与情思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教师将自我对于这些重大命题的深入思考与情绪渗透贯穿于课堂,在朗诵、讲解分析时,通过含有与作品本身情绪色彩相似的感伤深邃、博大通达的抒情话语,让学生深刻感受教师对于作品的情感情绪方面的理解与共鸣,受到教师的强烈感染,认真地将自我的情感、思考投放于作品之中,拉近与古人的心灵距离,获得灵魂的、精神的洗礼。特别说明的是,抒情性语言必须与成熟的现性精神、智性思想火花巧妙、自然地融合,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只有通过这样高质量的融合,才能体现出教师情感的深度与力度。否则,无论教师口语表达如何激动昂扬也是枉然。换言之,对于任何表面的、浅薄的情感煽动,学生并不买账。上述四种语言素养与技巧,在实践过程中不应是机械性的操作,而应追求一种浑然天成的个性表露,这有赖于大学语文教师课余时间大量积累与练习。教师语言素养与技巧的讲究提炼,必须与相应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紧密结合,要防止将教学变异为教师卖弄炫耀语言技能的娱乐,真正将大学语文课堂构建成语言审美、锤炼精神、塑造灵魂的美好家园。

作者:徐欢颜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第二篇

一、大学语文趣味化教育及其重要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语文课就是名作欣赏课,其生动丰富的文学作品为课程的趣味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古罗马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就提出过“寓教于乐”的艺术法则,认为文学的教育功能和认识功能必须通过其娱乐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以文学作品为主要载体的大学语文课就不能不遵循这一特殊规律。从这个层面来讲,大学语文课必须呈现其趣味性特点,才能真正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据调查,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大学语文课形式更多样,内容更有趣;诱发他们上课兴趣的多是感官的愉悦,而非抽象的说教;学生们更愿意将大学语文课当作一种精神的放松,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如果教师依然沿袭陈旧的教学方法,严谨有余而活泼不足,势必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教育学的原理认为,基本的教学模式应是“激趣、求异、探法、迁移”,其中,“激趣”是教学环节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所谓“激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的每个环节,积极寻求和探索课堂教学中的“兴奋点”,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习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和情绪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使教与学得到和谐发展。韩维东在《课堂趣味研究》中指出,课堂趣味可以分为内在趣味和外在趣味两种。内在趣味指教师授课内容结合艺术性的表达所产生的趣味,外在趣味则指教师通过营造课堂气氛以及采用恰当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感到趣味。本文认为,韩维东的这一表述很恰当,但鉴于大学语文课的文学性以及娱乐性,内在趣味和外在趣味通常是融合为一的,文学作品的内在趣味需要借助外在趣味得以呈现,外在趣味也必须以内在趣味为基础,这就给大学语文课堂的“激趣”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本文要重点讨论的话题。

二、大学语文趣味化课堂探讨

(一)导语激趣,抓住学生的眼球与耳朵

从接受学的角度来看,课堂前十分钟听众的思维处于有所期待但尚未定向的状态,易于被激发;但如果这一阶段不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那么听众的思维很容易发散,难以再集中。因此,利用好这前十分钟对于上好大学语文课至关重要。从教学实践来看,趣味性导语导入的效果比开门见山式要好。大致来说,趣味性导语可以是故事导入、话题导入、设置疑问导入、争议式探讨导入、视频导入等等。以故事导入法为例,笔者在学生中做过调查,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多是带着放松心情的心态来上大学语文课的,他们对深奥、专业的文学知识并不感兴趣;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希望老师讲解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帮助他们理解文学和文学史。因此,如果在课堂一开始就能以与作品相关的故事导入,往往就能较好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如在讲到屈原《湘夫人》这一篇文学作品时,笔者首先结合PPT的精美图片,为同学们讲述了传说中舜帝与娥皇、女英二妃的凄美爱情故事,讲述了湘妃竹的来历,然后切入作品,《湘夫人》就是屈原根据这个动人的民间爱情故事在原有民歌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在这样的故事法导入之后,学生们自然就对屈原诗歌《湘夫人》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又如视频导入法。当今是读图时代,图像或者视频更能抓住人的眼球与耳朵,课堂以此导入也是收效较好的方式。除了教师的趣味性导入,也可以结合作品,请同学背诵诗文,演唱相关的歌曲等等,课堂氛围更为活跃。教师在这样的氛围下展开正式讲述,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情感体验激趣,在审美体验中领会文学理论知识

在文学作品中,都有相应的文艺理论来指导鉴赏和写作等实践活动。但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文艺理论不能细讲,讲多了就容易造成课堂的枯燥乏味,不妨撷取几点精华来作指引,主要通过营造审美化的课堂氛围,给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令单调的理论知识立体生动起来。

1.精心设计专题化的讲述模式,以情激趣。如依据作品内容分成亲情篇、友情篇、爱情篇,或依据不同的情感类别,如悲秋、思念、送别等,或依据不同的美感类型,如崇高、优美、悲剧、喜剧等,将作品划入相应的专题。如“思念”的主题,可以将《蒹葭》《湘夫人》《思念》等篇章归在一起讲,让学生体味不同时代的、穿越时空的爱恋与思念;并且配以优美的图片和背景音乐,浪漫唯美的讲解词,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在讲到《蒹葭》时,播放邓丽君的《在水一方》歌曲,让学生将熟悉的旋律与古老的诗词关联起来。在学生意犹未尽之际,乘机启发他们关于重章叠句的写作手法,就会引发学生更浓厚的兴趣。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诵读,以读激趣。诵读,又称美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投入作品之中,与诗人作家进行心灵的交流,才能真正体会作品中的情感、节奏与意境。特别是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更应该格外重视这种方法。首先,教师要创设情境,为学生讲解诗文的背景,诗人所处的境地,以及作品“情”之所起。可以运用知人论事的方法,深入剖析诗人所抒发的复杂矛盾之“情”;通过故事法,撷取作者生平中有趣的故事,以生动的语调娓娓道来,让学生投入其情其境之中。总之,为了缩短与学生生活时代的差距,教师可利用相关历史知识,介绍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将学生的思绪带入那遥远的历史追忆中,使学生能从当时的角度去体会作者的情感,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感情得到陶冶,从而把握其写作意图,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其次,诵读有技巧,教师要传授诗文特别是古典诗词关于韵律的基本知识,如平仄、节奏等,并通过自己范读、名家诵读等方式让学生对诗词的韵律有感性的认识。在示范诵读之后,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安排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自读,并在课上检验诵读效果,在课堂上形成“学诗词,读诗词,爱诗词”的氛围。这种氛围极为有利于学生真正领略古典诗词的魅力。

(三)以“动”激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更多应扮演引导者或者导演的角色,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本科阶段的教育与中学不同之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给他们提供一些钻研与思考的机会。哲学家怀特海在《论教育》里说过:“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处了望。”因此,大学语文要真正变得有趣,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动”起来。首先,精心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可以在课前布置需要思考的问题,一般是争议性的话题,或者请学生结合当日所学谈感受等等。课前布置思考题的好处在于,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而且适度的压力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拿争议性话题教学法来说,它就是要借助争议性话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它并没有标准确定的答案,重点在于利用各种不同观点的冲突造成学生的认识失衡及经验重组,并促进学生在此过程中重新判断自己的观点。其次,举办读书报告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大学语文课时有限,期望通过区区十几次课就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是不太现实的。大学语文课多应成为一个引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鼓励他们扩大阅读量。为此,可以通过举办读书报告会的方式,要求学生三人一组,自由组合,在学期初确定本学期的读书书目,学期末集中展示读书成果。读书报告会上,学生精心制作PPT,配合优美的背景音乐或者简短视频,将读书报告会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台下的同学也听得津津有味,有些同学还认真做着笔记,可见这种读书交流模式贴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达到了预期效果。除此之外,要让大学语文课堂变得有趣,我们还可以采取更多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如演讲比赛、角色扮演、朗诵比赛、游戏等等,不仅寓教于乐,而且全方位锻炼了学生的读说写能力。

三、结语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趣味化的课堂可以很好地改善大学语文课枯燥乏味的现状,提高教学效率。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是生动活泼的,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要能掌握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没有理由不受学生的欢迎。有效的大学语文教学能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背后去思考人生与社会,并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同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90后这一群体,如何抓住他们的眼球与耳朵,确实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学问。对于教师来说,最关键的在于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视野,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正视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内心需求,才能够与学生一起构建趣味化的大学语文课堂。

作者:曾婷婷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第三篇

一、大学语文边缘化的的原因

(一)课时、课堂设置“五花八门”。目前从设置大学语文的角度来看,大学语文设为必修课的高校属少数,有的学校只是将部分专业设为必修课,而且是否开设由院系自己决定。一方面在开设大学语文必修或选修课程的学校中,该课程一般上一个学期,2个学分,大概32个课时。授课教师主要为各高校中文系的教师。另一方面教学课堂“规模过大”。就目前来说国内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经常是公共课,一般都是一二百人的规模,班级规模太大,师资力量不足也是语文教学边缘化的原因之一。

(二)教学目标“各自为政”。2013年11月25日《新京报》评论:高校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有的老师会上成文学作品鉴赏课,有的老师则侧重于应用习作。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是语言能力,也存在争论。老师不一样,学生群体不一样,课程发挥的空间就很大。“这是优势,也是劣势,这是大学语文迟迟没有发展成一个学科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大学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令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一直较为模糊,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长期存在选文教育派、人文教育派、文学教育派、语文专题派、人文语文派等各派纷呈的现象。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材的编著、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设置等均呈现出各自为政、各以为是的局面。这种局面导致了许多人对大学语文的误解以及教学方向上的无所适从。

(三)教学模式“弊端百出”。一是在大学语文课堂,很多老师照搬中小学的教学模式,忽视它本应承载的人文精神素养及语文习惯的养成。二是考试评价体系的相对落后,也使得不少学生依然满足于考前突击和死记硬背,使得大学语文的授课效果与授课初衷渐行渐远。三是基础教育中语文素养与阅读习惯培养的缺失。语文绝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更应是一种习惯,其最终指向的则是大学生能力与素养。

(四)教学用意“功利化强”。新时期的市场经济和功利化的社会风气也导致大学语文遇冷。我们知道相信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一致的:为了升学考试,为了职称评定,为了出国深造,为了晋级晋升。而大学语文的特点在于人文性,同英语相比,大学语文少了几分功利性,却也少了被重视的程度。校园里,我们会看到很多晨读英语的人,却甚少听到诵读中文的声音。

二、大学语文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人文性的大学语文教学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是新时期的大学语文教学应与此前学习阶段的语文教学有明显区别,要按照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以学生为本,有合理分工,不能仅仅止步于“大学汉语”这样工具性较强的通论性课程,应该更加突出人文性,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二是大学语文教学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新时期的学生的特点向上升华,向纵身拓展,培育学生的专业表达能力;三是近些年大学生眼高手低现象突出,为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向实践延伸,培育学生综合性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统一使用权威的大学语文教材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各高校各自为政的局面,致使没有通用的权威教材,使得各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缺乏必要的交流,这也影响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建议新编《大学新语文》,该教材选文要避免和高中教材的重复,要凸显教材的价值性和可用性,冲淡知识性,舍弃工具性,限定学时和教学目标,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新奇感受,真正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起到了指导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作用。

(三)大学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要有创新的方式方法。新时期的大学语文教学要按照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结合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在改革大学汉语课程教学的同时,要出台“一揽子”计划,创新教学方式,进行详细的顶层设计。一是在课堂教学方面,从建设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群、原著原典选读课程群、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群等,加强文化历史教育,着重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汉语文学素养;二是在课外教学方面拓展教学,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优秀的历史文化经典、开设“作家谈写作”等系列公开讲座,有针对有需求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写作指导等。三是加强大学语文教师素质培养,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教师自身的母语水准和教学能力,教师要有“一缸水”的资源来对应学生“一碗水”的需求,进一步探索研究大学语文的教学、增强学生文化底蕴的路径。

(四)大学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应消除功利心态。一是大学语文教育的边缘化的起因从源头上看不在大学,而是在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因为在应试教育机制体制下,一部分学校、家长和学生都认为语文成绩单提高难以短期拿出好成绩,升学考试更是无法用语文成绩来提高成绩,所以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部分)都会把语文学习一推再推,甚至根本不为学习语文留出时间。在今年各地开始研议的中高考改革方案中,语文分值将大幅提升必将唤起学生、教师、家长对语文的更多重视。二是语文教学需要跟上时代节奏,改变目前呆板生硬的教学模式,更多去引导学生多读书,学会享受阅读与写作,而不是怀着功利的心态,为语文学习所累。

作者:李人杰 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

一、全方位的教学理念

1.文学的理念

文学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表达。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能感染读者,起到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做人的品位、启迪人生的真理的作用,同时也能愉悦读者的心灵。由此,任课教师在讲文学课时,要有“文学”的理念,不仅仅是停留在对一般知识(如字、词、句及篇章结构等)的讲解上,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评鉴和欣赏,引领学生进入文学美的境界,让学生去体验美、欣赏美、享受美。同时通过对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之情的体悟,形成一种健全的理性的人生情怀,使文学更能发挥育人的功能。

2.语文的理念

大学语文虽然不同于中学语文,但它毕竟是中学语文的进一步延伸,它同样担负着提高大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的任务。只不过要强调的是,“大学语文绝非中小学语文的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听说读写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如在说方面,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还要做到表达得有感情、有技巧、有说服力,富有文学色彩和逻辑性。在写方面,不仅仅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而且还要会写常见的应用文、学科论文、毕业论文等。总之,大学语文应在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提升,即能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欣赏与鉴别人类精神产品的感悟和认知能力上发挥作用。因此,大学语文教师要切忌一味地把大学语文上成“文化”课和文学欣赏课,同样要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上下功夫,发挥出“语文”课应有的功能。

3.适用的理念

这里的“适用”理念,主要是针对大学语文课中的应用文的教学而言的。在大学语文教材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各种应用文的写作。这些应用文对非中文专业类学生而言,看似简单,实则并不简单。相当多的学生把应用文的写作视为“小儿科”,似乎不值一提。但实际上,不会写或不能规范写作应用文的学生不在少数。而恰好这方面正是学生毕业后从业的缺陷之处。为了满足学生将来的职业需要,任课教师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要有“适用”的理念,突出其应用性,加强学生应用文写作的指导和训练。

4.学术的理念

大学语文课与中小学语文课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大学语文课更要注重学术性。不论是教材编写,还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都需要具备学术的眼光,时刻关注本学科的新知识、新观点、新思考、新信息、新领域,要适时地向学生传授,与学生交流。同时还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对该学科中的“热点”问题、“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从而增强学生的学术意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践、创新的理念

大学语文虽然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教师在教学中仍然要具有实践和创新的理念。要注重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把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多动脑、多动眼、多动手,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结合,达到开掘智慧、升华思想、健全人格、增长才干的目的。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创新性。要充分利用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重的特点,“培养学生有更强的现代信息吸收欲望和处事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实现多元发展,成为理论型、思辨型、学术型、创造型的综合性人才”。以上所列教学理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并非集中体现在每一堂课或某几堂课的教学中,也并非集中体现在课程的某一部分或某几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而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适时体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绝不能生搬硬套,固守某一模式,而是要全面理解,融会贯通,因材施教,灵活运用,以至恰到好处。如此,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取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由于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其教学功能多样,因此,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必须灵活采用多种方法,才能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根据本门课程的实际,笔者以为大致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在大学语文教材中,编选有大量的中国古代经典作品。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左传》、《史记》、《诗经》、《楚辞》等,甚至还包括现代文中的鲁迅杂文。这些作品较为深奥,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文化意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适宜采用讲授法,把经典作品讲深、讲透,让学生弄懂、弄通,不仅能理解其含义,更要从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2.赏析法

赏析法主要用于大学语文课程中一些优秀的中外诗歌、散文、电影、戏剧的教学。这些作品文学性、艺术性都很强,其感情强烈,语言优美,抒情味浓。教师在教学中主要精力不必放在字、词、句和篇章结构的讲解上,而应以情助讲,从评鉴、欣赏的角度,体味作品的情感和美感,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受到熏陶、感染,在心灵中得到文学美、艺术美的享受。

3.阅读法

阅读法是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阅读理解作品,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大学语文课程中有关长篇小说(节选)、一般的记叙文、论说文及说明文的教学。这些作品容易理解,教师不必一一列讲,只需提出阅读要求,以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理解作品,完成作业即可。这种方法的运用,对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有裨益。

4.练习法

这种方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主要用于各类应用文的教学。在已有的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应用文的写作都被列为重要的内容。从文学写作、新闻写作到各种公文写作、应用文写作,甚至包括演讲与口才等,可谓包罗万象、种类繁多。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作一一讲解,难度较大,况且这些应用文的内容并不深奥难懂,学生只要认真阅读教材就能理解、掌握其内容和方法,以至运用。因此,教师可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自行练习。教师通过评阅学生习作,掌握学生学生情况,对带普遍性的一些问题进行集中评讲,让学生自行修改、纠正。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使教学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学中用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大学语文虽然不是专业基础课,但它所及文体多样,内容宽泛,涉及中外古今名家名作,其中仍然有很多带有争论性的学术问题值得探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一些讨论课,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和学术上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由此开掘学生的智慧,拓宽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目的。

6.电教法

电教法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一种方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十分广泛。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已具备了很好的硬件条件。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运用电教法就十分重要和必要。通过采用电教法,能使大学语文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更清晰、更生动、更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总之,大学语文课在高等院校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门课程的开设也有较长的历史,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应该臻于成熟。但仍有不少任课教师对上好这门课存有畏难情绪,甚至不愿意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究其原因,固然与这门课程内容的博杂、教学难度大以及学校、师生对课程的重视不够有关。但同时,也与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使用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有关。因此,笔者认为,只要任课教师树立起新的、全面的符合课程实际的教学理念,并采用先进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必将呈现出勃勃生机,绽放出多姿多彩的美丽花朵。

作者:成立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第五篇

一、关于人文的最初考察及其对大学语文的启示

从宗教学的角度来说,含有浓厚的“禁忌”意味。禁忌是人类脱离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的最初一步,它使人类与禽兽分离,逐渐趋于道德理性的自觉之境。在西方,古罗马著名的政治家和演说家西塞罗,根据古希腊全面教育以发扬人性的思想,提出了humanitas(人文学)一词。在古希腊,文科共有七门,即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按照今天的学科分类,我们很难理解古希腊人为什么要把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归在文科之内。其实,古希腊的文科叫做liberal arts,即自由人的学科。英国学者阿伦•布洛克认为“它们在好几个世纪以后终于在中世纪为大学教育定下了最初的规模”、“它提供了在一个没有书本的世界中进行教授和论辩的技巧,以语言的掌握、思想的精确、论辩的熟练为基础”、“它奠定了西方文明的一个伟大的假设,即可以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发展”、“最后,人的优越性是它要发展的一个概念,它在其中还包括了能言善辩和领袖群伦这些要在公共事务中扮演活跃角色所必备的品质。希腊人认为这种角色是一个人之有人性必不可少的条件”。综观东西方对“人文”概念的最初认识,均全部指向那些对提高人的素养来说必不可少的学问或知识。而这一源自希腊、罗马以来的传统,长期以来一直对西方教育发挥着异乎寻常的影响,其“人文”概念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包容于一身,共同服务于一种教育的理想。这一认识对我们考察大学语文或许不无借鉴意义。目前,学术界对于如何理解“语文”有着较为一致的理解:即“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等。与此相对应,作为课程教育的语文教育也就有三个不同的层面,并有其各自的侧重点和要求。从一个人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段来看,母语教育总是或隐或现地与其伴随始终。经过小学、中学两个阶段的语文学习,“语言文字”与“语言文学”两种意义上的“语文”对于大学生来说,已得到较为系统的培养与熏陶。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当代中国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要经历十多年的语文学习,在这十多年中,语文作为工具性的第一属性地位确凿无疑,文字掌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乃至一定程度的鉴赏评价能力应当在这十二年中完成,仅凭区区几十课时的大学语文再重复十二年的教学目标,无疑是大而无当。”这样,“语言文化”的学习与了解就必然地成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了。

二、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是20世纪英美新批评特别标举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事实上,对于任何经典的研读都必须建立在对文本的仔细深入的阅读上,否则就根本不可能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结论。一般认为,文本细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新批评家瑞恰慈的课堂教学实验。瑞恰慈在剑桥及其他几所大学讲授诗歌的几年中,一直在尝试着一个有趣的实验:将准备讲述的诗歌去掉作者的名字然后发给听课的学生,要求他们写出评论交回,其结果令人吃惊。几乎对每一篇诗作的评论,从主题到写作技巧都存在着截然不同甚至针锋相对的意见。瑞恰慈认为这充分说明了评诗之难。但他却由此提出,应该采用新的提高理解能力和分辨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批评方法,这就成为“文本细读”的起点。“文本细读”真正产生影响并被广泛接受,还应归功于新批评的健将布鲁克斯。正是由于他的《文学入门》、《理解诗歌》、《精致的瓮》等著作的出版和发行,不仅使得“文本细读”成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文学批评方法,而且使得“新批评”在美国高校中占据了正统地位。“靠布鲁克斯和沃伦成长起来的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是怎样随着编者细致地分析一首首诗;用他们的范例作基础进一步读别的诗时,他们更为激动。布鲁克斯和沃伦教两代学生更专注于诗的文本,更注意细微与含混之处,为文学研究做了一件大好事。”如何进行文本细读呢?新批评的理论家们只是提供了实践的范本而没有进行理论的总结。细察这些典范的文本细读之作,我们发现:他们的精彩分析充分证明,细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当然,对于不同的文本,细读的侧重点也有所差异。对于古典诗歌,细读的着眼点在于为读者挖掘不易察觉的细微意义,以加深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对于现代诗歌,细读则侧重于帮助读者在意象之间搭桥,从而使晦涩难懂的现代诗变得易于理解。至于新批评的细读多选择简短的文本,主要是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文本细读首先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产生广泛的影响,而简短的文本显然比长篇的著作更适合课堂教学的要求。但这并不说明长篇著作就不适宜进行文本细读。布鲁克斯和沃伦对海明威的小说《杀人者》就进行了精彩的“细读”式分析。他们从“这篇小说讲的是什么故事”这个普通大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通过对这四个场景的分析,最后揭示了“邪恶的发现”这个暗藏的主题。文本细读常常能够帮助读者深刻把握即使是晦涩难解的作品,也能够帮助读者在对作者知之甚少的情况下成功地解读其作品,发掘其深刻的内涵。基于此,文本细读的方法应该成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指导方法之一。

三、平行研究

平行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三大方法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以寻求对文学和文化规律的共同认识。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些产生于不同民族、不同时空和不同语言体系中的文学与文化现象,虽然彼此之间并无事实联系,却往往存在着或明晰或隐微的共通处或契合点。钱钟书先生曾揭示过东西方文学在描法上的一条共同规律即通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官可以彼此交通,相互借用。在《通感》一文中,钱钟书一方面将中国古典诗文中“珠串咽歌喉”(李商隐《拟意》)、“歌台暖响”(杜牧《阿房宫赋》)、“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等名句通感现象的排比解析,另一方面又广泛联系西方文学中的通感现象:“十六七世纪欧洲的奇崛(Baroque)诗派爱用‘五官感觉交换的杂拌比喻’,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诗人也经常使用这种手法,而19世纪末叶象征主义大用特用,滥用乱用,几乎使通感成为象征派诗歌的风格标志。”这种“打通”式的研究理念充分显示出了平行研究的优势和特色:突破了时空的束缚,打破了语言和文化的界限,寻觅到了客观存在着的各民族文学内在共通的诗学特征。事实上,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内部,它的触角极其广阔。首先,触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如哲学、宗教、政治、经济、历史等学科的关系;其次触及文学理论与其他艺术理论,如音乐理论、美术理论、舞蹈理论以及影视艺术理论等的关系。人类各种艺术、各个学科之间曾经具有一种同源共生的关系,所谓“文史哲不分、诗乐舞同源”。在人类知识发展的过程中,尽管它们逐渐拥有了自己独立的领域,但它们之间仍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一系列的分化过程中,每一学科拥有了自己的边界与规定性,但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又总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各种艺术、各门学科往往是相通的,区别只在于把握对象的方式、媒介、侧重点的差异,这就给平行研究留下了广阔的天地而大有可为。《大学语文》课程借助于具有跨文化与跨学科特征的平行研究,既有利于视野宽广地探讨比较不同文学之间的生成和特点,又能够在此基础上发现和探讨不同文化中文学与其他艺术或非艺术的共通性。

四、文本细读与平行研究的范例

《红楼梦》的故事发生在荣国府,作者是如何介绍的呢?下面以“小说文本细读”的叙述技巧来略作分析。如果是巴尔扎克,根据他创作的特点,他会采用“直接描述”的方式来描绘荣国府的富丽堂皇。但是,著名的中国小说家曹雪芹先生没有“直接叙述”,他是采用“间接叙述法”来叙述,借用他人的口,借用他人的听觉和视觉,让他们说,让他们听,让他们看,这不仅描述了小说要描写的环境,推进了小说故事的进度,同时,还调动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在介绍王熙凤出场时,作者采用的也是间接叙述法,说她是“人未到而声先到”,而在场的林黛玉则十分纳闷:“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凤辣子”在荣国府的地位和她的性格,通过林黛玉的切身感受,立刻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在小说文本阅读中,通过小说的叙述角度、叙述节奏、话语模式等细致的分析,会吸引今天的大学生对古今中外的名著展开全新的解读,从而能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不再一味迷失在各种“平面化”、“无深度化”的大众文化阅读当中。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对经典文本《牡丹亭》与《罗密欧和朱丽叶》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首先,两部作品皆以爱情为主题。结婚必须有人证婚,罗密欧和朱丽叶有劳伦斯教士,柳梦梅和杜丽娘有石道姑。在西方是宗教,是在上帝面前宣誓;在东方,高堂在上,天地为证。其次,类似的习俗导致类似的结构。因为后面要证婚,所以故事前面就要介绍劳伦斯教士和石道姑。舞台上能容纳的人物有限,参与秘密结婚的证婚人也就顺理成章地参与秘密掘坟。开棺见人当然是情节上的大相似;最大的不同,自然是一为喜剧一为悲剧。因为是喜剧,《牡丹亭》里杜太守和柳梦梅之间仅仅是误会。而《罗密欧和朱丽叶》是悲剧,两家父母间的鸿沟,竟由亲戚朋友鲜血划下而不可跨越。这一不同结局之外,东方与西方的前现代心灵之间,实在有太多相近之处。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应将“文本细读”与“平行研究”引入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经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优化,可以真正扭转当前《大学语文》所面临的尴尬,并有效地解决前文所提到的“重视不够”、“定位不准”和“目的不明”的问题。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