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探索

生态农业发展探索

摘要:分析了安乡生态农业现状,找出了安乡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几点建议:抓龙头企业,管理模式带动标准化生产;订单式生产,打造精致农产品;加强宣传培训,择优劣汰激发生产信心;推广生态生产技术,提高高新技术应用率。

关键词:生态农业;质量安全;标准化;安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农产品供求关系等发生了深刻变化,质量理念、品牌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1]。安乡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足,小规模生产经营逐渐被“龙头企业+合作社”、“合作社+农户”模式取代;产品优质、销路畅通、经济活跃;龙头企业在市场尝到甜头后,不断的往高品质高效益方向发展,同时更多农业生产投资商来安乡规划。安乡地形地貌为平原,农产品基地周边无三废污染,灌溉用水为沟渠水,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生态条件,都适合生态农业发展。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能让品质质量效益共存,保证从土壤中带走的物质得到有效补偿,真正实现农田—作物—人类可持续发展。

1安乡生态农业保障措施现状

1.1农业标准化生产

按照农产品产销全过程质量有效保障的要求,组织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按品种制(修)订一套技术规范,把标准转化明白纸,使复杂的标准能看得懂、学得会、可操作。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培训,提高标准化转化率。

1.2质量控制措施

(1)产地环境。结合我县农村环境整治考评工作,农产品生产基地均建立废弃物集中处理制度,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废弃农膜、农药瓶、农资包装袋)及作物秸秆由乡镇实行集中处理,产地环境状况有了进一步的改善。现在采用水肥药一体灌溉设施技术,一是便于管理,节约水肥用量;二是提高肥药利用率,降低肥药地表表层渗透率。(2)科学使用农药。基地农药使用严格按照“预防用药、高效用药、安全用药”原则,做到“五不、一遵守、一规范”:不使用国家禁用农药、不使用高毒农药、不超范围使用农药、不超剂量使用农药、不使用过期农药,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规范施药操作程序。(3)推广使用有机肥。根据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测土数据,结合各种作物的需肥特点,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近几年,我县商品有机肥越来越受欢迎。大面积积极推广生物制肥和畜禽发酵肥作为基肥使用,一是腐殖质能减少耕地土壤板结;二是有一定的蓄水能力,能应对长时间干旱天气;三是肥效均匀释放,农产品品质明显改善,口感、甜度、大小与没有使用有机肥的产品差别明显。(4)规范生产档案。生产过程中要求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及时填写生产记录,详细、准确的反映出该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售全过程的真实情况。对于不填写生产记录、生产记录填写不完整的生产主体进行限期整改和处罚,并自觉接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检查。(5)开展日常自律检测。明确要求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农产品必须超过农药安全间隔期天数后才能收获上市。对基地出园的产品,采用自检或委托检测合格后,方能出园。对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禁止销售,并按《农产品检测不合格样品报告与处置制度》进行处置。

1.3严格履行生产者职责

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实行行业自律、自我监督和社会承诺,并依法承担生产不合格农产品引起的质量安全事故责任。利用市场对质量安全要求的倒逼机制,强化农产品经营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主动提高农产品产品质量。

1.4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

依托农产品知名品牌,依靠有市场、经济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选择质量安全意识较高、田间培管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通过品牌打造市场,品质打响口号进行外销,在国家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平台上进行“身份证”编码推介。

1.5修建冷库

建立了规模较大的冷库,在蔬菜外运保鲜、扩大种植面积和避开低价行情等方面起关键性的作用。

2安乡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并趋老龄化,新型农产品经营主体发展迟缓

目前,我县50~70岁群体占务农劳动力65%,文化水平小学和小学以下、初中比例占务农人员91%。老龄化和文化水平低的基础导致我县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发展迟缓。为响应国家号召,我县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兴起,但大多数无人引导,随大流发展,没有成熟的经营管理经验和广阔的销售渠道。对比临近县澧县星级庄园、桃源县古镇效应的个性农业发展态势,我县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农产品经营主体发展被动迟缓。

2.2农村土地流转后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乡村整村发展命运堪忧

农村土地流转后发展形势各异,经营较好效益高水源充足的区域,土地流转价格顺势上涨,而真正用于发展农业的资金比例下降,加重了农产品经营主体的经济负担,乡村整村规模经营、规模效益多为空谈。

2.3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市场混乱,农民甄别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我县正在逐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技术,但是网络上的农资价格虽然便宜,品质却鱼龙混杂,购买者无辨识能力,一旦出问题无处寻查原由。实体店农资经营者主要推荐利润高的产品,并夸大其功效,反而利润少、国家认证认可的科研产品无人问津。农产品经营生产主体靠经验施肥用药的传统性生产方式仍存在。

2.4仿效农业扎堆发展,品牌打造过度依赖政府

网络时代迅速发展提供了很多商机,千篇一律的葡萄、草莓、西瓜采摘园,黄桃、猕猴桃、樱桃、火龙果等高效益农产品试种,稻虾、稻鱼、荷鳅种养殖,加之乡村旅游模式开启,各个季节的油菜花节、荷花节、葡萄节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目前农产品产业链仅为初级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未能与食品企业签订订单生产,传统生产—销售方式导致生态农业产业化单一。安乡农产品品牌推介基本由政府主导,过分依赖政府将导致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一体的管理体系建设断节,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也大打折扣。

2.5机械化程度低导致人工费用过高,标准化农业生产发展滞后

我县田间培管主要是半机械半劳动力,温室大棚除雪除冰、整地、施肥、施药、移栽、采摘等需要大量的雇佣人工,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偏向向周边农户进行农产品收购,获取差价利润,不利于整个农民合作社发展,也不利于农民合作社的管理。

3发展生态农业的几点建议

3.1政府抓龙头企业带头作用,管理模式带动标准化生产

在现有运营功能完善的龙头企业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要求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共同发展,统一挂牌、统一计划生产、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集思广益共享资源和社会影响力,彻底摆脱项目资金流向分散、设施设备建设闲置、农产品收购市场混乱、小农户滥用农药等情况,摆脱等政策靠扶持要补助的生产经营模式。政府要支持和尊重龙头企业,对促进产业发展的企业要给予奖补。

3.2订单式生态农业生产,打造精致农产品

少而精,精而美为当前都市人所追求。逢年过节,乡里自家的腊肉、土鸡、土鸡蛋、鱼、蔬菜特受欢迎,一到市场全打折扣,品牌的力量抵不过自家人的一句真话,打造精致农产品也是发展生态农业必修课。订单式的生态农业有助于农产品产品提质、生产者安全意识提升、经济效益稳步增加。食品企业与农产品经营主体签订生产合同,要求其安全、外观、成熟度、口感、大小达到要求后才能统一收购。通过拉长初级农产品的产业链,杜绝因赶市场行情、赶销售旺季、赶收获时间进入市场而进行的违法生产行为。

3.3加强宣传培训,择优劣汰激发生产信心

加大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宣传培训力度,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县级生产技术培训,让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走出去,学习典型和先进生产技术。设立农业标准生产引导奖补资金,制订奖补资金考核细则,调动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对于违法生产农产品、不按要求进行整改、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农产品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要加大惩处力度和予以曝光,从法律上给予保证。

3.4推广生态生产技术,提高高新技术应用率

从当前国内的情况来看,环境问题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发展生态农业[2]。由农业专家坐阵,筛选和引进适合安乡的先进生态生产的理论与技术,开展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试点示范,让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比如在长势、产品外观、市场行情上,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效结合起来,提高参与程度和参与热情,加快新技术应用率。

参考文献:

[1]刘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6(11):80-90.

[2]唐莉.影响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的因素及对策的研究[J].农业参谋,2019(9):37

作者:罗潇 单位:安乡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