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中PPP模式的应用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PPP模式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但是同样面临一系列问题,资金问题便是其中之一。PPP模式的悄然出现,极大地解决了资金问题。这种模式虽然出现时间尚短,业务范围只涉及基础设施产业,但其发展潜力巨大,就PPP模式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个简要的阐述,并就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PPP模式;新型城镇化建设;人才;资金

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的城镇化率在不断增加,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明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突出其发展路径,即坚持走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相互协调的中国特色城建道路。[1]然而政府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常常会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文件,允许社会资本流入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即PPP模式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助力器。接下来我将阐述一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PPP模式的应用。

1PPP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必要性

PPP模式(即“公共部门一私人企业合作”的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公共私营合作”的融资机制及管理模式。[6]政府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资金短缺问题,公共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难以得到保证,而PPP模式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接下来我将阐述一下PPP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必要性。

1.1有助于缓解城镇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根据我国的发展规划专家者的预计,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需要追加6万亿元的城镇固定投资,城镇化率达到60%时,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总量大约在50万亿元,按照保守折中的方法计算,每年至少需投入8万亿元。[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城镇化建设仅仅依靠政府资金是远远不够的,政府难以承担如此巨大的财政压力。而PPP模式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该模式下,政府与社会企业合作,通过社会资本的融入,极大地满足了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需求。

1.2有助于降低项目建设的整体风险

PPP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由于城镇化建设资金投入巨大,同时在运营管理中比较复杂。如果政府单方面承担,就会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和运营管理风险,而PPP模式下,社会资本的介入,使政府不再单方面地承担这一系列的风险,风险由政府与企业共同承担,从而降低了城镇化建设中的各项风险,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可持续发展。

1.3有助于提高公共产品的质量和社会服务的水平

寻求公共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过去,社会基础建设都是由政府出资,财政承担,后期政府进行监管和运营,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公共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社会服务水平不高。而PPP模式中,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选取资本实力雄厚,有着先进技术和丰富管理经验的公司进行项目建设,既缓解了财政压力,同时公司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会充分发挥自身运营管理的优势,提高了公共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1.4有助于提高市场配置新型城镇化资源的效率

过去的社会基础建设中,都是政府占据指导地位,社会资本是不允许流入该行业的,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是十分不利的。而PPP模式允许社会资本的流入,一方面提高了社会企业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了市场配置新型城镇化资源的效率,该模式的出现实现了新型城镇化由单一向双向的市场转换,进而激发了社会资本的活力。

2PPP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

PPP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一方面解决了政府在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上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提高了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但是还是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PPP模式是一种投资回收期长的商业模式,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与之匹配,其发展就会显得举步维艰。虽然2014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宏观指导意义,但是由于相关职能部门的衔接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法规处于空白状态。由此造成的后果是社会资本不敢与政府合作,项目实施难度大大增加。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的保证,PPP模式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2.2专业人才和团队的缺乏

PPP项目工程量大,且该项目需要金融、会记、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专业性十分强,与此同时,该模式在不同的项目中也不尽相同,每个项目都有各自的特点,这对于从业人员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而导致了专业人才的短缺。除此之外,该模式刚刚兴起,作为一个新兴项目,需要大量该方面的专业团队与人才。综上所述,PPP项目的专业人才和团队缺乏,供不应求。

2.3政府和企业缺乏契约精神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在PPP模式中,政府部门占主导地位,某些政府官员往往会因为领导换届,新政策出台等一些列原因不能做到按时履约,使得许多项目难以继续进行,既浪费了社会资源,又严重损害了社会资本方的利益,长此以往,企业自身也就难以做到按时履约。

3PPP模式下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改进建议

3.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证PPP模式正常进行的基础,虽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但是与之配套的政策以及法规还不够,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衔接不够,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保证政企双方的合法权益,使其双方在发生合同纠纷时可以做到有法可依,保证PPP模式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3.2加强人才的培养

由于PPP项目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探索建立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显得格外重要,社会各方应该鼓励和引导高校培养该方面的人才。英国,法国和加拿大被认为是采用PPP模式最成功的几个国家,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适当地派人员去外国学习,学习他们的PPP模式项目先进的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一批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为政府和社会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促进PPP模式项目的发展。

3.3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契约精神

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社会监督,一方面使PPP模式项目的招投标过程,实施进程,资金拨付,项目运营管理,成本控制等关键环节可以安全有序的进行;另一方面,在有效的监管机制下以及社会监督下,政府不可再以主导者的身份随时终止合同的进行,有效的地维护了社会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加强了政企双方的契约精神,促进了他们合作的积极性,使项目可以顺利地进行,促进了PPP模式的健康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PPP模式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该模式地发展面临着许多难题,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共同促进PPP模式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朱玲.PPP模式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J].经贸实践,2018(04):56.

[2]杨波.中国县域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西北人口,2014,35(03):33-36+42.

[3]谷莹莹.济南市特色小镇建设引入PPP模式问题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03):49-50.

[4]张月瀛.加快推进以PPP模式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J].当代经济,2016(35):38-40.

[5]徐爱君.浅析PPP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运作模式及风险防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03):5-6+72.

[6]陶红艳.谈PPP融资模式在我国新型城镇化中的应用[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02):43-44.

[7]段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宁夏PPP模式发展研究[J].金融经济,2018(12):46-47.

[8]马延亮,李韧.PPP模式推进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05):51-52.

[9]许顼.PPP模式下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03):204+206.

作者:宋朋波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