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量化

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量化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类的不断进步,我国已由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过渡,论文通过建立指标体系结合定量分析评估了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相对全国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前景。

【关键词】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1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相关理论,评估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指标有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几类,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相关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来全面反映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质量。第一类指标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本文主要选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A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A2、第二产业GDP增加值A3、第三产业GDP增加值A4、城镇人口以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A5这几个指标来评估[1]。第二类指标为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主要选用城市用水普及率A6、城市燃气普及率A7、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A8、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A9、人均城市道路面积A10这几个指标来评估。第三类指标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是贯穿整个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的一条主线,任何发展城镇化的政策制定都要首先遵循保护环境的原则。本文主要选用城市人均年公园绿化面积A1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A12这几个指标来评估。第四类指标为基本公共服务的普及。基本公共服务能够体现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深度与质量。本文主要选用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A13、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A14以及医疗卫生机构数A15这几个指标来评估。

2根据指标体系所做的数据分析

本文从国家统计局和山西省统计局网站获取2004-2016年前述A1~A15等指标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新型城镇化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模块,提取主成分,对指标进行简化,分别计算出全国和山西省的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2]。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上表是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和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的提取结果。据表1和表2计算,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15个指标提取两个主成分,特征值分别是12.639和1.100,方差贡献值分别是84.261%和7.333%,代表了91.594%的信息。最后据此算出历年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2004-2008年间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低于全国水平,但与全国水平的差距在逐步缩小,2009年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显著加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11-2013年间领先全国最多,此后领先幅度逐步回落。如图1所示。

3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总体来看,山西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是在持续稳步增长的,2016年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2%,比上一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同时城镇化的区域性差异也在逐步缩小,全省的每个市县区都实现了稳步快速增长,2016年全省城镇人口超过50%的市由2011年的4个(太原、阳泉、大同、晋城)增加到了8个(太原、阳泉、大同、晋城、朔州、晋中、长治、临汾)。山西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稳步发展与相关公共政策的导向支持密不可分,“一核一圈三群”政策的实施,给新型城镇化提供了一个总体布局,以太原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带动了周边市县区的发展,太原市在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起到了“火车头”作用;“大县城”和“百镇建设”战略的精准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各类特色小城镇的潜力,重点示范镇既得到了政策导向支持又凭借自身的特色风格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山西省城镇体系规划》修编的启动,城市的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发展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深化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提高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3]。

【参考文献】

【1】杨旭.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7.

【2】韩少秀.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4.

【3】姜玉砚.经济转型和城镇化背景下的区域产业布局优化研究———基于山西的实证[J].城市发展研究,2012(12):166-169.

作者:李强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