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教育课程范例

农业教育课程

农业教育课程范文1

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被看作是课程的推行者,他们在课堂上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学生则被看成是消极的知识容器,是缺乏力量、接受知识的客体。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这种模式,教出来的学生就象流水线车间生产出来的产品,个个都一个样,缺乏个性、能动性、创造性,从而出现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课程改革要求学习应从日常的事件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锐性,首先应该从教学理论改革做起。

1转变教师角色,参与科程开发

在当前的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开发已成为关键环节。泰勒提出了在课程与教学中如何组织学习经验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对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新课标”要求教师直接参与课程编制。教师要重视自身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清楚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自身的桥梁作用,成为一名有意识地注重新课程与旧课程区别的教师,并重点抓住新课程。众所周知,一本教材从编、审阅、印刷等工序,到最后发放到师生手中时,需要耗费许多时间。正如有人这样描述“教师用昨天的知识,面对今天的学生,培养未来的人才”。如在《小小气象台》一课中,书上有一段要求同学们认识气象图标。而现在气象图标早已发生了变化,但书上的图标却没有改变。虽然这对教学影响不是很大,但足以说明教材的滞后性。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必须主动参与课程开发,“三级课程管理”的理念赋予教师以参与课程开发、管理课程的权利,尤其在学校教学水平上,教师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这就使教师的角色得到扩展,他们不再是单纯的传话筒,在课堂上既充当演员,又是编剧和导演。因此,教师就必须与时俱进地学习新理论,不断地积累新知识。

2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欲和求学欲望激发出来”。教师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的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学生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生丧失了主动学习的权利,成为学习的奴隶,从而使原有的创作意识也慢慢丢失。“新课标”提出要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权。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通过研究、探索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题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事实上就是要把学生解放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给学生创造平等、融洽、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也就是给学生充分的主动权、选择权、决策权,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老师要放手,对学生多鼓励、少包办。

3转变教学方式,师生换位授学

农业教育课程范文2

党的所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议,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总抓手[1]。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的振兴,农村职业教育是一种为“农”的专门教育,是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乡土课程以农村所特有自然风光、物质资源、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乡土资源为依托,是农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课程的开发不仅是传承乡土文化、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建设乡村社会的重要途径,更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趋之向。农村职业教育以“乡土课程”的开发为途径,培养“留得住”的新时代农村学生,促进我国农村、农业、农民优先且一体化发展。

1乡土课程开发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趋之向

1.1现实取向:助推乡村振兴

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目前农村各类实用人才1690多万人,仅占农村劳动力的3.3%[2]。乡村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创新人才的缺乏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现实人才困境[3]。乡村振兴是离不开产业振兴的,而产业振兴则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本的支撑。乡土课程的开发可以在现实层面上培养农村学生的、“爱乡情怀”,培育“留得住”的乡村人才。通过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学习,带动学生关注乡村文化,巩固农村学生的精神家园,使得农村学生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感受到乡土文化的珍贵和魅力,帮助他们树立对自己家乡的认可感和自豪感,保持自己对助力家乡建设的向往。

1.2文化取向:重构农村学生的文化结构

学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学校文化不仅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动力,更是一个学校的灵魂[3]。农村职业教育学校通过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内涵建设,引导农村学校充分认知并感受家乡自然风光、人文情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魅力,通过视觉、感觉和触觉等方面全方位地感受家乡的特色、朴实和美丽,帮助农村学生重构他们的文化结构,利用乡土课程来培养他们的乡土文化意识,加强乡土认同感,最终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乡土认同”,积极投身于美丽农村的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

1.3实践取向: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

乡村振兴的实现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是通过本土化人才的头脑和双手所创造出来的。培育植根乡土的有知识、有技能的本土化实用人才是农村职业教育应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农村职业教育的乡土课程,立足于乡村实际和农村生活,挖掘多样化的乡土课程资源,通过理论和实践,获取本地乡村振兴所需的实用技能,在实地的参观与参与中获得直接性学习经验,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并培养自己的实用技能,以便日后能够为当地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2农村职业教育乡土课程开发现状

2.1教育管理水平较低,且给予的专业指导相对乏力

通过对秦皇岛市四县的农村职业教育学校的专业设置的进行调查,发现学校较为热门的专业都是与城市企业对接的旅游管理、学前教育、机械加工等,学校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升学的学历教育上,导致了学校课程内容的理论化,专业设置缺乏针对性,课程内容缺乏创新性。73%的教师认为教师之间的团体合作性是不强的,75%的学生没有参与过乡土课程开发的过程。成功的乡土课程开发是离不开多方力量的支持,乡土课程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和时间的支持。农村职业教育院校的整体教育经费是缺乏的[5],学校对乡土课程开发的投入支撑不足,且乡村振兴相关团体参与不足,导致了乡土课程开发的“表面化”,有相应的课程却没有相应教材的支撑。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在乡土课程开发方面缺乏专业理论和技术的指导及培训目的,很少有专门课程专家能够去农村为教师、学校进行专业的课程开发培训,教师课程专家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是缺失的,学校依靠自身的能力来进行乡土课程开发,容易导致乡土课程开发的“空泛化”和“低效化”。

2.2观念认知偏差,且缺乏应有的开发能力

与参与意愿对于乡土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认识上,大部分教师是能够理解乡土课程开发的内涵。75.23%的教师认为乡土课程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42.3%的教师认为乡土课程的开发是为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43%的教师认为自己不能胜任乡土课程开发的相关任务,对自己的能力持否定的态度。作为乡土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大部分农村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师参与乡土课程开发的实战经验是不足的,他们认为自己难以胜任乡土课程开发的相关任务。乡土课程开发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调研、设计、筛选、改造、整合、实施、总结、改进的过程,而相当数量的教师认为被从各种各样的教学任务和管理工作束缚住,已经耗费了太多的精力,没有其他的时间和精力再参与乡土课程的开发了,同时他们自身的参与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同时地处农村的教师是很少有机会听取专家讲授有关乡土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能,因此他们所具备的理论知识与能力技能也不足。调查数据显示,71.4%的农村职业教育教师表示基本上没有机会去接受专门的课程开发专家的指导,没有机会与专家进行深入的交流。培训作为提高教师能力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所期望的乡土课程开发培训包括增加横向的参观学习和专家指导学习、提供一定的物力、财力、政策支持、动员教师之间进行一定的团体合作、培养教师的自主探究意识、提供一定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学校与政府所提供的物力、财力支持是教师群体参与培训的最大动力,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创造与一定的参观学习和专家指导学习次之,教师自主探究精神与合作意识也是教师参与乡土课程开发培训的主要动力来源之一。教师所期望的有关乡土课程开发的培训是由学校、政府、教师学习共同体之间的协同努力来构建的。

2.3学生了解程度不深,且缺少实际的参与经验

乡土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通过调查发现农村职业教育学校乡土课程开发仅在“实施”这一步骤的时候才体现了“学生主体”的特点。农村学生在学习乡土课程知识之前,仅有12%学生是非常了解当地的特色,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当地乡土特色的了解仅仅停留于“道听”层面,绝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乡土课程开发的价值理解也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仅14.8%的学生是完全不了解学校当地的乡土特色。在“乡土文化关注程度”方面的调查中,仅有6%的学生会较为关注学校乡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剩下的同学不会刻意地去关注和学习乡土文化,他们不清楚学习乡土文化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而言有什么用,乡土课程的开发是否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秦皇岛市农村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对于当地乡土特色的内容、价值等方面的理解程度是偏低的。75%的学生都表示他们没有真正地参与过乡土课程开发的过程。调查中80%的学生都期待从“做中学”,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在现实场景之中,能够设身处地的“参观乡土”、“感受乡土”、“学习乡土”。

3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乡土课程开发的对策

3.1社会层面:呼吁多方力量参与,为乡土课程开发

营造社会支持首先地方政府要乡土课程开发提供法律政策、财力物力的支持,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学校乡土课程开发的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对于真正参与乡土课程开发任务的农村教师,在工资绩效机制和物质条件等方面给予适当的补贴和鼓励,保护教师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保障教师在乡土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落实“三级管理”课程政策的实施要求,既保持对于国家上级政策的执行力又加强对于学校下级乡土课程开发的监督力、指导力和评价力;其次教师要积极自觉地参与相关培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并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带领学生共同参与乡土课程的开发过程;校极管理人员要沟通好各方面的力量,动员教师参与乡土课程开发,为其工作的开展提供氛围、环境方面的条件支持;最后课程专家要为参与乡土课程开发的教师提供关于课程编制技术知识的指导,及时地与教师进行共同交流和评价反思;农村企业要与学校进行对口合作,让学校了解他们的用人需求,同时他们也要为乡土课程的实践安排提供场域支持。

3.2学校层面: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为乡土课程开发

提供后台支撑农村职业教育学校作为乡土课程开发的重要后台支撑,创新教育管理模式能够为农村职业教育学校的乡土课程的开发提供长久的动力支持,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乡村振兴服务能力。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具体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的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应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优势和乡村特色设立具有针对性的乡土课程,为乡村振兴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二是学生培养和教师培训的创新,将学生作为真正的“主体”,调查学生的学习需要,带领并动员学生走进农村,了解乡土特色,参与乡土课程的开发;学校不仅要为教师提升课程开发知识能力提供专项培训费用,更要对于参与乡土课程开发活动的教师,要给予他们时间精力上的一个保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情况下,将他们从日常琐碎的管理事务中解放出来,使得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乡土课程开发任务中。三是资源共享交流和农村企业合作的创新。学校需为乡土课程的开发建设一种经验资源共享平台,为不同的学校、教师、课程专家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平台保障,这样能够为更好地进行乡土课程开发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反馈信息,激发不同主体之间的思维碰撞。不同的乡土课程开发策略和经验共享,能够开阔教师的课程视野,提高教师的课程境界,为教师开发乡土课程提供新的思路。除了经验交流的资源共享平台以外,学校更应该与旅游文化社、果蔬专业合作社等农村企业建立一个实践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双赢互惠”的校企合作机制,为农村学生的“学以致用”提供地方保障。

3.3教师层面:加深课程认知理解,积极投身于乡土课程开发

在地域的限制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农村职业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就是乡土课程开发的核心。教师关于乡土课程开发的认知直接关乎到乡土课程的实施效果以及学生对于乡土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要立足于乡村生活实际,加深自己对于乡土课程开发的认知理解,将乡土课程的开发价值定位于农村学生,以培养他们的乡土认同感、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发展他们的农业生产技能为目标。其次,教师要从内心构建一种自觉且主动的发展观,积极主动参与到乡土课程开发经验的交流当中,增强自己的乡土课程开发意识,通过教师间的协同合作建立良性的乡土课程开发教研机制,丰富学生精神文明世界,助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3.4学生层面:走进乡土社会,真实参与进乡土课程开发

相较于传统的国家课程实施的固定性和封闭性而言,乡土课程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特色性、动态性、开放性、实践性。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在进行学生兴趣的调研时,应该鼓励学生与农村社会进行亲密接触,真实地走进乡土实际社会,参与到周围的乡村生活,真切地领略乡村的自然风光、了解乡村的文化底蕴、品尝乡村的特色美食。学生通过自我的真实体验,能够加强自己对于乡土特色的了解,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乡土课程资源,在实践中激活自己对于乡土课程开发更加强烈的参与意愿,并且在学校的动员下、在教师的组织引领下,真实地参与进乡土课程开发的过程之中。在乡土课程开发与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变为主动者,加强自己对与乡土农村的热爱之情,成为能够“回归乡土”的实用性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4结语

农业教育课程范文3

[关键词]成果转化;平台设计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农业科技,我国农业科技研究能力虽逐年提高,但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仍显不足。根据科技部和财政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报告,每年6000余项农业科技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部门的鉴定,但可以真正将它们应用于生产实践,提高经济效益的成果是少之又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建立健全完善的成果转化交易体系,改变现有成果的供给方式,建立成果转化各环节之间的规范化沟通机制,是有效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当务之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把农业科技成果交易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知名的农业科技成果交易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智农361”等。这些平台,内容覆盖全面,侧重于交易,但交易内容繁多,不只是针对农业科技成果。建设专门针对农业科技成果以及成果服务交易又符合地方制度与发展模式的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平台设计

1.1设计思想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建设还处在发展初期,省一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较少。在分析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对运维稳定、提高农业成果转化率起到实际作用的广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调研,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提出了运用o2o模式,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信息服务体系为支撑,权威机构联合、专业科研院所入住,全部用户实名认证,引进第三方机构进行交易评估的平台设计思想。平台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和需求点进行设计,共包含6个模块:成果转让推荐、成果开发众筹、在研项目风投、项目研究招标、政策法规与平台后台管理。成果转让推荐模块下又分为作物果蔬、畜禽水产、技术类(栽培技术、植保技术)、农资(新肥料、新农药、新农膜)、农产品(食品加工与果蔬保鲜)、新型农机具(工具、装备、器材)6个子模块;后台管理子模块为平台各级管理维护人员提供方便的数据维护渠道,实现信息的远程更新和维护,保证平台长期稳定运行。

1.2运行环境

该平台使用MicrosoftSQLServer2005建立数据库,Java作为编程语言,使用Bootstrap为前端框架配合JavaScript、Jquery、HTML5等语言脚本进行功能模块开发。本平台依托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网络环境,服务器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局域网内,使用专用的Web服务器,有专人维护、可有效抵御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问题。

2平台架构及功能

平台由一网(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网站)、一端(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APP客户端)组成,以农业产学研政和创业人群为服务对象,集山西农业科技成果推介、山西农业科研项目风投、山西农业成果转化交易政策法规解读等服务功能于一体,打通山西农业科技创新各类要素的供需对接通道,提高山西农业科技创新和研发成果转化效率。

2.1服务分类

设置交易服务—成果、专利、仪器,平台服务—专家、企业,辅助服务—政策法规解读、线下主题活动等三大类要素交易服务。

2.2运维模式

根据平台发展所需服务特点,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以满足多元化需求为目标,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定制化服务,专业客服全程介入,全方位沟通撮合供需双方达成交易,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资源要素与市场需求的线上线下对接通道,推动农业科技成果高效对接转化的平台运营、管理模式。2.2.1实名认证,信息审核。所有注册用户需实名认证才能进入交易环节,所有提交的成果、技术服务信息和需求信息均需管理员后台审核后方能。2.2.2客服对接,交易撮合。配备客服管理,对认证信息、信息和交易信息进行审核,通过客服与供需双方进行对接,撮合供需双方达成交易。2.2.3全流程管理,交易数据统计。设置完备的数据采集与统计功能,实时监控各个交易环节,并对所有交易行为进行抓取、分类、排序,建成丰富、高效的交易数据统计系统。

2.3交易流程

2.4主要功能

2.4.1信息。注册认证用户分为服务机构和需求方。服务机构可技术、服务或回应需求,经过审核后在平台上展示。需求方可搜索技术、服务或直接需求,经过审核后在平台展示。2.4.2信息检索。用户可根据服务分类按照字段进行精确或模糊检索。2.4.3批量处理。服务机构可实现快捷批量上传技术、服务,管理方批量审核、批量认证。2.4.4一站式集?。开设技术、服务大厅,根据服务分类对交易资源要素一站式集?展示。开设需求大厅,格局需求状态对需求信息进行集中展示。2.4.5信息实时展示。设置最新需求和交易动态,实时展示供需交易信息。2.4.6重点推荐。在平台首页分别对服务机构、技术、服务、专家、企业等进行推荐展示。

3平台的测试和运行

3.1数据库操作测试

数据库操作测试由连接测试、添加和删除检查测试、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测试三部分组成。通过修改配置参数实现连接测试。通过修改配置参数中的服务器IP和数据库服务器实例名称,以查看连接。在本系统中,IISWeb服务器和SQLServer数据库服务器部署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这两台服务器分别部署相同的数据库来测试本地和远程两种连接情况。

3.2平台管理功能测试

平台管理模块功能测试主要分为农业科技成果提供方信息管理、成果需求方信息管理和用户服务管理三个部分。对于农业科技成果信息功能测试,主要有以下测试方法:输入非空测试,成果名称字段不允许为空;输入格式测试,错误的字段填写格式(如错误的日期格式等);图片、文档上传测试,图片的格式、大小及文档的类型;及时保存功能测试,正在填写的成果信息能否保存等。对于农业科技成果需求信息功能测试,主要有以下测试方法:需求意向字段非空,需求方相关机构或个人信息非空及其它输入格式测试。对于用户服务管理功能测试,主要有以下测试方法:用户注册信息合法性测试,权限测试等。

4结语

“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重点展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及山西一些涉农企业等单位研发,作物果蔬类中落地条件成熟的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畜禽水产类中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新饲料、新兽药,农产品食品加工与果蔬保鲜类中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型加工技术、保鲜技术等农业科技成果及其转化交易信息;宣传报道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政策措施,打通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各类要素的供需对接通道。“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构建具有地方模式与制度特色,专门针对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过程中的相关主体提供技术、品种、政策等一系列的支持和帮助,将农业科技成果信息、成果需求信息、成果交易服务、交易过程的跟踪管理及技术服务支撑等信息集中到一个功能全面广泛的农业科技成果服务与交易平台,将有助于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更快地走出院所大门,走向市场、走向田间地头,提高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服务山西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后威.江苏省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与服务信息平台系统研发[D].南京:东南大学,2016.

[2]张夏烨.农业信息化领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3]张淑辉.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

[4]熊雯雯.农业技术转移平台的现状及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7(9).

[5]张洁华.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联动发展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6.

[6]边全乐,周宪龙.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刍议[J].农学学报,2013(7).

[7]王晓莉.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8]马克.西安科技大市场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6.

[9]陈曦.电子商务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5.

农业教育课程范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建设

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城市与乡村二者结合,实现共同发展进步。这一共同发展过程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规模化更新、管理城市,不断将农村人口向城市引导,并逐步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另一方面,是推进农村朝着城镇规划模式发展,为农村树立起生态文明、经济文明的标杆等,使之与城市文明相匹配并实现共同进步[1]。但是,就目前新型城镇化现状来看,在发展过程中,因农村人口综合素质水平不符合实际需要,在发展中起到了反作用,不利于城镇化的发展。社区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的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区别。社区教育可适用于所有人,并以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针对性地对农村社区居民进行服务。开展社区教育的核心就是课程的设置,它为教学提供着多元化、生动的课堂体系,可满足现阶段农民的学习需求,还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困难问题。

一、开展新型城镇化农村课程教育的意义

结合我国当前的情况来说,由于自然条件和地区间的经济基础差异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便民利民措施相继出台,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保障。国家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缩小城乡的贫富差距,大力建设新农村。为了共享发展成果,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和提高农村课程教育,根据我国城乡发展的现状,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相关的政策,以有效合理地解决农村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新型城镇化农村课程的教育能够更好地提高农民的素质,增强农民对于经济发展的感知力。农村课程能够更加科学化地统筹城乡的发展,理顺城乡之间的关系,确保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一)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薄弱。农村相对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农民的文化水平有限,对于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农村的文化建设需要根据地方的财政收入进行资金拨款。由于地方政府部门的财政出现困境,导致文化建设滞后,很多农村地区没有固定的文化建设办公场地,很多工作都得不到落实,并且文化基站中相关书籍较少,农业科普类书籍也不多,且实用性不高。

(二)政府文化服务职能的弱化。尽管上级领导部门重视农村的文化建设,极力想要缩小城乡文化的差异,但是地方政府部门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所以农村文化建设就出现了搁置的状况。加之农村社区的体制不健全,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村的文化教育面临严峻的考验。

(三)农民文化参与意识淡薄,文化生活贫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农村青年大量远离乡村到大城市工作与生活,农村的空巢率加重,村民的文化参与感较弱,导致农村的文化生活丧失活力、农村文化发展较为缓慢。农村文化精英外流,留守村民人数少、年龄大、文化程度不高、文化参与能力和意识淡薄,况且留守村民体力劳动量较大,承担家中琐事,很少有时间参与文化活动,文化消费意识薄弱。由于这种状况的出现,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相应的困境。

三、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方法

(一)社区教育与社区学校相统一。社区学校是社区教育的知识储备资源库,拥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及科研人才,是社区教育开发的根据地[2]。它们大多以一些兄弟单位或同区域单位为依托,进行课程研发,并且根据农村社区建设的情况做出相关的改动。社区学校课程开发大多都以两种形式体现:一是菜单课程,体现的是针对农村社区的学习需求,以及农村市场的学习需求等提出的针对性知识的讲解。在课程开发时,需要学校教师、各行业专家深入基层了解居民需求,将众人想法思路进行结合共同研发菜单式课程。二是订单式课程,其主要是想与用人单位进行项目合作,为合作单位提出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课程创设。在课程开发时需要调查课程开展是否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二)社区应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交流。新型社区教育的发展动力来源于学校的德育。社区教育课程的研发需要社区与学校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将两者的优点进行选取促进开发。具体到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其实就是要加强社区与学校的交流互动,并将两者的资源进行有机结合,为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形成社区课程这一目标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同时,将资源进行共享,合力创设社区教育活动,加强与职业技术学校的交流,引进高水平的技术资源素材,促进社区教育课程的发展,将其提升至更高层面。

(三)现代信息技术开创型。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网络视频学院,将各级各类大学、职业学校等综合到一起,并将一些课程研发专家、出版社编辑、农业相关技术人员等集结到一起[3],共同开发农村实用技术、实践经验、音频视频等资料,将所有资源齐聚到一起来满足农民的需求,促进城镇化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

四、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策略

(一)根据年龄情况进行细致划分。需要将农民的年龄进行阶段式划分,可分为青年农民、中年农民、老年农民这三部分。对于青年,需要对其根本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并帮助他们解决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可从培养技术性农业化水平、现代信息农业化、法治道德、创新思维、创业学习需求等方面进行课程的讲授,帮助青年成为新农村的引领标杆[4]。而对中年农民,因其年龄偏大,知识学习能力减弱,但对农业发展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技巧方法,可将课程重点向农村生产技术开发和农村生产线管理等方面进行拓宽,这样可不断对中年农民的综合知识水平能力进行提升。需要关注年长的农民,要积极与留守老人进行沟通交流,将老人内心的孤单驱散开。可为老人开设针对性心理辅导课程,帮助他们疏解孤单无助的心理。

(二)对教育程度进行细分。在开展教育活动前,需要对农民的教育知识程度进行了解,以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为标准进行细分。在教育实践中切记不能搞一刀切,需要根据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讲解,并结合每位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及学习接受能力,进行对应的课程知识学习。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可充分调动农民学习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三)根据个性心理进行细分。参与社区教育的每位农民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心理等特征,并且人与人在活动中的展现方式及体会感悟都是不同的,大多数人的表现都是沉稳成熟的。这些人的表现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型需要,同样也可将此需求设置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动机。要创设出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课程。特别是应在社区教育过程中增加有关生活实践技能的课程,让农民感悟到关心和爱。需要了解农民的性格特点、心理需要,再进行分析并明确这些需求的满足点是哪一部分。同时,需要对不同类型的人进行分类,再通过分类查找满足农民的需求,并设置出适合的教育课程。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型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建设可为农民从根本上将问题进行解决,同时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也贡献出力量。虽然在发展建设过程中有着许多的不容易,但是也不要被困难吓倒,需要朝着与时展接轨的方向迈进,与此同时应加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向城镇化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丁红玲,张利纳.新型城镇化视阈下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7):57-62.

[2]刘建华.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14(8):186-192.

[3]华芳英,鲍忠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能力建设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7):24-27.

农业教育课程范文5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素质养成教育;课程建设

一、引言

(一)五年制高职素质养成教育课程概说

“素质养成教育”课程是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在总结多年来五年制教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五年制班主任的一线教学管理实践,创设的一门“新课程”。素质养成教育课的课程目标是:逐步培养和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文化知识能力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素质养成教育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例如,任课教师(班主任)以班会的形式处理班级近期事务;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或者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等;带领学生开展室外文体活动、体育竞赛、参观游览活动等等。

(二)五年制高职素质养成教育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所在

1、五年制高职生的特点决定了开展素质养成教育课程的必要性。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不好,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其进行素质养成教育(逐渐纠正其学习、生活习惯,从而逐步提高其学习成绩)迫在眉睫。五年制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时期,之前由于家庭、学校影响而形成的一些不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大量存在。因此,面对这样一些学生,五年制高职教育首先要做的是尽快了解学生,教导和帮助其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和正确的价值观,然后待学生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之后再开展文化知识与技能的教育。2、五年制高职素质养成教育课程开设的意义。(1)有利于更好地达成五年制高职教育目标。在五年制高职这五年的学习中,一般是分为两个阶段,即相当于中职或高中的阶段和相当于大专的阶段。总体而言,前一阶段更为重要,因为这个阶段是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养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2)有利于培育良好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加强和细化学生管理工作。便于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情绪疏导,进而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学生可以直接与老师对话,表达自己的诉求,反馈自己对于学习和管理的意见。(3)有利于促使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生各科成绩。在素质养成教育课的教学中,课程任课教师就是负责学生管理的班主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权威和示范带动作用是巨大的,充分发挥教师的这种独特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正确引领整个班级的学习和教育活动,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各科学习成绩。

二、五年制高职素质养成教育课程建设情况

(一)课程模式

1、课程目标。通过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文化知识能力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最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2、课程标准。其一,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根据学生日常生活情况,把握其思想动向,对其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思想教育;结合日常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学习时政热点、相关政策法规等,提高其政治意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结合新时代特点,加强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其二,文化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文学、艺术基础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国文化基础知识等;提升相关能力,例如,基础的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初步的艺术鉴赏能力等。其三,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目标。根据学生的体育课程要求,让学生达到一般健康的体质标准;及时发现、解决和疏导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3、课程设置。五年制高职第一学年每周开设素质养成教育课4学时;第二学年每周课时数可适量减少为2学时。因为本课程要总结一周来学生情况并开展评议,所以有2节课需要放在一周的最后一天(周五),最好是本周课程的最后两节。如果本课程一周4学时,则周五上一次课(2学时),与其间隔一天多再上一次课(2学时)。如果本课程一周2学时,则放在周五上课(2学时)。

(二)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思想教育;结合日常生活组织学生学习时政热点、相关政策法规等,提高其政治意识。在道德修养教育中,结合生活中的道德模范人物的典型事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正能量,结合新时代特点,加强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在文化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中,教师教授学生一些浅易的文学、艺术基础知识,引领学生学习和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国文化等基础知识;除此之外,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相关能力的锻炼,例如,基础的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初步的艺术鉴赏能力等。在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开展体育活动训练,进行心理疏导和解决心理问题。2、教学方式。(1)理论教学。任课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文化知识、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等内容时,应采用理论教学的教学方式进行。(2)互动式教学。本课程中的文学、艺术赏析的内容,道德修养方面的讨论,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调研及解决的内容,班级管理、处理班务等活动的开展……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展开互动,通过双方的交流沟通,最终完成课程相关目标和任务。(3)实践性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又分为教室内实践教学和教室外实践教学。教室内实践教学包括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写作训练、普通话及口才交际训练、各种艺术方面的创作和训练、手工制作等,学生在教室内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展相关活动。教室外实践教学主要分为体育训练及比赛、外出参观考察活动等。3、教学评价。(1)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每一项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随即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量化考核评价。每学期结束,教师将本学期课程中学生的各项评价成绩综合,即得到学生本学期本课程的综合成绩。有些教学内容的效果评价不便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进行,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创新评价方法,例如,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考评、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等,一般采取“相对评价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2)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实施及教学效果等的评价。我们应该依据课程目标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和恰当;通过对教师课程教学的观摩,对其教学组织、实施过程给予合适的评价;通过查看学生的教学反馈,了解教师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

三、五年制高职素质养成教育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周学时设置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通过五年制素质养成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和调研,发现师生反映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的问题,即:原定的是五年制高职第一年的两个学期,每周开设2学时;第二年的两个学期,每周开设4学时。后来又改成了两学年每周都开设2学时。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这样的周学时设置仍然不够合理,遂改成了前述课程设置的内容。从调研情况看,目前的课程设置是较为恰当的。

(二)教学效果的问题和对策

从调研情况看,部分学生反馈说素质养成教育课程内容形式呆板、变化很少,甚至个别任课教师把素质养成教育课简单地当作“班会课”来上。这反映出个别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没有按照课程目标开展教学,授课计划和内容不符合课程要求,严重影响课程教学效果。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严格要求任课教师依照教学目标,根据授课计划和课程内容开展教学工作,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三)教材建设的问题及设想

由于本课程内容涉及文学、艺术、文化、管理、心理等多个学科和方面,课程建设处于探索期,所以至今没有使用统一的教材。然而,教材编写这项工作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目前我校正在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五年制高职素质养成教育课程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经过编委会老师的研究探索和沟通协调,我们确定了编写教材的原则:一是教材内容涵盖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教育、中外文化知识、身心健康教育等方面,紧密结合日常生活,具有时代特点和本地特色。二是结合我校五年制高职学生特点,教材内容编写做到贴近学生、注重引导、深入浅出、层次分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三是明确教材编写指导思想:培养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文化知识及能力、身心健康素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四、结论

五年制高职素质养成教育课程在我校已经开设3年时间,从教学实践和师生的反馈来看,本课程能够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素质、文化知识及能力、身心健康素质等为基础的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有所提高,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逐步养成,基本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农业教育课程范文6

一、农业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开展的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是农业职业院校就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是能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减轻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让农业职业院校的学生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创业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索、开拓、创新及策划的能力,拓展他们的创新创业的文化底蕴。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十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大部分都能够立足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工作,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对国内各农业职业院校的创新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基本上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展开。

(一)设立创业基地

当下,各高等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这一举措在极大限度上为学生后期开展创业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现阶段,我国各大职业院校逐步将创新创业基地投入到使用过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代表学校是山东农业大学。他们积极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同时搭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孵化和指导服务平台;落实双创育人机制,推动双创工作更好发展;采用多种体制并行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多方位支持。以实践基地为平台,开展活动,举办座谈会,并提供硬件设施,配备指导教师1。

(二)建立创业教育管理组织

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助推大学生创业教育,各类高校纷纷成立创业组织。其主要目的是要转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大部分学校都是通过让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模拟创业,使他们了解从业所需的技能,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最后让他们掌握创业所必须的各种技能,进而培育出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复合型人才。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是南京农业大学。他们通过成立创业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在创业基金、创业项目训练等多方面进行经费投入;同时实施多种制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的教学中,以此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工作体系体系进行完善。

(三)制定创业训练方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创业教育必将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创业训练方案也必将随着更新。农业职业院校的创业培训方案,必须根据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调整。现代的农业产业结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养殖业等,而是包含了食品加工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这势必要求农业职业院校的创业者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具备多方位的职业技能,这为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要求创业训练方案要适应现今的创业环境。

二、农业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职业院校学生缺乏创业教育理念

农业职业院校的学生缺乏创业教育的理念,一方面是客观环境因素,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家庭成员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且不够深入;另外一方面是主观因素,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不能深刻理解创业的真正意义,对于进行创业活动的能动意识欠缺,创业教育对于开展创业教育认为没有必要,认为创业与创业教育无关,创业与就业是对立的。总之,大部分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创业活动的观念较为陈旧。

(二)农业职业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创业教育课程应该是一种综合系统性的课程体系。现今,部分学校对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全面,往往是为了课程设置而设置课程,有的仅是开设创业教育类选修课及以文化类讲座,这使职业教育课程失去了原来的目的和意义。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不仅要形成一套严谨系统的课程体系,还要根据教师的水平调整课程的结构,使其更科学,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自主选择课程形成特殊化的课程,从而不断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农业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充足

创业教育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教师拥有创业教育方面的知识,还要拥有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一份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调研显示,70%的受调查老师没有创新创业相关经验,创业知识全部是从事例或书本中习得,没有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2。此外,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较少,大部分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多为兼职,他们日常事务很多,没有充足的时间研究创业教育,是的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师资状况达不到创业教育的需求。以上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业教育长效、科学、可持续的发展。

(四)农业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创新成果转化率低

实际生活中,农业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研究成果重大的仍然不多,一些研究仍停留在对前人研究的重复、模仿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这其中有推广力度不够的问题,也有研究内容与实际要求不符的问题3。因此,农业院校的创新创业要根据各院校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不盲目、浮夸。

三、农业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创新创业管理体制机制

为保障创新创业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学校须成立创业教育专门部门,组建专门的管理团队,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战略性工作,设立创业基础教研室、创业技能教研室、创业实训教研室、创业服务教研室、创业教育研究所、创业教育资源管理中心等“四室一所一中心”,全面负责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推进校企共建,实现校园孵化与社会园区孵化的有机对接,构筑“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服务”于一体的开放型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为真正实现培养创业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课程模式

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授受能力,设置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如《大学生创业基础》《大学生创业实训》《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专业课程,将独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全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建设创业沙龙、阳光咖啡吧、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器、创业成果展示交易大厅功能服务室,常态化组织全校性创新创业大赛、以大赛培育和遴选创新创业团队、依托团队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良性循环机制,逐步建立整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三)营造创业教育文化氛围

农业教育课程范文7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培养课程;融合发展;基础课程

大类招生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吉林农业大学于2019在吉林省率先开始实行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的招生改革政策,即本科专业跨二级学科门类按大类进行招生。低年级按学科门类共同学习基础课程,高年级按照课程成绩及个人意愿等综合因素进行专业分流,进入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以及各类实践课程的学习。伴随着大类招生的开展,对人才培养方案也进行了重新修订,以专业课程建设为核心,减少学时学分,以通识教育为重点,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以混合式教学为手段,促进课堂教学与在线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体系,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新培养方案的推动下,多种教学改革共同开展,稳步进行。现将吉林农业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专业培养课程体系方面的改革阐述如下。

1强化通识,提质增量,紧抓“四大模块”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由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发展而来,其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相对于学科界限十分专业,知识体系化的专业课课程,通识教育的目标更倾向于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应用此能力将不同知识进行融合创造,最后培养出能独立解决问题、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为了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就必须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从而建立起能够满足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达到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吉林农业大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方面以“强化通识,提质增量”为核心,将逐步建立总量至少200门课程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独立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每个专业创立1门以上精选在线课,并将通识课分为4大模块:①自然科学类/信息技术类模块;②文学社会类模块;③文学社会类/艺术鉴赏类模块;④实践技能类/外国语类模块。以上4种模块的设置使得吉林农业大学通识课程体系领域宽度够宽,能够让学生跨学科学习,在文学艺术、外国语、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社会科学等方面得到综合培养。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吉林农业大学通识课的课程总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在课程设置方面,邀请资深经验的教师,包括有企业资深工作的教师,指导全国及省级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取得优秀成果的教师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其中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等与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未来发展等相关的课程,普遍获得学生较高的专注度,选课人数逐年提高。在线课程孵化方面,要求每个专业创立1门以上具有专业特色的精选在线课,为吉林农业大学在线课程的发展打下基础。在通识课程的四大模块中,为了避免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出现课程类型不平均,且要兼顾就业市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需求,在信息技术类、外国语言类通识课选择中均对学生选课的最低课时数进行了要求。

2夯实专业,重基础,抓“核心”

专业教育是中国及世界各国目前的教育主体形式,学生通过对各自专业内知识体系的学习,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职业技能。因为,学生选择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学习,学生毕业后就获得了特定专业领域的专长。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明显的区别,其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职业知识及技能的培养而非综合能力及素质的培养。虽然是高等教育的两种不同形式,但是在大多数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而轻通识教育的问题。吉林农业大学专业课程大体分为专业理论课与实践教学两个环节,专业理论课又分为多个层面:①基础课;②专业基础课;③专业核心课;④专业方向课。基础课实施全校授课,按大类招生相近专业学生在入学低年级共同学习基础课。基础课任课教师跨不同专业授课。学校严抓基础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质量,在整个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引进课程管理软件进行过程化管理,在课程考核中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及学生知识获得率,应加大考核力度、采取试题库等多种考核方式,逐步探寻课程考核改革,加强过程管理,使教师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逐步提高。专业基础课是针对某个专业而言的,是某个专业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掌握的最基础的理论知识。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环节,专业核心课程要紧扣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具有系统性、关联性、创新性、实用性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培养方案中要求各个专业,特别是吉林农业大学特色专业围绕专业知识主线打造精品的专业核心课程。各专业打造的精品专业核心课程之间有联系,注重核心课程间的系统性、连续性、完整性,注重知识的衔接与融合,还要考虑到课程内容是否能支持实际应用。应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四个层次模块使专业课教学更全面系统,更切合本科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在实践教学方面,合力整合校内外资源,校内提供实践教学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物质保障。校外扩展优质实践教学基地,通过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项目推动实践教学平台的利用及优化。提高实践教学所占比例,优化实践课程,设置综合性大实习。吉林农业大学实践教学主要分为实验教学及实习实训两个主要部分,实验教学方面学校开展实践技能素质拓展课,学生经教学管理平台进行选课。教师学生合理利用学校广阔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技能素质拓展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实习实训方面,学校学院严格把关各类实习实训,实习实训在管理上突出实践教学思想意识,健全实习实训管理制度,推进实习实训教师及管理队伍建设。

3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培养课程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目前,中国大多数高校的教育模式都是以专业培养模式为主体,通识教育辅助专业教育进行学生培养,通识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吉林农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也是在不断优化的阶段,目前已经有四大模块进行支撑,并以学院为单位,设立各学院精品通识课程,引进双语通识课程。通识课程的改革在有计划、系统性地进行。想要将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程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3点。

3.1严把通识课程设置条件,提高通识课程质量。一般高校通识课程在设置方面没有专业课程严格,存在知识体系混乱不清、开设课程内容质量不高、课程培养目标设置不明确等多种现象。这种通识课程的设置将会影响学生整体的培养质量,学生选修通识课程就变成了纯粹的累积学分现象,未达到通识教育本来的目的。因此,要严把质量关,通过教师、学院、学校三层审核各门课程设置的内容,课程过程管理以及考核管理。开设学生评议专家评议“双评议”环节,对通识课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形成通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学校通过各种监督反馈评价结果及时调整通识课程的开设,对不能够通过质量评价的课程进行整改或者取消,总体各种措施的目的就是要保证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

3.2打破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脱钩的现象。目前的通识课程教育存在为了追求通识课数量,而忽视了与专业课程连接的现象。使得在专业课程培养中不能体现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也不具备足够的通识能力为专业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需要融合与衔接,通识课程注重能力培养,专业课程注重专业技能提高,只有两种课程互为基础,互为提高,融合发展才能打破当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瓶颈,培养既有创新实践能力又具有专业基础的高层次人才。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发展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基于专业课程选择通识课程,通识课是一个广阔的课程体系,它的设置要基于专业课程设置,如果偏离专业课程而设置,则不利于学生培养目标的达成。

3.3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方式。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就会打破高校原有学科专业的框架,同时也打破了传统学校的管理模式,并且需要高校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跨专业选课势必会对现行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提出重大的考验,因此,这种融合需要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方式。目前,有些高校已经建立了专门的通识课程管理部门,以适应通识课程体系的不断发展。

4结语

农业教育课程范文8

一、农业院校计算机教育的必要性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让计算机技术不断深入各个行业领域,应用价值逐渐得到提升,其中农业院校大力开展计算机教育一方面是因为现代农业开始步入机械化生产模式,许多农业器材及设备都是由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进行操控,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养殖系统和农业产品物流等现代化农业新兴产业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所以农业院校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及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符合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标准与现代化农业市场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随着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程度的不断深入,计算机设备及其系统应用在各行各业的工作内容中都具有重要占比,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农业院校计算机教育在完善学生专业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对其计算机应用能力加以培养,能够为广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础。

二、农业院校计算机教育发展现状

教学内容落后。我国农业院校开设计算机教育课程时长较短,课程体系建设尚不完善,缺乏标准统一的课程教材,部分农业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内容往往是建立在以往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编写。但是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计算机教育课程教材相较于当前的计算机专业水平而言极为落后,导致学生对计算机教学认知不够充分,难以掌握全新的知识技能,从而与社会市场人才发展需求脱节。教学设备匮乏。信息化发展提高了计算机软件与硬件技术的更新频率,旧版设备与新版系统难以匹配,导致现代计算机设备换代速率大大加快。大多数农业院校对计算机教育课程的教学资金投入有限,计算机设备陈旧、短缺,不仅跟不上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内容,而且开展实践教学课程还需合理规划才能满足学生正常的实践学习需求,从而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弱,教学质量不佳。重理论轻实验。在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的作用下,当前许多农业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仍以教师理论讲解为课堂教学核心,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他们对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同时,部分教师由于过度注重理论方面的教学,使得实践课程占比较少,计算机理论知识没有和实际应用很好地联系起来,导致学生操作应用水平较差,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三、农业院校计算机教育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