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治理范例

农业环境治理

农业环境治理范文1

环境材料在农业抗旱节水中的应用

水是农业的命脉。我国农业年用水约4.0×1011m3,占总用水71%左右。农业用水量中约90%为农田灌溉,即约3.6×1011m3为我国农田灌溉用水量上限[5]。农业灌溉用水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水资源严重不足,制约着农业灌溉进一步扩大,干旱问题严重。近年我国年受旱面积2000万~2700万hm2,全国中等干旱年农业灌溉缺水3.0×1010m3。二是已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浪费严重,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大田漫灌的次灌水量达1200m3•hm2以上,灌溉水利用率40%左右(发达国家80%~90%)。三是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环境材料在农业抗旱节水中的应用主要是土壤保水剂和作物叶面抗蒸腾剂。可生物降解地膜也是一类近年研发较多的环境材料,属于物理性材料,这里不做深入探讨。土壤保水剂(superabsorbentpolymer,SAP)是通过改善植物根土界面环境、又供给植物水分的化学节水技术。土壤保水剂本身是一种超高吸水保水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它能迅速吸收比自身重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纯水,且有反复吸水功能,所吸的水可缓慢释放供作物利用。由于其具有操作简便、投入少、见效快和易于推广等特点,因而应用与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有所提高,土壤保水剂的高效、低毒和价廉等优点成为其应用农业生产及其环境治理的重要选择。

20世纪中期,美国首先研制出淀粉型保水剂并在玉米、大豆涂层和造林应用取得效果后,世界各国竞相研制。日本发展最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超强吸水性树脂生产国,20余家主要厂家年产10万t。英国研制出防止土壤侵蚀和保证作物需水的防蚀聚合物和保水聚合物。法国研制出能吸收自身水500~700倍的“水合土”,用于改良沙特阿拉伯干旱地区的土壤结构。俄罗斯合成的保水剂用于节水农业,在伏尔加格勒每公顷使用100kg,节水50%,农作物增产20%~70%。全球年产土壤保水剂已超过200万t[6]。我国土壤保水剂研制和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较快。土壤保水剂按照化学组成和功能特点可分为高分子聚丙烯酸盐类保水剂、有机无机复合类保水剂、多功能类保水剂3类。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已在胜利油田长安实业(集团)公司建成3000t•a1生产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利用风化煤研制出腐殖酸复合保水剂。目前土壤保水剂产品的生产技术基本成熟,可查的土壤保水剂相关专利120多项。应用范围从林业生产推广至大田作物60多种作物,年推广面积超过20万hm2。国家对保水剂研发和应用非常重视,从“十五”到“十二五”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都列入多功能节水制剂课题。

黄占斌[6]总结提出土壤保水剂作用原理包括4个方面:①土壤保水剂自身吸水、保水和释水原理。保水剂吸水速度快,溶胀比大。保水剂分子含有大量羧基、羟基、酰胺基以及磺酸基等强亲水性官能团,对水分有强烈的缔合能力,纯水中的吸水溶胀比为400~1000倍或更高;保水剂保水能力强。保水方式主要包括吸水和溶胀,以后者为主;保水剂释水性能好,供水时期长。王砚田等[7]研究表明,保水剂所吸持水分最大吸水力13~14kg•m2,根系吸水力大多为17~18kg•m2,故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根系水分倒流,其中90%以上为植物最易吸收利用的水分。此外,保水剂有吸水释水干燥再吸水反复吸水功能,但反复的保水剂吸水倍率下降10%~70%或失去吸水功能。②土壤保水剂促进土壤改良和保持原理。保水剂在土壤中吸水膨胀,把分散的土壤颗粒粘结成团块状,增加土壤团聚体。黄占斌等[8]研究表明,保水剂特别对0.5~5mm粒径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作用最明显,且土壤中保水剂在0.005%~0.01%范围时,团聚体增加量明显;同时,保水剂应用会使土壤容重下降,孔隙度增加,调节土壤中的水、气、热状况而有利作物生长,改善土壤结构。加之保水剂分子内部大量可电解羧酸盐基团吸水后网状结构撑开,可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增加土壤含水量。此外,保水剂能增加土壤持水能力,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量和水分渗透。③土壤保水剂提高肥料和农药等农化产品利用效率原理。保水剂表面分子有吸附和离子交换作用,肥料和农药中的铵离子等官能团能被保水剂上的离子交换或络合,以“包裹”方式把土壤中的离子包起来,减少肥料和农药淋失。但同时会使土壤保水剂失去部分保水能力,故土壤保水剂尽量不与锌、锰和镁等二价金属元素肥料混用。

黄震等[9]试验表明,尿素等非电解质肥料与土壤保水剂结合应用,保水剂的保水和保肥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田间试验证明[10],土壤保水剂与氮肥配合使用,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8.7%和27.1%。俞满源等[11]在陕西延安的试验表明,开沟10~15cm,单施保水剂和单施氮肥的马铃薯产量分别增加42.7%和33.3%,土壤保水剂加氮肥使马铃薯产量增加75%以上。近年来,我国每年农田氮肥利用率仅30%~35%,磷肥利用率10%~20%,钾肥利用率35%~50%;我国每年农药施用量达30多万t,其中高毒农药占农药总量的70%。农药平均施用量13.4kg•hm2,农药过量或不合理使用导致约70%~80%的农药作用于非靶标生物或直接进入环境。土壤保水剂对化肥和农药利用效率提高的研究,是治理农田化肥和农药面源污染等重要的技术应用依据。④土壤保水剂调节植物生理节水效应原理。土壤保水剂植物效应与保水剂的应用方法有关。土壤保水剂处理种子是为种子提供相对湿润的小环境,促进植物种子发芽;土壤穴施或沟施应用保水剂,主要是改变根土水环境,造成部分根系干旱产生ABA信号而调控植物生理节水。李志军等[12]试验证明,作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适应土壤干湿交替环境的能力,即作物在受到一定程度水分胁迫时,能够通过补偿效应来弥补产量减少或减少损伤。当土壤保水剂应用于土壤时,随着土壤水分蒸散,作物根系出现部分低水势,产生根源ABA,经木质部导管传输到作物的地上部分,在作物叶片调节气孔开度,减少蒸腾。同时,根系经过一定程度水分胁迫锻炼复水后,水分传导高于未经胁迫锻炼的对照。这两方面作用使作物根系表现出补偿效应。

主要有拌种或种子涂层、种子丸衣造粒、根部涂层(亦称蘸根)、土壤直接施用和用作育苗培养基质等方法,常用土壤直接施用法。种子包衣方法处理种子可显著提高低土壤湿度条件下的出苗率。黄占斌等[13]试验表明,施0.05%~1%土壤保水剂的土壤移栽烤烟,缓苗期缩短2d,缺水存活天数较对照多5~20d。大量试验表明,小麦、大麦、小黑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和马铃薯上应用复合包衣剂后,其增产幅度均在13.8%以上。此外,土壤保水剂也被用作土壤结构改良剂,改善土壤结构和调节肥力,提高作物抗旱力。2.1.4土壤保水剂的发展趋势土壤保水剂的发展趋势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加强低成本、长效、多功能、复合和专用保水剂研制。针对土壤保水剂原料涨价和成本增高问题,开发以生物和原生矿物质材料为基质,抗水解且可生物降解的低成本、长效保水剂;加强土壤保水剂应用技术范围,形成拌种、土壤施用和灌水施用等不同剂型的多功能保水剂产品系列。二是加强土壤保水剂的应用基础研究,包括土壤保水剂对土壤和植物作用的时效问题,保水剂对农业的环境影响问题,土壤保水剂在植物根土界面水分变化与植物效应的关系问题等;三是建立土壤保水剂应用技术规范,包括适合不同气候、地区和土壤的保水剂最佳施用量、施用方式和施肥方式等;研究保水剂与其他旱作农业措施相结合的综合应用技术。#p#分页标题#e#

作物叶面抗蒸腾剂(anti-transpirant)是能够降低植物蒸腾减少水分损失的一类化学物质。由于作物光合作用和生长保存在干物质中的水分仅占其耗水量的1%左右,90%以上水分为蒸腾消耗,因而降低作物蒸腾耗水是节水和抗旱的重要环节。抗蒸腾剂按其性质和作用方式分为代谢型气孔抑制剂(metabolicanti-transpirant)、薄膜型抗蒸腾剂(filmforminganti-transpirant)和反射型抗蒸腾剂(reflectinganti-transpirant)3类[14]。①代谢型气孔抑制剂,能控制气孔开张度而减少水分蒸腾损失。比较有效的有2,4-二硝基酚(2,4-dinitrophenol,DNP)、整形素和甲草胺等。喷施1次DNP降低蒸腾的药效可维持12d;低浓度甲草胺可维持20~22d;CaCl2和粉锈宁等也具有较好的效果,在降低蒸腾作用的同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太显著,药效可维持2周左右。另一类是K+螯合剂,叶面喷施能影响保卫细胞的膨压而调节气孔运动,降低叶片蒸腾的效果明显,如地衣酸、藻酸和环己基18-冠-6等在极低浓度(1015mol•L1)下使大麦叶片蒸腾下降50%,环己基18-冠-6在低浓度下的效果比脱落酸(abscisicacid,ABA)还高1~2个数量级。②薄膜型抗蒸腾剂,是应用单分子膜覆盖叶面,阻止水分子向大气中扩散。Davenport等[15]试验证明,用薄膜型抗蒸腾剂CS6432(一种蜡质乳液)以1.5%浓度在夹竹桃上喷1次可使蒸腾下降25%~30%,土壤水分的消耗减少40%,叶片水势升高,其效果相当于一次灌水。薄膜型抗蒸腾剂还可用于树苗移栽。用丁二烯酸对欧洲白桦、小叶椴、挪威槭和钻天杨等树苗进行处理,叶片上形成的薄腊使蒸腾在8~12d内下降30%~70%。该技术可使春季造林的季节延长2周。③反射型抗蒸腾剂,是利用反光物质反射部分光能,达到降低叶面温度减少蒸腾损失的目的。目前研究使用较多的是成本低廉的高岭土(kaolin)。

Abou-Khaled等[16]研究表明,旱地小麦播种后45d叶面施用6%的高岭土溶液,叶温较对照低1~2.5℃,蒸腾降低,产量较对照有明显提高,在不同降水年份中,产量提高幅度为16.5%~27.7%。经过多年筛选与应用,作物抗蒸腾剂的研发已有上百种,其中对苯汞乙酸(phenylmercuricacetate,PMA)、ABA、高岭土(kaolin)、聚氨基葡萄糖(chitosan)和黄腐酸等研究较多。国外抗蒸腾剂研究以薄膜型为主,代谢型抗蒸腾剂的研究主要是对ABA的研究较多,而对反射型抗蒸腾剂研究很少。我国20世纪60年代研究抗蒸腾剂,70年代末期以黄腐酸抗旱剂(fulvicacid,FA)研究为中心。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对各种FA提取分离,并命名和建立“抗旱剂1号”50t中试车间,后扩展为年产150~200t的生产厂。该研究1992年获国家发明奖,实现我国第一个代谢型抗蒸腾剂的产业化。作物抗蒸腾剂研究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价格、毒性及效果等问题,至今仍处于试验示范阶段。目前生产中主要推广的是黄腐酸。黄腐酸被认为是一种兼具抗蒸腾作用和促进生长的物质。在实际生产中,中国农业科学院研发的“FA旱地龙”抗旱剂是我国目前农业抗旱节水应用最广泛的节水制剂,为国家水利部推广应用的农作物抗旱新技术[17]。“FA旱地龙”主要成分为天然资源黄腐酸,其黄腐酸含量≥8%,有效磷≥2%,并含有16种氨基酸和20多种植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是集抗旱、抗寒、抗病和营养为一体的多功能制剂。主要应用方法有喷施、拌种或浸种、随水浇灌和与酸性农药复配。“FA旱地龙”全国年使用面积约1300多万hm2。冯建灿等[18]试验证明,冬小麦宜用“FA旱地龙”500倍稀释液于拔节后抽穗前,视天气喷施1~2次,玉米在拔节前后视天气情况喷施1~2次。“FA旱地龙”可使粮食作物增产10%~15%,经济作物增产15%~40%,节水20%~30%,提早成熟3~7d,投入产出比在1?15以上。

环境材料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土壤污染研究和解决的重点。随着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业施肥、污水灌溉、污泥应用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作物生长和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农业土地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全国约2500万hm2土地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占农田总面积的1/5,污染严重的土地超过70万hm2。其中1.3万hm2土地因镉含量超标而被迫弃耕,涉及11个省市的25个地区[19],我国24个省(市)工矿、城郊污水灌溉区等320个重点污染区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农产品产量占所有污染超标的农产品产量的80%以上,尤其是镉、汞、铅、铜及其复合污染尤为明显。土壤重金属污染物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危害动、植物生长和人的健康。土壤中过量重金属大部分滞留土壤耕作层,影响植物生长。据报道[20],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导致的粮食减产量超过1000万t,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多达1200万t,经济损失达200亿元。因为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特点,经水和植物等介质最终影响人类健康,治理和恢复难度大。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发展迅速,主要包括工程措施、物理化学措施、化学改良措施和生物措施,包括植物和微生物菌剂等,其中研究与应用较多的主要是生物修复技术和化学固化修复技术[2122]。化学固化修复是化学修复技术之一,原理是向土壤中加入重金属固化剂或钝化剂,改变重金属和土壤的理化性质,通过吸附、沉淀等作用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能力和生物有效性[23]。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和应用的深入,重金属固化材料研究越来越受重视。目前,重金属稳定固化修复的材料主要有黏土矿物、磷酸盐、沸石、无机矿物、有机堆肥及微生物等。矿物材料和有机材料对重金属有较好的稳定效应。余贵芬等[24]研究表明,有机质能使重金属生成硫化物沉淀,也能使Cr6+还原成低毒的Cr3+。余观梅[25]发现,施用粉煤灰钝化污泥能明显降低鸡冠花和高羊茅植株中锌、铜、锰和铅的含量。另外,胡振琪等[26]研究和评价了黏土矿物与菌根稳定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果。沸石、磷灰石、含铁矿物和磷酸盐等材料具有廉价高效和来源广泛等特点,被用作控制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矿物材料。张云琦等[27]研究表明,沸石独特的孔道结构及其所含大量可交换态阳离子对重金属铅和镉的吸附效果尤为明显;Kuznetsov等[28]在灰森林土壤中施用沸石8~16t•hm2,发现可移动的重金属铅、镍和铜含量明显减少;曾敏等[29]研究发现,碳酸钙施用会显著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交换态镉含量,减少大豆对镉吸收。同时,Kumpiene等[30]总结了应用固化材料治理土壤重金属砷、铬、铜、铅和锌污染方面的研究进展;张云龙等[31]研究了硅素物质对土壤水稻系统中镉行为的影响;刘昭兵等[32]研究了赤泥对Cd污染稻田水稻生长及吸收累积镉的影响。#p#分页标题#e#

高分子保水材料是一种新发现的对重金属有固化效果的环境材料。黄占斌等[33]研究表明,高分子化合物在直接供给作物根系水分、改良土壤结构和养分转化的同时,具有降低重金属对植物污染效应而减小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效果。黄震等[34]研究了环境材料(煤基营养材料A、高分子保水材料SAP、煤基复合材料FM和吸附性矿物材料FS)及复合材料对作物生长及其对土壤重金属铅、镉吸收影响。结果表明,单个及复合材料处理较对照能明显减少作物对土壤重金属铅、镉的吸收,并促进作物生长。高分子保水材料(SAP)及其复合材料使玉米对土壤重金属铅的吸收降低50%以上,使镉吸收量降低80%以上。高分子保水材料(SAP)及其复合材料使大豆对土壤重金属铅吸收降低69%以上,使镉吸收量降低33%以上。研究还表明,高分子保水材料(SAP)及其复合材料对重金属铅、镉固化的效应与改良土壤pH、EC、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养分及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等关系密切。目前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改良的环境材料越来越多,但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单一重金属元素上,针对多种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同时修复的研究较少[35]。同时,对环境材料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时存在的潜在风险及钝化修复的长期田间效应研究也不足[36]。

环境材料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

土壤盐碱化是我国农业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我国盐碱地土壤呈现面积大、分布广的特点,现有盐碱化土约1亿hm2,耕地盐碱化760万hm2,占耕地面积近1/5,分布在滨海地区和西部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37],还包括北方冬季应用融雪剂(主要为氯化钠、氯化钙和氯化镁)除雪造成的绿化地土壤盐碱化。土壤表层含易溶性盐分超过0.6%~2.0%时为盐土,土壤盐碱化会引起植物生长伤害,造成高浓度盐分降低土壤水势而使植物吸水困难的“生理干旱”,或植物过多地吸收土壤中某种过高浓度的离子而减少其他离子的吸收,形成某种离子在植物体内积累过度使植物受害的“单盐毒害”。此外,植物受盐分胁迫会造成一系列生理代谢失调,如:光合作用受到干扰;低盐浓度促进呼吸,高盐浓度抑制呼吸;盐分胁迫下降低蛋白质合成,促进蛋白质分解和植物死亡。

盐碱地改良方法包括水利措施、物理措施、化学措施以及生物措施[38]。施用环境材料改良土壤是现代化学措施的一种,随着循环经济和现代化工发展,其应用不断加快。目前用于改良盐碱地的环境材料主要有两类:一是加钙(代换作用)环境材料,主要有石膏、磷石膏、脱硫石膏、氧化钙、石灰石、磷石膏和煤矸石等。另一类是加酸(化学作用)环境材料,主要有腐植酸、糠醛渣、硫磺、黑矾(硫酸亚铁)、粗硫酸、硫酸铝及酸性肥料等[39]。施用石膏改良盐碱土。石膏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其钙离子代换土壤胶体吸附的交换性钠离子,使钠质土变为钙质土。同时,土壤中游离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经过代换形成硫酸钠随灌水洗盐冲洗掉,土壤中盐碱对作物毒害就会减轻[40]。近年电厂烟气脱硫废弃物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试验示范加快,如沈阳市康平县应用脱硫废弃物改良苏打碱化土壤的玉米,效果明显[41]。宁夏银北灌区利用电厂脱硫石膏种植油葵等作物,取得良好效果[42]。内蒙土默川地区的碱化土壤进行小麦、玉米盆栽试验,提出碱良时不必彻底消除交换性钠离子为目标,只要碱化度<10%就适宜作物生长[43]。

腐植酸是另一类研究和应用广泛的盐碱地改良环境材料。腐植酸是一种形成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有机胶体物质,也是一种有机大分子两性物质,其阳离子交换量大,缓冲能力强,是调节土壤pH、缓冲土壤酸碱性的有效缓冲剂。此外,腐植酸还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透水保水性;对金属离子有络合、螯合作用及很强的物理吸附和物理化学吸附作用。张继舟等[44]使用含腐植酸40%的腐植酸钾加上复混肥,与单施复混肥及对照比较,结果表明,施腐植酸钾处理的0~20cm表土土壤电导率及土壤中水溶性盐基离子K+、Ca2+、Mg2+、NH4+、NO3、SO42和HCO3均低于对照处理,而单施复混肥的含量均高于对照。腐植酸降低土壤中水溶性盐分作用明显,改良盐碱土及防止土壤盐渍化的效果显著。为了比较脱硫石膏、腐植酸和聚丙烯酰胺(PAM)结合对盐碱地改良效果,我们在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三角洲中等盐碱化土壤(含盐量0.4%,pH7.8)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30g•kg1脱硫石膏+2g•kg1腐植酸+0.01g•kg1PAM组合能有效促进盐碱地的棉花生长,棉花株高、叶面积、鲜重及干重比未加环境材料的对照组分别提高33.4%、41.7%、82.2%和237.8%。土壤分析表明,脱硫石膏可增加土壤Ca2+含量,增强与Na+交换吸附,土壤的钠吸附比SAR显著降低。此外,腐植酸类物质降低土壤pH,有利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保持,促进速效磷释放,提高土壤中氮、磷肥的利用效率。

农业环境治理范文2

关键词:税收政策;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作用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的速度日新月异,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也是惊人的。有利必有弊,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虽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但是同时也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成为了农村多方面发展的绊脚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不惜一切代价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产品,虽然增加了人们短期内的收入,但是破坏了农村大面积的生态环境,几乎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影响了农村各方面的建设活动。

一、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进行一切生产活动的前提,没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农业的发展必然是短暂的,不可持续的。我国目前的农业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是由于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治理。我国作为一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经济大国,农业影响着国民的生活环境,关系到我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对农业也加以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却疏忽了与农业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的治理问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果再不采取必要的措施,那么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的生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如今在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中存在着很多难题,随着农业的迅速发展和农村破坏生态环境现象的加重,我国生态环境的治理迫在眉睫。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户进行的生产活动是否过度,是否合理。因此,我们需要先找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及时地改善现状。

1.农业用料的不合理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资料,而农业用料的不合理将会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用料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农业用料的投入量的不合理,农业用料大都为化肥农药这类有毒害的并且对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农户对生态环境不管不顾,只知道一味地增加农业用料的投入总量,以此来增加未来农产品的产量,与此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也因为人们的这一举措开始变得恶化起来。另一方面,农户选择的生产资料多数为一些对土壤有毒害作用的产品,这类产品腐蚀性强,而且不易被土壤所转化,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农户因为只顾价格便宜选择普通化肥,而不是对土壤伤害作用较小的有机化肥。人们在生态环境中投入的生产用料总量及结构均不合理,虽然降低了人们短期内的成本,却严重毁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2.社会成本的增加

人们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后果不加以重视,最终因为农户的不合理行为导致了社会成本的增加。社会成本包括很多方面,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不合理的结构而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就属于社会成本的增加,表面上农户赚取了更多的利润,但是实际上破坏了生态,无形之中减少了生态环境的使用年限,不利于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对大部分农户都实行一些优惠政策,这使得由于农户生产方式的错误而导致增加的社会成本不需要农户自己承担,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剧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程度逐渐加深。

3.影响农业生产行为的因素

农业生产行为复杂多样,能够影响它的因素更是数不胜数。一些专家学者曾将其大致上划分为两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指的是农业生态环境的状况和农户自身对农业生产的计划要求;而外在因素则大多是指政府对农业颁布的政策和当今市场上的具体情况,颁布的政策较为普遍的有土地产权政策、税收政策等。其中,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方数税收政策。农户有了土地才有了生存的条件,一块土地的肥沃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产量,因此有关土地产权政策的颁布有助于人们生产行为的规范化和节制,农户们会逐渐意识到也逐渐重视自己的生产方式对土地造成的不良影响,政府通过这些政策进而约束人们生产的行为,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如此,政府还颁布了农产品贴补政策,这种政策的执行无疑缓解了人们的生产负担,也体现出了政府支持农业的原则和决心。只有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才会大大提高,对农业生态环境则逐渐加以看重。多数地区都在实行的农产品综合贴补政策是国家考虑到农民不同时期收益不稳定的因素才实行的政策之一,它保证了人们不会购买不起农产品种子、药品等一些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材料,在增加了农民收成的同时,也保证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税收政策也基本是这种原理,政府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方式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通过给农民一些农产品贴补来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从而来影响和规范农民的生产行为,进而降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尽管政府出台了许多有利于民众的政策,但是我国在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方面仍然不够先进,对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方向和经营范围管理的不够专业化,这让很多劣质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市场上广泛传播,农民们因使用这种劣质产品而最终导致农产品产量的下降。

二、税收政策对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

农业作为我国的主要产业,每一年政府都会很关注农业生产的情况,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是提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自然很多政策的出台都与农业的发展有关,当然包括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农业生产效果最明显的税收政策。前些年为了农业的发展,政府不惜取消了农业税这一重要税收来源,可见政府对农业的看重,而这些政策的出台极大程度上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政府采用的增值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鼓励进行农业生产劳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开始实行免除增值税这一优惠政策。这样一来,虽然提高了农民们的生产积极性,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是也使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过多,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大面积破坏,土壤也逐渐受到污染。因此,我国开始重视利用税收政策来逐渐优化生产资料的投入量,以此来保障农业生态环境不再遭到破坏,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增值税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增值税政策是我国农业税收政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出台的目的在于增加人们的产品收益,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开始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它大大地降低了农户购买生产资料的成本,在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极大程度上地激励了整个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使生产产能不断增加,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理想的增值税税率结构首先是基本的税率,我们多实行单一的税率模式,税收可以有效节约相关资源和能源,并尽可能的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现阶段,我国可以实行多元化的税率政策,降低不同类型产品的税率等,实现整体统一管理,具体分别管理的策略,较好的完善我国的税务框架。我国需要尽可能将生态差别的税率引进到增值税的汇率之中,例如各类低碳能源等,可以实行超低的税率类型,对于一些生态环保的和生态劳务等的税率同样需要调低处理,使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

2.消费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消费税,顾名思义是人们在消费时才会交的税,但是政府在农业方面制定的消费税主要是为了减少某些能够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产品的消费,进而起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消费税的影响范围也随之扩大,而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也在持续的增加。农业在我国是较为特殊的一个产业,它不仅是我国第一大支柱产业,而且还是我国上下几千年来最为重视的产业,它承载了历史先人的智慧,也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政府在农业上采用的任何政策都是以帮助农民发展农业为主要目的的,消费税也是如此。由于某些方面的限制,消费税并没有对农药、化肥等对农业生态环境有害的生产资料进行征税处理,因为一旦对这类产品征收消费税,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农民购买生产资料成本的增高,最终将影响人们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反作用。因此,消费税在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处理上的影响是极其微小的,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税收方式。

三、结语

我国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经济的支柱产业,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今,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在瓶颈期,在生态环境上的情况让人不容乐观。近年来,一次关于我国污染问题的数据表明农业占了很大的比例,农业污染逐渐成为了我国最主要的污染形式。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平衡,一旦平衡遭到破坏,必然会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所以改善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农业与我国其它的产业不同,它的产业范围内包含着生态环境,这使我们在农业治理方面不可以过多的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多数情况需要采取合理的经济手段我国针对农业出台的税收政策不单单是一种政治手段,它也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农业的经济发展,因此它是一种政治手段和经济手段的结合体,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税收政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调节能力有限,但是只要很好的利用税收政策,并且与一些政府手段相结合,是可以在不增加农户经济负担的同时又成功地做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如今,税收政策在我国农业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着十分有效的。目前,税收政策能够在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中实际应用上的手段不多,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万万离不开税收政策的影响的。

参考文献

[1]田云,张俊飚,何可,丰军辉.农户农业低碳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5,(04).

农业环境治理范文3

农村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污染问题,农村资源和生态的破坏问题及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内的衍生问题。农村污染是由生产和生活两方面带来的。在种植业方面,倍增的化肥使用量,大量残留于土壤的农膜,不断增加施用量的农药都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在畜牧业方面,越来越多的鸡、鸭、猪粪便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大气污染,夏季蚊虫孳生,病毒传播。在城镇化建设和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生产发展”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农村,它们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送”来了大量污染。农民生活型活动引起污染,可从消费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3个方面分析。当前农民用于消费方面的支出在不断增加,其中食品消费和住房消费基本位于八大类消费的前两位,而两者也恰恰是引发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前者是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之一,后者则是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构成物。农村中以散居和杂居的房屋格局为主,没有生活污水排放和处理设施,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流,严重污染水源。同时,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由于没有固定投放点而任意堆放。农村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中国的“土地红利”在不断地丧失,农用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一方面是由于一部分的农用土地被征收为他用,另一方面是因为人类的破坏。人类破坏使得耕地质量下降难以逆转,耕地污染日趋严重。

农业发展少不了水,而当前水资源极其匮乏。这是由水资源的浪费,利用效率低和农村居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引起的水污染共同造成的。据调查,农村生活污水已经成为农村地区主要污染源之一。数量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的未经合理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肆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不断受到破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民为了生计甚至短期利益,乱砍滥伐、竭泽而渔,过度开发自然资源,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在内的土地的荒漠化问题严重,农用土地利用面积锐减,建设占用耕地和生态退耕的林草地的情况日益增多。不仅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影响到气候条件等环境要素的变化。最后,农药作为农业投入品的大量、广泛使用,局部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甚至破坏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农田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农产品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并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出口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从山东的“毒生姜”到广东的“铬大米”,无不警醒着人类,这些都给人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2农村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和治理困境

2.1农村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

公共物品即与私人物品相对应,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某人消费公共物品时,并不会影响他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效用。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不付费就消费这一物品,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萨缪尔森曾定义公共产品为“所有成员集体享用的集体消费品,社会全体成员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而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的消费”。按照萨缪尔森对公共物品的定义,农村环境符合公共物品的特性,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首先,农村环境具有享用的非竞争性,当农村环境质量优时,所有的农村人口获得的是同样的消费,多一个人或者是少一个人都不会影响他人的消费。农村环境的非排他性特征也很明显,因为要想排除他人免费搭车享受环境收益,在技术上是很难做到或者代价太大而不切实际。

2.2农村环境治理困境

2.2.1公共物品供给困境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以及受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高,但会因搭便车等带来的收入低的因素影响,企业或个人很难成为它的有效提供者和管理者,主要由政府发挥作用。如大量关于“公地悲剧”的学术文章,都建议由“国家”对绝大多数自然资源实行控制,以防止它们的毁灭。在实际中却发现,国家在使个人以长期的,建设性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系统方面,并没有取得成功。政府在公共物品的供给及管理方面没有发挥理想中的作用,公共物品陷入治理困境。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环境是公共物品,政府应当担任良好农村环境的提供者和管理者的角色。然而,中国长期采取单一的治理模式,它已不适应农村环境的治理要求。再者,制定治理农村环境制度的成本高。奥斯特罗姆在《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一书中指出,政府对公共事务的治理需要通过制度手段。制度是复杂的,设计制度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金钱与精力。制度设计成功后,还要进行维护,继而又产生了维护成本。政府提供和维护良好的农村环境,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交易成本高。另外,由于农村住宅很多是散居,各个村庄之间离得距离较远,难以形成像对城市居民那样严格的管理模式。同样,由于农业生产的规范性不如工业,很难以具体的指标来衡量它的生产行为是否对农村环境造成了影响。农户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污的随机性、隐蔽性、分散性,污染源和排污量的确定都很困难。作为责任主体之一的政府功能依然很薄弱。

2.2.2农村环境的外部性

斯蒂格利茨(1997)指出:“只要一个人或一家厂商实施了某种对其他人有影响的行为,而且对此既不用赔偿,也不用得到赔偿的时候,就出现了外部性”。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个人行为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称为正外部性,对他人产生不利的影响称为负外部性。农村环境问题正是外部不经济的必然结果。如向环境排放污水、乱采滥伐森林、草原过度放牧、滥捕滥猎、农业使用物污染和农业废弃物污染等均会产生外部不经济性。渔民不会考虑他的行为会对鱼的储量以及对其他渔民捕捞机会的影响,因为他追求的是最大捕捞量。农场经营者不大会考虑若干年后土地盐渍化,因为他更关心的是近期内谷物的收成。牧民不会考虑他的行为会对草原承载能力的影响,因为他只关心短期内自己的经济收入。另外,农村环境保护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效应,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不对称的公共产品。政府制度设计成功后,他人很容易模仿,政府需要独自承担设计成本。企业无法从环保的提供中得到足够的回报,由于自己的投入使得环境质量改善了,这个利益由周边所有人共同分享,而成本却由个人独自承担。因此,除非政府利用税收、补贴以及其他形式的干预手段去鼓励私人投资,否则,企业不会主动提供环保这一公共产品。由于存在外部性,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3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责任主体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3.1第三方治理方式

由于政府在公共物品的供给及管理方面没有发挥理想中的作用,这使公共物品陷入了治理困境。面对这种困境,以奥斯特罗姆夫妇(VincentOstromandElinorOstrom)为核心的一批研究者在对发展中国家农村社区公共池塘资源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中心治理理论,改变政府对于乡村社会的行政性管理和控制,让乡村内部的自主性力量在公共事物领域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农村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所面临的困境也决定了应该寻求第三方治理的方式。根据奥斯特罗姆夫妇的观点,农民专业合作社属于乡村内部的自主性力量,在农村公共事物领域发挥作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3.2农民专业合作社力量不断壮大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发组织起来为获取良好服务实行民主管理的互助组织,属于农村生产性非营利性组织。我国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它规定:国家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以及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它也明确了政府职责: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有关组织,依照本法规定,依据各自职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指导、扶持和服务。另外,从2006年起多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据工商局统计至2012年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有68.9万户,2013年一季度,全国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已经超过73万户,实有73.06万户,比上年底增长6.04%,出资总额1.21万亿元,增长10.06%。农民专业合作社新登记注册4.3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36.90%,出资总额0.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1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力量在不断的壮大。如果在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力量。

3.3农民合作社的“环境”功能

3.3.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宗旨决定它的功能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遵循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它的职能定位决定了它必须承担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

3.3.2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解决农业污染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在家庭分散经营的情况下,农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经验以及跟风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地膜、兽药。农民由于受知识水平的局限,他们并不知道市场上销售的农资质量,他们有可能购买到假种子,假化肥。另外,盲目地想通过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收益,导致农民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结果造成成本增加,土壤肥力下降,土地板结,农产品质量下降。使用过后的地膜,由于清理费事就直接翻土后留在地里,而在自然环境中地膜光解和生物分解性均较差,残膜留在土壤中很难降解。秸秆就地焚烧,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破坏了环境。合作社能为农户提供专业化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合作社为全体社员谋发展,一方面为社员统一购买质量合格,低残留的化肥农药,在降低购买成本的同时保证了质量。另一方面,通过统一生产标准、引进和推广新品种,在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同时避免了新的污染。在合作社内部,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统一指挥生产。测量土地的肥力决定施用的化肥量。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状况,雨水情况和农药的效力,决定什么时间喷药以及喷洒多少农药。对于使用过后的地膜,及时清理。另外,农民专业合作社把粮食作物的秸秆加工成颗粒饲料,供应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既节约了成本,实现了循环利用,同时也保护了环境,减少焚烧秸秆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3.3.3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保护资源和生态

根据十七大三中全会《决定》与实际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管理集体资产的职能。尤其是对土地资产的管理,合作社代表农民利益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浙江省第一个出台了由合作组织行使土地管理职能的规定。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这就是说,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形成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能够确保土地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由于市场调节本身就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缺陷,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供给方是大量的个体农民,他们在获得市场信息方面处于弱势地位,零散的生产供求信息导致个体农民难以预测未来产品价格并作出准确的生产决策。这种分散的个体决策机制必然地带来生产的盲目性,农民以当期价格决定下一期的产量,跟风倾向明显。当出现滞销情况时,由于很多农产品自身难储存的属性,大量的农产品腐烂,这不仅产生了污染,同时造成了包括土地、水、化肥在内的资源浪费。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及时地掌握市场信息,决定农业生产的数量,根据市场的需求灵活的确定需要向市场投放的产品数量,可以节约大量的农业资源。

3.3.4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提高农产品质量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关注“食品安全”。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的质量与饮食的健康,发展绿色食品,无污染食品的呼声越来越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产品采用源头管理的方式,强化农产品的质量。实行对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的全程质量监督,建立可追溯体系。单一的农户条件下,出于利益的需要,农户可能会过量施用农药,往农产品中添加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化学成分。而在合作社内部,农户之间是相互监督,可以避免化肥农药的滥用。如“三鹿奶粉”事件就是出在缺乏合作社,如果公司通过合作社与奶农建立利益共同体,就不会出现个体户收奶违法添加三聚氰胺了,这个教训极为深刻。

4结论

农业环境治理范文4

1.加强农药监管

近几年来,农业行政执法紧紧围绕全县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入普法、强化执法,连续两年开展农药监管与法制建设年活动,开展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蔬菜、水果、茶叶用药专项整治,加强宣传引导和科学用药指导,作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1全面实施检打联动

根据我县作物布局及病虫发生特点,重点针对玉米、水稻、蔬菜、茶叶、果树等作物主要农药产品开展监督抽检,同时加大对非法添加农药隐性成分产品的抽检力度,依法公布监督抽查结果。根据监督抽查结果,组织开展假冒伪劣农药违法案件查处;组织开展全县高毒高残留、禁限用农药专项治理行动。加强了与工商、质检、公安、新闻媒体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并与周边县农药监管部门签署联打联防协议,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联合检查,提高对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1.2加强农药经营许可管理

全面贯彻落实《湖北省植物保护条例》以及《农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加强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合法经营,守法经营,规范经营。

1.3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组织开展对农业执法人员、农药企业和经营人员分类培训,促进农资监管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开展科普宣传,大力开展“农资打假保、春、秋冬播”送科技、送法律下乡活动,宣传普及农药禁限用规定、识假辨劣、科学选购、合理使用、依法维权等知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绿色防控,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在乡镇中心组学习、农业生产合作社、阳光工程培训作“珍爱自然资源优势,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题讲座,唤起全社会共同关注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安全。

1.4严格农资经营台账管理,完善农资经营管理制度

对农资经营单位实行“四制”,即购进备案制,经营专柜制,购销台账制,公开承诺制。要求制度上墙,规范经营。并跟踪检查,督促农资经营户建立和完善农资档案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使农资经营的各个流通环节来历清楚,去向明白,实行层层质量承诺,确保农资质量可追溯。

1.5突出查办大案要案

对日常检查、产品抽检、举报投诉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抓源头,端窝点,打惯犯。对已构成刑事犯罪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积极做好两法衔接。同时通过重大农资违法案例和集中曝光假劣农资产品,公布依法惩处的结果,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近年来,查处重大违法案件3起,移送公安机关一起,单笔为湖北稻花香集团新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维权挽回特别重大经济损失550万元。

二、积极推广高效低毒生物农药

在县内主要茶叶、蔬菜生产基地开展高效低毒生物农药、频振式杀虫灯、杀虫黄板等系列清洁生产技术项目示范,使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培训、宣传和实际示范应用,让农民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低毒生物农药,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开展对比试验,让农民实际感受生物农药和绿色防控应用效果。

 

2.1开展重金属污染普查

争取并组织实施湖北省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通过对土样检验检测,对五峰县重金属污染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2.2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2.2.1发展循环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

a)推广农村能源综合利用工程,有效解决畜禽粪便和秸秆造成的面源污染。

b)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基地的建设,推广“四位一体”的庭院经济模式、生态等综合示范。积极引导和鼓励养殖场户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实行规范化、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c)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利用畜林、畜果、畜粮等农牧型生态养殖模式。一是利用大量的果、茶、竹等经济林资源,发展生态放养本鸡。二是利用大量的牧草资源和农作物秸杆丰富的优势,发展养殖牛、羊。三是利用玉米等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多,饲料粮丰富的优势,根据土地消纳粪便与规模养殖相结合的原则,发展养猪、蛋鸡生产。通过农牧结合型生态养殖,使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达到整体最优、协调共生、良性循环的要求。

2.2.2加强技术培训,推广土地的治理和修复技术

a)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培训,使各级领导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真正诠释生态是立县之本。同时使社会各阶层了解不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危害,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b)大力推广污染土地的治理和修复技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3加大政策投入,建设美丽乡村

2.3.1争取领导重视,纳入资金预算

农业面源污染直接关系身体健康甚至生命,要真正摆上议事日程,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农业环保工作经费,以赢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2.3.2实施好农业环保项目,推动农业环境污染治理

农业环境治理范文5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

当前水土流失、水污染、耕地减少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为了尽快恢复生态环境,相关部门应综合采用多种措施,通过宣传活动强化种植人员的意识,并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减少化肥与农药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相关部门还应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及时实现全面监管,在落实绿色生产模式的前提下,全面修复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1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意义

首先,可以发展生态农业。随着绿色种植理念的提出,生态农业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而生态农业的运行需要以生态环境为基础,只有强化修复治理力度,才可以改善农业环境质量,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助力。其次,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我国进入经济转型时期,为了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但当前农村资源形势并不乐观,耕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面积减少。因此,应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力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立完善生态发展系统,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多保障。最后,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新农村建设最为关键的内容便是生态建设,其直接关系着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面貌。

2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2.1人地矛盾

农业生态污染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人口数量不断增多,且大多进城务工,耕地撂荒严重,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同时,部分农村存在耕地利用结构不合理问题,土地重用而轻养,管理方式粗放,闲置大量土地资源,耕地面积缩减,这些均会为农业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尤其是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耕地面积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短期内无法通过土地管理法全面解决,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在所难免[1]。

2.2水土流失

森林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具备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土等方面的作用,森林资源减少将会直接导致农业生态失衡。部分地区甚至为了开发耕地面积,出现毁林种地行为,以致水土流失严重,为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2.3水源危机

水资源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着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一般春季与夏季的水资源充沛,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但我国水资源存在年际分配不均问题,部分地区并未采取科学的饮水、保水、蓄水措施,以致水资源供应不足,无法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同时,还存在水资源枯竭、水资源流失问题,也影响着农业的发展水平。除此之外,农业种植期间会使用各种化肥农药,污染水资源,引发水源危机,侵害农业生态环境。

2.4病虫灾害

农业生产期间难免会出现病虫害问题,且传染力较强,会持续危害农作物生长,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饲养不当、益虫减少等均可以导致病虫害问题,若没有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将会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以致生态失衡。

2.5污染源广泛农业污染包括内部污染与外部污染两个方面,均为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尤其随着工业水平的提升,农村工厂数量逐渐增多,虽然带来了经济效益,但也导致了污染问题。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气以及生活垃圾等,均会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

3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措施

3.1宏观对策

3.1.1加强法制建设。一方面,应加大对现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的宣传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尤其加大对采矿业、旅游区等重点行业的监管力度,由根本上杜绝乱占耕地、围湖造田、毁林毁草等破坏行为,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全面发挥法律、法规作用[2]。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针对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制定完善的保护条例,减少生态环境法制漏洞。同时,还应建立生态环境经济补偿机制,追究破坏者的法律责任,并由破坏者给予经济补偿,实现税收绿色化与持续化。

3.1.2坚持可持续发展。农业方面应加大退耕还林、还草的发展力度,避免顺坡耕作,且还应在种植期间重视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与节水技术,合理使用生物农药与有机肥,减少污染源。渔业方面,应坚决取缔禁捕渔具与非法捕鱼行为,严格控制外来物种侵入,且还应控制饵料化肥的投喂量,采用静养方式,重视保护天然草地,避免应滥垦超载等问题导致草地退化。林业方面应强化保护天然林,避免乱砍乱伐、毁林开荒等问题。且还应遵循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发展原则,强化种植人造林,优化树种结构,避免水土流失。建设防护林时,应重点建设水土保持林与水源涵养林,加快增加森林数量。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应尽量减少土地使用量,强化生态开发力度,尽快解决老矿产遗留问题。公路交通、水利水电等建设方面,应强化生态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堤坝数量,合理使用水资源,优化交通路线,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并行发展。

3.1.3加强科研支持。对于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应在相关部门领导下,由整体上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路线,开发适合社会与自然发展的技术措施。首先,应实现税收绿色化,多收少补不利于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的经济行为,少收多补有利于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的行为。其次,应加强研究适合各地生态农业发展的科学技术,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清洁能源,尽快恢复农田生态系统。最后,应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水平,重视监测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生态系统完整性,强化保护濒危保护动物,杜绝外来生物入侵。

3.1.4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应增加涉农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加财政支持,重点扶持当地龙头农业企业,在用水、用电、税费、用地等方面给予补贴优惠。且还应重视良种繁育、植保工程、农作物优化栽培技术、节水节能等项目的申报与实施力度,增加支柱产业的经济投入,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要时还应在产品认证、品牌创建、土地规模流转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全面整合涉农资金,聚集于特色农业产业。另一方面,应构建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体系,以财政投资为主体,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个层次的投资体系,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同时,还应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绿色金融产品,开发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积极鼓励绿色农业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强化专项资金的统筹力度,全过程跟踪管理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据此合理安排预算计划,最大程度的发挥资金效益。

3.2微观对策

3.2.1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农业结构单一,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应推行新型种植理念,促进农民牧渔全面发展。首先,应提高养殖业占比,加快草食畜牧业的发展速度。其次,应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实现食物供需平衡,调动农民参与农业的积极性。且重视发展饲料作物,恢复绿肥作物。再次,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结构,保持生态系统与景观系统的多样性,积极发展各种农业模式,注重实现立体农业。最后,坡度大于25°的陡坡应采用退耕还草措施,重视发展防护林、经济林、材林等。

3.2.2强化治理水土流失。为了减少水旱灾害,应强化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增强森林的调蓄水能力,削减降雨径流。治理期间应综合山河湖库,以治山为本,结合堤防与山河治理措施。在治理山地时,应重视天然林保护,有效改造低效林,发展丰产林,在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基础上,有效涵养水源,发挥保水防洪效果。同时,还应综合开发潜力较大、人类活动频繁、环境较为脆弱的丘陵地区,引入科学开垦方法,重视后期经营。

3.2.3构建高效农业生态系统。针对不同区域与不同自然条件,相关部门应做到因地制宜,构建高效科学的农业生态系统,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保护生态环境。山岭地区应结合自然资源、地貌等条件,依据气候、植被资源以及土壤垂直差异等因素,合理采用立体开发与分类经营模式,实现多层次布置。比如,混栽草木、乔灌、花等,形成良好的农业生态经济链结构。在利用坡耕地时,应遵循喜光与耐阴作物搭配、高秆与矮秆结合的种植原则,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平原地区应调整种植制度,改变生态养殖模式,引入池塘鱼、猪、禽复合养殖模式,或以牧草为主的禽、畜开发模式,提高生态保护水平。整体而言,应重点发展绿色无公害特色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强化区域优势产品的开发力度,为支柱绿色产业投入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同时,还应实行农产品品牌战略,提高市场影响力与附加值,并引入新型经营主体,实现产业横向与纵向的全面统一,聚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带领当地农民致富。应发展订单式农业,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签订合同,形成利益共同体,以产业集群为基础,推进农林牧结合与种养一体化,全面提高农业产业链价值,实现转型升级。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还应鼓励农民兴办农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农民通过出租、转包、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种植大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等。

3.2.4重视防灾减灾。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关部门还应做好农业的防灾减灾工作,一是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人群的防灾意识。二是全面调查农村地区的农业灾情、灾害情况,合理评估分析,协同各部门制定科学的防灾与减灾方案。三是针对不同灾害类型,确定综合管理部门与减灾队伍,实现农业灾害治理的产业化。社会化发展。四是积极引入灾害监测与信息处理技术,推进现代生态型的集约持续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农业防灾减灾的科技化水平。五是综合开展生态环境预警研究工作,有效引入生物工程、生态工程、国土改造工程等技术,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基础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3]。

3.2.5强化农田水利建设。相关政府部门应充分重视流域治理工作,加固水库并清淤扩容,在整治原有渠道的基础上,建设新型标准渠道,提高抗旱抗涝能力。同时,还应建立多层次、多方式的水利建设工程,改变政府包办水利模式,以股份合作、劳代资等方式,明确责权利关系,拓宽建设思路。应引入地膜下灌溉、喷灌、硬化渠道等新型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水资源。

3.2.6加强污染物控制。第一,控制化肥农药投入量,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入农田生态培肥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用稻-稻-油/绿肥轮作模式,加大生物肥与有机肥的使用量,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同时,还应在农村广泛普及科学施肥知识,严格控制区域内使用化肥强度,一般不得超过200kg/hm2。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还应引入精准施肥技术,增加使用作物专用肥与复合肥使用量,最大程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除此之外,还应引入生态拦截技术,过量使用化肥会严重污染地下水源,此时可以建设生态沟渠,种植具备经济价值的农作物,比如空心菜、黑麦草等,拦截流失养分,充分吸收氮磷元素,减少水体污染。第二,合理控制农药用量,进一步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一步降低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防治害虫时还应引入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天敌防治,优化空间布局,通过多种农艺与生物手段,最大程度降低病虫草危害程度。第三,应科学控制畜禽养殖废弃物,严格遵照《环保法》等法律法规,科学设置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等,实现合理布局。禁养区包括森林公园、生态功能区、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旅游开发区、居民用水周围500m区域等,应全面推出养殖行业,更不得改建、扩建。限养区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村落密集处等,应严格控制畜禽饲养规模,不得扩建、改建养殖场,且合理引入粪污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措施,停业粪污排放不达标的养殖企业。适养区指的是禁养区与限养区以外的区域,应根据当地环境承载力,开展适度养殖,并无害化处理畜禽粪污。第四,科学控制水产养殖污染,推行生态养殖,通过水产净化水质。渔业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水库养鱼化肥使用标准,并向养鱼专业户积极普及用药知识,并常态化检测排放的污水,并在池塘边基地上种植植物,以充分吸收养分,实现水质的全面净化处理。渔业养殖还应采用科学的饲喂方法,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避免增加水质负担。第五,合理控制农膜白色污染,农业部门应出台奖励政策,通过购买等方式,鼓励农民回收已使用的农膜,或者加大生物降解膜的开发力度,确保农膜在自然环境中自然分解。

4结束语

农业环境治理范文6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治理对策

1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当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农业会受到自然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人工的管理和控制也会影响农业及农产品的产量。为减少自然因素对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影响,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时会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农业环境保护不仅仅对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会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

2.1自然灾害频发生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凸显,林地、粮食等都面临着用地问题,人类发展与土地的矛盾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围海造田等现状屡禁不止。自然环境中的草地、湿地、森林不断减少,直接导致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降水量一旦增大,土地将无法吸收过度的雨量,失去了涵养功能的保护,江河水位便会暴涨,严重时直接造成洪灾;另外,草地、森林的覆盖率高时有利于保护土壤,如果草地森林大幅度减少,会直接导致极端天气沙尘暴的产生,造成水土流失,在低处形成淤泥,河床垫高,湖泊面积越来越小,水生生物大幅减少,最终湖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下降,洪灾频发。

2.2淡水资源日益匮乏

我国的淡水资源较为匮乏,相对于世界淡水占比率,我国人均水资源甚至没有达到世界水平的25%。在如此严峻的水资源环境下,我国尚有超过3/4的河流湖泊及1/2的地下水由于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水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运用。近年来,为保证农产品产量我国大多数地区在干旱季节采用抽水浇灌,这更加加剧了农业缺水的严重性。一方面,由于温室效应的渗透,气候条件越来越难以把控,部分缺水的地区全面雨水量极少,甚至无雨,而一些雨水较多的地区,很容易就会造成洪灾,这样频发的洪涝旱灾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人们所制造的生活垃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都直接造成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淡水资源日益减少。

2.3森林资源被严重破坏

近年来,我国洪涝旱灾、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频繁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我国森林资源的流失。另外,森林覆盖率和草场总面积的不断减少,最终会导致草原资源全面枯竭。虽然我国相关环境保护部门虽然制定了相关法规来抑制森林乱砍滥伐,但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需要森林资源导致其破坏严重,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相应的预期效果。

2.4农民过度使用化肥农药

长期以来,大多数农户对于外界对化肥农药片面的宣传过于重视,缺乏关于科学施肥的认知,直接导致化肥大量浪费,能够被农产品所吸收的化肥甚至没有达到30%,其余的全部被渗入土壤中或是挥发至大气,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水土及空气资源的污染。尤其是随着温室效应及其他大范围高价值生产区域所使用的化肥、剧毒农药等大量使用,严重时会直接破坏土壤结构,威胁农产品安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我国大多数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过于注重农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忽略了农产品质量及安全的提高,所开展的一系列保护工作也只是为了减少自然灾害,保护产量稳定输出,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意识到农药残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对于农业生态的有效建设应当建立起高效完善的生态安全体系机制,从根本上减少或是杜绝重大恶性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持续稳定发展。

3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对策

3.1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培训力度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协调各部门工作,基于统一认知、统一行动的基本原则深入农户,加强农业宣传。而对于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当组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干部深入农村中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认知。第一,可以通过印发相应的技术材料,采用大众传媒咨询等宣传方式;第二,可以在村委会组织开展一系列会议培训活动;第三,可以通过邀请地区专家到优秀的农业示范村开展专题讲座,从而推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稳步开展。

3.2切实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植被覆盖率和水体覆盖率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如果植被覆盖率降低,生态环境系统是无法进行自我调节,实现环境的稳定性的。据此,在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过程中,相关行政部门应当积极高效开展植被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相应的策略措施,加快对水利工程的修建,提高蓄水面积和蓄水量。同时,对于部分湿地应当加强保护,在生态环境较差或脆弱的地区大力发展中大型水电站工程,从而提高水面面积,有序开展生态移民,从真正意义上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治理。

3.3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效率

为了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相关部门应当对不可再生资源及相关的废弃物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循环利用,加强对其的保护,正确使用管理策略和手段。首先,职能部门可以在农村地区加快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模式建设。根据实际需要搭建起相应的招气池,对人体、牲畜所排放的粪便进行二次处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实现家居的清洁化、庭院经济的高效化以及生产的无害化;其次,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引导农村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明令禁止秸秆的焚烧,加强对农户的宣传引导,使农民深刻意识到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的好处,并且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等相关的新型技术,从真正意义上减少秸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最后,对于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可以建立起生活垃圾处理站,通过对垃圾的综合处理实现资源的二次循环使用,建立起废弃物的加工厂,将其根据农户的实际需要制作成优质的生物肥料。

3.4积极发展循环农业,控制农业污染

当前大多数农村地区对于化肥的使用量过大,但利用率却较低,造成化肥的大量流失,直接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另外,越来越多的农业在进行发展过程中对于有机肥的施用量过少,直接导致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大幅降低,土壤性质不良,肥力下降,这对于生态环境建设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据此,应当加强对有机肥的利用宣传,从根本上提高土壤功能和土壤效率,应当通过对当地土壤的深度检测以及农作物的基本需求的深入分析,明确化肥使用数量及功能,有效对此进行把控。同时在进行施肥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减少化肥的流失,减少面源污染,提高利用率。

3.5搭建全面健康的农业生态系统

应当对农业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中相关要素资源进行分析整合,根据其主要特征及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找出其中的发展规律,科学合理的进行要素组合,从中选出最优组合,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污染。具体而言,农业部门应当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天气气候、农村农业产业的基本结构要求,建立起平衡高效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体系。立足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全面提高农业生态质量,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当地农田、淡水资源、森林、草地等进行科学有效的开发,并且建立起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治理以及资源增殖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实现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长久发展的目标。

4结语

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效率,积极发展循环农业,控制农业污染,搭建全面健康的农业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何勇.绵阳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3):58~59.

[2]王岚.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和成因及治理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

[3]张庆坤,袁存超,侯建华.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探究[J].低碳世界,2017(3):14~15.

[4]闫雅楠.合肥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7.

[5]赵燕昊,吴林根,朱晓岚,等.浅析桐庐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控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8(9):1638~1640,1645.

[6]闫玲.浅析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23):230.

农业环境治理范文7

关键词: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农业

现代农业脱胎于传统农业,是伴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发展起来的,是“为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先进的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条件,但作为农业本身而言,无论是传统农业或是现代农业都根植于生态环境这一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农业活动作为“人类最早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活动”,对环境系统产生的影响也会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大。

1农业生产中的矛盾体现

就目前而言,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与农民利益追求是相悖的。因为无论是降低或是解决污染,其所需要支出都成为农业生产成本由农民承担。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战争与产品品质并重,农民要获取最大利益就必须降低价格、提升品质,这就导致部分在他们看来非强制性规定的环境保护措施被选择性忽视。同时,无论农业生产或是环境保护相关的任一标准或者准则,其执行者依旧是农民,是农民自己来决定环境保护与个人利益间的优先次序,而难以让某个机构来对执行的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在现阶段环境保护缺乏补贴、补助等经济激励措施的情况下,个人利益追求无疑是占了上风。此外,大多数环保项目要求自愿参与,而为了减少负担和责任,农民多会拒绝加入其中。在这种个人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对立中,食品安全成了促使矛盾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食品安全所包含的要求和标准是食品二级生产商及销售商所认可并严格执行的食品准入门槛。农民为了增加利益,一方面要提升农产品品质,满足准入门槛要求并尽量提高产品的品质等级;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产量以有限的资源提供尽量多的产品。这种因食品安全所引导的利益追求,也正是与环境保护最大的矛盾。

2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是现代农业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受到相当的重视,但环境保护等相关问题的监管依旧是十分有限的。近年来逐步加强的食品安全监管,可能会加剧已很严重的环境危害,并使得环保项目的参与更加困难。

2.1农业生产对环境影响现状。在当下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现代农业生产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愈加显著。在诸多不良影响中,对非农业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危害是最突出的。首先,对资源及环境的污染。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会造成不同范围、不同种类的资源环境污染。高密度畜牧养殖业是典型的重污染产业之一,畜牧养殖中会产生动物排泄物、气味及污水等污染物,畜牧污染物处理不当会严重污染周边空气、水源,如果污染物直接作为肥料,会影响土地环境及土地生物多样性,甚至会造成农作物致病并影响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如2014年在烟台牟平区的畜禽养殖调查中发现:该区年养殖粪便排量达60多万吨,且主要污染物鸡粪中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对周边的饮用水源、空气及周边土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另外,养殖业中所施用的动物药品及种植业中所施用的化肥及农药,也对周边居住环境及水源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次,农业生产对环境资源的透支。当前多数农业生产以牺牲环境资源的持续性为代价,追求暂时的高增长。如2010年内蒙古9800万亩草原因长期超载放牧导致草原退化,最终导致部分草原沙化并产生鼠害;如上世纪60年代以来开始围湖造田的洪湖,由于湖容减小,加剧了湖区环境生态的劣变,严重减弱湖区的调蓄抗灾功能,以致汛期渍涝灾害频繁、低湖田土壤环境恶化等,如此例子并不鲜见。这种透支环境资源的行为,一方面破坏了资源;另一方面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危害,严重危及生态环境。从长远看,农民应当采取措施以保证可持续发展,但是在短期内做到适度放牧、轮耕、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等,会大量增加生产成本,而增加的成本在当前的农业竞争态势下是只能由其农户自行承担。因此,在短期经济利益的促使下,他们刻意低估了环境破坏对长期发展的影响,或寄希望于未来技术上的创新对未来农业发展提供更适宜的条件。

2.2农产品食品安全对环境保护需求现状。相比环境监管而言,食品安全监管更加全面。成立了肉类、奶制品及家禽类等专门的安监部门,制订了相应完善农业产品食品安全标准,规范了监管部门对初级农产品的卫生条件及相关疫情进行调查的权利。同时,部分地方性规章及文件中将农产品食品安全结合农业传统进行规范,如在农产品收获前一段时间内禁止使用动物类肥料等,如规定了通过各种方法降低动物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等。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的逐步完善,各类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疾病等愈加降低。但在为数不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中,46%食源性疾病的产生源自生产阶段的问题,因农产品环境污染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食源性疾病爆发的五大因素之一。化肥和农药的施用过量破坏了生态环境,同时导致农产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直接危害食品安全;养殖业造成空气、水源、土壤环境污染,同时部分区域性人畜共患病也与农业环境污染相关。2015年《食品安全法》的修订,首先,恢复了消费者的信心,解决了之前甚嚣尘上的许多食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部分商品消费紧张;其次,避免了从业者间更激烈的冲突。行业参与者为了更高的市场份额制订了更严苛的标准,这对于农副产品生产者及消费者而言都是严重的负担,而制定统一的标准无疑是解决冲突最好的方式,维护了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公平竞争环境。但是,对于环境保护的体现仍旧显不足,甚至难以满足食品安全本身对环境保护的需求。

2.3矛盾分析。食品安全对农产品的标准限制与环境保护的需求,导致了以下三种矛盾的产生。首先,利益冲突。农民所拥有的资源有限,而实施环境保护及食品安全标准是需要高昂费用的,所以农民难以实施全部规定标准和规程,只能选择有助于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标准,无疑,遵守食品安全标准所能带来的利益远比实施环境保护所带来的负担要更受欢迎。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矛盾表现出来即是利益上的冲突。其次,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目标冲突。某些情况下,食品安全是以牺牲环境保护为代价的。环境保护所追求的是对资源环境的最大程度的保护,食品安全所注重的是农民所提供的农产品品质和质量符合食品安全需求、满足人们需要。或许在实现或追求过程中存在交叉,但本质目标是不同的。最后,是监管的冲突。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分属于不同机构监管,双方各机构间无权管理另一方事务,难以全面或统一的对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进行监督管理,因为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目标差异,在实际监管中甚至会出现相悖的情况。

3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平衡

在上述冲突环境下,如何协调二者间的关系以达到协同效果,无疑是最需要讨论的。就当前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间的平衡情况,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方式。

3.1附带效果。食品安全中规定的部分农产品所采用的安全措施,附带产生了环境保护的效果。如采用放养式的养殖方式及传统堆肥施肥。于食品安全角度而言,避免了亚硝酸盐及重金属的过量,维护了食品安全需求;于环境保护而言,可以平衡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土壤得以提供固氮及养分循环作用,并可以减少对化肥的需求。对化肥的需求降低,又反过来保证了土地在外部压力下保持生产的稳定性。同时,使用传统堆肥肥料的方式,解决了动物养殖中粪便等的处理问题,将农作物生产与畜牧生产相连接,共同解决各自所产生的环境威胁。

3.2强制要求。大部分情况下,由食品安全相关法规中对环境保护目标进行规定,是实现农业生产中环境保护的最佳手段。以美国为例,在美国农业部制定的保护管理计划和旨在规范野生动物养殖场的食品安全法规所产生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通过保护管理计划,农民可以得到政府提供的用于维护农场中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信用贷款,而对这些栖息地维护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在内的多种环境效益,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食品安全规定没有对农民参与环境保护进行限制。而将环境保护规定在食品安全法规之中,使农民在相对狭窄的选择范围内在可以保证收益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活动,无论是为各种野生动物保护提供资金的文物保护项目或是林木保护项目,都是平衡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最优选择之一。

3.3相同手段。虽然部分情况下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之间是冲突的,但其亦存在殊途同归的情况,即:一种手段,可以同时满足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要求。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并非一定相左。如部分动植物栖息地本身作为水净化的工具同时对农产品食品安全起着关键作用。这些地方作为缓冲地带,可以减少污染物进入水源,同时也可以减少治病生物进入灌溉水道和田地。例如,该类净化缓冲地带,可以净化附近畜牧养殖业所产生的粪便及污水,以防止对相邻土地的污染。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微生物多样性方面。如现有土地管理政策对于化学肥料的使用有着相应的限制以便对土壤环境的能维护,而土壤活性的提高,则会降低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存活率,更保证了食品安全。

4协同治理计划

正如在汽车制造行业中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轨迹一般,农业生产中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权衡也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过程。但是不同于其他行业中建立的平衡发展优先次序方式,合作治理可能更适合于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4.1将环境目标融入食品安全立法及食品安全标准中,统一监管机构。农业产业发展的根本是农民对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在该前提下牺牲环境成本以获取食品安全标准下的最大利益无疑是最可能的选择。将适当可行的环境目标作为食品安全的共同标准,通过附带效果、强制要求、相同手段等平衡方式,协调环境保护目标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将环境目标融入食品安全立法及食品安全标准中,缩小农民选择的范围,促进环境目标的实现。在监管方面,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分属不同部门职权范围内,在执法过程中产生交叉。这种情况一方面浪费了执法资源;另一方面难以高效治理。将农业发展环境保护监管纳入单一部门,加大了部门监管范围和执法权限,更有助于高效、便捷的统筹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

4.2地方立法与全国性立法结合,加大环境保护资金支持。注重地方性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立法。我国地域广博,农业环境、生态环境多样,通过全国性立法方式难以全面涵盖所有种类的环境情况,反而会因为情况了解不全面对部分地区的农业发展产生限制。各地应根据产业分布、具体环境及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制定因地制宜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标准,在全国性法律法规设定的范围内,将环境保护部分内容纳入食品安全规划之中,用更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标准进行规范和促进。加大环境保护资金支持。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间的冲突,归根结底是利益间的冲突。通过财政扶持、各方捐款等方式获取资金来源,将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支持及扶持项目纳入地方性法规或规章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支持力度。平衡农民在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间的利益选择,使农民愿意、乐于选择对环境保护有益的行为方式,通过利益导向对农民进行引导,以促进农业生产中环境保护的发展。

农业环境治理范文8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对策分析

引言

关于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其中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本身的破坏。由水污染、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他段也给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损害。在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推进过程中,这不利于农村人民的正常生活。中国最新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虽已出现,但是在综合环境治理发散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何对于农村生态环境做好打造,完成系统化治理体制建设是目前环境治理工作的要点。必须积极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结合农村实际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完成农村生态化发展。

1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1.1农村生产环境污染。农业、工业是农村人民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由农业和工业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却相对严重。后续其治理难度也较大,这成为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污染物用量逐渐增加,农民为了获取好的收成,其大面积的使用一些农业化肥,造成了土体环境的失稳,也使得水体遭受到了破坏。大多数农村工厂没有完善的污染物处理工艺,在排放污水时,这污染了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农村生态的破坏[1]。同时过度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公路等内容也对原有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它导致土体和水体的污染。乡镇企业盲目的注重经济开发,没有与农村可持续化发展相匹配,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1.2农村自然环境污染。在大多数农村地区,为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人们大量开荒毁林,过度放牧,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近些年来,虽实行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但是人们的环保意识仍然没有提升。原本的环境污染给现有的发展带了来巨大的破坏,大多数居民的环保意识都较差。即使其参与到了环境治理过程之中,但是很快之后原本的生态平衡又会被打破。他们随意开采资源,造成了当地生态结构的改变。这使得田地、河流遭到严重的污染,而肆意使用化肥、农药等污染物则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这些严峻的污染问题不容忽略,也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对这些问题做好管控。它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环境,阻碍了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化发展。

2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问题

2.1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较差。从农村当前的生态环境治理过程来看,政府本身投入的资金内容就不太多。任何时候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都离不开资金的保障,中国农村总体生态资金投入力度不足,政府也没有开展相应的奖惩措施对其作出管理。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过多重视城市治理工作,将大量的公共服务型资金用于城市环境治理。由此,农村的环境治理也很难与相应的财政支出相匹配。其次,其缺乏适用于农村进行建设发展的基础服务体系。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部分偏远山村甚至都没有垃圾桶、垃圾处理站。即使农民的环保意识较高,也没有配套设施给其进行使用。一些配套设施在设置之后没有相关人员对其作出维护,部门为了谋取私利,随意减少设施建造用量,它使得环境治理流于表面[2]。在多头管理过程中,各部门之间也常出现相互委托现象。在贯彻部门内容时没有做到及时,也很难实现高效环境治理工作发展。

2.2环境治理综合体系不健全。完整的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是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中国针对农村地区环境治理发展内容不健全。其没有相关的配套设施对其作出完善,农村地区缺乏一定的法律保障。环保工作也很难做到实际发展,关于农村环境保护虽颁布了一定的法令,却没有针对农村地区本身环境治理现状做出差异化环境治理工作发展。在宪法方面仍是处于基础的法律保障层面,它对于公民的环境权内容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公民却缺乏对于环境治理的诉讼权。在环境治理过程中,部分农民显得素养较低,他们自身的思想会限制后续环境治理工作的发展。而一些农村干部则滥用私职,这造成了环境治理工作流于表面。没有后续的民意调查,环境治理工作开展对接性不强。

2.3农民环保意识普遍薄弱。农村地区人民的环保意识普遍是低于城市地区的,有些农村地区生活的人们在生活方式方面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他们仍停留在上世纪的生产模式,这样一些传统的小农思想让农村人民在生活过程中缺乏对于公共环境的保护。现有农村地区部分农民将生产废物随意地堆积在路边,他们没有任何与环保有关的一些理念。农村地区人民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中的意识较低,他们更加注重的是自我收入内容。加之部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这造成农村地区人民素养普遍偏低。其不具备相应的生态文明意识,认为环境治理工作是政府部门的工作。这阻碍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发展,也难以对于生态环境内容做出实际保障。

3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3.1加强基金投入,完成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也必须由政府部门作出牵头引导。完善当前的环保资金投入力度,增强整治制度发展。拓宽社会参与机制,寻找农村环境、社会治理途径。在建立专项化农村拓展资金过程之中,了解到农村环保治理体系建设过程。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通过调节税收以及支撑企业做出发展,完成综合化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引导农民做出参与,完善当前的环保基础设施建造。其主要包括对于垃圾污染治理,增设垃圾分类桶、垃圾处理站,对于生产所造成的农业污染、粪便污染、焚烧污染等问题作出管理。进行严格控制制度建设,并建立相关的沼气池,做好生态化农村环境站建立。在全面宣传农村环境治理技术过程中,提高农民的治理能力。政府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公众做好创新,将创新型农业作为后续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并以农业实际治理效果作为其要素。

3.2完成环保宣传,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政府部门必须综合当前的环境宣传有效模式,由政府部门人员的环保意识提升去强化后续多形式农业生产宣传工作。通过放电影、放广播、做走访等多种模式,让农村人民意识到环境保护已成为除农业生产之外应该关注的另一大问题。自主组织相关的农业部门作出挨家挨户的演讲,并以农村居民的行为作为其约束要素。通过农村人民环保意识的提升,真正解决其环境保护问题。在认识环保宣传重要性过程之中,要实时对自己的宣传效果做出评估,了解行政化方案给出要点。农村干部环保意识的高低决定着后续环保宣传的实际效果。干部人员需要带领农村人民共同治理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对于自身的工作内容做好深刻认识。同时,这也需要上层部门加强对于农村地区环境治理的综合支持。在开展环境治理工作过程中,由中介组织加入,增强政府与农民进行合作的联合度。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惠民政策,支持民间组织进行发展,及时做好监督。

3.3严格控制农村外沿污染物,强化农村生态监管。农村生态问题的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也必须在全局利益发散过程中了解到城市与农村发展的差别。并对于农村所起到的作用做出认识,针对城市地区出现的污染向农村转移这一现象。在严格做好项目审批过程中应遵循其环保准入策略。加强工艺研讨,正视环境污染的要害[3]。农村发展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抵制城市污染问题的转移。杜绝做“城市的垃圾中转站”,保护农村环境,维护农村生态发展。农村人民也要由自己的环保理念规范自身行为,用切实行动去做出环境保护。共同完成环保内容提升,遵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在绿色宗旨发扬过程之中,围绕生产效率提升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于乡镇企业的三废排放,做好严格把关。对于不达标者,一律作出惩处。控制好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使用用量,农村基层领导要发挥自身带头作用,积极检举各类破坏环境的行为。通过强化农村生态监管,做好社会形态下的新农村内容构建。

3.4建设可持续化农村经济,做好有效农业建设。传统的小农经济限制了农村生态化步伐的推进,粗放式的农业经济也给水、空气、土地带来严重的破坏。这样的农业生产模式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它也让农业生产过程不够其科学化,由此政府部门要牵头做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对于科技化农业的关注,并做出高效化农业生产体系推进。科学合理地做出现代农业生产,走出新型的农业发展道路。在利用特色资源过程中,结合本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发扬特色农业、完成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可持续化农业的结合。形成属于自我的竞争优势,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尽可能地使用一些有机肥,同时也要对于地膜的使用作出管控。在使用地膜之后及时作出回收,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让其认识到可持续化农业发展对于后续农业发展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不盲目追求农产品的高产量,在工业发展方面,也要加强对于新设备的研究引入。减少资源浪费,做好农村工业废弃物处理。发展循环经济,提倡循环工艺建设。改变农村生产经营模式,做好可持续化经济构建。

4结语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治理已成为农村发展建设的重要问题。但是就目前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而言,其中所存在的水污染、土地污染、空气污染问题不容小阙,这也制约着农村生态环境的发展。在融合可持续化生态理念发展模式之下,必须了解到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问题。由政府部门做好及时管控,完成当前的农村生态治理资金投入,加强环保宣传。做好健全监督体制建设,改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根据农村发展现状进行适当的调整,真正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成哲.农村垃圾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河南省X县的调研[D].2019.

[2]罗艳芬.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0(0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