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硕士论文范例

美术硕士论文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1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档案服务;创新;原因;策略

0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环境日渐成熟,公共服务不断深化,新媒体已跃升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形态,日益成为大数据时代公众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不二选择。所谓新媒体,“一般是指最近20年内围绕互联网、手机应用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形态”[1],即“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等网络渠道链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实现用户信息交流传播的媒体形态”[2]。由此可见,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它是一种“数字信息支撑下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3]。因此,学界和业界普遍认为,新媒体必须具备数字化、网络化这两大基础要素,并充分体现公众参与、互动共享等基本特点。纵观新媒体的这些特点不难发现,新媒体是数字时代的产物,必然带来数字资源的激增,而且新媒体时代数字资源与公众间的联系将变得前所未有地紧密。因此,2016年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在第十八届国际档案大会的主旨报告中再次对“数字档案资源”这一概念进行了描述,他指出:“所谓数字档案资源是指办公自动化条件下形成的电子文件归档后形成的数字档案资源和档案馆(室)藏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后形成的数字档案资源。”[4]在实际工作中,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档案数字资源建设不断推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各档案部门都在信息化过程中积累大量的数字档案资源;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档案部门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真实、可靠,是社会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必然对数字档案服务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1综述

为系统梳理新媒体时代档案研究的总体情况,笔者在中国知网中以“新媒体+档案”为关键词展开搜索,共得到相关文章1144篇。其中,最早将新媒体与档案工作相结合进行相关研究的论文是2010年钟立扬发表于《浙江档案》上的《新媒体技术背景下高校档案工作的创新路径》一文。此后,相关研究逐年增多,特别是2016年以后迅速增加,2018年、2019年达到研究峰值,每年有近200篇的文章发表量,其后略有减少,但文章的发表量均在每年150篇以上。可见,将新媒体与档案相结合的相关研究,已成为近年档案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更好地了解“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档案服务创新”这一论题的研究成果,笔者以“新媒体+数字档案服务”进行检索,发现结果极少,并不能反映这一论题的研究现状。于是分别以“新媒体+档案信息”、“新媒体+数字档案”进行检索,再从“服务”、“利用”、“开发”等方面进行筛选,发现现阶段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档案资源建设、开发、利用服务等研究方面。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资源建设与开发研究,如2018年河北大学许云龙的硕士论文《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档案资源开发研究》,论文主要从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档案资源的开发原则、模式、形态,关键要素、开发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以及2017年陈晓晖、赵屹发表于《中国档案》的《新媒体环境下档案信息自助服务的内容与实现》,2022年罗宝勇、崔旋发表于《北京档案》的《基于5W传播模式的档案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研究》等。以及资源策略研究,如2017年周耀林等发表于《档案与建设》的《档案机构微信平台资源建设策略探析———基于典型平台的推文内容分析》,文章主要从特色资源建设、资源呈现形式和资源价值挖掘三方面提出档案机构新媒体应用的建设策略。及其同年发表于《中国档案》的《面向公众需求的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顾铃的硕士论文《微服务环境下的档案文化传播研究》等。还有档案建设研究,如2016年赵跃发表于《档案学通讯》的《挑战与应对:我国政务新媒体文件归档若干问题思考》,文章从文件属性与价值属性、文件管理政策法规、政务文件管理自觉三方面归纳了政务新媒体信息的归档动因,认为政府机构和记忆机构是归档的两大主体,并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探讨新媒体类型的选择、归档文件及其背景信息的选择等问题。以及2017年段立琳发表于《中国档案》的《新媒体环境下的档案公布流程设计》等。实证研究,如2016年刘英捷、王芹发表于《档案学研究》的《档案政务新媒体应用研究》,2017年叶楚健发表于《档案学研究》的《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生产研究———以浙江省档案馆为例》等;此外,还有与社会记忆、数字记忆相关的研究内容。如2018年丁华东、张燕发表于《档案学通讯》的《论新媒体传播与档案记忆的意义再生产》,文章将意义再生产作为档案记忆传承的核心,从新媒体传播角度论述档案记忆的意义再生产的途径,即从主体维度、客体维度、关系维度、中介维度四方面构建起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新媒体传播方略。以及2021年上海大学张燕的博士论文《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等。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档案服务创新”这一论题现阶段的研究过程中,“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档案资源的建设与开发研究”是与其联系最为紧密的论题。虽然这一论题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绝大多数都是相对独立的研究文章,目前尚未有相关博士论文出现,硕士论文也比较少,由此可见,这一论题仍需得到大家的持续关注,需开展更为系统、深入、多方位的研究。在完成对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档案服务相关研究的梳理后,应结合我国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现状继续深入探讨。这样就不难发现,现阶段各档案机构虽都在信息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字档案资源。但具体到数字档案服务领域,服务方式被动单一、与公众需求契合度差等问题始终制约着档案价值的充分发挥,这种不足在新媒体环境下将会更为突显。本文拟从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对档案数字服务的需求出发,分析目前数字档案服务与公众需求存在的差距及形成矛盾的原因,并据此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档案服务创新的策略。

2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档案服务创新的驱动因素

新媒体借助Web2.0技术为公众营造一种去中心化的全新的信息传播理念,在此环境下的公共服务必然以数字化为基础,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各种功能、形态与渠道,不断地向一种实时参与、平等互动、信息共享的趋势迈进。反观目前的数字档案服务,无论是从服务理念、内容、还是方式上都与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对数字服务的期待相去甚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2.1数字档案服务的理念滞后

在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服务的理念已发生深刻的变化。新媒体颠覆以往信息内容的所有者、生产者在数字服务中的中心地位,带来传播结构扁平化,生产者与用户身份的模糊化等一系列变化,这时数字服务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双向互动协作、信息实时反馈的全新理念。反观目前的数字档案服务,却仍沿袭着馆藏决定服务的被动服务的理念。虽然传统的纸质馆藏经过数字化以后,利用的便捷度大大提高,但在整个过程中,档案部门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数字档案服务的内容与方式,公众的档案需求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参与度也极低。由此可见,目前的数字档案服务仍停留在数字化阶段,并未真正从新媒体的特点出发,构建起符合数字时代特征的全新的数字档案服务理念;

2.2数字档案服务的方式单一、功能不足

随着档案数字资源建设的不断推进,档案部门纷纷建立起各自的门户网站,在新媒体环境下,许多档案部门也注册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这使得数字档案服务的平台越来越丰富。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字档案服务的方式依旧非常单一,且功能不足。因为纵观这些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不难发现,它们虽然形式繁多,但服务方式仍停留在用户浏览或留言等较低功能的层次,即使有信息推送服务也缺乏针对用户需求的个性化的考量。这些数字档案服务的方式与功能与新媒体环境下多元互动、便捷交流的要求相去甚远。究其原因是由于现阶段的数字档案服务的定位更多的仅是为满足档案部门自身宣传的需要,而并非面向用户问题的解决。可见,档案部门虽紧跟新媒体时代的步伐,开辟档案网站、微博、微信等多种数字服务途径,但始终未从根本上真正将数字档案服务作为档案利用的首选方式;

2.3档案数字资源的内容与公众档案需求存在差距

档案数字资源内容与公众档案需求的矛盾在新媒体环境下更为凸显。一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档案数字资源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目前档案数字资源建设仍停留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阶段,档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档案部门重要活动的新闻、重要档案的展示等仍是新媒体环境下可获得的档案数字资源的主体,而那些关系民生的、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档案数字资源则非常匮乏。可见,在新媒体环境下,无论是档案的种类还是内容都未得到与时俱进地有效拓展;另一方面无论是档案部门与档案部门间,还是档案部门与其它部门间,信息孤岛现象非常严重,这使得跨地区、跨部门进行档案查询难以实现,从而加深档案数字资源与公众档案需求满足间的鸿沟。

3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档案服务创新的实现策略

新媒体在信息获取、处理等方面的新特点,必将带来数字档案服务的不断创新与变革,这是档案工作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如杭州等地的房产档案自助查档,上海的民生档案“就地查询,跨馆出证”,浙江电子诉讼档案自助查询等都是数字档案服务创新的有益尝试。可见,只有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提升数字档案服务创新水平,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公众对档案利用服务的需求。

3.1变革服务理念

服务理念的变革是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数字档案服务的前提。服务理念直接关系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档案服务的方式选择和效果实现。众所周知,档案不仅具有凭证价值,更是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由于新媒体强调对公众话语权和参与权的尊重,这就要求档案部门转变“馆藏决定服务”被动服务的理念,实现公众“求证”和“求知”两种需求的有机结合,开展主动服务。这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在服务内容上,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在不断拓展馆藏的同时,实现档案数字资源的深度开发,使之能“有效解构档案公共服务职能”[5],“契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6];另一方面,在服务方式的选择上,要发挥新媒体信息获取途径多样化,信息处理便捷、迅速等多方面的优势,在便捷沟通、多元交互等方面不断提升数字档案的服务水平;

3.2加强数字档案资源建设

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是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各项服务创新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档案馆馆藏在数量上存在亏负差、质量上存在盈余差[7]。主要表现在馆藏档案类型单一,档案数字化质量参差不齐,数字档案资源同质化严重等方面。因此,要建设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数字档案资源就必须从调整馆藏结构,优化数字资源方面入手。一是要拓展档案收集途径,丰富档案种类。新媒体时代的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不仅是传统档案的数字化工作,更要求深入研究新媒体的特点,将数字档案资源的收集范围拓展至网站、微博、微信等多种途径;二是加强数字档案的归档标准建设,提高数字档案质量。网络信息具有海量的特点,且途径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现有的归档标准必然不能完全适应对网络信息进行鉴定、归档的需求。因此,要针对新媒体时代数字档案的新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数字档案归档标准,提高归档档案的质量;三是用户导向,加强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工作。面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利用多样化和便捷化的需求,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必须关注用户需求,特别是潜在需求的有效引导表达,注重潜在用户的挖掘。通过引入良好的反馈机制,适时调整数字档案资源开发的内容与方向;

3.3搭建新媒体平台

搭建新媒体平台是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数字档案服务创新的重要手段。这对人、财、物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做到差异化开发。新媒体平台的搭建必须建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差异化发展、才能有效吸引公众,形成兴趣社区,实现平台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建立健全新媒体平台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为数字档案服务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第三,创新服务方式,保障数字档案利用的多元化发展。新媒体时代,档案的形成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因此,要利用新媒体及时、高效、易操作等优势,激发公众多层次、个性化的档案需求,使档案真正贴近公众,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第四,提升档案人的信息素养。新媒体时代的档案人不仅要有扎实的档案专业知识,更要有信息资源的组织能力、整合能力,成为连接公众与档案资源的桥梁。

4结语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2

【关键词】版画教学;高校美术教育;价值功能

一、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 中的现状

目前,高校美术教育课程在进行设置的时候侧重于油画专业和中国画专业等,忽视了版画教育。版画课程安排在二年级的基础必修课或者是选修课中,大多是认识版画的历史与鉴赏作品,只有少量的时间来学习丝网版画的技法。同时,只有极个别高校开设了版画专业,尽管某些高校的版画实验室建设比较健全,但是版画教学往往也形同虚设。究其原因是没有充分认识版画教学的价值功能。

二、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功能

(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意志力的功能

学生们在进行版画创作的时候,制版的技术性和复杂性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都非常高。制作版画作品的整个过程都必须由艺术家亲自动手完成。换句话来说,艺术家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是否可以顺利的完成作品。特别是在当前时代下,更加需要脑力和手的共同协调来完成作品,在获得身心一致的艺术体验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理想得到实现。除此之外,学生们在制作版画的时候,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力和耐心等多种意志力。

(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功能

版画和其他绘画是有所差别的,其中最大的差别就是版画属于间接的绘画形式,完成版画作品需要对于制版与印刷等一系列技术方式进行运用。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制作黑白木版画的时候,不可以与国画或者是油画一样直接用画笔来描绘对象,而是使用木刻刀在木板上进行刻制以后,然后拓印出来的。所采用的这种方法无法把对象客观且真实的表现出来,其在黑白色块的经营和点线面的构成这两个方面往往蕴含着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学生在学习版画的过程中,比如在进行实物拓印技术方面的实验时,不经意间的偶然效果的突现,就可以使得学生的创造力与艺术灵感得到很好的激发。还有教师鼓励学生们对于新材料的实验过程当中,往往也会带来创造性思维。版画自身所具备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把灵活多样的教育面貌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普及和深入研究版画的功能

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能够让热爱版画的学生更加深入地去对版画进行研究。还有,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作为了培养中小学美术教育后备力量的一个重要基地,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将来要面对广大的中小学生。如果想要使得版画在当前社会当中的这一尴尬局面真正的得到改变,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受到这方面的教育,避免让版画在未来成为无根之树。学生从小对于版画的了解程度,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认识版画的程度。所以提高对于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重视程度,其实也就是大力普及全社会版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高校美术教育中加强版画教学的方法

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而且对于版画艺术的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高校美术教育中加强版画教学势在必行。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加强:第一,高校应当调整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前的培养方案中版画课程安排所占的比重非常少,高校可以适当把低年级版画基础必修课中的课时量加大,然后在高年级设置版画创作选修课,对于那些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学校可以开设版画专业;第二,高校应该招聘一批从艺术院校版画专业毕业的人才,让他们给高校学生讲授版画课程,这样才能够使得版画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障;第三,高校教师与学生应当积极参与版画展览、年会等活动,除了能够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之外,对于他们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通过了解和认识到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功能之后,高校应当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思维进行改变,把版画教学改革作为契机,培养一批具有创造力与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谷欣雨:浅谈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功能[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09期

[2]陈芳:探讨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功能[J].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年11期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3

关键词:原型驱动;文化创意;过程模型

1原型概念解析

原型,英文原作“Archetype”,意为原始方式、原始模型。两千多年前由心理学家最先开始对原型理论研究,现在文学、人类学、语言学、艺术等众多领域已有比较系统的研究。因受时代背景和学科特征的影响,设计领域的原型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本文在现存原型理论基础上对文化创意原型细化与扩展。

1.1文化创意原型

文化创意领域的原型是指对设计活动具有启发作用的灵感来源,最先由湖南大学易军副教授(2014年)提出,主要参照认知心理学和荣格心理学的原型概念,并结合文学、艺术和建筑等应用研究进行阐述[1],本研究以此为根本并借鉴文学评论原型概念,对其内容作具体说明。从荣格心理学角度来说,文化创意原型是传统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集体经验,被遗传下的经验范式无形中影响着后辈们的生活,基于传统文化的原型设计较容易激起特定人群的集体潜意识,继而激发人们深层次的情感产生。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原型作为区域文化的典范,拥有此区域文化的绝大部分特征,是人们被问及该地域文化时,最先联想到的事物。在对某区域文化创意设计时,围绕其文化原型的创意较容易被认同。基于文学领域的原型研究认为,器具、建筑、服装服饰、平面艺术、民风民俗、工艺技法等均属于原型的表现形式;文化创意原型的研究不仅限于事物本身,还包括背景信息、工艺流程、创作主题、形式规律、操作方式等,以上内容都可成为创意来源。由此可见,基于传统文化的创意来源较以前更为丰富。

1.2文化创意原型特征

创意原型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典型代表,是一类具备共同文化特征的事物的概括性表征。原型特征则是范畴的最小单元,并具有范畴客体的绝大部分特征及最典型共有特征。产品设计相关的原型研究涉及其配色、纹饰、形状、构造、功能、使用方式等等,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进一步将原型特征分为非物质特征(行为层和精神层)和物质特征(外观层),具体内容见图1。

1.3文化创意原型表现形式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们共同组成了文化,原型则是地域文化的典范,能反映出该地域人民特有的风俗习惯、认知观念等,但只有依托于具体的表现形式才能被人们把握和理解,进而反映无形的文化于人们生活的任何领域[3]。作为文化代表的原型,其存在形式丰富多彩,可能是宏观事物,也可能是非物质的认知理念和思维模式。参照文学领域相关研究认为,背景信息、工艺流程、创作主题、灵感来源、形式规律、操作方式、音乐背景、传承形式、历史发展等都应归于创意原型的研究范畴,这样才能多维度了解文化原型。另外,除了具体器具,建筑、服装服饰、平面艺术、民风民俗、工艺技法、文艺表演、传统观念等也均属于原型的表现形式。

1.4文化创意原型的特点分析

创意原型是某一地域先辈们的历史经验的积淀,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概括表征,它存储于人们的长时记忆中。可见原型具有地域性、典型性和相对稳定性三个特点。1)地域性。“橘生淮南”寓意环境的改变致使事物的性质也随之改变。两个不同地域的人,由于从小接触的教育和文化不同,其成长路径和眼界会有明显差异,与此同时逐渐塑造出不同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认知等,而这两种不同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认知又分别构成了两种有一定差异性的区域文化,因而作为文化的外在表征的原型也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别。2)典型性。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典型成员是高频率、快速显现在人们脑海中的范畴成员,其中原型位居第一,为最典型代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比较容易想到某类事物中的代表事物,比如说到“水果”,绝大部分人会想到苹果,其次比较多被想到的依次是香蕉、梨、橘子等,可见苹果是水果范畴的原型。在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时,只有选取该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才会被人们熟知和认可,进而获得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3)相对稳定性。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李泽厚“积淀说”认为,原型不是个体发展起来的,而是像基因一样遗传的产物,具有稳定性,而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可能发生“突变”、“变异”,原型同样与环境、时代、科技等要素有关联,这些因素会使原型自身和人们对原型的认识产生未知和不可控的改变,因此认为原型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相对稳定性。

2原型驱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模型

易军的原型理论指出,原型对于创意问题的解决可由“原型启发”和“原型匹配”共同完成,其中原型启发发生在创意生成阶段,促使问题得到解决;原型匹配发生于创意检测阶段,为保证方向的正确性,并为设计师改进和细化方案提出意见,具体关系模型见图2。

2.1原型启发

创意问题的解决可通过灵感闪现和原型类比,但是只有长时间高度专注于某工作的人才有灵感瞬间出现的可能,这对设计师本身的设计能力要求也相当高,而原型类比则是设计师对原型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借助自己的设计经验和市场调研结果获得启示,相对前者更加可行和快速,也是设计师们比较常用的启发形式,为本研究的重点。原型启发可分成两个信息加工阶段,即原型激活和关键信息利用[4]。“原型激活”是设计师在深入研究和分析某区域文化的基础上,选取某一文化典范为创意原型。然后将原型从外在层、中间层和内在层分别列出其特征,并与设计目标特征匹配,进而筛选出两者有关联性并具有设计延展性的原型特征,这阶段为“寻求关键启发信息”。其中原型特征包括外观形态、纹饰图案、配色方案、结构形态,以及工艺流程、创作主题、灵感来源、形式规律、操作方式、音乐背景、文化意境、情感体验等内容。进而借助创意手法对原型特征进行解构和重组,以获得新的创意形态,这一阶段则属于“关键启发信息的控制加工”,具体见图3。

2.2原型匹配

认知心理学关于原型匹配的研究指出,原型是某一范畴客体的典型代表,具有该范畴的绝大部分特征和所有共同特征,所以可借助模式识别(原型匹配)来判断某客体与指定范畴类型的关系,即将其与该范畴的原型进行匹配并分析关联度。在具体原型匹配时,是将客体分解成一个个特征属性,并将这些特征属性分别与原型的进行比对,若存在近似匹配时,此客体就会被识别为指定范畴的客体。对于创意活动,原型匹配发生在创意生成后,即设计者已有设计灵感,将创意的特征属性分别从三个层次与原型的特征属性进行比对,见图4。当设计创意具有一定文化内涵时,创意与原型的匹配即会成功,具体表现为设计创意与原型存在一个以上的特性近似匹配。需要注意的是,特征匹配可能发生于文化创意设计的多个设计阶段,包括草图绘制、三维模型构建、实体模型制作、小批量试制等。当两者匹配失败时,须再次进行原型选取、草图绘制、特征分析等,甚至是模型构建、实体模型制作等。

3原型驱动的文创产品开发设计案例

此次设计实践选取湖湘文化的典型代表长沙窑为主题,并对长沙窑文化感兴趣的6位典型游客进行深度访谈,以了解人们对长沙窑的认知情况,以及喜欢的文化元素和设计类别。整理调研数据选取青釉绿彩执壶为设计原型,厨房调味瓶为设计目标。将厨房调味瓶与长沙窑青釉绿彩执壶从文化的三个层次进行特性关联和匹配分析,得出形态、结构、纹饰、使用功能、操作方式等要素与调味瓶有关联,具体应用的内容包括执壶的壶身、把手、壶嘴的形态,纹饰的图案形状与色彩,以及釉下彩加工工艺,考虑到调味瓶的功能特征,方案在执壶形态基础上加上木质壶盖。最终方案样品效果如图5。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产品的需求已不再停留在“能用、有用”的阶段,转而寻求精神满足[5],而基于原型驱动产生的设计创意将更容易引发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6],这将为改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作出一定贡献,并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易军.长沙窑事物原型获取与数字化表征[D].长沙:湖南大学博士论文,2014.

[2]吕钊.基于面料肌理视觉效应与生态特征的现代服装设计的研究[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6.

[3]严荔.四川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王芳.原型驱动的湖湘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7.

[5]杨阳,肖狄虎.基于情感体验的岳麓书院创意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15,37(4):57-74.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4

关键词:核心素养;美术学科;教学策略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与学生的未来发展相结合,培养他们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必备素养,使其逐渐了解民族文化,尊重世界文化,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优秀的文化品格和正确的三观价值。与此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美术学习拓宽知识面,掌握门类技能,了解各个艺术范畴的共性和个性,并在学习中学会积极探索与主动合作。由此可见,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课题。

1何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即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包括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等三大原则;科学精神、责任意识、人文底蕴、勤于学习、实践创新、健康生活等六大素养;及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三个方面。

1.1文化基础

文化———人类的根与魂。文化基础是指我们通过前人杰出的成就获得各类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以此满足我们的美好需求,丰富内在的精神食粮,达到美的最高境界,继而发展为具有扎实文化基础和更高目标追求的人。

1.2自主发展

自主性———人类的基本属性。自主发展是指在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上,找到自我潜在价值,发掘自身隐藏技能,积极应对恶劣环境,不断克服各项困难,在坚持不懈的毅力中实现卓越的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的人。

1.3社会参与

社会性———人类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是指建立现代公民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此来推动个人价值观的实现,增强责任意识、激发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最终培养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新一代青年。

2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

2.1图像识读

美术教育围绕视觉形象展开,并将其称为图像,对图像进行视图化的识别和解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也是当今时代人们所必须具备的能力。通过有效的图像识别,可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信息,由此来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增进对世界的认识,满足内在的精神需求。

2.2美术表现

美术表现力是人的基本能力,指用手或工具改变材料形状的过程与结果,塑造一个全新形象的技术是其基本特征。通过学习活动形成的美术表现力,能够直观表达我们的思想意图,从而传达我们的情感与态度。

2.3审美态度

审美态度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和“审美表现”等四个方面。美育是人类理想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强调感性,审美态度的培养始于对感官的训练,其核心在于丰富人们的情感生活,提升内在的精神境界、道德素质和创造能力。

2.4创意实践

创意实践指发掘新想法、探寻新视界,创造新事物的才智,是独立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各种思维形式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成功完成某些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科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5文化理解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不纯粹是一种技能培养,更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学习,旨在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感受到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3如何培养美术学科中的五大核心素养

3.1诉诸视觉形象,促进图像解读

当前,人类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现代媒介技术如照相机、手机、电脑、电子书等传播的图像文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改变了以往传统的阅读方式、阅读性质和阅读心理。与文字相比,图像更加直观、真实,其作用也越来越大。

3.2基于手工创造,丰富美术表现

美术是人类用隐喻手段进行独立创作以表达和交流思想的艺术符号。通过美术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自觉运用美术表现能力,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3.3结合感官训练,提高审美素养

回看我们生活的世界,身边各类形态的事物都与美术有所关联:自然里的色彩和图形,杂志中的产品和设计,媒体上的人物和服装。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意识及审美感知能力。

3.4综合各种思维,推动创新实践

美术核心素养中的“创新实践”是指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当今社会所应该具备的技能之一。通过学习美术课程,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大胆想象与创意实践,为将来能更好地理解和融入世界做好充分的准备。

3.5通过美术学习,增进文化理解

美术作品反映了不同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学生通过学习美术,充分了解到了本国和他国的文化差异,并学会理解、尊重和重视自己国家及其他国家的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1]肖丽.《职教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J].青春岁月,2017.

[2]左璜;莫雷.《核心素养:为未来培养高智能优质人才》[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

[3]林崇德.《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

[4]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

[5]本刊编辑部整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平安校园,2016.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5

[关键词]艺术设计;实践教学;高职;可视化分析

一方面,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主体内容[1]。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专业具备显著的实践性特征。因此,对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实践教学能否有效实施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但教育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只有厘清现有理论成果,对理论研究进程予以回溯与总结,才有可能找到兼具高职特色、适应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规律,在教育实践中切实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和梳理。

一、数据来源以及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文献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包含期刊、国际会议、国内会议、博士、硕士等五个子数据库。检索式设为:TI='高职'*('设计类'+'艺术设计'+'艺术类'+'室内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平面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实践教学',发表时间设定为2000—2020年,手动逐页删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共检索得到154篇有效文献。

(二)研究工具。本文采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知识图谱是一种显示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图形,是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2]。CiteSpace是当前较为流行的知识图谱绘制工具之一,在文献计量、探测学科发展前沿、发现研究热点等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3]。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研究领域中,该软件的应用还较为少见。

二、研究态势可视化分析

(一)载文量分析。载文量可以挖掘某领域文献数量随时间发生的变化规律,本文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文献按照时间序列进行载文量统计。统计数据显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领域的载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0—2007年,年均载文量不到1篇,2010年是一个较为明显的增长年,年载文量由2009年的一位数升至两位数,2011—2013年为平稳期,载文量每年维持在13篇,2014年后呈现波浪式上升,在2019年达到峰值(2020年未含全年数据)。从资源类型分布看,154篇文献中期刊文献数量占绝对优势,为150篇(占总文献量的97.4%),国内会议和硕士论文各2篇,说明该领域缺乏系统性研究。

(二)关键词共现分析。将时间切片间隔设置为1年,TopN选择50,利用CiteSpace绘制154篇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获得个227节点和529条连线,采取手动方式对图谱信息进行聚类和梳理,得到图1,可大致从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专业三个方面了解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概况:编号为1的矩形反映了研究内容的宏观层面,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构建、理念思路等。由于宏观视角涵盖内容丰富,研究成果多以策略形式呈现。编号为2的矩形反映了研究内容的微观层面,包括实践教学场所、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方法、实践课程等,即研究者从微观层面对宏观体系和模式的各个组成要素进行研究。这类研究内容多依托具体案例开展研究,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研究成果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前后的成果对比予以呈现。编号为3的矩形涵盖了该领域的研究专业,既包括宽泛的艺术设计和艺术类专业,也包括具体的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数字媒体等专业。根据字体大小,反映出除研究频次最多的艺术设计,研究者对室内设计专业的重视程度最高,这可能与专业成熟度和认知度相关。编号为4的矩形反映的是不同的研究主题和研究视角,其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特征,成为高频次研究主题。“现代学徒制”作为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的新途径,在近年成为研究热点。其他“产教融合”“工匠精神”“互联网思维”等反映了研究者探索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新理念、新思路、新途径的多元视角。

(三)时区图分析。将时间切片间隔设定为1年,利用CiteSpace绘制时区图,选择timezone形式呈现主题词共现分析结果。时区图除了可以反映载文量,还可以根据每个时间段新出现的关键词,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如图2):2000—2006年载文量少,研究主题宽泛。2010—2013年载文量大幅提升,研究主题多反映“工作过程”职教理念。2013—2015年“校企合作”成为研究热点。2015—2020年研究视角凸显时代性。

(四)作者发文分析及机构发文分析。1.作者发文及合作关系分析。对154篇文献机构进行统计,154篇文献由175位作者发表,对作者个人发表文献数量进行统计,高产作者仅发表3篇论文,且大部分作者为独立发文、合作仅限于本单位。2.机构发文及合作关系分析。对154篇文献机构进行统计,文献共来自122个机构,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呈现点状分布,机构节点连线十分稀疏,机构间合作网络密度仅为0.0008机构之间连线比较细,说明机构间仅存在偶发性合作,合作并不持久或频繁。

(五)文献来源分析和高被引文献分析。1.文献来源分析。按照期刊统计文献刊录来源,载文量达到3篇以上的期刊共8个,共刊载论文43篇(占总期刊文献量的28.7%),其中《美术教育研究》的载文量遥遥领先于其他期刊,达到15篇,表明该期刊是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领域的领导期刊。目前专门研究艺术设计专业职业教育或高等职业教育的优质期刊非常少,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多发表于艺术设计类期刊的教育专栏。总体而言,文献的期刊分布相对分散,优质职教期刊发文数量少,反映出文献质量总体有提高的空间。2.高被引文献分析。对154篇文献的被引频次进行统计,达到10次以上文献有8篇。其中南京艺术学院何敏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属于研究系统性相对高的文献,被引频次达到20。结合前文的分析,对比作者发文,高被引文献作者中仅有肖婷发表过2篇论文,其他高被引文献作者仅发表过1篇该领域论文。对比研究主题,高被引文献的研究主题围绕“现代学徒制”“创新创业”“互联网+”等研究热点展开。此外,未发现高被引文献与文献的机构来源、文献的刊录来源产生对应关联。总体来看,高被引文献以2015年之前发表的文献为主,文献质量不稳定,也未形成优质研究团队。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缺乏主体合作。研究者之间、不同类型研究机构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研究者之间合作密度较低,或单打独斗,或仅限于与本机构、本地域的研究者合作。研究机构几乎集中在高职高专院校,少见本科院校,未见企业、政府机关、学术出版机构等机构。艺术设计专业的职教研究需要扎根地方,打通与政府、行业、企业的沟通渠道,建立与兄弟院校、本科院校无间合作、信息互通的交流平台,只有借助各方优势,实现研究资源的共享,促进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协同发展,才能切实提升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可用性,推动理论研究向深度发展。

(二)缺少跨界研究主题。就研究主题看,面向专业以笼统的艺术设计或单一的具体专业为主,往往就专业说专业,缺少跨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同时,实践课程案例的选择也呈现基础化趋向,多为手绘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等。这表现出研究者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僵化程式[4],即专注于某一课程对单一技能的培训,缺少与其他实践课程的融合考虑。建议研究者转变研究思路,选取综合性实践课程(比如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为案例,探索各项技能综合应用的途径和方法,实现实践训练的连续性和综合性。

(三)研究的系统性和持续性不足。多数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仅发表1篇文献,高产作者发文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高产作者数有待进一步扩大。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研究者的研究工作浅尝辄止,存在基于社会热点、学术热点“临时起意”的现象,既缺乏研究基础,也无深入研究的意愿。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的研究,不仅会导致研究内容的分散,研究深度的有限,还会导致理论体系无法构建,研究成果无法推广。因此,建议研究者既要将初始的研究目标一以贯之,面对热点问题更要冷静思考,积极探索多元融合的研究范式,在持续研究中平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切实找到适合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

四、总结

我国的职业教育研究理论体系仍在完善阶段,相对职教发展,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明显滞后,文献数量仍处在“量”的上升期,还未趋于稳定,知识基础和高质量经典文献仍需时日积累,核心作者和作者群尚未形成。总体而言,该领域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应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理论研究进行定量分析,辅以定性分析,能够有效避免主观因素,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更客观真实地反映研究态势。当然,本文仅对CNKI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数据进行了分析,数据集的完整性仍有待提升。此外,CiteSpace提供的解读信息功能不仅限于此,未来将探索更深层应用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张龙.高职实践教学的理论思考与体系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7):58-60.

[2]陈悦,刘则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2005,23(2):149-154.

[3]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6

招贴设计作为视觉传达中的重要手段,将设计师的理念传达给受众,从而引起共鸣,而公益招贴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以迎合大众为出发点,以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为宗旨,把生存环境保护和文化资源保护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反映着国家的民族传统和文化素养。中国传统元素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兼文化传播的手段,它的设计思想、表现技法以及方式比较之其他广告媒介更具特性。

关键词:

公益招贴;中国文化;中国元素

一、公益招贴设计的功能作用

公益招贴作为公益传播的重要手段,它的作用是需要通过视觉语言来表达的,首先引导受众使其感兴趣,然后诱导受众接受招贴广告中的意向。传播信息是招贴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招贴作为一种有效的广告形式,正是传播道德思想文化的载体,使传播者和受众都可产生共鸣,并以文明合理的解决各种需求问题。而且招贴传播信息的功能还表现在对现实变化情况的通报上。当今时代,一种新产品的出现,都必然伴之客观存在一场大规模、高密度的广告宣传,使受众打破原先习惯的思维定势,对新思想持积极学习的态度。其次招贴作为一种“潜在说教”的形式,绝不能以某种强制性的理性说教来对待受众,而应当首先使受众感到愉悦,继而让受众经诱导而接受招贴宣传的意向。所以,现代招贴都极讲究审美效果。“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衍生品。纵观公益招贴艺术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化的演进史。公益招贴不仅是作为文化的载体而存在,而且更是文化的有力传播者,无论是集体性招贴还是个体性招贴都被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并在彼此的交流与碰撞中传播着文明。第四点公益招贴是以公德教育为目的,主在培养人的社会公德性公益广告各项任务的提出是在物质需求不断膨胀下人类对自己的行为约束,不以迎合大众为出发点,而是以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为宗旨将生存发展资源保护国家经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工作目标的。传达现代文明观念,建立社会责任感。公德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对设计工作者来说除了有训练创意方式执行能力等功能之外,也是良好道德情操传播的义务,也就是告诉大众“应该如何做”。

二、中国传统元素的体现

1、中国传统元素的具象体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进步,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日益频繁,现代科技、文化、艺术都从不同的方面给公益招贴带来新的设计理念。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文化传统和智慧的根源,在满足招贴设计多样性的同时也要考虑每个民族的民族性。当今社会由于世界经济文化日益交流的活跃,人们对美的认识及审美观得到了很大的转变。面对观念和思维日新月异新人们的,现代设计者应该大胆地运用传统元素。例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国画、脸谱、中国结、皮影、甲骨文、剪纸、龙凤纹样、泥人、刺绣、对联、面塑等。另外我国的传统民俗,各种习惯和信仰以及性格,不同地方不同习惯的民族特色,应当有技巧的运用这些元素。设计师应当利用对传统元素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创新,不光要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设计中,而且要这些元素所表达的精神与设计结合,这也是我们传播中国传统元素,形成自己民族风格的设计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设计师们不光是追求设计作品的外在价值,而好更多的关注它内在文化底蕴。作为当代中国设计师,我们需要更多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就来源于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喜爱,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植根公益传播的土壤之中,展现中华民族的艺术风采文化底蕴。例如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创作了大量文化招贴。他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到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他的许多作品都无一例外地体现着这种思想,在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中,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技法,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机理效果,现代又不失传统。

2、中国元素抽象的体现

中国元素抽象的体现主要表现在文化领域和精神世界,首先文化是一种长期积淀社会生活,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创造性的过程,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精神素养是文化构成最基本的要素,随着时代的不同会表现出特有的文化素养观点,当今世界的公益招贴设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所表现的设计观念、设计思想、设计手法在时时刻刻都体现这文化发展的创造性。在设计中融入中国文化思想,不仅能充分表达出我们神秘的东方文化魅力,而且也能更好地表现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及交流中的影响力。我国的艺术力求是以“不似之似”、“脱形写神”为胜境的艺术追求,例如国画中经常表现对象时讲究,“疏能跑马,白驹过隙”。大众欣赏绘画招贴设计主要是欣赏运用那种艺术手法来表现,体现了什么思想,表达了什么意境。欣赏作品之中的笔墨、章法、气韵、意境,因此我们对自已的传统艺术有一个固定的观念有一个“模式”。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形神兼备,讲究概括与变形。因此我们的公益招贴设计要立足文化,从我国的本民族文化中发现美,去感受诗经、论语、道德经、弟子规、周易等的国学文化,从文化之根本去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体会国学经典发扬社会魅力创作出更优秀的招贴,在日益快速发展的文化、经济、艺术潮流中植根历史,秉承发展创新原则。为我国的公益招贴发展做贡献,传播民族文化。

作者:赵斌 单位: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美术学部

参考文献

[1]传统美学观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影响[DB\OL]

[2]于莹;李明璇.浅析当代招贴设计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借鉴[J]理论界2013.08.10

[3]文星辉.吕慧子.招贴创意设计的意与象.[J]兰州商学院艺术学院2010.6

[4][美]约翰•福斯特著.20世纪大师招贴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7

【关键词】就业导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

2010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在《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培养高质量的幼儿园教师。幼儿教师质量的高低关键在高校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了《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8年11月7日国务院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紧接着教育部又《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这些都在政策上给高等院校改革和完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指导。民办高校在最近几年学前教育的招生中也受益于政策的扶持以及市场的需求,生源充足。但是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却有待提高。相比老本科师范院校在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并不具有优势,师资的短缺、学生数量过多、教学设备缺乏等都是是造成民办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的原因。笔者所在的民办高校从2013年开始招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至今,2013年起由108人上升到2016年的220人,再到2018年的230人。每届学生人数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16年的招生人数。但是笔者也发现一个问题——生源质量连续下降,尤其是专科学生。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如何让这些学生能够在毕业时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在岗位竞争时能脱颖而出,在岗位变动时能快速适应新岗位的变换并掌握新技能,成为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应该以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也要加强学生自我学习、沟通交流、合作写作、创新革新等就业所需的核心能力。本文拟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为例,探讨在就业导向下,课堂教学如何与市场接轨,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

一、任课教师以课程为载体,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改革教学方法

以《学前儿童保育学》课程载体,以2016级学前教育本科学生为对象,开展了教学改革。课程的实践教学不再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局面。不再把教师的知识传授作为主要目标,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获得这个结果的途径,并最终能结合所学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过程而非结果。学生在此种学习的方式下,锻炼了各种能力。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更多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积极性也得到改善。1.小组教学法。在学期开始时任课教师就将每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为了达到所有学生都能参与的地步,任课教师要求学生在汇报展示的时候,明确告知你在小组作业中的作用是什么,担任了什么样的角色。在《学前儿童保育学》的小组作业中,既有文字作业,又有绘本作业,同时还要求要现场汇报。3次小组作业汇报的学生要求不能重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上台展示的机会。2.情景教学法。在遗传与优生章节,设置了你是否支持艾滋妈妈生子的话题,展开了辩论。在儿童意外事故章节,设置了车祸现场的情境,准备了三角巾、纱布、绷带等材料,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救护者和受伤者,尝试利用三角巾、纱布、绷带等材料进行现场急救和包扎。在叫叫ABC章节,我们采用多媒体演示操作步骤外,同时设计几种不同的意外事故,如幼儿触电、煤气中毒等情景,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施救措施,并要求学生两人或者小组合作轮换完成操作练习。通过模拟情境,把学生所学的保育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保育实践能力,进而牢固地掌握相关保育技能。3.直观演示法。讲授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时,课题组教师利用Flash、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边演示边讲解,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化,使复杂的人体形态结构变得更加直观、具体。同时还准备了人体解剖结构的人体模型,让学生实际触摸。这样学生学起来不觉得枯燥,既轻松有趣,又容易理解记忆,最后的学习效果也非常显著。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幼儿园保育教育能力初步形成。在教学过程中还开展与保育课程相关的见习活动。通过幼儿园的见习,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的心理特征,了解当前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要点,参观合作园所的房舍、设备布局,了解幼儿园的卫生管理措施,听取园长关于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和对幼儿常见病与传染病的管理,考察幼儿园幼儿卫生要求与做法,观察幼儿的课外活动和课上表现等,及时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二、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构建了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状况,大胆创新,不断调整教与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1.强化实践教学为了更好地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展了以下的活动。(1)科学实验大家做。科学实验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因此,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3-5人一组,进行科学实验的展示,并阐述科学原理。(2)课堂模拟。在学习五大领域教法课程的基础上,以教法课程的理论知识为指导,开展模拟教学活动,以此锻炼教学技能、实践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为正式走上讲台做好准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不同类型的科学教育活动指导中,会给学生相应的主题,学生进行分组,之后在课堂上来进行模拟说课、讲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校外实践基地不足导致学生的实践机会不多的现实,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3)真实课堂。这是由实践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在幼儿园进行现场试教,与幼儿进行互动,针对试教进行评价、反馈,然后再进行实践,再反馈,形成“同课异构”的模式。把课堂搬到幼儿园。将课程的相关内容放置到幼儿园来解决,通过课程见习我们鼓励学生们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应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进行专题分析,使专业理论教学融入幼儿园教育实践,增强学生的理论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增强求学的自觉性,实现应需要而学习,使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2.突破高校传统的全职教师模式,积极引进幼儿园有经验的教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教学上,我们采取“请进来”的办法。我们邀请了商丘市第二幼儿园、博瑞蓝天幼儿园、博苑幼儿园、商丘市梁园区第二幼儿园的园长、优秀教师来给在校学生上课,在教学改革中积极征求他们的意见,听取他们的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的内容,缩短学与用的距离,使学生毕业时进入用人单位所需的适应时间减到最短。除了“请进来”,我们还鼓励教师们“走出去”。依托商丘市第二幼儿园、博睿蓝天幼儿园、博苑幼儿园等机构,实行“校园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师可以将相应的教学任务放到实训基地完成。组织教师们进入幼儿园考察、调研、参与幼儿园的教研、科研等工作,并将工作常态化。我们还鼓励教师进行暑期的挂职锻炼。2017年11月我们与北京京师智雅幼教集团、亿童幼教集团等建立合作,未来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挂职锻炼将不仅仅局限在商丘地区,我们将以合作为契机,探讨更深层次的合作方式与途径,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三、以专业兴趣小组为抓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搭建专业技能展示平台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我们组建音乐表演、幼儿舞蹈表演、钢琴弹唱、故事表演、手工制作等专业兴趣小组,以兴趣小组为抓手,每学年组织专业技能的竞赛活动,如钢琴弹唱比赛、讲故事比赛、手工制作比赛、普通话大赛、粉笔字比赛、课件制作大赛、舞蹈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手工作品展、开设美术班,为本校教师子女提供免费学习的机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比赛,积极参加省、市一级的各种技能比赛,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展示创造平台。

【参考文献】

[1]岑丹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8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下,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更明,动力强劲,这也引发了我们对动漫产业发展亟需的高端人才培养的深层次思考。   一、动漫大国向动漫强国转型期高端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我国正处在由动漫大国向动漫强国转型的历史阶段,动漫产业具有拉动国民经济和长远的文化辐射作用,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产业。我国认识到动漫产业关乎国家发展战略和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在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将其列为文化产业的重中之重,连续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大力扶植。“十一五”期间,动漫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整体水平较低,效益不高,只是从产量上实现了动漫大国的目标,距动漫强国仍有相当距离。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意观念滞后,艺术质量和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原创精品匮乏;企业规模小、散、弱,缺乏竞争力;动漫基地同质化、低水平、恶性竞争等,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源于人才问题。   对于我国动漫产业而言,要实现“十二五”时期跻身动漫产业世界强国之列的目标,市场适用性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严重缺乏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动漫产业人才结构呈金字塔格局。居于塔底的基础性人才是指从事背景绘制、投射、描线等基础工种的制作人员以及运营、支持的服务人员;居于塔身的是指从事服装设计、场景设计、道具设计等设计型人才;居于塔尖的是指编剧、导演、原画、分镜头设计,以及创意总监、项目经理人等创意、策划、管理、营销型人才。这三类人才在产业中的分布数量依次呈递减关系。高端人才即指居于金字塔格局顶端的高层次创意和产业开发人才。   据统计,我国动漫人才需求缺口大约15万人左右,预计3年-5年缺口将达到60万人,而现有从业人员基本为单一制作型,严重缺乏高端创意与产业开发人才。目前高端人才缺口约为总量的5%,其中高端创意人才和产业开发研究人才缺口约为总量的1%,即6000人左右。由于高端创意人才奇缺,导致我国动漫自主品牌研发能力弱,原创精品匮乏;由于产业开发人才奇缺,不能有效将动漫产品版权价值链贯穿起来,又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国产原创动漫作品在市场运作模式和市场推广过程中失利。这两种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严重后果就是:动漫产业盈利差,至今难以摆脱依靠外包加工的盈利方式,利润空间的狭小,动漫市场80%以上的盈利流向了海外;危及国家文化安全。我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画作品中,日、韩占60%,欧美占29%,有影响力的民族动画品牌和形象严重缺失,致使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深受西方文化影响,民族文化渐趋边缘化。其动画片中的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因素更对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心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动漫企业和相关院校,站在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反复强调发展国产动漫的重要意义。总理视察江通动画时指出:要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软实力,让中国的孩子多看自己的历史和自己国家的动画片,我们的动画制作机构、动画播出机构有责任、有使命来做好国产的动画片。动漫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民族文化传承和青少年健康成长,迫切呼唤动画高端人才。   二、我国动漫人才培养现状   在国家利好政策的刺激下,众多高校和培训机构片面追求“热门专业”,11年间我国动画教育迅速膨胀。然而,由于我国对于动漫人才的培养未形成有针对性的规范和引导,伴随着动漫教育的超速发展,问题也逐渐显露:   本科层面,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体系不规范;教师学历层次集中在研究生以下,相当部分教师专业背景与动画专业相关度不高;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脱节;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尽管动画行业人才缺口巨大,但是学校教育每年能提供的市场适用型人才仅为1万人左右,且人才培养层次基本为单一技能型。硕士研究生层面,30所院校中有17个院系属于艺术学科,12个属于理工或其他学科,招生专业多归入电影学、动画学、软件工程学、艺术设计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有关动漫产业和编创的只有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3家(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为产业研究和衍生产品开发研究、清华大学为动漫编创),每年招生人数不超过30人。其他专业方向均为动画技术与动画理论。博士研究生层面,目前仅有3所院校招收动画专业方向的博士学位研究生。其人才培养着眼于系统的动画学理论研究,课程设置广泛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动画学、网络电视艺术学、文化学等领域,强调文化的涵盖性和偏重于学术理论研究,行业亟需的创意、策划、营销、管理、应用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尚未纳入课程体系。高端人才培养瓶颈尚难突破。   总体看来,我国动漫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有:   高校动画教育难与市场人才需求对接。尽管每年毕业生数量巨大,但动漫企业仍“一将难求”,动漫公司动辄上万元月薪的岗位空缺,大量动漫专业毕业生和社会培训生却往往在毕业的时候面临失业。有学者将此现象概括为四个“基本脱节”: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基本脱节,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基本脱节,师资质量与教学要求基本脱节,学术研究与专业教学基本脱节。   人才培养结构过于单一,技能型过剩、复合型和高端人才奇缺。由于我国动漫企业大量依靠代工国外作品生存,市场一段时间造就了国内技术型加工制作人才需求旺盛,众多高校和培训机构功利性地迎合当时动漫人才需求特点———过于注重动画制作技术的培养,致使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单一,审美、创造能力薄弱,未来无法突破职业发展的瓶颈,只能局限于技术岗位的来料加工。“中国动漫不缺技术,缺的是创意,特别是缺乏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端人才,原创作品不足成为限制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已成为业界共识。动画教育当中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匮乏,已与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三、动漫产业高端人才培养模式探析#p#分页标题#e#   动漫产业高端人才即指位于人才金字塔顶端的创意和产业开发人才。高端创意人才是指具备较深厚的动画理论基础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较强的持续创新能力,熟悉动漫制作方法和盈利模式,具有承担和参与动画项目创意与策划的原创能力的人才;产业开发研究人才是指具有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熟悉动漫产业链条各个环节和动漫产业运营规律,具有市场开发能力,并能够承担动漫产业重大项目的策划型、营销型人才。通过上述高端人才培养,达到优化动漫产业人才结构,着力解决民族原创动画发展迟缓的问题。其作用将表现在:推动民族动画品牌和形象的生成并使之产生持久的影响力;推动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动漫产业盈利模式。由于人才需求的紧迫性,此类高端人才可在有条件的艺术院校进行硕士和博士层次培养;类型为研究—应用型而偏重应用型;就业岗位为动画编剧、导演、创意总监、高级经理人、动漫产业研究人员等。人才培养单位须依照高端人才的特殊需求制定“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吉林艺术学院为了培养动画高端人才,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实践。   1.面向动漫产业对高端人才的特殊需求制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优秀的品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学风、强烈的科学探索与创新精神,开阔的国际化视野,能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的动画创意与产业开发人才。这些人才须达到以下要求:具有坚实的动画学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动画学理论及动漫产业发展前沿,具有当代视野和较强的问题意识与批判能力,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掌握科学严谨和有效的研究方法;熟悉动漫艺术创作规律和产业运营规律,具有承担动漫产业研究与项目开发的能力,并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阅读相关外文资料和运用外语进行国际学术及产业交流的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动画创意、动漫产业运营管理、动漫产业研究、高等动画教育等工作的动画人才。与已有动画学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比,该培养目标特别强调动漫产业对高端人才的特殊需求,特别强调人才应有艺术原创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当代视野,能够调动和整合国际资源进行产业开发和运营,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承担动漫产业研究与开发相关项目的能力,并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2.构建以系统理论与专业知识为基础、动画原创研究为支撑、产业及产品开发为指向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动画高端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机制   创新招生模式。从招生模式改革这一源头抓起,突破以往以招收应届毕业生为主的招生模式,强调考生的动画创作和产业实践经历。凡具有动画相关专业本科/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动画从业经历2年以上;具有动画相关专业本科/硕士学位,动画从业经历2年以上,在业界取得突出成果;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动画从业经历4年以上,在业界取得突出成果的,均可报名。在复试环节,要求提供学士/硕士论文或其他有代表性的专业学术论文,由导师组对其学术能力进行考查;要求提供动漫作品,由导师组对其专业能力进行考查;面试,由导师组对其创新意识、能力及修习目标、规划进行考查。也可以采取解读自己做过的项目及成果、导师就其提问的形式进行。   创新课程设置。学院与动漫产业、行业主管部门专家依据动画创意与产业开发人才培养需要,共同研究确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必修环节3类:学位课程包括2门公共课和6门专业课;非学位课程在17门选修课中任选5门以上;必修环节包括动画实践、学术活动、动画创作研究与产业开发研究。课程设置注重发挥学校多艺术学科的综合优势和产业基地的平台优势,将选修课程整合形成动画原创研究课程模块、动漫产业与开发研究课程模块和专业素养课程模块3大课程群,使动画基础理论研究与动画原创研究、动漫产业开发研究交叉融合、互动发展。便于学生能够按照个人发展意向进行模块式选修。   创新培养模式。学院的本科、硕士研究生两个层次的动画教育已经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多年探索。该人才培养的平台是学院与合作单位的部级教研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动漫企业的现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相应的工作室;最主要的实施方式是“项目带动教学”。   工作室按照行业技术要求和企业用人特点建立。其主要职能是进行技术攻坚和实际项目实施,即结合产业需求和受众心理进行方案研发和技术研发。每一个工作室既需要在各自领域内独立进行深入研究和制作,又需要共同协作,整合综合艺术学科的优质资源,以集群作业的形式完成大型项目。这种由实际项目带动的内容和技术研发,具有市场前瞻性,对专业教学和产业发展都起到推动或引领的作用。工作室成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每个工作室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同时配备实验员,以配合导师完成项目制作中的基础环节。每年通过考核的方式选择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本科生进入工作室,研究生则全部进入工作室。“项目带动教学”,   即通过选择、执行、完成实际项目,来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对教学的带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在动漫学院及其密切相关的新媒体学院、设计学院、戏剧影视学院等实行了若干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直接与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有机联系的工作室成为学生进入职场之前的实训场,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对接。本科阶段,进行成熟的技术学习,培养基础专业技能、审美能力、综合协作能力、基本创意能力。参与项目时,多为基础技术性工作。硕士研究生阶段,围绕项目具体环节进行较深入研究,培养其执行项目的能力,如作品原创、局部策划等。博士层面的人才培养,在工作室制的基础上,更强调与高层次动画科研平台和骨干动漫企业的互动。首先,博士生以总项目助理或子项目带头人身份进入工作室,进行动画前沿理论研究、动漫产业规律分析、市场需求分析,能够对产业项目进行宏观设计规划,并有能力进行市场营销和项目推广,能够形成对企业的具前瞻意义的引领,在行业内引领一个独树一帜的方向。其次,博士生以创意总监助理或经理助理身份进入动漫企业,直接参与动画创作及产业项目运营管理,进行为期一年的产业经营管理实践。学院与多个动漫企业建立起稳定的、互促共进的良性发展关系,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校企联动人才培养机制。3个部级动画相关基地、吉林省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园以及禹硕公司都是依托吉林省动画学科和专业力量发展建立起来,同时又反哺动画教育的科研和产业机构。一方面,学院动画教育为企业提供技术和创意的支持,并优先考虑人才的供给;另一方面,禹硕等企业为师生提供见习、实习、实训、实践的机会,成为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动漫产品研发及市场运营的巨大试验场和孵化器。在这样一种多元立体、持续紧密的实践途径中,在“项目带动教学”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中,实现学校教育与动漫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p#分页标题#e#   完善合作机制。组建以国家动漫产业高端人才需求为目标,指导教师、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专家组成的动画高端人才培养“产业联盟”和“咨询指导机构”,对人才培养项目建设予以指导和支持,特别是在动画高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内容安排、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教学、科研与实践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结合”的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承担特殊需要的教学任务等方面予以支持和指导。确保学校人才培养与与国家发展大势和社会市场需求相吻合,推进我国动漫产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