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下医院绩效管理探讨

内部审计下医院绩效管理探讨

摘要:目的医院绩效审计是为了了解、掌握并揭露医院人、财、物、资源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的数量、效率、效果,及投入产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医疗收入,降低医疗成本,挖掘内部潜力,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为患者提供全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之目的。结果开展绩效审计,使之深化医院“绩效工资”分配,量化指标,优化科室各项医疗资源配置,从而不断提高了医务劳动价值,使医院向着医疗服务市场的建立和新医改的政策执行逐步推进。

关键词:绩效审计;绩效分配;绩效评价;绩效管理

绩效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及其各隶属部门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及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的审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政府审计是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1991年,国家审计署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在开展财务审计同时,逐步向检查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和效益审计方面延伸”,标志着绩效审计逐步在政府部门开展。但根据其特点,目前绩效审计主要由企事业内部审计机构进行较多,多运用于事后审计,其发展还不平衡。现本人以内审的角度,主要针对医院绩效审计的做法,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医院绩效分配类型

医院绩效分配的主体主要是为平衡医院、科室、个人3者之间的目标。根据医院绩效的管理经验,其类型可分为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劳务费用、手术补贴、风险奖等,由专门科室进行核算。以前主要做法有:一是按科室结余一定比率提取的效益工资;二是工作量加上收支结余奖金综合考核;三是平均分配;四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等。通过新旧结合的做法及绩效分配的不断改进与探索,部分医院提出了适合的绩效比例分配,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医德医风及指标考核分配的评价体系。使医院各科室绩效工资不断完善调整,使员工绩效收入逐年提高,不断调动医务工作者积极性,也起到了竞争、激励、增值、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

二、医院绩效评价体系

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医院指标与实际融合,也使医院的绩效分配更加完善。现阶段医院绩效评价体系主要以(KPI)理念为指导,通过立足于医院现有数据,选择经典常用指标,用绩效指标法进行绩效评价。如表1:某医院指标体系为例,进行分制评估。这些指标的制定和评价,一定程度使医院对各科室指标体系进行快速评估,找出关键风险点,进行查漏补缺,从而发现工作环节中的衔接问题,更好的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三、内审对医院绩效管理的切入点

医院审计则从医院各项指标为切入点开展,通过量化指标,优化科室各项医疗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深化医院“绩效工资”分配。从而不断提高了医务劳动价值。探讨的主要切入点为以下三方面:

(一)分科室审计的切入点

医院科室主要可以分为临床病区、医技、护士、行政、后勤等。各部门其分配系数、分配基数、分配人员比例及分配方案各不相同。但有些大同小异,主要对科室员工学历、职称、年限关系还是较大的。审计可根据各科室绩效分配方案,抓住特点及其共性,制定审计方案。如临床病区重点体现劳动强度、风险、技术要素,其绩效应优先。此时审计就要根据临床科室特点(如内科、外科的特殊性),抓住共性(其各项指标内容基本一致),根据结余情况,通过计算制定比例获得。通过各科方案的内容,审查其指标的合理性,分配的真实性,计算的准确性。

(二)按类型审计的切入点

绩效分配体现的是“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要向业绩贡献多、责任重、风险大、科技含量高的岗位倾斜。其意义是通过加大对管理层执行力及各科室的绩效考核力度,完善监管体系,加强日常考核,充分提高管理层及各科人员的工作效能,有效盘活各项资源,加强各部门的经营管理,进一步提升二个效益。审计切入点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绩效工资分配;二是绩效奖励分配:分为岗位风险、工作量考核、效率指标考核(医疗质量考核、医院管理考核、财务经济指标)、成本核算绩效考核、护理二次分配考核、医技科室分配考核等人员、指标、提率、收支结余的内容。

(三)突出重点审计的切入点

(1)突出对重要绩效分配科室审计,体现在“三高”:劳动强度高、分配收入高、风险程度高。如手术室、各医疗科室等重点创收科室。(2)突出重点内容审计。主要对科室数量、效益、效率、效果进行审查。抓住科室效益性,绩效考核及收费进行审计。效益性审计内容。(1)各项指标完成情况。通过对出入院、床位使用率等数据的审核、对比与分析,评价其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2)经济效益情况。通过对业务总收入、业务总支出、业务收支结余、业务收入增长率、业务支出降低率、人均创收、经济贡献率等来评价其经济效益,分析各病区管理状况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情况(人、财、物)。绩效考核情况审计内容:(1)科室的各项收入和支出是否全部纳入当月科室绩效考核,收入和支出是否配比,查审相关凭证和数据,有无多列收入少列支出或少列收入多列支出等情况发生。(2)科室绩效考核分配是否按照医院规定的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认真组织考核,充分调动科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积极拓展业务,增收节支,降低成本,努力提高两个效益。科室收费情况审计内容。以抽查方式进行审核,查有无擅自增加、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有无乱收费、超标准收费等损害医院形象的问题。通过内审来达到绩效管理的目的,增加医疗收入,降低医疗成本,挖掘内部潜力,为患者提供全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四、探索总结

医院绩效改革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重点任务。不断深化“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绩效考核体系,量化各项考核指标,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优化科室各项医疗资源配置。以医院内审的角度,通过以上切入点的审计,充分展现了医院在绩效管理中应从三方面进行:分科室、按类型、突出重点。其绩效管理重点应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下达或调整科室年度效益指标过程中,应多从主、客观因素上考虑分析,核算科室要多提供相关测算数据,当好参谋。二是各科室在增收的同时不可忽视支出管理,加强科级成本核算,有效盘活各项资源,降低支出的逐年提增。三是应严格按照医院绩效工资核算规定的要求进行绩效核算,统计数据要准确无误,复核要严格把关,确保核算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四是不断深化公立医院各项改革,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进一步减轻病人医疗费用负担。总之,医院内部审计对医院绩效管理要按照从实际出发,公开、公平、公正,客观、科学、全面的原则进行审计,核算科室也要按照以上原则进行认真核算,更好达到医院的平衡机制、反馈机制及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医院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胡颖.2015: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问题的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6(3),1-2.

[2]汪耘等.2013:三甲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4),543-545.

[3]易利华等.2011: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绩效何薪酬管理改革中的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7(10),721-723.

[4]梁斌,罗文洁.2012:论政府绩效管理与绩效审计[J].审计与经济研究27(2),20-25.

作者:毛晓文 单位: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