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市场化范例

内部市场化

内部市场化范文1

[关键词]内部市场化;装备制造业;利润中心;内部结算;应用

1内部市场化的定义与意义

内部市场化,顾名思义,就是指将企业作为一个小型市场,通过引入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将企业内部的各个业务单元(部门)拆分成一个个小型“企业”。将企业各业务单元之间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买卖交易的形式来开展。实行内部市场化后,企业里的每个业务单元(部门)也就是一个利润中心。利润中心以考核利润为主,必须同时兼顾收入和成本两项指标。这就改变了原来销售部门只注重收入忽视成本,生产部门只考虑成本而忽视收入的弊端,更容易实现企业整体利润目标的一致性。实行内部市场化后,可以将外部的经济压力逐层传递到企业内部各个业务单元。同时,企业内部的一个个“小企业”,将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和超额利润分配权。在各个“小企业”明确了自己的权利与责任后,将能减少因责任不清、利益分摊不均而导致的相互推诿,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也更能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潜力。

2装备制造业生产经营的特点

装备制造业,尤其是大中型设备制造企业,产品多为定制产品。从订单开始,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制造、安装产品。产品生产经历、产品设计、厂内备料生产,部件发运到客户使用地,进行现场安装,验收取证等环节,因此每个合同又相当于一个单独的小型工程项目。装备制造业,产品相对大型,需要有一定的场地、设备、人员,因此固定成本较大。由于行业约定俗成的付款条件基本是按进度付款,所以制造企业的前期资金投入较大。每个项目都存有一定比例的质保金和质保期,所以对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要求较高。每个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其中一个环节不顺畅,会影响后续操作,从而影响整个项目的效益。

3内部市场化在装备制造企业中的应用

针对于装备制造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建立内部市场化机制的目的在于:利用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以内部交易价格为纽带,将企业内部业务单元按照上下工序和服务与被服务之间的关系,转换成等价交易的经济关系,明确内部环节的责权利,加快内部环节运作,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加快项目生产速度,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设置利润中心和绩效考核。赋予各个利润中心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和超额利润分配权,打破平均主义,个人收入与企业利润挂钩,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力;将集权制转向分权制,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重心,从处理日常事务管理,转向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工作中。实施中应控制重点和应对:第一,基于装备制造业的特点设立利润中心(交易方),进行绩效考核。企业高层管理者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拆分内部业务单元,设置利润中心。每个利润中心即是内部市场化制度中的一个交易方,需同时兼顾收入、成本、效益原则。同时,需根据每个利润中心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行为规范和考核指标,以此进行日常的监督和控制。利润中心通常以考核利润指标为主,但为了避免利润中心一味追求利润而忽略企业整体战略部署和经营目标,因此,考核时也必须加入收入规模、新产品推广、内部贡献值等指标。对于不同的利润中心,企业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和工作重点,设定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以满足企业整体经营效益目标的实现和企业战略方针的有效开展。基于装备制造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可以根据各部门在产品生产环节的地位设置如下:管理总部向企业内各利润中心提供行政性服务支持,包括(行政、人事、技术等)。同时它也是内部市场化制度的制定者、监管者和协调者。按产品品种类型划分出不同的销售部门,作为单独的利润中心,它们是内部市场的购买方,向企业内部各生产性质的部门采购产品和劳务。由销售部门担当生产组织的调控者,由他们决定何时进行生产投入、安装进场,而非简单设置为下工序向上工序购买,可以更合理的把握生产投入节奏,减少企业资源占用。因为作为与客户订立合同的直接人,它们最了解合同内容、客户需求、客户现场施工进度等,最能把控合同条款内容和执行进度。各类型的制造、劳务部门作为内部市场的销售方。它们需按企业整体预算规模承担使用车间、设备等固定成本。由于它们在内部交易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所以对其利润指标可以设置为0,而将多余的利润留存销售部门。当然,内部制造和劳务部门,在满足内部需求后,也可以通过外接订单来弥补固定成本,创造更多的利润。考核指标外的超额利润留存销售部门,有利于发挥业务员的主观能动性,以便在订立合同时,争取产品目标利润外更多的利润,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赢。第二,制定内部市场交易规则。外部市场中,由合同契约约束着双方行为。在企业内部市场中,也需通过制定内部交易规则来限制交易双方的行为。外部市场中,买卖关系多是自愿交易为主。但在内部市场中,为保证企业固定成本的正常弥补、避免内外部不良的低价竞争,必须要设定相应的内外交易限制与保护政策。同时,为保证内部交易的顺利进行,常规的交易程序、方法、计价、质量损失认定等政策也必须预先约定。对于单项目的具体约定,在不损害公司整体利益的情况下,可由内部买卖双方自行约定。设定内部交易价格时,为了简化操作,可采取成本加成的方式。但由于装备制造业的厂房和设备折旧等固定成本较高,而这些固定成本基本由使用的制造部门承担,所以为了避免销售部门接单不足而导致生产部门固定成本摊分不足的现象,设定成本加成率时,可根据累计分包额的大小,设定阶梯比率。第三,建立内部结算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内部结算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是保证内部交易和绩效考核有效进行的前提。大型集团公司的内部结算通常采用内部银行模式操作。而对于中小型的企业来说,通过设置内部结算单、核算项目、辅助台账等,也可以实现将各利润中心的资金、收入、成本、利润等简单分立核算的目的。为便于内部交易双方的信息沟通和传递,企业需要建立相对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企业最高管理层也可以通过预算管理、利用信息平台,建立对客户、供应商、产品销售、人事等事项进行监控,从而保证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第四,建设企业文化。内部市场化可以解决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但不可能解决企业面临的所有问题。细分利润中心,赋予相对大的权利,不等于完全放手不管,企业最高经营者仍需把控全局发展。外部市场瞬息万变,即使企业内部管理制定设定的再完善,也可能会因为外部的例外事件而导致制度的不适用。企业最高管理者要想从繁复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实现“无为而治”就必须利用企业文化建设就这个抓手。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要在企业中树立一个全员一致的行动纲领和价值观,然后,让企业员工在这个无形的价值观指引下,自觉自发的为企业创造出更多有形的价值。

4结语

任何制度和管理手段都有其两面性。在实际应用中,管理者应该扬长避短,更应该基于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高生.企业内部市场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内部市场化范文2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市场化改革开放

至今,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有企业总体上已按市场规律运行,政府基本不再实施行政控制,国有企业的整体实力和规模持续增强增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内部的经营机制问题,特别是企业内部的市场化意识、用人机制、薪酬与激励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其中行政管理色彩偏浓、平均主义依旧存在、人员能进不能出、干部能上不能下等问题,仍是困扰国有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有待进一步改进。因此,如何做好转型、解决转型存在的问题,建设产权清晰、机制灵活、适应性强的现代经营制度,是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管理的关键点之一。

1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管理概述

国有企业改革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变革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经初期放权让利、实施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战略性改组、启动体制改革、完善国资监管机制等多个发展阶段,当前正进入改革的“深水阶段”,即推动国有企业的全面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的市场化从表现形式来讲,不仅包括资产管理、产权管理和经营管理的市场化,还包括竞争性国有企业退出的市场化。市场化管理是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的研究热点,交易成本、资源合理配置、组织结构的变革等问题充满争议。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管理是中国对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之一。

2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过于行政化,管理效率低下

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管理是企业制度的大变革,改革实施后,管理工作将脱离政府部门,企业发展应该由管理部门针对市场做出合理化的规划。但实际情况是,管理体制依旧存在着过于行政化问题。在机构设立方面,许多部门依旧沿用计划经济时期机构设置,等级分明,阶级制度严格,带有明显的官僚体制色彩,因而从内部设立之初就形成了行政干涉,这与当前流行的“高效决策的扁平化组织管理”导向明显不相适应。在运行方式方面,许多国有企业规章制度过于死板,事务的申报审批经历重重领导,效率低且行政化严重,僵化的行政命令使下级办事效率更加低下。在三项制度改革方面,现有的委托管理机制致使“企业是大家的企业”,各级人员都不愿意得罪人,存在着“干部能上不能下、员工能多不能少、薪酬能增不能降”的现象,在内部薪资待遇也以职称、行政级别和资历为依据,致使有贡献的年轻人得不到重用。另外,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也面临着更多来自政府层面的压力。地方政府或国资委作为所有者主体,要求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追求更大经营规模,不可能把追求利润作为唯一或最主要的目标,这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2.2法人治理机制不健全、决策机制不合理

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管理表面上符合一般的私有企业管理方式,在职能管理方面的岗位设置与平常企业并无区别。但在实际运行中,国有企业法人治理存在治理主体权责边界不清晰、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在不少省市的地方国有企业中,完全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不多,企业中多数领导班子成员仍由上级组织任命,且董事会和经理层权责重叠交叉现象较为普遍,授权体系还未有效建立,不少企业的董事长作为公司法定代表人,深度介入企业经营管理事务,“董事长干了总经理的活,总经理好比常务副总”;有的企业专职董事分工经营业务、分管职能部门,同时扮演决策和执行双重角色,经理层成员很难放开手脚。有些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企业工作流程设计及中层管理岗位职责不明确,对工作“该谁做”“怎么做”的规定不明确,很多工作推进主要靠个人协调,“商量着办”[1]。此外,绩效薪酬分配上“不公平”。一些企业党委会、董事会成员反映,班子内部分工不分家,许多工作是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一块儿做,薪酬分配无法体现责任、压力与业绩差异。

3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管理问题的改进措施

3.1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

国有企业进行市场化经营管理后,首要应改变的是政府角色定位,要主动从管理者逐渐转变为监管者,并向促进企业发展的“服务者”转型。市场化的运营管理首要条件是放开政策,国有企业市场化要遵循市场规律,企业领导层应该有更多的经营和管理决策权,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可以更为灵活,从而创造更多价值[2]。国有企业面向市场,企业做得好不好由市场说了算。市场化经营管理意味着事物都会有相对应价值衡量,传统的体制机制显然并不适合市场化的供需要求,创新体制机制是国有企业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完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推进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和混改、加大国有企业在“任免权、财权、投资权”等方面的授权力度,都是未来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市场化体制机制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于求成往往只会带来负面效应。这需要领导阶层和政府共同努力,不断摸索改革道路,坚持体制机制创新,这样才可以使国有企业在市场中处于领先。国有企业要积极探索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以清晰明确董事会、经理层、党委会和监事会的职责,做好党管干部与董事会依法聘任、经理层依法行使职权相结合。现行体制下,很多国有企业的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基本都是政府任命,而为了提高决策效率,多数企业都会选择三权合一,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一肩挑,导致企业内部机构形同虚设、决策程序形式化,确保有效监管内部权力机构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因此,赋予国有企业董事会自主聘任经理层权利、拓宽选人用人方式,尤其是对充分竞争型的一般商业性企业,应多渠道建立市场化聘任制、选任制、委任制相结合的方式,做到“经理层市场化聘任、契约化管理、市场化考核、市场化退出”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在授权管理上,进一步加强分层管理、优化授权与放权机制,对大型企业集团的二级子公司领导人员实行全面的市场化管理。

3.2深化绩效改革,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国有企业应着手构建“结构简单、市场接轨、重业绩、强激励”的绩效考核体系,坚持业绩导向、推进分配改革,以确保完成经营任务为目标,做到“事业共创、风险共担、效益共享”[3]。针对国有企业除主要负责人以外的各级经营管理者,在坚持党管干部、完善法人治理的基础上,鼓励去行政化、鼓励转换身份为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定薪和中长期激励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将薪酬收入与业绩增长挂钩,业绩增收入增、业绩降收入降;针对骨干员工,鼓励实施员工持股、员工跟投(新成立子公司)、技术岗位分红或加强科技创新奖励,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挂钩,坚持向贡献大、业绩优的岗位倾斜,并积极推进专项激励等各类个性化激励政策,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针对普通员工,在实施绩效奖金与工作业绩、公司年度经营收入挂钩联动机制的基础上,坚持推行岗变薪变、酬显其绩。

3.3加快用工改革,健全市场化用工管理

推动三项制度改革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变革,是健全市场化用工管理的重要抓手。由“组织选拔为主”改为“全体起立、竞争上岗”是用工改革的关键点,坚持人效提升、实施劳动定员管理、强化岗位动态管理、推动人员有序进出等用工市场化的重要体现[4]。国有企业可以建立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将冗员注入“人才池”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考试和定级,妥善制定安置政策,畅通退出渠道;同时,强化考核管理和劳动纪律管理,对违法、违规员工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规定严肃惩处,确保闲庸懒散者有序退出。

3.4聚焦产业特性,构建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产业结构市场化就是将国有企业产业结构做出合理化调整,聚焦产业与行业特性,基于企业竞争优势,梳理重组业务架构、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建设有竞争力的产业平台。传统国有企业往往以一个产业为主要支柱,其他部门对其进行技术支持。这种方式虽然使产业产品质量得到保障,但又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改变传统产业结构,各个部门都发挥出应有的贡献,同时鼓励高新技术的研发,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完成产业结构市场化的升级,实现了国有企业市场化的核心目标;同时,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努力做到“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发展,建立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创新链和技术能力。

4结论

内部市场化范文3

关键词:融资模式;盈余质量;融资约束;成本;公司治理

0引言

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运作的基石。会计信息构成了资本市场上连接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的重要纽带,而较高盈余质量的财务信息则能给投资决策提供更多有效帮助,对于准确判断公司价值具有积极作用[1]。近年来,财务操纵、信息批露真实性等与会计信息密切相关的话题被不断提及并引发多方关注,在此背景下探究不同融资模式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及其内部作用机制,不仅有利于公司治理水平提升的对策研究,而且对于推动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对外开放以及注册制的不断完善有着重要意义。融资需求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公司在面临融资约束带来融资需求的压力下存在向上的盈余管理动机,以获取更多的资本支持[2]。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贷款过程中主要通过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来判断企业未来偿债能力,进而判断企业的信贷风险。为了获取银行贷款,企业往往会把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作为重要的盈余管理策略。企业上调盈余管理的程度和企业所获得的信贷资源也有着较强的相关性[3]。因此,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是影响企业向上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公司内部存在的成本是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相对于公司所有者而言,公司管理者更具有信息优势。两权分离带来的成本导致管理者追求更大的控制权收益。委托问题形成的成本使得管理层有着较强的盈余管理动机[4]。特别是上市公司面临亏损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更强[5]。债权融资模式正逐步成为我国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自Jensen(1986)提出“债务治理假说”理论以来,大量研究表明,企业的债权治理效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本身通过获取债权资本支持,缓解融资约束;二是债权人通过债务合同条款设计,加强对债务人经营活动和投资决策的影响,减小成本。综上,本文聚焦以下问题:第一,债权治理作用如何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不同种类债权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水平的影响是否一致;第二,不同债权种类的债权治理作用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盈余治理管理水平有何影响;第三,不同种类的债权治理作用对不同市场化水平地区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影响如何。此外,债权治理影响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管理的内部作用机制也亟待厘清。

1研究假设

当前对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公司受到融资约束带来融资需求压力而进行盈余管理。融资需求高的公司倾向于通过盈余管理来获得较多的银行贷款[2],且上市公司确实通过盈余管理手段获取了更多的融资支持[3]。二是成本促使公司管理者为个人利益进行盈余管理。公司实际管理者也存在为避免业绩下降被迫离职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4]。由于委托-问题的存在,公司大股东往往有着很强的动机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而隐瞒其控股权私利行为。在银行贷款融资模式的债权治理效应研究方面,以银行贷款“大贷款人监督”理论为基础,Shleifer和Vishny(1997)[6]研究发现银行在与企业签订贷款合同过程中会加强对企业内部信息审查,通过在合同中嵌入限制性条款来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Lin等(2013)[7]认为银行可以通过有效的信息获取优势、可信的威胁等渠道来更有效地监督管理者的自利行为。相关文献表明,银行贷款一方面使得企业获取资本支持,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企业经营活管理决策动和投资决策行为的监督,降低了企业内部的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盈余质量管理。债券债权目前在上市公司中主要表现为公司债券,其发行过程中有着严格的信息披露管理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盈余质量操纵起到了监督作用。通过强制披露内部信息,减小信息不对称,从而发挥有效的公司治理作用,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在信用债权的治理效应研究方面,Wu等(2014)[8]认为在有效的市场机制下,市场参与者之间长久合作可以促使参与双方有效减轻信息不对称,防止盈余操纵。信用债权作为对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行为的一种有效补充,在金融发展欠发达地区有着显著的投融资作用。信用债权更能有效发挥债权人的监督治理作用,弱化管理者对公司盈余的操控。基于上文讨论,本文提出:假设1:银行贷款、债券债权、信用债权对上市公司盈余操纵行为具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目前国有银行依然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且主要贷款人——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关注度并不高,因此本文预期银行贷款抑制民营企业盈余操纵的作用更强。信用债权能够减小信息不对称,较好地发挥对企业的监督作用。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商业信用的债权治理效应对民营企业盈余管理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更能降低民营企业的盈余管理。债券融资是企业获取直接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鉴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总体规模不大,因此债券债权治理效应对抑制上市公司盈余操纵仍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公司债券面向市场公开发行而存在较多债权人的情况下,部分债券投资者容易“搭便车”,削弱债券债权对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治理效应。据此,本文提出:假设2:相对于国有企业,银行贷款的债权治理作用对抑制民营企业盈余管理来说更为显著,更能有效地抑制民营企业盈余操纵水平;相对于国有企业,商业信用的债权治理作用对抑制民营企业盈余管理来说更为显著,更能有效抑制民营企业盈余操纵行为;相对于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的债权治理效应,债券融资的债权治理效应在抑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操纵上作用不明显。市场化程度差异对公司治理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对民营企业公司治理影响更大。市场化程度越高,金融市场环境越完善,市场运行机制越健全,越有利于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取外部融资支持。程新生等(2011)[9]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公司盈余质量较低。而就债券债权而言,发行管理过程中的强制信息披露要求使其公司治理作用受市场化程度高低的影响较小。据此,本文提出:假设3:银行贷款的债权治理效应更能有效抑制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信用债权治理效应更能抑制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上市公司盈余操纵行为;债券债权的治理效应受市场化程度高低的影响不显著。

2研究设计

2.1数据来源。为识别债权治理效应与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考虑到2007年我国会计准则发生变化,选取2007—2018年我国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对样本数据进行如下筛选:(1)删除样本期间被ST、PT的企业;(2)剔除财务信息严重缺失的样本;(3)剔除属性缺失的公司。为了保持结果的稳健,本文将所有样本数据在公司层面进行了聚类分析。

2.2变量定义。(1)被解释变量:盈余管理(ABS)。借鉴黄琼宇等(2014)[10]的研究方法,构造修正的DD模型来测度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作为衡量公司盈余管理的指标。同时,也有研究认为,在中国资本市场中修正的Jones模型可以更好地估计上市公司操纵性应计盈余管理。因此还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每家公司的操纵性盈余管理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2)解释变量:公司债权治理水平(Level),主要以银行贷款(Level_bank)、债券债权(Level_bond)和信用债权(Level_credit)来表示。其中,银行贷款以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之和与总资产的比值来衡量;债券债权用公司应付债券与总资产的比值表示;信用债权以公司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的和与总资产的比值表示。上述指标均做标准化处理。(3)控制变量:①企业内部成本(Cost);本文以企业非正常管理费用衡量企业内部的成本,表示企业内部实际管理者对所有者利益侵占程度和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占程度。具体以企业当年管理费用总额扣除企业正常管理费用额的余额来衡量企业非正常管理费用指标。②企业融资约束(Investcorp);本文借鉴Fazzari等(1988)的研究,构建了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模型,用以检验债权治理是否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为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文还选取了可能影响盈余管理的其他控制变量,如公司资产负债率(Debtratio)、机构持股比例(Instgov)、公司规模(size)、管理费用(Man-age)、公司股东权益收益率(Roe)等控制变量。

2.3估计方法。(1)基本回归模型设计为估计债权治理效应对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构造如下模型:ABSit=α0+β0*Levelit+σ0*Controlit+δi+γt+εit(1)其中,i、t分别代表第i个企业和第t个年度。ABSit表示盈余管理,由修正的DD模型和修正的Jones模型估算盈余管理水平。Levelit为公司债权治理水平的变量,Controlit表示一系列公司层面的控制变量,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δi、Yt是控制了企业和年度固定效应,并且使用在公司层面进行了聚类稳健标准误。(2)机理检验设计为检验债权治理效应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内在影响机理,设计模型下:Costit=α1+β1*Levelit+σ1*Controlit+δi+γt+εit(2)Investcorpit=α2+β2Levelit+θ2Levelit*Cashit+σ2Controlit+δi+γt+εit(3)式(2)和式(3)分别用以检验债权治理效应对企业内部成本、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式(2)中的因变量是企业内部成本(Cost),以企业非正常管理费用表示。式(3)中的因变量是企业融资约束(Investcorp),Cash为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用以检验债权治理是否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3结果分析

3.1基准回归结果。表1呈现了债权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基本回归结果:银行贷款、债券债权和信用债券与公司可操纵性盈余质量管理的系数都为负,且至少在5%水平上保持显著。验证了前文研究假设1,说明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债权的公司治理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升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质量。

3.2稳健性检验。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重新估计盈余管理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其回归结果与基准回归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系数的符号和显著性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本文的结论是稳健的。

3.3异质性分析。(1)国企与民企为了进一步考察债权治理效应的异质性,将上市公司样本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类。表2回归结果表明:相对于国有企业,银行贷款的债权治理作用在抑制民营企业盈余管理方面更为显著;相对于国有企业,商业信用的债权治理作用在抑制民营企业盈余管理方面更为显著;相对于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的债权治理效应,债券融资抑制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作用不够明显。因此,不同种类的债权治理作用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盈余质量有着不同的影响,不同种类的债权治理效果具有明显的异质性。验证了前文假设2。(2)市场化程度依据市场化进程差异将所有样本分为两组: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发展程度指数小于样本市场化指数中位数的为市场化程度较低组,否则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组。下页表3回归结果表明:对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而言,银行贷款和盈余质量指标的回归系数为负,且较为显著,说明银行贷款的债权治理效应更能有效抑制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对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而言,信用债权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管理的回归系数为负,且较为显著,说明信用债权治理效应更能抑制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债券债权的治理效应受市场化程度高低的影响较小。验证了前文的研究假设3。

4结论与启示

内部市场化范文4

关键词:煤炭管理;后勤管理;市场化运作

后勤管理对煤矿企业的运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影响。后勤管理成本投入的过多,会增加企业的资金运行压力,而成本投入的过少,又会影响一线工人的生活以及工作质量。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就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其既能够为一线工人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又能够有效节省后勤管理的成本支出。

一、后勤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

(一)指导思想

首先,应该构建后勤服务激励体系,切实强化后勤服务水平。其次,应该对后勤服务进行合理定价、定员、定服务范围、定监督部门、定消耗指标、定考核标准。再次,应该构建覆盖煤矿区域之内的全部后勤服务单位,并落实科学的市场核算方法,切实促进后勤服务的市场化管理。

(二)组织结构

为切实保证后勤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科学、合力开展,必须要构建专门的后勤管理市场化领导小组,以此对煤矿后勤管理的市场化进行有机的运作[1]。具体来说,可以落实如下的设置方法:组长由矿长担任,副组长主要由后勤矿长以及管理矿长进行担任,小组成员主要应该包括人资科、企管科、供销科、计财科、后勤中心、维修队。领导小组之下,本公式可以设计在后勤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可以由后勤主任进行兼任。后勤中心应该设立专门的市场管理员,并由各管理员负责后勤工作市场化的一系列安排。

(三)职责明确

首先,领导小组应该负责后勤管理市场化管理制度的审定,后勤管理市场结算的审批以及审定,仲裁后勤服务的市场纠纷。其次,后勤管理办公室应该负责后勤管理市场化运行具体实施办法的制定、完善、修订。落实日常的后勤市场化服务管理,后勤市场化结算、信息汇总。对后勤服务单位进行定期的服务质量考核检查,及时进行整改。对市场化运行的资料进行收集,并进行及时的上报。向市场化办公室提交有效的市场化资料以及市场结算表。

(四)后勤服务项目

后勤市场化的服务内容主要有两堂一舍、零售超市、洗衣服务、地面修缮、环境卫生、水电供暖、绿化、废旧物资清理清运等等。

二、后勤服务的市场化设计

(一)职工公寓

首先,对于服务范围应该涵盖楼梯、走廊、洗漱间、卫生间、楼前楼后保洁、职工床上用品、公共设施等等,力求给所有煤矿职工一个温馨、舒适、卫生、整洁的生活场所。其次,定价标准,依照上一年度的平均公寓入住人数以及职工的工资水平进行适当的定额。再次,对于入住人员的管理,应该由房产办按照公寓上交的企业职工入住资料以及入住人数进行人员信息的有效统计。再次,工资的核算方式应该是额定单价乘以入住人数再加上年功、津贴、节假日工资等等,加上电力费、材料费、办公费,减去办公以及材料的消耗以及各项扣款。

(二)职工食堂

首先,食堂应该供应煤矿职工的24小时用餐。其次,定价方式应该按照食堂上一年度的平均营业额度、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员工工资等进行单价的制定。再次,材料消费之中的固定资产应该依照煤矿的规定进行规定渠道购买,包括:购货车、炊具、厨具、维修等等。购买物品应该在经过审批之后,在成本中进行支取。此外,营业额以及利润的计算应该以食堂的月度收支报表为准。对于工资的核算应该是额定单价乘以食堂的营业额加上年功、津贴、节假日工资电力定额消耗,减去电力消耗以及各项扣款。

(三)职工超市

首先,超市应该为煤矿员工提供24小时的售货服务。其次,对于单价的制定,应该按照超市上一年度的平均营业额度、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员工工资等进行单价的制定[2]。再次,超市的营业利润应该以超市提供的月度收支报表为准。此外,超市工资的核算方式应该是额定单价乘以超市的营业额加上年功、津贴、节假日工资电力定额消耗,减去电力消耗以及各项扣款。

(四)澡堂以及洗衣服务

首先,对于服务范围应该保证为煤矿的员工提供宿舍内床单、被褥的清洗以及修补,保证员工居住环境的整洁。同时,应该为员工提供洗浴以及衣物清洗服务,保证所有职工都能够穿上干净整洁的衣物。其次,对于单价的制定,应该按照上一年的洗衣工作量以及现有洗衣工作量、工作人员的工资、员工工资等进行单价的制定。对于工资核算应该是额定单价乘以洗衣量加上年功、津贴、节假日工资电力定额消耗,减去电力消耗以及各项扣款。

(五)水暖供应

首先,对于服务范围应该是为全部煤矿区域内的水、电、暖闭路供应,保证煤矿所有员工正常的生活用水、用电以及居住取暖。其次,对于定价方式应该是按照煤矿岗位员工的工资收入以及节假日的工资收入进行定价。再次,应该定期对后勤服务质量进行考核。此外,对于工资的核算,应该是额定考核结果加上材料、电力、办公费用,加上年功、津贴、节假日工资电力定额消耗,减去电力消耗以及各项扣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后勤服务的市场化运营能够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好的后勤保障,并且可以有效节省企业的后勤管理成本。对此,必须要落实科学的手段措施,推进煤炭企业的后勤管理市场化运营。

参考文献

[1]刘红霞,幸丽霞.兼并重组煤矿经营管理途径探析--兼论兼并重组煤矿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J].南方金融,2015(04):4-14.

内部市场化范文5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农商银行;财务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农村商业银行创建以来在扶持中小微企业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办法》可知,农商银行是指辖内农民、企业法人、农村工商户及其他经济组织联合发起创办的股份制地方性金融机构,其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当地农民,并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全面金融服务,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2]。2015年国务院总理在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提出以新理念统领“十三五”规划编制,确定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结合《2017-2022年中国国内银行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可知,中国银行业正步入新常态,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在加快推进,国内银行传统息差收入模式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为了提高农商银行在新时期利率市场化背景条件下的核心竞争力,降低银行财务管理风险,本文现对利率市场化下农商银行财务管理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一、利率市场化内涵

利率市场化是指将利率决定权交由市场,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自主确定交易资金利率的完整过程,而市场参与者在融资过程中的利率水平主要取决于市场中存在的供求关系。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内涵包括下述四方面内容:①融资市场中的交易双方均具有决定利率的权利,而定价权也是双方拥有的基本权力之一,交易主体通过协商确认资金交易价格、规模等各项条款;②利率期限、数量、风险结构等均由市场自发决定,不同交易形式下的交易价格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将会直接体现在交易风险和期限上;③资金市场利率变动的基础是一个发挥主要作用的确定利率,简而言之,即利率市场化存在明显的基准利率问题,此利率通常由单项或多项交易量较大的资金交易主体来决定;④利率市场化是政府间接参与利率调控的一个过程,而调控手段多采用市场方式,以此最大限度地减轻金融市场的波动。

二、利率市场化下农商银行财务管理面临的风险

农商银行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掌握利率市场化对自身发展的影响,从而制定出更加高效、全面的应对措施,提高风险管控水平。当前利率市场化下农商银行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风险问题主要如下所示:(1)数据分析能力薄弱,农商银行多位于乡镇等基层地区,缺乏对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变化情况的有效分析,直接影响到银行管理者投资决策的正确性。但是随着农商银行客户和业务范围的拓展,农商银行在经济发达地区得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常见业务包括房贷、存款、抵押等,而此类业务的效益收入与利率波动关联密切,为此必须关注市场动态变化情况,准确把握利率;(2)利率风险增大,农商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必须合理控制资金流动量,这是因为在利率波动条件下,部分客户会出现贷款违约情况,增大银行财务管理风险;(3)管理全面性有待提高,当前农商银行管理体系中多采用处置管理和双线负责制模式进行日常管理,缺乏财务决策科学性,影响资金流通安全和银行运营效率;(4)信用风险较高,银行资本结构失衡直接会影响到银行财务管理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控制效果,形成较大的财务管理风险。

三、利率市场化下农商银行财务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外部审计,健全金融管理体系

农商银行面对现行利率市场背景下的财务管理风险,必须不断健全财务管理机制,改变自身存在的缺陷,提高银行效益。为了提高银行财务管理风险防控能力,农商银行的日常监督审计工作必须与国际相接轨,完善自身监管审计水平,通过专门的会计事务所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审计[3]。与此同时,利率市场背景下,中央银行取消了对利率的管制,因此利率定价方式是农商银行尤为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解决农商银行财务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多元化问题,必须优化利率定价方式,采用量化方式明确利率定价模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农商银行必须全面考虑市场环境对利率定价模式的影响,从而为银行内部贷款、存款利率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定。首先,构筑合理金融产品保本监控体系和银行储户贡献度评价体系,强化各业务金融产品定价机制,并根据市场利率变化情况、相关政策等作出即时调整,为储户提供竞争力更强、更加合理的价格。其次,必须严格防范利率风险,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预测利率走势,找准定价机制,调整敏感资产负债,对存款利率进行定价时切勿盲目升高,贷款利率定价切勿盲目降低,必须实现农商银行成本的可控性效果,将资金流程、银行运营成本维持在银行承受范围内,严禁、合理、科学地进行存贷款利率定价。最后,全面评估金融管理体系,加强价格执行和评估监管力度,对利率定价实行全面化、精细化管理,提高银行财务管理中的利率定价质量控制水平。

(二)强化案防合规,加强公司治理

农商银行在进行日常财务管理时,必须以银行内部制定的管理机制为主要工作依据,管理机制指的是银行管理要素践行的方式及管理过程。当前农商银行内部风险隶属潜在风险范畴,在进行日常管理时极易忽视银行内部风险,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农商银行风险管控利弊,按照银行实际发展情况和风险管理情况制定有针对性地管理措施,强化银行内部管控力度。在市场经济加快发展的推动背景下,我国农商银行近年来在农村、农业、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农商银行在银行领域中的地位得以逐步稳步,为了适应新时展趋势,应对农商银行面临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必须加强银行风险管理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另外,农商银行针对人情利率、政策性漏洞等风险问题,必须加强内部治理,通过实行强化合规管理,加强内外案防风险防控,并根据市场发展趋势,结合银行自身发展情况,构筑互相制约、高效全面的银行内部管理机制,全面控制银行整体运营过程。

(三)强化系统建设,运用数据分析进行科学决策

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对银行财务管理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这是因为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与农商银行日常财务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展开关联密切。通过构筑资产负债管理系统、管理会计系统和内部系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准确记录和存储银行日常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信息,运用数据分析进行科学决策。同时财务人员的专业化素养是保障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展开的重要人力资源基础,为此充分明确银行内部财务人员岗位职责,清晰理顺各岗位相对应的链接关系,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财务管理决策者在进行金融产品相关内容的决策工作时,必须全面搜集和分析当前的经济信息,切勿依据既往经验主观判断,避免出现决策失误等异常现象,减少银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外银行管理者有必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制约体系,对于违章操作的人员给予相应的惩罚,对于表现优异的财务人员给予薪酬、职称等方面奖励,将财务人员个人工作水平与绩效考核相挂钩,降低财务管理风险。

(四)改善资本结构,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据相关报道显示,银行对资本充足率必须保持动态调整,保证充足率>巴塞尔协议预设的8%,合理分析和调整负债结构,针对不同负债期限的金融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银行资金流动性维持在正常波动范围内,提高农商银行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同时根据银行内部储户既往信用情况,加快构筑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工作,通过与其他银行相互合作,构筑更加全面的信用评价体系,充分降低银行财务风险。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利率市场下农商银行为了应对市场变化情况,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力度,根据市场和政策波动情况,结合银行自身发展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降低银行财务管理风险,提高银行财务管理水平,推动农商银行未来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英秀.农商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策略——以四川威远农商银行为例[J].当代县域经济,2016(2):81-82.

[2]王少云.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J].中国商论,2016(26):72-74.

内部市场化范文6

关键词:市场化;高速公路;养护;企业战略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不断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进入攻坚阶段。顺利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种大环境下,对于高速公路养护企业而言,有必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企业战略管理,提高高速公路养护质量和效果,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充分体现养护成本支出的效益,促进高速公路养护行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1]。也只有如此,公路养护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求得更为理想的未来发展。市场化进程的加剧,既为公路养护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错过的发展机遇。当前,部分高速公路养护企业在思想认识上尚且没有完全转变,在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方法上不能与市场化进程相适应,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必须对高速公路养护企业战略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一、高速公路养护企业战略管理现状及问题

1.战略管理意识薄弱

部分高速公路养护企业不具备长远发展眼光,对战略管理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甚至认为战略管理与己无关。高速公路养护企业是随着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同步发展起来的行业之一,如果没有完善的企业发展规划,不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形势,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则会严重动摇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逐渐被时代所淘汰。另外,高速公路养护企业在制定自身发展战略时,由于对市场发展环境分析不足,信息收集不全面,市场敏感性不强,新技术新方法掌握不到位,不能够更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提高高速公路养护企业的战略管理意识,强化思想认识的转变势在必行。

2.管理不规范,战略执行能力不足

对于部分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公路养护企业,在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存在诸多短板,因此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资金争取、争夺市场份额等企业基本生存方面,导致内部管理不规范,甚至不具备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更多依靠管理人员个人意志与经验进行[2]。即便一定程度上制定了战略管理制度,但由于实际执行力不足,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个别企业采用西方理论和管理模式,但却局限于照搬照抄,未能结合实际进行消化吸收,转变为符合企业经营实际的管理策略。

二、市场化进程下高速公路养护企业战略管理措施

1.树立适应环境的思想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市场化环境下,高速公路养护企业被卷入市场化的大潮中,但原来固有的经营模式和惯性思维依旧存在,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化的转变。因此,高速公路养护企业必须实施战略管理,整合自身内部资源和外部条件资源,探索建立符合自身经营的管理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化潮流。企业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的策略及时调整,可反映出企业的成长力。只有尽快树立起适应市场化环境的思想意识,才能为实现成功经营奠定基础。

2.树立竞争优势的思想

在市场化背景下,公路养护企业要树立竞争优势的思想。对此,要充分分析掌握自身现有资源,选择最符合市场化潮流的经营方向,适时调整经营范围,寻求满足市场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形成专业化、系统化的企业竞争优势条件,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收益。

3.树立结构重组的思想

进行结构再重组,是公路养护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以往的经营管理中,部分高速公路养护企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有固定的业务资源和运营模式,较少参与市场竞争,内部结构管理相对固化[3]。因此,在市场化条件下,有必要对内部结构进行重组。通过结构重组,可以将原有僵化的管理模式重新激活,实现多种资源的重新整合,调整资源配置,形成竞争优势。

4.强化成本管控意识

成本管理是战略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为企业获取利润提供便利条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有效强化成本管控,是一项重要课题。因此,高速公路养护企业要从强化成本管控意识着手,分析成本构成,细化成本管控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成本管理,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5.从金钱资本向智力资本转化

长期以来,受多种影响因素的制约,部分高速公路养护企业更多地注重金钱资本,而忽视了智力资本,认为只要有了金钱资本,就可以更好地开展养护施工。而在市场化背景下,高速公路养护企业不仅要注重金钱资本,更要注重智力资本,实现由金钱资本向智力资本的有效转化。智力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能够更为有效地管控金钱资本,实现其效益最大化。

6.从质量管理到创新管理

高速公路养护企业的生命在于实际养护质量,无法保证养护质量,任何战略管理措施都是空谈。为了能够巩固高速公路养护企业的养护质量,要从技术创新方面着手,强化对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的应用,不断优化公路养护质量,才能在市场化的竞争大潮中处于有利地位。

7.员工满意战略

员工是高速公路养护企业开展各项业务的主体。因此,要在战略管理中实施员工满意战略。通过员工满意战略,可以全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激发不同岗位员工的聪明才智,在开展公路养护业务中充满热情,更为有效地满足公路养护需求。因此,员工满意战略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实践中,更多的高速公路养护企业忽视了员工满意,导致战略管理效果不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化条件下,高速公路养护企业面临着不同方面的机遇与挑战。企业要想在市场化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要实施全方位的战略管理,接受市场化挑战,掌握市场化机遇,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贡献力量,为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取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俊敏.新形势下公路养护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产,2018(10):88-89.

[2]刘万忠.公路养护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会计师,2017(10):112-113.

内部市场化范文7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

中国经济的稳中向好发展有赖于实体经济的铺垫和金融市场的助推,我国在2014年全面深化对金融市场进行改革,利率市场化得以突出和重点关注[1]。总体看,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于我国经济具有宏微观两个层面的重要意义,当前,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基本放开,同时,存款利率也具备更大的浮动区间,在经济新常态下,金融利率行业建设性及标志性政策制度陆续出台,利率管制制度、金融市场化定价机制、利率市场化参与机制成为社会关注的新课题,新焦点。

1经济新常态下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概述

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有着一定的惯性,也存在相当的惰性,金融利率市场这只手的出现,为经济社会发展加了一把力,带来了鲜活力。金融利率与货币市场一体两面,推进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体是社会金融机构,基于市场上的各类货币经营及融资行为,金融机构借助利率的合理设置,可以使金融利率沿着科学可控的方向发展,并为利率整体调控管理打好基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影响制约金融利率表现的主要因素,而金融利率的管理及实施则要兼顾利率结构、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管理等核心要素。利率市场的变化由中央银行经由货币政策工具来反映,相应地,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条件的创造也主要由中央银行主导。立足经济新常态背景,社会经济基于金融利率市场更为敏感,同时也带来了不易察觉的某些风险隐患[2]。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为避免系统性问题出现,就需要充分释放货币的利用率,将利率变化决策权赋予金融机构,依托金融市场的科学规范,带动利率市场化水平。简言之,金融利率市场化绝非无水之源,无土之木,而要扎根货币市场,力求采取更为稳妥的方式开展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货币结构及利率这两条线,完善改进金融利率市场化格局。

2经济新常态下开展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原因

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方案及战略一经形成和发轫,就成为金融行业热点话题,宏观层面看,利率的市场化就是将利率更好地纳入到市场管制空间内,开展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本质目的也是本着金融利率多维立体管理这一宗旨,向社会及大众提供更为有效的金融服务。微观层面看,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原因存在如下几个方面:

2.1经济发展受制于人为低利率的掣肘

社会经济发展带有一定的回落性,其中利率作为经济引导要素,在以往经济运行实践中出现了因人为管控或操作而存在低利率现象,对经济总体发展造成相当的阻碍,甚至扭曲作用。如人为低利率现象持续时间长,金融机构的资本会出现过低的充足率,进而致使金融机构难以有效清账,给金融机构,如银行带来财务管控风险。从中可见,金融利率管制是金融利率改革的先手,特别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有效并科学管制金融利率应成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方向。要尽量消除人为低利率对经济的破坏性,做好金融利率管理机制的构建及创新是首要之意[3]。要达到这一目的,一是要注重创新金融体制,以对金融市场及资源整合并管控;二是要厘定金融管理模式下的金融利率区间,以市场化利率指引金融市场,为社会经济实体提供金融服务平台;三是要认清经济新常态背后的风险,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提早防范。

2.2资金使用价格需要利率发挥引导作用

经济新常态下的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确定了战略及方向后,资金使用价格的界定上,金融利率市场化就能够充分给予指导,从而提高金融资金的利用率。从这一层面看,推行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活跃金融市场,释放金融资金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前期掺杂人为管控的利率,无法发挥资金使用价格的应用作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实施后,针对社会金融机构职能,已实现了间接调控为主,直接调控为辅。例如,近些年提出并趋于成熟的存款保险制度、人民币国际化、银行业改革、资本账户开放、民营银行准入等方案政策措施,即是应对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寻求金融利率改革的重要实践。这些实践都使货币政策与利率市场化进程彼此结合并应用,放大突出资金交易活跃度,从而给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及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提供了重要平台和良好环境。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赖金融利率市场化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局的形成及发展,为实体经济及虚拟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同时也给社会金融机构,如银行开展业务提出了更高的监管要求[4]。金融利率是金融市场的生命线和晴雨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也有赖于金融利率的指导保障。十八大及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实施金融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金融利率市场化已经内化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局中。站在这一角度看,整合金融利率资源,创建金融改革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战略的内核。从现实状况看,经济新常态带来了较多不稳定因素,给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增添了一些未知挑战,例如,金融利率市场化会极大冲击现有金融机构的信贷交易及衍生业务,也给金融机构开展信贷资产风险识别及管理增添了难度,但从长远看,抓住金融利率这个牛鼻子,是改革银行机构,提高金融管理水平,推出世界化的金融机构的可靠机遇和有利途径。

3经济新常态下有效应对并推进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思路

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相应地,在看待中国经济及金融市场发展时也要有新心态,新眼光。经济的发展单一依靠外来投资刺激往往不持久,凝心聚力地推进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寻找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重要途径[5]。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让金融资源走到市场资源配置前台,才能更快地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之目的。

3.1深化金融利率市场改革,增强金融机构应对消化利率市场化的水平

毋庸置疑,金融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金融机构起到站头排,打头阵的作用,因此,立足经济新常态,金融机构要同步与利率作市场改革,在不断深化中,潜移默化提高金融机构应对利率市场化的能力。一是明确利率市场化对金融市场带来的新影响及金融机构应具备的新能力,创造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条件;二是提速构建利率定价机制及金融风险管控机制,提早预判金融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隐藏性金融风险要素;三是强内功,金融机构要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判断力及管理控制力,让利率变化在最短时间内消化;四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建立金融利率内部转移价格机制,让资产使用价格发挥主导作用,进而构建正向激励格局氛围,以激励控风险。为促使内部约束制度充分发挥应用功能,金融机构要围绕内部资本这一主线下功夫抓运行,搞管理,对资产价格能够真正做到自如、高效、科学、规范管理。总之,新常态经济下,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不会中断,金融机构应摒弃盲目高增长模式,转而寻求内涵式增长,商业银行要持续做好改革创新,增强内生活力,在管理改革过程中要红利。

3.2面对经济新常态,提高经济实体适应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能力

经济新常态下推进实施的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一方面对银行业形成了冲击,使其在经营业务上转思路,调方向,另一方面也给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利好,便于其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从前期看,我国的金融机构主要将精力放在利益的最大化获取上,对实体经济服务职能没有充分关注,经营利润、盈利速度及规模置前,业务质量放后的现象较为突出。目前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3倍于GDP,但其中也充斥了信贷资金内部空转、金融浮沙指数偏大、金融与实体经济脱节等现象。基于此,新常态背景下,国家开始引导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之树。作为企业实体而言,要做好准备,通过企业制度建立及优化,增强企业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能力,铺平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道路,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和良性互动。具体而言,一是要优化企业实体产权主体,明确企业的股权分配体系及基本结构,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利率能够采取市场化认知及管理视角,提高利率的综合控制水平。二是要做好利率市场化调研分析,针对金融利率寻求构建激励机制,让金融参与市场管理,让利率真正为实体企业所用。三是建立覆盖实体经济运行的利率保障制度,通过金融机构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业务,辅助提高实体经济应对金融利率市场化冲击的能力。

3.3依托经济新常态,增强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

经济新常态带有一定的周期性,面对这一经济运行规律特点,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还要以制度上的完善及优化为主纲,以金融市场宏观调控及管理为抓手,深层优化金融市场氛围及利率管理手段。作为开展实施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力,金融机构,如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将金融市场利率与银行利率深度结合,在对金融市场服务能力进行强化的同时,起到完善金融市场的作用。在金融管理手段、工具及政策的建立上力求规范,延伸到金融货币市场的管理过程中。针对金融利率本身自带的风险易发特点,一方面要做好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要发挥利率风险管控市场化机制职能,将金融利率风险温控防范。另外需注意的一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之根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要持续完善,市场经济发展战略要与时俱进,时有创新,让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找的准方向,落的到实处。此外,在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中,金融市场宏观调控的介入,主要目的及宗旨要放在监管及服务上,以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为着眼点,边调控边提高金融服务创新水平。作为金融机构而言,要在金融利率市场化跟进中,不失时机地推出更具吸引力和引导性的金融产品及软服务项目,让金融管理的主体移到金融产品上。在金融产品的经营及资金使用价格的整合中,市场化的利率空间得以形成,金融利率能够大致保持在科学化范围区间内。应警惕并清退人为低利率现象,让市场化机制主导引领金融市场发展走向,辅以必要的调控手段。

4结语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金融利率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也势在必行。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要凸显市场化的主体作用,认知金融市场利率人为控制的缺陷,站在宏观及微观层面上从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氛围营造、金融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运行机制、管理机制构建、实体经济应对金融利率市场化能力增强、宏观调控及时参与等方面共同优化,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甄峰.后利率市场化时代的金融改革与冲突[J].银行家,2018(4).

[2]曹艳琦.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与我国金融改革[J].财讯,2018(16).

[3]王浩.推进金融改革,防止我国经济“脱实向虚”[J].人民论坛,2019(9).

[4]张芳,薛净茹,秦净?.利率市场化进程测度及策略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8(23).

内部市场化范文8

经济发展需要资源环境的持续供给,但是资源环境稀缺性又决定了经济过快增长必然造成资源耗竭和环境退化、经济效益降低和社会福利损失,所以,需要构建合理的平衡关系机制,而机制模式的选择又取决于决策对象的自身特征和经济运行规律。目前,适度管制下的市场化低碳经济模式已成为全球的必然选择。处于体制转型期的中国,既承受着逐年增加的国内环境压力,还要承担国际减排责任,同样面临如何选择有效保护环境的模式问题。因为,现有以规制为主体的环保模式并不足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所以,必须充分借鉴国际成功经验,走适度管制下的市场化低碳经济之路,方能有效改善中国社会环境福利和顺利兑现国际减排承诺。

一、我国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现状与面临困境

(一)现状分析

中国历经3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快速进展,人民生活极大提高,但也因严重依赖资源的高消耗而欠下极为严重的“生态环境债”,产生了潜在的社会环境福利风险,使资源环境约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近些年,各级政府通过一系列政府规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退化和资源枯竭进程,但尚未完全扭转这种逆势,于是便开始尝试一些市场化环保决策,逐步奠定了适度管制下市场化低碳经济模式的部分条件。

首先,市场化制度逐步健全,主要成果有:一是出台一系列促进市场化法律和行政法令,促进环境政策从行政管理向突出经济与环保协调和“双赢”的市场化之路转化;二是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将环保纳入财政体制改革,通过财政税双重红利政策改革,加大环境保护市场引导;三是结合国际标准、国内产业和环保政策,积极推行“绿色信贷”政策,探索环境资产交易工具,试点环境污染责任和环境资产交易保险工作,逐步搭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管理体系;四是通过市场激励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减排,开发和应用清洁生产和改善环境的技术;五是逐步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以加大监管力度,将环保信息纳入全国统一的企业征信系统。

其次,环保市场体系得到初步确立,主要表现为:一是国内企业积极投身减排项目交易,先后诞生针对“碳中和”的企业和自愿减排的“熊猫标准”,成为最早的环保市场化推行者;二是金融机构逐步建立“赤道银行”,推出与环保有关的碳基金、碳价格、碳理财产品等交易工具,在碳金融财务顾问、能源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产品合同、低碳理财产品、碳金融合约交易等业务领域逐步获得突破,银监会已逐步加大对涉及环境保护内容的企业信贷的监管力度;三是碳金融行业组织开始增强内部自律和协调以及行业的对外谈判能力;四是环保产业初具规模,全国环保产业从业单位已达3.5万多家,从业人员近300万人,产业收入总额近10000亿元;①五是城市开始运行垃圾处置费和填埋费强化市场调节功能;六是形成了部分排放交易价格参照标准,已有效实施城市供水、土地、用电价格改革,开始在能源领域试水环境市场价格调节机制。

最后,环保市场获得快速发展,截止2011年12月13日,国家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达到3500个,中国CDM交易额约占国际CDM市场一半以上。②预计我国将在2013年形成区域减排市场,2015年形成全国市场。由此可见,适度管制的市场化低碳经济决策将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二)面临的困境

尽管我国环境市场化措施在控制污染及其生态影响方面取得了局部成效,但由于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上升阶段,缺乏常见的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所以在推行市场化低碳经济过程中,也遭遇了一系列决策困境。

1.制度规范没有完全确立环境市场化地位

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化环保制度不健全。首先,立法主体地位偏低且不健全,大多数环保立法出自最低层次的行政部门,政策权威性和执法力度明显不足,未能形成统一有效的政策环境,造成部门间难以形成合力来有效调控同级地方政府为追逐经济利益而扭曲环境保护执法的行为;其次,现有经济杠杆制度不健全导致市场化激励不足,使生产者不仅缺乏环保动力,甚至为了利润最大化采取投机或寻租行为肆意排放废物和消耗资源,造成当前环保效果不进反退的尴尬境地;再次,市场化监管主体缺失。根据《奥胡斯公约》第2条规定,各级政府和各种环境公共行政职能的自然人或法人为市场化监管主体,但我国环保监管主体主要为行政部门,其他主体仅有参与权,使环境资源信息在市场决策与其他参与主体间产生严重不对称性,从而造成环境决策监管空白;最后,现行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制度造成地方政府事权多财权少的不匹配情况,由此产生普遍的“经济就是政绩”的扭曲思想,普遍存在经济投入“越位”、而环境投入“缺位”现象,致使正常的环保资金投入不足,一旦遭遇异常自然灾害,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经济损失。

二是环境产权不清晰,造成资产定价困难。根据经济学一般原理,价格是市场化最直接、最灵敏的手段,在促进环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环境产权界定不清晰,致使经济性环境资源价值缺乏市场化的衡量标准,计入市场价值的资产被地方政府和企业功利化地肆意分割,而与经济无关但有利于社会福利的环境资源却面临公共的悲剧,造成市场对环保价格调节机制被严重扭曲,无法反映资源真实的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状况。

三是现有市场化调节不足以形成环保正向机制和抑制环境恶化的逆向机制。首先,目前以排污费、资源补偿费为主体的环保税收制度仅限于减税和免税,缺少环保专门税种,而且征收标准偏低且不平衡,既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又难以保障环保税收收入,严重影响了生态价值补偿效果;其次,其他许可证、经济优惠和资源租金等政策,规模有限而且易滋生腐败,对环保的效果同样不明显;最后,央行与环保以及银监部门虽然已经形成了一些合作性环保和绿色信贷政策的指导意见,但是,由于央行与银监部门在制度上尚未形成一个信息共享、分工明确的关系,即使央行出台有利于环保的“绿色信贷”政策,也仅仅具有指导作用,难以在实践中真正有所体现。

2.市场化运转体系存在诸多缺陷#p#分页标题#e#

一是在长期粗放式增长模式下,企业因经济利益本位主义和为迎合地方政府追逐GDP的要求,往往在商品价格中忽视了环境自净功能上限,以及环境成本和损失及未来利益,导致绝大部分环境资源价格无法在市场供求关系中内部化,不仅引起价格杠杆调节作用失灵和错位,也助长了对环境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低效使用。

二是国内资源环境资产存在市场需求旺盛而定价扭曲的反常现象。根据资源国家所有法律原则和现有税费体制,经济性资源生产一般由中央企业垄断,价格在市场上居高不下,远超消费者需求预期价格。非经济性环境资产虽有很大的社会需求,但是无法直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价值,只能通过税收等非市场方式体现部分成本。但在现有分税制下,大部分资源性税收上缴国库,地方性税收比重偏低,致使资源环境资产定价极为模糊,最终导致所获补偿资金不足以弥补环境成本和价值缺口,出现普遍的“矿竭城衰”现象。

三是环保市场运转资金缺口巨大。环境资产交易市场初建时期,需要投入大量原始资金。在地方税收不足和中央财政支持有限的前提下,金融支持本应是良好的弥补方式,但是国内金融机构因环境资产属于预期收益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及交易风险,一般对环境资产产权交易持谨慎态度,而资本市场的环境金融衍生产品又严重缺失,自然对环保产业项目支持和环境产权交易的金融支持有限。这样一来,低碳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过程无论从税收,还是从金融支持,都存在严重的缺血现象。

四是环境资本市场不健全。国内虽然已初步建成环境产权交易市场,但主要以项目交易为主,由于定价机制不完善、缺乏资金支持等原因,导致交易平台规模偏小,交易供需错位,使交易机构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其他交易因缺乏期货、期权和直接投融资等交易工具、交易信息严重不对称、交易品种有限等制约因素,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有效的交易,以至于严重抑制了环境资产兑现为经济价值的广度和深度。中国虽然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节省能源、构建和谐社会、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国民经济发展从“量”向“质”转变。然而,由于上述缺陷的存在,使中国环保效果不增反减,环境持续恶化,不幸被“杰文斯悖论”(Jevons’Paradox)①言中。这些困境又直接影响了环保政策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因此,需要选择一个合理的模式来改进我们的环境保护效果。

二、适度管制下的市场化环保决策是推进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

(一)理论分析

首先,低碳经济的发展程度与实施效果取决于机制是否能均衡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关系。②而这种机制的协调与否又与相应的对策工具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低碳经济决策工具分为环境行政规制和市场化决策。这两种工具各有利弊。首先,政府规制是政府部门根据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责任,运用产业准入、行政处罚、环境补偿、环境监督等行政管制手段调节或影响经济微观主体的行为。由于决策推动者主要是政府,环境行为个体缺乏改善环境的动力,容易滋生寻租和博弈行为,经常会扭曲环境社会福利林达尔均衡,加之不确定性形成的决策不可逆性地为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沉淀成本,最终导致环保决策效果欠佳;③应用两期模型和数值分析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决策造成的沉降成本对投资造成的影响要大于环境本身恶化所造成的影响。④因此,必须要建立一个风险调整框架。⑤

其次,市场化决策工具是政府部门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特质,运用产权许可、财税调节、价格杠杆、产权交易等市场调节手段,激励经济主体主动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和个人参与低碳经济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环境价值虚拟资产和现实资产的有机结合。价格路径具有零碳税和惩罚的特征,尤其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有利于各国通过努力实现减排的目标;许可证和环境租金具有较大的寻租空间,会增加腐败和金融诈骗等行为;碳交易属于价格控制和市场化调控中最为有效的决策。从环境自身的价值属性和市场的关系来看,环境价值一般被视为预期收益,环境保护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直接投资,而在资本市场上股票却最为活跃。但与此同时,环境价值投资必然带来成本,而成本与排放物的流量有关,这就意味着当减排边际收益紧密依赖于当前的减排水平时,减排的边际成本对减排水平高度敏感。所以,大多数学者主张以价格调节为主。⑥然而,由于缺乏完善的环境资产评估机制和产权不明晰,价格机制尚不能完全发挥作用。

中国目前虽然依然采取政府规制为主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但是关于市场化的理论探索早在1999年,就由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宋瑞祥提出了环保市场化问题。⑦随后理论界陆续提出环保设施市场化问题,⑧环保产业市场化问题。⑨目前,市场化的节能减排运作方式已被纳入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可见,市场化环保机制已经在国内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引起高度关注。综上所述,由于前述规制和市场化两种机制各自存在的固有特征和缺陷,若单纯依赖某一种调节机制都难以实现理想的环保目标,所以,主张适度管制下的市场化低碳经济模式也是目前理论界的主流思想。

(二)实践验证

欧美国家的环保实践证明,适度管制下的市场化环保决策机制正在成为各国未来碳经济模式的必然选择。欧美国家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率先通过合理制度规范,运用必要的市场调节手段,引导资源生产和减排技术发生根本性转变,促进现有资源环境的高效利用和合理开发,实现国民经济社会需求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帕累托效率最优,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宝贵的借鉴价值。这些成功经验可以具体归纳为:

1.市场化调节机制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欧盟通过的六个环境“行动规划”中,前四个主要依赖政府规制措施,但不乏市场调控举措。①自第五个环境行动规划开始,更是通过探讨市场激励机制,将环境保护与商业和消费行为紧密联系,逐步将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和碳排放权市场调节机制成功应用于低碳经济战略。美国虽然没有签约《京都议定书》,但已积极开展自愿性排放交易,并开始倡议强制性的碳交易;新西兰也开始引入碳排放交易系统;日本则于2004年公布了“新产业创造战略”和新环境税收计划,并先后通过《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草案,等等。由此可见,市场化调节机制正在获得世界各国的行政认可,并正在发挥作用。#p#分页标题#e#

2.市场化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开始逐步确立

其中,欧盟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制定“地方21世纪议程”、“奥尔堡宪章”、《环境经济核算法规》、“超越GDP”等决议,为推动市场化低碳经济机制确立了行动纲领和具体行动规范。与此同时,这一机制的立法工作也正在逐步完善之中,目前已形成环境法规230多条,指令140多条。借助这些制度引导,2010年,欧洲碳交易市场占全球总额的81%,主导着全球碳市场。②美国则在2007年通过的《低碳经济法案》中,提出了碳配额交易、政府补贴等制度,并于2010年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装法》(ACES),对诸如汽车燃油经济性等问题作了相关立法。目前,已有40个州执行了削减排放气体的法规,20个州出台了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的措施。③

3.各种引导和规范市场的经济政策力度正在加大

首先,运用“污染者付费”制度调整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税收关系,建立起环境税收双重红利体系。④既保障了环境治理财源,又调动了社会改善环境的自觉性,有效实现了控制污染和节能减排的目的,极大改善了各国生态环境的社会福利水平。这一点,欧盟做得尤为突出,但是这种世界上最宽松的环境税费返还与减免措施,以及最严格的绿色关税政策,也引起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不满。其次,通过环境补贴和优惠制度改革,加快低碳经济支柱产业发展。在环境与贸易的关系中,欧盟引入“非歧视原则”和“适当性原则”,⑤以体现成员国内部环境福利公平,帮助最贫穷的欧盟国家实施联合环境项目;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南非也正在讨论研究相关税收和优惠措施。最后,建立起一套鼓励低碳经济发展行之有效的配套激励机制。欧盟在2007年对可再生资源的投资达到550亿美元,G7国在过去的20年中,对能源方面的投资也在增加,其中,日本在2009年对低碳投入达到7173亿日元。而澳大利亚的同类投入则达到1亿澳元,绿色汽车创新基金则达到10亿澳元。⑥

4.逐步搭建市场交易运行平台

发达国家建立了控制气候变化的环境数量调控和价格调节的“绿色价格”机制,⑦以及有利于环境投资的证券交易和银行信贷金融体系,积极推进排放权交易,推动节能环保企业专业化运营机制。目前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涉及近1.2万个温室气体排放实体,有8个交易中心。另外,发达国家还通过引入标准格式的碳减排权合同吸引全球的交易者。据世界银行的《碳市场现状与趋势》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碳交易总额300亿美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网站显示,2011年底,全球有2896个CDM项目获得在UNFCCC执行理事会(EB)注册。在节能减排方面,欧美国家制定了与能源生产和销售有关的IPPC指令和市场激励的需求管理体系,促进企业运营向节能环保基础设施、装备制造扩张,加速配置节能环保及新能源业务组合。又据世界银行网站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碳排放权交易成交额同比增加了5%,达到1200亿美元。碳市场成交额增加的原因是碳价格在2010年有所上升。2011年全球碳市场市值达到960亿欧元的交易额。①适度管制的市场化低碳经济决策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而且正在产生深刻影响。

(三)推行适度管制的市场化环保机制的合理性

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表明,适度管制下的市场化环保决策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蕴含了以下成功要素。

1.立足政府规制日益突出市场化调节机制的作用

现有的环保决策虽然大多仍然倚重政府规制,但政府命令控制不足以体现环境经济价值的全部属性,甚至会产生社会沉降成本,惟有融入市场调节机制,方能真正体现环境的经济价值,有效改善环境社会福利,所以,市场化调节机制已逐步嵌入政府规制之中,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伴随着世界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和环境资本市场日渐完善,这一调节手段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兼顾地区利益和代际公平

为了确保区域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的市场化低碳经济决策都包含了地区和代际公平的因素。其中,欧盟通过《单一欧洲法案》、《马约》和《2000年议程》等框架,确立了内部发达成员国与欠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环境问题的市场责任,通过第五个环境行动规划要求成员国要努力为社会经济福利和当代与后代的增长提供最适宜的条件。除此之外,为了促进和维护区内公平竞争,禁止成员国内部实行出口补贴、进口限制政策,而对欧盟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则执行“绿色关税”。中欧贸易摩擦中的很多纠纷就与欧盟苛刻的环境贸易壁垒政策有关。在北美、拉美、东北亚等区域内部也存在类似的环保协议。这些经验表明,环境决策不仅要体现当前社会内部公平,还要兼顾未来社会代际公平。

3.积极培育市场化环保政策土壤

适度管制下的市场化低碳经济模式建设之所以在欧美发达国家富有成效,是与其政策的严格执行和有意培育市场化政策土壤的态度密不可分。在推进环保决策进程中,虽然在经济理论上主张走市场化道路,但政府却偏爱规制决策,所以政府规制相对成熟。可是政府规制产生的不可逆性所带来的社会沉淀成本,严重制约了环保决策的实施效果,因此,推进将市场化进程纵深化,已成了环保获得成功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和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如欧盟提出了至2050年,将最终处理的废物量和有害废物的产生量分别减少相对于2000年水平50%的目标。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积极实施多种环境税,且税率较高,税收平均占到GDP的2.39%。欧盟虽然受金融风暴和债务危机的影响,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但是仍然在2011年3月明确提出《欧盟2050低碳经济路线图》。美国虽然不是《京都议定书》缔约国,但美国各州对环境保护反应积极,目前有40个州执行了温室气体排放法规,东北部各州还建立了碳排放建议体系。

4.在市场经济框架下开展广泛有效的国际合作

首先,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各国和地区在通过内部市场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还通过交流和协商积极展开环保市场化政策的国际合作。如:欧盟与中东欧国家(CEE)间的“欧洲协定”,以及“欧盟—拉美加勒比气候变化联合宣言”。这种介乎于国际组织和主权国家之间的合作形式,有效约束了成员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履行环境保护的职责。上述适度环保管制市场化决策,从理论上来讲,可以有效地激发企业创新,激活资源环境资产市场交易进程;就实践而言,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国家环境社会福利,为环境保护积累丰富的财富,有力地验证了“波特假说”(PorterHypothesis),③而且也促进了国际贸易,增加了各国内部的就业机会。#p#分页标题#e#

三、我国推进适度管制下市场化低碳经济模式的路径

(一)进一步完善保障市场化的制度

低碳经济需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但是市场机制更富有成效,所以立法机构和政府部门应因势利导,借助制度和市场机制激励手段,保障市场机制在推进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节能减排,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帕累托均衡。

1.进一步完善环境价值制度体系

一是强化“人大”监督职能,增强环保立法的权威性;二是改进现有国民核算体系中的资产账户,增强环境资产定价方法,将各类环境资产纳入经济价值体系,为有效推进环保市场化调节机制奠定核算制度基础;三是进一步理顺各部门之间的环境权责关系,改进地方官员任期考核目标机制,统一政府和企业间的环境责任,确保在市场中环境资产的社会与经济价值同价,“污染者”责任同质;四是在制度上建立各类环境资产的统一经济价值标准体系,使非市场化资产获得市场资产的身份。

2.健全环保市场化引导制度

具体包括:第一,加大税收和信贷等方面对环保市场化改革的支出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环保保障环境,保护市场运作的原始资金。目前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就为环境税收制度揭开了深化步伐;第二,进一步明晰环境资产产权,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中对资源环境资产数量控制和价格调节相结合的经济杠杆作用,监控企业将环境成本纳入会计核算,激励企业自觉参与环境保护;①第三,建立全国性的信息披露制度,发挥公众监督作用,督导资源环境使用者自觉保护环境;第四,开展案例研究,估算出全部的排污和治理成本,以此作为环保政策限制或鼓励行业发展的依据之一,为建立数量和价格调控相结合的市场引导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二)健全市场交易机制

1.加强环境资产定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资源商品相对稀缺性的信号和度量,也是环境资源供求关系的综合反映,其市场价格应该等于反映其稀缺程度的相对价格和边际成本。环境危机一般由其市场价格与相对价格偏离导致,这种价格偏离程度越远,环境问题就越严重。只有当环境资源市场价格等于其相对价格时,价格机制才能在环境资源市场配置中发挥正常作用。②但是定价的前提是明晰产权,所以,要在明晰产权的前提下,通过资产定价技术,为环境合理定价,逐步建立全面反映环境使用价格、环境损害价格、污染物处置价格的环境价格体系,实现经济收益和社会福利均衡。

2.搭建市场平台

具体包括:第一,建立全国性环境资产期货和期权交易市场;第二,鼓励民间机构和金融机构进入碳交易市场;第三,在拓展项目交易前提下,积极探索风险投资等金融衍生产品工具;第四,建立网络服务、信息服务和推广示范项目的中介组织,完善环境产权交易中介市场;第五,建立“零排放”商务区,设定低碳生产许可标准,加大新技术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加速推进环保产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市场化改革步伐。

3.积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元化的

环保产业融资机制,用经济、法律手段来开辟和保障环保产业市场在环境治理上要更多地引进市场机制,实行政策引导和市场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快环保产业的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立足自主研发,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水平;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环保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的制订,提高环保产品质量和标准化水平;认真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优化产业结构,使产业合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