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高校工程内审工作质量

如何提升高校工程内审工作质量

【摘要】随着全国各个高校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内审在高校内审中的作用越显重要,但是高校内审工作起步较晚,审计效率不高。文章结合实际工作,针对高校工程内审特点,对如何提高高校工程内审质量与效率开展研究,希望能为广大同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工程内审;质量;效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国家不断扩大普通高等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各大高校面临扩大学校办学规模的形势,同时国家对高校投入也不断增加,高校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包括新建基建工程、修缮工程,为保证资金使用安全、节省学校建设投资、合理使用学校资金。在此背景下,高校内审部门纷纷设立,且工作任务不断加大,要求高校工程内审必须跟上新形势下的发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方法、不断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为学校的不断发展保驾护航、为学校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文章基于以上背景,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提升高校工程内审工作质量与效率进行分析。

1高校工程内部审计现状

1.1高校内审部门普遍成立时间尚短,工作职责不清。2018年9月11日,全国内部审计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随后一系列的政策、规定和会议逐步明确内审工作重要性和工作职责。因此,高校的内审部门普遍在近几年成立,成立时间尚短,存在工作宣传不到位、工作定位不清等问题。尽管高校领导层已经逐渐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内部审计的职能逐渐加强,但是目前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技术设施、经费保证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影响了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并且,工作内容与基建部门、财务部门存在很多交叉和重复,造成工作开展困难。

1.2高校工程内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薄弱,专业素质层差不齐。目前,大部分高校内审部门没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足额的内审人员,内部审计成员大多是由财务、后勤部门等转岗的人员构成,缺少财务、工程管理、法律各方面知识集合于一体的专业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员配置难以适应新时代日益复杂的内部审计工作,更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质量。此外,在信息化发展大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加强,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专业能力,而高校部分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对新知识缺乏求知热情,对审计信息化设备等配置不熟悉,无法胜任工程审计信息化的工作模式。

1.3审计工作方法落后,审计理念滞后。传统的审计大部分采用事后审计,主要基于前期的合同、联系函、签证等资料进行事后审计,这种方式对于设置内审机构的初衷有所背离,高校设置内审机构一方面是传统的审计经济活动,另一方面是要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和为学校减少经济活动风险,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止损,因此内审工作应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审计理念,以更好地为学院服务。

2高校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点

2.1内审制度方面。2004年,教育部提出高校应建立独立的内审部门,其后各高校陆续设立内审部门,但是起初的内审机构以财务审计为主,但是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内审需求逐步增加,但是从目前形势看,大多数高校相应的工程内审制度并未及时跟上,导致工程内审工作相对混乱,职责不清,工程内审工作成效低。

2.2内审人员方面。在工程内审人员的数量上,大部分高校配置较少,无法承接完成大量的工程内审工作。在专业化层面,专业相对比较单一,大部分为财务专业、建筑土建专业或建筑安装专业,极少数有复合型人才能满足一人完成一个项目的要求。因此,人员数量和专业构成方面需要加强,以更好地完成工程内审任务。

2.3基建工程方面。随着高校不断发展,基建项目数量在各高校中不在少数,但是基建项目规模较大、涉及工程管理的知识面广,不但涉及合同、法律、招标投标,还涉及土建、安装、市政、绿化等系统专业知识,但是由于前文提到内审部门成立较晚,人员配置不足,没有足够的内审工作人员。因此,目前高校多采用外聘造价公司协助,虽然在专业上可以弥补自身专业知识上的短板,但是增加了内审工作失控的风险。

2.4修缮工程方面。高校每年存在大量修缮工程,主要表现为工程数量多、单个工程量小、单个工程量零散、单个项目总金额不大,内审人员如按常规审计方式,出现很多重复工作,并且由于工程体量小,工程量零散不能大面积施工且零星工人单价较高等问题,如按常规基建工程的审计方式审核,很多工程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很难开展工作。

3提升高校工程内部审计的质量与效率的策略

3.1树立并坚定内审工作理念。内部审计不同于审计,内部审计需要精准定位服务理念,内部审计是为了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不是为了事后审查问题为目的。内部审计是第一道防线,是为了及时发现学校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并结合工作不断总结提出建设性建议,帮助学校管理层提高管理效益。建设工程复杂多变且行业更新较快,高校内审人员要不断更新风险意识,紧跟建设工程现行市场政策和行情,及时跟进,工程内审人员才能及时、快速、全面地提出风险防控的措施,为学校的审计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

3.2及时制定、修订内审部门职责。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是首要任务,确保内审工作有章可循。完善的制度建设是内审工作开展的基础,提高内审工作质量的前提。建立内审工作责任制、制定内审工作流程、明确内审部门工作职责,才能更好地与后勤部门、财务部门共同更好地完成工作。具体操作起来,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学校层面明确和统一内审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第二步是内审部门根据学校的指导精神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操作手册或工作流程。由此提高内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职能。同时制定的规章制度应紧扣上级内审文件要求,日前教育部了47号令,修订出台了《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对2004年教育部制定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进行了全面修订,提出了新时代教育内部审计的定位、机构、人员、职责、权利、监督等,完善了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制度。各大高校可根据文件及时制定或修订各自的内审制度和操作流程,强化内审机构的独立性,确保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3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内审工作人员。高校应设置专业的审计岗位并配备足够的专职审计人员。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的要求,“要按照加大审计力度、提高审计能力的要求,强化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已经明确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应具备优秀的品德、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技能和相应的职业经历。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与内部审计有关的专业知识背景、职业道德、职业资格等条件。因此,高校必须建立复合型审计队伍,才能满足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实现以上目标,首先,在确定内审工作人员层面尽可能地选择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员。其次,再完善的队伍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培训才能满足新时代不断更新迭代的工程审计工作,因此内部培训、外部培训都需跟上,以不断提升内审工作人员自身水平和素质。

3.4不断完善、调整内审工作方法。好的内审工作方法应满足两个条件:①快速、高效地完成工程内审任务。②尽可能地控制审计风险。针对高校工程审计风险点,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考。第一,针对基建工程审计,由于数额较大且比较复杂,应配置专业性较强工作人员,并且采用跟踪审计的方式,全称跟踪项目实施过程,监督控制项目实施,力争把风险在施工过程中消灭或者降低。如果自身审计人员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可以继续采用外聘造价公司人员的方式,但是最好采用跟踪审计的方式,并且每个项目内配内审工作人员全程跟踪完成,这样既能提升工程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也可以降低全程交于外聘人员的不可控风险。第二,针对修缮工程,不能一概采用传统审计方式,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首先,要有一定的调研基础,到底哪些工程与标准的定额套价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哪些工作存在实地实施难度较大,越具体、越详尽的调研工作越有利于下一步的审计方法调整,比如哪些继续保持标准定额套价的方式计价,哪些可以考虑增加难度系数。其次,针对修缮工程数量繁多、重复工作量大等方面,可以参考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开始采用的工作方式,定期对常见工程内容进行定价,短期内可直接采用固定单价实施。当然,这一步工作应在第一步调研工作的实施基础上开展。虽然前期的工作增大,但是后期更多的可以解放工程内审人员的双手,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更好地完成其他工作。总之,审计方式应从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事中、跟踪审计转移,并创新工作方法,以保证尽早发现问题和风险,及时解决问题,这才是内审的工作职责所在。

4结语

以上是笔者长期在工程内审工作岗位上对工作做的一些思考。总之,工程内审工作任重而道远,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必须适应高校发展的需求,更新内审理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断提升内审队伍水平,创新和调整内审工作方法,力争工程内审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更好地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于秀梅.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促进高校工程审计建设[J].甘肃科技,2008(17):98-100.

[2]肖青云.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2):224-226.

[3]张爽.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J].住宅与房地产,2019(11):99.

作者:鲍立平 罗艳洪 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审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