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探究

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探究

摘要:审计机关作为监察部门,对于防控自身廉政风险更要注重,只有在地方建立运行良好的审计风险防控体系,才能使我国的廉政建设以及风险管理前进一大步。本文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对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当前审计机关防控体系的现状,并根据现有防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完善了地方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PDCA模式。

关键字:审计机关;廉政风险;PDCA

一、前言

党的十八大会议提出,党内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项艰难的政治任务,要实现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和管理,让权力不再是个别官员的敛财工具,确保国家机关尤其是监察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拥有的权力。目前地方微权腐败的形势很严峻,2016年全国纪检监察发现地方微权腐败的比例高达95%。而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的职能部门,更要注意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地方单位的反腐更是重中之重,是社会大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会议指出从严治党应该注意向地方延伸。地方审计机关是廉政建设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只有地方的审计机关防控体系加强,整个上层的审计机构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地方审计单位的清廉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如果不及时清理,腐败只会由小变大,因此廉政建设必须从地方开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地方审计机关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尤为重要。

二、文献综述

20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已经开始研究健全和预防腐败体系。廉政防控体系主要是在查找风险的基础上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防止风险的发生。岂振玲(2009)的研究表明廉政风险需要建立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机制,识别潜在的风险,从而化解风险。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可以借鉴PDCA循环理论,提高廉政防控的工作质量(李满春,2009)。庄德水(2011)的研究表明,全面风险管理可以作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理论基础,利用全面风险理论的三个维度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应对已经出现的廉政风险。李辉(2013)指出廉政建设必须依赖公众力量,实行监督机制,使社会大众成为反腐倡廉的一部分。在防控体系的运行机制上,谷艺(2016)年的论文以威海市审计局为例,分析了现有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现有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毕秀玲和张蕊(2017),研究了PDCA视角下的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提出防控系统需具有动态性和实效性。

三、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通过对现有文献和网站信息的搜寻,以及对部门县级审计机关的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1.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现状自全国审计机关廉政建设会议做出建设决策,到多次会议部署,廉政风险管理体系已全面建成,审计机关的全国性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业务和功能结构日益完善。经过几年来的工作检验,审计机关中的风险防控体系在发现问题与改进中前进。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系统方法被广泛运用在岗位职责中。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应对措施三个方面,来实现对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系统的更新检测,以清理为切入点,深入防控管理工作的审核和检验。风险防控体系已经逐步实现信息化。这种科技手段实现了对审计流程的全程监控,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成本,实现智能化防控风险体系。2.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问题(1)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时效不足。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仅作为审计机关工作的审查监控系统,存在一定的时效性。防控体系仅仅是针对审计业务中的风险点进行识别、查找、反馈,最终的工作结果还要依赖审计人员的后续处理。至于后续的更正、调整以及管理问题并不能检测进行。风险机制的建立并不代表防控工作的结束,只是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提供一个突破口和解决方法,针对具体的解决方案,在修正的环节提出相应对策,需要我们以现实情况为参考。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一旦缺少时效性,那么监管的意义也将失去。(2)审计机关的运行复杂性。审计机关内部权力体系错综复杂。审计岗位特征、岗位的廉政风险性导致审计机关面临的廉政风险远高于其他机关,而审计组又往往是临时性组织,缺乏成熟的管理体制和团队协作的熟练性,在工作开始时便埋下隐患。独立的审计执法,不受其他机关和个人的干涉,在法律层面具有较强的独立执法能力,在自由度上存在很大的风险空间,可操作性强容易导致徇私舞弊的廉政风险。工作场所地域性较强,现场工作时间存在不确定性,有较大的变数空间,在与被审计单位的长时间相处中,会影响审计组人员的客观公正性,使得审计工作面临人员价值观的诱惑和威胁等诸多考验,影响廉政风险指数。(3)审计机关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实践难度系数高。首先是在审计机关内部,由于权力的过度集中和职权分散,导致相关工作人员能力素质存在差异,不可避免会出现人为操作因素和沟通问题,影响最终的审查结果。审计业务质量的高低与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有很大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廉政风险防控系统的操作性。其次是防控体系在实际参考案例数据库、量化标准尺度方面缺少完善的对应标准。审计业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及复杂性,特别地方审计业务有地域性,很难建立统一的标准去考核,因此想要系统的建立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就存在一定的难度。

四、地方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机制

为了增强现有风险防控机制的全面性、适应性以及时效性,具体实施的过程可以参照全面质量管理中的PDCA循环。

1.计划阶段

首先,需要识别审计人员廉政风险点。上层领导岗位(书记、局长)重点查找的廉政风险点包括制定决策、人事安排、项目决策和资金以及监督权等方面;中层领导岗位(各科长)的风险点是行政、管理、执法等方面;实际办事人员(科员以及乡镇办事员)主要是查找业务执行环节存在的廉政风险。其次,需要对廉政风险点进行排查。审计机关建立风险排查方法:建立上中下三级自身排查,领导科级科员三级。首先自己查,每级的人员都按照自身的工作要求以及风险点进行排查,随后进行互查,最后开展群众排查,利用调查问卷,全面分析评估。最后,建立风险信息库。对于已经识别出来的廉政风险点,需要对风险进行评估,并划定风险等级。将风险等级设定为三级:一级高危高概率风险,这种风险一般可能引起较大的后果,一般涉及违法;二级风险为概率中等危害程度一般,这种风险一般对审计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不会造成重大损失;三级为低概率低危风险,一般需要追查内部人员责任。

2.执行环节

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核心部分是执行环节。执行环节的任务是根据计划,落实各项措施,形式有效的风险预警。审核各部门上报的廉政风险点,对于潜在的廉政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并进行评估,建立动态的预警信号,形成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可以根据风险库里的等级建立三级状态。

3.检查环节

前边两个环节的重点在于防,主要是防患于未然,将风险的发生降低。而后边的环节主要是控,主要是对已经产生的问题进行监督与处理,对于一级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以及动态管理模式,随时掌握风险情况。对于二级风险点,主要实行定期抽查,监督审计人员的工作和业务。对于三级风险点,只需要不定期抽查监督。定期对目标和工作记录进行相结合的方式考核,风险考核制度不能脱离实际,不能顾此失彼。

4.处理环节

健全考核制度和问责制度。对于按照工作要求完成业务的人员,且具有较强自律性的人员进行奖励、提拔。对于没有监督到位的人员也要问责,追究两方的责任。在处理阶段实行问责制,地方员工出现问题,领导同样需要处罚。地方的审计机关除了自查之外,更要接受上级机关的监督和检查,同时将自己的问题总结之后反馈给上级,并且要经常和同级的其他县级审计机关沟通,不断完善内部的体系。同时对上层机构同样要监察,实现监察与被检查同步。处理环节是一个总结的环节,对这一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和反思。这一环节提高了原有审计系统的时效性和动态性。

五、结语

只有将廉政建设做好,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审计机关作为监管部门,易于出现权力被滥用的情况。本文分析了现有审计机关防控体系的现有成效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PDCA模型下地方审计机关防控体系的机制。首先在计划阶段,识别可能的风险点,对风险进行评估,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在实施阶段,落实排查风险的各项措施;在检查阶段,对现有行为进行奖惩和监督;在处理阶段,把结果和目标进行对比,重新梳理新的风险,进入下一次的循环。只有在PDCA循环中不断更新防控体系,才能真正地发挥审计机关防控体系的作用,才能使防控体系更加的具有时效性、全面性以及动态监管性。廉政风险的建设不应该流于形式,制定的计划与措施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可行性,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毕秀玲,张蕊.PDCA视角下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研究.财会研究,2017(01).

2.谷艺.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研究.山东财经大学,2016.

3.李满春.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的架构.中国监察,2009(14).

4.李辉.当代中国反腐败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5.庄德水.廉政风险管理的分析框架:理论,过程和机制.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0).

6.岂振玲.党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路径.新长征,2009(03).

作者:胡倩倩 万相宜 单位:河南大学民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