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观范例

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范文1

伊德认为,文化是科学、技术扎根的“土壤”。不仅文化的内在精神气质对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科学、技术的发生与发展也是在多元文化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促成的。文化是科学、技术发生与发展的“土壤”关于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发生与发展起到的“土壤”的作用,伊德是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的。第一,技术性文化、“技术精神”是促使近代科学诞生的重要文化传统。我们知道,达•芬奇是西方近代科学诞生之前的标志性人物,他的机械设计超出他那个时代好几个世纪。如“直升飞机”模型,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所做的模型没有太多不同。然而,人们对达•芬奇的这些杰出的机械设计并不太感兴趣,“他的机器也是用螺丝、杠杆、斜面、曲柄等联结,设计的水平上都是古代物理学的基本应用”。伊德指出,人们真正对达•芬奇感兴趣的,是他身上凸显出来技术性文化,而这却是源自罗吉尔•培根(RogerBacon)开创的“技术精神”(technologicalspirit),就是“视宇宙如机器”(uni-verse-as-machine)这样一种文化传统。而这些传统却突出地体现在达•芬奇的精确的机械素描图、人体解剖图之中。

正因如此,伊德只要有机会,就会去列奥纳多小博物馆参观他制作的那些模型、各种草图等。伊德认为,正是在这样一种浸透“技术精神”的文化“土壤”中,经过两个世纪的积淀,产生了一些先进技术,而这些先进技术又成为后来科学诞生的“土壤”。其实,中世纪就发生了“技术革命”,而在列奥纳多的生活世界中,各种先进的技术早已成为生活的背景,如时钟已经掌管(regulate)社会生活几个世纪,加农炮已经终结了封建时代,弹道学也已经发明,哥伦布已使用球体数学技术和天体导航技术发现了新大陆,等等。因此,伊德说道,“近代科学诞生于一个已经技术化了的生活世界”。第二,除了技术性文化之外,视觉主义的文化“土壤”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伊德认为,“假如列奥纳多只是在接受自然本身为机器的隐喻和将世界理解为数学语言构成的世界这样一个框架,那么他就没有什么贡献。尽管这二者都是一个世纪之后伽利略比萨科学的两种要素”,列奥纳多的重要贡献不在他设计的机器或技术草图上面,而在于他的视觉艺术和视觉想象,“在于他对知觉本身的‘变形’与‘重新格式化’(refomulate)”。伊德认为,“看”的方式变了,“知觉”的方式也就跟着变化。而这些都是首先在列奥纳多的解剖草图而不是技术草图中发现的,他的解剖画采取了透视法则,一层一层地非常清晰,逐渐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分析时尚。这极大地促成了视觉主义的形成。而透视法则是待到很久以后才被认证为具有客观性的一种“看”的方式的发明,它对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诞生具有根本作用。对此,伊德说道:“列奥纳多的视觉主义是一种产生了现代的特殊的视觉主义……正是这种视觉主义思想成为了现代科学的思想风格,尤其是在现代工程学当中。”也就是说,达•芬奇的主要贡献是将三维透视法则发扬光大并使其臻于完善从而促进了视觉主义的产生。有了这种视觉主义,自然就成了伟大的机器,而近代科学、技术的发生与迅猛发展正是得益于这种机械世界观传统的。视觉主义的作用之大,正如伊德所说:“这是技术时代来临的前奏,也是必然条件。”

伊德指出,视觉主义是想象的,身体位置不占空间的“鸟瞰”(bird’s-eye)世界的方式,视线在无限远处会聚。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最为根本的特征就是这种“看的方式”的存在,“今天几乎整个地模仿这样一种看的方式,这种看的方式就是现代的产生之处”。在伊德看来,如果没有透视法则的产生,没有达•芬奇的解剖画、技术草图对透视法则的完美运用,视觉主义就难以深入人心,而如果没有视觉主义的广泛影响,就不会形成现代产生之必要条件的“看”的方式或机械世界观,那么,现代的科学与技术无疑都不会产生。第三,西欧的征服扩张性文化观念对于现代科学的诞生具有根本性的影响。伊德以哥伦布航海事件为例。他说,回看哥伦布从1492-1504的航海事件,尽管从实质的文化交流来看,他的航行对现代文化而言被遗忘了,但却是欧美文化走向现代化关键的转折点。此话怎讲呢?伊德指出,从技术或硬性条件来看,还在哥伦布航海之前的1433年,中国的郑和就已七下西洋,在造船技术方面哥伦布远不如中国;在造船的规模上,差距巨大。当时,哥伦布只有三只小船,最大的船大约98英尺长。而郑和的船队数量上有317只,其中最小的船180英尺长,最大的则有444英尺长。从航海动机来看,太平洋岛民的航海探索确曾在占领先前的无人岛方面取得成功,但是他们探索的动机无从知晓,估计是人口压力或部落战争,失败者被迫离开进行几千英里的远航。至于中国郑和的例子,动机很明确,就是认为中国文化优于其他所有文化,远航是为了炫耀大明国威,声称中国为世界中心,促使他国臣服及贸易往来,完全没有通过武力征服扩张的打算,这从郑和船队金银珠宝船最大而战船最小的配置就可判断出来。

然而,哥伦布的航海动机则如伊德指出的,“一般认为,欧洲当时已经形成了掠夺性和贪婪性的文化,哥伦布航海必定处在在这种文化当中”。伊德认为,这确实是哥伦布航海动机上的重要特征,但是,更为深刻的说法是“西方对力量永不满足的渴望,把借来的技术转变为工具,用来生产物品和控制自然”。正是这种永不满足的征服、扩张的欲望,才最终促使他们产生可以征服世界的近代科学与技术。例如,印度教徒的祷告轮,西方人将它改造为风车,用于沼泽排涝、荷兰洼地开垦;古代蒙古人设计的马镫,在骑士向前戳矛时可以将马的力转化为杀伤力,西方人将这种马镫改造成了战役“坦克”早期样式的站台。伊德认为,技术只有在适当的文化观念当中,才会得到整合与改进,才能发挥根本性的影响。因此,伊德说道:“技术在整体中的效果明显深深扎根在文化当中。这就是为什么说以前技术史家关注的焦点在海军和航海的技术与技能方面是不对的,那样虽然揭示出了哥伦布航海与太平洋岛民航海或郑和的航海之间技术上的差别,但是反而无法解释哥伦布航海的风水岭性质。”科学、技术发展得益于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伊德认为,西方技术-科学(technoscience)的发展并不只是欧洲文化的产物,而是得益于多元文化的交流。伊德指出,人们一般把技术-科学解读成以欧洲中心的,认为科学从古希腊经过文艺复兴再到现在的欧美,虽经许多改进,但都表现为一种线性的历史。其实,“这样一种解读是扭曲的”,“从一开始就不只是欧洲的文化在技术-科学的整个发展中起着作用”。首先,从科学发展史可以看出,其发展不是线性的与欧洲的,而是得益于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伊德指出,科学中的根本要素之一是作为形式化和测量的首要手段的数学。在希腊思想中其源头主要是毕达哥拉斯的,而在起源的形式上却是东方的和植根于宗教的。而古希腊科学在文艺复兴时期之所以能够重生,它的整个存在都归功于伊斯兰文化。熟悉西方历史的人就知道,古希腊科学和思想在古罗马和漫长的中世纪基本上消失殆尽,幸亏伊斯兰文化把它们保存了下来。尽管柏拉图的思想或多或少地持续存在于欧洲思想中,但亚里斯多德哲学特别是导向科学的前苏格拉底哲学(Presocrat-ics),因北欧人的入侵而丢失,可是他们最终都是从阿拉伯学者对古代思想的复兴和详尽的阐述中受益的,包括工具的发展和使用。在欧美的历史中,经常吸收伊斯兰文化。

在伊德看来,没有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补,就不会有近代科学的诞生。其次,从技术发展史来看,尽管古代技术的发展与科学没有多少关系,但是古代技术的发展也是与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密切相关的。伊德指出,在古代,高度理论发展的时期并不必然与高度技术革新的时期相一致。假如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在科学和哲学上可能被看作是相关理论的派生时期的话,那么关于技术革新则不是这样。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关于技术的发展是高度多产的,这与中世纪学院派的逻辑学与本体论神学(ontotheology)形成了反差。然而,“宏观尺度上的历史联系表明,历史上技术的革新时期虽不与哲学或科学理论的高峰时期相一致,但是更多地与文化交流与贸易的高峰时期相一致”这说明了,技术的发展是受到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的推动的。总的来说,尽管古代科学与古代技术的发展并不一致,联系也不紧密,但是,二者的发展都受益于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补,并最终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从而导致了近代科学的诞生和现代技术-科学的发展模式。

二、科学、技术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不仅文化影响着科学、技术,反过来,科学、技术也会影响文化。并且,科学、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绝不是简单线性的,而是复杂多维的。

1.科学、技术对文化的重要影响伊德认为,技术-科学是文化“入侵”的重要工具。

当今社会技术-科学已经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其对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现代科学、技术向全球扩张,对原有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无疑都是技术-科学对文化反作用的表现。如伊德指出的:较之其它的宗教、伦理、教育等文化样式来说,技术-科学是欧美发展最有威力的文化产品,它的影响触及到了全球各个角落,不涉及欧美技术-科学现象的文明是不存在的。当欧美其它文化试图进入别的最为相异的文化之中时,技术-科学的人工制品通常作为“文化的工具”首先进入,并对被“入侵”的原有文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伊德看来,技术迁移不仅是科学、技术本身的传入,还承载着系列的文化观念。伊德所说的技术迁移(technologytransfer),是指系列的物质制品从原有人们的实践与技能情境进入其它不同的文化情境当中。大范围的技术迁移一般被认为是,从北半球所谓技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传播到主要在南半球的“欠发达”国家,而小范围的技术迁移,也可以指某个人因遭遇其它文化样式而对单一技术的改造。技术的迁移不仅仅是某些人工制品的进入,还涉及众多的文化因素。关于技术迁移对于文化观念的影响,钢斧就是一个有关经典而又简单的例子。一般的标准分析是:1)当一个“技术上发达”的人携带钢斧与还在使用石器工具的人接触时,开始将会有钢斧从发达国家流入土著居民当中;他们将会朴素地顺应甚至贪图钢斧;2)标准分析认为,原因是钢斧明显比石制工具更加有效,砍起树来又快又省力;3)然而,对于接受者来说,被接受的东西不仅仅是钢斧。暗中被接受的是一套新的关系,首先是经济关系,这最终将导致土著人的依赖关系。因为这些土著人习惯了钢斧之后,他们又没有生产钢斧的技术,所以他们必须进行贸易往来,如皮毛换钢斧,这最终使得他们依赖于“发达”文化。伊德认为,这种一般的标准分析本身并没有错,但是,不是非常透彻的解释,并且太容易被简单地曲解为单纯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实际上,文化观念的影响更为根本。在这方面,伊德认为海德格尔收音机与手表的例子与自己认为技术乃文化之工具的观点更接近。伊德说:“能立即使以前孤立的土著民着迷的两种制品是手表和收音机,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属于手表或收音机的语境并不必然被土著直接领会。对运动、光、特别是声音的好奇,足以使他们渴望得到这些技术产品,足以开启‘文化迁移’的过程。真正讲来,大概很难迫使一个人不接近时钟和收音机这两种重要技术。时钟改变了整个时间感觉以及西方技术文明的公共秩序,收音机同时改变了整个交流方式和语言出现的方式。”简言之,作为文化工具,时钟和收音机的迁移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一系列的经济关系,而是一个庞大的文化观念系列。因此,不存在“孤零零的”单一技术或技术制品,技术的迁移必将负载着一整套的文化观念体系。

2.科学、技术与文化的互渗作用事实上,科学、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影响绝不只是单向的,甚至也不仅是简单双向的关系,而是多重的互渗关系。

如伊德所说:“技术迁移的维度绝不是简单经济的,而是多维的(multidimensioned)和不断生成的,这因此拒绝任何基础主义的或还原论的解释。”首先,理解科学、技术与文化双向的互渗中所形成的结构性关系对于理解科学、技术与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根本意义。伊德详细指出了技术-科学与文化双向的互渗作用所具有的结构性关系,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1)在迁移中,迁移的是人工制品,但是在其配备关系中,人工制品与生产实践相匹配,一种技术就是一种人-技关系。在典型的迁移中,接受者觉察到所迁入的人工制品的有用必定与可承认的、熟悉的生产实践相联系,如在前面所举例子中,钢斧和钢刀之所以立即被接纳,就是因为土著人已经熟悉了这种生产实践。钢斧、钢刀好在哪里,有什么好的效果他们一看就马上明白了,自然就选择了接受。他们对其它方面功能的接受之道理也是一样的。他们对于功能更强大的用具往往毫不犹豫就会加以接受,就是因为其它方面的功能早已在人们熟悉的实践经验之中,只要在熟悉的某单一维度上进行量的比较当然就很容易判断好坏了。对此,伊德是这样说的:“我认为,不是简单地因为钢斧和钢刀有功用或更有效,而是因为斧子和刀已经存在于土著文化当中了,都已是他们熟悉的和可理解的人工制品。这里的关节点在于迁移对象在一种已知生产实践格式塔中的熟悉性。”

2)迁移也可以发生在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实践当中。例如,土著人运用外来人抛弃的沙丁鱼罐头盒子作为发亮的头饰,这种人工制品的流转(remove)完全是源于曾经熟悉的领域,并把它放到了一个不同于它原来的“新”实践当中。对于土著来讲,“沙丁鱼罐头盒”的生产实践是不熟悉的,但是,“沙丁鱼罐头盒”仅仅是作为土著人熟悉的头饰这一旧的生产实践的“新成员”而出现的。在伊德看来,土著人接受沙丁鱼罐头盒并不是因为这些盒子比他们自己的盒子做得更好,而是认为这些东西比起他们原有的头饰更加发亮。也就是说,他们从自己已有的制造头饰的实践经验出发,认为这些发亮的盒子更好,因而加以接受。这实际上也就导致了沙丁鱼罐头盒子的新用途。因此,伊德认为:“这时候,决定新用途的涉及到接受者文化当中已经建立起来的生产实践。”换言之,人们对技术的接受程度是以他们对于技术用途(包括误认的用途)的理解程度成正比的。

3)相似的生产实践可能使用不同的技术并保持平行。例如,尽管太平洋岛民的多体船跑得快,西方殖民者的独体船跑得慢,但他们都没有学习对方的技术。对此,伊德指出过:“只有通过改变文化轨迹本身的境遇(context),技术迁移才会发生。”也就是说,越是同质的文化之间越容易交流和迁移,越是异质文化之间越难交流和迁移。这与医学上器官移植非常类似,越是血缘相近气质相近的人之间,器官移植越容易成活。其次,技术与文化双向互渗作用的结构性关系决定了文化的多元共存。在伊德看来,技术迁移并不会像有些人认为的,欧美发达的技术文化将会取代传统文化和过去的价值观念,而是各种文化在交流中互渗,逐渐形成文化多元共存的局面。伊德说:“我一直认为,在文化诠释学的复杂层次上,技术也许被可变地植入,‘同样的’技术在另外的文化境域(context)中可以变成一种十分‘不同的’技术。”

正因如此,技术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导致了不同技术与文化的产生,从而导致技术的发展与多元文化的形成,而不是简单地一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文化。这实际上有力地驳斥了基础主义、还原论的观点。例如,在现代技术-科学社会中,人们享受惯了技术-科学的便利,即使技术-科学带来了全球性的负面影响甚至毁灭性的核威胁,但是,人类断然不可能返回到“古代的”生活方式之中去了。正可谓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因为技术-科学并不只是单纯在物质方式上为人类提供了福祉,而是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观念之中,我们今天的所思所想几乎都与科学、技术有着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技术-科学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物质世界,而且还改变了我们的观念世界。

本来是人们的文化观念创造了科学、技术,而现在科学、技术又反过来改变了我们的整个“世界”。并且还在不断相互作用:文化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反过来促进文化的繁荣。正是科学、技术与文化之间的这种互相渗透的作用,不断开辟着我们未来的“世界”。然后,由于人-技关系是一种存在论、生存论的关系,所以人们在使用技术的过程中就表现出一种用途的模糊性和生成性,这是技术、文化交流导致多元文化的根本原因。伊德认为,人们是在当下的实践生活中不断地理解技术和使用技术的,在“技术调制”的过程中,各种历史、文化等实践因素不断参与到“具身”的认知主体的知觉经验中来了,共同建构着人们的经验。由于技术的使用与文化的交流完全是在存在论、生存论的意义上的,因此,技术与文化就具有不断“寻视”未来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这促使着新的技术与新的文化观念不断地生成,从而导致多元文化的产生。伊德把这种生存论上的“寻视”未来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叫做“模糊性”(ambigui-ty)。当然,技术使用与文化交流的这种“模糊性”也不是任意的,而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出一定跨度的不可预测。伊德举例说:“用途的模糊性不是无限可延伸,如锤子就不会很好地用作绳子、缝衣针。”

伊德认为,正是因为技术与文化都是在“不断生成”的意义上被使用的,所以技术与文化绝不会是简单地线性地发展的,人类对技术“乌托邦”或者“敌托邦”的简单想法因而都是不成立的。因此,只要生活世界是多元的、差异的,那么技术与文化的交流也就会不断形成多元并存的差异性文化,不会像“艾鲁尔斯(Elluls)、马尔库塞(Marcuses)以及其他一些思想家认为的,技术会向单一的、不可避免的失控的方向发展”。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欧洲中心论

由于现代技术-科学诞生于欧洲,所以逐渐形成了一种认为欧洲具有不同于其它地区的特殊性与优越性的观点,此即所谓的“欧洲中心论”(Eurocen-trism)。这种观点认为:“迄今为止,尽管‘技术-科学’只是一种文化的产物,但它是欧美发展最有力的成果。它遍及全球,不存在哪种文化与此现象无关。技术-科学的人工制品(artifacts)通常被当作‘文化的工具’(culturalinstrument),为欧美文化的其它方面‘获准进入’(entreinto)最异质的(exotic)其它文化区域服务。尤其是思考技术的欧洲哲学家(particularilyEuropeanphilosophersthingkinga-bouttechnologies),他们认为,‘技术文化’(tech-noculture)的出现对过去的价值观和传统的高端文化(traditionalhignCulture,首字母大写)具有明显的威胁性,且这种文化力量已经造成了它们的停滞(pause)。”伊德认为,在技术文化方面,凡具有上述观点的思想家都是欧洲中心论者,他们具有如下典型特征:

1)他们把技术文化看作是欧美的历史与形而上学独有的现象;2)他们把技术文化的成熟看作是一种产生于欧美价值观的‘内在命运’(in-ternaldestiny);3)至今,人们认为技术文化具有威胁性,并且这种威胁具有一种否定性的命运(nega-tivedestiny)。这是严格内在于欧美路径的。伊德认为,“欧洲中心论”是一种文化线性发展的观点,是由于人们既不懂得人类历史文化复合发展的非线性模式,也不懂得科学、技术与文化交流的双向的互渗作用造成的。并且,这种线性观点也不利于欧洲未来的发展。伊德以当代技术-科学所揭示出来的人类发展史为依据,既反驳了欧洲中心论的观点,也证实了自己对于科学、技术与文化交流具有双向的互渗作用的观点的正确性,还指出了人们对抗“去中心化”的简单做法是不可取的。首先,由于技术-科学仪器的诠释,揭示出了人类文化复合发展的历史。“文化复合发展”(toplu-riculture)的概念,既不同于文化交叉(thecross-cul-tural),也不同于文化多元(themulticultural),但是,它又既具有文化交叉的特点,也具有文化多元的特征。当代文化的发展,就典型地体现了这样一种高度杂于一体的既交叉又多元的文化发展模式。用伊德的话说就是:“文化复合发展明显地是多元文化的后现展形式。”近些年来,由于技术-科学的发展,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开始以各种系统的方式理解史前人类世界,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些人类早期历史知识的新成果,展示了人类文化复合发展的历史画面。技术-科学对人类早期历史知识的揭示如:1)推进了象征书写前兆的粘土研究,由原来大约公元前3000年的认识水平迅速更新为还要早大约5000年;2)确认了人类生存从直接依赖自然的供给,到有意识地种植农作物,这个转变时期开始于大约距今10000年前;3)人类产生最早的艺术、辉煌的洞穴画和雕刻的时期,大约在35000年到12000年前,等等。一方面,这些知识的获得,离不开技术-科学的仪器的诠释。另一方面,这些知识告诉我们,人类文明的中心并不像今天所认为的那样一直在欧洲。伊德指出,根据现代技术-科学研究所揭示的,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古代文化明显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并表现出相互交流中交叉的复合发展趋势。这种文化复合发展模式,通常也叫做相互交流的文化的镶嵌画(mosaic)。我们归根到底就是不断交流反复杂交的文化复合发展的后代,压根就不存在纯粹的所谓你们的或我们的文化谱系。

其次,伊德认为,当代技术-科学频繁地诠释出古代有关知识(科学)的真实面貌,其所揭示的历史上文化多元交叉复合发展的图景,与自己所揭示出来的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交流所具有的双向的互渗作用的特点是一致的,这说明自己所揭示出来的文化复合发展模式是经受住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规律的检验的。这也不难理解,历史就是过去的现在,过去与现在二者本来就应该是一致的,历史的发展就是逻辑的展开。由于仪器“制造”出来的众多人类历史知识敞开了过去与现在在文化复合发展模式上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图景,所以,伊德除了否定欧洲中心论的观点外,也反对人们试图采取对抗“去中心化”的方式来保持欧洲中心地位的做法。由于欧美人早已习惯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优越论调,所以他们对抗这种“去中心化”趋势的愿望很强。伊德说:“我相当肯定,对于我所说的‘文化发展的复合性’(plu-riculturity)的拒斥(resistance)是强健的和斗志旺盛的,有迹象表明对这个问题的意识和争论才真正开始。”伊德的意思是:很多人不愿意相信文化复合发展的规律,因为一旦接受这个规律是真的,那么一切试图反抗“去中心化”的做法都将是徒劳的,所以,习惯了欧洲中心优越论调的人对“文化发展复合性”的拒斥是斗志旺盛的。除非历史的规律最终证明这种反对无效,否则人们是不会轻易罢休的。伊德说:“至少科学院的保守分子们迅速地联合了他们的人文主义教友,强调以重建西方来源为主的核心课程的必要性,并反对过于强调非西方。假如西方文化是驱动技术-科学进步的激励性的文化样式(culture-shape)的话,那么,保持其运转(inmotion)将需要持续地使文化融入到生活形式当中。甚至进入这种体制下的日益增加的移民流也必须接受这样的教育。”

科学技术观范文2

受到不完善机制体制等因素的约束,造成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的总体发展很不协调,一是农业科学技术管理的主体模糊,由于我国历来农业科学技术管理主体是各级政府上下调控与亲自领导为主,没有从法律层面上尊重农业科学技术管理部门的主导地位。另外,某些农业技术投资主体与利润效益位置模糊,产权关系不明晰造成劳动者和企业主积极性不高,很难取得理想的收益。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是以某个人的想法为转移,同时也不能由政府以行政命令行事。农业科学技术的领导者要时刻牢记和遵循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不违反制度的条件下,也需要给予地方科学技术管理机构一些自主决定的权力和灵活性,结合本地区科学技术实际情况发展该地区的农业经济。二是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管理所需要的资金欠缺。中央每年会在财政预算里划拨一些资源用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改革和健全。与此同时也督促地方政府拿出一些财政资金用以帮助本读取农业经济的发展。可是我国执行的是中央和地方两个级别的预算,而且地方自主保留的可支配财政资金本就不多,各级地方政府资金大量的支出投入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对GDP增加贡献值不高,使得某些具有发展高新技术农业经济的地方由于缺少政府财政的有力支持而痛失最佳发展机遇。三是政府对于大力宣传农业高新技术的工作没有加大力度,农民群众缺乏使用高新技术成果的热情。在我国农村农民群众是组成农业关系的关键。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想要转变为实际应用,必须有广大农民群众的有力支持和衷心的拥护。我国现阶段农业科学技术管理主要还是依靠政府进行主导和垄断。政府对于农业科学技术缺乏宣传的有力程度,再加上市场化的农业科学技术贸易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困难。另外,我国广大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生产经营范围规模小,经济收入低,对于使用高新技术缺乏高涨热情。四是我国农业总体机械化程度低、缺乏资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限制了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和转为实际应用,也使得农业新型技术规模效应及农业经济生产向更高层次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2构建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管理新型体系

2.1健全农业科学技术管理体制,制定长期远大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针对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以战略高度的视角制定预期性部署,对各自为政的科技管理体制打破,强化和健全农业科学技术管理的法律保障,全力保护知识产权,对于获得重大科研成果并转为实际应用的单位和个人要重奖。组建科研成果转为实际应用的保障机制,健全技术市场和金融市场。把农科研投放在公共财政保障上。要重视农业科研领域,把农业科研作为农业持续增长的需求。制定远大的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目标,不但是农业经济保持长期平稳发展的重大措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要取得进步也必须这样做。国家农业科学技术的主要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应该从长远着想,使农业科学技术工作更加合理化、规范化,从而促成三个层次配置的最优化,给予我国农业由现行农业转向新兴农业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2.2努力贯彻科教兴农战略,快速将农业科学技术转为实际应用

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使科学研究转为实际应用,科学研究成果转为实际应用涉及到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从广义上讲,科研成果转为实际应用主要包括科技提供、转化、需求及科技条件系统等组成的大系统,包含创立、完善有关机制收入分配机制、考核机制、奖励机制、调控机制等运行过程。从狭义上讲,科研成果转变主要由实验室研究、实验性试验、生产性实验、工业化生产等步骤组成,应管控大学、科研机构、研究开发及成果实际应用接续体系。做好大学、科研机构和工厂及地方的科技联系,发动全体农业科教研究部门与民营企业参加多元化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作。农业科学工作要遵照市场经济规律操作,生产企业部门的需求是科学研究的推动力量,科学研究成果只有转变为实际应用才能使社会增值。生产部门以自身优势研发、引进新品种、新工艺、新机械转为创新型主体与推广技术的载体,科研部门、主导企业和农民结成紧密利益相关体。这种利益相关体是教学和科技成果孵化器,推广优良品种的产业部门,发挥有力科技辐射。

2.3提升农业科技人才水平,健全农业人才市场

教育、科学、人才是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将科技成果转为实际应用主要依靠科技、管理方面的人才,使其通力配合,才能形成“政、企、校、研、资”全方位互动。所以需要组建和完善以知识产权作为参股的机制,强化知识资本在高新技术中的作用,使知识资本准入门槛降低。另外,具备条件的地区组建地区人才储备库,使之成为长效机制固定下来。大学和科研机构要为地方培养一些有知识、有技能、会管理、善经营的新一代农民,采取远程教育和专业讲座等方式,将各个最新农技项目散播于农业地区,为农村基层单位造就科技推广工作者。为防止人才流失,主管部门要给予科技工作者创造必要的条件。只有这样,我国的激励人才流动要素、市场选择的新型机制才能建立,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2.4改革农业推广机制,健全农业推广体系

强化改革和健全农机推广体系关系到农业现代化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问题。在很多地区,农技站已经形同虚设。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不容忽略基层推广站对农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要组建现代化推广体系。我国现行的农技推广体系既不能迎合市场经济体制,也无法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农产品交易对我国现有农业经济产生的冲击,所以必须在保证农机推广体系平稳的条件下,加深体制改革。组建符合新时期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不把追逐经济效益作为目标,要考虑如何获得最大社会利益。各个地区要以现实情况为出发点,深入地发掘地区农业的发展潜力,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准入资质,不能让不合格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坑害消费者。提高农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指导农民抗击各种风险。

3结束语

科学技术观范文3

进入新世纪之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各个方面的更新步伐。计算机技术也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得到应用,与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各方面速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其在企业进行数据信息管理时充分发挥了优越便捷的性能,本文从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所起到的作用进行阐述,最后针对其应用进行了合理的分析。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经济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因其实用性、可操作性得到广泛应用同,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也起到巨大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一些企业领导者却没有相应的理念,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性没有一个充分的认知,这对企业发展十分不利。

一、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传统和保守。

经济管理理念传统和保守是中国经济管理存在的重大问题。企业领导者常常是依据自身经验及其主观看法进行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如果管理观念不发生转变,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大部分的企业领导者因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运用时,无法产生有效的经济管理,最终导致企业领导者的决策行为存在盲目性。

(二)经济管理行为缺少明确的职责划分。

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时要有统筹观念和战略性意识,内部管理效率质量低下,企业发展就会失去平衡。如果企业的内部管理起不到相应系统性和全面性作用时,就会产生企业成长的障碍。企业缺乏主体意识没有合理的管理计划与明确的策略目标,导致企业经营效率降低,严重时会使企业陷入混乱与危机。现在我国在企业治理层面存在众多的矛盾,相应体制跟不上现有经济的发展需求,这非常阻碍我国企业收益的提高,这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计算机科学技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数据信息的搜集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目前对计算机技术虽然得到广泛的运用,但计算机互联网体系经济管理方面在还非常的单一,这也在应用上存在滞后性。企业在对其的应用跟不上市场经济的需求,致使企业经济管理得不到科学性的提升,企业内部经济管理体系不健全,企业管理者对信息输入、处理及输出等各步骤上的忽视,企业经济管理数据不准确、完善,致使计算机科学技术体系无法得到合理的应用,也就无法给经济管理提供充分有效的支撑。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得到各行业的认可,因其巨大的便利性,从而获得了较为广泛的运用,经济管理工作方面所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推动了企业的经济管理的步伐,不仅能够全方位管理各类繁杂的数据,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力、资金管理力度,最重要的是能够进行企业内部财务工作职能的转变,还可以同时对数据的有效性及可靠性进行验证。但对经济管理人员而言,如何进行应用,并将其作用最大化,就成了首要任务。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一)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管理系统。

创建设立完整的组织构造与权责划分规范体系因内部控制环境适应网络环境的相关条件,企业就原有的会计模式进行重新建立与改革。应该从企业的现实状况出发对其会计管理进行设置,并应结合企业的现实经营环境,在保证企业的营销战略的情况下。企业需要结合成本收益率对比,简化的、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其组织构造。网络环境发生改变组织构造也作相应的调整。运用互联网实现经济管理,企业领导者的目标可以得到有效的执行,还可以规划企业所有与会计相关的各流程环节,并使其得以运用到各部门中。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管理系统还能够增强预防性能,具有防范、寻查和纠错等特点。网络技术的先进性给予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改良了业务在信息交流方面进行相互转变的过程,是企业实现目标强有力的后盾。通过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运用企业经济管理一体化得已实现,企业完全运用网络信息数据与技术成立产、供、销一体化的营运,同时使财务管理最大限度上进行同步化,对传统业务程序进行转变,减少运营成本,使企业营销效率得以提升。

(二)宣传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活力中心,企业文化的制定形成良好的凝聚力量可以促使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企业通过对网络技术合理应用,对企业文化充分做好动态方面宣传和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使企业文化可以为战略政策的制定提供帮助。

(三)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风险辨别。

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也稳健成熟,在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风险因素。企业在执行战略的过程也许会有不确定事项的出现,而对其进行分辨和识别就是风险评估,而企业希望在不确定因素发生前对其加以控制,使企业得以减少相对的风险。一是实行经济管理整体风险评估,也是企业经济管理对内部效率控制与实施结果的主要环节。不仅要以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内部控制所属环境因素与企业风险关键点为起点进行剖析,整体评估与剖析网络环境哪些风险会发生,并拟定相关限制风险的方法和限制步骤。二是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进行风险模拟预测,对可能形成的风险进行有效避免。将相关的资本市场产品、供求、法规信息及客户情况采集融合后,采用计算机进行经营中会出现的各种模式的模拟,最后得出的模拟经营结局,然后对其各种模式实行相关敏锐警惕度方面的分析,可以使企业寻找到其风险点及时实行有效的防范措施。因这种办法的实用性高,在企业生产活动中有现实的指导影响,使营销战策更加科学完善,实务界对其也越来越重视了。

四、结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日趋成熟,让日常工作可以更好地完成。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具有很强的便利性,解决了很多难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能够对经济管理进行系统性规范,其强大的网络性对企业管理、统筹、文化宣传等方面都起到巨大作用。本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推动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进程。

作者:刘嘉唯 单位: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周丽.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2014

[2]林兆兵.关于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应用的相关思考[J].现代营销,2015,11:12

[3]陈姗,万晓燕,吴永琢.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导报,2016

科学技术观范文4

我馆近几年来,每年的纸质过刊入藏量有4500册,迄今纸质过刊的品种达到了3000种,馆藏纸质过刊总册数近10万余册,纸质过刊收藏量的信息情报量甚是丰富,在参考咨询工作中发挥很大作用,如经常有读者要对区域性的经济发展进行论证,在理论上作前期准备工作。除查阅现刊、现报外都要查阅大量的地方性的过报、过刊,许多重要的信息情报基本上是从过刊、过报中挖掘出来的。因此,纸质过刊是高校从事专题、专业研究人员必不可少的文献资源。

纸质过刊文献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虽然纸质过刊如此重要,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就图书馆本身分析而言,其一,表现在书库容积限制上。已建成的高校图书馆未充分认识到纸质过刊的价值,在面积与高度上未做到未雨绸缪,使得书架数量无法按现有状况增加。虽然遵循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运行观念,使书库与阅览室合二为一,但读者对阅览空间的需求与逐年递增的纸质过刊册数对书架的需求之间相互限制,造成了纸质过刊的资源浪费。其二,纸质过刊管理重藏轻用、装订周期长等问题比较突出。多数高校图书馆出于对纸质过刊的“保护”,只对教职工和部分学生开外而且不外借,这极大限度地影响了纸质过刊作用的发挥。其三,纸质过刊的装订归库繁琐且时间长。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每年期初和期末都要将上一年度和本年度的纸质过刊进行装订,此时正值学生或教工读者借阅纸质过刊的高峰期,这无疑耽误了读者查阅文献,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读者的积极性。从学生与教工读者角度分析,主要表现在读者对纸质过刊认识表层以及借阅读者范围较为狭窄等。如今学生的学习氛围稍差以及部分教工对教学与科研无暇顾及等等因素,可以归为读者对纸质过刊作用的认识不足。

从读者情况统计,一般借阅纸质过刊的读者为大四年级的毕业生为毕业设计(论文)查阅纸质过刊,此为阶段性;硕士博士研究生为课题借阅纸质过刊,具有持续性;广大教职工为科研而进过刊馆藏,具有间断性。但以上读者的借阅量都较小,且借阅的过刊种类也相对固定,也可归为图书馆对纸质过刊的管理宣传不力,都忽视了纸质过刊所蕴藏的文献价值,而导致大量纸质过刊资源闲置,造成了高校纸质过刊资源的极大浪费。

纸质过刊文献的管理与利用

过刊资源对于高校学生和教职工进行学习、研究与人才培养有着丰富的文献价值,但纸质过刊文献在管理与发挥作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需要对纸质过刊文献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改进与管理。首先,需要在电子信息时代保护、宣传和发挥纸质过刊文献的信息价值。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铁化”进展,涉及众多学科领域的电子文献资源,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网络信息平台。在此形式下,纸质过刊文献的作用、管理与认知度更加严峻。信息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导致科学文献的“有效”期限日渐缩短,文献“更新”速度加快,而纸质过刊文献的“老化”也在加速。

因此,图书馆管理者与技术人员应更多听取读者的信息需求,到各个院系认真听取广大学生、教师对专业文献资源等方面的渴求,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了解读者在网络文献资源的冲击下,传统纸质文献的存在价值、不足和读者的期望,并进行阶段性的认真总结分析和改进。做到有计划地购进读者所需期刊文献,提高图书馆馆藏文献的质量,保持文献资源的连续性,让纸质文献成为更多的读者查阅到更多资料的一个重要环节。另外,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观念的改善。在高校图书馆部分工作人员中,服务思想观念难以彻底改变,抱着“来者不拒”甚至对读者服务态度淡漠的工作作风。尤其是纸质过刊图书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在过刊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度不够,步伐显然跟不上读者的需求和科技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改变管理和服务观念,充分学习认识过刊文献是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实践的重要信息源。尤其当前我校处于由教学型大学转变为教学科研型大学的关键时期,过刊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和教师的教学需求,改型时期如何面对管理、服务模式,可向榜样兄弟院校学习,做好读者导读工作,帮助和引导读者找到所需资料,积极引导读者正确合理地搜索借阅过刊,并积极提供复印等服务。与此同时,优化藏刊结构体系、充分有效利用空间,避免乱架等不良现象,解决查找检索困难问题、做到要变重藏轻用为藏为所用、以用带藏,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树立以服务读者第一思想观念。最后,提高读者的借阅能力。高校图书馆是学生们获取各方面信息的主要信息源,是培养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

因此,培养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情报意识和独立检索能力,加强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到课题研究的延续性,从根本上提高他们主动图书馆意识,从而促进馆藏文献的利用。因为期刊文献是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信息源和参考文献。同时,对期刊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这对促进科研、教学的提高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结语

科学技术观范文5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发展;科学技术

一、我国现代经济管理的发展概况

(一)我国现代经济管理的发展背景

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水平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经济水平较差导致国家对于经济管理的改进与完善不够重视,所以使得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处于较低水平,这不利于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建设。近些年随着经济状况的不断好转,我国对于现代经济管理的重视逐渐加强,不仅对相关的管理方法以及标准进行完善,更重要的是将现阶段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经济管理中,这对于经济管理与分配的合理性提高至关重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打下良好经济基础。

(二)我国现代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正在对现代经济管理进行积极的创新与完善,这是国家以及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水平提高的重要前提,对于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在现代经济管理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以及专业性管理人才数量较少。只有将这些问题在未来发展中进行合理解决才能促进现代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重视现代经济管理与发展科学技术的必要性

重视现代经济管理与发展科学技术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十分必要,想要提高现代经济管理水平就要在以往的管理基础上对相应机制以及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使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经济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各项项目的开展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想要使经济在国家以及企业的发展中起到更加高效的积极作用,就要重视经济管理工作。合理的经济管理能够促进经济的循环,使国家以及企业的发展在快速的基础上还能保证稳定。

二、我国现代经济管理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在我国现代经济管理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较为严重。经济管理工作的进行需要相应监督机制的支持,内部监督机制能够较好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对于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缺失,导致经济管理不能得到有效监督,管理的积极性以及管理效果明显降低。现阶段在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外界市场因素的影响造成经济风险种类逐渐增多,这对于企业的成长以及与其他企业的竞争来说都十分不利。想要降低企业面临的经济风险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对经济管理工作水平加以提升,其中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是尤为重要的环节。内部监督机制是现代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提高现代经济管理水平的首要任务就是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二)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

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也是我国现代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十分不利。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不仅在国家政府重要部门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最主要职责就是要对企业的资金运转以及项目开展等重要内容进行及时的管理与控制,积极主动地发现与处理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提高企业运转效率,是企业获得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管理意识薄弱导致管理人员在进行工作时不能对问题及时有效地发现以及处理,从而造成经济系统不能稳定地运转。

(三)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

信息化是我国现代经济管理发展中十分重视的内容,只有达到经济管理信息化才能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但是由于一些经济管理部门对于信息化的了解不够全面与深入,所以不能将信息化合理应用于实际经济管理工作中,导致信息化不能发挥其在数据分析以及信息交流中的优势。信息化程度的逐渐提高不仅需要我国企业加强重视,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具体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握与实际应用。信息化技术是一种十分专业的技术手段,其相关概念与原理是近些年才出现并得到实践验证,企业想要提高信息化管理程度就必须重视管理人员基本素质的加强,提高其对信息化技术掌握的标准。现代经济管理信息化是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我国想要保证经济管理在未来发展中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占有更大优势就要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完成。

(四)专业性管理人才数量较少

专业管理人才在现代经济管理发展中主关重要,目前相关的经济管理人才总数处于较少的状态。专业性管理人才数量较少主要是国家教育重视力度不够所导致的,同时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量要求不够严格。只有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与专业性,才能促进经济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企业方面也应该对专业性管理人才提高相关要求,同时加强对专业性管理人才的薪资待遇,这样能够促进广大青年对经济管理专业的积极性。专业性管理人才数量较少对于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十分不利,企业想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占有优势就要对创新要有一定追求,所以专业性管理人才数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未来发展。

三、加强现代经济管理与发展科学技术的措施

(一)创新与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想要加强现代经济管理与发展科学技术,首先就要创新与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根据内部监督机制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来对监督机制的具体内容进行必要补充。补充后的内部监督机制要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各个方面都能发挥有效作用,使管理工作能够更加及时地进行,同时保证管理结果的有效性。创新内部监督机制也是一项重要内容,要在我国对于经济管理发展的相关要求下,对其内部的监督机制进行合理创新,以达到更好的监督效果。

(二)增强管理意识与重视管理标准

增强管理意识与重视管理标准也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基本前提,对国家经济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国家以及企业的管理部门要对经济管理工作高度重视,经济管理意识是保证管理工作及时进行的关键,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各项风险逐渐增多,所以只有提高经济管理意识才能降低经济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建设打好基础。管理标准是企业进行经济管理时的重要依照,所以这就要对管理标准进行必要的统一,同时管理标准必须要保证严格,在管理过程中起到直接有效的作用。

(三)提高现代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现代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对于经济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影响。想要提高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首先就要完善相应的管理系统,将管理系统的信息进行有效共享,以便于对数据的分析。提高现代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最为主要的就是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系统包括所有经济管理工作中的相关信息。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国家经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性作用。

(四)重视专业性管理人才的培养

加强专业性管理人才的培养首先就要提高教育宣传力度,使更多青年选择经济管理这一专业,同时国家应当对经济管理的教育模式以及方法进行改革,进而有效提高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以及实际工作能力。提高专业性管理人才的工作能力企业方面也要重视,首先要严格筛选,保证其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具有处理具体问题的应变能力。在正式工作前,企业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培训过程中企业要对管理人员的具体表现进行考核,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其及时改正,这对于管理人才日后的工作具有积极意义,进而提高专业性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四、结语

现代经济管理对于国家的整体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虽然目前经济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相信经过努力,现代经济管理成效将更为有效地表现在具体工作中,为国家经济发展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只有将现代经济管理水平加以提高,才能保证我国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较好前景,在国际竞争中表现出更多的优势,对于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来说是重要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梁晨,吴倩雯.经济管理现代化及经济管理的发展新趋势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141.

科学技术观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科学技术;管理方向;策略

0引言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在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使用范围的扩大与使用频率的增加,高职院校管理手段与目标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高了其管理模式与时代社会发展节奏的吻合性,但是由于许多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与网络素养较低,创新发展意识与责任意识也较为薄弱,这些都阻碍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管理工作中的推广运用,对实现既定管理目标以及提高管理工作服务效果等产生消极限制作用。

1计算机科学技术对高职院校管理的重要性

(1)提高了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网络化。计算机科学技术在高职院校管理中的广泛运用必然会改变其管理手段与管理内容,逐步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与技术来代替人工操作,加快了高职教育改革的速度,同时,管理手段与管理目标的转变也会迫使管理人员学习最基础的计算机科学知识与技能,参加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培训活动,进而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与职业发展观等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另外,教育管理网络化水平也是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与办学实力的直接反应,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的社会形象与影响力。(2)提高了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标准性。高职院校管理工作可以划分为人员、财物与教学等三大类型,其中,人员管理则是将学生以及老师等人员的档案信息录入到学校统一人员管理系统之中,定期补充与更改人员档案信息,随时调取人员基本信息;财物管理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来统计各种财物的已用数量与剩余数量,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处理财物数据信息,保证了财物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与及时性,提高了财物管理信息的公开性,为院校学生以及老师等监督财物提供了便利;教学管理则是利用互联网信息系统来处理教育问题,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性与互动性。(3)提高了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智能化。计算机科学技术对高职院校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乃至教学教学内容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提高了教学设备的完善性与现代性。另外,用计算机科学技术来处理教育信息,提高了教育信息处理效果的快速性与准确性。(4)提高了高职院校教育文件管理的统一性。高职院校在多年发展过程中必然堆积了大量的文件资料,并会随着院校的发展与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增多,这些文件资料既是高职院校发展历史的见证,也是其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整理保存档案文件是管理人员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计算机科学技术加快了纸质文件向电子文件转化的速度,既减轻了管理人员人工抄录文件的工作量,也提高了档案文件资料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另外,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运用也提高了教育文件整理保存流程的统一性与规范性,既可以随时调取所需要的教育文件,提高了教育文件管理工作的高效性与信息性,也促进了现代化档案管理模式的建立,将教育文件进行分类处理与电子化保存,降低了教育文件损失或者丢失等情况发生的概率。

2总结现阶段高职院校计算机科学技术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统存在漏洞。高职院校计算机科学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以网络技术为手段,也就是说安全稳定的计算机系统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但是计算机系统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完美无懈可击,而是其本身就存在技术缺陷与系统漏洞,极有可能会遭受黑客等违法犯罪分子的蓄意攻击,也可能会因计算机病毒感染而出现系统瘫痪等情况。计算机系统的本质就是对Internet技术的改造升级,具有较强共享开放性的Internet技术导致计算机系统安全系数不断下降,另外,技术人员在使用Internet技术之前需要先签订TCP/IP版本协议等,但是所有的安全协议都存在一定的漏洞,无形之中降低了安全协议对计算机系统的保护作用。(2)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升。部分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并非高校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甚至没有接受过院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缺少基本的院校管理经验与技能。另外,许多管理人员由于年龄较大、缺少创新意识与危机意识、早已习惯原有工作模式,很少甚至根本不会主动学习网络知识,极少数管理人员还拒绝参加计算机科学技术管理相关的培训活动,降低了其对计算机系统的使用效果。最后,许多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的招聘机制与考核机制也不完善,降低了对应聘人员管理经验和综合能力的要求。部分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管理的理解出现偏差,将计算机科学技术管理等同于使用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造成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管理功能的简单化与表面化。管理人员计算机系统操作流程并不正确,缺少计算机设备日常维护与安全使用的意识,增加了计算机系统和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管理队伍平均素质限制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管理效果的提升。

3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科学技术管理水平的策略

(1)加强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高职院校应提高对计算机学科技术相关科研工作的重视度,聘请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对本校正在使用的计算机系统来进行专业化与全面化的分析,在发挥本校计算机信息系统优势的基础上来弥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漏洞,有效地保障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高职院校应适当提高计算机科学技术研发工作在院校科研体系中的地位,适当增加该科研项目的资金、技术与人员投入,提高教师、学生主动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研究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工作。另外,高职院校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关注度也进一步强化了项目科研人员的荣誉感与自豪感,从而项目科研人员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姿态投入到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之中[1]。(2)转变相关人员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管理的错误认知。计算机科学技术管理对象以学生与老师为主,其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认知直接影响院校计算机科学技术推广运用效果,高职院校通过创办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主题讲座以及宣传栏等途径来引导学生和老师形成科学正确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使用观念,扫清了影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思想障碍,加快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全校范围内的推广速度与效果。另外,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定期组织老师参加计算机科学技术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拓宽老师学习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途径,深入了解计算机科学技术所蕴含的强大发展潜力,实现了老师计算机科学技术观念与能力的共同提升。最后,老师还应认识到计算机科学技术对高职院校以及师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主动配合院校推出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制度,保障计算机科学技术管理相关措施能够具体落实到位[2]。(3)正确把握计算机科学技术与高职院校管理的辩证关系。相关人员应全面分析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给高职院校管理体系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扩大计算机科学技术对高职院校未来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的积极影响力,认识到计算机科学技术对提高高职院校发展节奏的促进作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将大量管理人员从烦琐的抄写记录工作中解放出来,不仅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与工作压力,也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了管理工作的错误率。管理人员应主动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用计算机科学技术来完成其基本工作。另外,高职院校应创办计算机系统维护管理部门,定期检查维修计算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以及维护计算机系统,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避免了因计算机系统瘫痪或者计算机设备故障等情况的发生,有效缓解了高职院校管理人员数量有限与工作量逐步增多之间的矛盾,对构建和谐稳定校园环境等奠定了基础。(4)提高大数据技术使用效果。高职院校应加强对网络市场的调查研究力度,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获取更多真实有效的高职院校教学数据信息,专业分析众多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特点,推测学生发展趋势,概括出学生发展规律与发展特点。主动将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等进行有效融合,准确记录学生的每一个行为选择,比如,学生学习时间、上网时间、经常浏览的网页等等,并将这些数据分析结果与发展建议一起传送给相对应的学生,从而为学生制定未来学习成长技术与选定发展方向等提供参考信息[3]。(5)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高职院校应定期更新计算机信息系统,经常对重要计算机进行病毒查杀,并对重要数据信息进行备份,给计算机系统安装强大的防火墙或者病毒查杀软件,提高计算机系统对黑客攻击以及病毒的抵抗能力。另外,高职院校要完善计算机信息系统操作相关制度,明确管理人员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流程,通过定期组织考试等方式来促使管理人员主动学习掌握计算机信息系统操作要求与制度,有效避免了因管理人员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计算机系统的瘫痪[4]。

4小结

高职院校管理内容与管理目标会随着经济社会以及高职院校的发展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来组织开展院校管理工作符合新时期对加快高职院校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与计算机系统完善性等措施来提高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教育管理活动之间的结合性,加快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速度,为充分发挥计算机科学技术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提供了基本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孙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形势和对策———陕西师范大学2003-2007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1):186-187.

[2]邱小雨.关于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4):234.

[3]夏莉.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78-179.

科学技术观范文7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2008年,中本聪在《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中首次提出区块链技术这一概念。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存储账本,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具备记账能力,可实现点对点的去中心化功能,确保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性和透明度[1]。随着互联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智能设备的增加,海量信息充斥于人们的生活中,读者对于信息质量和时效性要求更高,读者期待获得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另外,随着读者网络安全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的增强,对于个人信息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尽管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和学科服务等方面的服务质量得到巨大提升,但仍不能充分满足用户个性化、深层次的信息需求以及对数据安全性的要求,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特点特征,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从而提高当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尽可能满足用户教学和科研的信息需求,促进学科服务信息之间的有效流动,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革。

一、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分析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服务,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得到改善,但是随着科研环境的快速变化以及学术信息资源的急剧增加,图书馆的资源存储与处理能力受到挑战。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用户阅读方式和行为也发生深刻变革,用户需求更加的多样化,学科馆员的素质和能力亟需提升,学科馆员团队的建设与管理需持续优化,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数据存储及处理能力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信息检索为基础的知识信息服务开始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主流,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不仅是简单的检索、整理、推送学科资源信息,而是要通过利用海量的数据,根据用户的需求去挖掘分析目前的学科发展态势,预测未来的学科发展趋势。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具备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复制、备份、高效安全处理的能力。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存在数据存储能力不足,元数据整理混乱,数据检索的精确度低,文献分类不规范且相互关联度低,资源扩展能力不足,信息处理速度不高等问题。

(二)用户需求的转变

目前,高校图书馆是基于自身原有的馆藏信息资源、读者借阅信息、学校学科设置信息等进行数据分析的,为用户提供基于关键词检索的基础的学科服务,缺乏对用户信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分析,在收集用户信息时,出现信息缺失和失真现象。当前移动阅读、休闲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等阅读方式改变了用户信息需求,用户期待图书馆能够提供深层次、个性化、全方位的嵌入式学科服务,满足不同科研团队和师生的科研和教学需求。高校图书馆要通过结合用户动静态信息数据,利用数据挖掘用户的潜在信息需求。对用户需求进行动态监测,做到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及时对其需求作出反馈。为用户提供全流程的学科服务。

(三)各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的辅助单位,其主要任务是为全校师生和不同的科研团队提供学科服务。由于学科服务工作开展的时间较短,提供的服务较为单一,并且缺乏宣传渠道,使得大多数用户不了解高校图书馆所提供学科服务内容。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推进,科研成果评价方式的逐步完善,使得用户对于信息检索服务、科研支撑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学科动态分析等方面的需求急剧增加。学校职能部门、学院、科研团队和师生个人对于信息的需求与图书馆所提供的学科服务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这阻碍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的改善和水平的提高。

二、区块链技术的含义和特征

(一)区块链技术的含义

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加密链式区块结构来验证和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产和更新数据,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和分布式计算范式。区块链技术的创新点为:时间戳的链式区块结构、分布式节点的共识机制。

(二)区块链技术的特征

区块链最主要特征的是去中心化、安全性、信任、可追溯性。链上的所有节点共同参与数据的存储,系统中的每个节点都能成为系统的中心,任意节点都无法对区块信息进行单独的篡改,有效避免个人隐私数据遭遇泄露的风险,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区块链技术基于时间顺序对作者信息、原创内容等元数据加盖时间戳,将数据存储到区块链结构上,并全程记录使用和交易的痕迹,便于后期对数据的追踪和溯源。同时,结合密码学技术,密钥生成签名值,避免信息泄露的风险,有效保护个人知识产权。在无需借助第三方机构前提下,通过加密算法存放数据“账本”,达到链上的数据开放共享,组成数据信任网络,实现多节点可信沟通。

三、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一)提高用户需求识别精度

目前学科馆员是基于图书馆管理系统读者的年龄、性别、学院、研究方向等基础信息识别读者的信息需求,所提供的学科服务较为单一。要丰富用户需求的相关数据资源,需要图书馆与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各院系积极沟通,及时了解学校重点学科发展、不同科研团队研究进展和全校师生信息需求等相关数据,但是部门沟通壁垒导致存在一定的信息偏差并且存在信息时滞,降低了信息的精准度。利用区块链技术使不同主体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上传到平台上,使链上各个节点携带的数据能够实时共享,促进信息数据之间的充分流动,使学科馆员能够及时监测到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高质量,个性化、全流程的学科服务[2]。

(二)去中心化

目前各高校之间开展的学科服务是以高校图书馆为中心,是从学科馆员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出发,向用户提供学科服务的,缺乏对用户需求的实地调研和了解,难以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精准的把控。高校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各院系、各科研团队、师生个人之间存在信息偏差,在向用户提供学科服务时缺乏有效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存在信息沟通不畅、服务内容重复、学科服务存在时滞等问题。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等特点,能够确保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安全流动,确保教师和学生等用户和相关机构有权参与到图书馆学科服务中,便于用户自主获取信息服务,使用户对图书馆馆员的依赖性降低,拓展了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范围,倒逼图书馆学科馆员改变服务方式,提高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水平。

(三)增强用户信任

目前图书馆学科馆员在开展学科服务时,主要遇到两大问题,一是学科馆员与用户之间缺乏面对面的直接沟通,用户沟通主要是通过移动智能设备在线留言的方式,这一现状造成图书馆开展的学科服务缺乏时效性且流于表面,缺乏深层次的精准学科服务。二是学科馆员向用户提供学科服务时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将增强图书馆学科馆员与用户之间的信任程度[3]。区块链技术提供的在线身份验证登录,通过建立用户与学科馆员之间直接点对点的联系,降低了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此外,区块链采用分布式账本、数字时间戳、非对称加密算法等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现有互联网的个人隐私数据泄露、身份安全等难题,图书馆在不访问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的存取和运算,保护了用户的个人隐私,既促进了数据的有效流动,又降低了用户隐私数据泄露的风险。区块链技术赋能于图书馆管理,助力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路径的改革。

四、区块链技术驱动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实践路径

(一)基于用户参与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学科馆员通过采集、分析读者阅读、学习行为数据和科研数据,精准识别读者信息需求,为科研用户提供个性化、深层次的学科服务。但是,在大数据环境下读者个人隐私数据存在泄露的风险,区块链技术的唯一性、防篡改性、可追溯性等特征可以保证读者个人隐私数据的完整性和受限使用性,为解决个性化需求和隐私保护提供了一条有效解决途径。通过建立一个去中心化、加密、真实借阅行为等个人信息数据库,为用户提供基于资源检索和使用的参考咨询服务。区块链技术基于信息加密技术,将用户的需求完整记录并形成需求链,学科馆员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性,形成信息服务供给链,通过信息的供需匹配,为用户推送相关服务,进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此外,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使得用户能够将自身的信息需求、科研成果等内容上传到平台上,不同用户之间可以加强信息沟通,便于用户自主获取信息服务[4],激发了用户参与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科服务的质量。

(二)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构建学科服务供给的协同机制

高校师生个人、科研团队、高校职能部门和决策机构是不同层面的学科信息需求主体,不同主体之间所期待获得的学科服务存在明显的差异,个体读者更期待满足信息检索方面的需求,而不同的科研团队则希望获得最新的科研动态方面的信息服务,高校职能部门则希望获得学科发展方面的支撑服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征,将高校图书馆、学校职能部门、学院、用户等均视为系统中的各个独立节点,依据每个节点上的具体信息需求,学科馆员向不同的主体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学科服务。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中仅包含了读者的性别、年龄、学院、借阅情况等简单的数据,无法对读者的需求进行动态监测。学校职能部门掌握了全校师生个人信息以及学校优势学科和发展方向等相关数据,学院掌握了其特色专业、新建专业等重要数据,可以为图书馆提供多角度、多层面的数据来助力学科服务。通过构建高校内部多主体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促进信息传递和沟通,实现去中心化,提高学科服务的质量和时效,进而提高不同用户对学科服务的满意度。

(三)基于区块链的可追溯性,构建全流程的学科服务模式

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性,可应用于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全过程。学科馆员将用户需求内容、所提供的基于资源检索和使用的参考咨询服务、通过数据获取的信息素养服务、实时推送的学科服务进行标签化分类并存储在链上,并根据系统中记录的时间加盖时间戳,及时了解用户满意度和所提供的学科服务具体内容,并根据实时变动情况对学科服务的内容进行调整和改善,提高学科服务质量。每条信息记录都被加盖了时间戳,从而建立起学科服务的可溯源机制,便于图书馆对已完成的学科服务进行回溯分析,能够及时对已提供的学科服务进行总结归纳,不断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学科服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特征,为学科馆员全流程的参与学科服务提供了技术性保障,保证了全流程学科服务的质量。

(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构建了学科服务的开放共享机制

区块链技术利用密码学的相关原理对用户进行数据验证,通过加密技术对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信息服务需求数据等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对数据进行标签化分类,使标签化的分类数据被长期存储,并运用私钥进行访问权限控制,使用户在修改数据时需要进行身份认证,保证了信息安全。当前随着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兴起,用户信息需求存在多学科、深层次的特征,学科馆员在提供学科知识服务时存在读者隐私保护这一关键问题,而区块链技术通过身份认证设置访问权限,使不同用户只能访问自己权限内的信息,降低了信息泄露的风险,增强了用户与学科馆员之间的信任,用户之间可以自主地获取权限内的数据信息和服务内容[5],减少了学科馆员重复进行学科服务,提高了学科服务的效率,进一步加快构建开放共享的学科服务机制。同时,区块链可溯源的特点可明确追溯科研成果的版权归属,从而对用户的科研成果进行产权保护,提高用户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满意度。

五、结语

科学技术观范文8

小学阶段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对学生的一生能够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乐于倾听、勇于提问、书写习惯和合作探究等方面的优良学习习惯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对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指导。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习惯养成

教育的根本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开发学生智力,二是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待人处世习惯等。一个人在其小学阶段,是接触正规教育的最早阶段,这一阶段个人的性格、行为等最易受到环境影响,也最容易被塑造。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习惯养成教育,从课堂教学、课间活动等多方面来培养学生优良的行为习惯,其效果最为显著,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1培养学生乐于倾听的习惯

乐于倾听、善于倾听更够充分地体现出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乐于倾听的习惯十分重要。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大多比较好动,注意力非常容易被别的事物吸引而无法长期地、专注地关注某一项内容。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提升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度,培养学生乐于倾听的习惯,是一项持久的课题,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及努力。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在授课时可将知识点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丰富多彩的授课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真正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例如,在教授《分一分》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大量的图片及实物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引导学生们对看到的图片及实物进行分类,并阐述分类方法及理由;也可以提出一些有趣地、引导性的提问,如“今天是班级卫生比赛,小朋友们打算如何整理教室,赢得比赛的第一名?”等。这种授课方式设置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地引起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了学生同老师良好互动的氛围。此外,对于在课堂中积极发表个人想法,并乐于倾听他人想法、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表扬,在学生中树立起乐于倾听的优秀榜样,鼓励学生们向榜样靠齐。通过上述方法,培养学生乐于倾听的习惯。

2培养学生勇于提问的习惯

勇于提问、善于提问是一个人取得进步的必要方式。因此,培养学生勇于提问的能力和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先发现问题,才能更进一步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小学生们对未知世界总是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心,对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这点非常好。但学生们提问的质量和表达问题的条理性都十分欠佳。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同时通过案例指导、实际讨论教会学生提问的技巧和表达问题的方式,增强提问的质量和表达问题的条理性。以数学教学为例,在教授《有余数的除法》一篇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们将7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同学,并阐述是否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质疑这个题目,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此时再引入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使学生们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也加深了学习的印象。再如,如在进行《认识时分秒》一课时可以同桌之间互相拨钟进行提问,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但是有时也需要别人的帮助来进行学习同时自己也能帮助别人学习,合作的种子便在幼小的心里生根发芽。除上述方法之外,将学生们分为几个学习小组,通过给出一些争议性的题目,让学生的小组讨论解题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培养学生优良的书写习惯

我们总说“字如其人”“见字如见人”,从书写习惯上可以充分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因此培养学生优良的书写习惯十分重要。在数学教学中,良好的书写习惯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书写姿势端正、执笔方式和笔画顺序正确以及字迹清晰工整,这点与语文教学中的要求类似;另一方面是横式、竖式、递等式等数学式的写法要正确,文字题、四则混运算和应用题要有解题过程以及答案写在正确的位置等数学学科独有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够提高数学解题正确率,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讲课、批改作业时要格外注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此外,教师本身也应注意个人的书写习惯,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

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碰撞,展开头脑风暴的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交流想法、动手实践、分享知识,能够有助于其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并与同学形成融洽的合作关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全面考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综合能力等,将学生合理地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制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并在学习小组中安排领导人,负责发言、召集等任务。在开展小组学习时,教师应把控好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保证合作探究的有效性,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例如在教授《认识时分秒》这一课时,可让学习小组的成员相互控制对方的发言时间,让学生们充分意识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意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

5结语

每位教师应当深刻地意识到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而不仅仅只着眼于眼前的知识传授。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组织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责任,在数学教学中的习惯养成对于实现数学教学目标而言十分重要,因此每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将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去对待,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马婷婷 单位:瑞安市上望第六小学

参考文献

[1]王肖,颜晓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2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