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例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1

首先,科技研发程度有相当大的差距。2001—2005年的“十五”规划目标要求,到规划结束科技的研发强度需达到1.5%以上,这一目标却在2008年得以实现。现今全国的科技研发和发展强度仅达到全国总投资的1.7%。

其次,自主研发的技术项目较少,我国经济的增长对外贸依存度较高。在对外贸易产品中,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比例低,低于所有比重总和的10%。发达国家对自主创新产权的管制不断加强,我国大多企业仅注重投入产出的短期效益,因此,对短期无法形成利益的科技研发项目投资较少。进而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还较多的依靠投入劳动力、资源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而科技创新的贡献率较低。

再次,存在自主创新的理念差距。根据科技的发展局势,对于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过程,我国企业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跟踪模仿过去政策的现象。企业是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主体,作为利益的追求者,很难将主要工作放在对原始工作的创新上,因此,我国的自主创新还需极大的提倡和发展。

最后,科技创新的质量较低,依旧发展粗放型经济模式。例如我国高铁的发展,许多人认为它是科技进步和经济质量提升的标志工程,但高铁事故的频发,使得高铁技术受到了不断的质疑。在每年的专利授权与申请中,发明的比例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使得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质量低。

二、如何处理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不协调问题

1转变经济模式,发展自主创新

从全球经济发展历史上来看,经济的迅速崛起与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和发展。在经济的发展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和技术增长的模式后,我国也紧随其后并向自主创新模式演进,促进科技与经济同步增长。改变以前经济发展忽略自主创新的观念,优化对外经贸政策并进行重组,改变传统的依靠出口贸易的发展模式。并且对科技知识的产权加大保护力度,占领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2建设技术市场,为创新提供平台

我国经济和科技的结合点是技术市场。技术市场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结果,是实现产业化的必经之路,对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若要做好技术市场的建设工作就必须在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创新科技技术等方面多下工夫。首先需建设具有显著功能的技术市场;其次,明确技术市场的发展思路。而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自主创新任务的根本,技术市场的产业化和成果商品化的形成,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推进了经济与科技的紧密结合。

3注重顶层的设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经济与科技的结合需要政策的重点支持,并且从顶层对科技和经济的实力进行同步提升,形成经济与科技的政策协调发展。首先,将科技技术进行合理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结合,以便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经济的差距。其次,协调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优化财政对技术创新与引进的支出结构,合理引进外资技术,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的支持。

4加强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推动作用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2

本文从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角度出发,进一步阐释其在经济学方面的价值,为低碳经济方法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低碳经济;资源经济学;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是整个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工业革命使得小农经济被取代,经济发展从手工劳动转化为依托技术和能源的大工厂化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在促进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换,资源匮乏等。直到21世纪,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加剧,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为此,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一个理念“低碳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理念不再一味关注经济的发展,而是更加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产物,对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产生于21世纪,由于产生时间较晚,理论尚不完善,目前理论界对低碳经济的概念仍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但是根据其来源和发展方式来看,目前普遍认为,低碳经济是依托于低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而言。低碳经济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入变革,更是整个社会发展观的变革,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都纳入到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保持现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追求未来更长时间内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种创新的模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2.1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支撑

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但即使如此,它也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旨在通过某种更加科学的手段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社会经济发展意味着社会物质财富更加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要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必须依托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支撑,研究在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下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发展规律,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回报。研究经济发展与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促进这些目标的共同实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完善。

2.2相关学科的继承和融合

低碳经济要强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将传统经济学与资源学、气候学、生态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相融合,研究这些学科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生态学与经济学相融合产生生态经济学。这一理念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生态保护,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顺应自然规律,经济发展不能违背自然系统,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这一理念与低碳经济要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资源学与经济学相结合形成资源经济学。资源经济学主要强调资源的利用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上的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有限资源和人类对物质财富的无限需求之间必然存在着矛盾,因此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配置是资源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资源经济学通过研究生产方式,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报酬。一方面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保证资源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充足,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低碳经济也强调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与资源经济学的理念有着高度一致性,因此资源经济学的理论也是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之一。气候学与经济学相结合形成了气候经济学。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下,石油、煤炭等对大气有着极大危害的能源为主要动力,这些能源的大量消耗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突出的全球性气候问题。气候环境学着重研究气候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寻找最优化的策略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低碳经济也强调通过新科技提高污染性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碳排放,开发清洁能源。所以低碳经济和气候经济学必然相互借鉴,相互完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文社会学的理论进一步完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与自然不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人既要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更要适应自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产物。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既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低碳经济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诉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可持续发展也是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之一。

3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3.1低碳经济是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低碳经济学是传统经济学发展到当今时代的一个全新的产物。将资源和环境结合,丰富了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学研究方式,将传统经济学从单一学科中解放出来,加强了各学科的融合,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使得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经济学的外延得以不断伸展,增强了经济学的时代性。

3.2低碳经济促进了国际经济合作

环境和资源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在传统的经济合作中,经济发达的国家占据绝对优势,以资金和技术换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环境。这一国际合作方式极其不平等,并且具有可选择性。而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没有选择的余地。发达国家无法通过转移的方式将污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必然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问题上任何国家都是平等的。因此,低碳经济要求的国际经济合作是普遍性的、平等的,有利于协调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协调国际关系。

3.3低碳经济对消费观的引导

从目前来看,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消费为动力。这种发展方式固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但是增加不必要的物质消费必然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以及碳排放的增加,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不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作为生产者要改变这一生产方式,作为消费者也要改变这一消费观和消费方式,更加强调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消费方式从物质层面的需求转为对精神层面的需求。

3.4低碳经济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促进作用

传统的产业结构以高耗能高污染的第二产业为主。这些产业的发展以煤炭、石油等为主要能源,就会造成碳排放过量,环境污染加剧。以资源的大量投入为基础的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也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低碳经济的提出使得环保产业、新能源成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节能环保产业的兴起使得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升级,这是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必然产物。

4结语

在当今世界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必然产物。传统以资源换发展、以环境换经济的发展理念已经不适应当今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是在将传统经济学与资源、环境相结合的产物,融合了多门类、多学科的理论基础,同时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突破了原有的经济学理论,创造性的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学分支,使得传统经济学内涵更加丰富。对低碳经济的诉求也要求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要求世界各国平等地、普遍地参与国际合作,促进国际合作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在要求生产者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同时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新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对整个社会有着长远的影响。但是当前因为理论和经济科技条件都不够成熟,低碳经济的实际推广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但这一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进一步完善条件,这一理念必然会带来一个新的契机,带动整个社会的巨大变革。

参考文献:

[1]刘婉晴.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J].商业时代,2016(05).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3

1.税制改革和经济法的创新是转变经济结构的前提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还存在着投资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力低下、劳动生产率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影响经济,基于税收聚财和经济调控的功能,税制的改革对于经济发展及其重要。同时,在深化税制改革和经济法的创新的同时,税制作为政府经济干预的重要手段,其改革必须与推动经济发展的整个经济政策相结合。

2.税制改革和经济法的创新是贯彻国家政策的需要

首先,税制改革和经济法的创新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政策。其次,其是国家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如外贸、经济、科技、教育、民政、财政政策等。这些政策必须在税制改革和经济法的创新中得到全面的贯彻,并注意方式的选择,进而保障政策的顺利实行。

3.税制改革和经济法的创新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手段

税收的重要职能是调节收入分配,我国现行税制在税收调节功能上还未充分发挥,因此,必须继续深化税制改革和经济法的创新。只有税制能够充分发挥收入分配的功能,才能协调好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4.税制改革和经济法的创新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经济形势日趋化。在新的经济形式下,为了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的深度调整,迫切需要我国在正深入了解国内和国际两个经济局势的背景下,正确定位我国在全球经济分工,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和经济法创新,进而保障我国的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取得竞争新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

二、税制改革与经济法创新的途径选择

本文通过对税制改革与经济法的创新问题的研究认为,税制的改革与经济法的创新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在经济法创新的同时,必须注重税收制度的改革,具体可以从实行“双主体”税制结构、完善主体税和合理调节税负三方面着手。

1.合理选择主体税和合理调节税负是税制改革与经济法创新结构的关键问题

(1)合理选择主体税种

目前,世界各国的税制结构一般都是由多个税种组合的复合税制,主体税种的合理选择是税制结构是否完善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主体税种在税制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税制结构基本形态和特征。由于税收体系的财政、公平和效率目标需要由主体税种来实现,因此我国在进行主体税种选择时,需要对直接税和间接税进行合理组合,进而实现税制的公平和效率,这也是税制改革和经济法创新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具体可以通过降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来缓解所得税对储蓄和投资的压力,实行增值税来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

(2)合理调节税负

一个国家的税负水平情况通常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职能范围和程度、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税制设计和税收管理的水平相关,合理调节税负是税制改革与经济法创新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现行经济形势下,我国在税制改革上实行了不少减税让利的措施,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保障了财政收入,同时也是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在税负调整上,应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分配格局,扩大税基,加强执行力度。

2.“双主体”税制结构是当前形式下我国税制改革与经济法创新的必然选择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民商法;经济法;经济调控;辩证统一

民法和商法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经济法则是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的法律和法制基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针对民众的切实利益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借助法律的强制性对社会范围内经济的总体发展态势进行统筹,相互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国家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强对民商法和经济法之间联系与区别的研究和认识,从而明确二者间的关系,将民商法和经济法之间联系起来,能够更加有效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

一、民商法和经济法的基本概念

(一)民商法的概念

民商法包括民法和商法。民法指的并不是单一的法律,而是一个完整的法律系统,其一般法是《民法通则》,也就是我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调整的是平等主体公民、法人之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同时也包括《劳动法》《物权法》《合同法》和《反垄断法》等多部法律,是为我国境内一切民事活动进行全面管理的法律体系。其限定了公民和法人的概念,指出了民事行为和权利、责任、诉讼时效等内容,其中包括了经济相关的内容,是针对我国公民所提供的法律条文。①商法,则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的调整行为具有营利性特征,又具有商主体严格法定等原则,是调整商事交易主体在其商行为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即调整对象是商事关系。其限定了商人的概念,指出了不同企业的分类方式,说明了商业行为所必要遵守的原则,是在经济方面更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我国的商法同样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内容具体包括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企业破产法》《票据法》《保险法》《海商法》等几个主要的分类。其在施行过程中需要坚守强化企业组织、提高经济效益、维护交易公平、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原则,是立足于个人、维护企业运行的一种法律条文。②

(二)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对整个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整的法律规范。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能够对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经营关系进行全面协调。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但需要注意的是,它调整的是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具有一定局限性的。针对不同的国家形态,经济法会衍生出不同的法律关系和规范,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济法是否应当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系统,实际上是存在一定争议的。经济法的特点包括强调干预经济、强调社会责任本位、要求商品经济发达、以经济为目的进行综合调整,其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社会本位原则、实质公平原则、经济效率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③

二、民商法与经济法的相同之处

民商法和经济法同样作为关注国家经济发展、为国家的经济进步提供保证的法律,在实际行使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

(一)调整范围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综合利用国家政策和市场自然发展能力共同对市场进行调节,因此在进行调节的范围内,针对市场发展而提供规范和保护的民商法,与立足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为国家政策干预经济发展提供手段的经济法之间存在交叉点。例如,对企业的保护方面,首先企业是属于个人的,尤其是对小微企业而言,其管理者就是所有人,因此维护个人利益的民商法自然;其次企业也是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细胞,因此强调国家发展状况的经济法也同样会对其形成关联,这就导致了民商法和经济法之间的调整范围具有一致性。④

(二)发挥作用的一致性

在发挥的作用方面,民商法和经济法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无论是民商法还是经济法,本质上都是为了规范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而制定的,都具有很高的强制性。民商法是从市场角度、个人角度,用比较温和的、具有引导性的方式规范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法则是从国家角度、政策角度直接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更加严密的方式对市场经济加以规范,尽管在手段和方法上有一定差别,但本质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二者在发挥的作用方面,是高度一致的。

(三)发展方向的一致性

在二者发展的方向方面,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强调个人利益的民商法而言,它在发展过程中是向强调个人的奉献精神方面转变,在保护个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对注重整体利益、具有牺牲精神的个人采取鼓励的态度;而对强调整体利益的经济法而言,它维护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前提,是能够对个人的利益进行全面地保护。从这方面来看,二者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因此其发展方向也注定是一致的。

(四)法律要素具有通用性

从民商法和经济法之间的整体进行分析,二者间的一部分法律要素是可以共用的。首先,民商法和经济法确立的本质是相同的,有着完全一致的立法精神;其次,在法律概念上,也有部分是相通的。如法人制度,确定法人制度的条文存在于民商法中,但其主要运用领域却是经济法。由此可见,二者间的法律要素具有高度的通用性。⑥

三、民商法与经济法的不同之处

由于分属于两种法律体系,因此民商法和经济法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严格来说,这种不同是由于二者服务和规范的对象之间的差别造成的,而非本质上的不同。

(一)权利保护的差别

在权利保护方面,其特点具有一定的差别。民商法强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平等性,其主要针对的是广大人民的经济活动,因此在条文中,强调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等同的,并且在此之上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但经济法不同,它将主体分为个人、政府、公共团体等不同的类别,针对不同主体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分配其权利和义务,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平等的。

(二)主体限制的不同

两者对主体的限制也是不同的。民商法强调自由和自治,即只要当事人双方能够达成一致,即使不经过法律途径,由当事人双方自行解决也是可行的。因此,民商法要求要更加自由,只要能够保护当事人双方的利益,法律程序不是必要的。经济法则完全不同,它具有高于民商法的强制性,在运用经济法解决问题需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判决和执行,并且要求个人利益为国家和整体利益让路,以实现公平分配,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⑦

(三)目标的不同之处

由于民商法和经济法两者建立的初衷具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两者维护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差异。民商法关注的是个人利益,维护的也是个人的利益,因此对个人在最短时间内将利益最大化这一行为,是持支持态度,它强调的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鼓励人民为达成自身的利益作出选择。但经济法强调的则是整体的利益,强调个人需要牺牲个人利益,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作出努力,强调集体利益和集体主义的至高性。但是从根本上来说,经济法强调的内容虽然更加有助于社会整体的发展、有助于社会价值的实现,但不适用于满足人们的短期利益。

四、民商法和经济法的辩证统一关系

由于民商法和经济法关注的重点、服务对象的不同以及本质上的相同之处,导致了民商法和经济法之间,存在一定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辩证关系来看,二者实际上有着较大的差别。由于他们服务的对象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个体之间的利益诉求完全不同,导致了民商法和经济法之间,条文的内容和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前者立足于现实,强调短时间的平稳,保证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后者立足于长远,强调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保证的是我国的整体经济利益,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以更加长远的目光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民商法和经济法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统一性,虽然二者的服务对象不同、强调的利益诉求不同,但其本质上又是完全相同的。民商法和经济法都是对我国经济活动进行规范的法律,都是为了市场平稳提供约束和保护的法律条文,从根本上,都是在保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从这个角度来看,二者间的差异仅仅是表现形式之间的差异,其本质是相同的。因此可知,民商法和经济法是令我国经济向前迈进的双腿,二者都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法律规范。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国家的整体发展状况而言,利用民商法与经济法为经济发展和运行保驾护航,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现实的方式和手段。我国民商法与经济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两者都是建立在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之上,发挥的作用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民商法更加强调个人的平等,强调人民的切身利益,为个人利益提供保护,而经济法是立足于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势之上,为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更加重视的是社会利益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促进国家的整体发展。民商法和经济法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加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规范和保护,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

注释

①潘泽江.浅论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J].法制博览,2017,04(18):281。

②徐莉.论市场经济背景下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J].法制博览,2017,06(13):224-223。

③王隽.民商法和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下的关系[J].法制博览,2016,09(31):220。

④王仕通.浅析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16,11(26):16-17。

⑤王依露.试论民商法与经济法之间的关系[J].法制博览,2016,13(18):289。

⑥解静.浅析经济法与民商法的互补关系[J].法制博览,2016,14(02):202-203。

⑦王珏.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5,15(10):102。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5

本文从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角度出发,进一步阐释其在经济学方面的价值,为低碳经济方法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低碳经济;资源经济学;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是整个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工业革命使得小农经济被取代,经济发展从手工劳动转化为依托技术和能源的大工厂化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在促进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换,资源匮乏等。直到21世纪,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加剧,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为此,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一个理念“低碳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理念不再一味关注经济的发展,而是更加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产物,对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产生于21世纪,由于产生时间较晚,理论尚不完善,目前理论界对低碳经济的概念仍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但是根据其来源和发展方式来看,目前普遍认为,低碳经济是依托于低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而言。低碳经济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入变革,更是整个社会发展观的变革,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都纳入到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保持现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追求未来更长时间内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种创新的模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2.1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支撑

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但即使如此,它也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旨在通过某种更加科学的手段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社会经济发展意味着社会物质财富更加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要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必须依托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支撑,研究在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下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发展规律,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回报。研究经济发展与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促进这些目标的共同实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完善。

2.2相关学科的继承和融合

低碳经济要强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将传统经济学与资源学、气候学、生态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相融合,研究这些学科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生态学与经济学相融合产生生态经济学。这一理念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生态保护,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顺应自然规律,经济发展不能违背自然系统,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这一理念与低碳经济要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资源学与经济学相结合形成资源经济学。资源经济学主要强调资源的利用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上的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有限资源和人类对物质财富的无限需求之间必然存在着矛盾,因此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配置是资源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资源经济学通过研究生产方式,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报酬。一方面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保证资源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充足,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低碳经济也强调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与资源经济学的理念有着高度一致性,因此资源经济学的理论也是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之一。气候学与经济学相结合形成了气候经济学。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下,石油、煤炭等对大气有着极大危害的能源为主要动力,这些能源的大量消耗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突出的全球性气候问题。气候环境学着重研究气候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寻找最优化的策略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低碳经济也强调通过新科技提高污染性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碳排放,开发清洁能源。所以低碳经济和气候经济学必然相互借鉴,相互完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文社会学的理论进一步完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与自然不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人既要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更要适应自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产物。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既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低碳经济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诉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可持续发展也是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之一。

3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3.1低碳经济是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低碳经济学是传统经济学发展到当今时代的一个全新的产物。将资源和环境结合,丰富了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学研究方式,将传统经济学从单一学科中解放出来,加强了各学科的融合,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使得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经济学的外延得以不断伸展,增强了经济学的时代性。

3.2低碳经济促进了国际经济合作

环境和资源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在传统的经济合作中,经济发达的国家占据绝对优势,以资金和技术换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环境。这一国际合作方式极其不平等,并且具有可选择性。而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没有选择的余地。发达国家无法通过转移的方式将污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必然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问题上任何国家都是平等的。因此,低碳经济要求的国际经济合作是普遍性的、平等的,有利于协调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协调国际关系。

3.3低碳经济对消费观的引导

从目前来看,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消费为动力。这种发展方式固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但是增加不必要的物质消费必然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以及碳排放的增加,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不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作为生产者要改变这一生产方式,作为消费者也要改变这一消费观和消费方式,更加强调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消费方式从物质层面的需求转为对精神层面的需求。

3.4低碳经济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促进作用

传统的产业结构以高耗能高污染的第二产业为主。这些产业的发展以煤炭、石油等为主要能源,就会造成碳排放过量,环境污染加剧。以资源的大量投入为基础的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也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低碳经济的提出使得环保产业、新能源成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节能环保产业的兴起使得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升级,这是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必然产物。

4结语

在当今世界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必然产物。传统以资源换发展、以环境换经济的发展理念已经不适应当今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是在将传统经济学与资源、环境相结合的产物,融合了多门类、多学科的理论基础,同时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突破了原有的经济学理论,创造性的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学分支,使得传统经济学内涵更加丰富。对低碳经济的诉求也要求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要求世界各国平等地、普遍地参与国际合作,促进国际合作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在要求生产者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同时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新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对整个社会有着长远的影响。但是当前因为理论和经济科技条件都不够成熟,低碳经济的实际推广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但这一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进一步完善条件,这一理念必然会带来一个新的契机,带动整个社会的巨大变革。

参考文献:

[1]刘婉晴.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J].商业时代,2016(05).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6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宗教信仰、政治体制、经济环境的差异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大学里的科学技术活动始于两百年前,它开创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新型大学组织模式。这一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科学技术的向前发展,从而也为20世纪研究型大学的确立奠定了其理论和社会基础。20世纪中叶,随着人类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依赖性的增长,特别是创新理论日益被人们认识,大学创立科技园,它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这种技术与经济一体化的组织模式便由此渗透到大学科技活动中来。回首这两百年来,教育、科技的一体化到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演变,充分揭示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

1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概念的形成

1.1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概念的提出

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但基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建立在由资本和劳动要素构成的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传统经济理论对这一问题的阐释是无能为力的。这就要求人们重新审视已有的经济体系。在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纺织机械和蒸汽机的发明,使一些产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开始思考技术与经济的关系,如亚当•斯密的《富国论》,但当时西方主流(重商主义)经济学家仍视技术是外生的,把技术排除在正统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外。20世纪初,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并指出决定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以新产品、新工艺的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创新,生产力要素中的资本、劳动与之相比较仍处于从属地位。在其看来,没有创新的资本主义经济会处于一种“循环流转”的均衡之中,是创新打破这种均衡。其《经济发展理论》奠定了挑战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相当快,对此,传统的资本和劳动要素已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学者们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大批以技术创新为主题的研究,对阐释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作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贡献。对技术和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建立了一个合理的分析框架。传统经济表现的是一种物质流,今天的经济表现的是一种知识流,构建知识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理论框架及管理体系必然涉及与知识直接关联的要素,于是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便提了出来。20世纪末,英国学者Freeman在其著作《TechnologyandEconomicPerformance:LessonsfromJapan》中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其系统模式的架构是以企业、大学和政府为核心要素,以国家创新战略为引导,以推动知识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为中心,进而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在以知识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为特征的时代,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的一体化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1.2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形成的过程

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人类创建大学(学院、书院)的初衷,主要是培养不同宗教教派的教士,使不同宗教教派得以繁衍。到18世纪上半叶,人类商业经济得到了发展,政治统治得到了加强,这一切使得不同教派支持的大学和学院,也为世俗社会培养政治和经济发展所需的官员和专业人员,神学、法学、医学、农学、商学等职业人才的培养开始出现。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大学不断提出新的挑战。最初感悟到并付诸行动的是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建者洪堡,他提出并推动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大学组织模式。以此培养出具有最新知识的人才,在推动德国经济的腾飞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当时德国的经济超过英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受德国柏林大学模式的影响,19世纪下半叶,即1876年,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为标志,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以科学研究和人才训练相结合为主要功能的新型大学诞生了,并取得相当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最大最成功的两个项目“雷达研制”和“原子弹研制”,其研究工作几乎都是在相关大学中完成的。集人才训练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大学(后称为研究型大学)对社会进步所发挥的关键作用,牢固地奠定了其社会地位。195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率先创立了斯坦福研究园,使大学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到1985年,美国联邦政府正式在大学里设立“工程研究中心”计划,从而从政府的层面上推动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大学科技园的创建和政府“工程研究中心”计划的推动,使大学从人才训练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迈向了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模式。美国在20世纪末期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实践。

221世纪大学功能重构理论的思考

基于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形成和发展的分析,21世纪大学功能的重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历史必然,是未来大学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内在要求。进入以知识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为特征的新的世纪,大学普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希望它能输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产生更多的创新思想;能孵化更多的创新创业,这种“希望”是大学功能重构外在的力量源泉。在大学中,探究知识的进展和创新精神燃起的智力上的激情为师生队伍带来了活力,使大学充满生机。创新人才的产出是21世纪大学面临的必然选择。对人才培养的标准,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要求。今天,人才培养的标准是“创新能力”,希望学生从单纯的学习活动走向科学探究活动,进而走向创新创业活动。这里最关键的就是要造就一种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机制。创新思想的产生是基于对知识进展的深刻探究和对经济发展的敏锐直觉。这种“探究”和“直觉”均源于科技活动,人才是科技活动的主体,科技活动造就人才,这种互为的关系使大学成为创新思想产生的一块沃土。如果能给这块沃土提供适宜的环境,创新思想的产生将呈现勃勃生机。创新企业的孵化是基于对技术和市场机会的把握,是新时期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是技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载体。科技牵引型的结构调整将主导21世纪人类经济的发展方向,而这种调整有赖于创新企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创新思想产生沃土的大学必将成为创新企业蓬勃发展的源头。因此,创新创业不但能为大学提供一种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机制,同时,孵化创新企业也成为21世纪大学的一种目的性功能。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企业的孵化,都源于人类对科学探究的能力与活力。这种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只有在大学中才能实现。因此,大学将成为21世纪国家科学探究结构体系的中心。有了这种定位,那么,如何架构一种基于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内在逻辑的科技发展平台,就成为当今大学推动科技发展首要思考和探询的问题。#p#分页标题#e#

3学科性公司制科技发展新模式的框架

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就是要求建立一种制度能将三者融为一体。为了获得知识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效率,就必须建立一种高效率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效率主要来自产权制度的效率。这种效率原则挑战大学传统的科技活动的组织制度。

3.1公司制的演进与历史作用

公司制作为一种企业制度,萌芽于古罗马时代。现代的股份制经济产生于15至16世纪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发展于18至20世纪初,历经数百年的演变,公司制不断完善,到20世纪中叶现代公司制度得以确立。迄今为止,现代公司制是资源筹集和资源重组的最佳形式。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有这样一段描叙:“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至今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办完了。”由此,从生产力的角度考察,股份制经济极大地促进了资源的集中和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分析,股份制使生产的社会化得到巨大的发展。

3.2公司制是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

知识的生产、流通、消费赋予了21世纪科技发展全新的运作理念:用公司制运作科技发展。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NathanRosenberg在2000年“世界企业孵化与技术创新大会”上所言:“科学成为一种日益由经济力量导向,致力于追求经济目标的活动。”由此,出现了知识企业,它与传统企业一样,集合知识生产的要素(人才、资金和信息),并在利润机制驱动和承担风险的条件下,为社会提供知识产品和服务的基本经济单位。这种利益驱动和风险承担要求知识企业必须考虑其营运效率。现代公司制能最有效地把所需的各种资源通过现代产权的制度安排集中起来并予以运作,实现知识生产、流通、消费的营运效率。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7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经济;民族文化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受到更多的关注。民族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的发展方向与整体步伐、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睦、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民族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力量,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协调的关系可以使它们之间达到平衡状态,从而才能更好地发挥少数民族地区所贮存的经济潜力和文化潜力,才能把各种优势资源转化到经济建设上来,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效益。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有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研究成果如下:李曦辉,雷聪通过分析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现实需要、不竭动力和独特举措,说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已经取得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中国经验[1]。张学敏、姚姿臣通过对我国民族教育经济的演进分析以及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分析,点明了我国民族教育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建议。周晓唯通过研究了我国的经济制度变迁,得到了促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和动力。马先标把民族学和经济学有机结合为民族经济学下新定义。崔亚虹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所遇到的经济和文化问题以及两者之间的影响,进而提出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繁荣的必然选择。郑建锋认为各民族之间加强文化互动,尊重彼此文化的差异性,搞好民族之间的关系对地区经济的全方位发展有重要意义[2]。

(二)相关理论

1.民族与民族经济关于民族的概念,从汉字组合上来看,民族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共同体。国外资产阶级认为,民族是国家,国家即民族,也有人认为民族是精神,是命运共同体,是具有相同命运的社会人群,也有学者将政治融入民族的含义中。本文总结后给民族下定义为: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在文化、语言、习俗等方面有共同特征的一类人群的共同体。在中国,民族通常以“少数民族”的意思出现,并在多种语境下互通。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少数民族,通过查阅资料得到少数民族的概念为:在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称为少数民族,通常人口占比较少,可以是原住民族,也可以是外来民族。民族经济可以指国家层面的经济,也可以指国家内部的经济。对于国家层面而言,民族经济即世界各个民族国家的民族经济,以及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关系,对于国家内部层面而言,民族经济主要包括国内各支部民族经济和支部民族之间的降级关系。本文参考施正一的观点,把民族经济定义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每一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统称。在我国,少数民族经济指的就是除汉族以外其他各民族的社会生产生活。

2文化与民族文化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近代,明确给文化下定义的就是泰勒,在他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者文明是一个复杂整体,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社会成员所能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大多数学者对他这个定义表示认同。后来的专家们也尝试对文化进行定义,但一直没有一个获得大家公认的定义。本文参考文献后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描述人类社会综合现象的工具,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民族文化指的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的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行为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构成了各个民族独特而美丽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社会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民族生产生活历史积淀的结果,具有特定的历史个性及价值取向。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对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制度的变迁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现状

(一)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民族经济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进步,国家也出台了很多经济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但是目前在经济发展中仍有不利因素存在。地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位于边境地区。这些地区相对于中心发展城市来说,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阻碍了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不利于区域合作和经济发展。其次,很难吸引外商投资来改变当地的经济状况,仅靠当地经济的单独发展,很难走上经济发达的道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升级缓慢。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居民都以第一产业为主,仍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很少发展工业,即便有一些农畜产品已经形成工业链,但是仍以初级产品身份上市,没有形成品牌优势,无法给本地区的经济带来很强的辐射作用。第三产业的发展极其缓慢,发展条件严重不足。

(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一点在少数民族地区更加突出,甚至很多少数民族文化面临趋于消失的情况。少数民族的有形文化遭到破坏。少数民族地区的古老文物,古代建筑随着时间的冲刷,破坏严重。同时,随着经济的开发,生态环境也遭受到破坏,文化和生态的双重破坏,使得当地居民既不能顺利接受“先进文化”,走向富裕,又不能回到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于是,就会出现精神生活的萎靡现象。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也在流失,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也在变弱,在国民文化中的地位较低。一般一国的主体民族都会把自己的文化当成最先进的,所以,久而久之,少数民族的文化会在与主流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渐被同化。其次,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节日、服装、歌舞、语言受到越来越少的传承,特别是民族的文字,年轻人都去追逐主流文化了,很少有人愿意继续传承这些传统文化。

四、少数民族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一)少数民族文化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1.少数民族文化推进经济制度的调整与升级。由于不断的发展和积累,民族文化逐渐转化为一些民族社会结构,首先形成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基础,其次在维护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受统治者的某些意识形态的影响去发展。在发展文化的同时促进了经济的调整,推动了经济制度的调整与升级。而且少数民族文化还充当了民族经济的稳定剂,民族文化一直在缓冲外来的冲击力,使得本地区经济处于稳定的状态。

2.少数民族文化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其他地区相比,独特的文化是最具有竞争力的资源,少数民族在其他很多方面的条件不尽如人意,因此只能通过自身独特的文化来占据一部分市场空间,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且文化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去发展。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也是实现“文化力”向“经济力”的转变。比如新疆维吾尔族典型的新疆舞蹈,以及其他旅游产品很好地促进了当地的发展;贵州的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发展旅游业,充分挖掘了民族文化资源,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有的地区还借鉴了国外的山水实景表演,利用高科技舞台生动形象的表演民族历史和习俗,比如《丽江千古情》《九寨沟千古情》《宋城千古情》等作品是当地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同时,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优秀的民族文化,不仅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还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二)少数民族文化对经济的消极影响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引起经济发展的滞后。少数民族的民族凝聚力使得民族内部团结、稳定。同时,这种内聚力也抵抗着外来信息的“侵入”,一旦有外来信息,民族地区就很表现出排斥、抵抗,他们缺少相应的创新意识,缺乏尝试的勇气,享受着“未来重复过去”的生活模式,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以及单一的生产模式不利于本民族吸收先进文化发展本地区经济,也不利于参与地区经济合作,共同发展。其次,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语言差异也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阻碍,限制了与其他地区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的进一步交流和传播,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制约性。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政治以及宗教信仰也都在不断变化,但是长期的文化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一些落后的价值观,行为观,道德观仍然在影响着民族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西北、西南的农村地区,一些落后的习俗,比如“女孩子十四岁就要求出嫁”,“女孩子不能读书”,“多生孩子能致富”严重阻碍了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传播。对于大胆改变陋习的创新者,得到的不是拥护与支持,而是嘲讽与诋毁,直至把新观念,新方法杀死在摇篮里。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极其迷信,理性的封建迷信有利于民族的稳定,但是有悖于常理的迷信则深深的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无论出现什么不顺利的事情都通过巫术驱除,会造成生产资料与物质财富的浪费,影响着家庭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阻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是民族文化中的显性因素,即顺应时代潮流,能在文化商品和旅游活动中,让游客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快速地娱乐消遣的优秀文化因子,这些会顺着良好的发展方向,继续传递原有的优秀文化特质,对这些文化进行资本化运作后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相反,那些属于观念层次的,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价值理念产生冲突的,落后的文化会沿着错误的路径“锁定”在某种无效的状态,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负向效应。

五、少数民族经济对文化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对地区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带动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把民族文化更深层次的价值潜力发掘出来。比如:通过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兴起,既渲染民族地区的文化氛围,又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又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如今,发展就必须要打开大门,引进外部先进的技术,吸纳先进知识,无形之中加大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难度,使民族文化逐渐同化发展。其次,我国有较多不同种族的少数民族,且各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少,所以,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会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很强的冲击力,削弱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总之,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是相互推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要正确认识这种关系,才能通过对这种关系的调节,达到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动态平衡。虽然我国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非常有特色地地道道的民族文化,但是他们的经济发展十分落后,这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之间客观存在的问题。因此,只有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协调发展,才能充分激发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潜力和文化潜力,把潜在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状态的生产力,才能为少数民族缩小与其他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差距提供充足动力。

六、建议及对策

(一)积极引进高科技技术人才,完善科技人才的相关政策

高新技术人才引进困难、流失严重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面临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通常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和区域特点,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更好地发挥各民族的特色价值,把民族的独特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民族地区一般位于偏远,较不发达区域,所以为鼓励更多的高科技人才积极加入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中去,国家可以出台少数民族人才引进政策,给予人才政策性优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国家可以开设科技培训班,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毕竟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了解实际情况,从而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文化等优势,形成产业链促进经济的发展进步,开创民族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二)加强与民族整体的互动,积极开发文化

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文化也出现了共享的局面,文化资源不再是谁家独有的了,这对民族文化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很大。同时,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普及加深了各民族地区的人民与外界信息的交往。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少数民族要仔细筛选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把文化资源和当地的经济开发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产业,这样才能在文化争夺的浪潮中有立身之地。其次,要拓宽融资渠道,融资困难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巨大阻碍,所以民族地区要积极招商引资,利用资本这笔巨大的财富来优化配置,增强自身积累能力。

(三)加大各民族教育力度的投资

教育与文化的传播、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通过对民族文化对民族经济的消极影响分析可以看到,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束缚着民族经济的增长,而改变这些观念只能靠教育的力量。通过教育可以使当地人民获得科学知识,相信科学,拒绝迷信,逐渐抛弃封建思想。同时,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当地人才,为投身家乡经济建设打好坚实基础。同时,各民族地区可以开设自己民族的特色课程,在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曦辉,雷聪.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中国经验[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06):34-40.

科技和经济的关系范文8

财务管理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生产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的资本、成本、收入、支出等价值指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管理,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目标。由此可以看出,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价值管理,但是在循环经济的模式下,财务管理还要注意对于经济参与者仅进行行为管理,也就是在再循环经济的发展中要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规范其责任和行为。

财务管理的手段多样化。具有决策和控制多重职能及多样化手段,传统的财务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预算控制以及财务决策,以实现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经济目标的实现。但是循环经济视角下的财务管理手段更加多样化,从企业的预算、采购、生产等各个方面都应做好相关的财务管理。3.3管理服务和决策职能相结合。传统的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责是服务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并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但是循环经济视角下的财务管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决策职能,以良性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帮助企业在经营活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经营模式的转变。

财务管理人员要更新观念。循环经济视角下的财务管理,首先要求财务工作人员,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积极学习适合循环经济的财务管理方法和模式,并以此作为财务管理活动的指导。此外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还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进一步转变观念,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逐步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要在财务管理的每个阶段都要坚持绿色财务管理的观念,此外在工作中还要及时的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建立一个完善的绿色财务管理体系。

明确财务管理的目标。传统的财务管理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利益的最大化,在循环经济视角下,财务管理要努力实现企业的良性价值最大化,也就是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减少企业经营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浪费,减少使用危害环境的材料,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努力做到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和社会目标,财务管理目标的设定对于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

第一,建立绿色采购制度。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首先要从原材料采购入手,这也是实现循环经济重要的一步。在材料采购时,绿色采购制度要求转变传统的采购方式中的只重视质量和价格的做法,要求进一步考虑材料的环保作用。例如材料的成分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材料是否是不可再生资源等。因此企业在进行采购时,要在财务管理体系中就应该实行绿色采购制度。

第二,建立废旧资源回收制度。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废旧物回收、分类处理、再利用的循环系统,在企业生产中,对于各种企业生产或承重产生的废旧资源,要进行回收和分类处理,以做到循环再利用。

第三,建立财务监管制度。加强宣传绿色财务管理的理念,在企业内部建立监管制度在循环经济视角下。财务监督机制主要是对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中,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行为进行评价和监管,分析其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实现程度,并且根据评估的结果反馈,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危害环境的行为进行规范和调整,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