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论文范例

科技创新论文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1

关键词:辽宁省;科技创新;财政政策;财政科技投入;政府采购

一、研究背景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必然依赖在创新基础上的效率提高,而改革所强调的结构优化、要素升级,其核心都是创新,其中科技创新又是所有创新的核心。科技创新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巨大作用,就在于可以帮助解决当前中国经济供需错配的问题和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外部性问题。为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辽宁必须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优先战略,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有效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科技支撑。为此,辽宁省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关于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建设科技强省的实施意见》《辽宁省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以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但由于各项创新激励政策建立时间较短且执行过程中尚存在一些不足,政策效果尚未发挥充分。

二、辽宁省财政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财政科技投入规模小且呈下降趋势

财政科技投入在一定时期内仍是辽宁省创新活动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近年来辽宁的财政科技支出规模偏小且增速波动较大。从表1可以看出:一方面,从2008—2013年,辽宁财政科技投入总量虽逐年增加,但占整个财政支出比重较低且增长不规律,而2014—2017年,辽宁财政科技投入总量及占整个财政支出比重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到2017年占比仅为1.19%,明显低于全国3.5%左右的水平(见图1)及主要兄弟省份的水平(见图2);另一方面,近十年来R&D经费支出占辽宁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基本维持在1.5%—1.6%左右(2008年和2015年占比更低)。这与《辽宁省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辽政办发[2018]22号”)提出的2.3%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而且,按照国际通行标准,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在1.5%—2%之间的地区是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只有大于2%的地区才被认为创新能力较强。综上,辽宁在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水平上还有待提高。

(二)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

科技创新体系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部分构成,其中基础研究是一切创新活动的根本,是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基础研究在各国财政投入中的发展轨迹来看,工业化国家往往经历了先高后低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基础研究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一般也维持在10%—20%左右的水平。就辽宁情况,从图3可以看出,2013年以前,辽宁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支出比重基本在3%左右,这一水平虽然2014年和2015年有所提高,却在2016年再次下降,虽略高于全国5%左右的水平,但仍增长不稳定且不连续,而且明显低于发达地区10%—20%水平,说明辽宁财政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不充足,不利于辽宁创新能力的持续稳定提高。

(三)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缺乏科学性

科学的财政科技投入应有效地促进产学研结合,有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但辽宁的财政科技投入在方式和管理模式上欠科学。首先,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单一。虽然《辽宁省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17年)的第五条规定:“科技专项支持方式主要有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及奖励”,但长期以来,财政直接拨款一直是辽宁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政府对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的不断加大,企业的寻租等行为也不断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财政直接拨款的作用,降低了财政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和回报率。其次,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模式多头分散,极易造成沟通不畅,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当前,辽宁科技创新主要由省财政厅和省科技厅牵头,省教育厅、省科协、省发改委,中科院沈阳分院等部门分别配合。各部门分别支持了一些推动科技创新的项目,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使得一些项目交叉或重复,造成科技专项资金的浪费。而且不同的资金管理部门对资金投入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可能使得资金投入分散或减额,影响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再次,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财政部门主要负责审核科技专项的项目预算,科技部门主要负责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检查和监督,这就容易造成经费管理和项目管理政策不协调。另外,某些项目经费在使用过程中未按预算执行或用发票冲抵套取科研经费等情况也司空见惯[2],说明财政科技投入的监督和考核制度仍不完善,直接导致财政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低下或浪费。

(四)政府采购的激励功能发挥不充分

政府采购的激励功能发挥不充分,对自主创新的拉动作用有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企业规模限制。在辽宁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改革意见》中,虽提到“按规定预留一定比例的政府采购项目预算额度专门面向中小微企业采购”,但仍显示出政府采购往往倾向于注册资本达到一定规模、产品销售额达到一定量级的企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小微企业得到政府采购支持的难度较大,一些来自此类企业中的创新产品因没有过大规模销售而很难进入政府采购的清单。二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不够健全。政府采购对创新体系的支持主要集中在对创新产品的采购,即对产成品的采购,这说明政府采购主要支持了创新链条中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发展阶段,而产品在开发和研究阶段的风险仍由企业承担,不利于企业主动进行技术创新与研发[3]。

三、促进辽宁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稳步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规模

辽宁省在“辽政办发[2018]22号”中提出要加强省级财政科技投入,以重点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省政府应根据文件精神,依法制定并落实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长效增长机制,应在相关政策中明确规定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及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关于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省政府在2017年颁布的《关于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建设科技强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到2030年此比重超过2.8%。关于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省政府在编制财政预算支出时,一要确保实现科技投入的增幅高于财政总支出的增幅,以切实扭转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逐年下滑的趋势;二要充分贯彻落实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要求,保证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幅略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基于辽宁实际,2017年省财政总支出同比增长5.8%,省财政经常性收入在经历2014年和2015年的递减后,2016年和2017年同比增长分别为3.4%和8.6%,再结合全国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平均水平,建议辽宁省科技投入占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达到6%左右,并稳定递增。

(二)逐步优化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结构

辽宁在稳步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规模的同时还要逐步优化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结构。聚焦重大关键问题,积极开展面向产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关键或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上开展集成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头科技供给和创新支撑。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一要完善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机制,保证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单位的长期稳定支持。对财政基础研究的投入采用预算管理的形式加以规范,提高基础研究占R&D经费的比重,确定比重值的基数和浮动区间,根据当年预算支出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合理浮动。二是指导和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承接落实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努力争取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的资金支持。三是引导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规模。基于基础研究公共产品的属性,基础研究经费绝大多数来源于政府财政科技投入[4],而企业更倾向于易转化、易形成收益的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因此省政府可以以委托、联合等方式对企业技术创新予以支持,建立政府与企业的基础研究联盟,帮助企业克服基础研究的外溢性,引导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

(三)科学规划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方式

要使政府财政科技投入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就必须从转变财政科技投入方式、改善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模式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入手。转变财政投入方式就是要逐步改变以财政拨款为主的直接且单一的科技投入方式,将投入逐渐转变为助力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投入环境等方面,形成“机制推动型”投入方式[5]。支持企业成为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的主体,同时通过创新创业平台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技创新。这就要求:一要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基金;二要加大对科技创新孵化器及科技园区的支持力度;三要注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改善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模式,就是要改变科技资金管理部门多,体系分割严重、政府资金与非政府资金相互分立等情况造成的有限的科技投入更加分散的情况。我们应该通过“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使资源和数据形成共享平台。建议由省科技厅作为“顶层”,根据辽宁省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其他涉及项目研究与管理部门的实际需要,通过共享平台对资源进行整合,进而统一设计并规划待研项目,资金可以由省财政厅统一调配,相关信息都通过共享平台,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重复立项、资金分散、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弊端。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科研经费的使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评价方法和赋分标准,以量化考核的方式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评分,达到一定标准才能认定经费使用合理。这一步可以由科研经费使用部门进行自查。二是制定科研经费绩效考核机制[6]。考核机制应包括对科研经费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和监督的全过程,每个阶段都要有完整的考核标准和章程,经费使用全过程都符合标准才能认定合格。这一步可以由科技厅监管。三是引入第三方对科研经费绩效考核进行考评,以确保考评的公正性。

(四)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激励功能

政府采购是激励创新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激励功能,健全政府采购支持科技创新的制度,首先要对辽宁省重点扶持的产业和重点研究的项目建立政府采购的强制性条款,制定详细的采购创新产品的相关政策,对预算的编制、执行进行全程监督管理。其次,要动态管理政府采购中创新产品的目录,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发展潜力的产品优先安排采购预算,实行“政府首购”。再次,对创新产品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允许创新产品在竞标过程中价格略高于其他同类产品,特别是对于节能环保型创新产品可以给予更多价格倾斜。最后,扩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创新产品的采购比例,鼓励中小微企业开发和利用创新科技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李华,周卉,王金萍.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财政政策选择———基于辽宁的阐释[J].社会科学辑刊,2012(6):148-151.

[2]黄芳娜.促进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研究[J].集体经济,2011,31(11):77-78.

[3]聂颖.中国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1.

[4]赵丽霞,谭超.财政政策对科技创新影响的动力机制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7,37(1):99-102.

[5]马大勇.供给侧结构改革环境下我国财政科技投入问题及对策[J].财政监督,2018(6):82-89.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2

摘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紧密相连。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增强农业技术创新协同效应。协同创新是由主体要素和资源要素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创新行为。其中,创新要素是合作的基础,多个主体的创新动力及其合作行为是协同的根基。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关键在于整合资源,激发活力。文章通过对蒙阴县蜜桃产业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现状进行总结,结合蒙阴县实际情况分析了现阶段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乡村农业科技创新的建议和对策。这就需要加强高层次的宏观设计,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策略;整合中观层面的创新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品牌化建设;优化微观机制协同,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优化微观机制协同,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建设。

中国农业发展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生产型农业向科技型农业转变的新阶段。“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成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指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农业科技企业、新型农业经营单位、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和政府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为目标,对知识、技术、资金、设施等创新要素进行整合,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行动同步优化、知识互惠分享和绩效系统优化的过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不仅包含创新主体内外的协同创新,还涵盖产学研一体化和单项的协同创新。其中,创新要素是合作的根本,多主体的创新驱动及其合作机制是协同的重中之重。相较独自创新而言,协同创新在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的同时,能够实现人、财、物等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和共享,发挥创新主体的合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增强农业技术创新协同效应。基于此,本文在剖析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要素、动力机制及其主要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处沂蒙山区的蒙阴县农业科技创新的实现路径。

1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及其动力机制

1.1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由主体要素和资源要素构成。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要素是指参加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化等过程的机构和人员,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公司、高校与研发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政府等。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资源要素是指应用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过程的主要生产资料,包括资金、产品、环境、技术、知识等。

1.2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驱动力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体现在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两个方面。内生动力主要源于农业科技公司、高校与研发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政府等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意愿;外生动力主要包括市场驱动、政府驱动和协同创新平台驱动三类动力因素。由内生动力驱动的农业协同创新意愿可以归纳为取得外部资源,实现成本平摊、风险分担,提高技艺革新的收益和产出。从资源出发点看,各主体合作创新是为了达到资源需求目的,协同的动力在于获取技术、设备、资本、知识、网络、政策等资源,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资源交换、聚合和共享的协同创新,促进“新资源”的产生、形成知识溢出收益和“剩余价值”。从成本分摊和风险共享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各方协同创新可以通过成本分摊降低技术创新成本,利用外部资金、技术、知识产权等互补资产提升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和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科技研发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点意味着创新本身即具有风险的存在,多主体协同创新可以降低或分散创新风险,通过风险共担来规避不必要的损失。从产出和绩效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间合作可以加速信息、技术、知识的流动和积累,通过资源的溢出效益来提高产出和绩效,进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由外生动力驱动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要由市场驱动、政府驱动和协同创新平台驱动三类动力因素组成。市场驱动是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是由市场竞争或市场需要产生的。随着科技发展和消费升级,农业科技创新在面临高强度市场竞争压力的同时,也存在着对创新性产品或服务的旺盛需求,压力与需求并重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双重市场驱动力。政府驱动是指政府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创造有利的政治条件和营商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和科技活力引导创新方向,激发各种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力。政府的科技经费资助和优惠政策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催化剂。协同平台驱动创新是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通过平台的革新体系和鼓励办法,调和多种产学研要素,帮助整合资源,激发创新动力和提高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绩效。

1.3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及其主要模式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是指创新要素聚合、创新初衷的产生及其作用于创新主体产生创新行为的过程,是聚拢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能源要素和驱动力、主体要素,实现知识互利共享、资源完善配置以及行动同步优化的协同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产学研一体化、契约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推广和科技中介等模式。产学研一体化主要是指农业科技公司、高校和研发院所等农业科研创新机构,通过改变自身组织管理结构,整合资源成为一个综合性组织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可以通过产学研一体化、企业资助或校企合作,打造高效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实验室或科研基地,发挥资源聚合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契约合作主要是指农业科技公司、高校与研发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政府等主体,以协议的方式建立收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联合开发模式。该模式目的是通过农业科技研发与合作、科技共享与转移、联合研发等形式,解决农业技术突破的核心问题。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要是指经过科研实体建设,发挥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在现实中,政府主要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体和推动者。其主要任务包括规划入门项目、制定优惠政策和提供综合服务,同时农业类大学、科研院所、农业工程公司和农业工程服务技术中心实现创新技术的产品化和产业化。服务推广模式主要是指由政府部门推动的涉农高校、科研机构、农业科技企业与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其典型代表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在该模式中,农业科技领域各协同创新单位主要采用免费咨询、技术签约、技术参与等方式开展技术应用推广。科技中介模式是指农业科技服务机构通过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提供论证、评价及市场预估等信息,为有合作意愿的组织搭建合作平台。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农业技术公司和农业企业可以利用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供需信息寻找理想的合作伙伴,降低技术合作成本,提高转化率。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东省蒙阴县蜜桃产业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现实路径

2.1蒙阴县蜜桃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蒙阴县蜜桃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16年,全国蜜桃种植面积1258万亩,年产量1350万吨,是我国六大年产量过千万吨的水果之一,在全国水果的生产与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蜜桃产业的稳健发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沂蒙山区是我国传统优势果区。这里山清水秀,生态环境突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绿色果业,生态果业,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蒙阴县蜜桃种植面积65万亩,年产量11.75亿千克,其蜜桃种植规模和产量均居全国县级首位。同时,蒙阴县成立了蒙阴桃业研究所,该研究所由蒙阴果业协会出资,相关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主要从事蜜桃产业发展的设计规划研究,提供蜜桃全产业链技术服务、收集、保护及研发利用蜜桃种植资源,设计、维护、宣传与推广蒙阴蜜桃品牌,引进、研发和推广蜜桃先进管理技术、加工技术、贮藏技术,检验检测蜜桃产品,为全县蜜桃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不断延伸蜜桃产业链条,努力提高蜜桃产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2.2蒙阴县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现实路径

2.2.1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我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组织制度、保障制度、监管制度、奖惩制度、考评制度、风险防控制度等六个方面。围绕这六个方面的政策体系完善与优化设计应包括:

(1)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组织制度,如蜜桃创新团队建设专门资金管控制度、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等;

(2)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保障制度,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制度、地方财政科技资金增长制度、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等;

(3)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监管制度,如农业创新投资信息备案制度、异常信用记录制度、科技评估及公众监督机制、科技创新指标监测体系等;

(4)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制度,包括对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的考核评价制度;

(5)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奖惩体制,如“黑名单”制度、奖惩问责制度、复查落实和考核评比制度等;

(6)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风险防控制度,如协同防控联动制度、应急管理制度等。

2.2.2整合创新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品牌化

首先,果品的质量是蜜桃产业的根基,应加强蜜桃的质量监管,严格把控蜜桃质量,使其品牌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品牌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在当下大力发展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新基建”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的集约化建设需要借助“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升级农业科技创新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信息化建设。科学规划品牌建设,综合运用声、光、色等多媒体与现代互联网技术,加强网络宣传力度,比如建立蒙阴蜜桃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并借助宣传片,提高蒙阴蜜桃的知名度。还需要结合蒙阴地方特色,融入地域优秀文化,丰富品牌内涵与价值。其次,加强冷链物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有利于保证蜜桃网上销售的新鲜度与果品质量;加强培训与管理,提高人才素质,培育电商平台服务人员,以提高蜜桃网上销售服务质量与水平。再次,“要想富先修路”,信息网络与物流交通的便利是水果电商发展之“路”。要解决制约电商发展的信息网络与物流交通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各村镇道路的资金投入,完善道路交通网络,保证村镇与外界的联通性,为蜜桃的销售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促进水果电商的健康发展。

2.2.3优化协同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机制建设

一是健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核心是创新主体间不断实现知识共享与积累,知识共享能够促进创新主体间知识的高效转移,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创新成本。因此,政府应进一步为参与知识共享的创新主体提供必要的政策激励,降低创新主体间知识共享成本和风险,让知识在共享中不断更新和扩充,以保证创新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的相对优势。

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动力机制建设。实现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需要一致的目标和共同的愿景,协同创新的力量不仅需要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沟通和良好的协调机制,还需要合理的利润分配。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信任和沟通机制,建立专职协调服务,规范横向和纵向协同创新,发挥核心作用,通过简化流程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适当的利润分配机制,坚持“权利、义务、利益、风险平等”的原则,通过“双赢”公平解决各类农业科技创新课题的利益和矛盾。

作者:李斌 冯丽蓉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农业科技创新篇2

一、引言

农业科技创新关系着农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农业现代化及其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实现我国农业现代的必然选择。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快速迭代更新,传统独自为战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正逐步被多主体间的协同创新模式所替代。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指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与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政府等主体基于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目标,对知识、技术、资金、设施等创新要素进行整合,以实现知识互惠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和绩效系统优化的过程[1]。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既包括创新主体内部和外部的协同创新,也包括单项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其中,创新要素是协同的基础,多主体的创新动力及其合作机制是协同的根本。相较独自创新而言,协同创新在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的同时,能够实现人、财、物等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和共享,发挥创新主体的合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2]。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便在于增强农业科技创新的协同性。基于此,本文在对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要素、动力机制及其主要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实现路径。

二、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及其动力机制

(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及其特点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包括主体要素和资源要素两个部分。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要素是指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化等过程的机构与人员,主要包括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与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政府等。[3]其中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与科研机构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要供给主体,一般根据市场、政策和自身的需求,从事农业科学技术和理论、重大关键技术、前沿核心技术的研究与新技术、新品种的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要需求者和应用者,能够通过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改良,反向推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是实现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媒介,主要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提供金融支持、技术培训、物资供应等服务,有助于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发展;政府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引导者和宏观环境供给者,主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进行创新方向的政策引导和氛围营造,为其他创新主体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和适宜的宏观环境。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资源要素是指应用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过程的主要生产资料,包括资金、产品、环境、技术、知识等。其中,资金要素是指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应用等创新活动过程的经费投入,产品要素是指应用于技术创新生产过程的良种、工艺、设备及设施等,环境是指影响科技协同创新绩效的政策、市场及法律法规等,技术要素是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所需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理论、重大关键技术、前沿核心技术等,知识需要是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所需的技术信息、应用推广信息以及知识产权信息等。而这些资源要素主要基于信任、沟通、地理接近性、机制环境等因素进行聚合。其中,信任是实现资源聚合的核心,农业科技企业与涉农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实现知识高效流动和协同创新行为的重要基础;沟通是影响资源聚合进程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沟通不仅能够加强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也能够对矛盾的化解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地理接近性是实现资源聚合的催化剂,能够促进协同创新之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转移,有利于集体创新;机制环境是实现资源聚合的主要保障,政府的宏观政策环境对推动资源聚合和加强协同创新具有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

(二)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驱动力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两个方面。内生动力主要源于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与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政府等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意愿,外生动力主要包括市场驱动、政府驱动和协同创新平台驱动因素等三类动力因素。由内生动力驱动的协同创新意愿可以归纳为获取外部资源,实现成本共担、风险共享以及提高科技创新的产出和绩效等[4]。从资源层面来讲,多主体协同创新是为了满足各自的资源需求,协同的驱动力在于获取技术、设备、资本、知识、网络、政策等资源,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资源互换、聚合、共享等方式的协同创新,有利于产生“新资源”,形成知识溢出效益和产生“价值剩余”。从成本共担和风险共享的层面来看,一方面,多主体协同创新可以通过成本共担的方式降低技术创新成本,借助外部的资金、技术、知识产权等互补性资产来提高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另一方面,科技研发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点意味着创新本身即具有风险的存在,多主体协同创新可以降低或分散创新风险,通过风险共享来规避不必要的损失。从产出和绩效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间合作可以加速信息、技术、知识的流动和积累,通过资源的溢出效益来提高产出和绩效,进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由外生动力驱动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要包括市场驱动、政府驱动和协同创新平台驱动因素等三类动力因素[5]。市场驱动是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产生于市场竞争压力或市场需求。随着科技发展和消费升级,农业科技创新在面临着高强度市场竞争压力的同时,也存在着对创新性产品或服务的旺盛需求,压力与需求并重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双重市场驱动力。政府驱动是指政府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创造有利的政策条件和宏观环境,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引导创新方向,激发各种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力。政府的科技经费资助和优惠政策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协同创新平台驱动是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通过平台化的创新机制和激励措施,能够协调融合多种生产要素,产生资源聚集效应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体系,有助于整合各创新主体的资源、激发创新动力,提高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绩效。

(三)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及其主要模式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是指创新要素聚合、创新动机的产生及其作用于创新主体产生创新行为的过程,是整合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和驱动力,实现知识互惠分享、资源优化配置以及行动最优同步的协同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产学研一体化、契约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推广和科技中介等模式[6]。产学研一体化主要是指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与科研机构等多个农业科技创新主体,通过改变自身组织经营架构,以组织一体化的融合方式进行资源整合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通过产学研的整合,以企业出资或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高效的建立用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实验室或科研基地,发挥资源聚集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契约合作主要是指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与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政府等主体,以契约的方式建立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联合开发模式。这一模式意在通过农业技术研发合作、技术共享与转移、联合培养与研发等方式,解决农业科技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要是指通过科研实体建设,发挥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示范与辐射作用。现实运行中,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体和推动者多为政府,其主要工作包括规划入园项目、制定优惠政策、提供综合服务等,而涉农高校、科研机构、农业科技企业、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和农业经营主体等主要创新主体,则主要借助科技中心实现创新技术的产品化和产业化。服务推广模式主要是指由政府部门推动的涉农高校、科研机构、农业科技企业与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制度,其典型代表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在这种模式中,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主要采用无偿指导、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或合作经营等方式,开展技术的应用及推广工作。科技中介模式是指农业科技服务机构通过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提供论证、评价及市场预估等信息,为有合作意愿的组织搭建合作平台。涉农高校、科研机构、农业科技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借助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需求与供给信息,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降低技术合作成本,提高转化率。综上所述,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实现需要不同创新主体及其所拥有的知识、平台、资金、技术、制度、产业等多种资源要素的支撑,在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明确的目标和共同愿景,通过一体化协同、契约型合作、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推广、科技中介及创新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地制宜的寻求我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现实路径。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现实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点在于实现乡村“产业兴旺”,而“产业兴旺”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的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作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其关键在于整合资源、激发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与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政府等创新主体的活力,并建立系统、有效、可控、可持续的协同创新秩序。这需要从宏观的政策层面、中观的资源层面和微观的机制层面等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完善和优化。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需要整合来自不同机构与单位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的利益关系,打破组织边界、制度壁垒和小团体意识,防范创新的“负协同效应”。这些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建立系统完备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政策体系,让政策在经得起“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考验的同时,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提供良好的驱动力。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我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组织制度、保障制度、监管制度、奖惩制度、考评制度、风险防控制度等六个方面。围绕这六个方面的政策体系完善与优化设计应包括:

1.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组织制度,如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农业科技特派员创业支持机制等;

2.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保障制度,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制度,地方财政科技资金增长制度、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地方农业配套资金预算管理制度等;

3.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监管制度,如农业创新投资信息备案制度、异常信用记录制度、科技评估及公众监督机制、科技创新指标监测体系等;

4.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制度,包括对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的考核评价制度;

5.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奖惩体制,如科学奖励制度、“黑名单”制度、奖惩问责制度、复查落实和考核评比制度等;

6.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风险防控制度,如防控协商制度、协同防控联动制度、应急管理制度等。

(二)整合创新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信息化建设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资源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可持续性的关键。要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需要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要素和资源要素两个方面入手。首先,需要整合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要素。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各类型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共同参与,并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自身优势,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集约化[7]。在当下大力发展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新基建”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的集约化建设需要借助“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升级农业科技创新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信息化建设。政府可以通过建设省、市、县、乡(镇)信息服务平台和网络,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的智能化建设,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纽带对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进行基于战略、知识和组织的协同,通过高效对接农业产学研需求,形成系统性协同组织体制和一体化智慧创新平台。其次,需要整合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资源要素,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过程的资金、产品、环境、技术、知识等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共建共享,对提升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8]。政府可以借助“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资源的产学研一体化信息建设,建立协同创新信息网络平台。协同创新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有助于大力推广新技术在农业技术研发合作、技术共享与转移中应用的新模式,有助于通过供需主体信息的智慧匹配,为有共同愿景的创新主体搭建合作平台,降低技术合作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解决农业科技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三)优化协同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机制建设

政策体系的完善和资源配置的优化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此基础上,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实现还需进一步激发不同创新主体的合作动力,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机制建设,这主要包括健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和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建设两个方面。

一是健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核心是创新主体间不断实现知识共享与积累,知识共享能够促进创新主体间知识的高效转移,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创新成本。因此,政府应进一步为参与知识共享的创新主体提供必要的政策激励,降低创新主体间知识共享成本和风险,让知识在共享中不断更新和扩充,以保证创新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的相对优势[9]。

二是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建设。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实现需要一致的目标和共同的愿景,创新的协同动力不仅需要合作主体间的信任、沟通和良好协调机制,也需要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因此,一方面,要强化创新主体间的信任和沟通机制建设,设立专职协调部门来规范横向与纵向的协同创新,通过简化流程发挥不同创新主体的核心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坚持“权责利险对等”的原则,公平、公正地协调好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利益与矛盾,通过“共赢”来有效地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作者:崔锐 单位: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农业科技创新篇3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新时代的到来,国家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加快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动力,也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为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集聚各种创新资源,吸引更多投资者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中。本研究从协同理论视角,对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联动效应进行经济学分析,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振兴的两大政策节奏,合理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振兴的时间和力度,构建相互促进、关联、协调的运行平台,并提出包括组织保障、绩效评价、激励机制等内容的配套机制,从而探索破解这些年我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和深层次问题,提供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起到支撑和助力作用,走具有河北省特色的乡村振兴与农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道路。

一、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不足

我省大多数农业科研团队和机构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主要从事粮食、棉花、石油等大宗农产品的技术创新。尽管多年来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但创新力量的布局和学科结构仍以传统产业和传统学科为重点,以优质农业发展技术、大健康等特色农业技术的供给为重点,农业资源绿色高效利用技术、新业态及新产业开发技术、农产品转化增值技术等方面创新不足,难以对现代农业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二)产业化技术体系创新滞后

由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学科的划分,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的成果大多由单一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推广所主导。虽然随着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和产业集成创新政策的实施,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但产业技术体系创新仍被细化为单一的小群体,产业技术创新的集成化和系统化程度仍然不高,产业技术的单位分工、产业链分工和学科分工不明确,在产业集成创新方面,技术集成转化和协同创新方面还比较薄弱。值得关注的是,我省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的建设,推动了农业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效果明显,在未来可能对推动产业化技术体系创新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传统

我省目前农业科技成果示范转化的主要方式包括自行投资实施转化、许可他人使用科技成果、向他人转让科技成果或者以科技成果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等。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更多的要考虑科技成果的应用对象,农户或者农业企业,要适合分散农户的技术需求,即在农业区域建立“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农业示范田;目前,较为普遍的转化方式是通过技术培训和示范现场进行技术推广,效果较好,但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技术进行大规模集成应用的需要来说,这些方式不能实现相关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目的。

(四)科技创新要素配置错位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要素受到传统体制的制约。科技创新机构和人力资源要素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不适应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向优势地区高度集中集群发展的要求。科技要素只有与产业资本、资源、市场等发展要素相协调、紧密结合,才能有效发挥技术优势。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迫切需要突破“城市创新”到“农村转化”的道路,打破城乡分割,引导城市科技创新平台和资源向农村发展核心领域推进,在产业集群优势领域搭建创新平台,促进国家创新力量与民营企业创新力量的融合,加快研究领域的整合与转型,在转型中发现创新需求,加快有针对性成果的创新应用。

二、乡村振兴对农业科技创新需求分析

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中,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当下,在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传统资源依附型农业向新时代智能依附型农业推进,由对产量的要求转变为对质量的严格管控。面对新要求新趋势,农业科技创新为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绿色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农业发展的社会需求、经营模式、产业路径、要素配置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首先,农业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和层次化日益明显。在品牌的引导下,农业生产正在从产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同时要引领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第二,农业竞争正在放弃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企业竞争,转变为整个产业链的综合竞争。第三,农业产业发展正在摆脱传统农业资源的局限,向农村资源综合开发方向发展,形成农业、文化、旅游和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推进产村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第五,区域农业开始从综合产业向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有选择性的发展,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集中,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高地。

(一)技术层次化和多样化

随着人们对丰富多样的农产品和多样化的农业休闲服务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温饱阶段的大宗作物生产和畜禽养殖。很多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阶段有了非常大的推广和发展,如食用菌、种苗、中药材、花卉产业,同时,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体验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此外,农业产业发展的类型、质量、功能和目标不断丰富,对农业技术创新提出了层次化、多样化的要求:不仅要保证大宗农产品生产技术的供给,还要提供特色产业的开发技术;不仅要提供农业增量技术,还要提供适合不同层次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

(二)技术高度集成和体系化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农业正朝着与产业链紧密相连的纵向联合体、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综合经济、资源循环的生态循环发展,农业产业的发展不再像传统的小农经济那样只满足单一技术的需要,而是需要生产环节的良种与规律的匹配,还需要农艺与机械化、生产与资源生态建设等技术的匹配。根据产业整合、循环利用和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追求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的技术创新和综合应用,为农业绿色化、综合化、循环化、一体化发展提供综合技术支持。

(三)成果转化应用的精准化

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领导下,我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生产水平全面提高。为了满足农产品层次化、多样化的需求,大多数经营主体根据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和发展优势,实施特色优质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品牌营销,通过订单和电商物流实现精准供应,农产品供应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的技术供给也必须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四)创新要素的整合集聚化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的主要手段,在国家、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区、牧区和特色小镇等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各地产业格局进一步分化,产业特色优势区相继形成,产业集群高地不断涌现。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将进一步引导需求、信息、资源、科技等要素的集聚。各种要素集聚发展的结果是,产业集群集聚区的功能将从产业发展中心向市场交易物流中心、产业人才与技术交流中心、产业资本形成中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扩展和提升,这必将打破现有农业资源均衡配置的局面。科技创新主体进入产业集聚区,建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开展有针对性地创新和技术推广活动,能够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

(五)技术等多要素协同化

跨界和一体化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特点。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城乡、产村和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也是从农业资源开发到农村资源开发、从传统农业生产到一二三产业一体化的过程,从单一生产价值增长到生产、生态、生活价值同步提升。农业和农村综合发展不仅对农业生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农村建设、环境美化等综合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规划创新、文化创新和环境创美,还需要农业硬技术与软技术的结合,科学技术与文化的联系,以及科学技术、文化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分析

(一)动力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是对现有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改革,需要有强大、持续的内部和外部动力推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培养农业新型农民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从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两个方面提出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构建思路。

1.内部动力主要源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意愿,他们在某种目标利益的驱使下,利用自身所具备的技术、设备和资金等创新基础进行农业科技创新行为。

2.外部动力市场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不断创新。这种外部政策对农业科技成果的保护和财政支持,以及外部市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促进,形成了外部环境激励,可以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二)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协同联动的实现路径

1.加快推进农业科技供给侧改革

要改变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不足的局面,推动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是有效手段和路径。科技供给侧改革应坚持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布局和结构,提升优势,弥补劣势,在不断增强现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加快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供给,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综合技术支持。

2.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技术协同创新

打破现有技术创新学科和部门的划分,按照农业产业全过程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形成全产业链各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和模式,加快围绕产业现代化建设创新链、技术链和支撑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不仅要在生产环节形成高度的技术集成,在产业的各个环节形成高度的技术合作,而且要创新和构建各环节技术相互匹配、整合、支撑的产业化技术体系,为新时期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现代高水平技术支持。

3.加快创新农业成果转化推广方式

传统小规模农户只有进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构建的现代产业体系中,才能在新时代背景下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技术创新必须从新型经营主体出发,对传统技术模式进行改革,需要通过现代化的经营体系、产业体系和生产体系来完成。生产具有高水平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只有在现代农业体系中才能真正满足其技术需求,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再创新”,技术得到改进、再整合和再成熟。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形成符合其特定生产条件的稳定的有效技术,才能实现技术的精准化供给和高效化应用。

4.加快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引导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农业创新人才同乡村创业人才紧密合作,形成自上而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体系,搭建创新与产业的桥梁。

5.加快打造科技振兴乡村示范样板

围绕乡村振兴目标,以乡镇、村为重点,强化先进技术集成,并以规划为先导,充分挖掘乡村建筑、历史、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推动农文旅融合、一二三产融合和产村城融合,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文化创意农业、生态景观农业、休闲体验农业、科普康养农业,要突破单项技术供给思维,将多学科技术进行有效集成、软科学与硬科学相结合、技术支持与文化创意相衔接,更好地发挥示范引导和技术辐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文一,杜俊娟.政策投入·商业信贷与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0(04):227-231.

[2]董明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4(02):53-58.

[3]陈振,郑锐,李佩华,黄松.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与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8(03):464-469+484.

[4]赵连明.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07):92-98.

[5]周柯,李嘉雯.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河南省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66-73.

[6]杨阳.构建“100+N”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融合发展[J].中国农村科技,2021(05):2-7.

[7]王博,毛锦凰.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J].宁夏社会科学,2021(02):82-89.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3

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至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此问题,经济理论界的研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Smith(1776)认为资本、劳动和土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一经济思想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被大家广为接受。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变革,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传统经济增长因素理论难以解释的经济现象,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经济现象就是国民收入的增长除了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贡献之外,还出现了一个“余额”。那么这个国民收入增长的“余额”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经济学家经历了长期探索。Solow(1957)认为这个因素就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经济突破传统模式增长的根本原因。Denison(1962)也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要素,另一类就是提高生产要素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即广义的技术进步。以Lucas、Romer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通过建立人力资本溢出模型(Lucas,1988)和知识溢出模型(Romer,1990),把技术进步作为经济的内生变量纳入了增长模型的理论框架之中,认为各个国家或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是由其技术进步水平差异所致。因此,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要想实现经济赶超,必须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创新。之后,以Young(1991)为代表的技术扩散模型,Aghion、Howitt(1998)为代表的Schumpeter主义增长模型等对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拓展,深化了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认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Kydland和Prescott认为宏观经济的波动是技术的冲击变化所引起的。迄今为止,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已成为人们的普遍性共识,并深深影响着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就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十二五”规划也强调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未来将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我国学者更多的研究焦点不是侧重从理论上阐释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更多的是围绕着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估算,进行量化研究。如,刘伟、张辉(2008);袁堂军(2009);胡宗义(2010);陈诗一(2010);高昌林等(2012);何锦义(2012);张浩然、衣保中(2012);邹心勇、赵丽芬(2013),以及周绍森近几年的一系列成果等。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由于学者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测算函数形式不一、科技进步的内涵界定不一、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假设的前提不一,以及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方法不一,导致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估算结果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大多数测算结果都在30%-50%之间,这一方面进一步说明经济增长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不同侧面的贡献,能起到互相补充或交叉验证的作用。

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演进的理论研究进展

产业升级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产业结构逐步高级化的一个过程。Clark(1940)通过经验分析揭示出了三次产业逐步演进的内在规律。那么这个规律是如何形成的呢?Clark研究发现这个规律形成的原因除了需求因素之外,不同产业的技术进步效率才是关键。Schumpeter(1942)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并认为科技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在时间上也不呈均匀分布,先是一些企业科技成功创新,领先市场,之后是大多数企业争先跟进、模仿;产业发展的实质就是由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一个不断破坏旧的、创造新的内部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破坏过程。20世纪50-60年代,Kuznets在研究产业演化规律时指出单一产业部门的兴衰往往是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的;Rostow(1963)认为主导产业部门是区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指标,而由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产业持续增长则是这些产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主导产业部门的一个关键原因。Porter(2008)认为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专有知识的扩散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产品的创新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范围,实现产品差异化,进而增加企业利润;过程创新或者工艺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专有知识的分享或扩散则会影响到整个产业或行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产业演进发展的根本原因。当前,更多学者对科技创新作用和影响产业演化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以1978年哈佛大学的Abernathy和麻省理工学院的Utterback提出的描述产业技术创新分布形式的A-U创新过程模型最为典型。Abernathy和Utterback指出创新类型和创新程度取决于产业发展的成长阶段,形成了以产品创新为中心的产业技术创新分布规律。A-U模型为我们更好理解技术创新和产业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线索,它不仅考虑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的关系,而且指明了在单一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应如何对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变迁。吕明元(2009)运用A-U模型对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成长的路径及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有其自身特点,应该结合产业的自身属性以及特定的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A-U模型。除此之外,众多学者还探索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如,张倩男(2008)、赵玉林(2012)等;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如,施建军(2009)、江可申(2011)、孙冰(2012)等。近年来,个别学者开始从科技创新的需求侧,即从需求空间、需求异质性和需求条件、需求约束等视角出发勾连市场需求、科技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孙军(2008)、孙晓华(2012)等,从而改变了以往过于侧重如何改变技术创新的供给,进而推动产业发展的传统研究范式或路径。从上述研究文献可知,学者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演进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还应该结合产业的属性以及特定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分析。

三、现代科技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进展

以“文化产业”、“文化与科技”、“文化产业与科技”为关键词进行CNKI检索,之后再经过筛选,发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文化产业概念的层系研究(段莉、胡惠林,2013);文化产业集群的研究(雷宏振,2012);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分析(朱智文,2013;冯根尧,2014);文化产业国际比较研究(郭玉军,2012);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和战略研究(金元浦,2012),等。仅有部分文献围绕文化产业和现代科技的融合问题进行了一般研究,但大多是理论的可行性辨析,或者散见于数字产业、内容产业等新兴文化业态的零星论述中。如,胡惠林(2007)就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革命和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正是现代科技的不断更新与突破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解学芳(2007)、张培奇(2010)、祁述裕(2011)等在研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重要性。解学芳(2010)进一步深入地对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逻辑演进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形成了互动和谐的逻辑关系;但短期内,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与现代科技进步之间往往存在时滞性,现代科技的反文化特性以及管理主体的利益之间会存在明显的时间差。顾江(2010)通过构建赫芬达尔指数对我国大多数省域的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进行了测算。张京成(2011)、朱自强(2012)等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等过程中纷纷认为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是这些新兴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典型特征。近两年,个别学者还对文化产业的科技贡献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如郑世林和葛珺沂(2012)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但由于我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起步晚,统计口径不一致,导致数据收集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总体来看,当前国内外有关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交叉研究的文献规模相对而言较少,且比较零散,亟需开展系统化的研究。当前研究更多侧重于理论可行性辨析,实证研究还非常薄弱,也有待今后加强。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4

科研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基础。近几年,我国公共财政对科研投入明显增加,但农业科研投入总量不足,科研人员“用于创收的精力多于创新”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是投资强度偏低。2013年,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即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GDP的比重)为0.77%,远低于全国科研投资强度1.7%的水平,也低于国际农业科研投资强度1%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3%~5%的高水平。二是项目稳定性支持比例过低。我国部级农业科学研究院项目的稳定支持经费仅为20%~30%。科研拔尖人才疲于争项目、找活儿干和应付各种检查等。据调查,近些年,骨干科研人员直接从事研究的时间不足工作时间的70%。三是多头管理,项目重叠,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高。作为省级农业科研人员,也不得不向财政、科技、农业、开发和扶贫等各部门多头申请项目,甚至同一内容的项目多头交账才能保证科研运转,分散了科研人员的精力,也制约了相关技术研究和储备。农业科技创新具有的公益性特点,要求公共财政在持续增加投入的同时,重点建立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相结合的科研投入机制。农业科技创新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要求增加能稳定支持的非竞争性项目,目的是为科技人员营造一个方向任务明确、能够获得稳定支持、能够静心搞科研和能够获得社会尊重的科研环境,稳定一批高层次的人才,解决制约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农业科技创新区域性的特点要求地方财政针对当地特色和优势产业,设立行业科技专项,并加大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投入力度;设立一大批覆盖面广、资金额度较小和周期较短的前瞻、尝试、探索和应急性的竞争性项目,加大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和地域支撑计划的总投入。近几年,有些省份加大对农业科研单位投入的做法值得效仿,广东、山东、吉林和湖北等省成立了区域农业创新中心,每年投入上亿元资金专项稳定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2科研立项机制

立项方向体现了农业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农业企业的成果孵化器作用都不够突出。一是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方向是多年形成的,受传统习惯和人员专业影响,往往是能做什么就申请什么项目,很少考虑产业需求。二是科研主管部门的科研导向是项目形成的,受个人偏好和经费定向影响,往往是有什么专款就什么专项,很难体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和对农业科研的导向作用。这种传统的立项模式,直接导致了农业科研与农业发展的脱节。建立以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立项机制,改变以往“专家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状况,确立“产业需求什么→能做什么→如何做→谁来做”的选题思路,立项形成与之匹配的流程:“技术需求→科研课题→技术指标→技术方案→承担单位”。一是科研主管部门、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企业、新型农民主体加强沟通,立项部门让科研单位参与非竞争性项目拟定工作,并广泛征求农业企业和新型农民主体意见。二是建立以服务产业为目的的创新团队,以有威望的首席专家为核心,组建一批年龄结构和专业配置合理,研究与转化配套的产业服务团队,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给予非竞争性项目稳定的支持。三是注重自然区域内农业协调发展和单位合作问题,如贫困带连片科技扶贫、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立项内容应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长期项目重点解决水资源短缺、耕地质量提升问题,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期项目重点围绕农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数量和拓展农业市场功能等,确保农业的增值增效;近期项目主要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废弃物的治理和农业灾害的应对措施等开展研究,确保农产品安全、高效。2014年,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根据产业需求进行顶层设计,从源头到转化一次性拟好任务书,只需申请人认领任务和证明自己能完成任务的做法是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创新的有益尝试。

3成果转化机制

成果转化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步骤。现阶段,我国每年有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仅占40%左右,转化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主要问题是研究方向与产业需求偏差、成果过剩与短缺并存、转化过程半途而废、激励机制不配套、科研单位与企业结合不够、知识产权不易保护和绩效评价内容不合理等。尤其是在绩效评价方面,重论文轻发明,重形式轻应用,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职称评聘对成果的要求一高再高,直接促使科研人员追求书架成果,助长科研浮躁风气。提高成果转化率,要从成果培育入手,多出实用型的物化成果。一是鼓励项目组以解决产业发展难题为主攻方向,开展内容丰富的研究工作,尽快出物化成果、高水平成果和影响力大的成果。二是为成果与产业的结合创造条件,及时解决成果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出成果的同时更为成果的应用作出不懈努力。三是鼓励农业科研单位与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四是对农业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的绩效评价,应该考虑对相关产业发展的贡献份额。在评价方法上,由单纯的专家鉴定转向专家、服务对象和社会舆论为一体的总体评价。五是职称评聘等利益相关制度,应更加重视诚信、奉献、论文和效益。黑龙江省农科院在这方面做得较好,根据其区域的独特性,以院校合作和加强交流的农业服务为重点,采用“专家在线”、“合作共建”、“科技帮扶”等模式建立起广泛而深入的农村科技服务机制,力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给农民家。

4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队伍是科研创新的主体。现存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农业科技人才数量偏少,领军人才更是匮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人才相对于农业劳动力的比例只占美国的1/20,日本的1/10。二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受编制限制,农业科研单位人员更新缓慢,年龄和职称倒挂现象比较突出。三是不少科研人员献身农业科研的意志不够坚定。农业科研人员的收入相对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主动性。建立多层次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必须坚持“人才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自身科技人才培养为主,通过多种培训方式,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科研骨干;以引进人才为辅,主要引进团队稀缺和产业技术急需人才;以培养青年科技人员申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能力为抓手,培养一批高层次青年人才;以国际交流合作为契机,吸引高层次人才,促进人才结构多元化。为此,山东、河南、浙江和四川等省农科院已相继出台重大项目资金匹配制度和重大贡献奖励机制,以期留住高水平人才和培养青年科研骨干。在团队建设方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不打破现有研究所建制就能改变分散格局的做法值得借鉴,以研究室为交叉节点,在研究所横向管理的基础上,利用创新团队再建一条纵线把研究方向相同的研究室串起来,充分发挥创新团队在农业科研中的创新潜能。

5协同创新机制

协同创新是农业研究进入大联合、大协作时代的必然选择。每个单位的研究方向都是多年形成的,范围较小,布局分散,而单位间的合作可以凝聚力量提高大项目执行力。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以至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中,必然伴随着情报、信息的提供、传递和获取等活动,这是科技创新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协同创新与学术交流是相伴而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产业联盟和创新中心;“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包括了“政府+学校+企业+合作社+农户”五位一体;行业协同创新模式是把同行几个单位联合起来壮大力量;内部协同创新是建立创新团队或平台。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协同过程中的交流多,实质性的合作少,成果不落地,容易流于形式。协同创新机制应以项目为纽带,集聚能量,把分散的科研力量凝聚起来形成联合攻关和团队优势,由单一研究走向综合研究,即课题组→研究室→团队→集团军,逐步打造立足地域内跨单位联合的研究团队。协同创新团队对外联合广泛,有平台支撑,有标志性成果,成果推广力量强大。在协同创新领域,学术交流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对学术交流的质量和真实性更加重视。传统的学术交流形式要加强,如编辑学术刊物和专著、做学术报告和讲学、科学考察和情报交换等。还要创新学术交流的形式,利用好互联网,及时准确地传递科研信息。比较典型的做法是在国家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背景下,三地农科院签署了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并由8家主要农业科研单位组成“京津冀农业与水安全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形成“战略—生产模式—技术创新”相协调、可配套和见成效的创新体系,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现代农业发展。

6科研诚信机制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5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工程科技人才

1引言

目前,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所需人才实际脱节过大,工科学生存在综合素质与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而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又是计算机、通信工程、电子等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各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不尽相同,而且差异还比较大[1-2]。以考研为主的院校在计算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物联网导论、物联网安全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以就业为主的院校就在计算机、通信、电子等专业核心课程中进行裁剪和叠加,选择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上两类人才培养模式都没有体现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相关优势,没有对接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3-4]。在当前创新创业背景下,如何提炼物联网的专业共性基础,展现专业特色,使培养的人才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较好岗位适应能力,成为企业“用得上、上手快、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面临问题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多学科交叉复合的产物,结合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下。

1)如何发挥物联网工程专业优势

无论是“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都预示着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发挥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多学科交叉复合的优势问题。

2)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问题

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中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新形势下如何制定的问题。重点研究如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符合实际的理论知识导向、市场导向等问题。

3)师资短缺问题

物联网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需要应用型师资,目前师资短缺,教师经验不足问题制约着物联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4)毕业生就业去向问题

从人才市场需求来看,工程科技人才是炙手可热的,但是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当高,不但要求学历还要求相关工作经验,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们要如何培养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才能使得学生顺利就业?

3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专业,培养的都是复合型人才。作为一所地处边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结合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展,系统地掌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工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熟练掌握物联网系统的实际应用工作,熟悉物联网技术的软硬件配置,熟练应用各种感知识别设备。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能够进行与物联网、计算机、自动化相关的应用、开发及工程设计,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较好的岗位适应能力,能够成为企业“用得上、上手快、留得住”的身心健康、品德优良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4校企协同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4.1校企协同“2.5+1+0.5”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黑河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结合我校工科专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校企协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采用“2.5+0.5+1”人才培养模式。其中“2.5”是指前五个学期在校内进行基础课及专业必修课的学习,“0.5”是指第六学期进入企业实训,由企业资深项目经理进行前沿专业课程的讲授及项目实战训练。“1”是指第七、八学期进入企业带薪实习、就业,实现毕业和就业无缝对接。

4.2校企共建理论教学体系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以落实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坚持“课程精,实验强”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原则。在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上,一方面参照全国建设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标准,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上结果学校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使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同目前社会实践紧密联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计算机与工程学院的教师经过多年研究与探索,将课程教学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基础实训课程、项目实践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

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一方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全校学生统一上公共课程,另一方面包括工科学生需要开设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2)学科基础课程

括程序设计、离散数学、并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三门课程进行整合开设电工学1和电工学2,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等以上课程组成全院大平台课程。为满足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科交叉共性要求,学校开设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课程。

3)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突出体现物联网工程的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行业应用层等4个层次的核心课程,开设课程为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现,物联网安全技术,无线定位技术,嵌入式网关系统与应用移植,CC2530与ZigBee应用开发。

4)基础实训课程

为了让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软件编程能力,硬件设计能力、系统开发能力及后续发展潜力。开设了C程序课程设计、C++课程设计、Matlab仿真及其应用、电子技术实训、联网系统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

5)项目实训课程

为了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开设了综合布线实训课程、局域网组建实训课程、Linux开发课程设计,、QT程序设计、物联网应用系统智能家居系统实现与开发、物联网应用系统安防监控系统实现与开发

6)素质教育课程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设定,开设军事理论、军训、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素质教育课程。为了让学生早日了解企业文化,第1学期企业完成入学教育;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实习岗位,更早地做好职业规划,在第6学期企业会指导学生如何设计简历、如何面试。同时为了做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毕业设计工作也是在企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4.3校企共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尤其重要,在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时,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实施“三环境+三阶段+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5-6]。“三环境”是指学校内实训、企业基地实训和企业实习。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立“互联网+农业”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包括智慧农业系统、物流追溯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了无线定位实验室、智能家居实验室。学生在第六学期进入中软实习基地进行项目综合实训。第七学期进入中软集团或者下属公司进行企业实习,未就业奠定基础,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三层次”是结合物联网体系结构分别从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第一层次即为“感知层”,作为物联网信息的源头,包括射频识别设备、温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无线传感网等,本层次教学在校内实训室完成的。第二层次为“网络层”,本层次是各种信息与物联网的融合、传输和接入,包括设备服务器、交换机等的应用,本层次教学由校内实训室和基地实训室共同完成。第三层次为“应用层”,该层次主要实现物联网与行业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智能化操作,本层次在实习基地完成。“三阶段”是整个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校内教学”阶段,在学校实训室进行基础实践教学活动,完成感知层教学内容和部分网络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基础实践能力;第二阶段为“基地教学”阶段,开展项目实训,完成网络层教学内容和部分应用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第三阶段为“企业实习”阶段,学生真正参与实际项目开发,完成应用层学习,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4.4校企协同开辟就业通道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第三阶段学生去企业实习,获得了实际工作机会,根据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缩短了进入企业的适应期,使得学生能快速适应企业环境和岗位需求,能够成为企业“用得上,上手快,留得住”的有用人才[7-8]。经过多年探索与努力,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与实习基地构建了校企、校地的用人策略。目前,计算机学院共建立十几个就业实习基地,分布在北京、上海、苏州、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地,已有五届学生200多名同学在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大部分同学都在实习单位或者实习单位所在城市就业。

5结束语

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又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实践性、应用性较强,构建校企协同“2.5+1+0.5”人才培养模式,更加亲近业界,使得学生能快速适应企业环境和岗位需求,能够成为企业“用得上,上手快,留得住”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瑜岳,常晋义,许秀兰.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12):58-62.

[2]肖贤建,李晓芳,庄燕滨,等.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计算机教育,2015(5):5-9.

[3]葛崇勋.“校企政协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7):71-75.

[4]孙华峰.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8):31-34.

[5]唐文竹,许艳,王伟,等.基于“卓越计划”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10):22-26.

[6]周洪波.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探究[J].高教学刊,2018(21):30-34.

[7]董慧.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6(11):38-41.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6

医学院校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课程繁多,时间较紧,本科阶段医学生不仅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和医学基础课程以及医学临床课程,其中还有至少一年半的时间在医院进行见习和实习。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学校更为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科研和创新则推迟到研究生阶段,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对本科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规划的薄弱。随着现代医学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医学院校也开始重视本科阶段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他们在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和对已知领域的怀疑态度,学会独立思考,善于辨别真伪,能够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方可适应急剧变革的信息社会;培养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涉猎学科前沿,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获得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进而促使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2教学为基础

学生必须在学好本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进行实践和创新。教学过程是对知识的再现过程,而科学研究则是新知识的产生过程。也就是说,科研以教学为其基础,教学以应用和科研为其目标。在培养创新能力过程中,不应忽视教学,应结合教学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研究或实践操作。医学检验专业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在我校课程设置中实验课时占了总课时的一半以上。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验证性实验是主要内容,学生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教材,教条式的按部就班的完成操作,对于试验中会碰到的问题老师都会在试验前或是实验进行中加以提醒,并说明解决方案及解决要点,实验所用的材料和仪器也是由老师提前准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为满足教学需要,注重教学的基础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学校加强教学设备建设,不断更新教学条件和设施,实验室建设也加大投入。结合现代教育技术,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例如:据不同教学内容需要,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验室开设设计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从而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

3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在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确立明确的目标,制定详细的指标和培养计划。通过一系列选题来完成培养的目标,早期注重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课题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争出创新成果。具体过程包括选题、面试、开题、立项、中期检查、分配导师、开展实验、结题等几部分。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适当引导的原则,从文献的查找,实验方案的设计,到问题的处理,结论的分析,要求学生自己大量查阅文献,复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这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积极思考是基础,注重细节是关键,从而增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4结语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7

医学院校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课程繁多,时间较紧,本科阶段医学生不仅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和医学基础课程以及医学临床课程,其中还有至少一年半的时间在医院进行见习和实习。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学校更为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科研和创新则推迟到研究生阶段,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对本科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规划的薄弱。随着现代医学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医学院校也开始重视本科阶段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他们在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和对已知领域的怀疑态度,学会独立思考,善于辨别真伪,能够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方可适应急剧变革的信息社会;培养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涉猎学科前沿,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获得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进而促使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2教学为基础

学生必须在学好本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进行实践和创新。教学过程是对知识的再现过程,而科学研究则是新知识的产生过程。也就是说,科研以教学为其基础,教学以应用和科研为其目标。在培养创新能力过程中,不应忽视教学,应结合教学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研究或实践操作。医学检验专业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在我校课程设置中实验课时占了总课时的一半以上。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验证性实验是主要内容,学生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教材,教条式的按部就班的完成操作,对于试验中会碰到的问题老师都会在试验前或是实验进行中加以提醒,并说明解决方案及解决要点,实验所用的材料和仪器也是由老师提前准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为满足教学需要,注重教学的基础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学校加强教学设备建设,不断更新教学条件和设施,实验室建设也加大投入。结合现代教育技术,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例如:据不同教学内容需要,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验室开设设计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从而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

3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在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确立明确的目标,制定详细的指标和培养计划。通过一系列选题来完成培养的目标,早期注重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课题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争出创新成果。具体过程包括选题、面试、开题、立项、中期检查、分配导师、开展实验、结题等几部分。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适当引导的原则,从文献的查找,实验方案的设计,到问题的处理,结论的分析,要求学生自己大量查阅文献,复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这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积极思考是基础,注重细节是关键,从而增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4结语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8

1.1管理创新机制不足

在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展的今天,各项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鼓励创新的考评机制不完善,难以起到鼓励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技创新的发展,使得执行创新工作的人员积极性降低。由于管理创新机制的落后,各科研机构间的交流也不足,导致科技创新工作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难以开展。

1.2科技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科技进步促使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创新工作的提高,迫使科技管理人员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素质与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的速度,形成高素质的科技管理队伍,提高工作效率。对于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科技管理者不能够了解科技前沿动态,对于科技发展的信息与新闻等关注内容少,对于很多科技信息内容了解不深入,对于如何更好的应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带动科技管理的提高,内容了解不深入,还需进一步加强。

2新时期科技管理的创新思路

2.1建立适合于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技术创新的最大动力源是市场需要。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市场对各类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科研机构对其承担的科研项目要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适应科技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实际需求。要逐步引进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以及服务体系,不断加强应用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产业化。在技术创新中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关键作用,企业家远见卓识、积极进取,对于某些技术以及寻找市场利润的愿望,都会使其实施创新行为。对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具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及管理者给予重奖,充分调动优秀管理者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体现知识的巨大价值,鼓励科研人员不断研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产品。

2.2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保障机制

具统计数据显示,我省科研经费占GDP比重不高,而在发达国家,科研经费投入占GDP比重都在2%以上。科技进步才能带来竞争优势,因此要提高竞争力,就要适度增加对科技的投人力度。同时,积极引导和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鼓励企业投入经费用于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尤其是科技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如遇到资金困难的情况,科技部门要积极为企业协调银行贷款,并在科研项目支持上予以倾斜。

2.3建立科研人员保障机制

科技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任何的科技创新都离不开人的作用。在当今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注重人才的培养,使其在科技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科技研发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首先,建立科技创新专项奖励制度,充分调动科技研发与创新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在研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潜能,进行创新后给予专项奖励,从而鼓励科技创新人员。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可以设立专项的创新奖励基金,对于创新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奖励,并保证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可以通过申请专利形式对其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其次,制定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优惠政策,内陆地区的生活环境不及沿海城市,其发达与进步的程度也不及沿海城市,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才,就需要制定更优惠的政策,如提供住房,给予较高的工资,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便利等,这样,使得在同等竞争条件下,能够引进、培养高科技人才,使人才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然后,政府机构要制定良好的吸引人才的政策,利用高校与科研机构留住高层次人才,使人才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给其充分的发挥的空间,以科技研发求发展,以事业留人,以事业吸引人,使我省成为招贤引智的人才聚集高地。利用人才优势带动科技发展,同时,调整高校办学结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解决企业劳动技能低的问题,培养各层次的人才,在不同的岗位发挥不同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良好的设备与原料并不一定能生产出好的产品,还需要有高科技人才进行操作,先进的技术才能带动生产力的发展,以更好的利用资源。最后,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技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各基层企业必须做好对在岗职工与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与专业素养,提高企业员工凝聚力与生产管理的开发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在企业中的价值,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适当的管理激励制度,使各类人才都能发挥作用,提高生产工作积极性。同时,加大各项优惠政策引进先进的技术与人力,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