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调研论文范例

科技调研论文

科技调研论文范文1

1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通过维普网的“期刊导航”功能,搜索核心期刊列表,获得728种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点击查看每种期刊的期刊评价信息,挑选出2016年IF≥1的期刊共202种。通过百度和360搜索引擎搜索这202种期刊的官方网站,其中没有搜到独立网站或网站在维护中的期刊共29种(14.4%),最终对其余173种(85.6%)医学期刊的网站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数据调研时间截至2018-06-10)。通过建立Excel表格,对这173家期刊网站的40多个栏目进行整理和统计。由于期刊网站存在一些按功能集中在一起的链接群,没有标识栏目名,例如“PDF、CAJ下载”“加入我的书架”“把文章推荐给朋友”“加入引用管理器”“输出BibTex/EndNote”等设置在文献打开页面周边的按钮,本研究将其统称为“阅读相关服务”栏目;还有一些性质相同、但在不同网站上名称各异的栏目,如“编辑推荐”“重点推荐”“优秀论文”等统称为“专题/热点文章”栏目。最后对栏目出现概率及质量进行统计分析。

2医学期刊网站建设情况

2.1期刊基本信息

173种样本期刊的网站首页都详细地列出了期刊的封面、主管单位、主办单位、编辑出版单位、主编、刊号、版权、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绝大部分(149/173,86.1%)期刊提供了编委会成员名单。有个别期刊网站增加了配图以丰富页面设计,比如专家风采(配照片)、编辑照片及简介、领导或专家题词、期刊获奖照片(滚图形式)等。

2.2在线投审稿系统

在线投审稿系统的开发水平是期刊数字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此次调研显示,有163种医学期刊都已实现网上投审稿功能(不包括通过E-mail投稿的期刊),占173种期刊的94.2%。虽然不同期刊网站使用了不同开发商研发的采编系统,但其功能基本相同,极大地便利了作者投稿、查稿,提高了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的工作效率。

2.3论文资源上传及开放获取情况

论文资源是期刊网站信息建设的核心部分,关乎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网站的点击率、学术的传播交流效率,乃至期刊编辑部的效益。

2.3.1网站论文资源上传情况

调研发现,173家期刊网站的论文资源上传类型可分为仅上传目次(9家,5.2%)、上传目次及摘要(22家,12.7%)、上传全文(131家,75.5%)、不上传论文资源(11家,6.4%)。大部分期刊网站上传了论文全文,但其中大部分开放获取(OpenAccess,OA)论文存在上传时滞和阅读限制。

2.3.2网站论文资源OA情况

期刊网站上论文的OA程度对论文本身及期刊的学术影响力都有影响。在上传论文全文的131家医学期刊网站中,有100家实现了论文OA,即在网上公开全文,供读者免费获取;其余31种非OA期刊在自建网站上公布了期刊目次和论文摘要,公众需要付费订阅或注册为会员才能阅读或下载全文。(1)OA论文回溯年代。在这100种OA期刊中,大部分期刊的OA论文回溯至2011年及以后,但与回溯至1991—2000年、2001—2010年的期刊分布差距不大,也就是说,这100种期刊主要实现了近30年论文的OA出版。(2)OA论文时滞。在这100种OA期刊中,对当期论文及时实施OA的期刊占绝大多数。这些当期或超前实施OA的期刊认为,相比于纸质期刊,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及时公开论文全文有利于提高学术交流效率,吸引更多在线读者,提高网站访问量和论文下载量,扩大期刊影响力。也有一些期刊认为,OA模式的确有利于扩大期刊影响力,但也给期刊带来了各种问题,比如提高OA期刊出版费用、影响发行收入等,但在利弊权衡之后,部分期刊选择复合OA模式,即比当期滞后一段时间或选择已出版的部分卷期的论文实施OA出版。(3)OA论文的期数。在这100种OA期刊中,开放期数在200期以内的期刊占多数(表3)。有7种期刊开放论文全文超过400期:《山东医药》(1044期)、《中医杂志》(823期)、《中国中药杂志》(608期)、《护士进修杂志》(527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510期)、《中成药》(494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420期)。(4)OA论文实现方式。OA论文数量的增加会增加期刊出版成本、降低期刊发行收入,但网络信息传播的优势又不容忽视。因此,期刊采取了各种不同的OA策略,如将OA全文与目次和摘要不同步上传:100种OA期刊中,14种期刊全文的上传时间要滞后于目次和摘要的上传时间;8种期刊的OA论文回溯年代要晚于目次和摘要;2种期刊兼具以上两种情况。89%的OA期刊无条件地为公众提供OA论文,另外11%的期刊需要读者免费注册为会员才能浏览并下载论文全文。无论使用哪种OA策略,其目的都是最大化地利用网络化、数字化的优势,在尽可能不影响期刊经济收益和出版费用的情况下,以适合期刊自身情况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扩大期刊和论文的学术影响力。

2.4网站服务及扩展信息

期刊网站除了期刊基本信息、在线投审稿、上传论文信息3大模块外,作为一个开放的网络信息平台,还必须具备多元化服务功能和足够的内容承载量。调研结果显示,投稿须知、新闻及公告、检索、相关/友情链接、在线订阅、下载中心、论文排行榜在超过100家期刊网站上出现;而在搭建网络社区化互动平台(如论坛、微信/微博),内容资源的增值开发(如专题/热点文章、E-mail/RSS推送、继续教育),整合运用新媒体、多媒体技术(如音频/视频/动画),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比较薄弱(表4)。

3讨论

3.1医学期刊网站建设成就

调研显示,相较于早期医学期刊网站的建设水平,现在的网站建设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94.2%的期刊采用了网上投审稿系统;75.7%的期刊网站实现了论文全文上传,而其中100种期刊提供了论文全文OA。此外,网站的服务功能更加多元化,扩展信息更加丰富和全面,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结合专业优势,设置特色栏目,如《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的“外科天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的“骨科新观点”、《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的“组织工程图片秀”,等等。从整体来看,这些优秀的医学期刊在网站建设上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但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3.2医学期刊网站建设的改进方向

3.2.1探索复合OA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和观念不断升级,出版行业已经迎来了知识付费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愿意为所需知识付费,尤其是医学期刊面对的用户大多是成熟的网民,且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偏高,对知识的渴求更强烈。OA模式给论文带来的学术影响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论文OA出版后的早期,随着出版时间的增加,OA论文和非OA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慢慢趋同。因此,医学期刊应该将论文全文上传至期刊官方网站,但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性地OA全文,可采取超前、滞后、限时免费等复合OA策略,适当收取费用,权衡期刊影响力、出版成本与收入的关系,而不是单纯地选择OA还是非OA。

3.2.2搭建网络社区化互动平台

期刊网站的有效互动有利于提高用户活跃度、增加用户黏性、打造期刊品牌效应。社区化互动平台可集中作者、读者、编辑、审稿人,就共同兴趣和关注问题在同一平台实现即时交流。在本次调研的期刊网站中,8种期刊设立了论坛,但因缺乏维护,其中部分论坛没有内容,或只有几篇文章,没有互动交流。微信、微博是近几年发展极快的社区化交流平台,用户已达几亿,医学期刊应该好好利用这一新媒体技术。医学期刊可以同时搭建多种互动平台,互为补充。平台的搭建除了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以外,更需要编辑人员增强信息感知和集成能力,起到连接作者、读者、审稿人的中介作用。

3.2.3开发增值内容资源

期刊网站的建设绝不是将纸质内容直接转化为数字内容这么简单,对内容资源的增值开发才是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进入高级阶段的特征。专题/热点文章汇编、个性化电子版订阅、继续教育(读者阅读感兴趣的文献,参与文后的测试或其他活动以赢得学分)是科技期刊常用的增值服务和内容资源开发方式。此次调研的173家医学期刊网站中,分别有64家和52家网站提供了E-mailAlert和RSS订阅服务;16种期刊开发了继续教育资源,国内医学期刊在这一服务领域存在空白,与国外医学期刊有较大差距。深度开发期刊内容资源的关键在于拥有强大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团队和高素质的学科专家队伍,并对不同的用户开展充分的调研,以提供有针对性的高效服务。

3.2.4借力新媒体途径和多媒体技术

在“互联网+”环境下,医学期刊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比如开发和运营与期刊相关联的App、微信或微博公众号。App开发运行成本高,在期刊界运用受限,但微信和微博开发、维护成本较低,流行于各种移动终端,其对快速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此次调研的173种期刊中,有77种期刊在其门户网站上提供了微信/微博公众号二维码,数量较过去有所提升,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次调研结果还显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医学期刊网站上还很不足,使用音频/视频/动画的期刊所占的比例为31.2%(54/173),其中有的是“帮助视频”———关于专家审稿、作者投稿、作者注册流程讲解的幻灯视频,部分期刊的“视频中心”中只有关于某学会或期刊成立周年的纪念视频,而真正将学术资源以多媒体形式展现的期刊不足20%。在利用多媒体手段多次开发期刊内容资源方面,国内医学期刊可以借鉴国外一些著名医学期刊的经验。如TheLancet为重点文章配上文章导读、作者访谈录音,时长大约20分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NEJM)定期上传临床医疗视频(VideosinClinicalMedicine)供会员学习和教学使用,时长控制在几分钟之内,便于下载;《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MedicalJournal,BMJ)对文章内容进行提炼、整合,开发出具有交互功能的信息图。国内大部分医学期刊可能还不具备开发高质量多媒体内容的能力,但一些在国内已经取得较高知名度的优秀期刊,应该充分利用优质的学术资源优势,积极实践多媒体融合,引领我国医学期刊的数字化进程。

3.2.5国际化接轨

很多医学期刊以创办国际知名刊物为奋斗目标,若要在国际学术领域争取话语权,从网站国际化建设做起是一条捷径。对于以中文为主的医学期刊,网站的英文版页面是对外吸引国际稿件、提高国际知名度的关键窗口之一。此次调研的173家期刊网站中只有39家期刊网站有英文版页面,但页面总体质量不高,很多也只是搭建了英文栏目框架,鲜有将文献摘要、投稿须知、新闻消息等翻译后实时更新上传,更没有双语出版的英文文献。打造优质的英文版网页,不能单纯地将中文版网页对应翻译过来,点击进入的还是中文链接,而应以期刊的英文文献(将所有中文文献翻译为英文不易实现,可多吸引优质的英文文章)和英文摘要为核心内容资源,结合学科国际大环境,将英文版页面作为一个独立页面打造,如建立国际通用采编系统,针对国外客户端推送信息,介绍国际学术动态等。

科技调研论文范文2

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学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1]。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科技期刊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比如启动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等。特别是2019年8月4日,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成为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国科技期刊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在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通过提高期刊学术质量进一步提升期刊影响力无疑将全面推动我国科技期刊迈进世界一流行列。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决定了期刊质量的高低。而评估论文学术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包括同行评议和引文数量[3]。就一篇论文而言,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说明该论文受人关注的程度越高,其学术影响力也就越大[3]。因此,科技期刊论文的被引量仍然是证明期刊学术质量的强有力标识。作为科技期刊办刊人,知晓不同类型论文的合理比例范围以及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贡献,可以帮助选题策划[4]、组稿,进而提升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本文基于《华西口腔医学杂志》近5年发表的论著及综述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贡献,从自身办刊实践出发,探讨科技期刊提升学术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笔者选取8种在国际上受到广泛认可的国际权威期刊,调研WebofScience数据库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28878篇文献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贡献度,以期为科技期刊如何进一步提升影响力提供借鉴。

2《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实例分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是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主办的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性期刊,主要报道我国口腔医学工作者在防病治病、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中的经验、科研成果、技术革新、学术动态等。《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包括《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栏论著》《病例报告》《方法介绍》《综述》《专论》《消息》等栏目。从1983年创办至今,《华西口腔医学杂志》一直稳步发展,并保持良好健康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华西口腔医学杂志》以提升学术质量,更好地服务读者、服务科研为己任,设立多样化栏目。其中,《专家论坛》栏目根据行业热点进行选题策划,并邀请业内专家撰写文章,不仅为杂志积累了大量读者,也促进了杂志的宣传。《华西口腔医学杂志》5年(2014—2018年)总发文量为670篇,其中《专家论坛》栏目总发文量48篇,占比7%;《论著》栏目总发文量495篇,占比73.88%,《综述》栏目总发文量81篇,占比12.09%。如图1所示,《专家论坛》栏目的平均下载量和平均被引量最高,平均下载量为466.5次,平均被引量为11.4次;《综述》栏目平均下载量为315.1次,高于《论著》栏目平均下载量(139次)。《综述》栏目紧跟行业热点,涵盖内容广,更容易吸引读者下载阅读。研究发现,《论著》栏目的平均被引值(5.2次)高于《综述》栏目的平均被引值(4.4次)。可见,论著的有效阅读高于综述,更容易被读者引用。因此,应该进一步邀约优秀的原创性论著,培养和挖掘高水平的作者队伍,加大发表研究型论著的数量,提高发表综述的发表门槛,综述发表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或者考虑不再设置《综述》栏目。通过整理分析5年(2014—2018年)的发文数量与文章被引情况,从2020年开始,《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取消《综述》栏目。

3国际权威科技期刊案例分析

3.1发表论著及综述的占比情况

笔者系统分析了8种国际权威科技期刊近5年(2015—2019年)的总发文量、论著发文量、综述发文量以及各自占比情况。进一步了解国际顶级科技期刊发表综述的占比情况及原因,可对我国科技期刊提高期刊学术质量,迈进世界一流期刊行列提供借鉴。

3.1.1医学综合类期刊综述发表占比适中

笔者登录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搜索2015—2019年《NEWENGLJMED》《Lancet》《JAMA》《BMJ》《ANNINTERNMED》综述、论著的发表情况。5种期刊年发表综述占比适中,大多保持在10%~30%。其中,《NEWENGLJMED》综述占比最少,连续5年均低于20%,《Lancet》和《ANNINTERNMED》发表综述占比稍高,《Lancet》2015年发表综述占比8.09%,除2016—2017年外,《Lancet》发表综述占比大体呈增长趋势;《JAMA》除2018年发表综述占比30.19%外,2015年、2016年、2017年、2019年年发表综述占比均在10%~20%。此外,笔者查询WebofScience数据库,搜索5种期刊2015—2019年发文量。《Nature》《Science》《PNAS》年发文量较高,均在2000篇以上,但年发表综述占比均未超过10%,如表3所示。其中《PNAS》年发文量最高,为3000~4100篇,但几乎不发表综述,2016年、2019年发表0篇综述;《Nature》的综述发表量逐年下降,从2015年发表46篇综述降至2019年仅发表21篇。但是,《Nature》的影响因子从2015年至今呈稳步增长的态势;《Science》年发文量与《Nature》相差不大,综述占比相较另外2本期刊稍高,2015—2019年均保持在7%~8.5%。科技期刊年发文量以及论著和综述的占比,是科技期刊对各栏目分配策略的体现之一,可以间接反映论著和综述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影响。综上所述,综合类期刊涵盖学科范围广、覆盖读者群体庞大,年发文量高于医学综合类期刊且均值较高。同时,综合类期刊发表的综述占比少于医学类期刊,均值为3.96%,医学类期刊发表的综述占比均值为21.43%。但这2类期刊均没有通过大量发表综述来提高其论文的引用数量,而是逐年保持在一个范围,这将有助于科技期刊推动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可持续性发展。

3.2论著和综述被引频次分析

笔者登录核心合集数据库搜索并整理5刊2018年、2019年发表的论著和综述的总被引频次,如表5、表6所示,其中,篇均被引频次为总被引频次除以发文量。可以看出,论著总被引频次均高于综述,这可能是论著数量高于综述数量导致的,因此,笔者着重分析文章的篇均被引频次。其中,《Lancet》《JAMA》在2018年、2019年发表的综述的篇均被引频次略高于论著的篇均被引频次。《JAMA》2018年发表的综述篇均被引频次均约是论著篇均被引频次的1.5倍;然而,《BMJ》2018年、2019年发表的论著和综述的篇均被引频次则不尽相同,2018年发表的综述的篇均被引频次略高于论著的篇均被引频次,2019年则是论著的篇均被引次高;值得一提的是,《NEWENGLJMED》和《ANNINTERNMED》在这两年发表的论著的篇均被引频次则高于综述的篇均被引频次,《NEWENGLJMED》在2018年发表论著的被引频次是综述被引频次的1.7倍。针对“由于综述性论文涵盖了某一学科的多个知识点,它的被引频次明显高于研究性论文”[5]这一结论,本文结合上述5种医学期刊发表论著和综述的篇均被引频次,认为二者的篇均被引频次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影响文章学术质量的关键并非文章类型,而是文章质量。因此,科技期刊的主要约稿目标仍然是论著。

3.3论著和综述被引频次分布情况

论文具有时效性,科技期刊于2019年发表的论文并未被读者广泛的阅读和引用。因此,本节选取上述5种医学综合学科类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前3位的《NEWENGLJMED》《Lancet》《JAMA》2018年发表的论著和综述的总被引频次为研究对象,分析期刊的高被引文章中论著和综述的分布及占比。此处,将单篇被引频次大于100次的文章定义为高被引论文。如图2所示,《NEWENGLJMED》《Lancet》《JAMA》发表于2018年的高被引论文多为论著,且单篇被引频次高于100次的也多为论著。其中,《NEWENGLJMED》有20篇论著单篇被引频次高于300次,7篇论著单篇被引频次高于525次,而只有1篇综述单篇被引频次大于300次;《Lancet》单篇被引频次高于200次的论文中,包括13篇论著和4篇综述;《JAMA》有2篇论著单篇被引频次高于190次,0篇综述单篇被引频次高于150次。《NEWENGLJMED》高被引论文中论著83篇,综述5篇;《Lancet》高被引论著36篇,高被引综述13篇;《JAMA》高被引论著5篇,高被引综述3篇。可以看出,国际知名医学类期刊的高被引论文中论著占比高于综述。

4讨论

一般来说,科技期刊论文按体裁大致划分为:论著/研究型论文(Article)、综述(Review)、编辑文章(EditorialMaterial)、快讯(Letter)、简讯(Communication)等。其中,论著与综述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著的主要内容是对某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知识的科学记录、分析和讨论,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并取得应用性研究成果的科学阐述和总结[6]。综述,又称文献综述,它是基于已发表的文献资料,对现有的大量文献材料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所撰写的论文,着重于总结某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现状。相较而言,论著侧重报道单个研究工作的创新成果,综述则是对大量文献的高度概括与总结。了解论著与综述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贡献有助于办刊人把握办刊方向,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稿和约稿。

4.1适时调整期刊栏目设置

科技期刊的栏目设置,是一个“通过充分的调研,对期刊栏目的定位和未来的发展、变化、取舍进行当前的决策,并在实施之后视效果进行调整、改进,不断循环往复的运营过程”,以战略的眼光对期刊栏目进行深度策划,是一个长期坚守与创新的过程。[7]对于科技期刊办刊人而言,应随着期刊发展和读者需求,对期刊栏目进行适时调整,以实现扩大期刊影响的目的。调研结果显示,《华西口腔医学杂志》《专家论坛》栏目发表的文章篇均被引频次最高,而《论著》栏目发表的文章的篇均被引频次则高于《综述》栏目发表的文章的篇均被引频次。基于上述调研结果,《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20年起取消《综述》栏目,并全力将《专家论坛》栏目打造为《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的品牌栏目。同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将定期回溯分析各栏目文章,在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同时,适应未来科技期刊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与挑战。

4.2高质量的论著是科技期刊提升影响力的关键

从国际知名科技期刊发表论著和综述的占比来看:医学综合类期刊发表综述占比均值为21.43%,而大综合类期刊则更少,每年发表的综述数量不足5%;从国际知名医学期刊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来看,单篇被引频次大于100次的多为论著。因此,优秀的论著对引用量的贡献高于综述,在科技期刊稳步发展的态势下,论著可以为科技期刊带来可观的引用量、作者群和读者群。对以提升学术质量为主要目标的科技期刊而言,不宜为片面追求引用量而过多发表综述,而应以挖掘和发表优质的原创性论著为主导,鼓励科研工作者以推动科技进步为己任。

4.3多途径挖掘优质的论著

在充分了解不同类型论文的合理比例以及不同类型论文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贡献度后,科技期刊办刊人应重点把握选题策划的方向,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学术热点和前沿,多途径组稿优质的论著。这就要求科技期刊办刊人建立较为稳定的核心作者群,做好专家资源的储备,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8],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9]等,从源头上保证稿件质量,同时发挥论著的学术引领作用,从而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更好地推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

科技调研论文范文3

[关键词]应用型;论文改革;创新实践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科研规范能力的重要实践过程,让学生获得如何学习和研究的本领[1]。本科论文的价值不仅是论文本身,更重要的是完成论文过程中的经历和收获[2]。因此,毕业论文的价值不可忽视。近年来由于高校培养目标的变化,很多高校对毕业论文进行改革,尤其是应用型高校,为使大学生和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对毕业论文的形式、要求等都进行大幅度的改革。JH学院是一所应用型综合本科独立学院,自办学以来其毕业论文的形式一直仿照传统的模式进行,2016年根据现实需要正式出台文件对毕业论文(设计)实施改革。笔者以JH学院论文改革为例对毕业论文改革的实践途径、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一、毕业论文改革的实践途径

JH学院在“夯实基础、注重能力、突显应用、培养情操”的人才培养目标下,改变原有毕业论文的单一模式,实现论文形式多样化,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2017年正式开始改革,并且对相关创新型毕业论文的比例有一定的要求,以经济类毕业论文为例,要求改革的比例不低于10%。

(一)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

在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化指导,创新毕业论文的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实践性、应用性思维。对于经济类毕业论文,从原来传统单一的学术论文形式发展为形式多样的毕业设计:一是研究报告。学生根据专业知识开展调研,形成专业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二是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学生在第五学期后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不少于3000字的学术论文,并以JH学院为第一单位。三是学科竞赛成果。学生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与专业相关的A类学科与技能竞赛,获三等奖以上的科技作品及其成果总结;四是创新创业项目。学生申请获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经过审核结题的项目成果及总结报告;五是其他形式。经学术委员会认定的,可以代替毕业论文(设计)的其它实践成果。在毕业论文改革实施中主要以创新实践性论文为主,即研究报告、分析报告、案例研究报告等,统称为创新实践论文。

(二)增强学生专业方法的训练

一直以来,在传统学位论文模式以及传统专业课的教导下,学生对毕业论文改革并不完全理解和适应,并且对其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学生对实践调查方法、研究报告的撰写比较陌生,原有的教学计划并未有此类课程。经济类专业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研究报告、项目计划书都离不开调查研究。因此,JH学院经济系为了更好地开展创新实践型论文,采取了一定的具体措施。首先,有经验的教师对系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并参与具体的调查实践,使得青年教师对此项指导任务理解更加深入;其次,完善原有教学计划,对二三年级的学生增开《专业调研》课程,指导学生如何实施调研、撰写研究报告。

(三)差别化考核指导老师

为鼓励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改革推进的积极性,JH学院对不同类型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进行差别化考核。传统毕业论文指导每篇折算6个课时,而对创新实践型毕业论文则折算为8课时/篇。对于这种差别化的考核是有必要的,创新型毕业论文在工作量上较传统学术论文大,不仅和传统模式的论文一样需要指导学生阅读文献、搜集相关资料,而且在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中,还需要指导学生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整理调查所获数据,这是创新型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JH学院对此考虑较为合理,对于指导教师本身来说,会对这一年的教学、科研等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年底工作量考核会更有优势,增加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四)鼓励学生开展实践调研

毕业论文改革不仅对老师提出了挑战,也对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和网络资料的梳理,需要实施具体的实践操作。例如撰写调研报告,需要设计调查材料、开展实地调查、整理调查数据,这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更是对今后学习工作的重要帮助。JH学院上至学院、下至系部和班级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锻炼能力,鼓励学生展开社会实践,参与各类学科技能竞赛。对于学科技能竞赛获得名次的指导老师、学生给予相应物质和精神奖励,而且学生会获得素质考核加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排名。

二、毕业论文改革实施中问题

随着培养目标的明确化,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毕业论文改革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必然趋势,然而,毕业论文的改革还处在探索过程中,JH学院在毕业论文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选题缺乏合理性

JH学院的选题模式是每个指导老师在学生选题前给出一些论文选题,然后综合在一起供学生选择。对于毕业论文改革的执行,需要增加不同于传统学术论文的实践性论文或报告类的选题。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选题雷同。实践性论文的具体性,需要对具体企业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因此,不同导师会给出同一类型的选题,例如“XX公司上市可行性分析”“XX公司进出口业务调查报告”等诸如此类大众化的题目。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公司不同研究报告内容就不会重复,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因为资料的不易获得性、知识的欠缺和思考的不成熟,因此很多内容都是借鉴其他资料,导致内容雷同,选题的大众化、相似性导致论文毫无特色。二是选题过大。部分年轻导师由于理论学术功底薄弱,给出的选题看起来“高大上”,学生在实践时却无法抓住重点,例如“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调查研究”,学生在实施调查时由于时间、精力等限制,只能就某一小地区的农村电子商务状况开展调查,因此所获得数据具有片面性,不能概括全国。对于此类过大的题目无论是传统学术型还是创新实践型毕业设计都不适宜本科生,会导致内容空洞无重点。

(二)指导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教师自身实践经验欠缺,如何开展调查、撰写研究报告、分析报告,缺乏规范、专业的训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老师有相当一部分是年轻教师,可能存在实践经验欠缺,对于调查设计、调查具体过程指导难以提供高效的指导。另外,青年教师课题相对较少,难以将学生论文设计与课题结合,导师亲自带领学生开展调查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学生只能凭自己的理解单打独斗,效果不是很理想。

(三)学生研究问题能力较弱

学生在大学四年更多的是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并没有开设“科学研究训练”的相关课程,没有受到专业的训练。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创作时不会查找文献、搜集资料,只会简单地在百度上进行搜索,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去查询资料、更不知道有专业的文献数据库。另外,学生对论文或研究报告中问题的陈述和论证不会运用数据或事实支撑,一方面不知道在哪能找到相关数据和事实,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弱,不会分析数据。目前,JH学院经还未开设《计量经济学》,学生更不会运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这是论文或研究报告撰写中一个重大缺陷。

(四)论文改革比例相对不高

JH学院论文改革自2017年正式实施以来,效果不是很理想,由于创新实践型论文指导和资料的搜集更为费时费力,更多的学生和导师还是倾向选择传统论文模式。因此,在2017年给定毕业论文选题时,很多导师并没有给出实践性论文选题。2009年四川大学初次进行论文改革时也面临同样的困境,90%以上的学生仍选择传统的毕业论文模式,而且敢于“尝鲜”的同学是那些在平时的实践锻炼中已经积累了雄厚的基础[3]。JH学院经济系2017届有毕业生413人,仅17人是实践性论文,占比4.12%,远低于10%的要求。2018届毕业论文实施时,由于院、系领导的大力推进,指导教师在命题时会有一定比例的实践性论文选题,学生只能选择此类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经济系2018届参加论文答辩的272名毕业生中,创新实践性论文为69篇,占论文总量的25.37%,上升非常明显。但如果是学生自己命题,结果肯定不会如此理想。

三、完善毕业论文改革的对策

毕业论文改革的呼声随着应试教育的推行早已有之,自2009年四川大学开启论文改革第一炮,已被广大高校接受并逐渐推广。然而,在论文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挑战,如何顺利推进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完善课程培养计划,规范研究训练

调整本科课程培养计划,增加对学生进行相关规范训练的课程。例如,可以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科学研究基础训练》,通过学习,首先让学生了解学术论文、研究报告、项目策划书的结构与写作步骤;其次,教会学生如何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电子文献等资源,学会查阅文献、搜集二手数据等资料。大学二年级开设《计量经济学》,让学生学会如何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大学三年级开设《研究方法》相关课程,主要目的为,对于不同的题材论文(设计)撰写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搜集数据,掌握问卷调查、体验调查等具体方案设计和实施的方法和技巧,而且带领学生实地开展,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

(二)实施专业化培训,提高指导水平

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推进的具体实施中,创新实践性论文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挑战,也对指导教师提出了高要求。因此,对指导教师开展相关培训非常有必要,首先教师本人需要对研究报告、实践调查的具体过程、步骤非常清楚。相关部门组织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给予理论指导、实践经验传授以及亲身参与的机会。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指导论文的水平,也是对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极大帮助。

(三)研究选题具体化,评估研究可行性

论文选题方面应该具体可操作,避免大而空、实践调查无从下手的论文选题。同时也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有些具体研究的数据获得也存在一定难度。例如,“XXX出口贸易调查研究”等这类具体的研究选题在撰写的过程中经常得不到数据,原因是有些企业不愿意向外界公布,而中途更换选题时间上又紧张,因此导致整个研究报告只能从整体上泛泛而谈,没有具体数据和事例支撑。故在确定选题前要评估或者事先跟具体研究对象进行沟通,确保研究的可行性。

(四)调整时间安排,提高论文质量

多数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安排开始于第七学期末,第八学期末答辩结束。JH学院的论文时间安排也是如此,整体来看学生有半年的时间准备论文,应当非常充裕。然而,在这段时间,正是学生找工作、考研复试、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关键时期,学生真正用于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非常少,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因此,毕业论文时间需要进行调整,一方面能够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另一方面不分散学生找工作等求职精力。学校可以将论文选题、开题时间调整到第六学期中,学生可以利用暑假时间进行实践调查,同时结合高校自身的暑期实践要求,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为防止学生拖拉等情况出现,可在第七学期开学后进行预答辩,预答辩后再对论文修改,毕业前进行正式答辩。这样既能够保证论文高质量地完成,也能保证学生最后一学期与学校保持联系。

(五)鼓励学生参与竞赛,丰富毕业论文考核形式

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学科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对参与者以及获奖者给予不同的奖励措施,增强学生参赛的积极性。通过参加各种竞赛,一方面能够获得项目设计规范训练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一定程度获奖作品可直接作为毕业论文(设计)参与毕业考核。学生的付出能够一举多得,同时为毕业论文改革的推进奠定了基础,丰富了毕业了论文(设计)的考核形式。

参考文献:

[1]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2]田洪,陈绍友.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系统及提高论文质量的创新着力点探索[J].宁夏社会科学,2014(6):157-162.

科技调研论文范文4

[关键词]学年论文;管理困境;管理创新

学年论文是本科生学术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关键性专业平台课程,与毕业论文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目前,在学年论文的管理与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学生对学年论文重要性认识不够[1]、对学术缺乏足够的敬畏[2]、学年论文定位不明确和力度把握不当[3]、指导教师数量不足且缺乏有效的质量保证机制[4]、材料拼凑现象严重且创新性不强[5]、存档不及时及产学研脱钩[6]、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不衔接等问题[7]。针对这些问题,学界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包括强化学年论文在教学大纲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8],建立确保学年论文选题科学性的保障机制[9,10],理顺学年论文指导机制与本科生导师制、产学研合作机制、师生双向选择机制等关系[11-13],实现学年论文管理系统的科学设计并强化学年论文过程管理[14,15],实施与学年论文相关的课程改革[16,17],以及理顺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之间的衔接关系[18,19]。尽管学术界针对学术论文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有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然而仍缺乏针对经济类专业学生学术论文管理和实施困境与策略的专门研究。有鉴于此,本文拟结合国内相关院校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的经验整理,以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类专业学年论文管理与实施为例,阐释经济类专业学年论文管理创新、现实困境与发展策略问题。

1他山之石:国内高校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中的经验借鉴

为了搞清楚国内高校在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中的好做法和优秀经验,笔者于2017年8~12月间,基于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搜集和整理了相关高校或学院涉及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等的相关规定,并重点收集了经济类专业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的相关规定,如表1和表2所示。

1.1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开课学期的设定

多数学校对学年论文开课学期都有明确的规定,仅有少数学校的规定不太明确,如黑龙江大学规定学年论文应该在专业必修课程基本结束的学期内。多数学校认为学年论文应该开设在第5学期或者第6学期,也有部分学校认为可以在第4学期开设。从学校层面看,大多认为学年论文仅应开设1次,仅有部分学校在第4学期和第6学期分别开展1次学年论文。学院层面对学年论文开设学期的相关规定基本与学校的规定一致。多数学院都强调应该在第6学期或者至少是第3学年开设学年论文课程,部分学院也认为学年论文在每个学年都应开设,如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等。学年论文开课学期是该课程实施的重要细节。开课学期过早或者过迟,均不利于该门课程作用的发挥。学年论文的开课必须建立在学生对专业学习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而且应该与毕业论文写作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周期。由此,学年论文课程的开设最好应该放在第3学年。由于第3学年第2学期专业课程大多比较繁重,且部分优秀学生已经开始筹备考研,学年论文课程宜开设在第5学期。

1.2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主要文体形式的规定

学年论文的文体形式决定了写作质量、学生参与积极性等。从搜集到的资料来看,主要的文体形式包括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改革方案研究、实习报告、经济活动分析、研究报告、课件制作等。实际上,基于学年论文的课程名称,多数学校和学院偏爱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开展学年论文课程活动。不过,部分高校也以调查报告作为学年论文的主要内容,如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等。案例分析或者改革方案研究等形式也是主要文体之一,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等均以案例分析报告或者改革方案研究报告等作为学年论文文体形式多样化的手段之一。实习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研究报告或课件制作等作为学年论文的备选文体形式,也被杭州师范大学等加以采用。

1.3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字数的要求

任何一种文体的经济应用文书或专用文书都有一定的框架和结构,由此也会有一定的篇幅要求。篇幅过短,不利于实现文章的完备性;而文章过长则将导致更多的非专业术语、非逻辑用语的出现。由此,对学年论文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字数要求。国内相关高校和学院对学术论文基本上都有一定的字数要求,但具体要求则不尽相同,其中淮阴工学院等规定字数应在3000字以上,怀化学院等规定字数应该在4000字以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规定字数应该在5000字以上,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则要求字数达到6000字以上。事实上,对不同专业、不同体裁而言,学年论文应该有不同的字数要求。单就经济类学年论文而言,可以采用的文章体裁形式很多,但要把一种经济社会现实分析清楚,学年论文宜规定在6000字左右,毕竟字数过少不太能形成一篇合理的论文或报告文书,而字数过多也不利于学生对整体框架或者文章细节进行有效的把握。

1.4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导师配备的基本要求

导师的配备决定了学年论文的层次和可能达到的高度,一般而言,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导师配备主要有最大指导人数限制、指导教师基本条件等要求。不同学校对学年论文指导最大限制人数的规定不尽相同。其中,比较宽松的是重庆大学,仅要求单一导师指导学年论文的人数不超过30人。其次是黑龙江大学,仅要求单一导师指导学年论文的人数不超过20人。多数学校要求单一导师指导学年论文的人数不超过15人,如重庆工商大学等。最严格的是中国人民大学,要求每位导师指导学年论文学生人数不超过5人。对学年论文指导教师的要求大致体现在职称和学历上。其中最为宽松的是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仅要求指导教师具有助教以上职称,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稍微严格一点的是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等,要求学年论文指导教师至少应该具备硕士以上学位或者是讲师以上职称。更为严格的学校或学院包括哈尔滨师范大学等,要求指导教师至少应该具备讲师以上职称。事实上,由于一般高校规定硕士毕业两年才有资格进行中级以上职称评定,由此以职称规定的学年论文指导教师条件要比以学历规定的条件严格得多。还有少数学校要求学年论文指导教师既具有讲师职称也具有硕士学位,如安康学院经济管理系。也有部分学校要求指导教师是由确定的本科生导师具体来指导相应的本科生,如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对指导教师的职称、学历以及指导学生上限的要求,都对学年论文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对指导教师职称、学历的要求必须结合系所、教研室实际师资结构进行设置。

1.5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的其他规定

对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的其他规定主要包括校外导师聘请的相关条件设定、学年论文成绩评定的相关细节、学年论文的学分设定。从搜集到的资料来看,相关高校对学年论文外聘导师通常没有较大的限制,仅有安康学院规定校外导师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和中级以上职称。对学年论文成绩评定的规定主要以指导教师考核为主,但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也规定可以通过院系组织统一答辩来确定学生学年论文成绩。对学年论文的学分规定主要以2学分为主,但也有部分学校或学院将学年论文的学分确定为3学分,如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等。笔者认为,对学年论文考核方式的细节设定不宜过于具体,应该给指导教师相应的权限,以审核学生相应的学年论文成果。而对于学分的设定,由于毕业论文的学分数一般都比较多,所以学年论文学分不宜设定过高。至于校外兼职教师的聘任,除非是涉及调研类以及具体的经济管理实务工作等,如果学年论文采用学术论文的形式,可以不聘请校外兼职导师,毕竟相比较而言校内导师在学术论文等方面的造诣要远比校外导师丰富。同时,对校外兼职导师的聘任也不宜在学位或职称上有过高的要求,仅仅应该在行业经验或者实践经验上具有更好的从业经验即可。

2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类专业学生学年论文管理创新及困境

2.1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类专业学生学年论文管理中的创新举措

1)以系副主任负责制确保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的有效性。学年论文是关系学生学术水平的大事,需要全体教师的投入。然而,如果仅将学年论文作为一门课程,则通常只会有1~2名教师参与教学过程。为了缓解这种矛盾,重庆科技学院确定了由负责实践教学的经济系副主任担任学年论文课程的责任人。由于负责实践教学的系副主任的工作职责包括实验、实习、毕业实践、毕业论文、学生创新、技能大赛等实践教学的管理和实施,可以很好地调动全系教师参加学年论文的实施和答辩工作,也容易将学年论文和相关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活动结合起来。2)以管理规范制定及模板设计,提升学年论文的规范性。为规范经济学类本科生学年论文写作与实施,重庆科技学院组建了以经济系主任、支部书记和骨干教师为主的学年论文工作小组,经过多轮的讨论和修订,形成了《经济系学年论文教学与管理工作规范(暂行)》《经济系学年论文模板》(以下简称《规范》和《模板》)两个文件,以确保实现学年论文的规范性。其中,《规范》包括学年论文的选题、工作小组的选聘和职责、指导教师的选聘及职责、对学生的要求、成绩评定以及执行事宜等6个部分。《模板》包括封面、摘要、关键词、目录、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页眉页脚、图、表、参考文献等格式和内容要求。学校通过《规范》和《模板》的制定和实施,有效地将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细节进行了制度化设定,也为指导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格式和内容标准。3)以先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保证学年论文文体的多元化。《经济应用文写作》是开设在《学年论文》课程之前的专业平台性课程,旨在阐释经济类专用文书写作的相关细节问题。《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年论文备选文体的多元化。重庆科技学院为保证经济类专业《学年论文》备选文体的多元化,积极实施了教学大纲修订和教学内容改革。其中,在教学大纲修订过程中,首先讨论和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备选章节库,包括论文写作、课题文书写作、契约文书写作、招投标文书写作、调查文书写作、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报告写作、行业研究报告写作、财务会计审计报告写作、规划文书写作、个人求职文书写作等;并依据不同的专业设计了不同的课程章节。同时,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重庆科技学院在对所有专业均强化了学术论文、经济契约文书等基础上,对不同专业重点选择不同章节,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也利于不同专业学生在进行学年论文写作时有不同的备选题材。4)以学生自选文体款式,提升学生参与学年论文的积极性。一般地,学生对写作专业的学术论文并未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可能对一些具体的调查工作、策划活动等,以及其他涉及具体工作的活动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重庆科技学院在学年论文实施中,在选择文体上给予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学生可以在学年论文、调查报告、活动策划书、课题申报文书、行业研究报告、规划文书、招投标书等多元化文体形式中任选一种。文体的多元化确保了学生能够根据研究兴趣或对实际工作的兴趣,来选择适应于自己的文章体裁。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提升学生的专用文书写作能力。5)以师生互动选题和工作小组审定,确保学年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学年论文题目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最终提交成果的质量,也关系到学生的写作兴趣。为确保学生学年论文选题的科学性,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系主要采取了备选选题库提供、师生互动定题和学年论文工作小组选题审定等措施。首先,以历年学年论文选题和指导老师新出题为基础,学校形成学年论文的备选题库,供学生初步选择。其次,对于不愿从选题库中遴选题目的学生,学校鼓励学生自行拟定题目或与指导老师协商拟定题目。最后,所有学生选定的题目,统一提交经济系学年论文工作小组审定。学生必须按照审定的题目进行学年论文工作。6)契合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拓展学生学年论文写作调研的经费支撑。由于学年论文的多元化文体中涵盖了调查报告或其他专用文书的写作,这就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撑。单纯依赖学校拨发的学年论文课程建设经费并不足以支撑调研报告或专用文书类的科学写作。重庆科技学院在学年论文管理中,积极创新学年论文写作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协同发展的工作模式。事实上,创新创业是目前国家关于大学教育的主流方针。各级政府或学校均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经费,包括部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优秀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可为学生提供0.3~5万元不等的经费,这可以支撑学生开展深入的调查分析和科学研究。7)契合专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学年论文成果层次和水平。目前,学生就业仍然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专业教育和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参与学年论文的积极性,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系将学年论文写作与专业技能大赛校内初选等进行了有效结合,包括海峡两岸校际模拟商展、全国商科技能大赛、全国能源经济征文比赛、资源与环境创新设计大赛等。学年论文写作成效突出的学生将有机会参加各级专业技能大赛并获得相应荣誉,这些荣誉反过来又可以提升学生参与学年论文学习和写作的积极性。

2.2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类专业学生学年论文的实践困境

1)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且实际工作投入力度不够。目前,重庆科技学院经济学类专业学生的学年论文主要由经济系教师承担。经济系在编、在岗的教师共有23名,其士6名,副教授7名。指导教师队伍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表现在缺乏教授师资、现有师资中大部分教师未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部分教师研究水平和研究层次不高、缺乏高层次的标志性研究成果。指导教师的水平相对较低且分布不均衡,致使学校经济学类学年论文仍主要采用现状、问题和对策等3段式写作款式,缺乏对最新研究动态和顶尖研究主题、最新研究方法的跟踪研究。同时,教师对学年论文的认识不到位。部分教师认为,学年论文就是分配给部分教师的教学任务,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指导学生。即便是担任学年论文主讲的部分教师,也仅仅把它作为一般性实训或者实习课程加以对待,缺乏对学生学年论文的深入指导和投入。2)学年论文体裁仍以学术论文为主,多元化程度不够。尽管在学年论文的管理和实施过程中,重庆科技学院强调学年论文可以有学术论文、调查报告、行业研究报告、读书笔记等多种形式,但大部分学生仍主要采用学术论文形式。当然,并非以学术论文形式展开的学年论文活动有什么不好,但不同的学生应该围绕不同的职业和人生发展目标采用多元化的文体,以提升其专业文书写作能力。3)学术道德规范落实不到位,部分学生有抄袭嫌疑。学术道德规范是从事学术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对学术道德规范的学习和遵循,是为学生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奠定基础的必要环节。然而,目前在学年论文的管理和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学术道德规范存在着漠视,主要体现在开始写作学年论文时抄袭框架、写作学年论文主体部分抄内容、图表格式不规范、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并且存在伪造参考文献或注释、伪造分析数据等违背学术道德基本规范的问题。这将影响到学生学术研究和经济应用研究等能力的提升,也容易形成抄袭的习惯,不利于未来职业的发展。4)学年论文理论和方法论修养不够,学年论文通俗化趋势明显。学年论文是为后期毕业论文写作和长期从事学术研究作准备的一项基础工作,学年论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学年论文写作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且学习时间较毕业论文更为充裕。事实上,从目前经济学类专业学年论文的管理和实施来看,学生多愿意选择“对策研究”“分析”之类的课题,该类选题主要强调对现状的把握、对问题的诊断以及相应对策的提出。选这类选题的学生由于对现状的调查和把握力度不够,对问题的诊断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而据此提出的对策则必然缺乏针对性。与此同时,该类选题的学年论文写作无须借助较为高深的研究方法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学年论文口语化、通俗化和空洞言之无物化比较严重。5)学生搜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不够强,分析缺乏严谨性。经济学不同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其对经济社会现象的描述、解释、预测与决策等活动均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目前重庆科技学院已针对经济类学生开设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商务统计学、经济预测与决策、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以培养学生对数据的认知、分析能力。然而,目前学年论文写作中,学生对前述课程学到的数据分析能力应用不多,多以对原始数据的列表处理等进行数据的展示,缺乏对数据的深入和透彻分析。由此,基于这些数据的分析也只是流于表面,无法实现严谨而流畅的专业分析。6)学生对学年论文写作重点的把握力度不够,框架缺乏流畅性。不同的学年论文体裁有不同的框架和写作重点。以学术论文为例,综述类论文、调研类论文、理论分析类论文、经验验证类论文的写作框架不尽相同。综述类论文主要是对所有相关文献的评述,强调基于时间、空间或者逻辑关系的文献“叙述”和“评论”。调研类论文则主要基于调查问卷、座谈会等调查实际,对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强调对调查科学性、完备性以及调查结果真实性的处理。理论类或经验类论文则分别强调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框架,不同的框架应该安排不同的写作重点。目前,学生对学年论文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框架把握不是很明确,找不准文章主要要干什么、解决什么问题,由此提出的对策建议也缺乏针对性和逻辑对称性。

3经济类专业学生学年论文管理与实施优化策略

3.1加大对学年论文指导教师的引进培养力度,适度聘请行业兼职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水平是学年论文水平提升的关键环节。针对学年论文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必须加大学年论文指导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首先,加大博士或高级职称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博士是经过3~4年学术训练的专门人才,一般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而高级职称教师是专业技术人才经过多年积累并获得学术认可的教师队伍。对指导教师结构改善和水平提升的关键细节在于引进和培育博士或高级职称教师队伍,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平均学术水平,并带动其他教师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其次,加大对现有教师学术水平提升的培训。学校要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的培训,以学术研究范式规范教师的学术行为。同时,还应该加强对现有教师学术研究方法的培训和通行研究范式的培训。从目前流行的期刊经验来看,学术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和创新性以及学术论文写作的范式性已经成为各个期刊发表专业文章的基本要求。第三,适度聘请行业兼职导师作为学年论文指导教师。行业兼职教师相比较在岗在编的专业教师而言,具备更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而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直观感觉和了解,也可能比专业教师更为深刻。由此,聘请资深的行业专家作为学年论文兼职指导教师能够弥补校内指导教师的一些缺陷。当然,对校外行业专业教师的聘请应该围绕一线、资深的专家进行,对其职称和学历的要求不宜过高。

3.2建立科学合理的学年论文指导教师奖惩制度

合理的课程指导激励约束机制是保证指导教师投入适度学时,开展学年论文活动的必要条件。学院或专业系应该划出一部分专项资金作为学年论文指导的专项补助,或者以折算工作量的形式,将参与学年论文的指导教师工作量纳入折算学时进行年终补贴。同时,对指导教师指导学年论文的行为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管理规范中并不具体规定每个指导教师每周或者每个工作日应该指导学生的学时数,放弃过程管理为结果管理。学校可以在相应的管理规范中规定:如果学生学年论文达不到规范的要求,扣除部分津补贴;或者按照学生的学年论文水平和评价等级,对指导老师的指导津贴予以一定的乘数系数。对于那些明显违背学术道德规范的学生学年论文,除了给对应学生一定的纪律处分外,还可制定针对指导教师的教学事故认定或者津补贴扣除办法。

3.3契合《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加大对学生写作学年论文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培养力度

《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是《学年论文》的先修课程,应充分发挥其在学年论文写作规范性和科学性中的作用。针对学生写作学年论文中呈现出来的学术道德失范和框架缺乏科学流畅性问题,应该在《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中加大对相关政策规定中涉及学术道德规范相关细节的阐释和讲解。同时,在各类应用文写作讲解过程中,应该着力讲解各类应用文的基本框架,各种框架的内部结构、结构重点以及框架结构流畅性的细节安排。

3.4契合数学、统计和经济等类课程加大学生理论和方法论修养的培育

学年论文写作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分析方法基础。这些基础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依赖前期相关课程的培育。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在专业学习的前4学期,应该安排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理论课程讲授;同时,应该安排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类课程;商务统计学课程也应该在前4学期加以开设。这3类课程的开设将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经济分析的理论修养、经济数学分析修养以及经济统计分析修养。学院或专业系在加大学生数学、统计、经济类课程开设的同时,还应该围绕这些课程的考核适度布置一些可供考核的课程论文,给学生以练习的机会和提升的可能。

3.5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拓展学年论文写作经费支撑渠道

科技调研论文范文5

近年来,毕业设计中存在着质量下降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毕业设计过程各环节存在着一些不规范、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视不够,就业考研压力大,前三年学习累积的综合反映等。以上问题是对西南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南华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调研结果。目前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模式上也存在一些共性不足:一是,选题较晚,一般在大四第一学期末,此时直接就业的学生正在找工作或已找到工作,毕业设计(论文)不能有效提高找工作时的竞争力;二是,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来源单一,自选课题占的比例过大,结合工程实际和教师课题的较少,不一定社会需要,创新性不足。三是,抄袭现象比较普遍。毕业设计(论文)从形式上做到了一人一题,但是内容上很多是雷同的,比如安全评价和人机工程方面的;而根据历年的资料进行统计,设计占的比重偏低(30%左右),而论文占的比重偏高(70%左右);结合工程实际和教师课题的较少,自选课题占的比例过大。四是,学生在选题方面比较被动,无法主动将自己的学习兴趣、可能就业去向兼顾起来。通过对全国部分高校毕业设计工作的调研,可以看到我校在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工作方面制度是比较完善的,措施是严格的,应该说已走在大多数院校的前列,但是由于我校开设安全工程专业较晚,我们认为,我校的毕业设计工作的主要问题出现在没能及时解决与应用型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内容设置、教师指导以及考核标准等的改革;没能及时采取对策减轻或降低就业、考研、出国等这些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对毕业设计的冲击和影响;没能充分考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工程训练对学生团队意识、团队协同作战能力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没能完全将毕业设计的一些工作环节规范化、标准化;没能从专业、组织的角度为学生毕业设计工作提供详尽的服务手段等。比如,在毕业设计程序方面存在不足:一是,没有毕业实习环节,不利于毕业设计联系实际;二是,毕业设计成绩,并未由非指导教师批阅毕业设计论文,并打分,答辩时指导教师也没有回避,反而参与了答辩并最终给出了综合成绩。这些都是制约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工作上台阶、适应新形势的瓶颈问题,我们应针对问题加以解决和改善。

二、社会需求和毕业去向双重引导毕业设计选题模式

1.改革毕业设计选题模式。

基于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去向的选题原则,提高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和热情,在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选择上考虑学生去向和兴趣,在近年的局部试验已证明这一模式可以增强读研学生在研究生期间的竞争力,在很多高校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我校毕业生的科研能力较为突出。相信如果进一步改革,基于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去向的选题原则,将有效的提高毕业生在职业生涯的竞争力。

2.建立来源于社会需要并不断更新的毕业设计题目库。

通过编制调查表,选择主要行业如化工、石油、消防、建筑、交通、煤矿、冶金等,在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开展调研工作,在对口的政府部门如安监局、消防队、应急指挥中心等,开展调研工作。组织教师对获取的调研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头脑风暴法确定可选的毕业设计题目。

3.建立一次多选题目,二次定题的选题程序。

将选题工作提前至大三第二学期末,并可多选题目,通过调研完成多个综述,这样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期调研,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在学生进一步认识选题内容后,结合自身兴趣和毕业去向,二次定题,并进一步调研,完善综述。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保证所选题目是基于社会需要和学生去向的原则。

4.增加非导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审,并实行答辩时指导教师回避制度。

以上四项改革主要体现出本项目的“基于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去向的选题原则,提高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热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规范毕业设计选题和答辩程序”的立题宗旨。

三、预期成效

1.可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基于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去向双重引导的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模式,将一次选题定题的程序改为一次多选题,二次定题,并以社会需求视角,以学生就业去向为指引,规范毕业设计选题、综述、开题、设计、结题等一体化流程工作模式,是以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工作能力主要目的,实现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内容设置、教师指导以及答辩考核等的改革,贯彻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原则。

2.调节学生就业和毕业设计间的矛盾。

科技调研论文范文6

关键词:新旧动能转换;民营企业;技术支持研究

一、引言

本文在对山东省民营企业现状特点调查基础上,阐述山东省政府支持民营企业政策不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问题,从支持民营企业技术政策分析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关系问题及山东省政策执行情况详细说明,结合山东省经济发展需求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实际情况,提出民营企业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主要内容

围绕新旧动能转换的民营企业技术支持这一主要问题,本研究主要包括五个内容。

(一)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观点来源,新旧动能转换以及民营企业发展的需求有哪些;二是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国内外学者对新旧动能转换下民营企业发展相关的研究,以及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研究。三是研究目的和意义,主要包括研究本观点的必要性,以及本观点的研究具体能够帮助相关部门解决怎样的问题。四是研究思路与方法,简单介绍本论文将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分析流程。

(二)探讨民营企业与新旧动能转换的互动关系

分析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关系。在对山东省民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跟进相关政策的深入,了解新旧动能转换与民营企业发展的关系问题,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下,为提出民营企业发展的针对性建议打下良好的基础,阐述山东省政府支持民营企业政策已经不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问题。

(三)山东省民营企业技术支持的现状

对山东省政府支持民营企业技术支持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全面了解近年来山东省政府支持民营企业管理的现状,并对山东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执行情况详细进行调查性说明。通过调研走访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在对山东省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层面全面梳理和具体情况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现在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性发挥不足、管理支持方向不符合新旧动能要求的问题,全面剖析现行技术支持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民营企业发展不容易,在遇到诸多问题的情况下能否正常运行都是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微观问题;如果微观因素不能很好地解决,再加上宏观环境的不完善,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潮流中会难以生存和发展。宏观环境是主导市场经济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新旧动能的提出和落实,要很好地从管理体制方面出发,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对民营企业技术支持的现状及支持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四)民营企业技术支持实证研究

通过走访调查,民营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共同的难题,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压力比较大,因为科技创新和研发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民营企业实力无法与大企业集团相比较,人才匮乏,技术薄弱;汇总梳理了国内先进地市在支持新旧动能转换下民营企业技术发展管理的经验,政府进行管理要做到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在执行管理时应积极主动的倾听企业反馈,完善修订技术支持政策。

(五)民营企业技术支持的对策建议

民营企业技术支持的建议,包括确定建议的基本原则;民营企业技术支持的要素分析;技术支持建议的构成和建立的方法与过程。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从民营企业角度,按照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要求,在分析民营企业技术支持要素的基础上将民营企业能力分为5个一级指标;从政府管理角度,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优化营商环境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前提;技术人才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政策资金是民营企业发展的物质保障。

三、关键问题

(1)判断民营企业服务新旧动能转换能力的高低。依据技术支持的建议,进而计算管理创新能力指数并对山东省民营企业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能力高低及其原因进行判断,为下一步提出合理的技术支持提供依据。(2)民营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影响因素。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在新旧动能转换条件下,技术才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政府的技术支持达不到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在进入新旧动能转换后,山东省面临转型期,给民营企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技术支持是本论文解决的主要问题。(3)探寻民营企业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对策建议。通过对民营企业影响因素来分析政府的技术支持建议,本研究从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方面出发,分别提出相应的建议,给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分别提出相应的建议。(4)重点及难点。根据构建的技术支持建议对山东省民营企业原有的技术支持进行评价,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科学的改进提升策略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新旧动能转换下对民营企业的技术支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有很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调研和分析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政府单位和民营企业现有的实力问题,又需要考虑两者潜在的能力问题,潜力能力的大小因民营企业的行业而异;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考虑民营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还要考虑民营企业为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社会功能。如何在这些多层次、复杂的体系中选取合适的建议内容,建议设计是否合理、全面、系统,直接影响到评价的公正、有效性,这是本论文研究的难点所在。

四、创新之处

论文对民营企业与新旧动能的关系进行了充分论证,从共同主体、新生力量、新的要求等几个方面,研究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对民营企业与新旧动能转换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从山东省民营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问题、原因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对民营企业技术瓶颈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从TOPSIS评价、分位数回归、面板数据模型等进行统计计量分析,对民营企业技术支持的对策建议提供真实依据。

五、可行性分析

科技调研论文范文7

关键词:新旧动能转换;民营企业;技术支持研究

一、引言

本文在对山东省民营企业现状特点调查基础上,阐述山东省政府支持民营企业政策不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问题,从支持民营企业技术政策分析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关系问题及山东省政策执行情况详细说明,结合山东省经济发展需求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实际情况,提出民营企业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主要内容

围绕新旧动能转换的民营企业技术支持这一主要问题,本研究主要包括五个内容。

(一)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观点来源,新旧动能转换以及民营企业发展的需求有哪些;二是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国内外学者对新旧动能转换下民营企业发展相关的研究,以及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研究。三是研究目的和意义,主要包括研究本观点的必要性,以及本观点的研究具体能够帮助相关部门解决怎样的问题。四是研究思路与方法,简单介绍本论文将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分析流程。

(二)探讨民营企业与新旧动能转换的互动关系

分析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关系。在对山东省民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跟进相关政策的深入,了解新旧动能转换与民营企业发展的关系问题,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下,为提出民营企业发展的针对性建议打下良好的基础,阐述山东省政府支持民营企业政策已经不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问题。

(三)山东省民营企业技术支持的现状

对山东省政府支持民营企业技术支持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全面了解近年来山东省政府支持民营企业管理的现状,并对山东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执行情况详细进行调查性说明。通过调研走访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在对山东省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层面全面梳理和具体情况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现在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性发挥不足、管理支持方向不符合新旧动能要求的问题,全面剖析现行技术支持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民营企业发展不容易,在遇到诸多问题的情况下能否正常运行都是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微观问题;如果微观因素不能很好地解决,再加上宏观环境的不完善,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潮流中会难以生存和发展。宏观环境是主导市场经济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新旧动能的提出和落实,要很好地从管理体制方面出发,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对民营企业技术支持的现状及支持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四)民营企业技术支持实证研究

通过走访调查,民营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共同的难题,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压力比较大,因为科技创新和研发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民营企业实力无法与大企业集团相比较,人才匮乏,技术薄弱;汇总梳理了国内先进地市在支持新旧动能转换下民营企业技术发展管理的经验,政府进行管理要做到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在执行管理时应积极主动的倾听企业反馈,完善修订技术支持政策。

(五)民营企业技术支持的对策建议

民营企业技术支持的建议,包括确定建议的基本原则;民营企业技术支持的要素分析;技术支持建议的构成和建立的方法与过程。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从民营企业角度,按照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要求,在分析民营企业技术支持要素的基础上将民营企业能力分为5个一级指标;从政府管理角度,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优化营商环境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前提;技术人才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政策资金是民营企业发展的物质保障。

三、关键问题

(1)判断民营企业服务新旧动能转换能力的高低。依据技术支持的建议,进而计算管理创新能力指数并对山东省民营企业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能力高低及其原因进行判断,为下一步提出合理的技术支持提供依据。(2)民营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影响因素。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在新旧动能转换条件下,技术才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政府的技术支持达不到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在进入新旧动能转换后,山东省面临转型期,给民营企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技术支持是本论文解决的主要问题。(3)探寻民营企业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对策建议。通过对民营企业影响因素来分析政府的技术支持建议,本研究从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方面出发,分别提出相应的建议,给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分别提出相应的建议。(4)重点及难点。根据构建的技术支持建议对山东省民营企业原有的技术支持进行评价,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科学的改进提升策略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新旧动能转换下对民营企业的技术支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有很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调研和分析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政府单位和民营企业现有的实力问题,又需要考虑两者潜在的能力问题,潜力能力的大小因民营企业的行业而异;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考虑民营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还要考虑民营企业为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社会功能。如何在这些多层次、复杂的体系中选取合适的建议内容,建议设计是否合理、全面、系统,直接影响到评价的公正、有效性,这是本论文研究的难点所在。

四、创新之处

论文对民营企业与新旧动能的关系进行了充分论证,从共同主体、新生力量、新的要求等几个方面,研究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对民营企业与新旧动能转换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从山东省民营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问题、原因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对民营企业技术瓶颈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从TOPSIS评价、分位数回归、面板数据模型等进行统计计量分析,对民营企业技术支持的对策建议提供真实依据。

五、可行性分析

科技调研论文范文8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作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承担单位,自1999年开始招收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009—2013年已招收了183名专业硕士研究生,期中考评作为一种检验学生是否有资格进入论文阶段培养的资格考评,对培养过程十分重要。该系首先对全球范围内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了广泛调研,涵盖北美洲、欧洲及亚洲地区的数十所高校,对其课程体系、培养计划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出包括期中考评等培养过程的若干先进经验,形成了近300页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结合产学研课题,与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大唐移动、三星电子等知名企业签署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建设协议,建立了企业专家导师团队,由企业技术专家参与期中考评环节,在系层面上组建了校企结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期中考评专家组,该小组一般由3名具有丰富工程研究经验的校内导师、2~4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专家组成。

对全系每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考评,重点是对学生选定课题的工程性要求和业务现场环境、工程应用研究状况和进展程度等内容进行评估和交流,不仅现场了解情况和及时指导学生,从理论与工程实际结合的层次上进行指导,使技术方案更合理、更优化、有创新,把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及课题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关,并由专家组形成书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调控意见,由系管理层整理后定向发给校内导师,有的还需校内导师与学生进行面谈交流,对论文课题内容和工程课题研发等进行及时指导,对一些课题选题和实施内容不足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明显提高了工程内容的培养质量和效率,得到了学生和导师的欢迎。

2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送审前的预审会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是培养成效的重要体现,把好论文质量关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电子信息学科的专业硕士论文主要划分为工程系统设计类、硬件技术研发类、应用软件研发类等类型。因工程内涵不同,因此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也有差异,但共同的特点是强调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在方法和技术方面的理论结合实际的实践与创新。在经过期中考评后的论文工作后,学生基本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并准备论文送审之前,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特别设立了一个对所有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的学位论文预审会,其特点是由系专业学位教学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组举行,专家组在预审会中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1)论文已进行的课题内容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论文工作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在传承学校导师及企业导师科技优势方面有较好体现,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量饱满,一般应至少有一年的论文实际工作时间,并具有结合企业环境及需求的研发历程。

(3)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4)论文的正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软硬件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些方面提出独立见解或有所创新,鼓励在企业及实际环境中已通过实测或运行或有发明专利的研究成果。

(5)通过学生汇报、专家询问及点评和学生答辩、课题实测结果分析等预审核过程,由校内专家和企业专家构成的学位论文预审专家组对学位论文进行质量评估,并整理出整改优化内容,在与相关导师充分交流后,决定学位论文是否外送评审(三篇中的一篇是校外专家的盲审),并决定是否延期进行论文答辩,构建了强化学位论文质量的又一重要环节。实践结果表明,得到预审会专家指点改进的学生包括延期答辩的学生,其学位论文的质量都有明显提高,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工程研究能力与应用研发能力,得到了企业的好评。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