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平台管理范例

科技创新平台管理

科技创新平台管理范文1

关键词:创新平台;大数据;构建;科技管理

我国社会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有了更大的进步,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因物联网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推动。在大数据背景下,很多新型的技术特点在科技创新管理中随之显现,科技管理创新也因此遇到了更高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越来越多的科技信息,大众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科技问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以此为大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

一、大数据背景下科技管理的特征

国家综合实力都是通过科学技术来表现的,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也会因科技管理的成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综合管理科技项目就会显得很关键。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管理便是科技管理的意义,其范围较广,包含: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管理、对科研人员以及设备的监控与管理、科研成本的控制以及科技产品的推广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等等。在互联网背景下,科技管理的特点也愈加明显,同时新的特征也越来越多。

(一)在互联网背景下,科技实验的数据复杂性越来越高

与过去相比,传感器技术会直接成为“物体”的来源。海量多元的数据内容可以为科学实验奠定坚实的基础,科研的成本以及推广的数据,都为科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科研设备的需求逐步提升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大数据分析取代了原本的抽样实验,这对科研人员来说,数据的广泛性与成果的真实性也是目前科研人员所要追求的。数据采集的设备的提升也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大数据,尤其是对一些非结构化的数据的采集,这对设备的需求会更多,科技研发的成本也会随之提升,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无疑会成为科研的最大障碍。

(三)多元化的科技管理主体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进步,多元趋势逐步呈现在大众面前,科技资源与科研人员也会更加多样。其一,科技设备、科研软件、科技数据等科技资源也越来越多,随之更加丰富。其二,在信息时代,所产生的大数据,很多新类型的科技研发与参与研发的人员也会随之提升。

(四)科研需求更加个性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多样化的科研主体逐步转变为个性化科研需求。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将科技作为兴趣、爱好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激发大众对科研的兴趣和热情,推动科技的创新,科技管理中个性化的需求也是需要科研人员关注的重要课题。科技管理的挑战都是因以上问题所带来的,在互联网背景下,对于数据的深入研究,应将科技管理工作的综合效能作为全面提升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全新的科技管理模式也将全面开启。

二、大数据在科技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规划决策、过程管理、项目实施、评审评估、监督监管等等多类活动都属于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内容。任务层面多、涉及主体类型复杂以及无法确定的科研结果,主观人为因素等等都是活动所覆盖任务。在科技计划的管理应用中,大数据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评估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会在项目的评审中有效减少,使计划管理更加公平,进而提升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现阶段,构建资源共享系统成为很多科技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大型的科学仪器库、科技文献资源库、科技人才库、企业库等各类数据库资源都包含其中,对这些数字资源运用大数据的方式来进行分析并应用。除此之外,以大数据的方式对科技计划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但可以为有关的单位提供各类的信息数据,也可引导相关的单位,为建设资源数据库所存在的问题提供完善的数据重要依据。比如,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会有信息收集较慢、更新较慢的现象,最终形成大数据以及科技计划管理的良性管理循环。

三、在科技管理中大数据的运用分析

在实践中创造科技管理的价值所在,并不一味地将对大数据的应用作为口头语来执行。大数据在科技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落实,并有效运用创新的平台,提升科技管理工作效能,进而解决各类问题。科技管理创新平台便是以大数据技术作为构建基础,在基本的平台组成维度中,要清晰明确。总而言之,科技管理创新平台的构建,是以现阶段的环境作为基础,对科学技术战略、科学技术政策、科学技术转化以及科学技术研发作为关注重点以及把握要点,构建落实才可将科技管理创新平台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针对性地达到预期的效果。与此同时,科技管理创新平台以云计算、物联网等多种新技术为基础,并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以此对大数据平台的落实有了更好的辅助作用,在运行的效率方面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科技管理创新的支撑因此也会更加的稳固。科技管理创新平台的运用可以有效辅助数据,为各地科技管理部门实时洞察各类科研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科研项目智能得到有效实现,对重复立项的内容也进行了规避。科研情报内容被全面解读分析,企业以及个人的诚信指数也通过大数据进行了智能分析,风险也得到了有效的规避,科技项目以及科技企业的数据化管理进而被全面实现,工作的效能自然会得到整体的提升。

四、大数据背景下构建科技管理创新平台

(一)科技战略平台的构建

构建科技战略平台是为科技创新平台,对科研工作的开展有着很好的推进作用,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为了推动科研工作的研发,以科技管理工作为基础,将现念进行有效的运用,以此构建科技平台。在科技平台的构建过程中,将现代化作为指导思想,在建设战略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得到有效的保障,依据实际工作情况对发展的方向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调整,使科技发展战略更加优化,最终与时代的发展保持统一的步伐,社会的需求与进步的速度相一致,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可有效推动科研工作的创新。

(二)科技政策平台

科技战略平台是以完善的科技政策作为指导方向,战略核心内容作为不断完善的方向,通过政策进行战略意义以及价值的衡量标准。科技战略的内容、范围、服务与建设的有关政策息息相关,最后对科技研究的领域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也会因此更加稳定。除此之外,科技政策的构建与其他相关的领域政策会形成一个体系,进而被统一管理,以多领域的政策互相协调,以此在政策之间形成一个推动的作用,进而被相互制约,在各领域之间有一个约束的作用,政策的有效性进而得到提升。建立政策平台,可以有效为科研的创新提供重要的保证。

(三)科技转化平台

构建科技转化的相关平台,需要将科技与经济进行有效的融合,进而转换并落实,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经济的发展需求相契合,若想保障科技的顺利发展,经济与科技之间便会需要相互的影响,经济制约的问题便会因科技的发展得到有效的解决,与此同时,经济健康的和谐发展也会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政策作为其指导方向,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现状便成为依托的依据,科学的发展转化平台得到构建,经济与科技之间的转换和谐地实现,科技管理的建设自然会成为良好的经济支柱。构建转化平台,科研结果的价值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得以保证,产业链的运转得到有效的推进,各行业经济发展与科技之间的联系会有效加强,行业之间的交流也会得到有效的推进。科技成果的运用可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转化平台,经济的需求会逐步与科研相契合,最后与之相辅相成,可支撑科技的发展。

(四)科技研发的相关平台

科技研发是科技管理创新的核心所在,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科技研发平台的构建可结合数据库特征去促进科研力量以及资源的共享。在科技管理研发平台需要以综合科技管理的技术以及信息数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科技发展的需求的认知、科技竞争力的实现作为目标基础,通过构建研发平台,研发成本的资源的整合得到有效的降低,成功经验通过总结学习获取,科技研发的创新发展得到了有效的推进。结合现阶段的物联网资源平台以及综合管理设备,经济的浪费因此有所降低,科技发展的可持续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科技管理的有序发展也因此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构建科研平台,可提高科技管理的创新效率。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背景下,科技管理创新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特征,同时也面临着更好的发展机遇,在各行各业中,互联网的有效运用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科技创新管理也因此另辟蹊径。大数据技术建设是以科学的科技管理创新平台作为坚实的奠基,并以此作为其发展依据,可以更好地管控科技管理创新平台,从而提高科技管理的创新效率。

【参考文献】

[1]黄南霞,谢辉,王学东.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协同创新平台及其应用研究[J].现代情报,2013(10):75-79.

[2]肖艳.大数据时代地方高校实现协同创新信息管理平台构建及路径[J].情报科学,2015(11):39-43.

[3]蔡宁,王节祥,杨大鹏.产业融合背景下平台包络战略选择与竞争优势构建——基于浙报传媒的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5):96-109.

科技创新平台管理范文2

[关键词]大数据;科技管理创新平台;构建;策略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对科技管理创新平台进行构建,需要结合具体的发展情况,制订详细的管理方案,并且进行不断的完善与优化,能够以创新的工作方式在大数据背景下顺利地开展与实施,使科技管理的效率与水平整体提升。

1大数据背景下科技管理具有的特点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要对科研管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对科研管理工作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针对管理的现状、管理制度与体系进行制度与完善,对各工作内容进行明确。

1.1数据的复杂性高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科技实验工作极其重要,通过对科研工作的不断优化与创新,使其已经逐渐地形成了具有规范性的实验数据,并且所具有的复杂性非常高,其中,由于传感器技术的种类比较多样化,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可以为科研管理工作形成新的工作体系,以实验的角度进行思考与探究,能够使数据内容更加丰富,在多元化的数据内容中给予了结构化数据的支持,给相关的科研管理人员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带来了工作负担[1]。科研管理工作的数据内容复杂性较高,当科研数据的内容进行增加时,相关数据的密度就会下降,形成了新的特点,给相关科研人员解决了工作上的很多难题。

1.2增大科研机械的需求量

在进行科研实验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采用抽样的方式对科研工作进行开展,但是,抽样的方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对科研数据的实验的实施没有起到促进的作用,再加上大数据的影响,科研人员无法对其进行正常的使用,使用的方式也不够合理[2]。在研究的过程中,无法对科研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准确性提供保障。为了使科研实验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与有效的实施,在科研的过程中要对机械进行大量的改进,对新技术的使用方法进行创新,要考虑在数据非结构转化的情况下,把实验与引进的机械进行相结合,对科研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采取正确的管理方式进行数据的管理。与此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引进的机械进行严格的协调与分析,可以侧重资金的引用问题,在正规的管理下,以现代化的方式顺利完成科研工作,使科技管理工作的机制与管理模式逐步正规化。

1.3科技管理具有多元化特点

在科研管理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相关的科研人员,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要对管理人员、科技资源进行严格的管理,要对科研管理工作具有高度的重视。其中,由于科技资源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而使用的机械种类复杂,要正确地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处理,能够具有针对性地把科技资源进行开发与创新,对科研数据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对科研管理的实验进行有效的分析。对科研资所涉及的内容进行明确[3]。与此同时,由于科技管理数据的内容既丰富又多元化,就要以科技管理数据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开展,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对科研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针对相关的科研人员与实际的科技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把内容进行具体的明确,对其进行中详细的探究与分析,在多元化的情况下进行不断的探索。

1.4科技管理的个性化

科技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实施,都是以大数据为主要的支持基础,从而才能够促进科技管理进行个性化的发展,能够为科技管理工作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制度管理机制。在研究的过程中,考虑到了大数据的影响,发展模式已经逐渐形成,再借助管理工作的开展,形成了参与性的工作体系,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使科研研究工作加大了难度,同时,实验工作也受到了重点的关注,把已经形成的科技管理工作的模式、机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使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规范性地发展,严格地按照机制与体系进行。

1.5公共体系的形成

在大数据背景下,科研数据量逐渐增加,并且科研数据的结构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利用这一发展的形式,把科技管理工作与科学研究进行融合,以整体的发展为主要的内容,一方面,能够对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另一方面,实现了科研数据共享,并且对资源共享制定了规范性的管理模式与制度,促进公共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在大数据背景下,对科技管理创新平台构建提出的策略

科技管理创新平台的构建工作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对平台的构建,不仅科研对实践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统一的管理,而且还可以引进云计算技术,帮助平台的构建、实施、管理,使平台的体系不断完善[4]。对于科研管理创新平台的构建,要以在开放性、多元化的原则进行开展,把科研政策全面落实,把引进的云计算技术充分利用,对科研管理工作的体系进行优化与创新。

2.1战略平台的构建

在对战略平台进行制定的过程中,以基础内容为前提,对科研管理的方案、体系进行完善,对于科研管理,要以国家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能够使我国的科研工作持久的发展,在发展的战略下对工作效率进行提升,逐渐地为科研管理工作形成了统一的管理体系,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对科研政策具有的规范性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详细的探究,对科研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对创建的管理平台进行不断的创新,提升建设水平[5]。在科技转化及研发过程中,科技战略是主要的导向,只有对科技战略进行了明确的制定,才能为科研发工作提供保障。在对科研管理创新平台进行构架时,要对科技战略平台进行设计与规划,为我国的科技管理创新平台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保障。

2.2政策平台的构建

构建政策平台,首先是要在构建前期对科研管理工作的工作范围、具体内容、体系、制度、发展领域等等都要进行全面的考察,充分的了解与掌握,有助于科研政策平台的构建,为我国的科研水平进行全面的提升[6]。在构建初期,科研政策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由于工作领域的不同,科研政策就存在着区别,有的区域之间的科研政策会产生矛盾,而有的区域之间科研政策则会出现重叠的问题,那么如果才能对政策平台进行有效的构建呢?就是对各区域的科研政策进行了解与学习,能够在出现矛盾、重叠的情况下对科研政策进行合理的调节,从而使科研政策的平台进行构建与开展。

2.3研发平台的构建

在科技研发的过程中,对于研发平台的构建是主要的工作任务,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以时代的发展为前天,满足我国科研工作的发展,能够把科研资源进行共享,并且进行综合性的应用,在云技术下对研发平台进行构建,让研发平台逐渐发展为云服务的平台,在云平台的服务下,科研人员根据自身的工作内容对科研数据进行使用,把云技术作为研发资源的支撑,对科研资源提高利用率,避免在科研的过程中出现重复研究的现象发生[7]。与此同时,还能对科研工作降低成本,也为科研成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2.4转化平台的构建

科研成果与经济的发展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转化平台的构建,就是对科技与经济进行转换,让科技与经济之间进行良好的对接。因此,转化平台要对科研信息进行共享,让科研人员对经济发展的形势及时了解,把科研成果进行推广与应用。目前,我国对科研管理与科研成果不够重视,对我国科研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因此,构建转化平台,让科技与经济进行相结合,创造更大的价值,使科研管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要对科研管理工作创新平台的构建具有高度的重视,引进云计算促进平台的构建,逐渐形成规范性的管理机制与体系,搭建信息化的服务管理平台,促进科研工作的发展。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因此,相关人员既要懂得科技,还要对自身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对科技管理工作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使科技管理创新平台建设顺利实施。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菁.大数据背景下科技管理创新平台构建分析[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8,39(6):157-158.

[2]孙莉娜.大数据背景下科技管理创新平台构建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6(22):35.

[3]于振新.大数据背景下科技管理创新平台的构建[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6):267.

[4]宋赟.大数据背景下科技管理创新平台构建研究[J].科技传播,2016,8(15):95,100.

[5]李卓轩.分析大数据背景下科技管理创新平台的构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1):1.

[6]敖斯斯.大数据背景下科技管理创新平台构建研究[J].科技风,2015(6):273.

科技创新平台管理范文3

关键词:科技创新平台;创新驱动;科技创新体系;需求导向

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平台具有聚集研发资源、促进关键技术研发、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等作用。宁夏地处祖国西北内陆,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发展相对落后,建设好科技创新平台对促进地方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从1996年开始,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宁夏陆续组建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开展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技术服务等科技创新活动。截至目前,宁夏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日趋完善,积极探索平台建设发展思路,对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创新驱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宁夏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现状分析

(一)宁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

截至2018年底,宁夏先后组建了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7种类型科技创新平台,共计420家。其中重点实验室35家(包含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8家(包含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174家,企业技术中心89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39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家,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5家。依托单位主要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事业单位,并在全区5市均有分布,涉及工业、农业等社会发展的不同产业领域。从区域分布来看,银川市274家,吴忠市44家,石嘴山市41家,固原市40家,中卫市21家,首府银川因其特定的政治、经济地位,聚集了较多创新资源,地域优势突出,一半以上的创新平台坐落于此;从领域分布来看,工业领域215家,农业领域125家,社发领域80家;从依托单位来看,高校38家,科研院所14家,企业323家,其他45家,企业创新平台比重达到了76.7%,体现了企业作为创新活力的主体地位。此外,工业领域中,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创意是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三大优势产业和四大潜力产业。农业领域中,优质粮食、草畜、瓜菜、枸杞、葡萄是自治区明确的“1+4”特色优势产业。自治区紧紧抓住这些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启动了一批创新平台建设,将产业发展与科技支撑结合在一起。其中围绕工业战略新兴产业,布局了193个创新平台;围绕农业“1+4”特色优势产业,布局了66个创新平台。这些平台的建设在宁夏重大科研成果产出、高水平人才集聚、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平台和载体,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宁夏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成效

本文研究抽样评价的对象为2017年底以前组建,已取得运行效果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主要技术创新中心,共计229家,占全区平台总数的54.5%。第一,科技创新平台R&D经费投入显著增加。2013—2017年样本平台的研发经费投入共计546296.3万元,其中,财政资金投入196544.3万元,占总投入的36%,依托单位资金投入349752万元,占总投入的64%。财政投入中,国家财政投入总额从2013年的11823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6228万元,年均增长8.4%,自治区财政投入总额从2013年的16138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44846万元,年均增长31%;依托单位投入中,经费投入总额从2013年的41553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19845万元,年均增速达到31.8%。R&D经费投入规模及力度稳定增加,推动了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第二,稳定、吸引和汇集了一批创新人才。截至2018年,样本平台共有固定人员8684人,固定人员数量逐年增加,已从2013年的4983人增加到2018年的8684人,年均增长率达14.9%;科研活动人员6574人,数量由2013年的3502人增加到2017年的6574人,年均增长17.1%。从人员结构来看,博士941人,硕士1503人,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固定人员总数的比重为28%,高级职称人员2397人,高级职称以上人员占固定人员总数的比重为28%。第三,以技术前沿为主攻目标,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科研产出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体现形式。五年间样本平台累计授权专利2393项,其中发明专利928项;累计参与或主持国家、地方、行业、企业标准制定1136项;获自治区科技成果502项;申请专利3785项;发表学术论文6945篇,创新能力有了质的提高。第四,破解了一批技术难题,推动了产业发展。创新平台聚焦产业发展,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攻克了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有效支撑了区域产业创新和自主创新,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2013—2017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实现技术成果转化收入27.2亿元,其中技术成果对外转让收入1049万元,成果在企业内部转化收入26.4亿元;技术创新中心累计实现技术成果转化收入51.4亿元,其中技术对外转让收入3550.9万元,成果在企业内部转化收入达26.4亿元。部分平台研发的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宁夏智能铸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攻的铸造3D打印产业化应用技术,攻克了工艺、材料、设备、软件及集成等技术难题,建成了万吨级铸造3D打印智能成形工厂,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宁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和产业布局不平衡

从区域布局来看,由于首府银川与银南、银北的经济发展差异程度较大,区内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多聚集在银川,使得现阶段一半以上的平台集中在首府。其中银川65.2%,吴忠10.5%,石嘴山9.8%,固原市9.5%,中卫市5%。平台在地域分布上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难以引领区域整体科技创新以及推动区域联合发展,政府引导建设与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从产业布局来看,围绕宁夏工业战略新兴产业和农业“1+4”特色优势产业,全区共布局了260家平台,占全部平台的61.8%,比重超过一半,但各产业领域之间差距较大,结构与布局不够合理,面向产业发展与企业创新需求的导向不够突出,功能重叠与功能缺失局面并存。此外,各产业领域的平台分布不平衡,有的重点产业、重点领域投入不足,缺乏支撑性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而某些产业领域的平台资源处于闲置过剩状态,这种一方不足、一方浪费的现象致使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直接限制了关键领域的产业发展。若干新兴、交叉和重点领域布局甚至一片空白,无法得到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支持。

(二)重复建设现象突出,聚集资源能力不强

宁夏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分属科学技术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归口管理,管理和投入比较分散,缺乏统筹协调的机构对创新平台进行统一规划部署,导致不同部门牵头建设的平台之间布局重叠,功能定位交叉模糊,同质化现象严重,致使有限的科技资源不能发挥出最大支撑效果,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经统计,目前全区有3家企业同时挂牌4类创新平台,15家企业同时挂牌3类创新平台,24家企业同时挂牌2类创新平台,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高校、科研院所及医院因自身开展多学科研究,不计入统计范围)。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较多关注数量建设,往往忽视了质量管理。以技术创新中心为例,宁夏共有技术创新中心174家,涵盖瓜菜、畜牧、食品加工、材料、中药材、生物发酵、装备制造、化工、人口与健康等若干领域,其中涉及枸杞制品的有6家、设施园艺的有5家、林木种苗繁育的有4家等。同一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研究方向重复,研究内容相似,突显出现有平台集成同领域或同类科技资源的能力较低,缺乏有效整合和提升。

(三)创新能力不足

第一,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受依托单位科研管理体制的影响,论文、专著和项目数量等指标是科研成果的主要体现和考核指标,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经济效益等产业化指标要求较少,科研成果进入市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果不佳,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偏低。第二,依托企业组建的平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较低,自身开展科研活动较少,知识产权储备不足,对合作单位的技术成果依赖程度过高等问题,极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出、关键技术的突破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实现。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例,抽样调查的74家平台中,7家没有有效发明专利,占9.5%,11家没有专利申请,占14.9%,16家没有发明专利申请,占21.6%,31家没有取得区级或部级科技成果,占41.9%,反映了部分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知识产权储备意识不强的现状。

(四)人才结构不合理,投入机制不完善

宁夏地处西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创新人才匮乏,创新动能不足。以技术创新中心为例,依托企业组建的148家技术创新中心中,高级职称人员占固定人员比重不足10%的达到了55家,比重在10%-20%的达到了31家。重点实验室虽然因为建设基础条件较好,人才水平较高,但仍有2家重点实验室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占固定人员比重不足20%。高层次人才仍然缺乏,人才队伍结构和规模不能很好地支撑创新平台发展。科技经费投入方面,目前自治区科技创新平台除了会在立项时获得30-100万不等的经费支持之外,没有其他稳定的年度建设经费支持,只能依靠争取竞争性项目经费维持生存和发展,部分平台科技创新活动往往难以持续进行。另一方面,由于经费缺乏,平台无法吸引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购置高水平的科研仪器设备,严重影响到高水平、实质性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开展。从我们对100个自治区级创新平台骨干人员的调查来看,95%的科研人员认为缺乏稳定经费支持是影响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因素。

三、提升宁夏科技创新平台引领作用的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整合优化资源

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应大力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促进平台在地域、领域、产业、类型上合理布局,结合宁夏工业、农业主导产业和重点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创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加强顶层设计,从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出发,集中优势开展重点攻关。通过行业、区域技术创新平台的布局建设,使优势产业、优势技术成为组建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反之,平台亦为优势产业、优势技术提供持续、稳定的技术储备和发展后劲,实现互为促进,从而为地方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全面、深层次的科技支撑,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应盲目追求数量上的增长,能够真正推动平台聚焦技术开发、促进成果转化,才是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的初衷。建议系统梳理评估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存量,对于那些组建基础条件相同,功能相近,研究任务相同的平台,要逐步按照新的研究目标和功能定位,合理归并,优化整合,加强各类平台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有效集成,科学合理布局全区科技创新平台,避免低水平、交叉和重复建设,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新建平台更应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平台体系,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根据创新链部署资源链

社会经济发展各主要领域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问题需要产学研优势力量协同攻关,需要融合众多的相关交叉学科互为支撑,需要在一体化组织实施下才可以完成。科技创新平台集聚了人、财、物等大量科技创新要素,可以紧密联系产学研并能准确把握企业和市场需求。因此,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应注重跨单位、跨领域、跨地区的高校、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的联合建设,构建合作创新、协同创新和系统创新的合作模式。发挥不同创新主体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等创新过程中的优势,充分交流与合作,分享创新资源。依托创新平台凝练提出重大技术需求,牵头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贯通产业创新链条,加快研发速度和产业化进程,缩短成果转化周期,有效提高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粘合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真正为行业、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三)完善人才制度,拓宽资源配置渠道

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人才梯队的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抓好,为平台的持续发展做好科研队伍建设和人才储备规划。注重科研团队培育,发挥团队力量,将研发队伍建设成为一支能够把握行业科技发展前沿方向,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充满活力的创新团队。此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系统工程,充足的经费支持是科技创新平台正常运行和持续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建议继续稳定财政投入机制,逐步增加科技投入总规模,坚持以增量激活存量,尽最大努力调动平台资源,保障平台先进的科研条件和日常运行所需。同时,在科技创新平台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积极拓宽科技经费投入渠道,尤其是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类平台,应通过开展项目合作,横向课题研究,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到科技创新平台,共同参与平台建设与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葳,王宏起.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与运行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6):10-13.

[2]张玮,罗晖.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1):52-55.

[3]余唯,李海燕.科技创新平台共享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8(10):23-26.

[4]闫语葳,董大勇.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进展与综述[J].北方经贸,2019(9):24-27.

[5]董丽华,罗万有.宁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实践与评价[J].科技和产业,2019(9):78-82.

科技创新平台管理范文4

【关键词】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营;现状问题;方法对策

1引言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势头迅猛,使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面临着崭新的发展局面。当前形势下,必须精准把握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核心与关键,综合运用集约化与精细化的建设策略,全面构建完善系统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2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是科技社会,所有社会活动与社会行为均处于科学技术时代的宏观背景之下,对于现代各项社会行为与经济活动等而言,同样不予例外。国家科技创新平台是支撑与辅助科学技术实现不断总结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在现代国家政治、社会与经济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对于促进国家科学技术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与运行,在技术规范、方法过程、效果评价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顺利有序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与引导,在科学技术创新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为搭建立体化与整体化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注入了强大动力与活力。同时,广大科学技术单位同样在创新国家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理念、优化平台构建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与探索[1]。尽管如此,受国家科技创新模式等方面要素的影响,平台构建实施中依旧存在诸多短板,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各环节的关联度较低,科技创新参与各方沟通交流渠道狭窄,所构建的科技创新平台功能不足,等等。上述背景下,深入探讨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路径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3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组织与模式落后。在科学技术时代,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运行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展需求,推动创新平台服务模式变革。纵观当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际,普遍存在着组织方式狭隘、平台整体布局不尽合理、协调综合沟通机制欠缺等共性问题,阻碍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际价值与优势的凸显。由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模式不当,平台整体规划不到位,无法对复杂多变的科学技术领域信息进行充分收集与梳理,难以构建形成基于科技创新平台的未来人才需求精准预测模型,绩效评估机制不够完善,与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趋势不相适应[2]。

3.2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信息化技术应用不足。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国家科技创新平台构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得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需要及时引进现代技术方法。实践表明,部分单位过度考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经济投入,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中未能引进先进信息化技术,导致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信息化水平长期停留在低下状态,同时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行管理经费投入不足,难以在整体层面实现科技创新平台的统筹规划与布局,科技创新不同模块之间的兼容性严重不足。

3.3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资源利用率低下。数据资源是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关键载体,是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质效的重要构成要素,与国家科技创新价值提升有着重要的联系。目前而言,资源利用情况不容乐观,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数据资源。挖掘不到位,利用率低,更新不及时。②科学技术信息。单一性明显。③信息分类。整理分类效果不理想。④缺失科技合作、交流。⑤技术分析研判不足。⑥国家科技创新平台资源应用方案。针对性不足、实效性不强。信息孤岛、数据闭塞等现象成为重要阻碍因素,难以实现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未来长久可持续发展[3]。

4新时期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有效路径

4.1完善重点实验室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实际,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约束性强的重点实验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为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策略与方法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制度依据,以制度化方式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目标任务、方法措施、预期效益等固定下来。注重重点实验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约束性,全面掌握与了解科技创新平台的各模块构成,并对重点实验室管理体制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化监测与研判,提高科技创新的服务效能。探索形成具有特色的重点实验室管理体制,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的显性或隐性影响因素作出针对性处理分析,综合运用数据统计、数据模型、统筹核算等手段,对实验室管理体制作出修订与完善,鼓励和引导创新平台与企业合作,以适应当前科技创新事业发展需求与趋势。

4.2强化硬件基础,突出科技创新平台的整体性。硬件设施是保证国家科技创新平台构建成效的关键与基础所在,只有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完善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硬件设施,才能为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高效构建及稳定运行提供良好基础性条件。要大力开发和应用移动智能终端和必要的网络系统,将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H5技术等全面应用于国家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全过程。在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实践中,应对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等进行全面嵌入,提高国家科技创新平台不同模块与层级之间的衔接性效果,从而充分整合既有各类数据信息资源,将科技创新平台内容以立体化、形象化的方式通过平台展现出来,增强科技创新的实效性[4]。

4.3强化素养,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业人才团队。摒弃传统僵化陈旧的创新平台建设理念,将精细化、集约化、规范化的平台建设理念融入创新平台建设全过程。定期组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员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由业内专业人士为其讲解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所面临的新任务与新要求,运用平台建设的新方法与新策略,解决平台建设的新难题。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员必须正视自身不足,了解平台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及法律法规,增强平台建设实操技能,强化责任意识、细节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熟练掌握平台建设的各类现代工具与方法,鼓励协作集成和联合创新,对平台建设总体情况作出探究与研判,将平台建设作为推动科学技术事业迈向更高发展层次的重要力量,实现成果产业化。

4.4对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成效进行科学评价。科学规范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评价体系在平台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对于促进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的方向与成效具有直接作用。要结合当前国家科学技术的实际发展环境,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平台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构建系统性、层次性、差异性的平台建设评价体系,准确反映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阶段性成效,及时对平台建设方向与节奏进行优化与调整,防止陷入尴尬与被动的建设境地。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评价过程中,应最大限度上降低与规避人为主观意志的干预,提高最终评价效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同时,应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将其作为优化改进后续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策略的重要依据与参考,多种形式进行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升级[5]。

5结语

科技创新平台管理范文5

[关键词]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型制造企业;运营模式

为统筹利用国内外科技人才资源,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解决企业建设中存在的科技问题。近年来,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成为企业科技发展的新方向。目前,我国许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纷纷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拓展合作模式,协同攻关,以目标为导向,引导不同的创新要素集聚,促进了企业向中高端迈进。但与此同时,我国科技创新平台的治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初期没有系统的规划,使得平台定位不够准确,功能重复,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部分科技创新平台受制于企业的体制机制,企业重生产而轻科研,使得平台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承担起科技创新的责任。因此,探究在创新型制造企业中如何推进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创新平台的概念及作用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学术界尚未给出明确的定义。国内学者黄宁生[1]认为,科技创新平台是优化和集成科技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推广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同时又是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载体。朱星华[2]认为,科技平台建设包括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行业专业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三类重大创新平台。苏跃增和徐剑波[3]认为,科技创新平台是一种将学科建设、人才建设和科技发展相统一,实现知识、人才和资源的充分共享的、新型的、交叉的、重要的科研组织运行模式。在我国,主要有四大力量致力于改善科技创新体系,分别为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而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则是目前最有效的措施。科技创新平台可以汇聚各类创新元素,统筹协调创新环节,提供创新服务支撑,调动创新人才积极性,最终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从创新型制造企业角度看,科技创新平台主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一,资源整合。汇聚创新要素,增进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科技创新平台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合作方特有的优势资源,弥补企业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推动双方科技发展,从而达到合作共赢的局面。加强知识共享,通过开放各平台的资源信息,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第二,协调引导。引导企业内外各方协同创新。科技创新平台可以在创新工作中起到联结和调节作用,通过利用各类优惠政策,判断整合资源的最大利用方式并予以实施,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的效率。第三,降低风险。科技创新是一个高风险的活动?通过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为企业技术改进提供保障和支撑,让科技创新有章可循,推进企业创新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第四,激励功能。创新平台的建立,能够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提升科技创新效率、增强科技创新效果。依托外部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可加快企业内部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总的来说,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是为了利用合作单位的优势技术与先进经验,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生产力,培养、聚集优秀科技人才,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创新型制造企业中科技创新平台模型

创新型制造企业作为近年来制造企业转型的主要方向,一般设立有独立的技术研发部门,并配套有完善的科研支撑部门,能够在生产制造产品的同时,为产品研制过程中的新材料研发、新工艺研究、新技术推广和新设备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和条件保障。相对于传统制造企业重“产品”轻“科研”、重“中间”轻“两头”、重“创新”轻“体系”等现象,创新型企业更加重视科技创新,通过加强对外合作,搭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研创新体系,加强预先研究和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创新型制造企业中,科技创新平台主要由企业或者政府主导建立,具有技术研发、技术转移、试验验证、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多种功能,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着力提升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对企业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科技创新平台一般通过产业化进程、功能作用、区域级别、依托主体等方面进行分类。结合创新型制造企业特点和建设发展要求,本文提出,在一个企业中可以通过技术成熟度等级来划分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主要分为五种类型。一是技术全流程建设平台,主要涵盖技术成熟度等级1~9级,如政府批准建设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体系平台,是企业的高水平研发机构,主要为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科研创新提供支撑,贯穿研发、中试、验证、成果转化、产业化全流程,同时还包括探究企业新型创新管理体系,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二是研发平台,主要涵盖技术成熟度等级1~2级,如联合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研究分院等技术研发平台。通过与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针对科技问题,开展预先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和技术革新。三是试验平台,主要涵盖技术成熟度等级3~4级,如联合相关科研实验单位共建试验室和检测机构等试验平台。该平台主要针对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中需开展的基础试验,共同开展试验试制相关工作,推进预先研究开展,输出科研成果。四是成果转化平台,主要涵盖技术成熟度等级5~7级,如科技成果示范验证中心等技术转移平台。该平台主要用于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引进和转化,实现科研院所的技术输出和企业的技术引进。五是产业化平台,主要涵盖技术成熟度等级8~9级,如用于孵化高新技术项目的科技创业孵化器等技术孵化平台。通过该平台,可实现企业高新技术的输出和推广应用,实现创新资源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各大平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推进企业各项技术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着力提升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

三、科技创新平台运营模式探析

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基于高定位、高标准、高要求,目的是将其打造成为科技创新品牌工程。而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行模式是保证其发挥作用的重要关键。为深化推进科技创新平台的具体工作,加强与合作单位之间的深化合作,为各平台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推动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和提升。运营模型具有四大要素,首先要构建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其次做好运营保障建设,再次加强人才建设,最后提升成果建设。

(一)加强工作机制建设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健全相关管理办法。编制《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健全制度规范,保证平台建设工作有章可循,同时也保障科研创新不受生产制度的限制。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按照不同的合作形式(咨询、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与对方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与技术服务合同。明确合作领域和方向、工作内容、资源保障、合同金额、双方权益、知识产权、保密事项等内容。建立科技创新例会机制。检查科技创新工作任务进展,交流科技创新工作经验,协调解决科技创新工作特别是工作机制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开展中的主要任务进行部署安排。

(二)加强运营建设

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营保障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建立责任人管理体系和专业技术团队。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团队管理体系,推进工作责任制。依托相关研发人员,组建专业技术团队,负责具体工作落实。积极建设技术经理人队伍,涵盖除技术外的产业、项目管理、投资和创业辅导等方面,弥补技术团队能力短板。2.明确科研项目,侧重问题解决。针对要持续深耕的核心业务,定期梳理创新平台的专业研究方向和各研究团队的专业需求,制定具体研究方向、科研任务。针对具体研究方向和企业能力建设需求,策划申报并开展国家、地方科研项目。针对企业生产现场问题,利用企业现有项目,由创新平台团队牵头解决。3.制定工作计划,建立科研体系全流程计划管理系统。建立对平台建设和合作需求的统一管理,统筹考虑企业生产、预研、咨询、人才等方面的合作需求,每年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配备专人进行控制管理,真正达到全流程计划掌控。4.设立专项运营资金,配齐相关经费。根据实际情况,在企业内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平台日常运行,也为吸引、激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稳定性、持续性支持。同时,要保障科研项目经费的科学合理使用。5.充分发挥试验室作用。依托企业试验室及其技术人员,为科技创新平台配置相关试验室和试验条件,实现试验室对试验验证能力资源的充分开放。加强基础条件建设,为各平台团队提供必要的工作场所和生活服务保障。

(三)加强人才建设

构建人才队伍,引进一批技术研发方面的领军人物,实现平台建设有才可依。依靠人才发展项目,依托项目培养人才。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为契机,联合培养,带动培育一批高精尖人才。在项目实践和成果转化过程中,通过引进合作团队帮扶培养、给平台配队伍传帮带、派员到合作单位驻点学习等多种实践锻炼渠道,加速企业骨干人才的成长和科研团队的组建与能力提升。探索实施优秀人才贡献度与激励政策相关联,制定积极的绩效激励、发展激励、荣誉激励等政策措施,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凝聚核心人才,集聚群体智慧,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最终实现依靠科技创新平台,完善人才建设和流动机制,实现高端人才和领军人才的价值最大化,为推进技术能力提升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加强成果建设

重点关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多元化成果转化平台。依托科研成果示范验证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相关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完善科技成果布局,依托科技创新平台对企业科技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根据成果关联性,有针对性的策划企业科技成果布局,构建科技成果群;并协助对企业科技创新亮点进行凝练,奠定企业申报高等级科技奖励的基础。健全科技成果激励机制,对于科技创新平台产生的科技成果,企业内先进行验证和使用,对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到生产现场或进行知识产权转让产生的效益,根据效益共享、一事一议等原则,给予创新平台一定的经济奖励。加强知识产权意识,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平台是知识密集型平台,其最主要的资本就是知识产权。加强对基于知识产权与专利强度双核心的管理能力,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减少知识产权纠纷,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预期成效

各平台建设初期,主要按照“需求为基础,项目为核心,企业为主体,实效为根本”的基本原则,以“发挥实效、开拓创新”为理念,瞄准生产一线,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作为企业“最强大脑”的作用,将各科技平台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高水平领军人才和技术的聚集池、高端技术的虹吸站,从而全面推进企业技术提升。通过持续建设,主要达到以下成效。第一,推动生产研制和企业建设发展。各创新平台将通过瞄准生产研制,解决现场的疑难杂症和突出问题,做生产技术难题的“终结者”;围绕企业核心能力提升,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做专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参谋长”;依托科技创新平台的影响力,引力、引才、引智,造就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和“鬼怪工厂”,做各专业跨越式发展的“助推者”。第二,实现产学研用结合和科技创新。通过各创新平台开展科技创新相关工作,加强与各共建单位开展合作,应对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变革,抢占全球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突破涉及各行业长远发展和产业安全的关键技术瓶颈,对国家重点产业领域技术创新发挥战略支撑引领作用。第三,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行业带动。致力于“转化科技成果、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孵化科技企业”,建设产业科技创新创业体系,不断完善形成创新创业服务网络,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逐步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聚集。第四,激发科研平台活力和创新动力。通过开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工作,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完善,形成和提升企业产品研发和制造能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进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和条件能力建设,最终将企业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型制造企业。

五、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经前文分析,虽然通过各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能打造产学研用全面发展的科研创新体系,有序推进科技创新机制体制的完善,为企业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奠定扎实的基础,但在其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第一,企业主管人员在对科技创新平台的认识和规划上还没有达成一致,造成有些工作很难落地实施。由于在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技、规划、法律、科研、生产等部门的共同参与。但是制造型企业多以生产为重,各个部门对于各类创新平台的建设工作存在认识不一致的现象。第二,企业研发能力还不强,运营模式不够完善。许多小型企业尚未设立专门的研发部门,或存在规模小、层次低的问题。一些大的企业在建立科技创新平台之初,普遍热情比较高,但是实际建设过程中,可能因为各方面的制约,造成推进缓慢,进展不顺等现象出现,积极性会受到强烈打击。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建设初期,对各平台的运营模式思考不够,企业又缺少配套的支撑,最终造成科技创新平台见效慢、目标不明确,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第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之间的联系不够,无法达到相辅相成的成效。近年来,在企业运营和发展建设中,多存在着“重两头,轻中间”的现象,比如很多企业中存在“做课题才是做科研”的思维认知误区。这就造成了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之间独立工作,缺少相互沟通的桥梁,从而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相对比较缓慢,成为制约企业科研创新的瓶颈。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首先,从企业本身需求综合建立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虽然属于科技条线的工作,但是仅靠科技和技术研发部门一家之力是很难推进的,需要进一步凝聚资源,加强共识,齐心协力,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平台建设。同时,要结合企业能力建设和科技创新亟需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各平台的建设目标,从平台属性和企业本身出发,针对性地加强建设和推进工作,进而营造浓郁的科研创新氛围。其次,进一步完善科研创新机制体制,为平台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科技创新平台在企业内多属于新鲜事物,与传统的企业管理还有着许多不同之处,需要进一步结合企业科研现状和发展战略,以现有科研资源为载体,组织各研究方向结合需开展的科研工作,进而全方位打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技术应用全流程,并针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需求完善科研体系。最后,加强企业科技文化氛围建设,扭转技术人员的认知误区,让技术人员深刻理解“推动科技发展,根本要实现技术全流程流通”的思想。各类平台间建立沟通交流小组,建立各类科技创新平台间不定期的沟通交流机制,针对具体研究方向和企业能力建设需求,推进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六、结语

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创新型制造企业中连接企业内部科技创新和合作单位间的有利工具,在基础研究、预研项目开展、成果转化、技术孵化、现场问题解决等方面都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推进制造型企业转型和产业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制造型企业在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前,要加强规划,明确定位,强化资源调配和统筹协同,因地制宜地组织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申报搭建工作,为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在科技创新平台运营建设工作中,要结合企业实际适时调整,围绕目标建立有效机制,做好运营保障,加强考核激励,注重成果培育,推进科技创新工作落地落细落实,促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良性循环,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科技创新实力,从而带动产品实现和技术革新。

[参考文献]

[1]黄宁生.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广东自主创新能力[J].广东科技,2009(02).

[2]朱星华.面向市场需求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体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浙江省科技平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科技成果,2008(06).

[3]苏跃增,徐剑波.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几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6(23).

科技创新平台管理范文6

关键词: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学科体系;项目经费;创新平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效

1.1项目与经费大幅增长

“十二五”全院共获得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630项,项目经费达5.65亿元,分别是“十一五”的1.7倍和2.7倍。其中,在承担部级重大项目方面取得突破,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7项,项目经费达6365万元,而“十一五”仅有1项;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不断加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项,而“十一五”仅有2项,全院原始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1.2人才团队建设得到加强

“十二五”通过从国内外重点院校引进优秀科技创新人才,使全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得到补充,学历和年龄结构等得到优化。与“十一五”末期相比,硕士及以上科技人员由183人增加至372人,其中,博士由39人增加至132人,硕士由144人增加至240人;35岁及以下青年科技人员由200人增加至251人。通过培养和引进,现有高层次领军人才69人,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达5人。另外,打造组建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团队10个。

1.3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十二五”以来,新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岗位1个、综合试验站6个,全院共承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6个科学家岗位、15个综合试验站的建设任务。农业农村部水稻、小麦、油菜、棉花、茶树等农作物育种分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区域试验站、野外科学观测站、国家农业科学试验站,科技部水稻分子育种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一批省部级科研平台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全院的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4知识产权数量不断增长

“十二五”选育新品种194个,获植物新品种权37个,分别是“十一五”的1.8倍和1.6倍;申请专利464件,授权专利182件,分别是“十一五”的8.1倍和8.7倍,专利申请从2008年起呈快速增长趋势,2014年专利申请量最多,达231件;制定、修订标准190项,是“十一五”的2.6倍;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827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07篇,分别是“十一五”的1.8倍和4.5倍,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1.5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十二五”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成果奖励66项,是“十一五”的1.5倍,其中,一等奖17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30项。获奖成果的数量逐年呈螺旋增长、质量显著提升,一等奖和二等奖分别是“十一五”的3.4倍和2.4倍。水稻两系育种、矮败小麦育种、油菜杂交育种、蔬菜育种、基因指纹技术、石榴基因组、长毛兔选育、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等研究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8],在推动安徽农业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各研究所和各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现有学科发展方向与产业需求存在不匹配、不协调、不聚焦等问题,需加快学科建设步伐。二是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数量相对较少,团队仍存在结构不合理、方向不明确、目标不确定、管理不科学等问题,人才的引进与团队建设未实现有效衔接。三是研发和服务平台建设基础较薄弱,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缺管理、低绩效等问题。四是与周边省份兄弟院所相比,项目研发经费特别是财政稳定支持经费相对较少,且项目管理仍存在重申报、轻管理等现象。五是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深度、广度需进一步拓展,对外合作的模式和机制亟待创新转变,合作与交流的效果需进一步凸显。六是现有的分类评价、绩效考评、收入分配、研发投入等机制不健全,急需进一步改革创新,以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

3加快推进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建议

3.1调整优化学科体系,明确学科发展重点

一是加强学科建设。立足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发展定位,加强学科顶层设计,调整优化学科布局。集聚项目、人才、平台等创新资源,培优优势学科,培强重点学科,培育新兴学科,重点开展农业应用技术创新,兼顾应用基础研究,建成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契合需求的学科体系。二是凝练学科方向。根据学科布局和建设重点,围绕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和农业科技发展方向,明确学科建设任务,聚焦生物育种、绿色种养、资源环境、营养健康、节本高效等领域核心技术问题,开展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

3.2引进培养青年英才,打造优秀创新团队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9]。一是培养青年英才。制订青年英才培育计划,明确培育对象、时间、任务、目标等内容,安排专项资金,通过承担重点任务、培育专业精神、提高业务技能、开阔视野思路、涵养思想品德等途径,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科技人才。二是组建创新团队。根据院所学科发展规划和建设任务,组建结构合理、目标明确的创新团队,在人才引进、项目资金安排、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稳定支持。围绕团队建设需要,按照“德为先、用为上、引急需、补短板”的原则,有计划引进专业对口、素质过硬的人才,并采取建立科技档案、量化考核等措施跟踪培养。

3.3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平台支撑作用

科研平台是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10]。一是加强实物平台建设。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综合试验基地,加强长期定位试验基地建设;完善院所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共用制度;积极争取国家、部、省重点实验室、综合测试中心、综合实验基地及野外科学观测站等平台建设项目,不断提升创新平台建设标准和管理水平。二是着力数字平台建设。加强院所局域网硬件和软件建设,推进管理工作信息化进程;加强科研方法信息化研究和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推进创新平台资源开放共享。三是加强对现有各类实验室等平台的管理,制定创新平台考核奖励措施,发挥平台在科技创新中的支撑作用。

3.4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拓展多元化投入渠道

一是建立项目申报机制。根据创新团队建设任务和学科发展趋势,谋划和制定3~5年研究项目目录,并建立项目库。院所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各类项目主管部门沟通,定期、不定期各种渠道的项目信息,有重点地组织科技人员进行申报,并在项目申报过程中为科技人员提供跟踪服务。二是在院所现有项目基础上,认真分析形势,结合自身条件,每年制定项目申报、到账经费指标,并加强对项目申报情况等的考核,实施奖惩制度。三是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提高稳定支持水平,并通过科企合作、成果转化等方式,拓展科技创新多元化投入渠道,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经费保障水平。

3.5深化科技交流与合作,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一是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与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创新团队,承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加强引智、出国培训、对外援助和互派访问学者等工作,促进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引智示范基地、联合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二是加强国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市县政府合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组建或参与以国内科研院校和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联盟,共同承担科研任务、研发成果技术;牵头组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整合省级科研院校、市(县)农科院(所)等科技力量,针对区域农业重大科技问题等开展协同攻关,促进成果转化。

3.6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科技创新平台管理范文7

关键词: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建设

培养创新型人才符合建设新型国家的需求,这点符合了国家的战略部署,对国家科技与经济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创新的理论及实验教学来培养新型人才[1]。教育部调整了实践教学评估指标,调整的关键内容之一便是重视学生创新,考察并评估创新培养体系与效果,注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不但落实创新人才培育举措,需要着重考察学生参加实践性创新活动中获得的成效及收益等。实践教学需在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如教学方法、教学队伍等方面,顶层设计、整合资源,搭建开放式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系统化培养创新人才,为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而不断努力[2]。

1分层次开放型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建设路线

1.1开放式创新型的实验教学中心

开放式是实验教学中心为学生搭建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免费向学生开放,让学生自觉运用实验教学中心投入科学实验当中。创新型即实验教学设备的种类及构成,引导教师的素质及数量,开展教学,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它构成了创新教育体系非常重要的一环。可较好地培育优秀创新人才,树立全部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掌握较高的创新能力。创新型在各实验教学中心资源使用下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为让实验教学中心更好地处于开放当中,学校提供投资及体制改革等的协助,制定了具体的管理政策。如强化考核实验室开放工作,将实验室开放作为学院绩效考核的一项指标而纳入其中;在核对实验室岗位数量中,将实验室开放系数提升到一个较高标准;研制并投入使用“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让实验室在开放状态纳入管理当中。学生在采用开放式创新实验之后,理论结合了实践,课内结合了课外,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把握许多学科知识及技能,更关键的是发散了学生创新思维,让他们具备了创新意识,主动参与其中。

1.2搭建实验教学“大平台”

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不但要表现在规模上,还要体现在收益上。所以,我们搭建了实验教学“大平台”,它的特点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1)从功能上看,实验教学理念先进,仪器设备科学先进,将资源较好地整合到一起,达到统筹规划系统的效果,资源共享,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运行机制,均符合创新人才培养提出的需求。(2)从种类上看,建立了按照大类区分的实验教学平台,很大范围上覆盖了相同学科,各专业学科相近的学生进行通用性实验教学活动。(3)从效益上看,满足培养方案的规定,调动了学生创新激情及欲望,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获得最大效益[3]。将实验教学改革作为教学的着手点,搭建了创新型实验教学平台。学校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围绕能力养成,开展分层次实验教学;教学内容逐步吸收科研及创新的创新成果,让实验项目处于更新状态;注重现代技术的引入,优化实验教学方法;教学比较广的范围覆盖,多次开采实验。且学校紧抓质量工程,深化改革。(4)从规模上看,具备了充足的实验教学场地及设备的支持,能够进行大范围的学生创新活动,实验课程教学、培训等。

1.3树立新的观念

促进中心建设领导者一定要具有超前意识,认清目标;中心搭建了全体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创新活动,中心在后续发展方向上要集中于创新基地建设。在此种主导机制影响下,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得到增强,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1)学生科研立项。每年许多人参与学生科研立项。(2)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由指导教师对项目作出申请带领学生完成项目,每年学生参与人数众多。(3)工程创新训练。各学院结合专业特征,自主开展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品牌,如鸡蛋撞地球、创业计划大赛等,每年参与的学生人数众多。学生创新意识促使实验教学中心较好地构建,为实验室开放添加了新的元素;中心在创新活动服务中较好地照应学生创新活动获得了双赢的效果。

2分层次开放型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内涵式建设

软件平台建设归属内涵式建设,表现为提升质量的特点,通过一些政策及制度的执行,使硬件投资获得最大的效益;内涵式建设是推动实验室稳定发展的路径[4]。

2.1组织机构与开放运行模式

创新平台,执行2个等级的管理:一个是学院管理;另外一个是学校管理,中心担负校师资处、信通学院的责任,下面是实验室管理员及学生科技社团等。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吸收先进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全天候向学生开放,学生能够及时进入到实验室,开展实验项目,科技创新平台在经费及实验仪器等上提供协助,让学生受益范围更广,促进了学生高效合理的学习方式,所以,硬件平台在内容及时间上均处于开放状态。实验室管理形式,“轮换值班制”,同时结合了学生骨干代管;在工作期间,交由实验室管理员值班,在假日时间内,学生科技社团负责管理。学生通过刷卡,进入及离开实验室,交给“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统计学生的信息,并做出记录,及时监督及控制实验室运转。

2.2链条式实践类公共选修课程体系

实践类公共选修课及学生科技创新平台逐步策划,同时投入开设当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这些课程包括“校园DV”策划与制作、“控制模型制作与训练”及“SOPC技术与应用”。尤以“电子制作”归入到工程训练中心当中,“单片机”培训讲座等一些竞赛活动并未归入到教学计划中,这些课程包括了从大一到大三学年,将着眼点定位在培养学生兴趣上,将实践融入到拓展当中,在科技赛事指导下,建立对外开放的链条式教学体系。课程特点突出,课程和创新实验室彼此之间相互支持;课程主题是学生科技创新;课程多是实践;课程结合竞赛;课程有一定的趣味性及知识性,对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上具有突出的作用。(1)构建链条式实践类公共选修课程群。实践类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2)模块化课程内容设置课程使用了模块化的训练方式,各门课程均设置了若干制作项目,当完成其中一方面,便达到了课程要求。(3)开放式课程实施模式,因为学生作业负担比较繁重,较少有时间参与到选课休息当中,课程选用了开放式的实施模式,不对上课时间做出硬性规定,让学生自由主动地完成课程。(4)课程变竞赛实践课每年考核不易把控,以“课程与竞赛相结合”为思想指导,课程结束之后,组织开展相关科技竞赛;以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且以竞赛成绩为准,公平公正地考核学生学习成绩效果。(5)从课程实践成效上看,链条式实践选修课程从推出以来,备受学生喜爱。选课的学生非常多,课程已经生成品牌效应[5]。课程于秋季组织开展了选课大会,以全校不同专业学生为对象,开展课程咨询服务,有很多学生踊跃采与,氛围激烈,会后,实验中心接待了许多报名人员,尤以大一新生人数更是较多使创新教育受益范围更广。

2.3打造多元化师资队伍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种对外开放的新的自主学习形式,要求指导教师保持非常强的工程技术能力,能够较好地进行实践操作;需要教师保持良好的责任心,长期处在实验室最浅显。为达到上述要求,打造了多元化师资队伍,专业教学与辅助教学相互结合。中心勇于创新聘用制度,面向社会选取合适的人才,聘请这部分教师担任授课,且将院系有意愿的青年教师吸纳其中,作为专职教师。创新平台当前专职及聘用教师各有几人;负责选修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科技创新。且在使用中心勤工助学岗位后,成立新实验室助教,聘请有一定资质及学历的优人才作为助教,因为这部分人才具有创新实践能力,辅助教师在除工作时间之外的一些时间管理创新实验室,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引导,让学生做实践活动,更好地凸显传、帮、带的职能;使课外辅导问题得以解决[6]。不断生成科技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营造良好的科技人才队伍的结构。切实凸显大学在科技人才培养中的资源及基础作用,切实发掘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让具有实力的研究机构和知名大学保持合作关系,在高等教育计划体系中纳入高级科技人才培养方式。将培养优秀的科技、管理人才作为工作重心,组织相关人员外考察学习,鼓励大家继续教育,在各类培训与教育方面,提供了时间及经费的支持。让研究生培养水平提升了一个更高层次,达到资源共享目的;开展课题的专项调研,进行技术项目的改造,培育了一些通晓科学先进技术,又有企业经验且能在一些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群,以更好地满足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提倡研究机构、大学企业,一同参与制定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协助企业参与到教学实践当中,让产、学、研形成一个整体,健全教育体系,凸显企业职能,强化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工作。着力引进及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在引入科技人才过程中,继续搞好当前政策、真正解决科技人才工作待遇等一些问题,逐步研究及设置相关人才引入的建设性政策,为高层次人才的引入搭建良好的平台。加快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人才高地,利用围绕院士的科技团队力量,引进高端人才的特色品牌与成功经验,突破关键技术、培育创新团队,切实突出市场机制在人才配置当中的功能,注重引入国外高水平的人才,特别是善于组织研发和成果转化的科技企业家,掌握核心技术的海归人员加入到创新创业当中。完善人才结构,鼓励科技人才逐渐汇聚到研发机构及创新型企业。推动协同创新,以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吸引一个团队,提升一个产业,积极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开展高校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搞好现有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爱才,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鼓励人才自我提升,大力引进“创新人才”,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构建完善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加大人才引进的投入,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建立健全良好的用人机制。执行灵活策略,最优配置人才资源。在引导用人方面,逐步向企业聚集。企业主导着技术创新,是优秀人才的集聚之地。在政策指导下,改变现阶段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之处,使人才更为合理。让企业真正变为人才、经济、科技的主体。逐步健全包括科技人才、企业创新创业在内的政策制度,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强化政府人才宏观管理、清理和规范人才招聘、评价,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创新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方式,健全人才管理服务体系,深化人才公共服务机构改革,积极培育各类专业社会组织,完善人才诚信体系,构建围绕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机制,让企业科技人才更好地与科研机构与国内外大学进行合作,让创新人才更好地积聚,发挥人才优势。通过智力指导人才引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主动拓展智力供给,驱动不同市场主体引才引智的内生动力,更好发挥高端引领作用,强化入选专家的服务与管理发挥重点示范作用,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等引智工程,采取项目合作及研发、智力利用等多种形式。如,企业向外寻求合作伙伴,挂靠到科研院校。以合理流动的形式,使人才得以重组及优化。以合理流动的形式,有发展的眼光和大人才的观念,引进、培养和使用等更新体制与方法,突出人才资源配置中市场的主导性职能,使人才得以重组及优化,较好地配置人力资源。逐步健全科技人才的评价与奖励制度。在制定具体政策时,注重指导用人单位对各类型人才通过分类评价的形式进行管理,避免一刀切情况的存在,重视科技人员实际能力:调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指导社会更关注科技人才的奖励,同时突出政府奖励的重点,改变以往科研工作以奖励为中心而开展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派生待遇情况。完善科技奖励制度,积极鼓励大院、大所、大企业制订人才培养规划,引领科技人才服务经济建设;突出应用导向,逐步优化“成果应用证明”的取证规定,加强奖励成果的应用导向,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产学研用”深度结合,在参与国家重大工程之后,构建达到产学研合作出成果,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出成果,在关键科技计划项目指导下,一同推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利用成果,推动创新成果向一线聚集;突出公平公正,完善机制、规范操作,逐步健全科技奖励评审机制,初评中采取100%省外专家,充分接受全社会监督,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把科技奖励评审权力纳入制度范围内。营造科技人才成长的优良外部环境。致力于健全政策,优化服务。突出人才价值,为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改变人才流动中单位及地域等的旧观念,鼓励创新,鼓励风险意识,执行人才柔性流动。还是原有的人才性质,不转编制关系,且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提供良好的照顾。强化人才服务体系构建。搭建科技人才服务平台。真正解决人才存在的实际问题,如落户及子女教育方面的问题。提倡学术自由,克服浮躁。在制度建设之下,形成良好的学风,避免出现低水平的多次的短期行为,指导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独立自主的科学研究,提倡大突破的科研成果。较好地维护知识产权,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严厉查处各类侵权行为保护科技创新人才权益不受损害,调动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切实凸显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的功能,健全相关法律及法规,鼓励其他合法资金进入风险投资运作。通过“政府购买”特殊政策让一些风险大及短期内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让其更好地转化。加快构建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科技人才的管理的有效实施。在制定及管理科技人才相关政策时,发挥评价作用,较好对科技人才管理实施行政干预:逐步梳理和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健全科技人才队伍管理体制。

2.4培养学生科技社团

自觉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发现及解决、验证暑期社会实践问题。专业教师引导尚未解决的问题。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增添社团的活力,培育社团广泛的群众基础。从科技竞赛入手,暑期社会实践为学科竞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每年开展各类竞赛,如程序设计大赛、创业大赛等,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国家举办的“挑战杯”刨业大赛等活动。激发他们强烈的参与热情,以激活社团动力。由运行机制入手,健全科技社团体制。首先,学校对科技杜团活动提供引导意见,切实注重科技社团。其次,健全社团指导教师奖励及肯定机制。要求专业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将社团教师工作和教评定职称、评优等结合起来。再次,制定社团评定机制。让所有学生均自愿加人科技社团中。最后,逐步健全激励机制。敢于让课外科技活动做得不错的学生免修一些课程,以物质形式奖励科技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出色的学生科技社团,一般会培养出优秀的创新人才。在该中心大力扶持下,学生科技社团逐步进步,当前建成的团队包括“E唯协会”、“信通科协”。要求协会应热爱自己的专业,多次投入实践当中,创新电子,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创新实验室,配置了日常中经常使用的电子器件及仪器设备等,全部交给委员自行管理。且借助各类活动,如技术培训、学科竞赛等,采用社团形式,以点带面逐步渗透到创新教育受益上,让他们变成学生电子科技创新的汇聚地。经过多年的建设,“E唯”常年注册会员非常多,本协会被赋予了“全国优秀学生社团”的称号。

3分层次开放型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的运行

创新平台当前已经投入运行,是本校规模比较庞当运行效率最高的载体平台,无论是规模上,还是管理上,均趋近国内标准。搭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之后,该教学环境向公众开放,为学生提供的部分器材、机位是不收取费用的。平台的运营方式、管理模式、运行模式,这些均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难题。平台向全校开放,每年接纳的学生课外创新人数接近50000万次,公共开设了创新课程5门,每年招收的学生在1200多名,总共课时510;总共担负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30项,参与到国家及省级创新竞赛32项,从中获得奖项520项,公共参加学生3000余人;尤以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组织700人参加比赛,参加比赛的人数在全国范围内是最多的;最终获得国家一级奖项3项,二等奖9项,省级奖75项;在竞赛引导下,让大学生创业层面更为广泛,受到政府组委部门的高度认可。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处于开放运行当中。我们支持的方式是,吸收图书馆管理模式中净化部分,全天候均处于开放当中,开放时间从早上的8点起,到晚上的10点,我们将其称之为计划外开放;但“模电”、“数电”等都是实验当中不可缺少的课程,也就是计划内开放。从中不难看到,相比计划内开放,计划外开放更加复杂,需安排专业教师提供引导,进行必要的管理。本中心配置了此种类型的实验室7个,安排5名教师提供引导,并予以管理。本院创建了科技创新的岗位,为学生提供引导便利。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岗位。一些实验室交给学生社团,由学生自行管理,室内设置了工作台与不同类型的测试仪器,学生科协设置值班员岗位,全天候均处于开放状况。此外,我们支持,科技创新实践平台的存在是为了给出色的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提供载体及平台,如小型可控潜水艇团队、智能楼宇控制团队等,实验室为他们提供了固定的机位与具体的条件。如此团队能较好地承袭特色项目,受到国家组委会高度赞扬,不断积累,打造学校良好形象。因为现阶段加盟科技创新学生人群变得越来越多,为调起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本年度实行“课外导师制”,将志愿及符合条件的教师组织起来,免费为学生提供引导,该举措的实施,凸显辐射示范作用,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4结束语

搭建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培育创新型人才这是一项庞大且系统的工作,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变革,需要教师拓宽自身知识层面,掌握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且教师还要甘于奉献自己的事业。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培养模式、革新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投入更多的时间及精力,不断地进行探索,培养优秀的学生人才,促使学校发展,适应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这是各教师应切实担起此项职责。

参考文献:

[1]吴克瑛,冯建玲.研究型大学在国家重大项目中应发挥更大作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z1):243-244.

[2]王伞,赵旦峰,刘文智,等.分层次开放型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322-325.

[3]王海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通识型化学开放实验平台建设与实践[A].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0分会:高等化学教育[C].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2014:1.

[4]王松武,刁鸣.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涵建设与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4):6-8.

[5]何万国,何华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实践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130-133.

科技创新平台管理范文8

一、工作现状

(一)加大项目申报力度,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着力打造人才发展高地,在全社会营造了“人才优先、企业优先、科技优先”的良好环境。

项目申报力度进一步加强。今年以来,扎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培育及认定工作,目前,组织了10家企业申报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并培育和组织30家以上企业申报部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获批21家。积极与上级科技部门对接沟通,准确掌握信息,及时做出反应,科学制定包装申报科技创新项目计划,已组织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4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省级重点新产品1项,省级人才计划项目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天涯种业“5511”重大专项获批后续资金220万元,且该企业承担的“协同创新体”项目接受了市科技局组织的中期检查并获通过。

科技投入总量进一步扩大。2020年,全区科技专项经费14991万元。近两年来,18家科技创新企业获得“引导基金信贷通”贷款资金7200万元,77家工业企业获得“财园信贷通”贷款资金8.19亿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科技人才创新创办经济实体180个,兴办农业特色产业项目80多个,引进了长益光电等一批科技型企业,回归资金达15亿元。

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完善创新人才引进扶持措施,出台了《区湘(东)人回归计划“实施方案”》。今年6月,我区面向社会公开引进13名硕士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解决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享受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待遇,硕士研究生享受生活补贴金额为1000元/月,博士研究生享受生活补贴金额为2000元/月,连续享受3年。充分利用省“赣鄱人才计划”、“双千计划”、“昭萍英才”等先后引进了留日博士孔力团队、上海大学钱光人教授团队、昆明理工大学宁平教授团队、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李华博士等。近两年,全区引进院士3人、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2人、博士29人、硕士11人,实现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和质量新突破。

(二)搭建研学转化平台,科技创新载体不断完善

围绕工业主导产业和农业特色产业,通过组建科技创新平台载体,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转化科研新成果,有力提升了全区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全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4家,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培育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名,省级科技创新平台6个,省级创新人才和团队2个,实施省市科技研发专项23项,全区工业增值税连续两年递增1亿元以上。今年11月,我区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和工陶院精细陶瓷有限公司获批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获批省级高端研发机构。

针对工业陶瓷产品低质同构、科技含量低等问题,我区投入1.2亿元建设工业陶瓷科创中心,购置中试和小试设备,打造开放共享的科研平台,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打开成果转化通道,取得了很好效果。

出台一揽子优惠政策。组建省级工业陶瓷技术研究院负责平台经营管理,对科研团队拟开展中试的项目组织论证,对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予以立项支持。目前已有7个项目正在开展中试。对入驻公共创新平台的服务团队设置三年过渡期,过渡期内政府每年补助研发经费500万元,项目成果收益滚动到运行经费当中,科研团队人员还可以技术入股参与新研发产品投入市场后的分红收益。对企业自主引入创新团队开展科技创新的,给予设备购置资金补贴。对加入创新联盟的当地企业和团队,优先推荐申报省“双千”、市“昭萍”人才等项目。各项政策实现保障科研团队骨干成员年基础收入不低于30-50万元。

开展一系列校地合作。区委主要领导带队,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接,目前已引进3个研究院常驻科创中心,分别是由中科院院士张统一领衔的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产业工程研究院,由湖南大学教授肖汉宁领衔的先进陶瓷研究院,由工学博士张伟儒领衔的山东工陶院分院。为了使进驻的人才团队安心搞科研,区政府对每个团队每年补助研发经费500万元、运营经费100万元,并设立5000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清华大学、昆明理工、佛山陶瓷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也在科创中心设立了流动专家工作站。

提供一条龙配套服务。设立区工业陶瓷服务中心(正科级事业单位),专门对接科创中心的人才服务工作,打理专家教授衣食住行等后勤事务,负责科创平台所需设备采购、资金拨付等一切配套工作。同时,通过解决事业编制、发放引才补贴等方式,引进化工、材料、环境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为科研团队补充新鲜血液,全力保障创新团队心无旁骛投入科技创新。目前全区各类创新平台共有研发人员120余人,正在开展20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28人,博士7人。

(三)推动产研深度结合,创新驱动作用不断显现

打造科研平台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产业升级。为破解“企业的需求专家不知道,专家研究的成果没有企业承接”这一难题,我区积极穿针引线,促进企业与科研团队深度对接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产研一体化。上海大学研究院与7家工业陶瓷企业成立创新联盟,每家联盟企业每年支付研究院创新引导资金10万元,可以共享研究院创新平台设备和检测等服务。浙江大学与区达成共建联合研究中心协议后,第一批就有10家企业向研究中心申请研发课题。

科研订单化。创新联盟企业每年向研究院提出新产品市场需求,研究院负责新产品实验和小试,企业负责中试,新产品研发基本完成后,研究院团队进行性能评价,联盟企业根据评价结果,负责新产品的产业化。最终,研究院和联盟企业共同研发的新产品将以股份合作形式进入市场,保障了研究院和企业共同享有新产品成果转化的市场收益,同时还可实现通过科研平台孵化新企业的目标。

发展差异化。坚持组团发展、错位发展,科研平台与各联盟企业分别确立不同的研究方向。在工业陶瓷领域,通过科技创新逐步汇聚工业环保领域多个环节,未来可实现企业订单在“一站式采购、一站式解决”,形成产品特色鲜明、工艺技术先进、专业化分工明细、市场竞争有序的产业集群。目前,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与普天高科公司联合研发的产业污染物高温一体化协同净化集成装备项目进展迅速,有望填补国内空白,其核心产品叠加催化剂后市场单价由1300元提升到10000元左右。与和鑫高科共同研发的新型泡沫陶瓷低温脱硝新材料将填补国内低温脱硝需求的市场空白,产品中试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目前正在筹备投入生产线。

(四)整合科技优势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卓有成效

充分利用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团资源,积极与企业牵线搭桥,引进农业生产新技术,和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农大吴红翔教授合作,引进“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中无抗化源消减配套技术”,为企业节能降耗增产提供了新技术,并每年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0余万元;市赣西二头乌公司与南昌大学丁能水教授合作,引进“赣西二头乌猪的保种选育”技术,使赣西二头乌公司成为国家农业部二头乌保种选育基地。

积极促成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区内农业企业联姻,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当地的产业,市七彩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爱格丽葡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新增产值400余万元,带动就业15人;市立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从省农科院引进“稻鸭共作技术示范应用推广项目”,每亩增收400余元,为公司带来直接经济效益40余万元,并带动周边种殖产进行推广应用,效益十分可观。

二、主要困难

总体来看,我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势头良好,为经济社会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技术创新水平比较低,产品相对低端,市场核心竞争力不强。

三、今后打算

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政策落实力度,加快推进研发平台建设,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努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贯彻落实好科技创新政策,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加强对基层企业科技工作的指导,防范和化解科技领域重大风险,全面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二是做好科技计划管理工作。重点搞好调研、筛选和储备项目工作,完善全区工农业科技档案和科技计划项目库,精心组织项目向国家、省、市科技部门申报,提高申报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力争项目上有新的突破。同时,做好已列项目的跟踪问效、检查督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是深度抓好产学研合作对接。围绕我区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实际需求,深化与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着力推进与浙江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对接。继续做好相关研发平台的跟进服务工作,重点支持和鑫高科新型泡沫陶瓷VOC催化新材料项目、华填化工陶瓷废弃氧化铝回收再生利用、长益光电紧凑型高分辨率成像镜头研制、可见-近红外宽波段超低反射膜研制、超表面微纳结构的成像技术研究等项目,力争有多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四是持续加强招才引智工作。积极对接国家“”、“”、省“双千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结合我区主导产业,按照促提升补链条的需求,广泛捕捉科技成果和人才信息,积极做好服务对接,力争新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团队。

五是抓好科普示范工作。建设一批科普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科协、农业等部门的专业人才优势,整合智力资源,增育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实现一村一品,逐步形成产业化。通过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组织科技人员服务团送科技下乡、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等有效形式,做好经常性的科普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