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举措范例

技术创新举措

技术创新举措范文1

【关键词】工业企业;精益管理;管理创新

1引言

在当前的新经济环境下,工业企业市场竞争加剧,而工业企业在应对日益加剧的竞争中强调了精益管理。由于工业企业的特殊性,工业企业如何对管理进行细节控制,对成本进行缩减以及对效益进行提升,是工业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出独特优势的重要举措。精益管理已成为一种大型工业企业流行的管理方式,其本质是工业企业能够利用最少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价值,以达到效益的最大化[1]。而精益管理在工业企业中的体现一般为精益制造、精益生产、精益营销以及精益物流等内容,更具体地表现为工业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举措[2]。而管理创新作为工业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能将工业企业的制度、技术与管理相互融合,使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实现降本增效是工业企业能够在严峻形势下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2工业企业的精益管理创新

2.1三个创新方向

工业企业的精益管理具体来说是工业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而精益管理创新的方向一般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方面。(1)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建立健全与当前创新型工业企业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首先,工业企业创新人事制度,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等,着力培养创新人才,激发员工创新活力。其次,深化改革生产制度,结合科技、技术创新的新举措建立健全新的生产供应规则和措施,加强工业企业生产运行创新投入,完善原料供应生产的高效机制。此外,工业企业着力改革创新营销制度,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营销管理制度,推动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营销模式。(2)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工业企业在当前生产经营技术的基础上的改进以及对先进科学技术的转化、吸收和运用。在产品原材料方面,扩大产品原料供应来源和品类,在传统加工技术的基础上改进产品研发、生产技术,持续突破生产过程中瓶颈,提高产品质量,推进产品工艺等新技术、新设备的改造,实现科技创新升级。在生产流通方面,提升整体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有效改进信息收集、处理和扩散,提升信息传递、资源共享的效用。在市场营销方面,推进客户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改进产品精准营销模式,通过对消费者需求及市场状态的预测和分析,激发产品市场活力[3]。积极探索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先进技术,推进“互联网+营销”模式创新。(3)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工业企业吸收和运用适用于自身企业现代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现代管理理念对于新经济环境下的大型工业企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能够帮助工业企业尽快适应新形式的变化并且在新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不仅对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产生新的指导,而且对工业企业的经营活动也产生新的要求。通过运用目标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管理方法和手段,推进工业企业管理创新升级,为工业企业的整体精益管理创新提供保证和支撑,搭建工业企业求新创新平台,充分挖掘工业企业创新要素,提升工业企业整体创新活力,推动工业企业整体的结构性改革,加强新的理念和技术的运用,提升工业企业整体效益。

2.2工业企业精益管理创新的问题与不足

精益管理创新已受到工业企业行业的重视,对工业改革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在工业企业的精益管理创新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工业企业还需要进一步树立先进管理理念。虽然当前工业企业已经先后引进一些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但是在工业企业管理理念的扩散和转变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在管理理念的引进之初,可能存在对理念不认可的情况,进而影响管理人员对管理理念的认可和推广。而在管理理念的推广时期,管理人员对先进理念的认识不到位或者存在因循守旧对新理念的排斥等对管理理念的树立和深入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进而影响企业整体的创新进度和效果。(2)工业企业的创新举措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先进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工业企业虽然积极开展创新活动,但工业企业创新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需要有长期的战略规划以及短期的具体措施。在工业企业进行精益管理创新的过程中,由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举措不成熟、难施行等,工业员工的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佳,容易导致企业创新举措难以施行,难以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局面,进而影响工业企业改革效益、管理规范。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管理创新未能充分融合工业企业制度、技术和管理的情况下而对企业的业务活动进行整体创新改进,降低了工业精益管理创新的整体效益。(3)工业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激发。精益管理创新说到底还是需要全体员工的思维及能力创新,积极配合企业发展改革,主动参与到每一项创新活动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业企业成本,才能获得整体效益最大化。在企业中管理人员虽然对管理创新等实施的参与性、积极性比一线员工较高,一线人员由于动力不足或思维局限等,多数认为事不关己,对管理创新的工作不主动不参与,影响了工业企业整体的创新理念和方法的推进。而管理创新来源于生产实践,只有一线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创新行动中,主动为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献言献策,才能更好的为工业企业提供最有效的创新点,加强工业企业整体创新力度和效度。

3工业企业PDCA闭环管理创新

在工业企业精益管理创新的过程中,管理创新无疑是创新的重点。管理创新是在当前资产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的基础上,利用工业企业现有资源,将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相结合,形成完善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促进工业企业管理系统综合效率、效益的不断提高[4]。有些工业行业的特殊性要求工业企业的经营目标不仅是效率和效益,还是一定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工业企业实施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充分应用PDCA闭环管理理念和方法,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创新性和工作积极性,形成“基层基础管理创新上水平”的长效工作机制,从而推动工业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逐级分解、层层落地,实现工业企业整体效益水平的提升[5]。PDCA闭环管理分为策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改进(action)四个阶段。策划阶段是制定目标及相应计划的阶段。执行阶段是根据制定的各级计划进行实施和操作的阶段。检查阶段是检查和分析计划执行的过程和结果并进行经验总结的阶段。改进阶段是分析和处理各级出现的问题,并通过书面形式将经验总结和汇报;通报绩效考核指标和结果并明确问题的改进方案。具体来说,PDCA闭环管理可以分为八个环节。(1)分析现状,制定目标。对工业企业近期的经营现状和行业情况做充分地分析,找准工作重点和突破点,制定工业企业长期和短期目标及工作思路。依据现有工业企业生产能力,明确工作任务和分工,注重生产经营瓶颈的解决,突出工业企业特色和亮点,探索产品高质量发展和工业企业高效经营的新思路。(2)分析论证目标可行性。通过对工业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寻找影响工业企业目标的影响因素,如市场监管、制约措施、品牌效应、消费者需求等因素。明确主要影响因素,找到影响工业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总体目标进行逐级分解,论证各级目标的可行性和完成措施,同时制定好对应的进度安排、检查反馈要求。(3)制定各级目标的具体措施。各级管理者主动学习行业内先进经验,对成功案例的经验措施进行有效的消化和吸收。根据既定目标,以当前工作内容为基础,细化各部门工作任务,将主要考核指标和任务明确至对应的责任人,制定任务分解相关图表实现工作内容进度和工作质量的可视化。(4)制定工作评价标准。工作评价标准相当于工作绩效考核指标,应该根据工业企业总体目标和措施,以各级部门的具体目标和措施为基础,参考工业企业历史数据和行业标准数据来制定评价标准,为之后的工作监督检查和反馈提供依据。(5)工作执行和过程监控。各级部门根据工作目标和计划开展工作,管理人员注意人、财、物等的调配,如遇到问题及时调整和反馈。监管人员依据工作评价标准对各级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记录反馈,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必要时寻求专家的帮助。(6)检查工作执行结果。根据工作评价标准,将工作结果与目标进行比对,阶段性的反馈比对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总结汇报,及时纠偏。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将检查数据可视化并及时公布,使各部门看清自己的短板并共享经验相互学习,同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做进一步的指示,及时解决当前或预见的问题。(7)将成功经验标准化。对于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及时准确的检查和反馈成功经验的重点和难点,把握关键信息数据,必要时用流程图将成功案例进行标化固定,为今后的检查、整理和学习做准备。(8)查找新问题和经验推广。总结整理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工作亮点、关键点和优秀经验,并将其推广、转化、应用。同时继续查找工作中的新问题和遗留问题,进入下一阶段的PDCA循环工作。

4结语

通过对工业企业精益管理创新的分析,发现当前存在诸如先进管理理念不够深入人心、管理创新举措不够深入融合、工业企业员工创新积极性不佳等问题,而工业企业运用PDCA闭环管理理念和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通过目标分解,调动基层员工的创新和工作积极性,能够帮助工业企业更好的进行管理创新,产生更大的整体效益。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管理创新并非一时之功,需要工业企业长期的努力和奋斗,PDCA闭环管理方法只是为管理创新提供了一定的手段,此外还有其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也应该运用到工业企业管理创新之中,甚至应该根据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几种管理方法综合运用,推动工业企业朝着高质量、高标准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波,马国栋,艾继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烟叶精益物流管理探索与实践——以重庆市为例[J].中国烟草学报,2017,23(5):114-120.

[2]李克宁,李婧妍,吴丹.浅析加强烟草商业工业企业精益创新的有效途径[J].全国流通经济,2017(30):18-19.

[3]吴犁.“互联网+”背景下烟草行业管理创新问题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0):217-218.

[4]薛丽.烟草商业工业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商业,2017(34):90-91.

技术创新举措范文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创新举措

一、大数据技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

(一)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互联网化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用大数据技术的第一个优势在于可以促进其互联网化发展,帮助企业在实际工作中结合数据信息对人力资源潜能深度挖掘,从而让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可以得到合理使用。对大数据技术的充分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搭建优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过详实的数据信息实现对员工的有效激励,让企业的生产销售效率都得到明显提升,不断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二)为人事工作的安排提供量化参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用大数据技术的第二个好处是可以帮助人事工作安排提供量化参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过大数据的支撑可以对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分析甚至预测,也就是通过大数据手段对人力资源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行为实现预判,最终形成集中管理。概括起来就是大数据技术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信息数据的量化支撑,帮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升整体效率。

(三)实现优质人才数据管理模型的构建。应用大数据技术的第三个好处是可以实现优质人才数据管理模型的构建。通过对员工数据实施整合让公司能够根据业务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公司内部的管理路径完成人才数据管理模型的构建和使用,构建和使用该管理模型的好处是可以让人事部门制定出最科学的管理方案,让公司在科学方案加持下强化企业的整体用人效率,帮助公司强化向心力,为现代工作模式的实施打下基础[1]。

二、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管理理念根深蒂固。虽然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国内很多企业的生产销售等业务环节均已开始应用大数据技术,但在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却毅然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管理理念。在“大数据时代”,部分企业管理者和相关人事部门的管理人员无法深刻理解并接纳大数据,而部分管理人员认为,只要企业能够继续运营下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不需要发生任何改变,大数据应该单纯的为企业业务经营而服务,不应该再耗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将大数据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2]。这种片面的想法更关注工作模式改变所带来的短期阵痛,却在更长远的时间维度上阻碍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发挥和企业的成长。

(二)企业未能与时俱进开展变革。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业务运营中应用大数据技术,业务层面的改变也开始倒逼企业管理模式出现变革,这些变革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尤其是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了新时代独有的能力要求[3]。在这种要求下,只有既懂得大数据又懂得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性人才才能开始胜任新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将大数据的相关理念和技术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并向他人传播新的工作理念,以推动工作模式的改革。但是在国内传统企业占有绝对比重,与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不同,这些传统企业有较多的历史包袱,因此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很难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与时俱进的变革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这些企业依然以传统的管理考核指标来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虽然这些人具有非常强的管理能力的并且也存在人力资源方面为企业做出过诸多贡献,但正是由于他们过去的成功经验导致了路径依赖,较难接受和学习现代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工作模式向大数据方向转型较为抵触,在工作中也很难真正把大数据利用起来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分析。

(三)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大数据时代暴露出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第三个问题在于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由于过去的管理模式缺少有深度的数据来衡量员工实际能力和贡献的差异性,因此绩效考核与员工的实际薪酬并不能真实反映员工的能力。而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如果企业不能合理的评估员工的能力和贡献,则给出的薪酬水平不是偏高就是偏低,一方面企业的整体薪酬水平过高会导致人力成本高筑,另一方面企业的整体薪酬水平过低也会增加员工的离职率和流动性。

三、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举措

(一)结合大数据技术开展人才招聘与配置工作。无论对于新兴的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来说,人才的招聘和配置工作永远都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核心的内容,只有紧跟企业发展的需求变化来进行人才招聘,同时依靠科学的评价体系来分析不同人才的能力以实现人岗匹配,才能让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真正发挥作用。企业在招聘和进行人岗匹配的工作过程中可以有效应用大数据技术来构建大数据处理平台和社交网络,并在社交网络中整合包括招聘目标这类企业潜在员工在内的所有员工的工作信息、社会关系和工作能力,同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具体的数据来为企业的人才选用判断提供参考依据[4]。大数据技术可以根据企业发展计划的实际要求,对人才的综合能力和潜在能力作出有效判断,在数据库中的为企业每一个空缺位置匹配最合适的人才。从而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回归其本质,也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并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果更为显性化,充分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企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二)在大数据技术支撑下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除了人才的招聘和岗位配置,人力资源工作开展的第二项核心内容就是为公司每一位内部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这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为员工负责的重要表现。通过和大数据技术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开展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能力。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国内企业可以收集和分类所有员工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一项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然后通过对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合,反过来对所制定方案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估,同时还能对方案实施后的效果做出预测,通过大数据辅助手段来不断调整和优化每一位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大数据技术的引入和实施可以帮助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最终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三)引入大数据技术创新薪酬激励方法。所有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都要重视薪酬激励体系的科学性,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引进,可以实现对薪酬激励的客观分析并对薪酬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企业为每一个不同的员工制定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从而提升薪酬激励的实际效果,最大化地激发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潜能和动力,让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整体上得到提升。在企业内部完成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的人才激励模式建立后,企业可以综合全面的掌握员工的基本工作效率、工作状态和工作能力等多方面的量化结果。在对这些量化数据进行综合解读的基础上就可以为员工制定个性化的激励方案,即使企业内部的员工千差万别并有各种不同的差异化需求,企业也能通过多元化的人才激励方式来最大化的调动人力资源的潜能,通过科学合理且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引导员工不断为企业的业务发展作出贡献。

四、结束语

本文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举措进行了分析,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企业必须要注意从多个维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大数据方向转型才能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性的反复强化来探索并建立新的管理系统,从而实现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力管理模式。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大数据转型,则可以帮助企业预判员工的工作行为、帮助科学准确的评估员工能力和贡献为员工匹配合适的薪酬激励,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达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宁,张惠康.“互联网+”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4):63-70.

[2]王苗.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路径[J].中国商论,2019(21):118-119.

[3]钟文浩,陈胜军.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发展的途径[J].中国商论,2020(06):23-24.

技术创新举措范文3

近年来,建筑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推高了对于建筑项目施工技术要求,一些传统的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施工技术需要,但从现状来看,在施工技术创新上还存在着创新不足,守城有余的现象,有的甚至成为了制约整体建筑工程质量的一大短板,本文主要针对这一课题展开探讨,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特点,找出创新不足的环节和根本原因,提出针对性创新性的意见建议,希望给相关专业人士以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创新

引言

科技的进步使得很多先进施工技术不断被应用到建筑施工中去,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但实践中也要看到,随着建筑产品的越来越“标新立异”,出现了诸多的非对称性、非传统性的典型建筑,如北京央视大楼,上海世贸等等,这些建筑的出现对于建筑施工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要求,不断挑战着传统的施工技术,新的形势下,创新必须成为建筑施工技术的时代主题和最强音。

1建筑施工技术实施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这是时展的需要

我国近年来提出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口号,也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见创新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对于建筑施工技术同样如此,不创新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就会败下阵来,不创新企业发展就会缺乏动力源泉,这对于提升经济增长效益,转变发展方式意义巨大。此外,创新对于企业来说,还能较好的降低企业能耗,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创新,企业产品战略将进一步多元多样,品牌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其内部管理效率也必将进一步提升。

1.2这是提升施工水平的需要

我国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相比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几年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差距正在缩小,虽然当前建设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这终究是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还必须靠发展创新来解决,关于工程技术的发展创新还必须坚持“自主”为原则,作为工程行业的企业家来说,还要有更多的大局观念,长远发展的理念,切实以技术创新为支撑,除了经济利益外,更要着重加强施工技术的发展创新,加速技术创新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步伐,为自身将来在国际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1.3这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内涵:①从“需求侧”来说,技术创新可以最大化的满足客户需求,打造更好的产品;②从竞争力来说,上文也提到,技术创新有利于站稳市场脚跟;③从切实利益来看,技术创新能减少人力物力,技术代替劳动力,提高效率可以降低成本,同时还能享受国家在政策、税收方面的优惠;④从社会形象来看,技术创新在内部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外部来讲,企业形象会得到较好的呈现。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主要特点

(1)具备固定性的特点。固定性主要指采取固定的施工技术,亦指施工技术较为成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广泛性,比如混凝土施工技术、钢结构施工技术等,这些技术是施工最基础技术。(2)具备流动性的特点。流动性主要指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虽然施工的标准要求是一定的,但人员的流动必定会造成施工技术的差异和变化,产生技术的多变性。(3)具备渐变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施工技术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就建筑工程本身而言,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系统,所以渐变性也是一个显著的特征。(4)具备整体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建筑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构成是复杂的,很多工序之间均是紧密相连的,更需要彼此之间的配合协调和沟通。此外,建筑施工受外界环境影响也较大,也较易受到干扰。

3建筑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1)在基础理论研究上,局限性较为明显。对于传统土工工程施工技术研究来说,实践和基础理论研究一直处于两条线展开,但相互间的交集不多,基础理论没有发挥其支撑和指导作用,也产生了不同的研究方向,这为以后技术创新研究埋下了不少难题。(2)还有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对于当前一些先进的理论如最优控制、非线性等与实际工作结合还不够紧,有的可以说是严重脱节,而更多的是停留在论文中,必须认识到只有真正将其落实到实践中,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3)施工标准还有局限性。现阶段工程施工中,由于目标不明确,准备不充分导致工程标准不明和模糊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在此现状下要将施工水平提升到一个创新层次,则稍显“拔苗助长”。(4)技术创新缺乏人才支撑。从目前土工工程施工管理来看,管理上的漏洞还不同程度存在,比如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的问题,多头管理的问题,除了问题推卸责任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根子上原因还是缺乏管理人才,这也势必会导致技术创新较为缓慢.

4建筑施工技术创新举措分析

4.1树立强烈的建筑施工创新理念

自从我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土工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眼光就不能仅仅定位于国内这个市场,而应该定位于国际市场,瞄准前沿发展才能使自身稳赢不输。在当前国际市场洗牌加剧的今天,谁拥有核心知识产权,谁的创新发展更快,谁就是市场上的“王者”。所以作为施工企业来说,要不断强化所有人员创新发展的理念,资本优势固然是很大的优势,但如果资本优势不能及时转化为技术优势,企业的生命力将不会长久,不创新就落后,不创新就被淘汰再也不是一句口号。

4.2建立健全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机制

当前施工技术创新更新速度很快,创新工作也不是一项一撮而就的工作,而是要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理论研究而产生,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就是要建立和完善这种创新制度机制,让创新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让创新组织有强有力的团队,让研发不是空中楼阁,使创新工作真正落地。

4.3加强建筑施工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的问题,作为土工工程建筑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不仅仅是土工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人才,对于一线员工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普遍存在素质低下,创新意识不足,能力不足的困境,针对这种情况各级企业要切实重视并拿出有力举措下大力解决这个问题。①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人才的引进,目前各大工科院校基本均设立了土木工程系,整个社会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人才储备,还可以吸引学院专家教授为我所用,以聘用为“顾问、客座教授”的形式对企业加强指导帮教,进一步拓展延伸,还可以与院校开展产、研、学“一条龙”合作。②对现有员工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两条腿模式加速人才生成,所谓“请进来”就是将一些专业知名度较高的专家学者请进企业,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传授。所谓“送出去”,就是将一些骨干力量送至专门培训机构展开培训。③在土工工程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要建立人才梯次,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加强人才带教,采取普遍带教、技术难题攻关等形式加速人才生成。

4.4积极激发内在创新活力

目前全国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作为土工工程建筑施工企业,也必须积极跟上时代潮流,在企业内部展开大众创新活动,在强化创新理念的基础上,区分施工前、中、后展开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企业要建立创新制度机制,采取设立“创新奖”、“鲁班奖”等形式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在形式上,还可以采取建立小组、区分层次、设立课题的形式展开,作为企业管理层来说,要认识到这不仅仅是创新的过程,更是学习帮带的过程,还是凝聚创新意识,强化创新共识的过程。

4.5要积极加强创新技术的应用

建筑施工先进与否,将直接影响企业效益、成本管理等问题,实践中,施工企业必须敢于突破传统,打破既有思维,实现技术创新。比如当前施工中常见的钢结构技术、地基技术、深坑支护技术等,在其自动化方面已经取得了改革和创新,给各级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践中就是要不断的去加强实践创新,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的革故鼎新,加强新技术对于环境的保护工作,不断促进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要加强建筑施工中信息技术的运用,随着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快速的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互联网+”技术几乎一夜之间成为最热的词汇,对于土工工程建筑施工来说,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也必将产生新的飞跃,虽然按照目前发展水平来看,这一目标差距还比较大,人员的素质差距也比较大,但这总归是一个发展趋势,也势必引起建筑行业的一次革命。就目前来说,在测量新技术手段上,与信息技术结合就产生了测量方式上的变革,比如GPS定位技术,其可以实现施工前期的精确放样工作,而这一工作按照传统方法来进行则是不可能完成的,不仅仅效率较高,还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确保了安全性,对于由于风力、温度等易产生误差的因素,也可以较好的得以避免。还比如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技术,就是一种智能化、集成化、自动化的施工测量方法,尤其对于复杂建筑的放样工作,效果尤为明显。

5结语

总而言之,未来建筑施工企业对于施工建设的要求必将越来越高,不管从自身发展来看,还是从建筑总体要求来看,实施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势在必行,当建筑行业其他专业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施工不能成为其中“最短的一块板”,这就意味着要不断加强创新教育,不断强化创新技术的运用,不断激发内部创新活力,为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凝聚智慧、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现状以及创新探究[J].四川水泥,2016,04.

[2]刘江.关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的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1.

[3]林伟.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及创新分析[J].门窗,2016,07.

技术创新举措范文4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监督;容错机制;有效融入

1容错机制融入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必要性

1.1国家深化改革和反腐问责的需要

在反腐和问责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容错机制融入审计监督工作中,可以有效释放领导干部创新的活力,调动其创新的动力,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容错机制被视为一项富有远见的重大战略决策。

1.2企业持续经营发展的需要

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其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法律等环境越来越复杂,只有通过不断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创新过程本身就存在不确定性,就有失误的风险,如果对改革创新者的热情不能加以保护,那么改革创新的原动力就会丧失。审计监督在履行查错纠弊的基本职能过程中,通过容错纠错机制鼓励企业改革创新行为,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稳健发展。

2容错机制与审计监督融合的难点

2.1容错机制与审计监督原有理念有冲突

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方面,是强化对权力监督和制约的制度性安排,其职责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问题“零容忍”,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而容错机制,是允许犯错误,两者的要求和理念是有差异、有冲突的。

2.2寻找容错机制融入审计监督的切入点有难度

1983年,中国已经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目前审计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审计工作流程。容错在审计领域是全新内容,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审计监督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理念、程序、标准等。在审计流程中融入容错机制,整合各方利益、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是构建内部审计容错纠错机制的现实难点。

2.3制定容错机制融入审计监督的容错标准有困难

传统审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文件资料、管理制度、会计报表账簿凭证等书面实物载体,容易获取并判段。实施容错机制,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后,需要判断单位相关责任人动机等主观因素,判断较难,在加上容错机制提出的背景是用制度来保护鼓励改革与创新,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不断出现,新,意味着无前车之鉴,更无标准参考。可见,制定容错机制融入审计监督的容错标准困难较大。

2.4容错机制融入审计监督导致审计风险增大

内部审计融入容错机制,增加了可能发生审计风险的环节,是对固有审计风险的放大。该风险可能导致内部审计丧失基本的审计功能。容错不足风险是对问题责任人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动机不加以判断,均对其严格追责,其会抑制被审计单位改革创新的热情,使领导干部丧失担当精神。

3容错机制融入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3.1树立容错机制理念,创新开展审计监督工作

对突破原有制度或规定,但符合改革总体发展方向的、属于改革发展中必要的创新举措和应变措施,不应作为问题看待。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培育内部审计的容错理念。由于内部审计长期形成的零容忍思路短期内难以改变,因而对内部审计容错机制而言,重要的是需要内部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具有容错的理念,需要营造出一种宽松包容的审计氛围。有了科学的容错机制和宽松包容的审计氛围,才能够充分彰显内部审计对改革创新者的鼓励和信任。二是树立容错是为了更好地纠错的理念。对干部在改革中的“过失”,审计不能一容了之,要主动作为,督促审计问题整改落实。对于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的失误和错误,要协助单位总结经验教训,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防止类似问题再发生;对于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点中的失误和错误,评价标准不明确的事项,要及时反映、提出建议,推动相关单位部门完善制度或出台相应的指导性文件;对于推动改革的无意过失,要深入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提出改进建议,推动解决深层次问题。三是树立不是所有的经济行为都可以使用容错机制的理念。开展容错,不是放松执纪,不是享受法外特权,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审计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要坚决揭示和查处。容错不等于可以错,更不能把错误当成必然。审计部门要把握三条原则:①容错不容贪。对打着改革旗号谋取私利的人,从严问责,坚持“零容忍”。②容错不容罪。严格监督外协采购管理等突出问题。③容错不容偏。对在改革过程中出现政治偏向、目标偏离、工作失误等,果断制止,避免损失扩大和外溢。

3.2建立容错清单,确保审计监督到位

提出了“三个区分开来”原则,明确指出,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纠正偏差者、警醒违纪者。“三个区分开”是容错纠错的指导性原则,是准确把握容错纠错的基本审计尺度。为了便于内部审计机构有效开展容错工作,降低容错的识别成本,同时也为了鼓励被审计单位改革创新,减少工作上的心理束缚,结合单位实际,建立容错清单,如果审计监督发现归属以上错误,就需要走容错程序。对于容错清单,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需要实施动态管理,及时修改完善。(1)在贯彻落实上级指示和决策部署时,因受不可预知或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导致未达到预期目的或造成损失。(2)在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深化内部用人制度改革、探索市场化劳动用工制度和薪酬分配制度中,突破常规惯例,在工作中出现某些失误和偏差。(3)在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探索与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中,因缺乏经验、无先例可循或政策界限不明确,出现探索性失误、偏差或未达到预期目的,但经过民主决策程序,主观上出于公心、行为上没有谋私且未造成国有权益重大损失。(4)在企业改革创新中,在技术、产品、管理和商业模式等创新方面,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探索性失误。(5)在推进各项改革试点工作中,因政策界限不明确、无先例可循,出现探索性失误或未达到预期目的的。(6)在处置突发事件或执行其他急难险重任务中,因情况紧急导致程序不到位造成一定失误或未达到预期目的的,但事后及时补正。

3.3规范容错纠错程序,建立容错纠错机制

内部审计工作已开展多年,已形成相对成熟的审计业务流程,引入容错纠错机制,不需要重新设计整个审计流程,而是可以将容错纳入原有审计流程之中。对审计发现的可能需要容错的问题,作为审计监督部门,首先,应依法审计、实事求是,把问题查清查透。审计组成员、组长、审计部门对问题能否容错进行分级审核,审计组成员充分按照容错纠错清单及标准,获取与容错问题相关的审计证据,撰写审计工作底稿;组长负责审核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听取审计对象和当事人意见,组织小组会议,分析研究审计发现需要容错的问题,并提出分类处理的意见与建议;审计部门对确需容错的问题,组织召开审计业务会议,研究形成部门意见,并形成容错说明。对于容错事项,审计部门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有关业务部门应该共商共议。对于重大复杂问题,单位领导组织研究,必要时,听取专家的建议,最终达成共识。加强对“容错免责”认定工作的监督,确保结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3.4利用容错纠错成果,营造鼓励干事创业的氛围

(1)及时向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反馈审计结果。审计结果可以在出具审计报告后进行谈话反馈。一方面,要对领导干部勇于做事、敢于担当的态度予以认可;另一方面,也要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2)在适当的范围内,公开审计结果。在审计项目结束后,除涉密项目外,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公开审计结果,使广大干部及时了解容错纠错机制在单位的建立和推进情况。(3)总结提炼容错纠错的问题案例。针对审计发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定期研究其表现形式、成因及对策措施,提醒相关部门予以关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差错与损失。建议及时清理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体系;对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创新经验,及时总结提炼,建议相关部门研究推广;从源头防范问题的发生,增强对工作的指导性,更好地调动干部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5做好审计监督,增强容错纠错的本领

一是要有保护新生事物的强烈意识。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是对习惯做法、传统模式、现有制度的突破、超越甚至是颠覆。面对新生事物,一般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一句“不合规矩”,便不问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另一种是细心观察、谨慎研判,对符合改革总体方向的,小心呵护其成长壮大。审计人员应当选择后者,切不可固守老思路、老办法,不能简单套用原有的制度规定来衡量判断新情况、处理新问题。[2]二是要有识别发现创新的战略眼光。新举措、新办法大多处于实施或试行中的,结果和效果尚未完全显现,因此,审计人员要努力学习研究,创新思维方式,提高分析专业判断的能力。一方面要强对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最新知识的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企业改革方向,了解有关改革的最新进展,做到辨别并支持那些符合改革方向的创新举措。

4总结

容错,容的是客观的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错。容错,容的是能够控制的错。容错,是要给那些真正想干事创业的人创造宽松环境,并激励鼓劲来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所以,容错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要保证改革目标的早日实现。党的已胜利召开,美好蓝图已经绘就,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必须审时度势,切实把容错纠错机制贯穿于审计工作始终,更好地履行新时代赋予审计的监督职责,推动改革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轶群,王文仙.内部审计容错纠错机制的构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8(2):44-46.

技术创新举措范文5

随着信息化、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电力企业在营销过程中,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实现集约化、现代化、科学化管理,将营销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和先决条件。所谓的信息化电力营销,实质上指的是电力企业在发展和创新过程中,不断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和信息化管理手段,进而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持续跨越式发展。可以说,电力营销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关系到电力企业的兴衰和成败。从某种层面来讲,信息化电力营销将是我国电力企业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电力企业必须加快信息化创建步伐,为电力企业创设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最终满足国民对电力的基础需求,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信息化营销的创新举措分析

2.1构建信息化网络体系

电力营销作为电力企业的日常核心工作之一,也是关系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通常情况下,电力企业的营销信息只能对内,如果发生泄露,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所以说,信息化建设作为电力企业长期以来的发展和创新目标,信息化网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将是电力企业改革和创新亘古不变的主题。笔者认为,我国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特别是信息化网络体系的构建,以此来确保各类信息数据的安全、可靠。

2.2创新营销理念

我国电力企业在营销手段和方法改革和创新过程中,必须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严格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加大信息化、现代化创新力度。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必须创新营销理念,强化交流和沟通效率,提供多元化、多样性服务模式,依托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电力企业通过创新营销理念,不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自身服务水平,而且有利于电力企业品牌形象力的塑造,最终能够推动企业实现良性发展。

2.3加快信息技术创新步伐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在信息化营销体系构建过程中,不但要运用好各类技术手段,而且要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创新步伐,增强信息技术创新效率,让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于电力企业营销过程。笔者认为,电力企业加快信息技术创新步伐过程中,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提升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满足电力网络营销体系的基础需求;二是提升电力营销信息化网络体系的安全、可靠性,唯有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方可为电力企业网络营销创设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三是要不断优化产业格局,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力度。电力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不断培养和聘用高素质、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特别是要加大引入营销方面的技术型人才。唯有此,电力企业信息化程度方可提高,才能满足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基础所需。

2.4提升用电效率,节约电力资源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难题,为了从根本上处理好电力供求关系,电力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设计出符合实际的用电需求计划。可以说,电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必须从根本上提升用电效率,节约电力资源。同时,电力企业要根据用户需求,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用电方案。与此同时,电力企业要充分提升用电耗材的使用效率,定期做好电路检修工作,降低电路损耗量,切实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将用户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用户的电费支出。

2.5将信息化网络引入购买电价之中

为了缓解电网压力,提高用电效率,节约电力资源,降低用电用户经济压力,电力企业需要在电价调控方面采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提高用电管理水平。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引导居民购买分时电价,达到增供扩销的目的。把一天用电时间分段,不同时间段收取不同电价,配合居民用电网络查询功能,可有效避免电网在用电高峰和低谷之间的冲突。如此一来,不但缓解了电网的压力,而且为用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回报。

2.6提升服务与文化创新效率

电力企业在发展和创新过程中,不但要加大服务创新力度,而且要加快文化创新步伐。从某种层面来讲,一个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设备、高素质人才、先进企业文化和高效服务质量。对于电力企业来讲,高效服务与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强度。首先,电力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当地社会环境现状,提出具备可行的服务创新模式,不断加快服务创新步伐,让服务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宗旨;其次,在企业文化塑造方面,电力企业需要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实施文化创新,通过先进、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为企业树立典型形象和良好口碑,为电力企业营销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

3小结

技术创新举措范文6

关键词:工程技术;节约能源;持续发展;创新策略

石油行业在我国的创新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的过程当中是极为重要的。而很多行业在其自身的创新发展的时候,对于石油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获得更加充分的能源支持,因此石油行业目前在我国是极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如果石油行业能够更好地进行技术研发,那么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就提供更加优质的支持,但是目前石油工程人员存在着很多的技术问题,不能够符合目前时代的需要的创新技术,同时也没有获得更加持续化的发展,这样对我国经济社会是极为不利的。

1石油工程创新的必要性

1.1发展现状创新

我国随着经济全球化也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各方面呢你也有了质的飞跃和提高,但是面临的问题也变得更多,目前我国在国际市场上需要进行的竞争是极其激烈的,各个不同的行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都面临着很大的外部的竞争,而石油工程同时在发展的时候也承受了更大的压力。只有能够掌握更加创新先进的工程技术,才能够真正的让行业实现更加高级的发展,在行业不断竞争的过程当中,必须占据更多的优势,才可以真正的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动力,但是我国的石油在发展的时候产生了很多的技术方面的问题,不能提供更多的发展支持,所以技术创新改革是必经之路。

1.2工程特点以及技术因素

石油行业是一个技术相对而言较为密集型的产业,如果想石油行业能够获得更加有利的发展,那么要将其技术进行高度的发展,并且要创新才能够支持行业的发展。也就是说,必须要掌握更加先进的工程技术,才能够真正的让整个行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当中,具备更多的优势,同时也可以让行业的发展获得更加充足的动力,在市场当中也可以获得更加先进的竞争力。所以说,石油行业必须要获得更加先进的技术方面的创新,才能够将技术创新打造基本的驱动,获得更加妥善的发展动力,而石油行业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够确定其产品的成本有一定的保障,而质量也可以获得更多的进步,因此石油行业必须要积极地开展自己技术领域的创新工作,确定行业能够实现更加优质的发展。

2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的现状

2.1创新投入不足

根据我国的相关学术探索可以发现,目前的石油工程其实施的技术创新的能力是比较不足的,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益,很多石油工程相关工作人员更加关注的就是作业的产量,但是在技术领域的投入就更少,而且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对技术创新进行更加优秀的管理,这样就很容易使得技术创新进程变得更加缓慢,甚至会出现行业的人才流失的情况,而且很多的石油工程起管理人员也没有投入更加先进的设备来进行石油开采作业。自主知识产权相对而言是很少的,不能够把科研的成果有效地转化成技术成果,这样对于就创新来说就会产生很大的阻碍。

2.2科技资源没有整合

根据我国的目前石油行业的实际生产状况,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石油工程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技术问题,没有得到创新持续的发展,而在石油的工程技术不断的进行创新探索的过程当中,对于其整体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对于一些科技资源也难以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构造,不能够满足目前我国的对于技术人才的需要,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石油行业的技术发展能力,首先,大部分的石油技术资源被重复的使用,或者是使用的时候不能够创新发展,这就很容易让生产效率降低,同时对于技术创新的推广,也会造成很大的缺陷,其次,技术人员在综合素养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很多石油技术研发人员都比较缺少,这样也很难让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3石油工程技术创新举措

3.1增加创新成本

石油行业必须要按照目前的一些基础具体的情况,制定更加全面,有效的方案,这样可以更加让石油行业,在进行不断发展的时候得到支持,而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很多石油工程的管理人员更加关注产量,忽视了成本投入。而石油行业必须要合理的制定更加全面的制度,增加投入,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首先,石油行业就需要按照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形式,对于技术创新进行更加合理的投入,同时要保障管理体系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各项投入都可以发挥其更多的价值。其次,就需要进行风险管理,使用风险管理的方法,能够让产业的形式更加丰富,也可以让发展的问题降低到更小程度,以此来进行技术创新的工作,之后,再全面的探索企业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些因素。对于不同的工作人员要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同时也要探索工程技术创新方面的一些主要的方向以及重点。只有能够制定更加核心的方案,确定企业可以真正的进行技术创新以及研发,才能够让工程技术获得更加创新的动力,使技术可以获得发展。

3.2构建技术团队

首先,在进行石油行业工作人员选拔的过程当中,就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选拔规则,要真正能够选拔一些具有专业素养的专业人才。而且石油行业必须要将这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够组建成一个具有高素养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队伍,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技术创新能够提供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源的支持,同时也可以让我国各项各个专家所不断钻研探索出来的技术成果能够真正的转换成让石油行业获得更加创新发展技术方面的能力。而且也需要按照目前市场的一些具体的走向,对于我国的一些技术的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整合,使用目前更加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对于在石油发展的过程当中的一些复杂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处理以及分析,之后才可以科学的提高我国石油行业的创新技术的研发能力。其次,对于我国的很多技术人员,必须要进行不断地培训。同时也要定期的对其进行考核。只有这样我国石油行业的一些技术人员才能够真正的对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行提升。而我国相关部门也要不断地开展一些相应的活动,来丰富我国石油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使用这样的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国的石油工程的创新获得更多的探索应用方面的提升。第三,科学的完善我国石油行业的人力资源制度。必须要对于每一个不同的工作人员其具体的学历,以及相应的工作人员的经验和一些技能方面的优势,进行统一的调查,要将这些资料登录在册,这样就可以在分配岗位的过程当中,根据具体的岗位要求,来更加科学的进行分配。这样可以有效地让工作人员的能力获得更大的发挥,也可以让工作人员发挥其更多的价值,特别是对于技术人员,在进行岗位配置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按照技术人员具体的技术优势,以及相应的专长,合理的让岗位优化,使技术人员都能够在技术岗位上获取更多的研发积极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石油行业的学术资料进行探索和分析,可以发现如果想要让石油行业能够获得更加优质的发展,那么就需要不断地对其技术进行发展以及创新,但是目前我国的石油工程在实施技术创新的过程当中,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石油行业技术创新整体的重视程度也并不够,不能对于科技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整合,所以说在行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很多的阻碍,因此石油行业必须要更加合理的完善自己的技术创新的制度,同时也要增加更多的技术创新的成本,而且石油行业需要更加合理的完善自己的技术创新的制度,同时要增加更多的技术创新的成本,而且石油行业需要选拔更多的人才,构建一个更加合格的进入团队,对于人力资源在管理的时候要更加妥帖,要使用岗位优化的方法,让技术人员能够在技术研发的时候更加积极。

参考文献:

[1]李军,柳贡慧,周刘杰,等.碳酸盐岩裂缝性地层气液重力置换实验[J].石油学报,2018,39(10):1186-1192.

技术创新举措范文7

循环经济的技术路径循环经济以“3R”(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其实现路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资源的高效利用。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当资源枯竭时,整个世界都会陷入资源危机的“十面埋伏”,为了争夺“资源”,不排除引发更多的隐患[2]。在输入端—产品生产及资源开发阶段应考虑综合开发和资源的高效利用。(2)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构筑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建立起生产和生活中可再生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通道,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向自然资源的索取,在与自然和谐循环中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3)无害化生产。通过原材料的选择和对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以追求经济的、社会的、健康的、安全的和环境的效益(《国际清洁生产宣言》)为目标,在产品设计、原材料投入、企业生产过程、产品产出及回收整个过程中融入清洁生产的观念,充分利用清洁生产技术,生产出绿色产品、环境友好产品等。

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难点

1环境意识淡薄生产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作为生产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环境意识令人担忧。一方面生产者为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缺乏生态理念,忽视产品生命周期,致使产品更新换代快,不能物尽其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废弃物的大量产生;另一方面在利益的驱动下,企业往往忽视环境污染投资,环保设施形同虚设,“三废”不经处理“达标”即偷排现象严重,其最终结果是环境污染与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在消费者方面,以人为本的思想发展较为偏激,确立了人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周围自然环境。一方面追求物质享乐,人为地缩短产品的使用寿命,新旧产品更新换代快;同时消费者不能自觉抑制非环保产品(如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为非环保企业提供了市场。消费者的这种过度消费和盲目消费,一方面刺激了生产,加剧了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加大了废弃物的排放量,增加了环境污染,同样导致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阻碍循环经济的实现[3]。

2盲目追逐新型发展理念2003年,英国政府在其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引起全球广泛关注[4]。随后在我国全范围内掀起,各大城市相继开展低碳城市建设。低碳经济涉及经济、文化、管理等方面,是一个多元复杂系统,需要各种技术及辅助政策、设施等予以协助。从当前环境危机考虑,低碳经济势必是未来发展趋势。但鉴于低碳经济面广复杂,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作为低碳经济、低碳社会的评价依据。国内现阶段推行低碳,多是开发新区用于低碳试点建设,往往需投资巨大的人力、财力,用于新区基础设施、交通、建筑等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片面扩大了城市规模,加剧了城市能源、资源的消耗,违背了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且现阶段没有明确的低碳评价指标,如今的低碳之城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待商榷。

3技术条件制约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从“减量化”到“再利用”再到“资源化”,循环经济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成熟的污染治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网络运输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接技术作为支撑,这是循环经济由理论向实践转变的关键,但我国的绿色技术目前还很不全面[5]。空有超前的经济理念,而缺失科学技术的保驾护航,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

4政府监督不够,政绩考核扭曲引导美国学者萨克斯教授就环境权管理提出了“环境权的公共信托理论”,强调政府为现阶段环境权的行使主体。因此在环境管理方面,政府有权利也有义务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在我国,政府与企业、民众之间缺乏沟通,循环经济的制定不切实际,监管不力,激励措施不到位等均不利于循环经济实施;再者,我国各地政府以经济发展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对象,不惜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引进淘汰类、限制类项目,招商引资缺乏实地论证。同时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政府缺乏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因此,政府缺位现象严重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5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我国循环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该法令虽然规定了关于循环经济的基本管理制度、激励措施和法律责任等,但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立法理念、法律制度及其保障措施等均存在一定缺陷。首先,我国现行环保法律法规侧重于末端治理及技术创新,而对废弃物产生环节、规章制度及宣传教育重视不够,违背了循环经济立法的价值理念;其次,循环经济涉及面较广,而现行《循环经济促进法》较为宽泛,仅能作为法律框架,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详细法律法规;再次,地方经济发展长期以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为代价,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处于边缘地带,与此同时循环经济相关立法缺失,不能对地方企业循环经济建设起到指导作用;最后,关于循环经济中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不够完善,公众积极性不够,而企业相关责任落实不到位。

6公众环境知识有限,政府公信力下降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即为废弃物(包括一般的包装材料、木材等;特殊的有垃圾、矿渣等)的回收再利用。然而近年时常发生的“食品危机”、“环境污染”等现象,触发了公众深层次的环境危机观念,公民对重大环境污染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提出了质疑,同时环保部门关于污染型项目的定性批复不再是定心丸,环境保护由“依赖政府”转变为“依靠自己或民间团体”。在环境保护方面,政府公信力下降,为了保护自己及子孙的生存环境,公民偏激地选择了从源头杜绝污染事故发生。2009年年底,广州市番禺区“垃圾门”事件引起全国关注,致使垃圾焚烧项目走入困境;2012年,经国家环保部批准的四川省“十二五”重大产业项目———四川什邡钼铜项目在动工期间遭到民众抗议,最终政府宣布项目停建。垃圾焚烧和钼铜项目均属于重大废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在环境危机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变废为宝,解决废弃物与人之间的土地之争,属于循环经济的良好典范,从环境、资源现状和经济发展趋势看,此类相关项目必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公众环境知识有限,政府公信力下降,致使此类具有重大意义的循环经济项目胎死腹中。#p#分页标题#e#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

1以技术进步推动循环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技术创新。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污染的综合控制治理,都离不开环境科技的进步,必须加大科学技术的研发,探索清洁能源及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在生产阶段将绿色、环保、生命周期等理念融入产品设计中,改进生产工艺,选择无害化、可循环原料,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发展下游产品,变上游废弃物为下游产品原料,综合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在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逐步完善不同企业的技术标准,灵活变通,发挥不同企业的技术优势,为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提供一个广阔平台。

2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德国是个法治国家,环保法律很完善,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为德国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法律基础,有效地保护了环境,同时提高了公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工业界和经济界认识到经济和生态保护并不是互相对立的,良好的大气条件、水域和土地即是生活的必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6]。在利益当前、环境危机频发的今天,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对循环经济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下阶段发展中,应改变传统的末端治理污染理念,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循环经济立法中的主动控制性;其次应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基本框架,制定具体的有操作性的专项循环经济法律法规、条例及规章制度等;最后应加强地方循环经济法律建设,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补充循环经济激励措施,明确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从根本上指导企业生产,从法律上为政府监督提供依据。

3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主导作用环境是人民的公有财产,而政府作为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应承担起推动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循环经济作为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政府职责提出了明确要求。首先,要明晰国内经济与资源环境现状,强化政府政策导向,以循环经济为主体,在发展中融入低碳等超前理念,使循环经济与时俱进。在当前环境危机形势下,循环经济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在循环经济现有框架下,以人类现有的技术而言,作为特殊资源的化石能源无法完全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7]。但整体上,循环经济对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起着枢纽作用。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应该综合经济、社会、地域等条件,全面分析,以循环经济为主体,结合当前环境形势,创新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通过构建“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低碳动态均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待低碳经济成熟时方可转换主体。其次,要改革现行经济考核体系,在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中融入资源、能源消耗与环境破坏,理性看待经济发展,从国家层面建立绿色经济核算制度,逐步落实到企业层面,全面实现绿色GDP考核制度。再次,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深化企业改革,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8]。最后,通过免税、减税政策,推行绿色产品认证等措施,完善循环经济激励机制。

4加强宣传教育与监督管理日本是最早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之一,通过制作、分发宣传小册子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还在互联网上开设绿色购物网(GPN)、绿色消费者全国网为消费者提供商品的环境信息[9],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战略体系,该体系使得日本成为世界上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充分的先例,我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环境保护方面,政府应加强监督、惩罚、治理力度,通过政府、公民和各种民间组织在政治、社会和市场等各领域的不同力量的互惠、习俗、强制、行为等博弈活动,加强政府与民间沟通力度,了解民众心声,建立良好的公信体系。以政府的公信力作为民众环境担忧的定心丸,在加强前期论证、实验的前提下,为重大循环经济项目保驾护航。其次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要利用学校进行循环经济教育,在少年儿童的学前教育、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和大学生的学历教育中都融入循环经济的理念。最后要运用舆论传媒等各种手段对公众进行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公民作为社会的主要成员,如果能从思想理念上接受循环经济,在认识上理解循环产业的环保措施,在组织上听从政府决策,支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并从身边做起,则循环经济一定会成为造福人类的新举措。

技术创新举措范文8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现实影响;体制创新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应用,各行各业在与互联网的深入整合中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新业态、新生态,全面释放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效能。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传统管理机制在与互联网技术整合中出现了“不适反应”,严重制约了创新转型的顺利推进。面对全新的发展态势,如何树立互联网思维,利用信息技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进而确保后续转型发展的正确性、规范性与高效性,就成为当前业内外需要深入思考与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本文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创新面临着巨大挑战,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互联网+”时代,网络渗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有效融合带来新的挑战。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基本依靠外在规章制度的强制约束,以及大学生自律能力,两者具有较强的统一性,共同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实施。但“互联网+”时代,双方的平衡被打破,制度的约束性在网络的自由性面前日益瓦解,网络虚拟性、隐匿性等特点,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客体的责任意识,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无法对网络行为进行全面监控的状态下,大学生所出现的网络失范行为和不良思想都无法得到有效规制,这就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创新的难度。第二,“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潜在安全风险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运行的安全性也提出了较大挑战。目前,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再加上网络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导致大学生信息鉴别能力相对低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安全机制提出了全新要求。目前,大学生的信息管理存在网络入侵风险,再加上大学生网络活动中隐私泄露问题严重,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诈骗普遍存在,都加大了“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难度,当然也强调了创新转型的必要性。第三,“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还面临着软硬件设施更新维护的挑战。当前,传统媒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作用价值被严重削弱,新媒体正在取代传统媒体的宣传教育、制度约束等管理功能,这就要求相关主体做好相关系统和硬件的研发更新,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的高效实施提供平台支撑。但客观来讲,当前大多数高校互联网设施建设滞后,精品网站和相关平台建设存在运行速度慢、信息更新慢、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作用,这些都是体制创新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创新的原则

要想确保“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创新的高效生成,就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以确保相应创新举措在既定框架内的规范实施,具体包括:

(一)方向性原则

总书记明确强调,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的时代使命,必须要坚持政治方向的正确。也就是说,高校在实际发展中,要坚持办学方向的正确性,尤其是要确保立德树人的统领地位,将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建设始终。一方面,具体制度内容和决策内容必须体现立德树人战略诉求,以确保创新举措方向正确。另一方面,运行主体要保证思想与行为的一致性,特别是各级管理组织之间要达成充分共识,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生成。此外,在制度建设与执行中,要讲究科学性,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灵活调整,确保管理制度的适切性,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提供全面制度保障。

(二)人本性原则

“互联网+”时代,构建以生为本的管理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遵循和价值导向。“互联网+”突出个体主体性、创造性的特点,无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创新提供了行为指导。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生代”,有着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够熟练使用各类网络技术和网络平台,是网络语言的创造者,有着十分鲜明的个性特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必须进行重心转移,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实施等,以充分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增进其与“互联网+”时代的价值契合,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本化的特点。

(三)动态性原则

“互联网+”时代,即时性、复杂性的信息传播环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必须坚持动态性原则,灵活主动地投入到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环境中,构建具有较强包容性、适切性的管理体制。具体来讲,管理者要树立开放的思维,摒除传统封闭式管理模式,通过信息传播手段的创新,确保与大学生之间的信息对称,进而全面把握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动态。最为重要的是,管理者要在动态建构的基础上,坚持开放建设,将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延伸到社会、家庭、网络平台等,构建多元参与、联动协作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通过优势资源的整合引入,全面增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优化的长效性。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对策

明确“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挑战和原则,相关主体应转变思维,调整战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展开体制维度的创新实践,以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顺利转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优化提供根本保障与驱动,具体如图1。

(一)督导体制的创新对策

在信息传播高度开放的“互联网+”时代,高校师生获得了资源交流与共享的绝对便捷的同时,海量信息必然带来泥沙俱下的问题,尤其是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间接加大了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难度。因此,急需构建相应的督导体制对相关主体的网络行为进行规制、引导,进而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首先,申请政府政策支持。政府需给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政策支持,强化对网络媒介的监管,净化网络空间,加强舆论引导。在此过程中,加强网络优秀资源整合,发挥网络媒体优势作用,组织开展相关教育培训活动,重点推进主流价值观的网络传播,打造先进网络文化产品,构建主旋律传播平台,为高校思想教育管理的改革实施提供重要支撑。其次,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高校需做好职能部门与院系之间的分工协作,对学校门户网站、各部门及学生工作平台实施分类监管,及时发现和消除不正确信息,提高管理督导能力。明确责权范围,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定等,全面了解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和引导技巧,切实落实相应的监控政策。再次,加强网络意见领袖的培养。积极吸纳优秀意识形态建设者、推广者的加入,打造一支集党政工团干部、专业课教师、网络技术管理员、优秀学生干部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优质化队伍,通过综合优势的挖掘释放,提高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与引导能力,全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的主动性。

(二)共享共建体制的创新对策

“互联网+”时代,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单向化、封闭式管理格局被消解,并逐步形成了资源丰富、主体多元、面向开放的管理体系。为实现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与优化利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性,就需要加强共享共建机制的创新。首先,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做好资源调配,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促进整体教育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讲,要出台具体政策支持鼓励高校与地方企业展开合作,加强在线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和移动教育软件研发,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共享,全面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模式的变革,以增强教育模式及管理模式的时代贴合性,进一步释放“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的优势效能。其次,高校要依托各项利好政策,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尤其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技术共享共建。就学校门户网站来讲,高校应加强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研发属于自己的校园应用 APP,构建多元化媒体模式,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实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动态,打造集新闻资讯、学习资源、教育资源等为一体的服务平台,进而形成覆盖全校的新媒体传播矩阵,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水平。最后,高校要利用信息技术增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力与组织资源的共享共建。一方面,高校要积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人力资源引入、培训、交流、评价等网络平台,积极打造教育者与管理者的学习共同体。另一方面,高校要构建集内部局域网、思政教育专栏、思政教育管理为一体的网络体系,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不同层级组织资源的互通共享,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整体性。

(三)保障体制的创新对策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构成要素之间,形成了更为密切的协作机制,彼此互动更加频繁深入,为确保系统常态运行,离不开完善的保障机制支撑。现行保障体制机制基本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建构的,许多原则、方法和标准已经无法满足现实要求,特别是在技术保障、绩效保障、舆情保障方面,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建构。首先,高校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多层面应用,完善技术保障体系。具体来讲,高校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专属平台,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全面把握大学生思想与行为动态,进而为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此外还可利用云计算技术创设虚拟仿真管理环境,构建多媒介融合的管理场景,强化大学生的沉浸体验,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渗透性。其次,高校要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体制创新,完善舆情保障体系。具体来讲,高校要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中心的优化建设,合理制定管理办法,加强校园各类媒体的规范管理,把好内容传播质量关,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最为重要的是,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构建舆情快速研判、反应和干预机制,有效提高高校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最后,加强竞争和激励手段创新,完善绩效保障体系。高校要加紧构建线上聘任制度,借助新的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动态实施全程跟踪,并采用科学设岗、择优聘用等手段,保证队伍活力,持续优化队伍结构。同时,要加强激励手段创新,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如加强网络设施更新、开展丰富的网络文化活动等,并对表现优异的组织或 个 人 予 以 奖 励 ,激 发 高 校 思 政 教 育 管 理 创 新效能。

(四)评价体制的创新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为了持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不断挖掘潜在改革效能、提高管理资源配置利用效率,以及确保管理长效实施的核心手段。“互联网+”时代,只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评价机制的创新,才能依托互联网对教育管理过程实施动态化调控,进而有效确保相关管理措施的全面实施,增强管理时效性。首先,制定网络化教育评价方案。高校要借助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评价标准、流程、方法等进行网络化转变,生成可视化的网络文本,避免长篇大论的文字表达,以便评估者可以快速把握评估方案,提高方案执行效度。其次,加强评价活动的网络化实施。高校要成立分层化、多元化评价组织,进行岗位实施相应评价工作,特别要采用网络新技术、新方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施效果的信息整合,通过科学筛选和分析后形成综合性评价报告。同时,要根据既定的评价标准,在充分听取各类评价结果汇报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现实存在的问题,深度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优化提供可靠依据。最后,高校要完善评价结果反馈应用机制。高校要制定层级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评价反馈方案,采用信息手段构建相应的数据库和方法库,然后结合评价结果自行生成反馈方案,提供相应反馈意见,最终为评价结果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