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论文范例

地质灾害论文

地质灾害论文范文1

1.1国外研究进展

国际上有关自然灾害领域的研究在近十年来实现了质的飞跃,思想观念的转变使灾害风向管理被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主流规划中。法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正式了自然灾害管理新政策,对各强震区进行风险级别的划分,对无风险区给予优先发展权,风险较高的地区则通过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力度,提高城市风险防范能力。瑞士联邦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了自然灾害管理新规,26个州相继落实了滑坡灾害填图与土地区划工作,大部分地区滑坡风险获得有效控制。由于日本大部分地区均处在地震频发的地带,所以日本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开展得比较早。日本地区一般会根据城市地质情况,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实施各项风险管理措施。

1.2国内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对强震区城市开展了大规模调查与区划工作,对地质灾害高发地段进行了综合性评估,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规划,借助网络技术,构建了群测群防网络与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在2004年,我国正式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宣告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工作已上升至国家法律法规层面,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条例内容逐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的工作质量较从前获得极大改善,全民地质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均获得显著提升。

2研究方向

根据我国强震区城市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相关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的成果,着重探讨城市发展和地震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充分利用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的变化规律与特征,提高预估地质灾害风险的准确性,为我国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地区抗震减灾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另外,要对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概念、内容进行准确的定义,做好相关宣传推广工作,并构建能够满足强震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为城市地质灾害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基础。

3研究内容与方法

3.1风险机制与风险量化分析

文章研究内容是在分析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以地震活动条件与地质灾害受灾体的条件作为起点,对风险评价与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在研究过程中,归纳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结构的组成要素,分析结构个组成要素的重要意义与关联性,研究风险分析种类、对象以及风险的组织。对于风险量化问题,主要结合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条件,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风机划分。总结各风险因素的发生几率,预估地质灾害给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危险性指数与易损性指数,对该城市可承受的风险标准进行设置。

3.2管理途径与方法研究

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应急措施是城市地质灾害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在研究研究过程中,需对整个城市可承受的地震强度进行预测,结合当地地质灾害强度,拟定风险管理制度与灾害应急措施。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前期的预测工作、预报工作、预防工作以及灾害发生后的抗灾工作、抢险救援工作。因此,有必要加强各项工作的联系,以便构建统一的危机应急管理系统,一旦发生地质灾害能迅速做出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抢险救灾工作,尽量将灾害给城市带来的损害程度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可在安全时期面向大众开展有关减灾防灾的宣教活动,定期举行应急救援沿袭,以此来提高整座城市防灾抗灾的综合能力。

3.3风险管理与管理效能监控

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管理的效能监控,旨在利用最合适的风险管理方案,最大化降低地质灾害给城市带来的损害。城市人口增长、陡坡地开发过于频繁等,均会提高强震区地质灾害的风险。所以,要定期对陡坡地带进行勘测,发现异常征兆要引起警觉,予以维护与保养,降低风险发生率。强震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内容复杂,对工作的时效性与协调性均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在相关问题的研究过程中,需对现阶段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反思,寻找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提出改进措施,增强管理力度。

3.4风险管理模式和规范体系的研究

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涉及到多个领域,内容十分复杂,对各部门协调性、时效性均有着较高要求。为促进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朝着规范化、高效化、科学化发展,对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政策与协调机制进行研究很有必要。结合公共政策,剖析风险分析与评估对城市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各类有关减灾政策的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增进各级行政部门的联系,提高风向管理的工作效益。毋庸置疑的是,强震区城市地质在家风险管理体系,应建立在我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结合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规定,对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加以指正。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构建风险管理工作体制以及优化风险管理过程等内容上,将风险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4结束语

地质灾害论文范文2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预防途径

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

在建筑工程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忽视生态发展的规律,项目建设进行中考虑更多的是建筑施工的经济利益,环境与生态效益被严重忽视,如水利工程建设、有色金属开采、矿山开采等行为,往往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地质灾害。在20世纪末,国内出现了地质工程学,随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被迅速推广,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建筑建设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方向[1]。在地质学中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岩土工程等内容。本文从泥石流、地裂、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防治技术、预控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给基础设施造成的破坏。

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运用措施

2.1加固技术

某县在河边建筑的广厦工程,上游是电站大坝,现场地质松软,存在很明显的渗水现象。对于这种非常明显的软土地基,其触变性、高压缩和含水量都非常高,建筑施工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排水固结,避免建筑沉降。该工程可以选择天然地基、复合地基,在实际的施工中选择了柔性桩复核地基,加固方式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加固。地基加固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属于常见的防治技术,为预防地质灾害,采取加固的措施让地质工程的稳定性得到巩固,可以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在地基存在问题的情况下,使用加固技术,如夯实法、预压法等提升地基层的稳固性,加固之后的地基稳定性得到大大的提升,对保证建筑的稳定性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预压法有2种方式: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真空预压运用于土层厚度大的地方;土层厚度小的地方使用堆载预压法强化地基的稳定性。使用加固方式加固过的地基需要使用网格法,将黏土或者是黏性大的土层进行再加固,填充岩石之间的缝隙让岩土工程的密实度得到强化。对于土层的加固,还可以使用灌浆法、电化学法等进行[2]。

2.2抗滑桩施工技术防治

某县在雨季时候洪水量大,位于西南地区,山体滑坡严重,电力局位于上游某江支流,距离其2km之外是山壁,山体不稳定,雨水充沛存在山体滑坡的可能。运用抗滑桩施工技术,可以起到稳固效果,控制山体滑坡的发生。抗滑桩施工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也得到了非常合理的运用。在施工的期间内为保证技术的合理运用,需要注意几个要素:(1)布置抗滑桩时考虑滑坡体的厚度和推力,将其布置在土层薄但是推力小的位置。在实际布置时可以采用单排的形式,如果滑坡体推力很大则采用分段阻滑的方式。严格控制抗滑桩的长度,长度应该超过35m。如果抗滑桩滑带深度超过25m就应该考虑抗滑桩施工的可能性与规范性。(2)保证抗滑桩位置的精确性,如果桩体的位置存在偏差和位移的情况,会影响桩体的稳定性,最终很难满足地质灾害防治效果。(3)桩孔的确定。确定桩孔可以采取2种方式:人工挖孔和机械挖孔。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挖孔,孔洞挖好之后需要清理孔洞内的物质与垃圾,以导管的形式浇灌混凝土。如果这一项施工是在水下完成的,那么导管的位置应该要低于水下2m[1]。

2.3锚固施工技术

某桥跨为地锚式单跨双铰悬索桥,位于山区,横纵梁调转架设,吊索间距2m,主塔钢筋混凝土结构,项目方案非常复杂。针对施工进行分析确定之后,该项目运用锚定系统制作和安装设计,保证项目建设达到了预期的要求。锚固施工的主要目的是针对边坡地质存在的隐患进行施工处理。在锚固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掌握实际的地质情况判断该地质是否可以运用锚固施工。从工程地质学出发,锚固技术适合运用在硬质土层中。运用锚固施工技术需要钻孔,所以需要考虑施工使用的机械设备。钻孔机分为全液压履带式钻孔和轻型液压钻孔机去,前者主要运用在钻孔深度大、需要孔径大、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地质环境中;后者由于本身灵活轻便的优势,更适合运用在峡谷或者是山谷地区施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锚固施工对材料强度要求很高,需要耐腐蚀性等,注浆的材料有水泥砂浆、水泥浆等,必须确保这些材料的强度和原料达到质量要求之后才可以正式投入使用。锚固施工孔径直径偏差约为5mm,浇筑溶液要保证质量[2]。

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预控措施

3.1动态监测

为降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发生对生命财产造成的严重威胁,采取合理的地质灾害预控措施提升地质工程的稳定性,是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举措。施行灾害预防概念工作,规避地质风险是控制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对于城镇多、人口密集的河流上游区域内,如果存在复杂地质、有滑坡和崩塌现象的高山和峡谷地区,要采取合理的风险规避手段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动态监测上游河段内雨量、水文,及时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在雨量大的时候如果存在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将附近的居民转移到安全的地区内,降低生命财产损失。

3.2工程预控

以滑坡预控而言,对于小型的土质滑坡就可以运用工程防治,采取前缘支撑拦截、滑坡后缘排水的工程,从整体上提升岩土工程地质的强度,增强地基的稳定性。这种方式有利于提升岩土工程的强度达到预控的真正效果。对于地质情况复杂的地区,尤其是软土地基很容易就会发生地质灾害,为增强地基的稳定性采取合理的手段稳定地基,实现对岩土工程的合理预控和防治,让其达到理想的岩土工程预控效果。

3.3生物预控

生物预控措施是指运用生物条件改善自然环境降低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的一个过程,改善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属于经济性非常强的防治技术,可以降低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的投入成本,并且有很好的生态效果。对于很多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基本上都是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工程建设破坏形成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内植树造林,保护原本的生态环境,合理放牧,禁止过渡开垦、放牧等,减少对生态环境平衡造成破坏,从理念上吻合我国当前提倡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建筑施工上也需要树立起可持续发展观念,减少人为活动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影响,合理开采自然资源,避免过度破坏毁坏生态平衡,造成更严重的生态破坏。

4结语

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为保证防治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避免对人们造成不便,需要按照相关规范合理进行。按照规范和措施做好防控,降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荆丽波.高校应用型课程建设实践———以地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课程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8):34-35.

地质灾害论文范文3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1不同矿山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

1.1采空区塌陷的防治措施

采空区塌陷的防治措施包括:(1)运用充填复垦法进行治理,这也是矿区采空区塌陷中一种极为常见的治理措施;(2)运用崩落法进行治理,其主要是应用深孔爆破法把空区围岩崩落以填充采空区;(3)运用支撑法进行治理,应用矿柱以及支架等对采空区进行支撑,以避免出现危险变形问题;(4)运用封闭法进行治理,对一些不会对主矿体开采及主矿道的小采空区进行封闭处理[1]。

1.2岩爆的防治措施

针对这种问题,通常应用预测预报的方法进行防治工作,包括钻屑法、发球物理法、水分法、统计法以及地震波预测法等。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设计阶段合理选择洞轴线与洞室断面形状;(2)在施工阶段应用超前应力解除法、喷水或钻孔注水促进周围岩石软化、减少暴露时间与面积等处理等措施。同时,还应科学合理地选择围岩支护加固措施,如有必要,可采取超前支护措施予以处理。

1.3滑坡的防治措施

对于滑坡,可以采用支挡和锚固等方法加固边坡,另外,还应尽可能地使边坡高度降低,通过放缓坡脚以及削坡减载等方式使边坡岩土体内的应力平衡。

1.4崩塌的防治措施

对于风化破碎面积较大以及软质结构面的区域,应采用适当减小开挖边坡台阶高度或减缓边坡的方法使其自身重量减小。对于常发生滚石现象的地段,应设立安全警戒标志,与此同时,在坡脚还应放置拦截构筑物,从而拦截住滚石和渣土等。进行爆破作业时,应结合边坡预裂爆破、逐孔降震控制爆破技术等措施展开作业。

1.5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措施

对于一些较为危险的煤层,应均匀布置钻孔,与此同时,还应预先抽放一段时间的瓦斯,以达到降低瓦斯压力及含量的目的,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对于在工作面前一段距离的煤体内部,应超前钻探大口径钻孔,以使煤层内的瓦斯得到提前释放。还应采用引排、抽放以及封堵等方法使剩余瓦斯得以有效处理。此外,还应强化煤层顶板以及地应力监测等方面的工作,并强化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和教育,进而避免由于煤与瓦斯突出而造成安全事故[2]。

1.6矿山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对于这种灾害的防治主要以拦挡为主,同时,用排泄疏导法进行辅助。如在一些极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修筑拦截坝,并在合适的位置修建沟渠,对泥石流进行及时的引流。

2地质灾害治理管理策略

2.1构建矿山生态风险评价机制,制定环境保护与

恢复治理政策及规划体系对矿山进行开采前,应充分结合矿区各种资源赋存情况对其在开采后有可能会造成的生态破坏种类及程度进行评价,与此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针对企业对开采与生态重建的相关技术及经济能力做深入评估。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且在开采后,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恢复处理,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工作例入相关法规制度中,以对其进行强制执行。此外,矿山开发应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全面实现环境和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

2.2加大宣传,普及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升防范意识

应加强宣传和普及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知识,全面实现工作人员防范灾害意识的提升,同时,掌握相应的预防方法与遇险撤离等知识,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小灾害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同时,还应全面提升矿山开采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此外,要增强矿山开发过程中全民防灾减灾的知识、技能以及方法,确实落实矿山地质灾害预防、避险以及抢险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与培训。

2.3构建灾害监测网络以及预警信息系统

应尽可能地应用和开发科学先进的信息化方法及手段,做好相关地质勘察工作,全面实现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多发和易发区域的监控,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可能出现灾害的区域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全面实现矿山地质和环境生态的动态跟踪及管理机制,尽可能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及财产损失[3]。

2.4强化设计及边坡监测

对于矿坑及矿井边坡,应强化设计工作,加强边坡监测,并对边坡地质构造建设挡墙对其进行稳固处理,如在开挖后有开裂变形问题,应及时做好相应的勘察工作,并做好相关防范措施。此外,还应建设尾矿矿坝,以使其形成较为稳定的矿场和尾矿库,尽可能地避免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总体来讲,应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理。

2.5科学使用采矿技术

在矿山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可以通过采取科学的采矿工艺、合理设置开采工作面、加强监测等方法减小地表下沉量、控制地表下沉范围与速度的目的,进而对地表以及地面构筑物以及耕地进行保护。一般可以采取充填开采、部分开采、覆岩离层带注浆充填等方法。但是这几种方法各有自己的局限,因此,可以使用“采—注—采”三步法控制岩层移动与地表沉降,以解决大面积开采地表沉陷控制和提高煤炭回采率的矛盾问题。

3结语

总体来讲,产生矿山地质灾害的原因和种类比较多,且一旦发生所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究其原因还是在进行矿山开采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性,大多数企业都以利益为首要目标,而对于环保与安全方面的问题往往视而不见或者简单应付了事。因此,在进行矿山开采过程中应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切实重视环境和安全问题,务必对矿山资源进行科学地勘探与开采,将现代先进技术及设备应用到矿山开发和防治工作中,落实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进而推进矿产行业的健康、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壁鑫.闭坑矿山地灾治理及生态修复新思路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9(5):156-157.

【2】刘凯.矿山工程地质勘查及地质灾害治理对策[J].智能城市,2019(9):60-61.

地质灾害论文范文4

关键词:崩塌;滑坡;坡高;坡度;坡面形态

1引言

山西省地质灾害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威胁严重、灾害损失大的总体特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六大灾种齐全。全省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0951处(统计数据来源于2019年10月“山西省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各类地质灾害共造成人员死亡532人,直接经济损失306579.89万元;全省受潜在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达121万人以上,威胁财产达150亿元以上。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山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地形地势是影响与控制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全省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分析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与地形高程、坡高、坡度、坡面形态等因素的相关性,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2崩塌、滑坡灾害(隐患)点与高程关系

高程是划分地貌类型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不仅反映了山地的切割程度,而且体现了山地灾害的潜在势能,为山地灾害的形成提供了能量条件。由于居民区、重要工矿建构(筑)物及现状地物是地质灾害的主要承载体,高程一定程度反映了承载体分布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山西位于中国三大阶梯状地形中的第三阶梯中部的前缘地带,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习惯上称为山西高原。其地势自东西向南北倾斜,高低相差悬殊,海拔一般为1000m左右,最高为五台山北台顶(叶斗峰),海拔达3058m;最低为垣曲县的黄河滩,海拔仅180m。境内山川起伏,河谷纵横,地形多样,山地、丘陵、残塬、台地、谷地、平原等交错分布,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在1:50万山西省地形图上,利用MapGIS根据地形图等高线进行拓扑造区,形成山西省地势分区。按海拔高度将山西全省地势划分为2500-3000m、2000-2500m、1500-2000m、1000-1500m、500-1000m和<500m共6个区,对每个区量取面积,统计区内崩塌、滑坡灾点数量和点密度,崩塌、滑坡隐患点数量和点密度。从统计结果来看,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分布数量最多的是1000-1500m高程范围,占崩塌、滑坡总数的56.11%;其次是高程500-1000m的范围,占崩塌、滑坡总数的35.596%。点密度最高的是500-21000m高程范围,点密度达18.78处/1000km;其次是1000-1500m高程范围,点密度为16.12处2/1000km。省域内崩塌、滑坡灾害平均点密度为214.42处/1000km。崩塌、滑坡单灾种分布数量和分布点密度亦有同样规律。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数量最多的是1000-1500m高程范围,占崩塌、滑坡隐患点总数的55.21%;其次是高程500-1000m的范围,占崩塌、滑坡隐患点总数的35.82%。点密度最高的是500-21000m高程范围,点密度达67.63处/1000km;其次是1000-1500m高程范围,点密度为56.72处2/1000km。省域内崩塌、滑坡隐患点平均点密度为251.60处/1000km。综合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发育数量及点密度的变化情况认为,500-1000m和1000-1500m高程范围为山西省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高易发区。500-1500m高程区是人居密度最高、工农业生产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该高程区大多位于沟谷与河流的中下游,其中分布的黄土台地与低山丘陵区被河流与沟谷切割,沟谷纵横,边坡发育,与人居环境、工农业活动叠加后极易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山西省小于500m高程区多为盆地区、山间谷地或周边丘陵地带,地势平缓,崩塌、滑坡灾害多与人工切坡等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1500-2000m和>2000m高程范围内人居密度较小,以金属矿床开采为主,一般规模较小,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现象较多,但成灾数量较少,区内崩塌、滑坡点密度不足全省平均值的一半,属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3崩塌、滑坡灾害(隐患)点与坡高的关系

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不同坡高,崩塌体开裂部位、倾倒、瞬间撕裂脱离母体后的高速运动等形式均有不同,一定程度决定了崩塌体的危害程度。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地质现象。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滑坡高度(高差)越大,滑坡位能越大,所形成滑坡的滑速越快,其破坏力也更强。坡高10-20m崩塌发生次数最多,占崩塌总次数的36.02%,坡高20-30m、<10m、30-40m发生崩塌次数也较多。坡高<40m发生崩塌的次数合计1400次,占发生崩塌总次数的86.05%。不同坡高崩塌隐患点数的分布规律与崩塌一致,坡高<40m的崩塌隐患点点数合计5691处,占崩塌隐患点总数的87.23%。坡高10-20m滑坡发生次数最多,占滑坡总次数的19.44%,坡高20-30m、30-40m、40-50m发生滑坡次数也较多。坡高10-50m发生滑坡的次数合计406次,占发生滑坡总次数的63.64%。不同坡高滑坡隐患点数的分布规律与滑坡一致,坡高10-50m的滑坡隐患点数合计1061次,占发生滑坡隐患点总数的67.24%。其余高程段(<10m、50-60m、60-70m、70-80m、80-90m、90-1000m、>100m)发生滑坡次数或滑坡隐患点数较为平均,仅50-60m、60-70m高程段略高。

4崩塌、滑坡灾害(隐患)点与坡度的关系

坡高是影响崩塌、滑坡灾害最重要的地形指标。一般情况下,崩塌主要发生在>50°的坡面上,如峡谷区岸坡、陡崖、冲沟沟壁等都是容易发生崩塌的地带;滑坡主要发生于<50°的坡面上,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坡度越大,滑坡位能越大,所形成滑坡的滑速越快,其破坏性也越大。将调查数据按10°间隔进行划分,并统计不同坡度段内崩塌、滑坡分布的数量。坡度80°以上,崩塌发生次数最多,占崩塌总次数的46.34%;坡度70-80°、60-70°发生崩塌次数也较多;坡度60°以上,发生崩塌的次数合计1422次,占发生崩塌总次数的87.40%。不同坡度崩塌隐患点数的分布规律与崩塌一致,坡度60°以上的崩塌隐患点点数合计5736处,占发生崩塌隐患点总数的87.92%。坡度40°以下,滑坡发生次数最多,占滑坡总次数的32.60%;坡度40-70°发生滑坡次数也较多。坡度50°以下,发生滑坡的次数合计349次,占发生滑坡总次数的54.70%;坡度60°以下,发生滑坡的次数合计448次,占发生滑坡总次数的70.22%;坡度70°以下,发生滑坡的次数合计550次,占发生滑坡总次数的86.21%。不同坡度滑坡患点数的分布规律与滑坡一致,坡度40°以下,滑坡隐患点数446处,占滑坡隐患点总数的28.26%;坡度50°以下,滑坡隐患点数合计766处,占滑坡隐患点总数的49.00%;坡度60°以下,滑坡隐患点数合计1022处,占滑坡隐患点总数的65.00%;坡度70°以下,滑坡隐患点数合计1280处,占发生滑坡隐患点总数的81.00%。

5崩塌、滑坡灾害(隐患)点与坡面形态的关系

崩塌常发生于坡度>80°的斜坡,坡度60°以上,发生崩塌的次数占发生崩塌总次数的87.40%。陡峭坡体的形态多呈现凸型,利于崩塌的发育,坡度较大的凹型坡大多是古崩塌的残留后壁,利于地表水、地下水汇集,排水不畅时易诱发边坡崩塌。对滑坡而言,其斜坡坡面形态在纵剖面上可分为平直形、凹形、凸形、阶形,在总坡度相同的情况下,斜坡稳定性顺序一般为凹形坡>凸形坡,上陡下缓的凹形坡最不稳定。对全省崩塌灾害点坡面形态进行统计,凹形坡115处、阶形坡181处、平直形坡118处、凸形坡224处。凸形坡和阶形坡数量较多,合计405处,占滑坡灾害点数的63.48%。全省1578处滑坡隐患点中,凸形坡最多,为506处,占滑坡隐患点总数的32.07%;平直形坡248处,占滑坡隐患点总数的26.43%;阶形坡216处,占滑坡隐患点总数的32.07%;凹形坡最少,为175处,占滑坡隐患点总数的18.57%。

6结论

地质灾害论文范文5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临困境;解决对策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党的会议明确提出加强新常态下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作用,注重生态修复在矿山地质中的作用,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国已经迈入矿产资源消耗的快速时期,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因此,必须重视矿山恢复治理工作。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要将具有积极作用的生态修复治理模式和经济活动分析融入到社会发展当中去。当前,我国矿产地质治理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严重影响着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文章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应用进行分析。

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全球科技热点话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国家,同时也是生产和出口矿产最多的国家。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矿产资源开发已经从传统粗放式的模式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矿山开发模式转变。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大量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不仅造成自然灾害频繁,还会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对于人类可持续的发展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地经济发展的程度与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重视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管理的创新性改革。但是当前大部分地区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在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建设中,地方政府过度重视各种经济产业建设,不仅无法满足矿产发展要求,还使城市形象受到一定影响[1]。在矿产工程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施工工艺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促进了找矿技术的蓬勃发展。矿山地质施工建设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也经常出现交叉作业的情况,而且每个工程具有不同的特点,由于找矿工作受到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地质情况、开采工艺以及水文特点等影响,在矿产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中常常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资金不足,是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的最大问题。目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政府的支持,但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所需要的资金十大庞大,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还没有形成分级负责的投入机制,导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中资金投入不畅通,进一步加大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压力。此外,自我国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项目以来,虽然给予了大量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但是由于保证制度不健全,在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规划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不能准确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的作用与影响进行定位,所举行的活动也不符合矿产资源发展需求,管理方式不能与时俱进,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管理办法也不完善,忽视矿产资源开采中能耗问题,导致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工作开展存在一系列问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是当前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我国在2002年安排了18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项目,在项目实施以来为下一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了借鉴与参考。但是生态环境功能具有区域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对于隐性的水土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还没有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局部治理方式还达不到生态修复效果。

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相关对策和措施分析

首先,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理念和模式的创新。现阶段,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在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受到相关学者和国内外的关注。缓解能源危机和减少环境污染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职责与责任,环境地质灾害不仅严重威胁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对国家和人们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基础之上,创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理念和措施,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机制和体制,注重政策和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单一工程向综合性的生态修复模式转变。其次,矿山防灾和生态修复技术。矿山地质存在的问题对环境地质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所有的自然灾害当中,矿山地质的问题是最复杂的,而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比较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矿山防火和生态修复技术是矿山地质环境灾害防治的关键环节,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重视水文地质勘查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合理利用矿山资源。当前,我国生态修复技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还不够成熟,还无法从根本上遏制矿区生态环节的恶化。因此,还需要加强对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力度,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用综合性的生态修复技术,比如采用现场勘查、区域试验、土壤测试以及微生物技术等研究手段,对地貌景观、地质情况以及水文特征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与考察,形成良好的生态发展模式。最后,开展精细化基础性调查研究。最近几年,由于环境地质造成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对于社会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在我国发生的地质灾害当中,矿产地质灾害占据很大比重,也是造成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精细化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以生态修复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对未进行治理的区域进行调查和评估,尤其是隐性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此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矿产资源开发,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这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文章从多个角度与层面就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段海侠;杨阳.阜新矿区废弃地水土流失的成因及防治对策[A];全国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2]白正平;罗文.大柳塔煤矿221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CO浓度异常升高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8年.

[3]国家国土资源监察专员调研组;变压力为动力——内蒙古自治区尾矿利用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调研报告[J];国土资源通讯;2019年06期.

[4]国家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赴内蒙古调研组;内蒙古自治区尾矿利用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调研报告[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9年01期.

地质灾害论文范文6

长久以来,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甚至部分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普遍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档案管理无足轻重,档案管理人员都是不懂技术的低学历低素质人员,甚至在资料汇交过程中对其工作抱有轻视对立的态度。这造成优秀人才不愿从事档案事业,档案工作队伍缺乏既懂档案业务又熟悉技术的全面手,大多数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意识还停留在传统观念上,缺乏创新精神,技术知识层面上还不具备档案现代化管理素质。管理人员认为只要能维持现状,不出大的问题即可,档案信息渠道越窄越好,工作越少越好,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思想大量存在,这造成档案行业优秀人才引不进来和档案人员不思进取的因素。

二、地质档案工作者的协调管理能力和主动服务意识要求

地勘单位地质档案人员配备通常只有一两人,业务范围涉及资料汇交、地质档案实物借阅归还、库房管理、地质档案涉密数据发送等。工作任务交叉繁杂,服务对象除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外,还要面对上级档案部门、同级单位和顾客单位的业务交流。为了做好档案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通过交流,使他们尽快了解别人的先进经验,及时查找自己的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档案工作者的协调能力与档案的齐全完整度正相关。如何才能得到各方面的支持顺利开展工作,减少摩擦,除了靠有关规章制度,更主要的是靠档案工作者自身协调能力的发挥。地质档案管理本质上是一项服务工作,管理员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服务意识。以往,地质档案管理极为被动,将工作定位于实体保管为主。随着地勘单位市场经济的繁荣,项目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按照传统的管理办法效率低下,必然不能满足技术创新要求。档案工作者应树立超前服务、主动服务意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深入社会调查研究,了解信息需求方向,充分发挥好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三、地质档案工作者的法律、法规和保密意识要求

地质科技档案部分涉及国家机密,部分涉及单位经济秘密,应将档案工作者的法律保密意识优先于所有工作要求之上。地质档案工作者除了要学习和遵守《档案法》《保密法》等通用档案相关法律,针对地质科技档案的保密工作,还需学习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和北京市政府下发的有关法规文件,如《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涉密地质资料管理细则》等。保密意识在地质科技档案管理上需要再三强调的。地质科技档案工作者需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对于保密档案妥善保管,绝密档案单独保管。严格执行档案接收、借阅、鉴定和销毁制度,认真履行登记、审批手续。定期进行保密档案、资料和物品的清查工作。

四、地质科技档案工作者的技术素质要求

地质科技档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作为地质档案工作者,应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技巧,具有一定的知识面和地质专业学科知识,了解分管档案所涉及的内容,可准确分类编写档案,能合理地综合使用开发档案,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办公软件、数据库和多媒体应用等操作应用能力,掌握档案网络化和信息化知识。

(一)具备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素质。

信息时代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从收集、整理、鉴定、统计、编目、编研利用等环节提出了更严格、更规范化管标准、更高的要求。档案工作者需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办公软件、数据库和多媒体应用等操作应用能力,掌握档案网络化和信息化知识,在工作中有运用光学扫描复制、文字图像压缩、计算机智能检索、通信网络、远程信息传输等技术的能力。

(二)了解分管档案项目实施的细节。

随着地勘行业的不断深化,各种项目不断增加,以作者所在单位2014年为例,全年汇交项目47个,种类涉及地质灾害调查、遥感调查与解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勘查、地质灾害治理设计、压覆矿产资源评估五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最终的成果资料外,还会形成各类中间文件,按类型可分为:1.质量记录。例如项目投标文件、政府批函、合同、立项申请、三级审核记录、野外验收记录、项目分阶段的评审意见等。质量记录能够全面记录项目实施情况,对项目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新项目的准备等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利用意义和参考价值,对地勘单位的实际生产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2.原始资料。如野外记录簿、野外记录表、地球物理探测记录、钻孔记录、探槽编录表、土工试验结果等。然而,因为项目组成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往往把资料汇交当做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而非对自身工作的总结,在资料汇交过程中普遍存在敷衍的情况。地质档案人员如只是被动的等待,必然会出现资料漏交情况。只有档案工作者主动了解项目实施的过程才能有效开展资料汇交工作。因此,地质档案工作者应在项目实施的各关键节点,如原始资料评审会、项目各阶段评审会等,全程跟踪项目进展,根据项目实施具体情况,为项目各个阶段与环节直接提供所需档案,并能及时收集整理所产生的档案资料。

(三)掌握各类主流软件用法和信息收集、推送技术。

地质档案涉及业务广泛,地质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掌握和利用各类主流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用于地质资料汇交的常见软件有:地质资料归档汇交信息系统EDMAKER2014、全国地质资料监管平台2.0;用于测绘制图和遥感影像解译的主流软件有:MapGis、AutoCAD、ArcGis、Envi等;对于后一类专业软件,地质档案人员虽然无生产要求,因为本职工作涉及项目汇交质量检查和涉密资料借阅,数据读取和数据裁剪操作成为基本的技能要求。互联网资料收集也是现代地质档案工作者的技能要求重要部分。目前国内较重要的地质资料收集平台有:如全国地质资料信息网,地质档案人员可预先查找工作区资料和借阅要求,并为前去收集资料的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中国地质图书馆文献资源远程访问门户为地质专业论文和各类技术规范的收集提供了一个集中窗口;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等网站是地调项目承担单位了解全国地学动态和技术要求的重要渠道。此外,作为现代档案管理人员,还需掌握常见的信息推送技术,如办公网信息、互联网技术论坛等。

五、地质档案工作者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要求

地质档案工作者观念的更新、认识的改变、管理模式的改进、业务素养与技术技能的提高是地质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保证。当前已经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遍应用,要求科技档案管理人员不断拓展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在实际工作中,既要熟悉档案现代化管理和现代化科学技术,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等手段,以便了解国内外档案发展趋势。档案工作者必须摒弃以往那种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的工作做法,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断研究共性的、规律性的新问题,提出创新的对策和办法。

六、总结

地质灾害论文范文7

【关键词】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条件

1引言

水文地质勘察是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对于水文地质中存在的诸多不利于工程建设的问题还缺少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从而影响了建筑物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容易导致人员伤亡,同时,也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进行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和重视水文地质条件存在的问题,进而更好地提高建筑的施工安全性和施工质量。

2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工作内容与研究条件

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首先就是评价综合地质资料与分析各个场地地质条件存在的不同特点,并且要结合地质条件的实际情况分析其状态的变化,以便于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和措施有效解决地质问题,保证整个项目施工的安全、可靠。在我国岩土工程的研究与发展过程中,地理科学技术领域各个方面的主要研究目标之一就是确定土壤的物质的组成,以及它们的化学特性、组成结构等,同时,需要重点分析它们对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勘察技术,对于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保障工程的顺利开展。

3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过程中的水文地质灾害事件

3.1人为因素导致的工程事故

一些人为因素常对地下水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大型城市建筑物的供水工程,会直接导致自然供水状况不均衡,城市地下水的持续供给和给水动力系统负荷压力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建筑的基坑施工过程极有可能会受到严重的各种水文地质灾害(诸如水泥基坑内的涌沙以及管道内涌沙等)的直接影响,如图1、图2所示。

3.2地下水位的下降

在上游的一些重要工程的修建中,如水库或大坝,以及矿物资源的开发,对地下水的大量排放和开采都会直接导致地下水很难及时得到恢复,最终使其水位下降。若地下水的水位下降较多,容易造成地表沉降、裂缝、崩塌(见图3)。而且地下水的水量和质量下降还可能严重地影响建筑物和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3地下水位的上升

若一个地区的降雨量相对较大,形成的地面积水大部分会渗透到地下,使地下水的水位逐渐上升[1]。除此之外,一些人为因素也会导致地下水位的上升,比如,水利大坝或者水电厂工程项目的修建等,会造成地下水位的上升。而地下水位上升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岩层的构造和结构产生损害。当出现地下水水位升高时,已经完成的建筑物工程的稳定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还有可能给造成一些严重的施工安全隐患。

3.4由于地下水频繁升高和下沉而导致的水文地质灾害

地下水位水位的升高与下降可能促使土壤产生不均匀的收缩或扩张[2]。如果地下水的水位升高和下降过于频繁,土壤的收缩和膨胀也会频繁发生,造成地面裂缝,从而影响建筑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

4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要点

4.1物探工作

物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其主要指的是一种对各个地层的物理性质及活动进行科学研究和探测观察,明确其可能发生的变化的探测过程[3]。通过对我国地质学物理场的结构分布以及其气候变化的特征数据进行综合量测,并结合对目前已知的地质物理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研究,已经完全可以直接、准确地推断我国地质学中各矿物地的性状。物探工作采用的各种技术具有操作装置轻便、成本低、效率高、工作应用空间广等优势。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深度的岩层的性质不同,因此,在物探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重力电法勘探、重力弹性法和波动法勘探,测定地下深处的地质层次和相关物理信息,掌握地层深处的地质结构状况。

4.2钻探工作

钻探主要是一种进行深部钻探的一种机械工程技术,以便于开采地层中的天然资源,或者通过对多个孔位的钻探提取地层样本,通过对样本进行试验确定各地层的性质和特点,并记录相关汇总相关资料和数据,编制工程地质资料[4]。该工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这种勘察方式是目前我国岩土结构工程勘查察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勘察的方式。

5基坑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地下水的动力学效应可以通过解析法或数值法被定量计算出来,从而对地下水的力学作用进行评估。但是地下水往往是复杂多变的,即使是在赋存的条件和地下水质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和前提下,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地下水结构的影响也往往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必须防患于未然,开展必要的地下水和自然资源评价。

5.1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若基坑的坑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以下,对水文地质条件的评价需要思考2个问题:1)应采取的降水措施;2)如何能够通过疏干基坑内的地下水而使其获得更加便利、安全的工程作业面。

5.2抗浮评价

建筑物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到地下水浮力的影响也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在一般的应用情况下,在制订方案时,工作人员应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计算,然后选择合适的卵石层,把其作为筏板基础的持力部分,然后确定特征值。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要遵循相关规范的要求,如果筏板基础宽度超过一定范围,工作人员可以运用荷载试验对地层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并对特征值进行有效监测,如果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要求计算,会给工程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计算时,工作人员要对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减小误差,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6结语

地质灾害论文范文8

关键词:云南;公路工程;地理环境;病害

一、研究背景

云南省公路的已建、新建和改扩建项目逐渐增多,公路工程质量、行车安全已成为公路建设的重点。而公路工程是一种线形结构,从修建起便与周围的地理环境联系在一起。云南公路建设环境复杂多样,不同环境下的公路工程会表现出不同的工程病害。国内一些学者对公路工程病害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柏松平研究了云南山区公路地质病害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公路选线原则[1];徐雨晴、何吉成综述了国内气候变化对公路交通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2];刘汝明,柏松平通过对云南9个地州市的19条公路的调查,研究了193条泥石流沟的分布特征、爆发特征及对公路工程的病害[3];骆银辉等人以云南高陡斜坡崩塌的发育实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崩塌的形成机理与防治方法[4]。目前,国内外尚未较为系统全面的总结研究云南地理环境因素与公路工程病害的关系,故对此问题进行,可为云南公路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维护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地形地貌与公路工程病害

云南省平均海拔2,000m左右,海拔高度差异大,地形地貌主要以高原、山地为主,在高原、山地间分布着许多小型盆地(俗称“坝子”),还存在一些喀斯特地貌。由于地形地貌的形成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导致各地貌自然差异很大,所遇到的公路病害问题也大不相同。

1.山地

云南省山地海拔较高,起伏较大,沟谷较深。根据地理位置和相对高度,可以把云南省山地分为横断山北部峡谷区、横断山南部中山区、横断山西南部中山区、滇东北中山区、滇中南中山区几个大致区域。山地由于地貌有边坡存在,一些山体岩体较为破碎,风化程度较为强烈,容易发生一些崩塌、落石和滑坡现象。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公路,由于温度低和水的原因,路基路面还会发生冻胀、翻浆和路面湿滑等病害。

2.盆地(坝子)

“坝子”是云南省对小型盆地的一种称谓。云南坝子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区:滇中湖盆区、滇西宽谷盆地区、西双版纳河谷盆地区。云南有些坝子形成以后被海水或湖水淹没过,坝子内公路沿线会有大量的软土和淤泥分布,在路基自重和行车荷载及车辆震动的作用下,由于软土和淤泥地基承载力低、压缩变形大,会加剧路基沉降。还有一些坝子是由江河冲积、沉积形成的,整体承载力较差,将会导致路基失稳破坏。

3.喀斯特地貌(岩溶)

云南省喀斯特地貌(岩溶)主要分布在元江以北的滇东片区以及滇西保山至沧源片区,类型主要有石林、落水洞、溶沟、钟乳石、漏斗、溶洞等。这些不良的岩溶地貌,给公路工程带来不同的病害问题。溶沟、漏斗、石林、石芽等类似地质环境造成基岩起伏较大,会导致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最终影响公路结构的安全。若路基下有落水洞、溶洞,在车辆荷载反复震动和路基自重的作用下,则可能会导致路基变形和塌陷。若路基底部处于岩溶积水区,岩溶水会浸泡、侵蚀软化路基基础,长期反复作用下会造成路基填料流失,使路基产生塌陷或滑动,影响路基的稳定性。

三、岩土类型对公路工程的病害

公路建设会穿越不同的岩石类型和土壤类型,不同岩土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及成因等和岩土形成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等都会导致不同的公路病害问题。

1.岩石

岩石作为公路工程的基础,它的质量决定着公路工程的质量。公路工程经过软质岩石地区容易产生滑坡、落石、崩塌等地质灾害。若路基建设在软质岩地基上,加上软质岩受潮软化,承载力会降低,会引起地基局部破坏和较大基础变形。在可溶性岩石(碳酸盐类岩、硫酸盐类岩石等)等地区进行公路建设,可能会出现路基塌陷和不均匀沉降,岩溶水腐蚀混凝土等公路地质病害。在膨胀岩地区,可能出现路基滑坡及胀缩变形。

2.土

云南省土壤类型繁多。在公路工程的建设中,都与土壤有直接的关系,工程性质好的土壤对工程的危害性小,工程性质较差的土壤对工程的危害性较大。

(1)软土

软土主要分布在云南山区的沟谷地带、高原坝子和湖泊周边。软土强度低,压缩性强。由于路基自重和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软土受力压缩,沉降变形大,可能导致路基路面沉陷,引起道路不平整、路面开裂;软土强度低容易出现滑塌等道路病害。

(2)膨胀土

膨胀土主要以昆明、昭通、曲靖、蒙自、建水等盆地最为集中。在公路边坡开挖使深部膨胀土暴露,大气的干湿循环可能引起膨胀土的反复收缩和膨胀,抗剪强度逐渐降低,在重力或雨水冲刷作用下,会引起浅层土体滑塌。在路堤填筑过程中,若膨胀土保湿性不好,含水率发生变化,可能会引起路堤边部坍塌和路面翻浆冒泥、沉陷和隆起等病害。

(3)红黏土

红黏土是云南中东部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一般以山区地带居多。红黏土由于天然含水率较高、孔隙比较大,在湿热交替的条件下,裂缝较为发育,使土体完整性遭到破坏,降低了土体的强度,会严重影响公路边坡的稳定性。红黏土中常有石芽、溶沟、土洞等存在,容易导致路基的较大沉陷和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不平整和开裂变形,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4)黄土

黄土主要分布在曲靖地区东南部、文山州东南部、红河州南部、西双版纳等地区。在公路工程中,尤其是路堑路基,黄土边坡遇水膨胀,干燥后又收缩,反复作用下形成裂缝,降低土体的整体稳定性,在受到雨水冲刷时,容易造成滑坡。黄土受水浸湿,充填在土颗粒间的可溶性盐类物质遇水溶解,土体结构迅速破坏,导致强度降低,在行车荷载和路基自重的作用下,产生下沉,导致路基路面沉陷。

(5)冻土

冻土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和滇东北地区。一条公路可能经过短暂性冻土带、季节性冻土带和长年冻土带,由于反复的冻结和融化,使得土壤和岩层的力学性能下降,会引起路基路面的冻胀和融沉。长时间处于冻结状态,一些土壤或岩层中的水分凝结成冰,使其脆性增强,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断裂现象,造成路面破坏。

四、气候影响对公路工程的病害

1.温度

根据温度的差异和纬度地带性大致可以把云南省划分为高寒气候区(滇东北、滇西北高寒山区)、温带区(滇中地区)、热带区和亚热带区(滇南、滇西南、滇东南地区)。在高寒气候区,沥青混凝土路面容易发生冻胀和融沉病害,水泥混凝土路面容易导致温缩裂缝;在温带区,虽然属于四季如春型,但气温昼夜温差较大,容易使路面产生膨胀和收缩,导致路面开裂,加重路面的水损坏;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常年温度高,会使沥青路面产生推挤、车辙、拥包等病害,而水泥混凝土路面会产生边角裂缝和板块翘凸。

2.降水

云南省降水分布不均,根据降水量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多雨区和三个少雨区。滇南多雨区(如金平、绿春、江城、河口等)、滇西南多雨区(如西盟、沧源、芒市、盈江等)、滇西北多雨区(怒江州北部等地)、滇东罗平多雨区,这些地区降水量大,容易引起路基路面的翻浆冒泥、塌陷;诱发公路边坡滑坡;降低沥青路面的粘结力,使路面出现槽坑、鼓包、推挤等;还会造成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等病害问题。云南北部金沙江河谷少雨区(楚雄州北部、大理州东部和东南部等)和云南南部元江中上游河谷少雨区(元江谷地的中上游地区),虽然这些地区降水量较少,但河谷沿线气温较高,容易使公路路面产生干缩裂缝。在滇西北少雨区(德钦、香格里拉一带),由于海拔较高导致此地区温度较低,容易使公路产生冻胀和融沉病害。

五、地质条件

云南地壳运动强烈,地质条件复杂,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特殊地质情况,给公路建设和维护带来复杂性和危害性。

1.地表水与地下水

云南省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特别是在四个多雨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比较丰富。在多雨区地表水径流量大,雨水会冲刷公路边坡,使其滑塌;在寒冷地区则可能会出现冻胀和融沉病害;地表水会使路面湿滑,危害公路行车安全。云南地下水又可分为三大类: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河谷两岸及山麓边缘,岩溶水主要分布在滇东及滇西的中甸—大理、保山—耿马等地,裂隙水集中分布在滇中大姚—新平、石屏—易门地区及滇西的维西—思茅地区等地,主要引起地基软化、路基下沉、边坡滑塌等病害。

2.断裂活动地区

云南区域断裂构造较为发育,走向以南北向及近南北向为主,其次是西北走向和东北走向。在断裂活动中,地表形态发生很大变化,许多老断裂复活,新断裂产生,会对公路工程产生病害问题。由于云南气候环境、地质环境、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导致地质灾害比较频繁。主要的地质灾害包括:泥石流、滑坡、地震、崩塌等,具有分布面积广、多发性和持续性、强度大等特点。地质灾害可能产生的公路工程病害见表2。

六、结语

云南省地理环境复杂、差异大,导致公路工程的病害复杂多样,研究云南地理环境与公路病害的关系,可以为公路工程的选线、结构构造的设计和工程维护提供可靠依据。由于云南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在一篇论文中不可能详细论述地理环境与公路病害的关系,需要对地理环境与公路病害的关系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划分,以对公路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运行维护进行更为有效的帮助和指导,降低工程的建设维护费,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柏松平.山区公路地质病害机理与技术对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徐雨晴,何吉成.气候变化对公路交通的影响研究进展[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6,(39):1-8.

[3]刘汝明,柏松平.云南公路的泥石流灾害及其防治对策[J].交通标准化,2005,(9):12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