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农业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大学生农业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早在远古时期,农业就已经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农业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人,没有农业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就更不会有人类的现代文明。人类的生产发展始于农业,工业的生产和发展基于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其作为为中国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无论在政治上、经济、社会及其生活方面都起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由宋发旺、尹文武、姜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的《现代农业创业》以“农业”为基点,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目的,重点阐述了职业农民在开展生产活动中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所需要的技术。系统的讲述了农业创业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及相关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该书共有十一个板块,在内容和结构的划分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一、第一板块至第二板块,简要概述现代农业及农业创业目前现状,从创业者到创业类型,明确指出创业者如若想创业成功就必须具备基础素质和基础能力;二、第三板块至第八板块,多层次、全方位地阐述了农业创业的实施与途径。首先,从市场调查着手,分析涉农市场的现状行情、把握涉农市场的机会,选择合理的创业项目;利用国家的惠农政策,把握机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人员组合的原则及标准,组建一支合理有效的队伍;其次,预算出农业创业所需的启动资金后开展企业融资,编制农业企业计划书,从而判断企业是否能继续开办;最后,确定经营方式并实施创业的计划;三、第九板块至第十板块,主要是对创业风险问题的讲解,从对农业创业风险类别到规避这些风险要如何选择正确合适的保险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描述;四、也就是最后一个版块,从核算成本到制定农业企业财务计划;从降低经营成本到提高服务及产品质量等方面;从扩大农业创业规模到和如何增效、壮大提出有效意见,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不断普及,技术人才越来越多,各大农业类高校创业面临的挑战日益俱增,我国农业专业的学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此背景下,如何切实有效培养农业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类高校的学生缺乏的正是创新创业思维。因此,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变得更加迫切。

第一,转变观念,建立创新创业意识

顺应时代的变化,转变观念,打破旧的传统观念的禁锢。社会、政府、学校、家庭要积极配合为学生营造出优质环境,为学生创业提供一个良好氛围。学生应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建立创业意识,不要受传统创业观的影响;坚定创业意志,树立正确创业理念;通过几方合力,培养出具备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创业者。

第二,构建农业创新创业体系,提高高校就业课程质量

目前,我国创新创业课程相对其他课程来说还不完善,在课程设置上较单一化,存在一定局限性,在课程占比上也存在一定问题。高校应针对现存问题通过调整课程的安排;增设有利于创业就业的课程;调节内容,删除与创业无关的内容;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传授创业的方法、形式、路径和全方位的展现创业过程,还要在课堂上可采用农业创业案例进行分析教学,让学生更直观、更生动的了解其不同创业成功者的创业过程及规律。

第三,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增强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在国家大力支持和倡导创业的基础之上,把握和利用好这一优势,充分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为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指导。学校可通过开设相关的社团,组织开展丰富的相关校园实践活动,以达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的目的;通过竞赛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社会资源、以及校外企业资源,促使大学生可参与到具体的实践当中,更好的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增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领者,需具备较高的素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决定了对人力开发的素质与质量,树立正确及全新的教学观念,秉持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目标这一准则,全面贯彻农业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生发展、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新时代,“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各个领域带来新商机,国家因此掀起了创业的浪潮。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但传统农业已无法满足我国发展需求。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农业类高校学生成为发展“互联网+农业”的主力军,为我国农业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现代农业创业》一书的框架完整,语言通俗易懂,技术深入浅出,是一部实用性价值很强的书籍,具备良好的理论实践价值,为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指明了方向,既可作为农业类学生的参考书目,也可为基层技术人员提供现实指导,不失为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作者:袁之健 单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梦想创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