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范例

急救知识

急救知识范文1

关键词:山地户外运动;救援组织;发展趋势

2005年5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决定正式将“山地户外运动”设立为我国重点开展的体育项目之一。山地户外运动项目的设立有利于我国山地户外运动的快速发展、山地资源利用和规范管理,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筹备与进行,促进我国对丰富的山地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分类并利用与开发。在山地户外运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户外运动参与者缺乏专业的户外知识、户外技能、户外装备、户外团队,安全意识相对淡薄,缺乏自救意识、自救能力与信息反馈能力,当山地户外运动事故发生时,自救难度非常大;同时,在救援组织进行救援行动的时候,由于掌握救援信息的有限性和局限性以及救援组织的非专业性,当山地户外运动救援组织到达户外事故发生地的时候,户外事故结局已基本上定性,这会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的浪费,并且也很难起到救援应有的效果。

1山地户外运动救援组织概念及分类

1.1山地户外运动概念

山地户外运动通常是指位于海拔3000m以下的山区、丘陵等地区开展的与登山运动相关的户外运动。高于3000m以上的海拔被定义于高山山地。山地户外运动起源于国外的登山等户外运动,但在我国,山地户外运动的起源要晚于国外近100多年的时间,当中国的山地户外运动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国外山地户外运动已经进入户外运动史的黄金时代。主要依靠山地资源开展的户外运动,一般具有高风险、高难度、高投入、远离城市等户外活动特征。其特点与核心是山地资源,除去山地资源后,广义上来讲户外运动几乎等同于体育运动。山地户外运动产业是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与构成的重要组成之一。参与的方法主要有体验型、休闲型和观赏型,实现身心健康、强健和愉悦效应等,并且提供一系列相关服务。依托于我国优秀的山地户外资源,山地户外运动在我国急速发展并且得到了广泛传播,吸引了大批户外运动爱好者。

1.2山地户外运动救援组织概念

对于山地户外运动救援组织这一概念,目前我国学术界尚无明确的概念与定义,但是可以结合山地户外运动的概念与含义、救援的概念与含义及组织的概念与定义将户外运动救援组织定义为:通常是具备山地户外运动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关医疗急救知识的专业人员为了救助在进行山地户外运动中发生事故的参与者而组建的团体[1]。但这个定义仍有争论,暂时还没有准确的定义。

1.3山地户外运动救援组织分类

第一类是以公安机关、消防部门、武警、解放军、民兵、搜救犬队等国家或地方政府所组成的国家救援组织,他们由政府统一调配指挥,是每一次救援行动开展中的绝对核心力量。他们具有系统的规章制度、专业的救援知识与精良的救援装备以及完善的组织架构,并且由政府统一调配救援行动,能够在短时间集中大量的物力、人力、物资,在最短时间发挥最大的功效,可以安全有效减少户外事故可能带来的二次伤害,将风险降到最低。这一类组织在山地户外运动发展早期作为主要的救援力量存在,但是往往会消耗大量政府资源,造成浪费,政府可以适当减能放权给民间救援组织,合理联系与协作,达到效率最大化。第二类为山地户外运动企业或景区的专业性力量。除了日常的医疗急救外,我国现有的救援组织大多是景区当地户外企业或行业自己筹备的救援组织,他们分散于各个山地景区的各个登山队等企业之中,普遍规模较小,但具有一定的救援经验与专业能力。如驻守在四姑娘山管理局的四姑娘山高山救援队,在收到紧急救援信号后,可以快速启动应急预案,设立指挥部与救援小队分工协作,快速实施救援行动;这些专业救援组织是应对山地户外运动行业、企业发生户外事故、地震、泥石流、垮塌、山地塌陷等自然灾害事故初期处理的主要力量之一,也是社会应急救助的骨干力量的重要部分,在救援组织中的地位逐渐提高。[2]第三类是由爱好山地户外运动的志愿者自发组织筹备建立的民间救援组织或者个人,由民间户外爱好者、志愿者自发组建而成,他们靠着对公益事业的追求等因素凝结在一起。在一场特大危机来临的时候,单纯依托于政府、企业、景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民间救援组织的加入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救援组织,接受统一培训,随时待命等待召唤,但是这种救援组织却有很多缺点,比如资金短缺、装备落后、专业知识不足等问题,而且社会上仍有一部分人觉得民间救援组织是在作秀,没有给予这些组织应有的尊重。

2山地户外运动救援组织的起源

2.1国外山地户外运动救援组织的起源

山地户外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其具备的高难度性、挑战性和刺激性对于户外运动参与者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早期存在的山地户外运动是作为一种人类生存、谋生的手段而存在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特种部队就开始合理利用山地户外资源进行户外生存相关的训练,以便于增强特种部队的户外生存能力与户外作战能力,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把户外知识与技能有目的地运用到实际中来。二战结束后,因为战争的结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山地户外活动慢慢开始走出军队专属和野外求生的范围,成为一种人类娱乐、休闲、锻炼身体和提升生活质量的生活方式。户外运动发展的同时户外运动救援组织也相继成立,早在1950年美国就成立了第一个美国救援协会,并且在各州各景区都设立多个救援控制中心,救援协会中的成员皆是志愿者,全部统一属于地方警察局管辖,主要分为事务部,用于寻求资金赞助,另一个是技术部,负责进行户外事故救援。[3]救援组织办公地点由美国政府提供,救援组织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欧洲大部分国家与美国相似,但比较特别的是在登山活动频繁的阿尔卑斯山地区,法国政府和当地管理局会在当地海拔4000m左右的地方设有救援中心,用于与外界通讯沟通和户外事故的信息反馈,并且会要求户外运动参与者必须佩戴或租借专业的救援通讯联络设备,同时,每过20min就会派出一架救援直升机进行定期巡逻,以便于及时发现户外事故并在最短时间内施以救援,最大程度上保证游客与户外运动参与者的安全。

2.2国内山地户外运动救援组织起源

我国户外运动的发展是随着1980年后我国的户外资源对外公布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山地户外运动作为一种娱乐、健康、休闲、探索自然的特殊运动,特别能够舒缓当今高压社会中所带来的压力和负担,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国内山地户外救援组织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现并且在不断发展,但真正意义上出现在大众面前主要是因为参与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救援行动。当时救援行动中,国家首先派出大量消防队、解放军等参与救援,更是派出空军运输机直接向灾区运送物资。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外国国家也派出本国专业救援人员组成的境外救援队伍,陆续抵达汶川等受灾严重地区协助我国救援队伍进行紧急救援行动。同时,也出现了大量民间志愿者救援组织无偿支援抗震救灾,这些组织大多在2008年以前就已经成立并开始活动,如国内当时规模较大的绿野救援队是2003年底组建形成的,虽然当时救援组织已经初具规模,但仍然存在着规模小、无经济收入等问题。有很多研究公益慈善的学者将2008年喻为中国的“公益元年”,其实也大可将2008年定为“户外运动救援组织元年”[4]。我国山地户外运动救援组织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初露锋芒,这些户外救援组织在汶川大地震中发挥自身优势与特长,在抗震救灾中找到属于自己组织的特殊工作方式和发展方向,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灾后重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抗震救灾中重要力量之一。从此以后,政府和民众意识到民间救援组织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开始不断放权与扶持救援组织发展。随着人们的关注提高、政府扶持力度加大,户外救援组织不断被人们熟知,在不断发展中慢慢壮大,成为我国救援的第二大力量。救援组织越发受到人民、政府、社会的重视与认可,获得了应有的合法身份,救援组织的数量不断在增加,规模不断在扩大,救援组织也在不断茁壮成长。[5]我国山地户外运动发展过程相对较短,与之有关的法律、政策还略有空缺与不足,导致事故频发,参与山地户外运动的游客、工作人员的安全无法保证。据统计,1957—2012年共计有298人是因为山地户外运动所致的事故死亡,且大部分分布于2001年以后,其中2012年就有45人。山地户外运动在快速发展传播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考验,如果安全性不能得到保障,将会在今后限制山地户外运动的健康、快速、安全发展。

3我国山地户外运动救援组织发展现状及问题

3.1资金短缺,救援费用承担方不明确

大部分救援组织带有公益性质,没有资金收入,早期救援组织行动时大多采用AA制,救援资金、装备费、培训费、保险费都需自筹,主要的资金来源是依靠政府经费支撑,不足的部分由救援组织成员自掏腰包,严重降低救援组织的救援积极性,限制救援组织的发展。这些年来,政府与国家一直增加对救援组织的帮扶力度,但始终是杯水车薪。我国救援行动费用的承担始终没有一个详细的标准和制度,山地户外事故人员往往没有交费的意识,认为户外救援行动是无偿、免费的行为,这些费用承担的不明确,降低了救援组织的积极性,不利于救援组织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实际上,很多户外运动参与者是由于自身没有遵循当地山地规章制度或者国家规定去寻求刺激,进入到未经允许进入的区域,这些区域往往就是户外事故频发的地方,最终导致户外事故的发生,所以户外事故人员应当承担一部分的救援费用。但实际情况是,很多户外参与者法律意识单薄、缺乏责任感,往往把户外事故归咎于企业或景区,认为救援是其责任与义务,自身不需要承担费用。

3.2户外参与者缺乏自救和互救意识

在山地户外事故发生时,如果户外运动参与者拥有一定的自救意识与技术,就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极大程度上增加安全获救的概率,也能减少事故对参与者带来的身体损伤。但是在山地户外运动事故发生过程中,户外运动参与者通常缺少专业有效的自救和互救急救知识与技术,团队之间缺少沟通和帮助,最终导致户外事故发生时户外运动参与者不能得到相应的处理,使得户外事故死亡率极高。[6]对我国户外运动参与者来说,他们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水平更有待提高,虽然有众多的培训途径与培训方式,但效果仍然不好,如常规的CPR、急救包扎法等掌握情况十分不好,没有应对特殊地貌、天气、动植物等自然因素的能力,这使得自救和队员之间互救变得困难重重,而自救与互救往往是救援行动中的关键之一。

3.3缺乏与政府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一般情况下在救援中,政府需要联系相关的专业救援人员或者救援组织等进行协助和交流,但两者没有长期的、相对固定的交流与联系,通常是户外事故发生时暂时组建成救援队,没有形成固定的救援队和救援体系,导致延误救援时间、救援失败、事故死亡率高等不良后果发生。

3.4山地户外运动救援体系不够完善

各地区虽然已经在尝试建立体系但效果甚微,政府、企业、救援组织没有统一救援标准,没有专业的事故预警系统和事故情况反应系统,没有指定相对应的等级标准供各救援组织参考,出动国家救援组织太过消耗资源,只出动民间救援组织又可能使得救援失败,造成更大的人员受伤或者财产损失,这其中的救援标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与规范。

4我国山地户外运动救援组织的发展趋势

4.1救援组织日趋规范化、多元化

我国山地户外运动快速发展,参与者不断增多,使得与之相关的户外装备、户外服务、户外景区等产业急速发展,参与者增多使得风险系数也在持续上升,这时山地户外运动救援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快速诞生。国家与地方政府不断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并且调配多方力量进行救援,如在《消防法》中明确规定了:“公安消防队伍除保证完成本法规定的火灾扑救任务外,还应当参加其他灾害或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并且户外企业也开始筹备自己的救援组织,可以协同当地政府进行救援,当然也有民间志愿者自发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民间救援组织,但其中不乏专业性较低的业余人员。如果三者相互协作会极大地促进我国山地户外运动与救援组织的发展,但是现在山地户外救援组织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并且已经处于瓶颈期,很难在短时间进一步发展。户外保险、救援保险、专业救援电话等也是户外救援组织日后发展的渠道之一,今后,救援组织不能只单单承担救援的任务,应该合理利用资源,拓展自身业务范围;在危险系数较高的景区应提供专业的户外保险,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企业与户外运动参与者的利益,也能降低一定的事故风险,如110属于报警电话一样,可设立国家或当地户外事故报警电话,可以更好地通知与反馈信息给救援组织。

4.2救援组织承担更多的预防与培训作用

相比于事故发生后的救援行动,山地户外运动参与者如果能有更高的安全意识,掌握户外急救技能和户外自救技能,可以极大程度降低山地户外运动事故的死亡率与发生率,也能减少救援组织的出动和社会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所以应促进三大救援组织的发展与资源、任务合理分配,目前我国主要救援组织培训机构与内容。目前,我国急救教育普及率不高,很多大学尽管都拥有相类似的课程,但效果甚微。这时救援组织就应当承担更多急救知识教育的任务,提高急救普及率。特别是商业性的救援企业应当更好地把握安全培训这方面,推出安全有效易掌握的标志性急救课程,并且与自身户外运动培训或救援培训相结合,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同时也能增加企业收入。

4.3三大救援组织任务的合理分配

三大救援组织联合是未来山地户外救援组织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救援组织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拔优秀民间救援组织提供扶持,将其中不达标的救援组织改造,惩罚试图敛财的不法分子,提高民间救援组织的可信度、专业性;建立一个合作的平台优势互补,互相提供信息、资源、岗位,合理发挥政府、企业、个人的力量;定期举行国家救援队与民间救援组织合作演练与培训,磨合三大组织的配合度;也可举行三大救援组织的相关救援比赛,以赛会友,交流促进救援技术与经验的发展。

4.4建立完善的救援等级体系

为了提高山地户外运动的安全性,未来建立完善的救援体系是必然的,从户外事故发生时的报警与反馈到事故危险程度的评估,再到出动合理的救援力量,在利用最少资源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证救援的成功率。在山地户外运动发展中,将一些常规的户外事故和自然灾害定级,根据事故和灾害的严重性、危险性分配给救援组织。

5总结

我国山地户外运动救援组织仍处于发展摸索早期,主要借鉴美国等户外大国的发展模式,还没有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发展、演变,救援组织仍存在很多的不足与缺陷,如何促进救援组织发展,保障山地户外运动的安全性,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1)加大人才培养与综合能力锻炼。21世纪是以人才为主的时代,人才是一个队伍的核心竞争力,同样救援组织的核心也应当是人才。在户外救援的过程中救援人员必须掌握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自然知识,需要户外救援者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熟练掌握攀岩、登山、潜水、绳索下降、游泳、野外生存等专业户外知识技能,同时具备紧急急救知识、安抚伤员心理能力以及领导能力,可以通过科技信息对事发地地形、地貌、天气等进行分析预判并做出合理安排等,快速反应,安全迅速抵达户外事故发生的现场并进行科学救援行动。(2)增强山地户外参与者自救与安全知识、能力。增加对山地户外运动参与者的培训,不仅是攀登、野外生存等专业技能的培训,也要加强自救与互救的急救救援的培训,扩大宣传的力度,在潜移默化中,让山地户外运动参与者养成健康、负责、规范的安全意识,不违反国家或地区相关规定进入不允许进入的区域,在准备参与山地户外运动前到当地派出所或当地管理局进行报备和学习;另外要增加对救援组织人员的培训内容、培训难度,积累良好的救援技术与经验,并且将培训制度化、严格化,定期做好考核与抽查,保证救援人员的专业。(3)大力支持救援组织的建设,建立地区性的救援组织互动机制。政府应大力支持救援组织的发展建设,对救援组织注册审批、救援任务等给予放宽或优惠政策,为救援组织的合法性提供保障;但是放宽救援组织的同时应该严格要求救援组织的专业性,定期对救援人员的技能、知识、能力以及救援组织进行评估审核,并进行排名,对优秀救援组织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罗鑫.山东省民间户外救援组织研究[D].济南:山东体育学院,2015.

[2]霍本烜,马宁波.论我国户外运动救援体系的构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4):93-95.

[3]徐磊,霍本烜.建立我国户外运动救援的策略探析[J].时代人物,2008(10):55-56.

[4]李晓鹏,唐欢.我国公益户外救援组织发展现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2):22.

[5]吴琼.我国户外运动救援队伍的建设[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149(1):66-68.

[6]钟薇,沈洁楠,郭志清.我国户外运动救援体系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3):156-159.

急救知识范文2

关键词:外海环境;施工船舶;组织安全;管理技术

外海环境施工船舶组织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健全相关的目标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准入制度,积极引进先进的海上应急救援技术,在各种安全管理技术的帮助下有效维护外海环境施工船舶的安全性,从根源入手消除安全隐患问题,在保证相关船舶安全性的同时,为相关工程的良好施工提供帮助。

1.外海环境施工船舶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

近年来在海上工程建设外海环境施工船舶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缺乏先进的应急救援技术,不能及时性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治理,从而导致施工船舶出现安全问题甚至船机海损、水上交通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要求我们在船舶施工安全管理上更进一步,合理实施施工船舶组织安全管理技术,大力推进海上应急救援新技术、新装备的运用,定期开展船舶安全隐患与治理,进一步规范船员的安全行为,统一开展施工船舶的安全管理与调度工作,具有一定的安全管控作用和价值。

2.外海环境施工船舶组织安全管理技术

在外海环境施工船舶组织安全管理的工作中,应着重强调各项安全管理的工作要点,在工程项目层面应加强船舶管理体系的运用,健全完善船舶安全管理相关制度与准入标准,明确船舶安全管理责任分工,强化船舶安全检查与航前检查工作,预防相关的安全隐患问题,合理应用海上应急救援外部资源与技术装备,从根本上增强船舶调遣及施工组织的安全水平。具体的安全管理技术措施为:

2.1构建项目级安全管理机制。目前我国部分外海环境施工船舶管理工作领域中还存有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不能确保责任制度的高效化实施,无法灵活性的落实调度制度,很难在制度的约束下更好地进行安全管理。在此情况下,就应该根据外海环境施工船舶的实际情况,构建项目级的管理机制,健全其中的安全管理制度,以此来规范人员的行为,切实增强施工船舶调遣与水上作业的安全性。首先,应完善有关的施工船舶进场检查验收、船舶调遣航行许可、船舶航行监控管理、现场交通船舶管理等相关制度,在制度中明确施工船舶准入、开航令管理、航行动态监管以及船舶出入港、穿越航道、乘员等一系列安全规定,在制度的帮助下增强施工船舶的安全性。其次,应建立专业的船舶安全管理机构,构建完善的调度组织模式,配备专业的船舶管理团队,调度室应全天候24小时值班,实时性掌握船舶的安全情况与使用情况,确保能够严格进行安全的管理和控制。最后,针对不同的施工船舶应建立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或规范性标准,如:关于货船装运方面,对于各种不同的货物,在船舶配置、载货高度、载货重量、分类分区装载、绑扎加固等方面细化具体要求,有效预防意外事故;关于起重船作业方面,除了要进行吊装安全管理之外,还需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指挥,按照现场的情况动态化的监督,及时性的掌握其中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便于迅速地解决安全问题;关于绞吸船作业方面,要重点加强检查排泥管道的连接是否可靠合理、牢固,挖泥及吹填区的警戒防护是否合理可靠等等。

2.2落实安全准入制要求。对于外海环境施工船舶准入制来讲,除了要符合法律规定之外,还需按照船员执业准入制来执行工作,在全面落实准入制的情况下,能够保证船员操作的专业化和安全性程度,例如: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交通、运输等各种作业船舶,都需要有海事局的安全检查证明,并且符合三类海区的要求,船舶上面一定要设置高频终端设备、GPS-GSM终端设备、北斗导航定位设备、航海雷达设备以及卫星电话设备等,确保全天候维持良好的通讯状态,可以根据规定要求将航行信号、作业信号与停泊信号等显示出来。所有海员也必须要有职业资格证书和适任证书,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根据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等执行工作,可以及时性针对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使其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还需严格落实明火作业方面的制度和标准,对周围区域的易燃易爆物品进行清理,结合规定预防出现油料泄露的现象,按照法律规定谨慎性、安全性的操作,有效预防相关的安全事故。除此之外,对于船员来讲,在日常操作期间还需掌握设备安全检查的技能,每天检查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在发现存有安全隐患问题之后可以及时排除,从根源层面入手消除可能会存有的安全隐患。

2.3合理应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手段。施工船舶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是确保船舶安全性的主要措施,能够及时发现存有的安全隐患问题,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来应对和解决,有效地维护相关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首先,在检查时应突出对船舶动力系统、锚泊系统、通信导航系统、救生系统、船舶水密性以及工程船舶改造、船舶设备老龄化等方面问题的检查,要把安全检查作为船舶航行及作业安全的一道有效防线;其次,应进一步创新管理技术手段在船舶安全检查中的运用,使用网络数字化技术构建施工船舶安全顾问服务系统,做到对船舶结构方面、安全基础设施方面、水密方面与应急救援等基础设施方面的重点排查和及时整改,以此来确保船舶的安全性。另外,在检查整改的同时,应引导有关安全管理人员学习船舶安全管理技术和知识,懂得如何在外海环境中进行施工船舶的安全管理,掌握更多的安全技能,确保所有施工船舶的都能安全地使用。

2.4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船舶应急救援遵循自我保护的基本原则,根据施工海域的异常水文环境特点、异常气象环境特点、海区复杂性的特点等等,项目上应编制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积极开展海上交通事故应急演练活动、火警应急演练活动、机损故障应急演练活动;加强对施工及航行海域的海况信息收集、调查,明确施工水域范围、调遣航线及应急锚地等信息,有效预防安全隐患问题。与此同时,还需在借助北斗定位追踪器技术进行安全管理,在施工船舶相关追踪器遇水以后会自动化地激发报警,持续性的向搜救指挥终端发送位置坐标的数据信息,搜救工作人员就可以按照显示器的具体信息,明确需要搜救施工船舶和人员的方位、距离等,便于开展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要加强与地区海事等海上应急救援公共资源的协调对接,提高船舶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应对能力。另外,还应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借鉴成功的技术应用经验,充分发挥新技术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作用和价值,保证各项工作都能顺利地开展与落实。

2.5构建综合管理系统。多数外海岛屿及大型桥梁工程临近水域涉及到多个标段同时施工,再加上跨海施工的线路长,高峰时间段各个施工标段的船舶都会占有一定海域,横穿航道的使用频率较高,在此情况下,如果只依靠单个部门进行管理,很难有效地维护施工船舶安全性,所以,应构建施工船舶综合管理系统,将各个施工标段的管理部门相互联合,创建施工船舶警戒指挥系统,统一性的针对各个施工标段船舶安全性进行管理,准确掌握各个施工船舶的作业情况、安全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现象或是安全隐患问题,就可以统一性的管理,不会出现秩序混乱的现象。例如:相关综合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化地进行潮汐表通告、航海通告、航行通告等等,有专业人员记录天气预报信息,分析水文情况、气象情况、水下障碍物情况等等,集中性进行各个施工标段船舶的安全管理,可以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性执行。

3.结语

急救知识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市场经济;创新创业

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经济形式百花齐放,由市场本身带动经济发展。在高新科技及互联网信息技术影响下,具备创新精神及创业能力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学生的技术水平及实践能力,致力于培养“工匠型”人才,同时也应紧跟时代的发展,基于“双创”视域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就业指导及管理。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双创”理念及教育概述

1.市场经济背景下“双创”理念的提出。“双创”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简称,该理念最早是由总理在2015年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近几年来,“双创”理论体系越来越完善,而且基于一系列的创新创业鼓励政策,推动了我国一批批小微企业的发展,其中多为科技型、网络型、知识型企业,采用前沿技术,深入科技赋能。大众创业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就业形式,即人人可创业,人人可以成为创业者、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掌握着丰富的专业理论、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其已经走在时代的前列,走出创业的一步只需要转变就业思维。万众创新,主要理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创新是创业的前提,是活跃社会经济、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

2.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双创”教育的开展。在近几年市场经济所构建的“双创”环境以及资源的支持下,“双创”教育也成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互联网经济等都给创新、创业的开展提供了高效、丰富、充满机遇的环境,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为创新、创业提供了相应的资源。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单有环境和资源还不够,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其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经验,思维上的创新想要转化为创新和创业行为,还需要学校为其提供有效的创业指导、项目孵化、资源对接、融资和变现指导等支持。从高职院校内部就已经进行孵化的创新创业项目往往具有较高的成功率,这也给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及就业指导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市场经济“双创”视域下高职就业指导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及管理工作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保障学生正常就业,市场经济背景下,“双创”理念的发展为高职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出路,但是有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及管理工作却没有跟上时展,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双创”教育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在高职院校中,专业技术知识方面的教学体系日渐完善,但是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很多高职学生只是了解“双创”理念,但是并没有将创新创业与自己的学习、职业发展联系起来,而且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其专业知识储备以及社会实践的欠缺导致其难以形成创新实践,也找不到创业的头绪、没有契合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导致高职向社会输出的学生多是技术型的基础岗位人才,缺乏具备创新、创业思维的新型人才。

2.未形成“双创”就业指导及管理体系。高职院校现有的就业指导及管理体系主要有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社会实践以及就业管理、信息统计等,就业指导理论课程以及实践方面的内容更新较慢,缺乏真正有效的“双创”教育,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双创”就业指导及管理体系。从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来看,不仅仅需要学生有创新创业的热情,更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场所、设备、资金和组织等方面的支持。现如今有很多创新创业大赛,在社会上也有相应的政策支持,但是高职学生缺乏经验,不懂得如何抓住机遇,学校也欠缺有效指导和管理,学生很难成功实现创新创业。

3.未形成“双创”课程及实践平台建设。双创”理念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往往是融入到各科教学中的,而“创业素质”方面的培养常被纳入到《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对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进行一定的创新,但是这种“双创”培养方式并不能真正带领学生实现创新创业。另外,大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将“双创”平台建设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中,毕竟建设“双创”平台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学校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双创”项目的建设存在较大的困难。

4.校企合作中“双创”理念应用滞后。就当前来看,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地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但是校企合作的目标是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对于“双创”理念的应用较为滞后,有的企业存有私心,不会让高职学生在企业实习时接触重要岗位,对于学生来说,难以学到最前沿的一些知识和技能,而且企业的目的是在高职院校毕业生中招聘到基层员工,而不是帮助学生创业,所以校企合作过程中在“双创”实践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5.教师本身缺乏“双创”实践及指导经验。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就直接进校工作的,有少部分是曾在企业工作过的高级技术人才,主要负责技术实践指导,高职教师缺乏创新创业方面的学习和实践经验,难以设身处地思考当下市场经济背景下创新创业的发展要求,更无法有效指导高职学生成功创新创业;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的忽视,其要么没有给教师开设“双创指导”方面的培训课程,要么所开设的课程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师无法提高实质性的就业指导能力。

三、市场经济“双创”视域下高职就业指导及管理策略

1.深入解读“双创”理念,加速推进高职“双创”教育。在新时代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十分重要,在高职各专业及学科教学中,教师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但是这距离“双创”人才培养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因此,高职院校应深入解读“双创”理念,认识到创新精神培养对促进学生就业方面的作用,以及创业其实就是就业的新理念,从而加速推进“双创”教育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多应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协作完成新项目,为创新创业打好基础。

2.转变就业指导理念,构建“双创”就业指导及管理体系。高职院校还应转变就业指导理念,将“双创”理念融合到就业指导与管理中,为学生就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不少高校在“双创”就业指导及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高职院校可以向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院校“取经”,并通过调研分析,找到适合本校的“双创”就业指导及管理模式,构建完善的“双创”就业指导及管理体系,将创新创业方面的就业指导及管理作为毕业生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高职院校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创新创业基金、场地及设备,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尝试。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时,让学生明白即便刚步入社会时没有合适的机会,其也可以逐渐积累经验,随时等待机遇。

3.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构建“双创”课程及实践平台。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是相辅相成的,在创新精神的引领下,学生能够认识到创业也是一条良好的发展路径,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业必须找到新的思路,不能总步前人的后尘。因此,在指导学生就业时,高职院校应构建“双创”课程及实践平台,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将一些优秀的创业案例分享给学生,并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创业者的创业历程,从而获取一些他人的创业经验。另外,高职院校应随时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及创业动态,邀请一些取得创新创业成绩的往届毕业生回校演讲,为在校学生介绍创新创业经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展开创新创业行动。在“双创”平台建设时引入社会融资机制,吸纳社会资金,建立起设施完善的创业孵化基地,让有创新创业想法、做好创新创业项目方案的学生可以得到学校的孵化支持。

4.构建双向服务体系,加强“双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为了加强“双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可以构建双向服务体系,在为学生服务的同时,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服务,从而解决企业人才缺失的问题,并借助企业资源带动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高职院校所合作的企业类型有必要进一步拓宽,除了一些工业、服务业之外,还有必要多联系一些互联网企业,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新时代背景下的市场需求,找到自己的创新创业方向。从校企合作的角度来看,学生在企业内参与实习实践,企业应为学生提供集中的培训,并为学生安排更丰富的岗位,严格对学生实习实践的考核,发挥出企业应有的社会作用,与高校一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对于手上有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企业也可以给予其一定的支持,学生可以带着项目到企业中工作,并且获得更好的岗位,这样,学生也不用担心自己专注创新创业而无法维持生活。

5.建设“双师型”队伍,提高教师就业指导及管理的能力。为了提高“双创”就业指导及管理的能力,高职院校还应基于“双创”理念,进一步建设“双师型”队伍,增强教师的创新创业实践指导能力。在原有的“双师型”队伍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开展培训还应加入“双创”理念、原则、方法等方面的培养,在教师具备了相应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之后,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去创新创业。为了提高效果,高职院校可以选拔一批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年轻教师作为“双创”就业指导的主力。青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障碍少,交流合作顺畅,共同设计创新创业项目,使之取得显著成绩。

四、总结

急救知识范文4

本文拟对近年来我国教育纠纷①的特点、成因及其救济机制的完善等问题做一分析

一、中国现实教育纠纷的特点

(一)数量增多,尤其是起诉至法院的纠纷大大增加改革开放以前,教育领域的纠纷虽然也存在,但数量并不算多,而且多以内部协商的途径解决。如今的情况则大为不同。我们可以经常从包括广播、电视、报刊在内的众多媒体中看到有关教育纠纷的报道,虽然人们对于纠纷仍然倾向于先在内部进行交涉,但更多的人们开始考虑到法院找个说法。这是中国近年来教育纠纷的一个最大的变化。

(二)内容日益复杂从我们收集到的有关资料②可以看出,当今教育纠纷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学校与政府(尤其是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纠纷。这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一类新型纠纷。在传统体制下二者虽然也有一些矛盾,但那时学校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个隶属单位,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它必须服从教育行政部门的命令和指导,二者之间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因而它们之间的矛盾只是行政内部的事情,似乎还称不上是纠纷。而经过一系列的教育体制改革,我国1995年的《教育法》已经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而1998年的《高等教育法》则再次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因而学校的法律地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成为独立于教育行政部门的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主体,它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由原来的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两个在人格上彼此独立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虽然学校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仍然要受到政府的外部行政管理,但此时二者之间并不是行政隶属关系,而是与政府和人民之间关系一样的行政管理关系。而且除此关系之外,政府以其他的身份参与到与学校的关系中来时,二者还会发生其他性质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之下,学校与政府之间的纠纷逐渐增加并显露出来。

其次是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纠纷。这也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出现的一类纠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虽然与社会也有一些经济和民事往来,但由于学校不具有法人资格,无法独立承担责任并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和应诉,因而其与社会的纠纷需要通过政府来解决。而学校具备法人资格以后,它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平等主体,可以独立与其他社会主体进行经济及民事往来,而且在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过程中.学校从招生、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师聘用、学生毕业等各个环节都要倾听社会的声音,注意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使近年来学校与社会的往来机会大大增加,相应地产生的纠纷也大大增加-

第三是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纠纷。这类纠纷一直是教育纠纷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当前它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以往学生与学校之间纠纷的内容比较窄,尤其是很多学校管理问题,往往被作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而被接受,学生即使有所不满,也多是忍一下就算了,所以二者纠纷的数量和种类都不算多。而如今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纠纷是越来越多样化了,首先是有关学校事故方面的纠纷,即学生在学校受到伤害或伤害他人时与学校就赔偿问题产生的纠纷,这类纠纷在中小学校中尤其多见。其次是有关学校招生方面的纠纷,如1996年发生在河南的因学校拒收残疾学生而引发的案件,19%年江苏两位学生起诉外交学院录取不当的案件。再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学生因学校的教学、管理、处分及毕业等问题而与学校发生的纠纷,这类纠纷也是一种新型的纠纷,而且正日渐增多,如因私立学校的实际教学质量与招生广告的内容不符而起诉学校,因不服学校的处分而与学校发生纠纷,因学校向毕业生收取不当费用而产生纠纷,因学校不发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而起诉学校,因认为学校评价不公而起诉学校,以及其他各种认为学校侵犯其合法权利而引起纠纷的事件大量增加。

第四是教师与学校之间的纠纷。这类纠纷就性质而言属教育纠纷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在数量上,尤其是诉诸正规救济渠道的纠纷目前尚不算多。在教育体制改革之前,教师的任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以及惩戒的权力儿乎都在政府手中,学校事实上没有多少权力,因而有关教师权利的纠纷主要不是在教师与学校之间产生。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人,学校的自主权越来越大,教师的「J常管理权力很多都被授予学校来行使,因此学校与教师之间的纠纷数量随之上升。由于制度上的不通畅及思想上的顾虑等原因,教师在遇到纠纷时很多采用了体制外的渠道来解决问题,当然也有一部分教师抱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想法而放弃了救济的寻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与法治社会不协调的体制和观念。

最后一个方面是教师、学生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纠纷。这类纠纷多集中在教育行政部门手中还保留的与教师、学生有关的权力领域。权利最容易受到权力的侵犯。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不仅容易受到学校权力的侵犯,也会受到教育行政部门权力的侵犯,此类的案例如1995年三位小学生状告市教委组织毕业考试答案有误,致使其未被重点中学录取,而要求纠正错误、补发录取通知书及赔偿损失,又如1999年末上海一位教师起诉市教委未按规定设置教师职称学科评议组,将两个不同的学科放在一个评议组中评审,致使其未能通过评审,而要求判令此次评议无效,并重新设置评议组,进行科学、公正的评审。

二、中国现实教育纠纷的成因

每一个具体的教育纠纷都有其特殊的成因,包含着许多偶然的因素。但从整体看,任何纠纷也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中国现实教育纠纷的首要成因就是经济与教育体制改革所引起的教育权益结构的变化。我国自70年代末进行的经济、教育体制改革,其基本的走向饲逐步分解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及教育权益结构,逐渐形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新型经济与教育权益结构。就教育来说就是改变原来的那种中央高度集权,地方及学校没有权力或自主权太小的状况,通过中央向地方、中央和地方向学校放权的途径形成新的教育权益结构。在这种新的教育权益结构中,地方政府,特别是各学校都分别成为大独立的权益主体,它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对自身利益的关注程度空前提高。在传统体制上,学校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附属机构,其主体意识非常弱,对自己行为的利益后果并不关注。这一方面是因为学校的行为后果是由其主管部门负责的,学校的实际利益是由其主管部门对资源的分配决定的,与其自身的利益后果并无直接关系,因而无需关注利益、效率等问题。另一方面,学校作为教育行政机关的附庸,其行为的动机也往往不是从学校的利益出发,而更多的是从伦理或政治的评价考虑的。而改革以后,由于教育权益结构及层次的变化,学校成为独立的法人组织,具有独立的财产并须负独立的责任,因而其行为的选择开始从利益、成本、效益等方面考虑。学校对自身利益漠视的现象大为改观,这一点使得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甚至包括其上级主管部门产生纠纷的可能性大大提高。#p#分页标题#e#

中国现实教育纠纷的第二方面的成因在于教师、学生权利意识的提高。70年代末以来,中国开始朝向法治国家迈进,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了出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第13条修正案又首次将其写人了宪法,在此过程中,中国公民的权利意识开始得到启蒙和张扬。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了教师以下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1995年的《教育法》第42条又规定了学生的下列权利:(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四)对学校给与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这些法律的颁布使得教师、学生的权利有了法律依据,维护和保障这些权利不受侵犯就构成了近些年有关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个方面的成因在于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尚不适应当前新的教育权益结构,不能真正做到依法治教。在新的教育权益结构之下,各权益主体的利益意识、权利意识大大提高,如果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仍然无视这一现实,忽视或漠视学校、教师或学生的权利,就会使自己陷人纠纷的漩涡中。而就现实情况看,我国的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还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教育行政部门违法或不按正当程序处罚人,学校制定的内部管理规定与有关的法律、法规相抵触,学校给予学生处分时不履行一定的程序,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私拆学生信件,侮辱学生,侵犯学生隐私权等现象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而这已成为当今教育纠纷的一个重要成因。

三、教育纠纷的救济机制的完善

无论是什么样的纠纷,如果不能正确、及时、恰当地予以化解,将给双方当事人正常的管理、教育、学习或其他工作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首先必须从预防人手,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依法治教的意识和能力,并且着力完善相关的教育立法,减少教育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其次要注意完善事后的救济机制的问题。本部分主要关注后者,即教育纠纷救济机制完善的问题。

(一)完善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

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分别是《教师法》和《教育法》所确定的两种专门的救济制度,是指教师或学生认为学校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利或对学校的处理不服时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要求重新处理的制度。这种内部救济的方式具有简便、快速、灵活的特点,不仅能纠正行政机关或学校的违法行为,还能审查其行为的适当问题,因而本应在教育纠纷中作为主要的救济形式发挥作用,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两项制度尚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今后应当予以逐步完善。首先要明确这两种申诉制度的性质。本文认为,教师申诉和学生申诉虽名为申诉,但这种申诉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申诉含义并不相同,而与行政复议的含义较为接近。原因在于:首先,教师申诉和学生申诉应当是一种正式的、规范的救济制度,这与那种没有时效、程序、处理结果及对处理结果不服时的其他救济渠道规定的非正式的申诉制度是有区别的。其次,虽然在这两种申诉中被申诉人很多情况下是学校,而学校不是行政机关,这似乎并不符合行政复议制度③的要求。但本文认为,学校虽不是行政机关,但法律赋予了它一定的行政管理职权,在此种意义上应当认为它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因而以学校为被申诉人的教师申诉或学生申诉在性质上应属行政复议。④明确了教师申诉和学生申诉的性质之后,再来看它们的内容。由于这两项制度仅在《教师法》和《教育法》中用一条做出了规定,还没有法规或规章作进一步的具体规定,因而存在很多缺陷。例如,1.没有专门负责受理申诉的机构和人员。如在学生申诉中,当学生的权利受到侵害或者对学校的处分不服时,按照《教育法》的规定,应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一般将“有关部门”理解为学校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但是,如果不明确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哪个具体机构负责受理申诉,那么学生的申诉就可能因教育行政部门各机构之间互相推诱而被搁置,难以得到解决。2.缺少时效规定。在教师申诉中,套教师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接到申诉的30日内做出处理。但在学生申诉中,学生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后,有关部门应多长时间内作出答复,到目前尚无规定,这就难免造成申诉效率的低下。3,没有规定申诉后的救济渠道。这种情况导致以下疑难点:①教师或学生提出申诉后,有关部门如果对申诉不作任何处理,能否继续寻求诉讼的救济渠道?目前尚无法律规定。②如果学生对申诉处理结果不服,可否提起诉讼,应以谁作为被告起诉?③实践中教育行政部门处理学生申诉的时候,往往作出“请学校重新处理”的处理结果,但如果原学校不予重新处理,或名日重新处理,实质上仍沿用原处理决定,此时应该怎么办?这些重要的问题至今都无具体的规定,妨碍了教育纠纷的及时解决。要解决以上问题,首先要通过立法将教师和学生申诉制度予以规范化、具体化,使其有更大的可操作性。在实践中则需要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建立受理学生申诉的专门机构和人员,制定规范的工作制度。就立法而言,具体内容应参考行政复议的规定并结合学校的特殊情况,规定以下内容:1.申诉人;2.申诉条件;3.受理申诉的机关;4.申诉程序及时效规定;5.审理与决定。其次要建立申诉制度与诉讼制度的联系,完善申诉后的救济渠道。这一问题在明确了教师、学生申诉制度的性质以后已经比较容易。教师或学生提出申诉以后,教育行政部门如在规定时间内不做任何处理决定,或当申诉人对申诉处理结果不服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规定不同的救济渠道,包括在何种条件下可提起诉讼。

急救知识范文5

在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中,经历了工业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和知识化时代。知识经济无疑是现代化发展中最亮丽的浪花之一。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型的富有朝气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基础是教育、文化和研究开发,所以具有知识和高素质的人才才是知识经济长久发展的根基。

1.1知识经济的主要标志

1.1.1资产的无形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资产从有形资产占主导地位逐渐转换为无形资产占主导地位,企业的主要资产不在是固定资产中的房屋、机械等,而是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每个企业都开始注重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的比重,那些在激烈竞争中发展壮大的企业无疑是注重企业的研发和创新。

1.1.2知识的产业化

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正逐步从“投资拉动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增长”,也推动着我国从劳动密集型国家发展为知识技术密集型国家。知识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产业化经济,也带来了“知识密集型的软产品”。传统的技术创造的利润将被知识创新产品创造的利润逐渐取代,成为人类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

1.1.3企业的虚拟化

在知识经济之前,企业发展依靠的是有形的产品,企业的利润都是通过薄利多销形成的,企业对合作企业的评估主要是看企业有形的固定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不在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巨大的销售量,企业主要是靠关键技术、品牌、互联网和企业的文化。企业的发展不在拘泥于一定要有厂房等固定资产,企业的发展逐渐的虚拟化,“互联网+”和传统企业的整合升级,企业对合作企业的评估主要是依靠企业的技术、品牌等。

2.会计的四大假设

2.1四大会计假设

2.1.1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对象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的服务对象,可以是企业、公司和特定单位,换句话说,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中反映和监督的对象。

2.1.2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一直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清算或破产。

2.1.3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的划定是为了编制财务报告的方便,人为地把企业一个持续的经营期间化为一定的期间,比如月、季和年。

2.1.4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在核算公司业务的时候,用货币来反映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

3.知识经济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3.1对主体假设的影响

从“云计算”到“物联网”,从“大数据”到“工业4.0”,知识经济中的互联网给予人类的巨大能量与无穷的想象空间。一方面,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促使许多网上的“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使会计主体假设不再像以前一样单一;另一方面,“网络经济实体”的出现打破了原来会计主体假设的“空间”范围,很多企业取得巨额的利润但是却没有实体的企业作为依托。

3.2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之前,企业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之中;知识经济时代之后,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在经营模式上的创新层出不穷,促使“无实体公司”的兴起及飞速发展。这种无实体公司是为了特定的经济目的而存在,当特定的目标达到后,这种暂时性公司一旦目标实现就面临着宣告解散。这种暂时性公司与持续经营的假设是不相符的,因为暂时性的公司在经营目标实现的时候,就可能被解散。

3.3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预收、摊销、预付、折旧等经济业务都是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的基础之上,这不可避免的导致会计反映的信息与客观经济现实背离,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在会计上对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是通过历史成本是确定的,但是残值、使用期间却是人为规定的,同时对会计科目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对当期的损益也有很大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使得会计信息和经济业务不相符。

3.4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

“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发展,支付宝等支付方式的出现并在不断地推广、使用,货币未来发展的一大主流将是无纸化。无纸化对会计中以某种纸币作为主要计量手段产生重大影响。

4.对策

急救知识范文6

本文研究是在现有的会计系统的基础之上,浅析知识经济下的会计体系,寻找其中的异同,分析知识经济下会计系统的优点和应用,以及分析会计系统在今后应当如何改善。

关键词:

知识经济;财务会计;体系研究

一、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影响

(一)知识经济对会计目标和会计前提的影响

首先知识经济对会计目标的影响,会计目标是指会计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会计的诞生,是为了节约人类的劳动时间和加强经济活动。但就会计的实际作用而言,会因为企业制度和生产力水平有所侧重。在商品经济早起,企业生产力水平较低,企业规模小,而且企业制度单一,这时候会计的作用加强内部控制以及通过报告受托责任。尔后,我国经济不断复苏,企业生产力不断上升,企业制度也不断改革创新,资本市场也逐渐开始发育,经济市场上投资和信贷的人数增加。人们通过会计信息做出了一些投资决策和信贷决策,会计信息的存在是为了使得决策有用的目标。现代会计目标越来越向决策的有用性偏重,财务会计的所有方法和政策都是为了增加决策的有用性。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目标和商品经济时代会计目标的侧重点相同,都是为了增加政策的有用性,为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分为外部使用者和内部使用者,内部使用者主要是企业内部的员工和经营管理者,外部使用者主要是投资者和政府以及社会公众等和企业存在一定联系的组织和个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市场是变化多端的,利益和风险并存,会计信息能够帮助决策着提供未来信息和规避风险,利于决策者更好的决策。其次知识经济对会计前提的影响,会计前提的另一个说法是会计假设,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变化不定的环境做出合理的判断。现阶段会计核算的前提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对会计主体的影响,所谓的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对象,比如各个单位和组织等等,由于会计主体的存在,会计工作要根据服务主体的性质进行展开,这大大限制了会计核算和报告的范围。第二,持续经济的影响,持续经济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按照一定计划进行,按照既定的目标向前发展,使得企业不会出现破产和清算的结果,在会计理论中存在持续经营假设,许多会计工作都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展开的,但在经济时代条件下,持续经营也面临着挑战,挑战主要体现在主体所面临的环境发生变化,加大了企业的风险,虚拟公司的存在对持续经营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第三,对会计分期的影响,会计分期是对会计经营假设的一个补充,会计分期假设为定期汇报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提供前提。第四,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进行会计核算,这种核算方式能够直接的反应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发展情况,非货币计量主要实物量和劳动量等等,货币计量假设存在的假设已经开始影响会计学科的严密性,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为了满足用户的要求,就必须将非货币计量和货币计量同时使用。

(二)知识经济对会计基本原则的挑战

会计基本原则是会计工作展开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会计原则,是制定会计基本准则的参考依据,也是会计核算工作必须准守的规范。会计基本原则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两个个方面:首先,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传统会计权衡时更加侧重可靠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应该更加侧重相关性,虽然可靠性与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基本特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者,才有利于经济决策,但是要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平衡,最关键的问题是满足用户决策的需要,因此经济时代的会计工作更加注重相关性。其次,要正确理解和运用谨慎原则,谨慎原则是在面对不确定性因素时,所作出的反应,以保证经营能够平稳的持续下去,减少风险的发生,谨慎原则能够给确认经营过程中能产生的损失和产生的效益,使得经营者不会盲目乐观,企业发展比较平稳,不会出现太大波动,但是谨慎原则要适当的引用,不能盲目的使用谨慎原则。如果滥用谨慎原则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比如谨慎原则应用不当,会损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还比如运用谨慎原则,使得收入与费用不一致,这会损害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二、知识经济的资产研究

对于知识经济下的资产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环境资产和人力资产以及无形资产,下面将简单探究这三种资产。

(一)环境资产

环境资产是指特定个体在已经事物上获取的对未来有效用的环境资源。环境资产的种类有很多,本文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环境资产进行分类:首先按形态分类,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比如土地和森林以及草原属于自然资源,还比如独特的地形地貌和野生物群和自然风景这些都属于生态资源;其次按能否再生分类,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最后按经济学意义分类,可以分为自由取用资源和经济资源。

(二)人力资产

人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基础,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只要存在高质量的人才,那么这个企业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些高质量的人才可以为企业获取或创造更多的资源。进入经济时代以后,知识已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人才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以及管理能力,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在知识经济下的会计工作也一样,也需要高质量的人才,这些人才能够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理论,去处理会计工作遇到的问题。

(三)无形资产

首先了解什么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所持有的,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没有实物的资产。无形资产有很多,传统主要的无形资产有:专利权和商标权和许可经营权和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年来也新增了许多无形资产,比如1509000质量体系认证、注册的域名、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等等,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无形资产更加繁多、更加丰富多彩。

三、知识经济的其它会计要素研究

(一)负债

负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仅是因为企业从外部借款而产生的债务。传统的负债是指企业在过去产生的交易和事项,使得企业应当遵守一定的义务,这种义务最后可能是通过资产转移或者劳务来偿还。在知识经济时代,产权知识化以及全球一体化,必然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为了规避这些风险,企业就需要进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以及风险规避衍生出一种金融工具,这种金融工具会给企业带来金融负债等等,因此经济时代的负债和传统的负债不同。

(二)所有者权益

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资和商品时代的投资已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不仅仅有传统的外部投资,还有现在的企业内部投资。投资者就是所有者,所有者权益不仅仅包括传统会计的四项原则,还包括劳动者权益。由于存在企业员工也参与投资,因此可以将劳动者权益单独拿出来,来反映企业员工所有者权益,知识经济时代对所有者权益要素进行核算时,既要考虑所有者权益,也要考虑劳动者权益。

(三)收入

经济时代的条件下,企业的收入可以从多个方面获取,主要有商品的销售,劳务付出或者将企业的一部分资产提供给他人等等。这些都可以获取利益,收入不一定要遵守实现原则,比如金融工具,金融工具风险比较大,而且一些风险还是潜在的,因此为了降低合约的风险,需在合同的签订到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就应该确认收益。若当合同履行结束以后再确认收益就不能确认合同的风险,也影响经济使用者的决策和风险管理,因此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合同签订后就开始核算收益和费用。

(四)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耗费,费用既包括实质的费用,也包括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损失。对于费用的会计处理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绿色成本的会计处理,绿色成本支出环保处理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当金额较大时采用直接转销法,当金额较小时采用备抵法;其次是科技成本的会计处理,主要是处理研发成本,账务处理的方法采用摊销的方法。

四、知识经济的财务报告体系构建

(一)财务报告内容

财务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也就是四大财务报表:首先,是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主要内容有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人力资产、无形资产和环境资产等等。其次,是损益表,损益表一直是财务报告中的核心,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损益表已不再适合财务报告,因为传统的损益表不能包含所有的利得和损失,因此需要将这些没有出现在传统损益表当中的内容补上,才能算完整的损益表,损益表主要内容有,销售收入和理财以及其他财务活动和其他利得和损失。然后,是现金流表,现金流表的主要内容为环境流出和人力资源流出以及环境收益和无形资产投资。最后,是增值表,增值表是反映一个企业在一个时间段内的新增价值,以及新增价值形成和分配情况,隶属于社会责任报告,增值表的主要内容有销售收入和折旧以及增值额和职工所得、债权人所得等等,最后将这些金额进行汇总。

(二)财务报告的形式

经济时代企业财务报告是在现有会计系统产生的会计报告基础之上补充的,其形式上相当于实现了一次革命,革命的方向有以下几部分:首先,财务报告向灵活性发展,现有的会计系统受手工的限制,一些企业即使使用了电算化,但是对于会计系统,也是简单的操作,会计工作的结果是提供归纳和综合的信息,信息使用者只能得到企业的通用报告,不能满足使用者的决策需求,如果向使用者提供的报告,不再是通用报告,使用者可依据需求进行选择,那么这将大大利于使用者的决策。其次,财务报告的表达方式实现多样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财务报告的内容增加了图形和统计图表等等。最后,财务报告的传递方式想实时传递转化,知识经济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信息技术也是知识经济的主导技术,引用信息技术可以实时进行财务信息的传递和财务报告的制作以及财务报告的传递。

五、结语

知识经济下的财务会计系统和现有的财务会计系统相比,有着很大的改变,知识经济下的财务会计系统,更加适合企业的财务管理,有利于企业的各项决策,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作者:张欣欣 单位: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赵英林.《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的重新思考和认识》.会计研究,2000(4).

[2]朱小平,徐涨.《自然资源减耗费用核算模式的研究》.财会通讯,1999(7).

急救知识范文7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室内设计项目化教学

一、研究的背景

1、研究背景

职业学院已经连续多年招收五年制高职学生。但是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在面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学中准备不足,不能及时应对该部分群体学生与以高考为起点的学生教学之间的区别,往往采用同一种教材、同一种教法,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在现在,呼唤教师掌握职业教育的规律,掌握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特点,因材施教。以初中为起点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分为3+2及2+3两种,是当前高职院校生源构成中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以中职为起点的生源将成为高职教育的主要来源。由于生情发生变化,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起点、兴趣关注点的变化。在教学内容上,需要根据中职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延伸;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实践动手为主要教学手段,理论教学适当增减;在教学评价上,过程性评价方案要完善,兼顾多方评价机制。为此,以五年制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室内设计项目为研究载体,研究中高职教育的教学问题。

二、研究的方法与路径

1、研究方法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3+2、2+3班级为研究对象,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1)通过调查研究法分析项目化教学对五年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职学生在学习兴趣上是否得到提升,是否能更好接受教学难度、是否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学生的习得情况和诉求,督促学生反思,帮助教师调整,在动态调整中达到教学相长。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周为单位,参考企业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项目进度分析表设立个人周报以进行数据采集,要求学生每周填写该周项目化工作内容、工作复杂度评价、工作类型、产出、预计工作量、实际工作量、未完成项目内容因素、问题和待决事项、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内容。(2)通过实证研究法对五年制应用技术专业高职学生在项目设计能力方面是否等到提升进行研究。通过具体的设计项目探讨学生是否达到了典型工作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并且进行总结和归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先后多次走访用人单位和合作企业,邀请成都市行能工巧匠、行家里手及高校名师对项目开展方式是否合理进行把脉。企业设计师直接参与到项目化教学实施当中,通过最后的企业商业项目的实施直接考验学生的在室内设计方面的职业能力,通过项目答辩考察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实际项目开发,有助于合作企业了解该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企业挑选优秀人才,毕业生在面试工作之时亦能采用所做项目。(3)通过经验总结法对在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总结,形成该研究报告和论文。在公开杂志上,将方法、经验和思考分享给高职院校的教职员工,实现研究目标。

2、研究路径

以室内设计项目化教学为例,实行阶段性教学,递进式能力培养。分为“项目知识储备”、“仿真项目”、“商业项目”三个阶段。项目知识储备主要对项目开发前的施工制图能力进行强化培训,树立项目开发的基本理念,实现观念转化;仿真项目为已完成的室内设计项目,以任务为导向,教师辅助学生完成项目需求分析、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设计,帮助学生逐步融入到项目开发,形成小型室内项目的设计制作能力;商业项目提出项目需求、开发要求,制定验收标准来对项目结果进行考核,项目组参加答辩。

三、研究结论

1、创新点

(1)模拟企业开发环境,以企业仿真项目或真实项目开发作为教学内容,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教学专家共同把脉,解决五年制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室内设计教什么、怎么教、如何与企业标准顺畅衔接的问题。从典型工作岗位的分析上、课程标准的制定上、项目内容的选取上、项目开发的管理上,充分听取来自室内设计行业的专家建议。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设计典型工作情境,邀请室内设计师参加项目化教学,打造项目化开发理实一体实验室,实现项目还原、环境仿真,通过企业项目开发的驱动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室内设计相关工作岗位的角色,通过团队共同开发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沟通协作能力等素养,通过项目答辩培养了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思辨能力等,对职业素质的养成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关注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学生的习得情况和诉求,督促学生反思,帮助教师调整,在动态调整中达到教学相长。通过个人周报,教师能够及时跟踪学生完成项目的进度情况,明晰预期与实际情况的差距,了解造成不对称情况的原因,了解学生对于项目化教学的实际要求,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对于五年制高职学生而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工作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反思、勘误、主动提升的良好职业习惯。(3)通过项目化教学公共技术支撑平台的运用,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项目化教学内容的分享,学生可以通过共享的教学资源进行翻转课堂的学习,实现了课堂的有效延伸。该平台还包括了学生实习、实训、毕业实习等相关信息,可以有效了解学生就业岗位、实习工作等具体信息,教师根据情况及时反馈,实现了从项目化教学到企业实习全程跟踪。

2、研究结论

(1)项目化教学更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原来的课程体系中,由于学期的不同以及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僵化,绘制施工图的AUTOCAD与绘制效果图的3DSMAX在教学内容上往往出现脱节,随着时间流逝容易出现知识遗忘、技能生疏的情况。项目化教学内容即是企业实际工作案例,按照项目开发均要按照项目节点完成,大量的知识需要自我习得,分工协作完成。将教学工作项目进度化,打破常规的课程编排结构,从实践教学方面来说是有显著的意义。(2)在培养五年制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内在动因方面,项目化教学成效明显。与以往五年制高职学生因学习兴趣单薄而导致在课程中后期出现大量的迟到、早退、缺勤的情况对比,项目化开发以任务做驱动,学生在主观上有完成项目的动力,上述现象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室内设计用人单位愿意接收和使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五年制高职生的情况来看,并表示学生思维活跃,反应灵活,上手较快,能够胜任工作。(3)师资队伍建设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化建设,教师从教学观念上、教学方法上都有了较大的冲击,项目化教学也对任课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促使教师进行职业教育理念、专业技能方面的再学习。此外,企业教师的加入为教学团队带来了新的理念,成为了项目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锻炼,教师和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在近两年指导学生在省级、部级技能大赛中先后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成绩,教师也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

急救知识范文8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给排水工程的作用和必要性

给排水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既保证了城市的基础功能,也保障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在一些多雨的城市,给排水工程能够处理多雨给城市带来的排水问题。此外,给排水工程还能够解决城市中的污水排放问题,对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水环境的污染,同时,还为人们提供安全而舒适的居住环境,也符合了新时代绿色环保的新理念,推进了现代化城市的绿色发展。

2给排水施工准备工作

为了保障给排水工程施工的顺利展开,需要在施工前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给排水工程具体的施工准备工作有以下几点:(1)做好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该先做好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这是进行施工准备的第一步。首先,要进行施工地点的实地考察,查看施工地点的土壤含水量,土壤粘性等土质特点;其次,要调查施工地点以往的施工记录,摸清地下是否存在其它工程的地下管道和地下水的情况,并做好一切突发状况的应急方案;最后,就是结合施工的具体要求来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图纸。(2)熟悉图纸。在给排水工程施工前,为了避免施工出现问题,施工人员都要熟悉设计人员设计的施工图纸,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因为设计图纸清楚明白地标明了施工步骤和施工方式,只有施工人员熟悉了图纸,才能保证施工过程中面对突发事件时,不会慌乱应付和不知所措,而是有条不紊地应对一切突发事件,从而能够确保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会有所偏差。(3)对施工所用的管材进行检验。在给排水工程施工前,除了前两个准备工作外,还要做好对施工所用管材的检验工作。管材质量是保证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所以要认真对待,以避免在施工中出现漏水甚至挤压变形的情况,不仅影响到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还会在今后的使用中出现各种问题或导致给排水系统的瘫痪,从而无法达到给排水工程该有的效果。(4)测量放线。做好测量放线的工作,能够保证排水管道的位置不会产生偏移,也能够保证给排水工程施工的顺利展开,还避免了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遇到建筑物。可以说,测量放线是给排水工程施工前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

3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3.1沟槽开挖与支护

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中,沟槽开挖技术能够影响给排水管道的选择,其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沟槽开挖技术是不容忽视的,应加以重视。在沟槽进行开挖前,需要弄清楚施工地点的一切情况。首先,派人去调查施工地点的环境和周围的基本情况,并且还要充分掌握地下水的分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沟槽开挖的准确性。在进行沟槽开挖时,要注意避免出现地下水渗漏的情况,以免对沟槽的开挖产生影响。此外,由于沟槽开挖地点多为城市中,难免遇到地下情况复杂的地段,所以在实际的沟槽开挖过程中,不仅需要运用机械来进行施工,还需要运用人工进行施工。例如:在沟槽开挖时遇到地下线缆时,为了避免线缆受到损伤,就不能使用机械进行施工,这时就需要使用人工进行施工,这样才能保障在不损伤地下线缆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沟槽开挖工作。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中,需要做好沟槽的开挖与支护工作。在沟槽开挖初期时,为了避免挖掘出的土方与沟槽之间距离太近,造成对沟槽的不良影响,要注意沟糟壁到管外壁的距离(具体要求见表1),在开挖中可以使用多台挖掘机,其不仅可以担任土方的运输工作,还能加快沟槽初期挖掘的进度。同时,对于挖掘机所挖土方堆放的高度和距离,应根据土方开挖的原则置放,以此提升沟槽的稳定性。在沟槽开挖到一定深度时,要进行相应的支护,设置临时的支撑,避免挖掘机在进行开挖时,出现沟槽坍塌情况。为了保持沟壁的稳定,必须有一定的沟边坡度。在无地下水的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沟槽,如沟槽深度不超过表2中的规定,原则上可按直槽考虑,施工中按1∶0.05的微坡开挖,沟壁可不设边坡。此外,这时进行施工的挖掘机,一定要选择后退式挖土方式的挖掘机,这种挖掘机能减少出现沟槽坍塌情况的机率。

3.2管道安装

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中,管道的安装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管材的选用和检查。在购买管材时,不能为贪小便宜,找一些价格低廉的管材供应商,这些价格低廉的管材往往都是一些残次品,质量不可能达到使用标准,应该选择市面上信誉有保障的管材供应商。此外,在购买的管材进入施工现场时,要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以免在此环节出现纰漏,影响施工的最终质量。(2)在进行给排水工程的下管工作时,首先,要进行相应的清理工作,保持沟槽内平整且无异物,避免下管时出现高低不平的情况。下管要使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这样才能确保管子的平顺相接。此外,对于机械的选择,可以使用8t以上的吊车,而对于吊车使用的吊索,要尽量选择柔性较好的,避免管道出现损坏。绑管子时还应找好平衡点,以免出现失衡的情况,并轻轻地放到基底。(3)安管方法。平基混凝土应在验槽合格后及时浇筑,并要对其高度进行把控,还要保证其强度达到5MPa以上。此外,两个管材之间的对口要保持10mm的距离,平基与管子相接触的三角部分要填补密实。(4)接口方法。在两个管材的接口处进行浇筑混凝土,总体需要进行两次混凝土的浇筑。要注意第二次浇筑要等第一层初凝后再抹,并立即用平软材料覆盖,再每隔三四小时做好洒水养护工作。

3.3管基施工

管基施工技术能够发挥稳固管道的作用,在整个工程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在实际的施工中,需要进行两次浇筑,保证管基的强度和厚度,从而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如果其承载力特别差时就必须在槽底铺设一层不小于250mm的砾石砂,并夯平。沟槽验收合格后需铺设一层砂垫层为下管做准备,其厚度见表3。在初次浇筑时要呈现水平分布,这样不仅能够方便二次浇筑,还能够保证管基的安全性。同时,在管基的施工中,管基淋雨会导致管基的稳固性不过关问题,因此,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防雨措施,以避免因淋雨导致的管基质量不到位问题。

3.4闭水试验

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中,做好闭水试验很重要,它能够检测出给排水管道是否存在漏水等质量问题。首先,要做好全面性的检查,确保管道未回填且沟槽内无积水。其次,就是开始做闭水试验,为了节约用水,排水管道的闭水试验要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且下游重复使用上游用过的水。最后就是查看闭水试验的结果,对于有问题的部分,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保证最终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

3.5回填技术

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中,回填技术虽然是最后的一个环节,但是回填技术的好坏关系到给排水管道的后续使用,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不能敷衍了事。在进行回填的时候需要注意强夯密实,要使用较为细小的土壤进行回填,并禁止使用较大的土块进行回填,以免发生下陷的情况,还要使用机器进行夯实,加强夯实的强度,以此才能保证给排水工程的回填质量。由于给排水管道一般是铺在道路下面的,所以在进行回填后,还要高质量地完成道路的修复工作,使道路恢复到施工前的状态,保证道路的使用安全。

4结语

综上所述,给排水工程在城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既是城市功能的基础组成部分,又是解决城市生态环境和水环境恶化的关键。因此,给排水工程建设不容忽视,要全面加强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保障给排水工程在实际的运用当中不会出现问题,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促进城市正常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德才.预防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通病[J].山西建筑,2007,33(28):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