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机电专业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机电专业论文

机电专业论文范文1

矿山机电专业是培养能从事矿山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操作及维修、检修、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要求矿山机电专业毕业生要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较系统的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2.熟知并掌握机电设备零件图、装配图、电气原理图和安装图的阅读和绘制相关知识。熟知矿山机电设备构造、原理和故障原因及分析的相关知识,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3.熟知矿山机电设备操作、维护、故障检修、安装调试及运行管理的能力。4.初步掌握室矿山机电设备选型、选参数及相关的设计方法。5.了解安全和文明生产的管理制度、技术规范、管理知识等。

二、矿山机电专业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安排

从该专业的特点来看,对于机械设计基础的要求比较高,主要是识图、读图、绘图、选型计算及机械设备安装与维护的能力要求比较多,掌握矿山机电及系统的设计,学会运用手册、标准、规范等资料。因此,在理论授课时要突出这方面的特点。1.理论环节本校该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论教学为50学时,实验为10学时,根据这个学时来安排,理论知识突出与矿山机电专业相吻合的知识点。理论授课主要讲以下内容: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在这部分主要包括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以及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分析及运动的确定;②凸轮机构。主要包括从动件的凸轮的几种形式及运动规律;③轴毂连接,主要包括键连接、花键连接和销连接的几种形式以及运用的环境;④带连接和链传动是重点,因为涉及井下运输。这部分包括带的分类、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普通V带的设计计算及V带传动的张紧、正确安装与维护;链传动主要有几种形式及应用场合;⑤齿轮传动。主要讲减速器设计;齿轮失效的形成、形式及措施等。⑥蜗杆传动,主要是蜗杆传动的散热计算;⑦齿轮轮系。主要是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⑧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主要是分类和应用场合。2.实验环节针对专业的特点以及理论课授课的分配,在实验环节主要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①金工工厂参观实习。让实习工厂的老师讲解设备的种类以及每种设备可以加工的零件类型,典型零件的示范加工。让学生对工厂内的设备大概了解,清楚有什么样的设备及该设备可以加工什么零件。这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加深理解。②机构认识实验。该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对机构与机器的感性认识。陈列室展示各种常用机构的模型,通过对模型动态展示,并以四连杆机构的变化情况,提出液压支架中四连杆的作用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对常用机结构及类型与相应的设备建立起关联。③齿轮范成原理实验。该实验是了解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要指导学生注意观察齿廓渐开线部分及过渡曲线部分的形成过程,使其了解渐开线齿轮在制造过程中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以及避免根切现象的方法,并会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各部分尺寸的异同点。实验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参观。另外在进行完该实验后,还应进行减速器的拆装。④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的测定。该实验主要是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并了解外载荷对传动效率的影响,让学生结合矿井运输了解皮带运输的原理和结构。

三、结语

机电专业论文范文2

多媒体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应用时,会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这样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懂得其中的原理。在传统的教学当中,由于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会有所迥异,而教师只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况备课,无法顾及到所有学生,这就使一些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进度,逐渐产生厌学情绪,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减少这种现象,它能够照顾到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训,由于他们对自己是最了解的,而每个人又拥有一台电脑,在课堂中他们就可以自己控制教学的进度,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选择符合自己的课堂方式。这样就能够高效地掌握知识,减少随波逐流状况的产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相对减少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习难度,为学生提供了实训的机会,实现了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当中,真正学会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二、多媒体的适时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由于机电一体化这一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由于学校的条件有限,不能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场地,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对操作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下面,用一个实例进行说明。在讲解《钳工工艺》的时候,由于这节课需要学生在脑海中建立一个假设出来的空间概念,仅由教师的描述,不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这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个假设出来的空间图形画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与此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灵活地运用这项工艺,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工厂中的钳工操作过程,让学生对实际的操作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认识,在脑海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这有助于他们在日后的工作当中正确的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多媒体技术在机电一体化教学当中的应用原则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尊重三个原则:适时、适当、适度。适时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如若发现学生对课堂的内容提不起来兴趣,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兴趣;适当是指,在课堂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讲解重点、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悟;适度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注意多媒体运用要有一个限度,如果一味的运用多媒体,就会逐渐打消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反而会适得其反。由此可见,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就需要遵守这三个原则,这样才会使多媒体在教学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结语

机电专业论文范文3

传统机电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以理论基础知识教学为主,随着“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实施,课程群相关教学内容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使得学生不能充分适应用工市场的需求,择业面小;在教学手段基本采用与教材基本配套的挂图和不易携带的实物教具,难以满足教学上的要求,部分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现有的机电专业课程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任教,教师专业化程度尚未形成。大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践工程经验,无法满足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要求。

2信息环境下教学模式设计

2.1教学层次设计

本论述以《机电专业人才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就教材内容、实训项目等,与现场长期从事培训的人员进行研讨,分别从教学信息系统、教学过程、教学产品进行分层次设计,然后根据层次结构组织安排相关的教学内容。

2.2教学模式设计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是以多种信息技术为教学支撑环境,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例如将工学结合融合在生产现场的环境之中,把生产的现场作为教学的课堂,在现场讲解实际操作和解决疑难问题。一种信息环境下强调自主学习活动形式的教学新模式设计流程。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最为突出的就是基于网络的教学信息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突出网络在机电专业师生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构合理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各种优势,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体现出自身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教师角色、学生地位、教学过程、媒体作用等几个方面。例如通过构建在线学习系统,这种教学模式是利用学校的优质师资,依托公众多媒体通信网进行远距离交互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这种学习模式的实施依赖于多个因素,学校支持、学习小组建立以及远程网络学习支持系统等。

2.3教学内容组织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机电专业课程群教学内容的组织是设计的难点,其课程群融合了机械、电子两大专业课程群的知识点。如《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技术应用》、《PLC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课程,这些基础课程群既有较强的独立性又彼此紧密联系,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就可以充分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将不同课程群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方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机电专业基础教学内容和专业技能。例如,机电专业不少基础课程都不同深度、层次的讲述过螺纹连接的相关知识点,我们就能从每门课程教学立足点开发其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连接动画、图例和一些文字资源等。并且,在多媒体信息技术条件下,这些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可以非常清楚地体现,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可以综合到一个网络在线学习环境中。此外,还需要网络教学系统的开发人员能够认识到机电专业课程群具体的教学侧重点,例如《机械制图》侧重于画法教学而《机械基础》侧重于连接与传动关系的讲述,这就要求多媒体课件在信息资源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出来。

3结束语

机电专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1+X;课程体系;新能源汽车技术

1概述

2019年1月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019年3月教育部公示首批1+X证书试点评价组织,智能新能源汽车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相关标准由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称“中车行”)。[1,3]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对证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做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尽管将1+X证书制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已经成为了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的主题。但是对于如何实践,依旧是当前绝大部分试点院校关注的主题,也是职业教育发展和研究的着重点。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中车行1+X证书制度试点牵头单位,率先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探索实施课程融通。论文根据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经验,展示了对1+X证书制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的实践方法和实践思路,为其他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的实践过程,提供参考。

2厘清1和X的关系

“1”代表学历证书,“X”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二者代表的含义不同,学历证书代表学校教育经历,综合反映专业知识、技能、素养培养质量,重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反映的是企业工作领域的岗位技能,重在评价学生岗位技术技能水平。二者制定的依据不同,学历教育依据国家教育教学标准,按照学科体系和学生认知规律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按照国家职业标准、企业先进标准开发等级标准,建立技能培训和考评体系。二者不是谁包含谁的关系,学历证书不能完全包含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在专业课程体系之外的内容,需要制定另外的培训方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模块也不能完全替代专业课程。要积极发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促进院校人才培养、实施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等方面的优势,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1]。

3依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制定专业课程体系

教育部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具有宏观指导的作用,各学校需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及集体要求,推动国家教学标准落地实施[2]。《高等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课程设置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专业基础课程包含汽车机械基础、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等6—8门,专业核心课程6—8门,专业拓展课程等。专业核心课程含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等8门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含汽车维修服务接待、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等。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对标国家教学标准,同时结合学生主要的就业市场,保留了一部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开发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课程,形成了适应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

4专业课程体系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包含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电机电池技术等5个模块,初、中、高级证书共13个证书,职业培训任务涵盖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以及新能源电池、电机、电控技术,涵盖内容非常全面、标准体系庞大。[3-4]一个证书可能涉及多门课程的学习内容,例如: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电机电池技术包含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等多门课程的学习内容。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由于学生学习时间、专业基础等,不能完全学习掌握全部内容,毕业生培养目标中对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基本对应中级证书标准,需要选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中级)典型工作任务,融入对应的课程中去。[5]如下图所示,智能新能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3个核心模块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对接关系。

5学习任务对接工作任务

证书内容融于专业课程,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是1+X落地实施的重要一环,具体做法是将学习任务对接工作任务,使学习内容与职业技能对应。[6]智能新能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中每个模块制定了详细的工作任务,以“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电机电池技术(初级)”为例,工作任务一对应课程“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中的学习任务一,学习内容完全可以依据证书标准中的职业技能要求构建,实现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课程标准的融合,如下表所示。

6结语

机电专业论文范文5

当今的时代仍然是以强凌弱,以富欺贫的时代,政治上冷战转到经济上热战,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市场的竞争,是科技水平、产品质量、价格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优秀的人才就发达,成为强者。现在发达国家正在利用他们经济优势争夺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增强其竞争实力。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人才缺乏,优秀人才更是宝贝。经不起优秀人才大量流失的折腾,因此我们在讨论人才素质教育的时候,首先要研究跨世纪人才如何培养,不仅是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还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有创造发明的工作条件,他们中大多数会扎根国内。许多出国深造的学子,也会身在他国胸怀祖国,学成之后回归祖国,报效祖国。

二、重视思想品德素质教育

德育是人的灵魂塑造,是人的意志、意识、意念……培养,一句话是造就什么人的问题。德育是一切素质教育之首。一个专家、学者固然要知识渊博,技术精湛,但首先应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爱国者,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经风雨见世面,像寒冬里松柏挺立在祖国热土上,像黄牛一样善于奉献,不善于索取,像李四光、邓稼先、蒋筑英……给祖国和人民留下光辉业绩和永久的记念。德育是系统工作,国家、教育部门要管,学校、老师、家长要管,全社会都要管,共建一个育人育德的良好环境,让学生们健康成长。在改革开放取得成功之际,经济腾飞,人民安居乐业之时,环境也受到了污染,拜金主义,娇、奢、淫、逸等形形色色丑陋行为、恶习又在一些地方泛滥。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正在激烈进行之中。党和国家明察秋毫,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指导下,抓了“五个一工程”,爱国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抓了反腐倡廉,扫黄禁毒,扫除了一些害人虫、丑恶行为与恶习,环境得到初步治理。但是必须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加大打击力度,才能保持精神文明建设象经济建设一样年年有进步,岁岁有发展,现在张家港式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国已掀起波浪,学习张家港精神将使神州大地普开文明之花,中国将成为21世纪的少精神污染、少精神公害的风水宝地,使中华民族文明史在世界再度辉煌。就学校而言,更应当下大力气建好育人的小环境:在抓好两课教育的同时,建好校风、学风、班风、文风;建好师德、学德与品德;建好一支又红又专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育人园丁队伍,在辛勤园丁的默默耕耘下,勤修剪多滋润,苗禾才能茁壮,桃李才会满天下。造就一代新人,青出于兰胜于兰。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过程中受家庭影响是很深的,家长不能把子女看作私有财产,要把望子成龙的殷切心情转化为育子成才的动力,与培养接班人联系起来,与国家建设发展联系起来,把父母慈爱之心放在精心培育上,要爱之有方,爱在内心,让子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那么子女得到的不仅是父母的爱心,而更多的是师长式教诲之恩。如果国家一社会一学校一家庭组成一个育人系统工程,大家同心同德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呕心沥血,我们国家将后继有人,形成一个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的局面。我们国家拥有一大批又红又专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们的国家必将兴旺发达。

三、加强智能素质教育和投入

智育是素质教育的中心,是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是人们最关心的事。一般来说智育由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组成。知识和能力来源于理论和实践,来源于学校教学过程,来源于社会实践,来源于工作实践。学校教学是主体,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是知识的源头,是能力培养基地。学校如何面向未来,面向经济建设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是工程教育界热门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的发展,传统的机械产品结构和内涵发生根本变革,从单一的机械结构转化为机、电、光等多种技术结合的综合体,国家有关部门已把机电一体化列为机械产品的科研方向,并规定新产品必须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借此来推动机械产品的技术革命。传统的机械学科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已不再适应时展。精密机械工程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已经提出一种机电光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机械为主体,光电为系统,通过光电构成精密机械的测控系统,实现系统的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因此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外语基础,具有宽广的机械学、光学、电子学与测控方面的专业基础;具有现代化必需的专业知识。能从事机、电、光紧密结合的精密机械系统和精密测控仪器系统的设计、研究、开发。为实现上述目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必须有合理的结构和比例。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五年教学计划〔3〕课程总学分为200学分,另加毕业论文26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数、理、化、外、德、政、文管、体)为110学分,占55%;机、电、光综合技术基础课为80学分,占40%,其中机与电课程接近1比1;专业课只有10学分,占5%,除毕业论文外,实习、实验、课程设计及大作业(小设计)约占40学分。从总体看,毕业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机、电、光综合知识有一定深度和广度,学生的适应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改善,能适应科技进步发展,受到用人单位好评。但是从深层次看,各门课程之间缺乏相互结合与渗透,多数课程内容还比较陈旧,落后于科技水平,需要从现代机电光系统出发,推陈出新,加强相互渗透和联系经典理论和知识要少而精,现论和知识要博而新,反映新老科学技术成就的有机结合。由于各方面投入不足、能力培养环节缺口很大,实验设备陈旧落后,厂矿实习基地没有保障,学校特别缺乏典型机电光一体化系统(设备),供学生实验、演练、分析,使学生获取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知识,能力培养已成为纸上谈兵了。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在工程技术领域内已广泛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辅助分析(CAE),使设计研究工作现代化、科学化。现在多数学校在专业课教学阶段由于无力购置计算机和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尚处于初级阶段。计算机辅助分析处于筹划阶段,在计算机应用教学水平方面与世界差距在扩大之中。所以投入不足是困扰我国教育的严重问题,是影响教育影响人才素质培养的关键。

四、结束语

机电专业论文范文6

在一个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建筑是具有标志性的,这主要体现在建筑物功能的变化上。建筑物的智能化发展,不仅体现随着科学的发展机电技术在不断进步,同时还促进了智能化建筑各项功能的不断完善。机电工程是建筑重点施工项目,它的安全性和节能性直接关乎着建筑功能的完善性和建筑的整体运行。对于建筑机电工程予以控制,这对建筑质量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本论文着重探究建筑机电工程技术控制。

关键词:

建筑机电;施工技术;技术控制

正文:

建筑机电工程是建筑工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和技术高低是衡量建筑综合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建筑机电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功能是多维的,必须要从全项目、全技术、全系统的角度上来判断建筑机电的质量,综合方方面面的因素来考虑,努力做到未雨绸缪,实现统筹兼顾,用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一、建筑机电工程技术及特点

建筑机电技术工程活动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工程设计、机电安装、调试以及工程竣工验收。建筑机电技术的应用领域之广泛,包括电气工程、通风空调与洁净工程、机械设备工程、电梯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等等。施工范围广、专业技术复杂、时间跨度大是建筑机电工程技术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机电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相关设备工程技术知识,更要了解机电安装规范,综合考虑机电设备和建筑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机电施工中,很多时候要涉及到多个专业,这时候就需要施工单位同时施工,这时候不同专业间的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机电设备对于管线布置有着非常高的高求,并且施工环境复杂,就必须要十分注意协调作业,这有这样才能提高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机电施工之所以时间跨度大,就是因为从机电工程穿插于其中,从建筑施工初期到工程结束,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机电工程。另外,新技术成分融入到机电工程技术中,一方面提高了机电设备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它极大的节约了施工成本。伴随着机电设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用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新材料和新技术的采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机电工程收到了影响。

二、建筑机电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

(1)机电设备安装操作不正确

机电设备的安装与机电设备的设计有着必然的联系,由于安装设计的不到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机电设备的使用质量,尤其出现设计不符合建筑工程实际,有时候甚至不考虑设备的使用功能,这样会导致机电工程完工后,机电施工功能很难发挥到理想的效果。一旦机电设备设计的不合理,就必然导致安装操作的不准确,机电设备的安装是有严格的程序的,必须要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如果技术人员在安装的过程中擅自进行修改,就很有可能由于安装问题造成设备故障,当建筑投入使用后,其安全隐患就相当大,很容易危及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2)建筑排水系统安装缺乏规范性

在建筑工程安装的过程中,如果存在技术问题,就会导致墙根、板底等等建筑部位出现渗漏,还会导致局部漏做或者点位之间的错误连接。此时如果地漏安装不够规范,还会出现有害气体外泄;地漏标高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还会导致建筑地面坡度不符合设计要求而产生漏水。另外,在建筑施工中,配电箱配线没有按照规范安装,就会导致电气暗配管阻塞或者散热器的支管部位出现渗漏,引发跳闸故障。

三、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1)机电工程技术水平过程中要注重技术经济性

在提高机电工程技术水平的过程中,要一改技术导向而促进技术水平与技术经济性的统一。任何一项技术的实现都是要消耗成本的,当今社会伴随着技术性能的不断实现,成本消耗也在提升。基于这点,在提高机电技术水平的同时,还要寻找技术水平与技术经济之间的平衡点,以维持较低成本运营下的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而不是单纯的强调技术。作为综合化的体系,机电系统对技术性要求极高,除了要求具备一般性的技术外,还要发挥其独特的技术特点,这些引起了技术人员浓厚的兴趣,技术人员们纷纷开始尝试各种技术,这样无疑使得技术成本提高很大一截,而对于技术体系的平衡没有很好地控制在机电工程技术水平提升的同时,要确保系统内部的平衡,就要协调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对于该项目统筹规划,整体把握,以使机电技术在发挥技术性的同时,还实现了经济性。

(2)提高机电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

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提高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建筑施工企业只有提高了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建筑市场中稳定长久的发展。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组织机电专业技术培训,以技术规范、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以及验收标准等等为重点培训内容,提高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机电技术人员要想提高操作技能,就必须保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施工企业则要将机电的技术流程和技术指标制定下来,以指导技术人员在工程施工中确保操作流程规范化。此外从工程施工的角度来说,安全质量是一定要严肃对待的问题,机电工程企业要明确质量标准,从而引导机电技术人员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机电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束语:

我们知道,建筑的智能化对建筑机电工程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机电工程的技术水平,对于建筑质量的提高和现代建筑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机电企业而言,只有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居安.建筑机电工程的技术控制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09):156.

机电专业论文范文7

1.1把机械设计制造与机电一体化进行有效结合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自动化的高级形态,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延伸,也是机械工业的重要的发展方向。机电一体化改变了人类对机器的看法,机电一体化使得机器不在是冷冰冰的钢铁,是机器拥有了智能化的特点。改变了机器的模式。

1.2把机械设计制造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不可分离的一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强大,机械设计制造没有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但在我国,大部分的机械制造乃至大部分的工厂都是以密集的人力劳动为主,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些工厂面临市场的洗礼,实时转型成为工厂生存的关键。机械制造与计算机结合,可以有效的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我国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增加企业抵抗市场洗牌的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

1.3在机械设计制造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基础上实现机械自动化的网络化

同计算机一样,网络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机械的制造、组装、推广都离不开网络,特别是机械成品的使用和推广离不开网络的作用。

1.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同样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前些年,我们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牺牲了环境,现在我们正在品尝环境污染的恶果,特别京津冀地区饱受雾霾的侵袭。从食品工业的机械自动化来看,我国和其他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本身机械工业是一个污染比较强的工业类型,发展见效快的低成本自动化技术,潜力大、前景好、投资不多、见效快,是比较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工业水平,但在发展过程中,要节约能源、减少耗材,走绿色化、可持续化之路,总之,经济不应该以环境作为代价。

1.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需要较强的自学和创新能力

理论是实践的基石,因此,在本专业的学习中,要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有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才能在实践中学以致用。现代社会技术日新月异,只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把理论和创新能力结合,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并不是单纯的机械零部件的加工,本专业涉及范围较广,不仅要去具备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还要具备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内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发展趋势。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机电专业论文范文8

(一)规范性

科技期刊的封面首先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谐地标出必要的项目和信息。《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规定科技期刊封面应该标明刊名、卷期、出版年月、责任者、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期刊条码等项目。因此,在进行封面设计时,这些项目和信息必须做到没有遗漏、简洁清晰。同时,在期刊卷号、期号表达上尽量采用国际通行做法。总体而言,规范化标示封面信息是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封面的认识功能。

(二)稳定性

科技期刊具有无限期连续出版的特性。如果刊物要保持区别于其他刊物的辨识度,并树立品牌形象,封面设计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进行有规律和细微地调整,使期刊封面能始终延续一种稳定的风格,最终在读者心中形成独树一帜的期刊整体形象。因此,可以精心设计一种能产生深刻影响力的封面元素,让这种元素成为贯穿各期封面设计的一条线索,由此积淀成为期刊的标志。总之,期刊的封面设计要注意连续性和稳定性,即使有变化,也是有规律的、细微的变化,以此发挥封面的认知功能和形成刊物的品牌特色。

(三)专业性

每种科技期刊都会涉及一种或多种学科和专业,每种学科和专业都有专属的研究对象和特色。这些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特色能很好地传达科技期刊的专业范围和专业内容,因此在进行封面设计时,可以注意从学科和专业领域的特色中寻找设计灵感,寻找独特封面设计的切入点,通过色彩、布局、构图等封面设计勾勒出刊物的专业特色,突出刊物应有的个性,使科技期刊的封面成为其学科和专业服务方向的指示器。

(四)艺术性

优秀的科技期刊总是能同时驾驭好科学性与艺术性这两个维度,而不仅仅是一种严肃、庄重的学术传播载体。科技期刊通过封面上的图形、色彩等刺激读者的感官,进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使读者产生进一步阅读的欲望,这就是封面设计艺术的魅力所在。对于科技期刊而言,封面设计更宜“以少胜多”,以简洁、精练的线条,通过抽象象征的艺术手法表现期刊的专业范围或者内容特色,具体而言就是采用明快简洁的几何构图、象征性图案或者刊徽之类来展示刊物的内容,同时要注意线条、色彩、图片的完美结合,形成简约大方、优美精致的艺术风格,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当下国内科技类期刊封面设计的现状

笔者对国内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规范性、稳定性、专业性和艺术性这4个方面作了抽样调查。笔者登录知网,进入出版物检索页面,随机查阅近3年来50种基础科学类刊物的封面和50种工程科技A类刊物的封面。调查发现,这100种科技期刊在封面设计的规范性、稳定性方面都做得比较好。规范化是科技期刊质量评定的一个重要方面,封面设计的规范化则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100种科技期刊都在封面完整、规范地标注了必要的信息项目。同时,为了形成刊物的品牌特色和提高辨识度,这100种科技期刊在封面要素布局、色调和刊名字体字号方面也非常注意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其中约80%的科技期刊除了变更出版年月、卷、期号等信息之外,近3年基本使用同一种封面设计,稳定性比较强。另有科技期刊封面设计虽有变化,但注意平稳过渡。如《地球学报》的封面每年都会呈现细微、有规律的变化,但整体格局始终如一。但是,这100种科技期刊在专业性和艺术性方面则明显不足。其中只有50%左右的科技期刊能通过封面设计传达其专业特点和办刊特色。而富有艺术美感、能产生视觉冲击的科技期刊封面设计则更少,在这100种科技期刊中约占10%。上述调查结果说明,国内科技期刊封面的专业性和艺术性还不够,在办刊实践中尚需重点从这两个方面去改善。

三、科技类期刊封面设计的可行性路径

(一)以封面故事来凸显期刊的专业性

封面故事中刊载的图片内容往往与刊物本身密切相关,因而采用封面故事突显科技期刊的专业特色、宣传相关的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是一个有效的办法。《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共同主办的学术刊物,始终以推动生命科学发展为宗旨,现已发展成为被SCI、CA、俄罗斯文摘等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的优秀科技期刊。登录《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的网站,可以看到该刊物采用封面故事的形式来加强对该领域创新型科研成果的宣传,刊物在每期封面选登当期发表的优秀论文中的制作精良的图片,图片一经选用,该论文即被作为刊物的封面论文,以封面故事的形式简介论文的研究内容,并附上作者、文题和文章所在页码。《地球学报》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的惟一科技期刊,该刊物每期都选用“中国地质科学院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成果或中国地质科学院科研团队的重要创新成果作为封面照片,同时在封面刊载与之对应的封面故事。这样可以有效展示《地球学报》的办刊特色和水平、宣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创新性科研成果。

(二)以封面固定图案设计来凸显期刊的专业特色

封面中最有视觉冲击力的当属图片,因此在封面设计时,采用最能反映科技期刊专业特色的图片,形成固定的图案设计,能充分标示刊物的专业特色。《机电工程》是以机械为主,自动化、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为辅的跨学科类科技期刊。该刊物的封面将一幅齿轮的图片和一段波形图进行组合,来代表传统的机械行业和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传统机械行业的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期刊内涵。同时,在设计时采用写意的图片,图案线条简洁明晰,跨学科的科技期刊内容特色清晰明了,从而简洁又形象地传递了刊物的专业范围,并将这种图案固定贯穿在《机电工程》的各期封面中,突出了期刊封面的认识功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

(三)以背景色彩及整体布局设计来增强视觉美感

科技期刊在背景色彩及整体布局上讲究均衡或对称、分散与呼应、尺度与比例等,符合视觉审美原则,能够增强封面的美感。例如,《机电工程》封面采用雅致的横向条纹图案,背景色采用单一色彩,比较符合学术研究严谨的氛围,但单一色本身又采用渐变式蓝色,使严肃、庄重的封面风格中又透出活泼清新的气息,同时刊名的色彩在背景色的映衬之下又具有较强的辨识度。对读者调查表明,这样的封面美观大方、艺术性较强,增强了视觉传播效果。

(四)以个性化表达方式来衬托独特的艺术品格

科技期刊通常在封面设计上强调庄重、严谨的风格,因此容易形成固有的思维定式,封面往往严肃有余,生动、活泼不足,更难以谈得上艺术创作设计的灵动与创新。《建筑节能》2010年4月与国际知名建材企业奥地利堡密特(Bau-mie)公司进行一次广告设计合作。在封面设计中采用艺术化的绿色树叶这个元素,将人的眼睛作为“绿叶”布图的基本构思,表达了刊物和广告产品共同的追求———绿色环保。设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图面由双人组成,借此呈现出人、家、自然这3个元素和谐共生的主题。这种个性化表达方式冲破了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拘谨和呆板,使《建筑节能》封面呈现独特的艺术风格,为进一步提升期刊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分子生物学会(TheMolecularBiologySocietyofJapan)发行的《GenestoCells》的封面图片将细胞中的种种过程与极具日本传统风格的艺术完美结合,形成了闻名于世的独特风格。每一期都是浮世绘风格流溢的素雅画作,各色封面中暗藏种种玄机,擅长将日本特色的物件和场景与细胞生物学模型融合得不漏痕迹。如2014年的第1期封面,祝福新的一年繁荣兴旺。两匹骏马牵着象征F-肌动蛋白的红白旋索在奔跑。地面的透明流浆让我们想起了原生动物的伪足———它们利用G-肌动蛋白聚合产生的能量而不断生长。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