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实训报告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设计实训报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设计实训报告

设计实训报告范文1

通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很多实验环节通过某些设备和手段传给计算机,然后通过软件的解释输入给计算机,可以由计算机虚拟和仿真来实现,增加了学生对具体场景的理解和深入,为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很好动手能力的学生奠定了一个最基本的基础。当然,更深一层的意义将是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探索。在此研究中,主要针对可视化、多媒体通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

2系统设计与开发

在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首先需要设计虚拟实验教学环境模型。分别由用户、操作接口、虚拟仪器实体模型、虚拟器件实体模型以及虚拟场景实体模型等,其中在虚拟仪器实体模型、虚拟器件实体模型以及虚拟场景实体模型中都要用到数学模型。

2.1系统设计流程

在虚拟实训教学环境设计与研究中,虚拟教学环境构建流程。从环境设计开始,由环境建模、资源建模、用户建模组成,然后经过动作定义,最后到达环境实现。根据虚拟教学环境设计流程,可以确定虚拟教学环境的内容,依据其体系结构建立虚拟教学环境。在环境、资源及用户建模中,数学模型的建模过程基本相同(如SPICE模型)。而为了尽量逼真地模拟出场景、仪器和元器件的外形和操作,虚拟实验一般采用三维建模和绘制技术进行环境、资源和用户的实体建模。过程如下:①建立基本模型;②确定参数;③加入随机误差和随机化初始条件。

2.2虚拟装配的设计与实现流程

经历了三维实体模块、模型处理、模型导入场景、模型交互以及界面处理几部分。虚拟装配,是实际装配过程在计算机上的本质体现。虚拟装配流程中,三维实体模型的建模是基础。实体模型包括每个实训任务中需要的各种虚拟场景、虚拟样机(实验对象)、虚拟仪表、虚拟手等。首先借助传统的专业三维模型软件Maya建立实验对象(如S700K型转辙机)的装配模型(模型创建)。其生成的虚拟实体数据文件,通过COLLADA转换为WebGL引擎可以解析的XML数据文件(模型处理)。为了将WebGL与Collada关联,本研究的虚拟中心采用了SpiderGL这种开源的WebGL引擎。该引起可以直接异步解析Collada格式数据。这种结构的优势是利用服务器端Collada服务可实现内容的动态获取和创建。然后在虚拟实训环境中(模型导入场景),模拟实训对象的实际装配过程(模型交互)。在虚拟装配环境中,干涉一般发生在当前移动的物体(包括零部件、工具、夹具)与静止物体(虚拟装配场景、已装配的零部件、工具、夹具)之间。以高速铁路通信信号专业研究为例,分别以图示清晰地描述了虚拟装配操作界面、虚拟装配算法流程、转辙机壳体虚拟装配视图,实现了对虚拟装配过程的显示与控制。

3虚拟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实训教学环节,它不仅要简要说明实训内容、原理、使用元件仪器,还要记录实训中测试的数据、观测的信号波形等信息,同时还要对实训结果等进行相应的计算、判断和分析。实训报告处理过程示意,首先实验数据、图像等信息记录经过分析处理模块,利用实验报告模板,实验报告生成模块形成,然后是实验报告,最后是进入数据库服务器。

4基于虚拟实训的课堂教学模式实验分析

基于虚拟实训的教学结果到底如何?实验选取某高职院校通信信号技术专业的学生作为主体实验对象。他们所开设的主干课程—《通信信号设备与编程》作为实验的具体对象之一,此课程理论教学的总学时在改革新的教学模式后由原来的160学时减少为120学时,而课程内容基本保持不变,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120学时内把通信信号设备与编程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根本无法实现。因此,需要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选取开设同样课程、学生总体水平相同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实验教学班为082班,传统教学班为081班,每个班学生人数都是48人,其中实验班采用基于通信信号仿真软件的课堂教学模式,普通教学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信信号设备与编程》课程试验班与传统班教学情况对比。一年来的教学实际情况反映显示,虚拟通信信号仿真在《通信信号设备与编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广阔。虚拟通信信号仿真在高职学校通信信号技术专业的应用必将改革传统的通信信号专业教学模式,虚拟通信信号仿真是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必备工具,也是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学的桥梁,是一种对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的有效解决途径,期冀基于虚拟通信信号仿真软件的教学模式成为通信信号技术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在实验班比传统班教学学时少40学时的情况下,实验班总体成绩仍大大好于正常班,但同时也看到了实验班的编程优秀率没有传统班的高,分析其中原因,在通信信号仿真上“操作精度”和“熟练程度”不好保证,要想成为熟练有技术的操作工,还必须多多增加学生的一线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合理的进行系统化教学设计使通信信号仿真课与真实的实践课比例达到最佳,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5结语

设计实训报告范文2

(一)对检验岗位能力需求和检验项目的调查。

2013年在浙江省范围内对163家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检验工作岗位进行调研,包括55家三级医院、16家二级医院、45家社区医院、42家乡镇卫生院和5家检验公司独立实验室。对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应必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需求的重要性进行调查。除寄生虫检验的重要性需求在78.5%之外,其他各课程均在91%以上。同时,被调查单位对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需求均在93%以上,说明各单位对工作人员具备这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这163家单位开展的主要检验项目进行调研(见表2)。除骨髓象检查外的各主要检验项目开展率均在60%以上,三大常规达到100%。其中二级以上医院和独立实验室的项目开展率跟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因定位不同有所区别,各主要检验项目的开展率接近于100%,最低的骨髓象检查也在86%以上。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

根据调研结果,即检验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的需求和各单位主要检验项目的开展情况,组织课程专家、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召开课程分析会议,从检验专业核心课程分析出常规检验项目形成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包括:三大常规、骨髓象检查、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检验,结合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室的建立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得到中央财政专业建设项目和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支持建立了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室。招标购置和医院、公司馈赠,配置了一批检验仪器设备:Sysmex-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FUS-200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和H-800尿干化学分析仪、ESR-30全自动动态血沉仪、迈瑞BS-3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NM-9602自动酶标分析仪、奥林帕斯显微成像系统、荧光显微系统等。并安装了LIS系统,把所有的仪器设备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检验实验室系统,从标本接收、项目检验、结果审核到检验报告单的输出打印实现一体化,实现医院检验科的功能。

三、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的确定和实施

(一)教学方法的确定。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安排在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进入毕业实习前进行。课程30学时,集中一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训练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通过临床病例引导,提出医院检验项目,要求学生查询相关资料以医院检验顺序(提供检验项目和标本)为线索进行设计,按照工作过程整合(复习实验原理步骤)、安排项目准备(准备实验器材试剂)、项目实施(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项目结果(实验结果和报告)、分析讨论(实验过程的总结及碰到的问题进行讨论)等学习项目。

(二)课前准备。

综合实训前一周,准备好若干个病例,经筛选的病例要求是能整合包含各专业课程三个以上检验项目,以达到综合实训的目的。将学生5人一组分组,每小组为一个团队分配以不同的病例并提出数个检验项目,各小组学生一同设计每个检验项目。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对每一个检验项目做好以下知识理论准备:选取正确的检验方法、确定检验项目的标本类型和标本前处理、检验方法的原理、需用到的仪器与试剂、检验方法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结果的判断、检验方法的质量控制、正确的结果报告形式、废物处理、临床意义,最后形成纸质报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展。

在开展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时,医学检验实践中心所有实验室和检验综合实训室向学生全面开放,并有专任指导教师在各自课程的实训室进行指导。每个检验项目的实施将模拟临床检验工作的流程展开,由组长安排,各小组成员主要负责某一项工作任务共同完成:标本的采集和接收,标本的检测,结果的分析与审核等工作。整个技能操作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进行。如遇到结果异常,检验人员还需对结果进行分析,如需手工复查的进行手工复查。完成该项目的检验工作后,各小组根据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完成实验报告。实训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对检验项目的目的和原理、检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检验结果的分析进行阐述,对遇到问题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行回答,最后总结整个综合实训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四)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

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以检验过程的形成性考核为主,由教师评分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评分根据实训的实施由三部分组成:课前准备的纸质报告、检验项目过程中的规范操作和处理、检验项目完成后的分析和讨论。根据各检验项目不同特点,针对检验项目操作制定一套检验项目评分标准,在训练检验综合能力的同时也不放松对检验技能的强化训练。

(五)综合实训课程的成效。

检验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展,对照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1、2012级两届学生在课程开展前后检验技能操作得分,有了显著提升。并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素质,在实习生、毕业生中问卷调查显示,检验综合实训课程得到了学生和实习、用人单位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四、小结

设计实训报告范文3

信息管理在酒店业务管理中越来越重要,《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教育部要求在“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管理专业”中必须开设的主要专业实训课,笔者从事《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多年。认为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设计好教学的具体内容,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工具,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确保课程质量的基本环节,并对确保课程质量的关键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训课;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南省吉首大学实验与设备管理中心基金资助项目(编号:DDL2015011)研究成果。

信息管理在酒店业务管理中越来越重要,酒店管理信息化实训是国家教育部要求在“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管理专业”中必须开设的主要专业实训。课程的名称为《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该课程的实训项目由《酒店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多门课程知识融合组成,其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实训课程教学难度较高。该门课程质量如何保障呢?笔者从事《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多年,认为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设计好教学的具体内容,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工具,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确保课程质量的基本环节。

一、《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目标与意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实施本课程教学后学生需掌握或巩固的知识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掌握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使用知识,二是依托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完成酒店的规划筹建、做好客源组织、产品销售、对客服务模拟以及客户关系管理实训,掌握这些模块的理论知识。

2.能力目标。

熟练掌握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各功能模块的使用程序,培养学生的酒店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酒店规划、筹建以及设施设备配备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员工编制核算、班制确定、排班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客源组织、产品销售策略以及营销策划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酒店前厅接待、客房服务中心管理、预定及预订中心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的意识与能力,初步具备酒店前厅、客房、餐饮、康乐、营销等部门的初、中级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就业与创业素养。

二、《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一)设计理念。

1.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相适应。

教学目标就是培养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教育者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课程教学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之前,笔者多次到酒店行业了解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的内容,以及作为酒店人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以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相适应。

2.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运用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运用能力,在实训内容实施环节设计时坚持做中学、学中会原则。经过独立思考、亲手实践,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运用能力。

3.突出团队的协作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是从事管理工作者必备的能力之一,本科层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是管理者。无论学生毕业后是否从事酒店行业的管理工作,协作能力始终都是培养管理者的基本素养之一。因此在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训教学内容中设计了对客服务、部门之间协作、与中间商合作等部分内容,目的是除了使学生掌握这些点的知识外,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三、《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开课的基础条件与教学方法

(一)开课的基础条件。

开设此实训课的基础条件是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计算机、服务器、互联网、实训指导书、教学课件、实训报告、课程QQ群。

(二)教学方法选择。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用到的基本教学法有:多媒体教学、角色模拟、情景教学、项目教学、网络答疑等。

四、抓好《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关键点,确保教学质量

(一)建好线上课程交流平台、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选好课程助教。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训课由于课时数的限制,再加上学生完成实训的时间占到了总课时数的90%,教师的教学指导时间严重被压缩,因此只能借助网络利用课外时间提前完成一部分实训教学指导。课外的课程交流平台可以建课程QQ群或微信群,课程QQ群或微信群一方面用来提前实训内容与要求,另一方面是用来了解学生完成当堂实训的难点以及课后答疑,由于课外工作量增加和交流时间拉长,教师一人很难有质量的应对变化,解决的办法就是选好课程助教,由助教承担一部分管理工作。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10人1组的学习小组,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学习委员和班长分管各小组长。

(二)提前实训教学内容,提炼学生学习的难点进行精讲。

教师提前1个星期把实训内容与要求到线上课程交流平台中,由小组长督促小组成员进行课前学习,负责搜集各小组完成实训的疑难点,并归到课程助教处,由课程助教进行整理后发给授课教师,为教师在课堂开展有重点的精讲提供依据,从而确保实训按时保质完成。

(三)抓好课堂的随堂答疑与纠错工作。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训操作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课前没及时消化实训内容,在做实训项目的时候就会卡住,这时老师要进行及时的答疑辅导。另外还要注意检查个别同学不会就乱编、或直接抄袭等问题,并及时进行纠错,以确保实训教学的质量。

(四)认真批改实训报告。

设计实训报告范文4

关键词:ERP;会计;实训系统

引言

本文以某院校会计专业为背景,将ERP系统中的财务模块引入到会计专业,并设计了一个模拟会计操作实训系统,实现了题库的设计导入、学生实训平台、实训结果分析以及教师的后台管理等功能。

一、会计实训系统对于院校的意义

市面上常见的ERP软件有很多种,如国外的SAP、ORACLE和国内的用友和金蝶等。各个公司的软件各有各的特点。本文所涉及的ERP软件为用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U8系列”产品软件。用友ERP-U8是一款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软件。财务核算工作是一个企业的基础,随着信息化在各行各业不断深入,熟练使用财务软件对每个财会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门技能。许多院校为了培养与企业用人相匹配的人才,有关企业管理、财会管理专业等也引入了ERP-U8系统。但目前院校考核仍以考试形式为主,教师如何去判断学生是否能熟练应用ERP系统中的模块,成了教师的难题。由于企业设计ERP软件的本身并不会考虑到学校实验教学的需求,所以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深入分析,发现需要设计一个新的系统来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实验教学的要求,结合相关技术,设计了一套专门针对院校的实训系统。用友ERP-U8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也比较注重实践教学。据不完全统计和调查,上海高校中已开设这门课程的院校大约26所。目前高校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多以用友ERP-U8管理软件为蓝本。上海市委所举办的“星光计划”比赛也选用用友ERP-U8作为会计专业比赛项目。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师而言,更需要提前开设这门课程,让学生了解ERP-U8系统。但是由于使用U8系统较复杂,在实训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而使学生操作的实验无法继续,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老师和学生。如果能设计一套专门针对院校的实训系统可解决这些问题。

二、会计实训系统的设计研究思路

作为教学应用软件,本系统主要是为满足教学需求所设计的。为满足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同使用要求,系统对登录账号进行权限控制,通过权限分级,实现教师与学生不同页面的跳转。对于学生端而言,提供了六个方面的主要功能,分别是:实训、提交评分、成绩查询、课程安排、个人小结和个人资料。通过这六个功能,学生可以实现对课程的自主学习以及对学习进度的自我掌控。而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于课程的安排进行管理,因此提供了以下五个方面功能,分别为:阶段管理、状态查询、成绩查询、实训教学分析总结和导出学生实训报告。通过对老师以及学生的功能分离,页面布局可以针对用户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布局,从而简化用户对于应用软件的操作适应性,可以更快掌握使用。

(一)会计实训系统功能分析

通过对教学需求的分析,本文设计了模拟会计操作实训系统的功能。模拟会计操作实训系统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大类:

1.登录和权限控制

本会计操作实训系统是为教育机构的实训课程量身定制的。在一般院校中,学院的领导是作为高层管理者,统筹、分派任务给下级员工,管理规划院校的工作计划。他们是整个系统的管理者,分派低级权限,指定工作内容,规范系统。实训系统中拥有中间权限的账号分别为教师、题库编辑员、管理员这三类。教师作为课程的主导者,拥有查看学生信息以及成绩的权限,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课程进度,提高教学质量。题库编辑员拥有对整个系统题库的编辑权限,充实题库以及对题库整理、修订,完善学习目的。管理员则是对部分权限进行管理、分发,拥有部分管理者的功能。学生,是数量最多也是权限最低的一类账号,他们也是本会计实训系统的核心。学生只有使用本系统进行学习,以及查看自身个人信息的权限。通过将权限分成三个级别、五种类别,可以使每个用户各司其职,可以减少对系统的危害以及对信息的分层管理。在登录和权限控制中,将细分为登录入口、登录设置、学生登录后工作桌面、教师登录后工作桌面、题目制作、教师登录后工作桌面以及管理员登录后工作桌面。(1)登录入口是用户看到的一个界面,也是最简单的一个界面,通过输入账号和密码即可登录系统,后端则接收用户输入,识别用户的不同权限跳转不同页面。(2)登录设置是管理用户在登录首页时能看到的具有相关功能模块的子菜单,通过操作打开人员定义-组织机构定义,选中用户即可对用户登录后首页进行维护。(3)学生登录后的工作桌面是在原学生登录后工作桌面的基础上进行添加修改,同时对页面美化设计。

2.学生实训客户端

学生实训客户端主要包括六方面,分别是:实训、提交评分、成绩查询、课程安排、个人小结和个人资料,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1)实训:学生登录进入实训答题后,按照设定阶段逻辑的题目顺序,开始答题,在U8软件(表单形式的在本系统上答题),按阶段进行,直至实训完成,进行提交。当学生因各种原因中断实训时,系统记录中断时间,继续实训时系统会自动将时间记录并从倒计时中扣除中断时间。(2)提交评分:学生提交答案、评分以后,系统会先从数据文件中提取数据到系统数据库,然后评分。(3)成绩查询:登录用户可以查询本人的阶段总成绩、教师评价、题目得分等成绩信息,并可导出Word、Excel、PDF格式报告。

3.实训教师管理主界面

实训教师管理主界面分为五方面:阶段管理、状态查询、成绩查询、实训教学分析总结和导出学生实训报告。对学生实训进行阶段管理,比如查询分数、退回重做等阶段;能查看学生已经完成、正在进行的阶段状态;查看学生已提交评分的阶段各题目的分值及得分;查看班级实训教学总结相关信息和对实训阶段编号、名称等基本信息、逻辑顺序和时间限制等进行定义。

4.题库管理

实训题目制作包括七方面:阶段/题库定义、题目定义、评分标准、关键表定义、课程定义、账套分配和题库参数定义,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1)阶段/题库定义:定义题库/阶段相关信息,阶段定义主要包括编号、名称、计时、对应用友表、标准覆盖及路径、上一阶段及路径、阶段说明等;题库定义主要包括编号、名称、标准覆盖及路径、阶段说明等。(2)题目定义:题库制作内容包括每个阶段包括多个题目(阶段和题目可以自定义);题库包括多种题目:填写表格,需要填写表格,并保存审核和U8类题目,直接在U8上操作。题目顺序可进行排序。(3)评分标准:对该题的评分标准,设计的数据库表格是什么,应该评多少分。与标准答案库做关联。题库的制作是开放性的,可以自行编写题库的标准答案的评分逻辑,也可通过文件直接导入评分标准,可导入文档包括Excel文档,XML文件。

5.管理人员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主要包括四方面:组织结构定义、系统清理、系统设置和人员设置。(1)组织结构定义:打开组织机构定义,选中用户,即可对用户登录后首页进行维护。组织机构数可以逐层展开,最末一层列出该班级/部门下的所有人员;新增和修改人员资料;修改人员所拥有的角色,每个角色可以定义相关的权限;维护部门信息。(2)系统清理:需要对一段时间范围内的系统用户、U8账套进行清理。(3)系统设置:1)u8登录设置:登录u8的账套、路径、用户等设置;2)恢复备份数据:启用备份数据。(4)人员设置:1)角色定义:实训题库开发人员、实训系统管理人员、实训指导教师以及实训学生等;2)角色和功能绑定:建立功能和角色的对应关系;3)人员管理:添加及修改人员并于角色绑定;4)密码管理:添加及修改登录密码。

(二)会计实训系统总体设计研究

本系统由题库开发、后台管理、学生实训过程以及实训效果分析四大部分组成。其中,题库开发指的是将开发完成的题库,安排到实训课程中,让学生进行实训;后台管理可以分配好每个学生的实训账套,让学生开始实训;学生实训过程模块中,学生按教师分配的题目进行操作,操作完成点击提交后,系统按题库评分逻辑进行自动评分;实训分析指的是将学生实训的结果做一份分析资料,教师可以从后台进行导出查看。会计实训系统主要分为四个模块:题库开发、后台管理、学生实训过程以及实训效果。

1.题库开发设计

题库开发是常设性考试的一项重要工作。本系统用户为了提高考试质量,保证考试的公正和公平进行建立题库。建设一个题库,从设计到完成,历经命题、测试、编程、入库等一系列步骤,人财物的投入都是很大的,假如建设的题库质量不是很高,适用性也不强的话,可能会造成考试质量的下降和失控。所以要重视建设题库。本系统题库开发的总体设计图,分为四部分:题库参数定义、关键表定义、题库/阶段定义和题目定义。

2.后台管理

系统的后台管理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课程定义、账套管理和系统清理。系统清理又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释放账套,系统分配每个学生一个账套进行操作学习,由于账套的文件大小较大,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影响电脑的操作速度以及电脑的空间,所以教师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去进行清理;另一部分是清除用户,每一学期的学生不一样,如果说这学期结束,那么这学期学生的信息备份好后,可以不用在服务器上保存,这个时候可以选择清除用户,这样更能节省服务器的空间,会使实训的更畅通。

3.学生实训过程设计

学生实训过程流程图主要由以下7部分组成:课程定义、实训课程表、实训选择、实训题板、学生小结、阶段评分报告及个人资料组成。学生根据后台设置的课程定义进行实训选择,选择好实训后,界面中出现实训题板,其中题板中包含了学生所需要操作的题目,操作完成所有的题目后,学生根据今天的课程写实验小结,点击提交后,系统会自动评分并进行分析。个人资料指的是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登录信息,并且可以修改登录密码等功能。

4.实训效果分析

实训分析界面主要由以下五部分构成:阶段管理、实训教学分析总结、学生状态查询、成绩查询及导出学生实训报告。阶段管理主要显示学生提交的阶段以及该阶段的分数;实训教学分析总结中主要包括三方面:学生成绩分布、阶段成绩分析及题目正确率分析;学生状态查询主要查看查看学生已经完成、正在进行的阶段状态;成绩查询查看学生已提交评分的阶段各题目的分值及得分;导出学生实验报告可查询学生信息、实训信息和得分等信息。

三、会计实训系统的实施效果

(一)教师层面

1.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教师而言,使用用友ERP-U8时,在给学生评分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系统中核对学生的操作过程,有些操作过程还无法返回检验,使得教师对于评分无从着手。通过使用本系统,系统有自动评分功能,教师可以很快查看学生的成绩并且知道学生错误在哪里,可以根据学生的操作失误进行点评。不仅节约了评分时间,还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点评。

2.解决教学课程安排

以前教师在使用ERP-U8软件时,只能开设一个实训课程,现在通过本系统教师可以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同时开设多个实训课程,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切换完成不同的实训课程,满足了课堂、教学和练习的多方面需要。

3.制题

使用本系统,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关的题目让学生来练习,也可以结合相关实验内容给学生做测试。只要想到有哪些题型想让学生练习,都可以通过软件录入功能,将题目制定出来,在客户端显示,给学生操作练习。

(二)学生层面

(1)对于学生来说,不再需要安装烦琐的软件环境,只需要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器即可参加实训,给学生提供了灵活的选择,不论是在教室、寝室还是在家里,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训演练。(2)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低难度、中等难度和高难度的题目进行训练。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3)学生通过本系统,可以连贯性的将题目完成。而不像之前,总是做重复工作,只要有一题有问题,就无法操作下去,只能从头开始操作。通过本系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避免了很多重复劳动。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院校会计模拟实训系统进行研究,对于院校的会计专业如何进行实训一直是困扰着老师的一个难题。希望能通过我的研究能开发和实现本系统,真正解决老师的困扰。市面上会计专业的软件层出不穷,但是都没有真正考虑到院校这个特殊行业的需求,因此对于之后该系统的发展可能还需要有以下两方面研究:(1)本研究目前只适用于院校会计专业适用,只解决了部分院校的会计专业实训难题,那么其他专业也一定存在这方面实训问题,后期可以将其他专业的实训软件进行嵌套研发,为各个专业研制出一套相关方案。(2)系统的功能方面较简单,可以根据不同院校不同专业进行设计,开发一个平台,直接后台发布就可以对前台的界面进行修改和操作,方便学生和教师操作。

参考文献

[1]王新玲.用友ERP财务管理系统实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设计实训报告范文5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实训;教学设计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公安学类教学质量标准”的相关规定,公安类本科院校的治安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要求有公共危机类管理课程。通过对15所公安类院校调研发现,其中10所高校开设了公共危机管理课程,其中仅一所高校本门课程中没有安排实训课程(且为选修课),实训课开课率为90%。由此可见,本门课程实训课程的开课率还是比较高的。因此,本门课程的实训教学如何设计、如何开展,对课程教学效果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实训课程教学开展情况

通过调研,公共危机管理课程常见的实训课具体设计有以下几种。

(一)案例分析实训。案例教学是实训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设计。选择国内、国外危机管理和危机应对案例,教师讲授,让学生对事件背景及始末有所认知。设置问题或者延伸特定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感知危机管理过程和关键环节的处理过程,以形成危机管理思维和认识。

(二)撰写应急预案实训。应急预案实训是指定的某类危机的情境和预案主体,按照预案制作的科学流程,小组研究讨论,最终形成一个应急预案;预案要求格式准确、内容完整、切实可行。

(三)演练式的实训。演练式实训即根据设定,遵循一定的“剧本模式”,通过对事件中不同角色的扮演,体现事件发生、发展、演变、处置等多方面环节,达到对理论知识实践化的效果。从调研来看,公共危机管理课程通常有两种演练设计。1.社会安全类事件现场处置演练实训这是指将社会安全类事件的处置过程进行现场演练,用红蓝对抗、情境演绎的方式参与、感受整个事件发生、发展和处置的过程。这种实训方式,对警院学警来说,更具有实战性。2.媒体沟通或者舆情应对类的实训这类设计是本门课程比较新颖且热门的一种实训设计,更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实训设计为一个突发事件的新闻会,通过预设情境、角色扮演、现实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来准备、完成一场突发事件的新闻会,体验新闻注意事项及记者应答的一些技巧,培养舆论应对引导工作中应当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四)参观体验式实训。参观式实训,指采用参观消防站、参观博物馆(展览馆)、警营一日体验等方式进行。通常由教师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将课堂从校内延生到校外,统一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在与相关单位场所参观和沟通的过程中,实现课程实训。

二、不同实训教学设计的优势

以上实训环节设计能够有侧重点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危机管理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不同的实训设计有不同的优势,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实践能力的锻炼。

(一)案例讨论实训的优势。1.知识覆盖比较全面案例都是既定事实,意味着危机事件信息丰富且发展趋势确定。教师在讲授时,可以穷尽案例中所有信息和知识点,将案例“掰开了,揉碎了”分析,从“点”分析其中做得对的正向的信息,从“线”状分析其管理和处置的整体思路,从“面”分析危机成功应对的经验或应对失败的教训。2.知识讲解更透彻教师选择多为经典案例,案例中天然包含可供讨论、思考、研究的知识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对抽象理论做具体的讲解和理解,形成一定的危机应对思路。

(二)撰写应急预案实训的优势。1.学生自己动手,体验感强。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预案制作的理论知识,充分理解并掌握预案制作的目的、要求,思考加工撰写出一份具有可操作性、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通过实训,将课堂讲授的预案内容要点和制作要求进行实际应用,学生体验感强,能够比较深刻地学习体会预案的撰写。2.衔接公安工作实际。应急预案的制作和检查把关,是公安机关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公安机关需要对社会治安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制作出公安机关的应对预案;同时,日常治安保卫工作监督检查工作中,需要把控企事业单位各类应急预案是否科学合理。因此,亲自撰写一份应急预案,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种工作能力,为今后工作打好基础。

(三)演练式实训的优势。1.与其他实训相结合,使实训具有系统性。演练实训可以与预案撰写实训结合起来。以社会安全事件现场处置演练为例,第一步设计某个案情情境,先进行预案撰写实训。第二步展示讨论预案,筛选出一至两个有操作性、较为科学合理的预案,作为后续演练方案设计的模板方案。第三步根据演练需要,适当增减预案内容,使演练既能做到切实体验现场,又能仿真检验预案的目的。第四步演练结束后,通过对演练过程的分析总结,整理修订预案。这样的衔接,使实训教学具有逻辑性和一体性,更好地达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2.演练式的实训更加贴近实战。就危机处置来讲,社会安全类事件的现场处置是以公安机关为主体来实施的;社会安全类事件处置演练已经成为公安机关日常演练的重要项目。因此,这种演练实训对公安院校学生来说,很符合工作实际。媒体应对(新闻)演练实训是现在危机处置过程中不可或缺且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训,学生能够对以后可能面对相关情况有经验上的总结。3.角色多、体验感和参与感更强。演练实训包含多种不同角色,不同种类角色又可以按照作用分工进行细化。在演练实训中,一个班级或区队五十个左右的学生,可以人人都有角色,锻炼不同的能力。实训体验感更强,参与感好。

(四)危机管理中采用处置参观体验进行实训的优点。1.走出校门上课对学生来说有绝对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学生积极性高。2.参观式实训的直观感受比课堂上的讲解和理论的讲授更强,能更直接地呈现一些知识和应对意识。3.参观式的实训课作为一种校内校外的联动,可以结合其他课程同步进行;一次实训可以涵盖多方面的内容。

三、不同实训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实训的不足之处。1.案例的选择、描述客观性不足。教师对案例做出描述和讲解的过程中,语言表述会带来信息重点的偏移和心理暗示。这种信息的选择和重点的倾斜,能够让学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案例分析的切入点和重点,但是同时也会使学生无法客观理解和分析案例。2.案例分析具有事后性。(1)案例是“回放”。“回放”事件发生发展,必定是逻辑明确,处置措施思维清晰。这种逻辑性和清晰度,无法体现“当场性”所出现的不确定、无逻辑等应急情况。(2)信息比较充足准确。案例分析是在掌握了大量的、准确的信息后进行的,无法还原事件发生当时“信息雾”的状态,跳过了对于信息“去伪存真”的重要环节。(3)没有“紧迫感”压力。案例分析是一种“桌面演练”,案例经过推演、思考、分析,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和过程,没有事件紧急、时间紧迫的心态和情绪的压力。3.从实训实践来看,学生受年龄、学识以及经历认知水平所限,对案例的分析多浮于表面或者过于片面

(二)撰写预案实训的问题。1.定位不准。如情境为一个基层政府应急预案,学生撰写时角度却依然大多从公安工作出发;或要求为学校的某个预案,学生思考的角度多放在学生管理工作角度进行。2.抄袭和模仿严重。有个别学生存在懒怠心理:网上找预案,全篇抄袭;或者不经思考随便拼凑,应付差事。

(三)危机管理中采用演练方式进行实训的不足之处。1.过于消耗课时。演练性的实训从准备到演练,至少需要8~10个课时;而本门课程一共32~40课时,实训课时基本要求为4~8课时。对一门课程来说,这样的时间过于消耗课时。2.可控性不强。演练实训效果如何,事先的设计固然重要,演练时每个学生的表现也会影响演练结果。学生参加演练,多依赖表演,而不是专业的反映和能力的行为表现。3.实训内容同其他课程交叉。这两种类型的演练,均涉及多方面的公安工作内容,总体来说是一项综合性的协调工作。如社会安全类事件处置演练实训是指挥战术专业核心课程的重点实训项目,由专业教师进行近一个学期课程的讲授和能力的培养。而新闻实训与新闻媒体管理和舆情处置课程也有知识点和能力点的重合。

(四)采用处置参观体验进行实训的不足。1.针对性不强,缺乏特色无论是参观消防站、警务室还是博物馆、展览馆,对于危机应对的感受虽然直接但是有限。2.性价比低参观类的实训应用于消防管理学、社区警务或者公安群众工作类的课程上,其感受度、体验感、思考度都会更高;但是应用于本门课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后,学生仅有的一些体验感也都比较间接,事后的实训报告也多牵强附会;整体实训效果不好。通过以上介绍和分析,可以看出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有多种实训教学设计可用,每一种教学设计所涵盖的知识点、培养的能力点都有不同,各有侧重:从知识覆盖面上来看,案例分析式的实训教学设计是比较综合全面的;从能力培养上看,演练式的教学设计参与感更强,能力培养度更高;从实训报告完成质量来看,预案撰写实训最终形成的报告形式比较完美、报告质量相对较高;从学生积极性和课程拓展程度来看,参观式实训学生参与热情最高,相关课程内容更容易拓展。从教学实践情况来看,案例分析实训是受客观条件限制最小的一种实训方式,教师可以根据课时、学生以及授课需求等多方面的情况随时调整实训的进程;演练式的实训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一种实训方式,可以结合其他课程作为专业综合实训项目进行,就一门课程而言,操作性不强;预案实训属于功夫在课外的一种实训方式,实训效果受学生自学能力影响较大,为避免学生“浑水摸鱼”,教师可以随机抽取或者全覆盖对预案进行当堂的点评;参观式实训受客观条件限制太多,可以结合学生实战实训进行,不必拘泥于在校或者课堂。这些实训设计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教师可以根据人才培养能力侧重和客观条件选择不同的实训方式。

参考文献:

设计实训报告范文6

 

《电视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对培养学生的电子设备维修能力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电视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器件、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原有《电视技术》实训课程教学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主要的问题在于实训内容陈旧,实训方法过于单一,不利于提高学生实训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室管理模式过于单一,开放程度不高,不利于实验设备的充分利用。实训成绩考核方法呆板,不利于操作技能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湖北省多所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骨干力量在原有《电视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革的探索,并出版了湖北高职十一五规划教材《彩色电视机维修技术》,以期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一、实训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通过实训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教学的水平和效果主要取决于实训内容与方法。以往的实训教学内容陈旧,手段过于单一,实训教学也当作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一般只能做一些验证型实训,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录实验数据,对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根本不去关心,这种以验证型实验为主的实训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训的兴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客观上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与技能分离,这种状况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素质要求,因此迫使高职院校必须转变传统观念,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训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实训教学效果.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实训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着重考虑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工程实验能力的培养,所以对实训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更新、精选、融合和重新组合。   我们创构的《电视技术》实训教学模块的内容具有综合型、设计型、应用型、研究型的特点,以典型的三洋A3单片机芯为主,从原有的10个实训中,精选出7个实训教学模块(如下所示),每个模块又由若干个子模块组成。这样不仅保持了模块的相对独立性,而且避免了内容的重叠和脱节,较好地体现了实训教学模块的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必须够用的原则。为适应“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要,符合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要求,我们采用的知识模块化结构,以维修任务为载体,将基本理论与维修技能融入工作任务中,使学生通过维修实践掌握典型案例维修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和探索能力。在内容组织方面,大量选用典型案例,具有示范和借鉴作用。同时对各教学模块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认真分析和讲解每部分电路理论的基础上,列举了大量案例,详细地阐述了各种故障产生的原因、分析方法、检修流程、仪表使用方法及测试步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维修技能。各模块电路分析,故障检修及实训内容围绕同一机型展开,便于把内容学深学透,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职业技能实训一电视机关键点信号测量职业技能实训二测试电调谐高频头及外围电路职业技能实训三检测中频通道职业技能实训四测试伴音电路职业技能实训五解码电路检测职业技能实训六行场扫描电路的检测职业技能实训七开关电源电路的检测本实训教学模块有如下特点:基本放弃了验证性实验,突出了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与测量技术,强调了集成块的在路测量,波形的观察和分析,加强了基本测试方法和故障诊断的训练。   在实训内容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原先将高频调谐器的测试、中放电路的测试和行场扫描电路的测试等三个安排在黑白电视机上进行的实验,全部改在彩色电视机上进行,把原先的彩电综合参数测试的实验改成开关电源电路和遥控系统电路的测试。在维修实训方面,增加了常用测试仪器的使用、常见电视机故障的分析、判断与检修等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机型选择上,选用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三洋A3单片机芯为主,并有1~2套最新机型,通过对比教学,使学生明白,只要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和维修技巧,就能维修其它机型的电视机或者其它电子设备,操作动手能力就有较大的提高。   同时我们编写了电视机实训指导书,并将实训的内容、原理、实训步骤及电路图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投影到屏幕上展现出来,老师结合实训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使学生对实训的内容、原理、步骤、电路结构、信号流程和波形一目了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上电视机实训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实训课的效率,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转换实训室管理模式   以往学生学完实训课程后基本上不再进入该实训室,实训室开放程度不高,不利于实训设备的充分利用。改革后实验室向学生全天开放,经过预约课外也安排时间开放等,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学生觉得理论知识更重要了,对听课更感兴趣了,从而使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因理论课时的减少而降低,并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反过来又推动操作技能的提高。   三制定合理的实训成绩考核方法实训成绩的评定是实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手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实训的态度,传统的学生成绩是由教师凭个人印象和实训报告零星的数据给学生评分,这种考核方法有许多弊端,很多同学是通过抄袭别人的实训数据甚至实训报告来应付,同时也不能反映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新的实训成绩考核方案是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设计能力的综合评估。考核的依据应尽量采用“硬”结果,要使学生重视实训过程,可通过狠抓综合型和设计型实训的方案论证和最终的软硬件调试结果是否满足预期目标来达到这一目的。将学生平时对实训的到堂情况、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实训数据的精密度、实训报告的条理性和语言表达准确性、对实训数据和结果分析的合理性等综合评定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20%,实训报告占20%,并制定彩色电视机维修技术实训考核卡如下表所示。通过狠抓综合型和设计型实训,使那些基础实训没有掌握好的同学不得不自己再返回实训室重做,学生自己到实训室做实训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效果比按课表上安排的实训效果要好得多。#p#分页标题#e#   总之,《电视技术》的实训教学,注重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核心,努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等多种能力、使学生不断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这样才能适应就业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设计实训报告范文7

[关键词]教师教育;实训体系;地方师范院校

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矛头直指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作为地方师范院校,淮南师范学院一直把教师教育作为办学特色,针对师范生实践能力缺失的问题,教师教育实训中心构建了由教师基本技能、教学综合技能、教育延伸技能三大模块组成的教师教育实践训练体系。

1创新理念、坚持原则,教师教育实训地位凸显

依据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理论,教师教育实训教学关注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三者的协调发展。实训体系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统一指导与自主训练相结合,建立高校与中小学、幼儿园联动机制,发挥教育实践基地资源优势。教师教育实训体系在“总体规划,分段实施;过程指导,逐步提高;重在实践,目标考核”的原则指引导下,把实训项目纳入师范生必修学分,各项技能考核通过由学校颁发“教师教育技能合格证”,取得合格证方能进入中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教育实习。教师教育实训地位从政策上得到有力保障。

2细化项目、分步实施,教师教育实训目标清晰

教师教育实训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完善实训课程模块,通过切实有效的实训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落实这一目标,学校按照师范生全程实践的要求,制定各个实训项目的分项目标。

3内涵丰富、途径多样,教师教育实训体系健全

实训中心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师教育技能实训体系。通过资源整合和机制创新,构建了教师基本技能、教学综合技能、教育延伸技能三大实训模块,通过微格教学、技能竞赛、职场实践三大实训途径,在科学的机构设置和完善的制度保障下,以规范化的教师资格考核为质量评价手段,从而实现专业化的教师职业技能实训目标。

3.1实训内容

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内容包括三大领域的九个实训项目。普通话与口语表达领域设计有普通话与口语训练、普通话模拟测试和普通话水平测试三个实训分项;汉字书写与板书设计能力训练包含软笔字书写、钢笔字书写、粉笔字书写与板书设计、简笔画四个实训分项;教育技术应用能力通过课件制作、微课制作二个实训分项加以训练。教学综合技能训练包括课标与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无生上课、教学观摩与评议四个实训项目。教育延伸技能训练内容包括班主任工作与心理辅导、教学研究、课改实验(智慧课堂、翻转课堂)四个实训项目。

3.2实训途径

针对以上实训内容,中心通过单项训练、微格教学、远程观摩、职场实践和技能竞赛多种途径加以实施。单项训练针对教师基本技能,中心设有普通话与口语训练室,在相关课程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自主训练与模拟测试的环境;汉字书写与板书设计室提供软笔字、硬笔字训练条件,还可以进行板书设计练习与考核;课件制作室提供各学科教学资源和工具软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学辅助课件和微课的制作。各专业的教学综合技能训练均采用微格教学法,遵循“研读教材、点拨指导、教学设计、无生上课、评课议课、改进教学、成果展示、评价反馈、修改定稿”的实施步骤,由指导教师分组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利用微格教室的录播系统记录学生的教学行为,通过直观、及时的信息反馈,指导学生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评议,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单项和综合技能的改进和提高。远程观摩利用校内录播系统与中小学录播教室进行联接,师范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对课堂、教师和学生行为进行观察和学习。以上训练是基于实训室环境的训练途径,而技能训练更为广阔的环境实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之中。职场实践能结合各专业实践教学大纲,制定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计划,定期深入实习基地学校开展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活动,获得职场体验。另外,学校丰富多彩的教师技能竞赛对训练具有直接的激励作用,能提高师范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

3.3考核方法

教师教育技能考核主要采用演示、设计、报告三种方法,根据实训的内容、类型、规模、场合和设备条件决定采用一种或几种考核方法,视情况对各种考核方法赋予一定的权重,然后进行折算和数据处理,得出考核结果。基本技能训练考核主要通过技能演示,考核学生掌握各种基本技能的水平及熟练程度;专业技能训练考核通过技能演示、实训设计、教学法设计,综合考核学生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综合技能训练考核通过课堂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教科研调查报告、观课评课报告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4扎根一线,加强建设,促进教师教育实训效果提升

4.1加强实训队伍和专业建设

学校制定激励政策鼓励高水平教师参与教师教育实训教学工作,培养一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互通,专职教师与基础教育兼职师资融合的实训教学团队。依托“教师教育实训中心”,设立教师教育专项研究基金,深入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研究、新课程教材研究、新课程教学设计研究、新课程教师培训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定期选派教师到基础教育一线进行实践锻炼,联合开展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和学术研讨活动,切实提高实训教师的实践教学和科研能力也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及技术支持。

4.2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进一步拓宽校地合作范围,共建教育实践基地,探索地方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联合培养师范生新模式。学校先后与淮南市、凤台县、寿县、阜阳市颍泉区等政府机构签订校地合作协议,选派师范生到以上地区开展顶岗实习的教育实践活动。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及安徽省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逐步扩大校县共建的地域范围,培养能够适应地方基础教育的优质师资。

5结语

在教师教育实训体系的改革和探索中我们发现,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以普遍提升,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职业自信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能够更快地适应岗位工作,满足基础教育的师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伟红.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路径选择[J].课程教育研究,2017(6).

[2]李织兰,杨起群.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实践新探索[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9).

[3]战锐.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3).

[4]熊芬.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建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

[5]林青松.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和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9).

设计实训报告范文8

关键词:课程设计;编程知识;程序

1引言

C程序设计是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第一门程序类课程,对于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有着重要作用。该课程实践性很强,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编程实践,才能掌握好C语言的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能力。C课程设计是C程序设计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一般安排在课程最后的1~2周,集中时间完成一个综合项目的设计。C课程设计是对C程序设计课程平时实验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能够加深学生对C语言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编程和调试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文献资料应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工程素养和团队精神[1]。

2C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往的C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设计的教学、评价质量,达不到C课程设计教学的初衷。下面对主要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2.1课程设计时间不充分

课程设计一般安排在理论教学完成之后的1~2周,这时学生刚学完C理论基础知识,对于这些知识和编程技能还未系统地复习,而课程设计需要熟练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进行完整项目的开发。学生在此之前并没有任何的项目经验,对软件工程开发方法和过程都比较陌生,再加上还有其他课程需要学习,1~2周的时间显得略有不足,致使学生匆忙完成项目设计及报告书写,使得课程设计问题较多,报告过于简略。

2.2项目完成质量不高,报告简单

从学生最终提交的项目代码和项目报告来看,部分项目设计得过于简单、功能不完善以及系统实用性欠缺,项目质量不高。部分学生直接拷贝现成的项目代码,未能完全理解项目的设计思路和算法内容,导致项目报告过于简单,重要设计部分未能阐述清楚,导致期末考核成绩较低。

2.3小组个别成员不积极参与

C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因此,课程设计一般以3~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开发,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在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每人承担一定的开发任务,比如在编码阶段,有的成员负责主模块的编码,有的成员负责某个子模块的编码,等等[2]。课程设计的初衷是希望所有学生都能认真参与全部过程,完成各自任务,并与其他成员有效配合共同完成整个课程设计。但是仍有个别学生消极怠工,过分依赖组内其他成员,使得团队中有的成员超量完成了任务,而有的成员却没能有效参与到项目的开发中。

2.4答辩未能有效评价小组所有成员

课程设计的最终考核方式是期末答辩,一般是让小组成员先自行阐述项目设计的思路、技术方案、系统功能及重难点等,然后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课程设计的成绩组成包括项目代码成绩、项目设计文档成绩、答辩时阐述成绩和回答问题的成绩,各部分按照一定比例构成。从提问和回答的环节发现,有的小组是由项目主要负责人回答了大多数问题,使得这种提问考核仅仅体现了个别学生的水平,并不能客观评价每个学生。这种考核方式使得部分学生在做项目设计时抱有侥幸和依赖心理。

3C课程设计的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为促进C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提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改进。

3.1改进课程设计的开设形式

从课程设计的时间不充分和项目完成质量不高等问题可以看出,目前C课程设计的时间设置和教学安排等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设计教学时间,从教学内容安排、学时分配及教学方式上进行合理的调整。在实际教学中,将C课程设计独立设课,适当增加C程序设计课程的学时,并均设置为实践课程。课程教学以项目为导向,采用案例驱动方式。在课程的教学安排上,将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知识点项目实训,对综合项目设计中普遍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分阶段单项巩固,为综合运用做准备;第二阶段为综合项目实训,完成一个小型综合项目的开发并撰写项目设计报告。知识点项目实训主要包括程序流程、函数、数组、结构体、指针及链表、文件和综合项目的搭建等实训单元,总共22学时,每个单元根据内容的重要性和难度分配相应课时。综合项目实训总共10学时,按照软件工程的开发过程逐步推进,并完成项目设计报告的撰写。

3.2加强项目开发引导和过程监控

为改进项目完成质量不高和学生参与不积极的情况,应在独立设课形式下,逐步引导学生开展项目设计,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在项目实训开始时,首先由教师对本次实训内容简要介绍并进行示范讲解;其次,学生在课上独立或分组完成实训内容;最后,教师进行答疑解惑或组织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有的实训内容的示范需要较长的时间,为了不占用实训课上时间,可以将这些示范内容制作成教学视频,放到教学网站上。学生在课外能够反复观看,并跟着边学边做。在综合项目实训阶段,根据软件工程的开发过程给学生安排任务,依次按照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等阶段进行。为加强项目实训的过程监控,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任务,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在每次的实训课上,提前布置下次上课的抽查内容,要求学生对本次课涉及到的算法设计或相应内容上台讲解或示范,抽查情况计入个人课程成绩。让学生带着任务或问题完成每个实训项目,能够督促学生认真参与到项目设计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被抽查学生上台讲解或示范时,优秀的表现对于同班同学有激励、促进作用。

3.3改进答辩形式和内容

为保证答辩评价的全面客观,通过对以往答辩评审方式的仔细分析研究,可以考虑在以后的项目答辩环节稍作调整,由原来的个别同学进行全部项目阐述,改为由项目负责人总述项目情况,其他成员各自围绕自己的分工对项目进行阐述。提问阶段不再向项目组统一提问,改为参考分工内容向每个成员单独提问并评分。这就要求每个学生不仅要掌握项目整体情况,还要认真完成自己的分工任务,具备扎实的C程序设计知识和技能,熟悉软件工程开发方法和过程,与其他成员相互配合。答辩形式和内容的改进,对学生参与项目设计的认真程度也有促进作用,让学生不再抱有侥幸心理。为更好地体现答辩评价的效果,在项目选题之后应指导学生合理进行小组成员项目分工,并进行审核。

4结语

以往的C课程设计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教学效果受到了一定影响,需要针对这些问题不断进行分析研究,探寻改进措施并付诸实践。对C课程设计独立设课之后,再加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的改进,使学生对C程序设计的知识及技能掌握的更加熟练,参与课程设计的态度更加认真,极大地提高了C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有的学生在课外还积极参与了一些学生科研团队,使得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承源,冯骊骁.C语言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软件工程,2017,20(8):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