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足球教学中引入足球游戏的合理性

大学足球教学中引入足球游戏的合理性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也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求。足球是深受大众喜爱的一项运动项目,尤其是在大学校园中,足球成为了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在大学足球教学中,通过引入足球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并且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大学;足球教学;足球游戏

一、足球游戏的主要特点

在我国传统的游戏项目的发展史中,足球文化源远流长。由于足球游戏自身的特点,使其深受群众喜爱,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这要求在足球项目中开设足球教学课程,以便学生了解足球。一般说来足球游戏具有以下几点特征:1.趣味性特征。足球游戏的趣味性特征是指学生能够在足球游戏中感到快乐,同时对足球课堂学习产生兴趣和喜好,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开始慢慢的自主学习,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的学习,大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老师保质保量的、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2.竞技性特征。在足球游戏的开展过程中,竞争性不言而喻,从而使得它具有竞技性特征。学生在进行足球游戏时通常会分成两个团队进行比赛,相互之间通过足球战术和足球球技的比拼来获得足球乐趣,同时每个团队团结一心完成目标的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3.教育性特征。足球游戏的教育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纪律性。学生通过足球游戏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智力水平和身体的协调性。4.足球游戏具有多样性和易展开性的特征。这是因为足球游戏可以根据人数和场地的不同而进行灵活的变通,它不受天气、器材和场地的限制,这就使得足球游戏在进行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它在整个大学足球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得到有效运用。

二、足球游戏在大学足球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方式

1.在准备活动中应用足球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一般情况下,大学体育课堂准备活动多为慢跑、定位操等简单项目,久而久之难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很难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将足球游戏应用在准备活动中,不仅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氧循环,改善肌肉收缩与放松的情况,达到慢跑和定位操的效果,也可以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灵敏度与柔韧性。而游戏的时间与内容可以根据季节与气候条件来决定。比如,在春季和夏季,可以安排一些训练学生灵敏度、柔韧性与速度的足球游戏,时间控制在五至十分钟。在秋季和冬季,则多安排一些训练学生力量与耐力的足球游戏,时间控制在十至十五分钟,让学生充分热身,舒活筋骨,此外,也可以增加一些奔跑类的项目,如螺旋跑、蛇行动等等,这样也可以达到良好的热身效果。2.将足球游戏应用在技术教学中,优化教学效果。在足球教学活动中,传统单一、枯燥的模式可以通过科学的应用足球游戏得到改善,也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也参与到课堂的建设中去,在教授新课时,可以加入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游戏,如“网式足球”游戏、“射靶子”、“局部区域三抢三”、“接球比赛”等等,一方面,这可以帮助学生达到练习球技的目的,另一方面能够解决赛场资源不足的限制,也会起到辅助足球教学的效果。3.将足球游戏应用在战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传球、射门技巧就必须进行战术技巧训练,并让学生了解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应该选择传球还是选择射门,这些都是足球比赛中经常面临的问题,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学生机械的模仿,这种穿传统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将足球游戏应用在其中就可以有效的改变这一局面。当然,教师在设计战术游戏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适当改变相应的条件,如练习密度、技术要求、队员人数、场地大小等等,也可以适当减低游戏难度,练习形式等。

三、结语

总而言之,足球游戏的应用很好的弥补了传统足球教学活动中的不足,足球游戏应用到足球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由学习的被动性变为学习的主动性,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快速的掌握相关的技能与技术,这种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效果,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游戏活动完成之后,应该积极的询问学生的体验,总结游戏活动中的有利和不足之处,不断的优化,并鼓励学生参与到课程建设中,让学生不再是“局外人”大家一起制定游戏。真正体现出“寓教于乐”的现代化教育思想,在培养学生足球技术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汪海浩.试论足球游戏在大学足球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3(06).

[2]刘善国.高校足球教学运用足球游戏时应考虑的因素[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9).

[3]杨晗.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训练中的运用[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作者:魏骏超 单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