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写作思考

中学语文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写作思考

摘要: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比一般的材料作文更有难度,更能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写作时,需要学生在审题立意时发散思维、整体把握;需要学生在谋篇布局时逐层品读、瞻前顾后。培养思维品质,树立规范意识,是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立意;谋篇;发散思维;规范意识

材料作文是近年来各省市语文高考中最常见的写作考查形式。何为材料作文?“百度百科”的解释基本可以采纳:“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材料有记叙性材料、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等,不同类型的材料作文立意谋篇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寓言故事类材料是记叙性材料的最常见形式,也是各级各类考试中常见的写作类型。所谓“寓言”,《辞海》解释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结构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非生物。主题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1]可见,读懂寓言需要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写好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则更是学生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的综合呈现。尽管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大都会进行审题立意方面的指导,但许多学生面对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还是常常不知如何准确解读,如何恰当行文。有的角度单一,人云亦云,没有新意;有的断章取义,理解片面,立意错误;有的论述肤浅,隔靴搔痒,缺乏深度……其实,种种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大都与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行文规范有关系。如何解决呢?下面我们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举例说明,供语文教师参考。

一、审题立意

1.思维发散,避免角度单一

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因为“寓言”的特点,常常具有隐喻性和哲理性。其实,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性,即多义性。所谓多义性,就是指同一则寓言故事类作文材料,由于不同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人生阅历不同,所以见仁见智,可以出现不同理解,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基于此,我们认为,面对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进行审题立意时,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探究不同立意。一般情况下,故事中有几个“主人公”,常常就有几个立意的角度,而且在每个角度下基本上都可以进行肯定和否定两种分析。以下举例来说明:人有卖骏马者,比二旦立市,人莫如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二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愿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选自《战国策•燕策》)这个故事中有三个“主人公”:卖马人、买马人和伯乐。从卖马人的角度立意,可以赞美他不一味地等,而知道变通、善于揣摩别人心理,利用名人效应以实现自我的做法,也可以批评他利用人们迷信名人的心理,胜之不武。从买马人的角度立意,可以肯定他“善假于物”以达成意愿的做法,也可以否定他事前不做准备、迷信名人、完全受制于人的行为。从伯乐的角度立意,可以表扬他利用自己的威望显扬人才成人之美的做法,也可以批判他汲汲于金钱、不做调查听人摆布的行为。花园里有一棵娇小玲珑的野花,有一天,她发现了一株雍容挺拔的玫瑰,叹息说:“造物主为何让我如此渺小,只能紧贴着地面生长,不能像玫瑰那样耀眼!”造物主答应了这一棵野花的请求,把她变成了盛开的玫瑰,这一棵野花玫瑰高傲地伫立在众花之中。午后,狂风和暴雨突然袭来,她被连根拔起,而紧贴地面踏实生活的野花安然存活。这则“野花变玫瑰”寓言故事,有“野花玫瑰”和“众野花”两个“主人公”。先说“野花玫瑰”,肯定之,可赞美其不屈服于命运的平凡而顽强追求人生辉煌的奋斗精神;否定之,可批评其无视自身价值,误解了生命意义而一味艳羡别人的虚荣心理。再谈“众野花”,肯定之,可赞美其甘于平凡却不自轻自贱“踏实生活”的人生态度;否定之,可批评其屈从命运的安排,不思进取的保守思想。寓言中,野花即人,野花的故事即人世的写照。如此,思路开阔了,立意的角度也就丰富了。

2.整体把握,避免立意片面

古人云“意在笔先”。[2]写文章立意最重要,而断章取义是立意错误的根源所在。不少学生没有良好的读题习惯,常常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看到材料中感兴趣的某一个词语或一句话,便不再整体把握,仓促成文,以致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以寓言故事“野花变玫瑰”为例分析,如果只看到“野花”变成了“玫瑰”,就大谈“追求”的重要,这是片面立意,因为没有关注到野花玫瑰的结局;如果只看到“连根拔起”“紧贴地面”,就以“枪打出头鸟”“高处不胜寒”来立意,这也是片面立意,因为忘记了“野花玫瑰”依然是“野花”,而不是真玫瑰。实际写作中更有甚者,有人由“连根拔起”而讥讽“玫瑰们”都是弱不禁风之人;有人由“紧贴地面”而赞美“众野花”不戚戚于贫贱的隐士风采、平民追求,这是较为严重的误解。解决此类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整体把握,即沉静下来认真把材料读完,品读材料的每一层意思,完整把握每个“主人公”的整体表现,然后“由果索因”,得出准确而深刻的立意。请看一则材料:安泰是众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母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的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秘密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我们运用“由果索因”的方法,分别从三个主人公的角度探究材料的不同立意。一是从安泰的角度来审视:造成悲剧的原因是安泰被对手弄到了空中,离开了大地,以致再也无法从其母亲———地神盖娅身上汲取力量,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变得不堪一击。由此,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1)人不可无根无源,个人再伟大,其力量也是有限的。可以联想到个人与集体、政党与人民之间的关系等。(2)人不可过于依赖外物,有所恃的“无敌”不是真正的无敌,应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本领,要自立自强。(3)伟大之人也不完美,也有不足和短处,每个人都应该扬长补短。二是从母亲盖娅的角度来审视:儿子被人扼死,对于母亲来说是个悲剧,而这一悲剧的产生,作为母亲的地神也难辞其咎。她始终将他揽在怀里,却没教给他自立自强的能力,以致一旦离开自己的怀抱,他便无力面对困难与挑战。可以联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问题。三是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来审视:能够战胜所向无敌的安泰,完全得益于他的细致观察。直接角力,自己不是安泰的对手,但他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了安泰的秘密,了解了安泰的致命缺陷,不仅避免了重蹈别人的覆辙,而且战胜了无敌的英雄。可见,细致观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逐层品读,避免认识肤浅

写作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不少学生常常苦恼文章立论浅显,论述简单,没有深度,没有层次。有没有解决方法?笔者认为,可以依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抓住关键词句逐层品读。还是以“野花变玫瑰”材料为例来做分析。这个寓言故事,我们有意按照情节发展将其分成了三个段落,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养成层次意识,更好地掌握逐层品读的方法。我们简化一下,下面只从“野花玫瑰”的角度来分析。第一层,“花园”“娇小玲珑”“发现”“雍容挺拔”“叹息”“渺小”“紧贴地面”“耀眼”等词语很耐品味。如果肯定她,我们可以赞美她不满现状见贤思齐的上进思想。尽管她“娇小玲珑”,是花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但她不像其他同伴(众野花)那样满足于“只能紧贴着地面生长”的“渺小”,而是“发现”了玫瑰的“雍容挺拔”,并羡慕(不是妒恨)她的“耀眼”美丽。“野花玫瑰”的这种追求值得赞美。如果否定她,我们可以批评她妄自菲薄、徒慕虚荣的可悲心理。故事发展到了第二层,我们应该关注“答应”“高傲”等词语。继续肯定,我们可以说只要不懈奋斗,梦想可以成真,一切皆有可能,丑小鸭逆袭成功变为白天鹅的事例不胜枚举。继续否定,我们可以讲,她得意忘形,忘记了自己的本质,“高傲地伫立在众花之中”。这种骄傲要不得,无论怎样她都不是玫瑰,最多只是变异了的“玫瑰”,保持谦卑之心,认识自己与真玫瑰的差距,把根扎深扎牢才是当务之急。以上的分析都可写进文章,不过都不能作为文章的立意,因为这些都是局部理解获得的认识。要想做到立意准确、深刻,还必须品读第三层文字,并“回头”点亮整篇材料。第三层中,“午后”“连根拔起”“紧贴地面踏实生活”“安然存活”等词语十分重要。继续肯定,可以得出结论,生命的意义不在其长短,而在其是否精彩,默默无闻地长久活着不如轰轰烈烈地生活过。继续否定,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野花玫瑰”其实是不知生之价值和死之意义的,以宝贵的生命换取半日的虚荣是不值得的。分析至此,我们可以概括材料的核心意思,即命题者意在引导学生思考“生存与生活”“生之价值与死之意义”“卑贱与高贵”等人生命题。所有的人生命题都没有唯一的答案,见仁见智,能自证其说即可。找到了核心意思,选择一个角度,以精练的语言明确表达自己的认识并“倒装”在文章的开篇,即为开宗明义。接下来,按“顺序”把我们所做的品读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逐一展现,就是层层深入的论证。可见,写出一篇立意准确、论述深刻的材料作文并不太难。当然,这只是第一步,接下便是如何谋篇布局了。

二、谋篇布局

1.写好开篇———概述材料,亮明观点

写作材料作文,不少学生常常在文章的开篇照抄材料,这是不好的做法。如果材料简短,照抄也许无伤大雅,但对于寓言故事类的作文材料,写作时开篇照抄材料是不可以的。这类材料,通常内容相对复杂,“主人公”相对众多,而我们写作时不是面面俱到,只是选择其中一个角度立意谋篇,写成观点鲜明、立意深刻、论证层层深入的文章。如果照抄材料,立意的角度将会变得模糊,文章的观点将不够鲜明。其实,大多数材料作文都是不可照抄材料的。会不会依据自己选择的立意角度巧妙地概述材料亮明观点,也是衡量写作者写作水平高下的一个尺度。我们选择一个角度提炼立意,是建立在对材料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的,而且要能鲜明呈现写作者对材料的深刻认识。请看一篇处理较好的关于“野花变玫瑰”的考场作文“择生?择死?”的开头部分:该如何评价这棵以生命来换取半日“耀眼”的野花玫瑰呢?她很高贵吗?同伴们甘于默默无闻,而她不满现状,竭力成为一朵雍容挺拔的玫瑰。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她这种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是不是使得她的同伴们汗颜,值得我们敬佩呢?我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她是一个至死都不懂得生之价值和死之意义的“可怜者”。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文章的开篇最好简短精悍,古人喻之为“凤头”,极为形象精当。前面关于“卖马”的材料作文,有一位学生从“卖马人”的角度立意,开篇就写得相当不错:“让我们为卖马人拍手叫好!这是一个懂得变通的人。变通,助人收获成功。”也许有人会说,好多事情没交代清楚啊。其实,开篇不必和盘托出,只要概述材料亮明了观点,留有悬念引发读者思考,岂不更好?

2.做好承接———分析观点与材料间的关系

在文章开篇亮明观点之后,接下来即为承接开篇分析观点与材料之关系的内容,即回答读者“你怎么能得出这种观点”的疑问。这一段的分析越细致充分,后文展开论述时就越全面、清晰、有深度。古人说,纲举目张,这部分内容就是文章的“纲”,它是后文展开论述的纲领。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和学生没有这个认识,常常是开篇提出观点,接下便抛开原材料,联系现实展开论证。“择生?择死?”一文就处理得很好。这株野花羡慕玫瑰,不是羡慕玫瑰芳香怡人的本质,而是羡慕玫瑰雍容挺拔的外表;不是见贤思齐追求生命价值,而是以一颗爱慕虚荣的心梦想“高傲地伫立在众花之中”的机会。美梦虽已成真,但她终究不是真正的玫瑰,忘乎所以后还是在狂风暴雨中被“连根拔起”。这样可悲的结局在所难免。择生还是择死?她的抉择似乎没有任何意义可言。

3.展开论证———力争避免出现三种问题

展开论证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不少学生写作时会普遍出现三种问题:一是论述角度单一,常常津津乐道自己感兴趣的一类事例或话题,以致缺乏说服力。展开论证时要力争事实理论相结合、古今中外相融合、不同领域相综合。二是忘记所给材料,越写越偏离材料的主旨。其实解决这个问题有个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展开论证时不忘勾连材料。所谓勾连材料,不是一次次地重复概述材料,而是在文中时不时地闪现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因为它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比喻义或象征义。三是不可停留在仅仅采用并列结构分析论证的层面上。材料作文不同于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并列结构的形式难以把论证引向深入,也很难避免不偏题。好的作文,应该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体现出写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综合应用并列、对照、层进、总分等多种结构形式。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表达都要遵循一些基本的约定俗成的范式,让人看懂并接受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是表达者的第一追求。作文,是学生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的综合呈现。作文教学,教师教授一些审题立意和谋篇布局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其树立规范意识,能够合理表达,与他人顺畅沟通。

参考文献:

[1]夏征农,等.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2]陈廷焯.白雨斋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作者:程祖进 李淑萍 单位:上海市闵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