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反思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反思

摘要:职业教育是将操作性比较强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学生主要学习内容,以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知识、态度的一种教育形式。教学更贴近于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是其重要的教育特征。在目前的职业教育中,“产教融合”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在本文中,笔者从“产教融合”的历史发展情况和现阶段的现实要求两个方面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建立相关培养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模式;产教融合;高等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是基于职业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相比具有教育性和职业性两种特点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在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发展中,其初步显示出的成效得到了学生和企业的高度认可,故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也应与时俱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新的培养模式不断探索,以此实质性提升职业教育的功能。

一、“产教融合”的历史发展

“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其定义在国家政策层面和学术研究领域并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通常认为是将教育和社会产业通过融合,使受到职业教育的学生的职业能力更符合企业的需求,形成生、企、校三方共赢的局面。“产教融合”的教育理念一般认为起源于现代德国,由于德国职业教育比较发达,也有着与之相匹配的工业化程度,在“产教融合”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开展也比较早,故而通常认为其“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是现代“产教融合”模式的雏形和发展基础。随着我们国家对于职业技能强且具备高水平道德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现代“产教融合”教育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和企业的青睐,很多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理论方面的研究。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不断探索,“产教融合”的方式得到了很大程度普及,也为社会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产教融合”教育的现实问题

现阶段,高校阐教融合还面临诸多实际问题,突出表现为产教融合第三方评价机制缺乏、校企对产教融合态度冷热不均以及缺失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等,需要诸多利益相关者,例如行业、校企以及政府通力合作,共同应对,促使高校产教融合提质增效。

(一)校企对产教融合态度冷热不均

现阶段,中国职业教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众多拥有高技能的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进一步增加了就业压力,随后国家与地方层面相继推出了产业融合的政策措施,然而在实际落实过程中,面临着“学校热、企业冷”的情形,对于学校而言,其核心目的在于提升就业率以及增加学校声誉等,而对于企业而言,往往流于形式,实质性参与医院并不强烈。部分企业更加倾向于通过社会招聘和岗前培训的方式选拔优秀志愿,也不愿通过校企合作招聘应届毕业生,在其看来校企合作的高职生的职业技能并不符合岗位要求。

(二)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并未建立长效机制,表现为政策机制存在漏洞、动力机制并没有建立、运行机制存在诸多不完善等情形,此外,其评价机制也面临执行问题。因此,提升产教融合的实效性,需要构建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的长效机制。现阶段,学校、企业都可以以任何理由退出产教融合,并且这种退出动作的成本较低,会给其他合作方带来严重冲击。这意味着对于各方而言,在产教融合的各个环节都面临风险,导致各方都采取相对保守的姿态开展具体工作,使得合作的意愿以及诚意相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教融合的实施与运行。

(三)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第三方评价机制尚未建立

现阶段,针对产教融合组织开展的实施监测工作有所缺失。缺乏专门机构集合各方实际情况对产教融合进行系统性、全面性地评估与监测,另外现行的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以及易操作性也明显不足,无法支撑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效果的有效评估。而目前高校对产教融合的分析与监测通常局限在表象,针对关键问题的诊断缺乏目标性以及规范性,其搭建的评价制度尚未发挥出应有的功能,给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际成效的评价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三、新模式的探索

对于“产教融合”教育模式在实际教学和实践当中的应用,应当从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学校通过和社会力量(政府和企业)的协调合作,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发展,以提升“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实际效果。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设定离不开政府部门和企业两种力量的参与,因为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中,政府的指导性和企业的发展需求都对经济的发展方向起到重要的影响。因而在制定教学的目标中,需要将这两种因素都进行充分的考量。目前的行业升级速度比以往更快,因而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仅要适应现在的企业要求,更要将未来产业的发展考虑在内。将教育目标仅仅定位在当一名合格的职业工人显然不行,培养学生对于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再学习能力同样应作为教育工作的一大重点,这是职业教育“终身性”特点的一个重要体现。

(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是直接影响到学生职业技能的核心因素,在进行课程的设计工作时,需要对一些过时的技术课程和知识课程进行选择性剔除,只保留能够有效训练学生思维的课程,而剩余的课时应当由更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所填充,学校可以根据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反馈和产业调查大数据来进行动态的课程设计,定期预测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通过这些反馈信息不断对课程体系进行剔除和增加,保障课程设计的合理性与时代性。

(三)资源配置

师资力量,尤其是核心课程的师资力量是教学效果的另一个重要保障,在师资力量的分配中,需要做到有的放矢。首先,需要根据专业的不同,合理分配实践所需要的硬件资源;其次,在优秀教师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和其他的高校、高职、企业通过教育资源共享的方式来补充师资力量,以保障教师的专业性,通过这种合作方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

(四)评价体系

高等职业学校的评价体系由教师评价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共同构成,二者的评价体系都应当分为教学评价和实践评价两个部分。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能够大幅提升教师的教学工作水平和实践指导工作质量,目前的教师评价体系中,很多标准都是由学校的管理者进行掌控的,在其中会有一些比较主观的因素存在,而建立学校管理者和学生对于教师的双重评价体系,能够将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实际情况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来,是评价体系合理化的一个促进方式。对于学生的评价也应当根据专业内容的不同,建立课程的学习评价和实践单位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学习和在企业中的实习占据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对教学和实习过程当中学生全面的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指导。

(五)企业要切实承担产教深度融合推进责任

应该意识到人才在助推企业战略目标达成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围绕对口人才的培养能够实现多赢。所以,企业需要结合自身业务情况以及资源,积极探索与构建校企办学新机制,借助企业资本成立订单式培养班,利用诸多方式增强企业自身的吸引力,例如毕业分配、学费补贴以及顶岗实习等。另外,企业也需要将高级专业人员派往高校教授实务类的课程,另外,企业和高职院校应该持续深化合作办学机制,例如,共同确认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方案,让产教融合真正落地。

四、结语

产业转型、整合、升级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作为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职业学校应当和社会各种力量进行密切合作,从培养目标入手,通过多种与时俱进的方式加强“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詹华山.新时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20(05):5-12.

[2]宋维英,柳军.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究综述[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23(06):12-16.

[3]陈保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国际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18(05):40-46.

作者:金鋆 单位:江西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