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

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

摘要:一直以来,职业教育为社会提供各级各类的专业技术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赤峰市职业教育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走到今天,硬件和软件设施已具备相当规模。然而,当前社会经济迅猛发展,职业教育却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期,不能充分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本文通过对赤峰市区5所职业学校进行了专访,并对512名学生与115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赤峰地区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诸多问题入手,寻找促进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应对策略,同时针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一些相关建议,促进我市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问题;对策;发展趋势

一、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职业教育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欧洲工业革命,兴起的主要目的是为机器工业培养技术工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现代社会各国均已经进入机器工业大发展阶段,需要职业教育为之输送大量各级各类技术人才,于是职业教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许多发达国家如德国和日本因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的功能而在二战后的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重视职业教育,其实就是重视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发挥劳动力的社会作用并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为了促进社会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在职业教育上都做足功夫,形成了自上而下完善的教育和用工体系,尤以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最为突出。以下是这些国家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德国

德国的职业教育发达,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的联系非常紧密。在德国企业承担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任务。政府每年会制定职业教育培养方案,对于招录的学生人数、层次、课程设置、专业都有科学的计划,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并且不出现人才过剩导致失业的现象。企业对社会有很强的责任心,承担着为社会生产培养人才的重任。职业人才的培养是由企业来完成的,被录取的生源进入到企业实地学习,企业的优秀员工对受教育者进行培训,施行老带新的模式,这样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二)日本

在日本招收初中生,实行五年制职业教育,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编入高职四年级,开设文化课和专业课(工学、技术类)。五年后,课时总量超过普通高中和大学本科四年课时的总和。打通升学通道,职校毕业生可以继续深造本科和研究生学位。职校毕业生在一线岗位明显比四年制本科大学毕业生在工作能力、知识运用以及敬业方面有很大优势,用人单位对职校毕业生有更好的评价,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也非常高。

(三)英国、法国、澳大利亚

这三个国家采用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让学生考取1-15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以此来评定学生的学习结果。这种体系获得证书平行于普通教育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有着相当广泛的社会认可度。例如,在法国,一级职业资格证书相当于博士学位。我国的职业教育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且一直在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中不断摸索前行。二战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建立了各类应用型中专、技工学校和农业中专,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和优秀人才,有的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方面的佼佼者,至今仍活跃在社会舞台上。改革开放后,虽然国家一直重视职业教育,但随着招生、招工的市场化,职业学校逐渐进入了低迷阶段。直到21世纪初,国家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现代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经常发生“用工荒”“招工难”的现象。这时,国家重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方针,职业教育备受冷落的状态有所转变。赤峰地区的职业教育经历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普遍过程,为赤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截止到2017年底,赤峰市共有中、高等职业学校46所,在校生总数约5.5万。全市职业学校开设19个大类94个专业,现有教职工4400多名。校内实训基地总数达到107个,设备12303台套,总值18358.54万元;校外实训基地共有198处。赤峰市职业学校硬件和软件建设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赤峰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加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把职业教育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先后制定出台了多项相关规定、意见和实施方案,初步构建了“以中心城区中、高职院校为龙头,南部和北部旗县区两翼错位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构架。然而,进入新世纪赤峰市的职业教育却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学校名望、办学实力、师资生源、社会定位等等,都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有着巨大的落差。中职、高职学校的学生也面临着“断头教育”的尴尬局面,被牢牢地限制在市场的中下游,没有上升的通道。

二、赤峰市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虽然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职业教育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真正实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职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生源差

生源基础不好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对赤峰市区四所有代表的职业学校学生的抽样调查问卷中发现职业学校的生源多来自农村和乡镇,分别占57.23%和19.14%,城市生源仅占23.64%。农村和乡镇的学生多数文化基础较差,父母多是农牧民,没法给孩子提供较好的指导,学生在职校学习感到吃力,多数处于随大流状态,进取心不强。而城市学生多数报考了普通高中,成绩极差的才会选择职业学校,这些学生往往学习态度不端正,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学生中听课的占少数,多数都是在混课,教师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组织课堂教学和纠正学习态度,因此,教师的教学也困难重重。学生的学习氛围差,师生无法教学相长,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也不尽满意。对职业学校教师的抽样调查问卷得出的关于学生的评价是这样的:认为学生素质不好的占45.22%;认为学生文化基础课不好的占57.39%;认为学生在知识结构上最需要加强的是通识知识的占46.09%;学风的好与差的决定因素中学生自身因素占33.91%。认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制约职业教育提升和发展的因素中,“学生生源差,基础薄弱”一项占90.4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反映出学生生源质量远远没有达到职业教育应有的水平,与发达国家更是相差甚远。缺乏良好的生源,职业教育便缺乏应有的活力,无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更无法有效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二)职普比例偏低

国家规定高中阶段职普比应达到1:1,但是截止到2017年底,赤峰市职普比是3.4:6.6,虽然较前几年有所改善,但仍低于国家标准。由于高考的惯性使然,多数学生选择了普通高中,每年4万考生中,2.6万去了39所普通高中,仅有不到1.4万流入43所职业中学,平均到每所学校仅有300人,为了达到办学规模,每年的招生宣传成了职业学校的一项重头工作,再加上各学校实力不一,各校招生人数不等,有的学校举步维艰,难以为继。

(三)学生到企业实习机会少

职业教育的课程操作性比较强,让学生多动手去实践对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大有裨益。调查显示,36.33%的学生认为实习之后专业技能会得到较大提升,会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这充分说明了实习的重要性。调查也发现,尽管学校已经尽力为学生提供去企业实习的机会,但是69.14%的学生仍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的机会以丰富社会工作实战经验。62.5%的学生抱怨学校不定期组织去企业或单位实习,可见学生实习机会较少,他们渴望程度也非常强烈。学生实习内容多与本专业对口,但认为对口的比率仅为45.9%,有9.38%的学生认为不对口,说明实习与理论仍有无法对接的部分。学生缺少实习就会缺少工作经验,单位更不愿意花时间去培养没经验的新人,他们希望聘用的员工能直接上岗。毕业生不能马上参与工作或经验不足,延后了员工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四)学生就业前景不理想

目前,职业学校的整体就业情况喜忧参半,一部分专业就业情况好,一部分专业就业情况存在着各种问题。对于航空服务、旅游服务等专业来说,毕业学生的年龄小是优势,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而对于机电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等专业,没有经验、年龄小的毕业生不受欢迎,这与专业和行业有着很大的关系。另外,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多数是12—16岁的青少年基础知识薄弱,实践能力不强,仅仅经过三年的专业技术学习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另外,受企业的规模和发展因素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较低,跳槽、辞职的概率很大。

(五)教师队伍整体教学实力和科研能力较弱

赤峰市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来源单一,部分是原来普通高中的教师合并而来,部分是高校新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截止到2017年,整个赤峰市中等职业学校2674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只有1人,具有副高级职称教师871人,具有中级职称教师1086人,初级职称教师479人,未定职称教师237人,“双师型”教师736人,占专业课教师的52.5%。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学位以上教师82人,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2377人,本科以下学历教师有215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赤峰市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层次不完善,学历层次较低,“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教师教学实力需要提高。在科研创新方面,职业学校实训设备比较多,科研基础良好,有的实训车间还可以承接一些企业生产,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优势条件进行科研和创新实践,提升自身理论和实践水平,以带动提高教学水平。但是调查发现,有37.39%的教师认为自己应提高科研能力,43.48%的教师认为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欠缺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很明显,教师的科研没有完全普及,很多教师的科研道路由于自身水平或客观情况而受到限制,同时学校又缺少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带动科研,整个职业学校的科研处于滞后状态。

(六)各校专业重复现象严重,专业层次不合理

在访谈了四所职业学校后,发现各学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招生和培养方式。在对比了四所学校的招生简章后,发现专业重复现象严重。中职层面,有9个重复专业,可见重复情况之严重,这些专业是: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检修、护理、会计电算化、建筑工程、航空服务、电子商务。专业重复使得各校教学资源不集中,办学特色不明显,争抢生源现象严重。学生样样通、样样松,在社会上的竞争力较差。在全市范围内重复设置专业,摊子铺得大,资金不集中,使得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不能得到高效利用。另外,专业层次设置不合理,有的专业中职班有,高职班、大专班也都有,比如: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电气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汽车制造与检修、制药技术,等等。说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在学同样的专业,结果可想而知,年龄小的相对理解力和动手能力较差,学制时间短的明显在知识量方面和实践方面不占优势,毕业后到了社会上也不具备较高的竞争力,社会上的技工层次参差不齐。

(七)政府资金投入摊子大、重复投入现象严重

教育局每年在职业教育上的投资金额是巨大的,甚至高于对普通高中的投入,但是由于职业学校的数目较多,平均到每所学校的数额不能满足学校日益发展的需求。2017年,全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和基础能力建设总投入达13650万元,但是平均到43所中职学校,每所仅为320万元左右。教师和学生认为教学设施还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有72.17%的教师认为需要投入教学设备资金以支持教学,54.3%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实验室设备需要适当改善。对每所学校都投入不但数额巨大,而且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另外,笔者在走访过程还中发现了很多重复建设,比如实训车间,几乎每所学校都会拥有大量的实训车间和实验设备,其中重复较高的车间有汽修、机器人、数控、机械加工、焊接、机器人、无人机等。在职业教育设施投入方面资金分散,重复投入情况较多,大而全,导致投入很大,维持资金也大,但最终效果甚微,各学校仍旧反映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三、应对策略及未来发展趋势

针对赤峰市地区职业教育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策略以改进和加快教育发展步伐:调整职普比例、改善学生生源,学生多参与实习和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加大财政经费投入与多渠道筹措资金相结合,加大统筹力度,加强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能力,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借鉴他国优秀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办学层次,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

(一)调整职普比例,改善学生生源

要想把职业教育的质量提高上来,学生素质占主要因素,优质生源才能带来更好的学习学术氛围,带动教学。优质毕业生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源差与职普比例有一定联系。如果按国家要求将职普比例调整为1:1,就会有一部分较好的生源流入职业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都会有所提升,学校有活力发展就会有动力。优质毕业生更会得到社会的认可,社会对职业学校的认可度也会提高,招生的问题迎刃而解。

(二)学生多参与实习和实践,培养动手能力

学生渴望实习,希望有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而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以确保学生真正有所提高。首先,培养学生的“职业人”意识。宣传“产学合作”五个“即”:工厂即学校,车间既课堂,师傅既老师,学生即学徒,作业即作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树立起“职业人”意识,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其次、传统的考核方式要改变。书面考试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记忆力的考察,如果将考核的内容扩大到实践领域,注重动手能力的测试,比如让学生在完成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能做出一定的产品或完成相应的任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更加注重实践,提高自身理论能力、从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再次,充分利用学校实训车间。承接大量来料加工业务,让学生在真枪实弹的生产中提升动手实践能力。最后,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学校联系校外企业实训基地,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回来后让学生写出实习报告,列入期末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加大财政经费投入与多渠道筹措资金相结合

众所周知,德国和日本的战后经济突飞猛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大财政经费投入。我国政府也应该借鉴这一举措,承担对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确立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经费投入标准,加大财政经费的投入,同时也加大经费检查督导力度,切实提高经费使用率。在多渠道筹措资金方面,政府应明确社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团体和企业以不同形式参与职业教育;各职业学校发挥其办学优势,经过实践和论证调整办学方向和专业,使之更贴近市场的需求。通过政府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吸引社会力量加入职业教育的队伍,拓展经费的来源渠道,形成投资多元化的格局。

(四)加大统筹力度

目前,社会更加需要的是拥有动手能力强的各个层次的从业技能人员,教育部门对职业学校要加大统筹力度,使职业教育均衡迅速发展。

1.统筹专业设置和专业标准、统一招生

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设置各学校的专业,让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避免专业重复和恶性竞争,让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定情况。同时,按标准配备专业教师、教学教材设备和实训场地。开发示范专业和骨干专业、培养教学名师、打造精品课,并将这些作为衡量和考核其办学水平的几项主要指标。统一招生方面,教育部门对每年应该招收多少学生有个统筹规划,职业学校招生和普通高中同时进行,学生同时填报普高或中职志愿,同时录取。这样,可以确保中职和普高的学生人数达到持平,同时,把一部分相对好的生源纳入职业教育中,提高学习氛围、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

2.统筹全市职业学校布局

在全市组建一批中等职业院校,分别以交通、纺织、建筑、农牧、机械、电工电气电子、能源化工、采掘冶炼、财务管理等为各自特色。将现有的高职院校某些专业设置与中职学校的专业一致,使衔接率达到40%以上;将赤峰学院的本科某些专业设置与高职院校专业一致,使衔接率达到30%以上。这样,部分想继续深造的中职学生可以顺利地进入高职相应专业,继而考取赤峰学院本科专业,结束“断头教育”,打通学生上升通道,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衔接的途径。这样既从主观上满足了职业学校中的优秀学生想升学的愿望,又从客观上培养了部分优秀技术人才,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和赤峰学院增加了在校生人数,收入随之增加,高职和学院均可实现自身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

3.统筹资金分配,提高资金利用率

仅2017年度,教育局对红山区、松山区和敖汉旗各职业学校的新增设备投入达到1131万元,对整个赤峰市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86亿元,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20210.98元,比上年增长16%。看着这些惊人的数字,不得不说政府的压力是巨大的:学校多、摊子大、专业重复严重、需要投入的方向不计其数。所以,统筹安排和使用政府的教育经费,可以提高资金利用率。第一,集中资金有规划地投入到几所学校。例如,每年重点投入几所学校,加快这几所学校的建设,那么十年以后就会有几十所学校的实训设备、教学仪器、实习工位和生均设备值达到国家要求的基本水平。第二,集中资金重点建设一批实训基地,并加强管理,让每个学生都有到实习基地锻炼的机会。一则可以节约经费,二则可以保证实训设备不断更新。第三,适当精简机构,裁掉冗员,减少无必要的支出,把节约的经费用到其他必须的项目上。

(五)加强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家有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有了良好的硬件措施,还要在软件设施上下功夫。顶尖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顶尖的技术人才,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1.提升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

鼓励在职教师继续深造更高一层次的学历,并给予一定优惠政策。比如,针对数目较大的本科或以下学历的教师群体,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联系对口高校,统一安排教师参加考试,成绩合格者继续学习深造,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高学历的人才,解决教师队伍学历层次问题。对于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鼓励其联系高校考取博士研究生,给予优惠政策,解决学校高精尖人才匮乏的问题。同时,学校在聘任新教师时提高学历层次,如硕士研究生或以上学历,并给予较好的安家政策,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参与到职业教育当中,为将来更好地提升学校层次打下基础。新鲜血液的加入和原有教师的更新可以使职业学校更有活力和向上的动力。

2.提升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

鼓励教师利用职业学校现有的良好条件搞科研、申请课题、专利、发论文,及早解决职称评定问题。学校和教育部门制定合理的教师培训计划,定期安排教师参与部级、省级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会议、提高教师的理论及技能水平。高级教师带领初、中级教师搞科研实践创新,为培养高精尖教师提供良好的土壤。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可以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骨干教师带领年轻教师和学生一起攻坚搞项目、做学问,培养出更优秀的技术人才。

3.培养“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简言之就是同时具有教师证和技师证的教师。与提升学历和职称相比,职业学校教师考取技能资格证书相对较容易。教育部可以组织教师统一到对口企业参与实践实习,然后组织教师统一学习考取技能资格证书,有计划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即掌握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建设稳定的“专家型”兼职教师队伍

这里的兼职教师不是指为节省学校开支聘用无经验的应往届大学生,而是指教育部门需要不断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支稳定的“专家型”兼职教师队伍,每年不断补充新的兼职教师。教育部门聘请一部分有经验的实践人员进入学校任教,可以是行业专家,也可以是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这部分兼职教师可以游走在各职业学校之间,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任教,给学校带来新鲜血液,比如新工艺、新技术以及社会对技术人才的新要求;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一支稳定的“专家型”兼职教师队伍可以改善职业教育的教师结构,是培养人才和顺应社会变化的好办法。

(六)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职业学校和企业建立合作模式,为企业培养对口的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实效性,进而也就提高了就业率。例如,松山区职教中心得到松山区政府的支持,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着力打造赤峰市的数字文化产业基地。今年,政府投入1100万元,用于数字创意产业基地工作室的建设,邀请企业进驻到我们的基地,开发产品。同时,教师将带领学生学习并且承担一部分产品开发的工作,这样促进企业与职业学校的合作,提高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同时也解决了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目前,赤峰地区校企合作比较优秀的当属农牧学校,与全国各地180多家企业合作,地域包括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使就业率达到了100%。中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各地区有很大差异,用工情况不尽相同,各学校在全国各地积极开发探索有用人需求的单位,保证让毕业生能及时对接到技工短缺的地区,职业教育将会有更大更快的发展。可见,校企合作的前景是非常巨大的。产教融合,顾名思义就是把职业学校办成生产和教学融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职业学校根据自身所设置的专业,开办自己的产业,在生产中教学,在教学中生产,即培养了人才,又搞了科研,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科技服务。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做得很突出,赤峰地区的很多蒙古包就从这里生产并投入使用;老师带领学生在学校的实训车间生产出了大量的钢化模具,提升了学校的自身造血功能,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动手能力。我们的学校更像所学校而远没有达到产教融合的境界,离国际水平相差更远。如果更好的利用我们的实训车间和实训基地,承接或生产一些技术产品,那么,赤峰地区的职业教育会发挥更大的为社会服务的作用。

(七)借鉴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

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比较完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我们可以先借鉴这些国家优秀的理念和方法,在学习和模仿中探索出适合赤峰地区的职业教育体系。首先,学习德国,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企业定向招收和培养适量的人才。制定规章制度,让所有地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承担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任务,选拔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鼓励全国各地有意向的企业与赤峰职业学校合作,培养部分专业技术人才。与国外一些企业合作,签约培养较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毕业后回国为赤峰服务。其次,学习日本,将职业教育的总课时量等同于或高于普通高中与四年本科的总量,真正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实力;打通升学通道,学生可以继续升学到赤峰学院或其他地区高校,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最后,学习英、法、澳,建立完善的职业资历证书体系,让社会更加认可职业毕业生,对各个层次的技术人才各尽其用。结合上述方法,制定符合地区经济的指导方针,赤峰地区可以形成一个以参与主体和就业渠道多元化为特色的地方职业教育体系。近几年,赤峰市社会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对各级各类职业人的需求尤其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主席领导下的中国正进行着巨大的社会变革,赤峰地区职业教育应顺应时代潮流,加大发展步伐,以支撑地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备相当规模的赤峰市职业教育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在原有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制定合理的指导方针,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借鉴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赤峰定会在职业教育上走出一条符合自身情况的道路,提高办学实力和质量,成为真正做到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职业教育发展强市!

参考文献:

〔1〕余新.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继续教育研究,2003(03):59-61.

〔2〕鹿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22):92-93.

〔3〕王宏宇.试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1):32-33.

〔4〕陈革.职业教育师资现状与未来发展之探寻[J].职业教育研究,2009(04):58-60.

〔5〕贝广勇.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探寻未来发展之路[J].科技资讯,2008(31):194-194.

〔6〕郑志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未来发展趋势[J].经营管理者,2017(05):372.

作者:鲁春林 单位:赤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