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实现了飞跃式发展,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承担着为行业企业输送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重任。为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完善高等职业发展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优化办学条件,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训基地建设,着力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径。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师资建设

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进而探索突破困境的针对性发展出路,对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概念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较为综合的概念,它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培养出综合性的实用型人才。在当前教育背景之下,高等职业教育应从发展现实性原则、条件性原则、前瞻性原则三个方面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除此之外,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还要以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为导向、以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为准则、以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为保障,最终实现长远、稳定的发展。

(二)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遵从以下四条原则。一是要保持发展原则,将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统一;二是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使教育发展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三是要突出自身特色,高职院校要集中自身优势资源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专业,以推动院校教育的发展;四是要以服务区域为原则,高职院校理应承担起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这也是实现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应努力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1]。

(三)特征

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应突出以下四个特征。其一,时间的延续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兼顾眼前和长远利益,协调好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发展关系。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名誉的建立。其二,空间的平衡性。高职院校应平衡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倾向程度,使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院校在利益机制方面相协调。其三,要素的协调性。高职院校要以政策为导向、人才质量为目标,使人口、资源、环境等社会要素互补协调。其四,环境的稳定性。高职院校应持续落实国家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并在改革中不断地协调院校教学的内外部环境。

二、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政策不完善,经费紧张,办学条件不足

第一,从政策角度来看,现有法律法规更多的是对普通高等教育的规范,在高等职业教育的适用中缺乏针对性。而在校企合作中,也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以明确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这就导致校企双方在合作遇到困难和分歧时,无法在法律的层面找到协调和解决的办法。这种缺少针对性法律的情况也直接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在性质、任务、地位等方面无法找到法律依据,进而导致了办学过程中的操作困难。不仅如此,高等职业教育较低的法律地位也直接影响其社会地位,进而影响了院校的生源和就业。第二,从经费投入角度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综合性高技能实用人才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实验设施建设等方面,往往需要比普通高等院校更多的资金。而资金不足也直接导致高职院校教育设施的完善速度远比不上企业设备和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从而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2]。

(二)专业与课程建设缓慢,教师实践能力不强

第一,专业与课程建设缓慢。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包含众多工科专业,而这些专业及其课程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教育资金的长期缺乏迫使高职院校放慢了专业与课程建设的步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也只能停留于理论层面。第二,教师实践能力不强。高职院校教师由于自身缺乏企业实践,导致其在教育中疏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往往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理论教学上侃侃而谈,实践指导上无从下手;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仍以书本传授为主,缺乏对学生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不够,校企合作不畅

第一,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不够。实训基地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条件,缺乏实践经验会直接导致毕业生不被单位欢迎、社会接纳,进而导致就业困难。高职院校在校内建设的实训基地数量稀少,院校现有的实验室由于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差较大,也只能满足理论知识的验证,无法实现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而校外实训基地由于启动时间不长,还都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再加上数量少、覆盖面小等不足,使其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第二,校企合作不畅。现阶段,校企合作的观念比较落后,各方面机制不够完善,合作双方对待问题的看法都存在着片面性。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出路

(一)完善高等职业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优化办学条件

第一,应完善相关政策,构建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法律法规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中能够起到保障作用,而现有的教育法律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针对性还不够。对此,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从以下几点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其一,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性质、教育任务、培养目标进行明确规定;其二,对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做出准确定位,并对二者的教育衔接做出明确规定;其三,扩大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招生规模、教师团队建设以及教育经费分配的自主权;其四,改变以往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教师资格统一标准的方式,建立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实际情况的教师准入制度;其五,制定完善的职业资格标准以及就业标准,对大力发展特色专业、高质量专业的高职院校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其六,建立完善的奖学金、助学金制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为渴望学习的边远地区的学生和贫困生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其七,应改变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主要停留于大专层次的落后现状,构建起多角度、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从而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3]。一方面,建立起高职本科的教育体系,促使高职院校在保持自身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开辟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渠道,从而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种高职本科不同于普通本科,其生源需要同时具备专科的毕业文凭和一项实际专业技能。通过发展高职本科教育最终实现从专科到研究生的完整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沟通。要改变现今专科与本科专业不对口以及专升本通过率低的现状,加强两大教育体系的沟通,从而实现各种层次教育的平行发展,共同构成高等教育新体系。第二,应加大投入力度,改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发展各层次教育,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已成为必然选择。首先,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直接投入。尽快制定一套完善的高职院校经费投入标准,解决当前不同地区或者相同地区不同院校经费投入不平衡的问题。与此同时,建立起相关监管部门,对经费的发放和院校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以保证教育经费用到实处,最终使地方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得到提高。其次,加强企业与院校的联系。应通过法律的形式对行业、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和职工继续培训中的权利和责任进行明确规定,促进深度的校企合作,最终形成校企间互利共赢的办学机制。不仅如此,还应对校企合作中长期为院校提供实践教育资源的企业,实行减免赋税以及担保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对积极为院校提供实习实训设备和场地的企业,可以通过专项补贴帮助企业实现产业技术升级。这样不但可以加快企业技术的发展,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在企业实践学习的质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向企业征收专门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职工培训的教育基金。这样不仅可以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好的技能提升机会,还可以提高员工准入要求,进而推动企业进步。最后,应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激励制度,给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并取得成果的院校和企业资金上的支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关心院校教育的发展,并采取实际行动支持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从而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最终实现企业与院校的无缝对接合作[4]。

(二)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应优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其一,专业设置要以地方特色为导向。院校要根据自身条件以及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专业设置。在此基础上,还要在设置中着重调整院校专业结构。对于特色专业,要在保持原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质量,以提高院校的竞争力。其二,专业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并派专门人员长期对企业的生产情况以及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充分调研,根据其结果预测企业需求,并针对其需求设置新专业。与此同时,对于已有专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在专业设置中分阶段进行,先学习公共文化知识,后根据市场需求划分专业方向;另一方面,可以在已有的成熟专业上进行延伸、拓展,进而发展成为新专业。其三,专业设置要以符合高职人才要求为导向。高职院校与研究型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不同,高职院校应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最终为企业培养出综合性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依据企业应用型岗位中的较高层次的部分,突出人才特色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第二,高职院校应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一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最终使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发展同步。加强基础理论课程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能力的同时,提高其综合实力;增大选修课的比例,突破原有专业选修课的局限性,开设跨学科、年级、专业的选修课,增强毕业生在企业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加强实验、实训课程的比例,提高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必要时可以单独设置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二要根据产业结构变化,调整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根据岗位技能优胜劣汰、岗位内涵不断变化这一特点,调整课程内容,并着重发展新兴产业专业课程体系;院校应拓宽课程体系的覆盖面,这样更有利于企业与毕业生的双向选择,从而拓宽就业面;院校还要加强交叉学科的发展,打破传统专业间的界限,增强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掌握能力[5]。第三,要加强“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其一,通过“外培内引”的方式,大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院校可以采用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训、安排教师参与企业新技术的开发、鼓励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并取得更高学位等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层次。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双师型”教师,使其学历水平和实践指导水平共同得到提高。其二,引进激励竞争机制。院校应该改变传统教育工资结构,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依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对教育中贡献较多或取得较大成绩的教师采用“多劳多得”的办法加以激励。其三,实行人才合理流动机制。院校应改进传统的认识管理模式,构建民主、公平、合理的用人机制,并通过优胜劣汰的人才流动机制,使专职、兼职教师完美融合,并在教育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最终实现教师类型多元化的发展。

(三)完善实训基地建设,着力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径

第一,做好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实践的主要场所。为此,高职院校应努力为学员营造一个真实生产的氛围,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要贴近企业一线,防止出现人才毕业后无法直接上岗、达不到企业用人要求的现象;院校应把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为实训基地的核心用途,有计划地引进企业的产品,使学生从实训中真正学到操作技能;院校应灵活安排学习时间,使实践教学穿插在理论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实习中验证理论知识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最终实现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6]。第二,院校应积极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首先,要构建合作双方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高职院校是教育类机构,而企业是经济类机构,双方在管理的方法和制度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双方要想达成合作就要发挥各自的培养优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把院校的实验室建在企业或是把企业的车间建在院校。通过学生实践,企业可以发现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学生,这也为企业招聘和培训新员工节省了成本。其次,要充分发挥企业和行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从企业角度来看,校企合作不但为院校培养出了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和“双师型”的教师,而且提高了院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但是对企业来说获利并不大。企业普遍认为,在现今低端人力资源较丰富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其他渠道也能满足其人才的需求。因此,政府还需在制度上凸显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使企业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是企业未来发展之根本,积极寻求合作的有效渠道。

参考文献:

[1]张迪.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提质增效”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8,(07).

[2]赵惠莉,王兵.供给侧改革语境下省级统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6,(21).

[3]徐孟林.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以马鞍山市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6,(05).

[4]罗祥华.从教学合作到协同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发展路径[J].教育探索,2016,(11).

[5]周建松,陈正江.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基本要素、主要特征与实现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04).

[6]罗玉萍,张瑞华.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农村职业教育行动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8,(09).

作者:黄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