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比较

国内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比较

[摘要]标准化的工业生产是催生职业教育的主要因素,但在互联网背景下,知识与创新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受此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供需矛盾愈发凸显,依托集团化办学调配教育资源,成为新时期职业教育的重要工作。同时受到资本管理的影响,集团化管理模式在西方企业界快速推广,其职业教育也深受影响。文章对二者的发展、目的、模式以及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国外经验为我国带来的启示进行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国内外比较;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启示

集团化办学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界较为关注的问题。据统计我国共有职业教育集团1300余家,并以每年100家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中行业型职业教育集团占据了总数的75%左右,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占据了25%左右。当下职业教育集团已经成为我国职业院校新的发展方向。以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的资源共享模式,将使职业教育投资的回报率大幅提升。

一、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与特色

(一)国外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

职业教育起源于二十世纪初,在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相继进入到工业化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以产业工人为主的市民群体迅速壮大,教育体系也随着发生改变。在工业社会中,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而企业对于产业工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以培养学生工业应用知识为目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高度关注。上世纪六十年代,集团化的企业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教育产业也深受影响,部分掌握优质资源的职业院校迅速扩张,并通过兼并、竞争等方式逐步淘汰了落后的职业院校。在1973年,阿波罗职业教育集团成立,这一集团成为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先驱。

(二)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办学的目的

各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目的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德国等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将集团化办学作为校企联合的重要手段。在德国等国,职业院校往往与企业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学生结束职业教育后通常可进入到对应的企业内工作。因此随着企业规模与资本来源的变化,与企业相关联的职业院校也会作出相应的调整。通过对应的调整,学生的就业可获得保障[1]。其次,美国等教育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会将集团化办学视为教育产业内部调整的一部分。集团化办学可使优质的教学资源得以扩张,落后的“教育产能”逐渐淘汰。在这一过程中,美国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将得到提升。再有,在印度等国家中,工业发展相对落后,部分产业工人被视为社会的中产阶层。因此通过职业教育培养知识型产业工人,可使这部分国家的社会结构出现变化。但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够均匀,部分贫困地区难以获得教育机构的关注,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通过集团化办学,职业教育将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政府的教育资金也可依托该渠道流入贫困地区。

(三)国外职业教育集团的模式

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模式主要可分为四种。首先是政府主导型的集团化办学模式。该模式将职业院校视为对等的合作主体,并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将各院校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各院校都可获得所需的发展资源。其次是企业主导型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在该模式中,企业通常是职业院校的主要出资方,学校也成为该企业集团的一部分。在教学中,职业院校会依据企业需求培养学生,而学生可在毕业后进入到该企业工作。再有是院校主导型的集团化办学模式。该模式是以掌握优势资源的职业院校,作为集团化发展的核心力量,并通过复制核心校区的成功经验,建立更多的分校区,从而使优质的教学模式得到推广。最后是自愿联盟型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在该模式中,参与联盟的学校将保持高度的独立性,但优质的教育资源将被各院校共同使用[2]。

(四)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效果

虽然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但收获的成果却较为近似[3]。首先,通过集团化办学,教育界的管理效率大幅提升,资金投入更为有效。其次,通过集团化办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得以推广,整体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再有,通过集团化办学,社会资本将被引入到教育体系内,教育产业获得了更快的发展。

二、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与特色

(一)我国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独立的工业体系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目标。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纷纷成立了技工学校,并以此为依托创建了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上世纪九十年代,职业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这一时期,我国借鉴了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以企业技校为基础,融合普通高中与大专院校的教育资源,快速发展出了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发展路径逐渐重叠,职业教育资源过剩的问题愈发突出。在此背景下,通过政策引导整合教育资源的集团化发展模式,得到了快速的推广。

(二)我国职业教育集团的目的

从宏观视角分析,九十年代的工业企业将吸呐40—60%的城市就业人口,因此作为劳动力输出的中职院校,获得了较多的教育资源。但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高校招生快速增长,2017年我国应届毕业生以达到820万,占同龄人口的51%。受此影响,职业院校的招生工作普遍出现困难[4]。同时,受到就业需求的影响,部分掌握优质资源的职业院校快速扩张,拓展校区建设成为这部分院校的刚性需求。在宏观调控、保持产能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教育部门逐步出台了相关政策,通过集团化办学模式,使教育资源得到重新分配。

(三)我国职业教育集团的模式

受到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主要分为两种模式。首先,是以民办教育机构为主导的连锁办学模式。在该模式中,教育机构通常会选择某一教育领域作为主要办学方向,并利用我国广阔的市场需求,在各地区开办相同模式的学校。自1992年起,这一这办学模式就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并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次,是由政府主导的职业院校体制改革。通过这一改革,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将得到充分的利用[5]。

(四)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效果

通过教育集团化办学,我国的职业教育资源获得了重新分配,部分陷入困境的学校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其次,通过教育集团化办学,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形成了有效的对接,中职院校的定位问题得到了解决。再有,通过教育集团化办学,院校之间的财务提留得以合理调配,政府财政的负担将得以减小。

三、国外经验为我国职业教育带来的启示

(一)通过集团化办学增强校企联合

校企联合办学可以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学能力,并使学生的就业渠道得到扩展。但在我国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中,往往过于强调教育机构之间的整合,以至忽略了企业参与的重要性。这一问题将使现有的企业资源逐渐稀释,学生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在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可借鉴德国的职教模式,通过股制改革或股份赠与,将企业纳入到职业教育集团中,从而使我国的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

(二)通过集团化办学整合教育资源

我国的职业教育集团,通常会以知名院校为龙头,将该地区的教育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在这一过程中,知名院校成为了推进集团化办学的主要力量。但由于管理体制的限制,我国贫困地区的职业院校难以得融入到职业教育集团中[1]。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应当借鉴印度等地区的经验,通过政策扶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到落后地区,从而使该地区的居民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三)通过集团化办学提升管理效率

我国公立院校的职业教育集团,通常会保留原有院校的编制与职务。这一问题将使该校的管理成本大幅提升,管理效率相对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应当借鉴美国职业教育集团的管理经验,大幅压缩院校的管理岗位,并依靠公正、先进的考核制度,筛选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

(四)通过集团化办学改善教学环境

在实施集团化办学后,我国部分职业院校仍然会保留原有校区,并主要依靠原有的资源开展教学。这一问题使得集团化办学的效益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因此教育机构应当将教育资源的流动性视为集团化办学的主要特色,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我国的职业教育集团,应当通过先进的管理模式,使自身的资源利用率得到提升。同时,我国的职业教育集团应当承担起社会发展的重任,通过资源流动使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均匀。

[参考文献]

[1]鲁雁飞,张文,刘信波.国内外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比较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14-18.

[2]张慧慧.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校企深度合作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6):1-2,45.

[3]邹珺.国内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践发展研究与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135-136.

[4]矫辉.依托职教集团增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的可行性分析与实施途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8.

[5]程晶.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背景下我国职教集团建设策略的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1):1-3

作者:唐甜甜 蒋月静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