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哲学思考

铁路工程哲学思考

青藏铁路本质上作为人工造物,是以建造为核心的人工化的生产实践过程。从最初的设计论证到具体的工程实践再到最后的运营保障等工程阶段,涉及科学理论、工程技术、社会效益、运筹管理和环境生态等的诸多考量和运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该工程就超越了单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边界,与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等形成了复杂的工程关联,从而也需要进行多学科、跨领域的研究。特别是青藏铁路工程作为人类能动自觉的改造客观世界并建构了一个属人的人工世界的生产实践活动,需要从更为宏观的层面,即从哲学的视域审视其工程本质和建造规律。基于青藏铁路工程实践作为已经完成的人工造物,需要我们在事物的已完成阶段,逆向反思这一工程实践过程,即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指出的“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②从时间意义上着眼,青藏铁路从设计论证、方案选择到现场施工乃至开通运营,历经数十载,已经到了一个需要在哲学意义上进行整体性总结的阶段。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无疑在哲学方法论上为我们提供了一把钥匙。从空间意义出发,青藏铁路基于人类实践的生产方式,构建出一个别样的属人世界和新的人类发展空间,进而在这一建造活动中构筑起属人的工程文明。

一、青藏铁路的工程哲学本质

青藏铁路的哲学审视,需充分理解工程实践的资源整合、科技应用和社会评价等的要素使用,在此基础上理解其工程结果是一个全新的、独特的人工存在物,它是集设计论证、建造施工、建造方式和管理创新等的综合造物。由此而言,青藏铁路作为现代工程超越了自然科学的、技术应用的和经济分析的单一性理解,需要我们从工程哲学的范畴出发,多视角地剖析青藏铁路的工程本质、工程方法论及其属人性等诸多方面,才能形成更全面、更深入和更具规律性的工程哲学阐释。

二、系统论维度的工程思维

(一)从特殊工程到工程一般。青藏铁路作为一项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工程实践活动,从人类生产实践的一般性出发去理解青藏铁路工程,就可以从生产实践的一般性去理解。基于此,青藏铁路工程就可以从土木工程、铁路工程或机械工程等特殊工程活动中抽象出来,而成为普遍性的范畴即“工程一般”。也因此,青藏铁路工程的问题便超越了任何一个特定生活领域或学科领域,进而具有了哲学的一般性。其普遍化的工程本质在人类生产实践中凸显出来之后,就成为哲学所关注的对象,具有了“工程哲学”的意义。正如米切姆所言,“工程就是哲学,通过哲学,工程将更加成为‘工程自身’。”①从这个意义上说,青藏铁路作为工程一般,便不能在单一学科或某类科学的范畴内获得全面而合理的解释,而是普遍性的关涉人类建造活动的生态的、自然的、社会的、伦理的和人文的等诸多领域。因此,青藏铁路作为工程建造活动,也离不开更为宏观的工程哲学背景。也只有从工程哲学的视域出发,才能更清楚地辨析青藏铁路的工程哲学意蕴。

(二)从这一个工程到工程的系统性。青藏铁路作为一项事关重大、繁复无比的现代工程,涉及人工造物如何同工程本身普遍关联的外部世界之间建立起积极的和谐关系,进而使两者能够成为相互构成的整体性存在,以面对更为美好的工程未来。工程活动作为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实践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大规模、超长期、巨系统、高投入、高科技以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根本性等特性。因此,工程活动的范畴从整体意义上具有要素的多重性(非集合意义上的诸要素的简单加和关系),这种要素的多重新关系内在地构成了具有一定结构、组织和层次的功能整体,进而形成了外感官的组织性和内在自组织性的复杂系统。这使得现代意义上的工程凸显出其系统性特征。反言之,青藏铁路作为工程建造活动,作为整体中的任何要素出现任何有意和无意的纰漏,都将产生不可逆的系统性工程后果。作为典型的人工系统,青藏铁路同样属于“对某一系统进行构思、定界、设计、建造、操作和检验一系列活动过程。所谓系统,就是将多种相互作用的人、机因素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人力、材料、信息和能源的调配与控制,以实现某一理想的目标。”②这也说明作为系统性工程的多种可能性后果,这种可能性反映到生活世界,就会有成功的“好”工程(如都江堰)和失败的“坏”工程(如切尔诺贝利)等主体性评价,这也从价值意义上说明工程实践活动的系统性征。因此,从这一“工程理想”出发,一旦工程理想被实践证明事与愿违,很可能为时已晚,都会殃及作为整体的工程建造结果。因为对系统而言,一旦工程伤害成为事实,工程系统的内外部环境就可能永远无法完全复原,尤其是在缺乏可行的退出选项或终止选项的情况下,其伤害的系统性也将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和灾难。因此,青藏铁路工程在考虑了工程活动内部的系统协调性之外,还考虑了与其外部环境的大系统相协调,如生态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因此,其系统性、整体性的工程思维,通过切实且准确的决策、充分且正确的论证、科学且合理的建造、完善且整体的统筹等系统性的考量,与工程的系统性征相呼应,形成了从系统性上把握青藏铁路建设的一条工程路径。

(三)特殊性的工程经验到一般性的工程思维。从各国的铁路工程史来看,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经验之一即横贯大陆的铁路建设,这对于美国政治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乃至整体国力的迅速提升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类似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还有威廉•范霍恩运筹并主持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建设,将加拿大西部的丰富资源和东部的工商业市场有效地衔接起来,通过铁路建设不仅有效地触及加拿大西部发展的诸多方面,而且对于加拿大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同样发挥了积极的工程影响。先发国家铁路工程所实现的促进区域间的发展,其本质在于通过人类的工程实践调整了区际间的空间结构,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工程意义。青藏铁路在服务于国家西部开发的整体发展战略进程中,将自身阐释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性工程。在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意义上,该工程不仅改变了青、藏两省区交通落后状况,而且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加快了青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提升了青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在文化建设方面促进了地区间的文化交往,增进了民族团结,进而在工程一般的意义上实现了空间发展的共时性。

三、“后续问题前置”的工程方法

青藏铁路着眼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从整体工程管理思维出发,秉承工程实践的未来性思维展开工程教育活动,实现了后续管理运营工作前置的工程思维和方法。在青藏铁路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选送藏族学生到大专院校培训深造,让高校、中专等专业技术人员分批选派参与到青藏铁路的建设进程,并在建设过程中把工程实践经验寓于学习过程中。这种“寓造于学”的工程教育模式,一方面解决了工程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有效联结,培养了适应现代工程活动特点的工程创新人才;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后工程”时期的后续运营管理问题,实现了后续问题前置的工程管理思维和方法论的创新。这种后续问题前置的工程思维创新,也体现了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的基本思想和重要内容。伴随工程现代化,单一物品的制造或某类产品的制造地位逐渐为工程建造观念所取代,即不是分门别类地制造一些人工制品而是更具前瞻性地建构适宜人类持续生存的工程系统。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哲学视角出发,“后续问题前置”的工程思维,也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程度和工程思维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工程思维因此也成为了人类工程实践的新主题。从青藏铁路工程作为保障人类更好生存和在工程之后更好地促进人类进步的意义出发,在工程造物与人类生存持续性之间就共同建构起一种内在的相互构成的存在论关系,使工程自身同人类持续生存发展相互缠绕,共同建构起一部更具整体意义的生存-建造的演化史。

四、人文维度的工程建造

工程作品的完成并不就是工程实践的结束,工程的社会人文性意味着人工造物在对原有地理地貌和环境改变的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人工自然的范畴,使人工造物与新的环境在相互影响中形成新的生产、交通、出行等更高层级的交往实践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不仅仅是单一的应用科技的造物实践,而是把人类的生产建造历史经验所积淀下来的科学、技术、文化等应用于一定的工程项目,进而使该工程成为科技、文化、材料等的涵容器,在具体的自在自然与人工自然境遇之中相遇。唯有以此人文维度构造出适宜人类生存的工程,方能将科技与人文、工程与人文真正地融合起来。青藏铁路的工程实践从建造之初的风俗习性考察到大规模的行动阶段的人文施工再到完成阶段的工程作品的艺术展现,工程实践、工程作品与社会人文性一同建构起青藏铁路区别于其他工程的独一无二性。

(一)科学管理与人文关怀的结合。“以人为本”是青藏工程质量和进度的保障。以人为本,一方面是强调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是目的,因此是最可宝贵的;另一方面是强调生命的有效保障是生产实践活动的前提,人不是手段。正是由于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了“高原病零死亡、非典疫情零传播、鼠疫疫情零发生”的“三无”目标,一流的工程质量是与一流的人文关怀相统一的。

(二)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在工程建造中汲取公路建设和铁路线路勘探的经验教训,将人放到工程实践的第一位,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攻克高寒缺氧难关;通过以人工智能的无限性克服人的体能的有限性,实现工程作业的“机械化”;通过相对低海拔作业替代相对高海拔作业,实现“工厂化施工”;通过以相对富氧小环境代替相对缺氧大环境,实现全过程的富氧作业,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协调好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有效统一,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三)作为人文作品的人工造物。人工造物的终极目的在于人。青藏铁路工程秉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工程-人-自然的三元和谐理念融入工程实践中,实现了工程与自然、工程与社会的内在同一,彰显了中国工程的工程观和生态观、伦理观的协和统一。点缀着藏族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建筑风格的青藏铁路蜿蜒曲折,穿行云间,漫展一幅融自然环境、地域特征、民族传统和人工造物的精致画卷,堪称生态环保和人文实践的工程典范。

作者:苏志加 单位:铁道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