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语言艺术浅析

初中音乐教学中语言艺术浅析

【摘要】语言作为人们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在教学当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作为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音乐经常会激发学生产生共鸣,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这一过程当中通过语言艺术的应用,有利于深度挖掘音乐内涵、展现音乐美韵、描绘音乐情景以及营造课堂氛围。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针对初中音乐教学当中语言艺术的运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音乐;语言艺术;教学方法

高质量教学语言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的应用,能够营造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之间交流互动,促使教学活动有条不紊的展开,并使学生感受到课堂当中的无限魅力和乐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知识,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作品的美妙之处。因此,如何正确的使用语言艺术在初中音乐课堂当中的应用显的格外重要!

一、使用画面感的教学语言,深度挖掘音乐丰富内涵

音乐课堂教学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声乐、器乐、乐理以及视唱,而无论是哪一个教学部分,教师在课堂当中所运用的语言都如同音乐作品一样,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当中热烈欢快、优美抒情或者是低沉悲伤等情感感受,更是能够引导学生从中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生动形象的画面。例如,在《月光下的凤尾竹》该首音乐作品的学习和演奏过程当中,该首音乐作品以其悠扬动听的曲调娓娓动人,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在音乐的渲染下,很难不让人想到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以及洁白月光之下隐约流动的葫芦丝,悠扬婉转,恬静淡雅。带给学生愉悦的精神享受。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富有画面感的音乐语言,使学生通过语言的感染,从而进一步进入到《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作品的意境当中,具体而言,可以引入如下文字:月光照耀下的凤尾竹林之下,竹林中的一切仿佛披上了银纱,一切都显得格外的静谧,只有一对情侣在互诉衷肠。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始终保持轻松的音调、缓慢的语速娓娓道来,将该首音乐作品当年的创作意境描绘在学生眼前,使学生也逐渐地进入作者当时的情感当中,实现对乐曲意境的深入理解。接下来,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该首歌曲的演奏视频,引导学生静心感受,随着音乐慢慢起伏延伸,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之下,学生的思绪也逐渐走进月光之下的凤尾竹林,仿佛间听见了一对恋人的絮语。乐曲演奏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学生纷纷说道:《月光下的凤尾竹》带给我一种悠扬感动的情绪。让我陷入了无限的遐想,对于凤尾竹林充满期待……整个过程当中,在教师具有画面感语言的描绘之下,学生的思绪已经进入了乐曲其中的意境,可以说学生的思维变化,实现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的有效整合,学生积极主动的全身心投入于该首乐曲的倾听过程当中,随着乐曲的旋律变动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实现了对音乐作品当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情感的深度挖掘。此外,这一过程当中,更是有效的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富有画面感语言的应用,是引导学生进入到音乐意境,感受音乐情感变化的有效途径,对于加深学生乐曲的理解,更好的赏析和演奏音乐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使用强弱有致的教学语言,展现音乐流动的美韵

初中音乐有关于练声、听音、节奏、视唱等环节,教师仅仅采用较为平和自然的语言声调加以教学即可,但是对于教学当中的重点知识内容,教师则可以通过音量的加大、声调的提高,强调教学重点,优化教学效果。当讲述乐曲的创作背景、其中所涵盖的主题思想,所表达的情感内涵等具有极为浓厚的感情色彩的内容时,教师也就可以采用强弱有致的语言,将音乐作品当中所涵盖的各种情感通过富有变化的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对于主要的地方,可以重复讲述一遍,对于快乐的地方,可以露出微笑,对于愤慨的地方,则应该以一种激昂的情绪讲述,对于悲伤的地方,则应该以一种低沉的语气讲解……通过这种语调之间的高低变化,强弱有致的方式,根据乐曲当中情感的变化和起伏采取对应的教学语言,呼应音乐作品当中的渐强、渐弱的旋律音符的变化,把音乐的流动美和韵律美彻底展现出来。例如,在《雪球花》这一音乐作品的实际教学当中,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就可以以一种欢快的语调为学生介绍该首乐曲的创作内容,即《雪球花》以其热情奔放的旋律,将俄罗斯小伙子对美丽姑娘的追求生动地表达出来了,从而表现出音乐创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通过欢快语调的讲述,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绪也走进俄罗斯,感受小伙子对于美好爱情的勇敢追求,感受俄罗斯小伙的热情奔放。在歌曲的前面部分,也有着舒缓的旋律,并逐渐跳跃欢快,最终进入到节奏越来越强烈的舞曲部分,富有浓郁的哥萨克风格,教学时,教师应该借助时快时慢的语调,使学生从歌曲的舒缓,逐渐走进歌曲后期的欢乐和热烈。并在聆听完歌曲之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该首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有学生回答道:“我感受到了俄罗斯小伙子的热情奔放,对于爱情的勇敢追求和向往,表现出当时的俄罗斯人民生机勃勃一片繁荣景象……”经过上述教学过程可以发现,这种针对音乐作品音调和意境的深刻剖析,层次递进,并结合教师富有节奏感、强弱有致的教学语言,能够使学生不再以一种单一的状态进入到音乐作品的倾听和学习当中,而是使学生以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去感受当时俄罗斯人民对于爱情的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音乐欣赏思想层次的提高。整个过程当中,教师通过强弱有致的语言的变化,不仅能够将乐曲内容更为动人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更是可以使学生在这一过程当中感受到心灵的洗涤和思想上的震撼,引发情感上的共鸣,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之处。

三、使用富有节奏的教学语言,描绘音乐如画的情景

节奏可以说是音乐最为关键的特征,是形成音乐旋律的主要骨架。而优秀的音乐作品,由于创作背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差异性,导致音乐的曲调也都各有不同。那么在音乐教学当中,教师也就应该充分的借鉴音乐富有节奏感这一点,采用节奏不一的教学语言,为学生描绘优美如画的音乐场景,从而感染学生,触动学生。在歌曲《天堂》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运用轻柔温和的语言,将草原广阔悠远的情境生动地展现在学生们眼前,如下所示:草原天空悠远,漂浮着一片似有若无的白云,青草地远远的延伸至天际,风吹草低见牛羊,一个牧人骑着马悠扬的放牧……情景一片祥和深远。通过以上几句开场白,学生纷纷进入到该首歌曲的美妙情景当中。《天堂》这首歌曲,不仅表达了草原的美丽,更是通过歌颂当时居民与世无争的生活体现出创作者对家乡的深层爱意,创作者更是结合自身富有特色的演唱方法和风格,结合民族声乐的细腻发声,通过温和抒情、富有激情、雄厚有力的声音将人们从实际生活情境当中带进了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的大草原当中。在歌曲的结尾部分,歌曲更是以一种婉转悠扬的旋律结束,因此,此时教师也应该适当的放缓语气,实现更为高效的语言教学效果。此外,教师更是以不同节奏的教学语言针对《翻身农奴把歌唱》这一音乐作品展开了讲解。该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是藏族人民解放之后对新生活的向往,教师以一种沉重的语调介绍了解放之前藏族人民备受压迫的生活,而当解放之后,则以一种慷慨向上的语调表达出了藏族人民的幸福洋溢,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通过解放前后人民的两种不同状态分别使用不同的语调展开的讲解,通过放慢节奏、加强语气、使用富有节奏感和变化感的语言,引导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到了当时藏族人民的喜悦,产生了一定情感上的共鸣,不仅有效的改善了整个课堂氛围,更是能够使学生以一个更加饱满的心态领略了当地人民的激情和幸福。总的来说,节奏感强的语言在音乐教学当中的应用,无论是对于课堂氛围的营造,还是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状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使用恰当优美的肢体语言,营造音乐特有的氛围

最后一点在于使用恰当优美的肢体语言展开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从而营造出音乐课堂所特有的一种氛围。音乐可以说将声音发挥到了极致,音乐当中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抽象性,并将语言难以表达出来的情感以音乐的形式充分的展现出来了。那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用肢体语言,营造音乐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出更为具体真实的音乐情景,促进学生对于音乐知识内容以及音乐作品当中思想和情感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可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音乐接受理解能力的高低,与教师的各种表情、神态等肢体动作都密切相关,也就意味着,音乐课堂的教学,不仅仅只应该凭借听觉,也需要发挥视觉的作用,使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习的音乐形成更为明确清晰的判断。进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就需要注重对自身肢体语言包括神态、肢体、表情、动作的有机结合,且基于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反应不断的加以优化和调整,始终为学生营造趣味性强、新鲜感足的课堂氛围,且营造出身神形三合一的思想境界。而这一过程当中,教师也需要注意,肢体语言在教学当中的应用应该克制,避免随意滥用,过度吸引学生的关注,且避免使用过分夸张、词不达意等肢体语言,防止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青春舞曲》这一音乐作品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身着长裙,在音乐的伴奏之下跳起欢快的舞蹈。这一动作必然会吸引学生关注,提高学生兴趣,很多学生也开始随着音乐打拍伴奏,甚至模仿教师的一些舞蹈动作。此时,教师则可以向学生提出邀请,组织学生也一起参与到简单舞蹈的跳跃当中。以上教学过程全程都充满着热情洋溢、活泼欢快的音乐氛围,在舞蹈演示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在不断的与学生展开情感上、动作上的交流,使学生更为积极的投入到音乐课堂的活动当中,实现更加理想的音乐教学效果。以肢体语言展开音乐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肢体动作,从而在这一过程当中深化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多种多样音乐语言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的应用,让学生在音乐课堂当中拥有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各种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实践,并通过音乐课堂氛围的构建,帮助学生以一种更为轻松的心态进入到音乐学习当中,获取更为浓厚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王治平.浅议音乐课堂的语言艺术[J].教育革新,2015(08).

[2]张姝彧.音乐课堂中语言艺术的应用[J].艺术研究,2014(04).

[3]郭田源.“寓教于乐,以生为本”打造小学高效音乐课堂[J].科技创新导报,2014(32).

作者:唐件红 单位:启东市鹤城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