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综述(10篇)

初中语文教学综述(10篇)

第一篇:分层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适应学生发展差异,打造量身定做的语文教学,是近年来初中语文教改领域公认的一个观点。分层模式是体现教学差异性的一个恰当选择,语文教师应将分层模式运用于具体教学实践,推动语文教学工作深入开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层模式;运用研究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分层模式的意义

分层是指根据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情感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级,从而进行分层要求和分层组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分层模式,具有四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分层模式最大程度地兼顾了学生的发展差异

初中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他们的语文学习基础程度不一,学习技巧掌握效果也不同,这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不尽相同。运用分层模式为不同基础的学生分别设置目标、组织教学,可以避免过去“一刀切”教学“两头顾不到”的尴尬,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兼顾学生差异。

(二)分层模式有助于学生获得量身定做的教育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适应性,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应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语文学习基础。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很难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而分层模式将学生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获得与自己学习能力基础相适应的目标,教学中有相对应的提问,作业训练时也有专门的安排。由此可以看出,分层模式实际上是为学生量身定做了更加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学体系,有助于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足的发展。

(三)分层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分层模式,学生的竞争范围就处于同一层级,优秀生与优秀生之间竞争,学困生与学困生之间竞争,这样的学习竞争更加公平,也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分层模式相对应的是分层目标、分层要求,当学生看到目标要求与自己的能力基本处于同一层级,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本层级的成功时,其学习动力必将得到有效提升。

(四)分层模式能够提升语文教学的科学性

分层模式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它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分别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而使语文教学的组织紧凑程度、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

二、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实际,科学运用分层模式

(一)教学目标实施分层,确保学生皆有所得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方向引领,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方能保证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在分层教学中,笔者对教学目标进行了统筹安排,情感类目标不分层级,而在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方面则体现分层要求。优秀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明显拔高,特别是在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包括对教材的剖析理解都拔高了要求。而对学困生则降低学习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在能力方面。应使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之间形成有序降低的目标层级,这样就能保证每一个层级的学生所对应的目标都符合其学习基础和能力。实践证明,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是行之有效的,每一位学生基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对应的层级目标,这有助于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同时,对优秀生拔高了目标要求,也有效避免了他们产生自满情绪,鼓励他们根据目标要求不断前进。

(二)课前预习实施分层,确保学生各尽所能

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要重视对预习活动的指导,教给学生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课前基本掌握教材内容,提炼出学习的难点,总结出复习的方法。在预习活动中,教师也要注意分层。对学困生而言,简单要求他们搜集文学常识、解决生字词问题、熟悉课文内容即可;而对优秀生则要求其分析文章结构、总结文章思想感情、研究文章写作方法。采取分层预习的方法,效果非常明显,特别是对优秀生而言,由于在事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课堂上就能提出一些有深度的见解,对其他学生的思维也产生了启迪作用。

(三)课堂提问实施分层,确保学生全方位参与

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有着强烈的参与愿望,他们渴望参与,期盼能有表达的机会、展示的平台。因此,教师在提问环节一定要注意分层,要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能够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获得满足、得到训练、实现提高。例如面向优秀生的提问,要注意具有思维启发、引领效果,由优秀生回答这样的问题,可以为全班其他学生提供示范。同样,为了提高中等生与学困生群体的参与度,教师还要相应设置一些难度一般甚至较低的提问,在课堂上提问这些学生,要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避免开小差现象,同时也要让他们能够回答出问题,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在课堂提问上实施分层,既可以结合不同内容进行分层提问的设置,也可以针对同一部分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在具体运用过程中由教师灵活掌握。

(四)课后练习实施分层,确保学生得到相应巩固

课后练习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延伸,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在课外要能够进行及时的巩固和提升。如何布置课后练有学问,有的教师习惯于直接布置作业,所有学生训练的内容一样,这实际上没有兼顾到学生的差异,这种简单化的工作方法并不能让学生实现最大化发展。笔者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精挑细选,首先在容量上分层,从优秀生到中等生再到学困生,作业训练的量逐步减少,作业的难度也同步降低。在具体的安排上,每个层级的学生都有基础性训练内容,然后中等以上学生分别增加拓展性和拔高性内容,这就保证了每个层级的训练内容与自身层级目标、教学要求相吻合。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在课外训练巩固过程中普遍接受与自己成绩相对应、数量适中、难度适中的训练题,这说明分层布置作业既体现了目标与训练巩固的统一,也较好地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业量过大、作业难度过大,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保持适中适当,对学生的积极性而言是种有效的保护。

(五)阶段考核实施分层,确保学生的激情得到保护

在阶段性考核环节,教师要高度重视分层。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薄弱环节,同时也为调整下一步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好准备。笔者在阶段考核中采取分层模式,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单独为学困生制定基础性试卷进行考核,一种是在基础性内容上增加拔高性内容,中等以上学生必做、学困生选做。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将学困生与其他层级的学生区别开来,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接受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考核。只要学困生勤奋学习,基本都可以取得相对满意的成绩,这对他们的学习热情而言是一种充分的保护。

(六)拓展活动实施分层,确保学生根据需要参加

初中语文教学要积极拓展活动空间,将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可在课外通过各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和专题活动,满足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需求,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发挥促进作用。在这些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分层。以组建文学社团为例,组建文学社团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学生弥补作文训练方面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为了让部分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对社团成员要分层对待。对于基础薄弱巩固型的成员,教师应当帮助他们制定活动计划、寻找薄弱环节、进行巩固训练,如场面描写训练、心理描写训练等;而对于那些作文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应鼓励他们认真钻研写作技巧,积极向各种刊物投稿等。这样的分层活动既兼顾了学生的能力差异,又使他们各取所需,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样,在朗读训练专题活动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对学生进行发音、朗读技巧等方面的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确定参加哪种类型的拓展活动。

三、总结与体会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分层模式,是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尊重学生发展差异的有效方法。教师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必须精准实施分层

对学生的分层要讲究科学,既要看学生的卷面成绩,又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发展状况,还要兼顾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语文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打分”,然后编排到相应的层级之中,保证分层的精准。

(二)必须实施动态管理

分层以后,学生都编在相应的层级之中,但层级之间并不是固定不动的,一定要采取动态模式让其流动起来,简而言之就是能者上,庸者下。当学生语文学习综合评估达到上一层级目标要求之后,要为学生升级;当学生学习退步,已经达不到本层级目标要求时,可以进行降级处理。通过这种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能够在学生间营造浓厚的竞争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

(三)相关环节必须配套

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提问的设计,以及课后作业和考核的设计,分层教学模式都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为了保证分层教学模式的有序实施,广大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充分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确保分层教学环环紧扣、周密实施。

(四)必须做好思想教育

对学生进行分层以及动态管理,容易引起一些思想波动,在初步分层时有学生容易产生分层就是分等级的错误认识,此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要让他们明白分层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学生差异,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每位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样,在升级和降级的处理过程中,教师要强化思想教育,保证升级的学生不骄傲,降级的学生不气馁。

参考文献:

[1]邹素贞.尊重差异分层教学[J].考试(教研版),2007(11).

[2]庾用剑.分层教学新研究、新尝试[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7(11).

[3]何前飞.语文分层教学浅论[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28).

[4]万小红.实施分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00).

作者:沈静静 单位:如皋市实验初中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分层模式运用

内容摘要: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人和培育花木一样,首先我们要了解花木的特点,区分不同的情况给不同的花木浇水、施肥和培育教育,这就是因材施教。”因此我们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的学生,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发展和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层教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教学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的发展,课程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的需求和个体化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然而目前的教育环境的限制,致使一个班级的同学的水平参差不齐。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相对统一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致使优等生学有余力,而基础较弱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人和培育花木一样,首先我们要了解花木的特点,区分不同的情况给不同的花木浇水、施肥和培育教育,这就是因材施教。”因此我们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的学生,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发展和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这就需要我们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善学、乐学,体验语文课堂学习成功的快乐。

一、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概念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就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优化语文老师思想,改善语文教学的组织形式和语文教学的方式,结合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将语文教学对象,教学目标以及与语文活动层次化。在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思想变化,分层次来拟定语文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问题,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的发展奠定基础,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较好的发展。分层教学是基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和良性发展的教育观念下的教学方法。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老师针对同一个班级不同的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学生来调整相应地教学广度和深度来进行分层讲解、分层训练,让每个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都有所收获。语文老师应该结合教学目标,对学生分层指导,循序渐进地推进,做到有序的分合,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面进步。

二、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姆曾经指出:“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够学会的东西,只要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前期和适当的学习的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够学会。”同样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就需要我们老师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轻松掌握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所有课程的知识和内容。从这一点来看,要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关键就是要给他们提供学习所必须的条件。布鲁姆说过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老师要确定好学生所要掌握的内容,并且能够及时判断学生是否到达了既定的学习要求和教学目标。学习的第二个条件是掌握好预设的计划,计划包括以下内容:(1)将语文课程内容分成单元,按照不同的方式安排好每个单元。(2)制定好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进度以及制定标准分数。(3)设计纠正个别学生的方法。只有在这两个条件下,才能有效的掌握学习。布鲁姆认为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很好地掌握他们需要掌握的内容,我们老师的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掌握所学的学科,并且都能够达到良好的学习的效果。

2.心理学的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是属于管理心理学的范畴,激励在管理心理学中看做是持续性肌肤人的动机的心理的过程。激励的水平高,相应地完成目标的努力度和满意度就越高,产生的工作的效能就越高;相反,激励的水平越低,就会缺少完成目标的动机,产生的工作的机能就越低。激励理论主要针对“需要”进行了研究,回答了如何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的问题。激励理论概括总结了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求,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方法和原则。激励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激发起人的行为动机,充分调动起人的积极性,从而充分发挥人的最大效应,实现最大的成效。

三、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初中语文的重要地位

在中学阶段,初中语文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工具,是我们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语文素养才能学好其他学科的内容,才能实现全面和终身的发展。语文课程的功能性和工具性决定了语文在初中阶段中的重要地位。

2.新的课程改革的呼唤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推进,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初中阶段的语文课,要面向全体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我们语文课堂实施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方式,学生是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我们语文教学必须要充分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依据语文学习的特性,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个性和学习需求,保护好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3.初中教学现状的要求

由于义务教学的实施,使得小学毕业的学生全部进入了初中进行学习,这样致使在一个班级里的学生能力和水平良莠不齐。由于中考的指挥棒,整齐划一的教学的要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差异,抹杀了每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初中语文教学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就必须实施分层教学,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社会各个层次的有用人才。

四、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1.合理进行学生分层

由于现实的教学教学的环境的限制,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受教育程度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差异较大,学习水平层次不齐,这种现象导致了优等生学有余力,学困生对于知识接受不了,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初中语文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科学的学生差异观,实施语文课堂分层教学,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要做到对初中生合理的分层教学,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全方位考察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能力。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哪些学生擅长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完成作业;哪些学生能够从老师的教学中捕捉重难点;哪些学生更加适合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哪些学生喜欢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等,这些同学的不同的个性特点需要我们老师课后做好调查工作,与学生交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好、中、差。语文老师针对三个层次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课后作业。与此同时,我们语文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变化发展,在层次间做好及时的灵活地调整。

2.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基本都是单一的教学目标,学生的个性化的差异,致使单一的教学目标不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优等生对于学习目标完成得轻松不费力气,但对于基础弱的学生是基本不能完成老师设定的单一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的差异,跳着教学目标,优等生的学习目标要加强难度,基础较弱的学生的学习目标要较低难度,让每一个孩子在语文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我们的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为三个层次:1.掌握基础知识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这是面向全体同学的目标;2.掌握文本中的阅读技巧和把握文章主旨,这是面向大部分同学的目标;3.拓展延伸,对于学生课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是针对优等生的教学目标。例如,笔者在教学《桃花源记》设定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后进生的教学目标(1)能够熟读课文,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2)在朗读过程中,逐步提高语文的朗读能力(3)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中等生的教学目标(1)总结积累重要的文言词句(2)逐步提高自读文言文的能力(3)在桃花源中感受环境的优美,民风的淳朴,和谐的人际关系;优等生的教学目标(1)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2)学习文中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3)提高文言文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布置不同层次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它关系的教学目标的的是否顺利完成。因此我们初中语文分层教学还需要对学习任务分层开展,合理地设计学习任务的分层,能够帮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笔者在教学《背影》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任务:1文中写了几次父亲的背影?在文中找出依据。2.题目是“背影”,文中第一二段却交代了家庭的境况,是否可以删掉?(3)文中的标题“背影”是否可以换成“父爱如山”或者“我的父亲”(4)结合自身的经历,模仿“背影”写一篇关于父爱或母爱的文章。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笔者在布置任务时没有具体规定哪些同学完成哪些任务,而是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自己的学习任务。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参与的教学活动中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语文课上都有所发展。综上所述,要全面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实施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势在必行。我们老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制定出更加适合初中生的分层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周英华.竞争机制结合成功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09(06):61-62.

[2]薛静.“成功教育”理念的实践建构[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6(4):49-51.

作者:易培培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海中学

第三篇: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多媒体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集图片、视频、文字等元素于一体的技术,加强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教学创新,提高课堂趣味性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对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语文教育;多媒体技术;应用策略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产生和研究进步,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技术不断延伸,对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多媒体技术是对图形、图像、文字、三维动画、声音、音乐及动态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综合处理以及全面呈现的技术,不仅在工作过程中有所应用,而且还在教育领域中不断普及,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语文教育是初中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提高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的重要课程,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很多学生对感觉语文课程枯燥乏味,毫无生气。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使得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还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分析,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1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是初中教育过程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加强对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一个要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产生阻碍。表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传统的教学理念依旧盛行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注重理论知识讲解,按照大纲教材完成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心理特点,尤其是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知识基础,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有些被动。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到比较沉闷,学习积极性不高。

1.2硬件基础不扎实

多媒体教学必须要有充分的硬件条件,例如各种幻灯片设备、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等,新疆布尔津县窝依莫克镇近年来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旧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例如教育经费不够,对各种多媒体设备的购置工作受到阻碍,导致多媒体教学无法有效开展。

2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语文教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得语文教学变得更生动、形象,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可以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轻松的学习环境。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技术加以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氛围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课件的不断应用可以丰富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初中语文的很多知识都十分枯燥,而且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充分利用,提高教学水平。例如在初中语文诗词教育过程中,传统的诗词赏析一般是通过教师讲解完成,学生可能对诗词的意境理解不到位,囫囵吞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不利于学生的文学修养的提升。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诗词作品与音乐、图片、视频等元素结合起来,将学生带入到一个更加生动的氛围和环境中,促进学生对各种知识进行掌握,也利于学生分析诗词的意境。

2.2设置教学情景

教学情景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良好的体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环节以及学生心理思维特点的不同,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语文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中,可以播放一小段与语文有关的影片或者纪录片,通过播放影视资源,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状态,对刚才观看的影片进行回忆,对语文进行了解,并且带着疑问、带着问题去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水平。

2.3加强对硬件水平的提升

多媒体设备、计算机设备等是多媒体教学的重要基础,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各种硬件设施设备决定了多媒体教学质量,在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多配备更多的多媒体设备、计算机设备,从而为多媒体教学提供充分的支持。与此同时,教师应该要不断提升自己,加强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技巧的学习,掌握更多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从小学向高中过渡的过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复杂、抽象的知识必须要进行分析,使得各项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简单、有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掌握。在初中语文教育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媒体技术、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资源的应用,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丰富课堂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刘清占.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教研周刊,2012(14)

[2]郭兴惠.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全面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8)

[3]王忠萍,于伦,王爱芹.试论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利弊与教学对策[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2)

作者:侯光辉 单位:吉林省舒兰市第七中学校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自学能力培养对策

摘要:在学习初中语文知识时,教师不但要把基本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要对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使其可以养成独立学习与思考的习惯,为今后更好的学习提供帮助。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意义非常重大。对此,文章通过下文就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能力;培养对策

多数语文教师都认识到,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时,不但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还要从学生本身入手进行强化,特别是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初中语文课堂中,需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传授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切实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成绩。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强化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在以前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多数情况都是由教师督促完成学习的,而且,学生认为学习的主要出发点和目的只有考试成绩达标,但是,这显然是不科学的。若是可以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起来,在自主学习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内在含义,对于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无疑是一个巨大帮助。其次,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在过去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这样对教学质量和速度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降低教学效率。而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把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把他们的潜能激发出来,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意义重大。

二、培养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在初中课堂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意义重大,所以,我们必须要从具体情况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的作用非常明显,只有把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才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某教师在讲解《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时,主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入手,达到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老师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真有桃花源存在吗?然后学生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这个问题,当同学们都给出答案后,老师又问,文章里哪些内容又能够说明不存在桃花源呢?通过所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索问题,这样对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2.在语文课堂中引入教学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切实培养起来,真正使学生们认识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就一定要把他们带入到课堂氛围中,把他们变成主动学习知识者。这时,在应用了情景教学法后,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加直观的语文知识,并通过教师所创设的语文情景自主地思考和学习知识。文章以《刻舟求剑》这篇文章为例,为了将学生学习古文的态度转变过来,降低他们畏惧学习古文的心理,教师就一定要将传统学习模式转变过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文章。这时,教师可以把学习情景创设出来,通过多媒体屏幕把这个小故事的漫画和动画播放出来,从而深化学生对这个故事的认识,从多个方面探究故事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理特征。通过初期分析,教师在班级内还安排同学排练了一场模仿秀,引导同学利用所了解的内容把这个故事叙述出来。通过这样的引导和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能够长久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重点在于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关于方法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所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比知识的传授更关键。教师要学会“授之以渔”,教会学生“织网”“抓鱼”的策略,在广阔的书海中,使学生能够学到真正的知识。案例分析,某教师在课前,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如果有读不准的字或者词需要查阅词典、字典,通过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在学生找出不懂的字、词后,会遇到比较难懂的语句,这样教师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学习。而且,教师应该积极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环境中,引导他们带着问题思考问题,质疑、讨论,保证学生在每个学习环节中都处在主体位置,他们只有见到成效,才可以不由自主地提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4.通过互助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中,小组学习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一课为例进行了论述。在课前,教师把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然后教师为学生们设置问题:在特定的环境下,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济南的雪呢,为什么不写其他地区的雪呢?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对你有怎样的启发呢?为不同小组内的学生设置相同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通过这个小组共同讨论的过程,加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总的来讲,在现代课程教育中,要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目标,而且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一步。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在传授知识时,教师要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起来,真正地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在社会中生存。因此,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钱丽春.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13(28).

[2]钱丽春.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13(28).

[3]鲍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问题研究.2014(07):78-79.

作者:姚志丽 单位:甘肃省武威第十四中学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摘要:在教育方式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教学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与教育手段。在面对班级多数学生时,提问是检测同学们是否掌握课堂知识的最好途径和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与集中力,让思想不在学习上的同学认真听课,进而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还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课堂活跃程度,促进学生们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思想上提高同学们对学习的重视程度。提问还可以加强巩固书本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本的印象。

关键词:初中语文;提问;创新

一、引言

语文教学是一件很有文化内涵的事情,作为老师,在课堂中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给学生讲完书本上的知识,还应当关心学生的听讲能力,多注意用合适的方式方法来吸引同学们的专注力,比如在课堂中运用提问教学的方法。提问不仅可以提高同学们的专注力,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效率,还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行巩固提高,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学习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同学们参与进来,更好的学习,发自内心的喜爱这门课程,体会其中的乐趣。因此,对于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也是必要的,必不可少的任务。

二、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对学生的作用

1.集中学习注意力

当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被老师提问时就会有意识的关注课本知识或者老师提问的内容,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听讲的专注力,为了在提问时回答上老师的问题,必然要认真听讲,给予老师一个好的印象,避免尴尬。老师抛出一个问题让你解决,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集中学习的注意力了。

2.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是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仅仅要知道答案是什么,还要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达出来,这需要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把自己的想法流畅的叙述出来,让同学们明白,让老师听懂,这是需要慢慢锻炼出来的,因此课堂提问可以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进而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3.潜移默化的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长时间的提问会让学生们有一种老师会提问你监督你学习的思想,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能就会主动把学习任务完成,把事情做好,不再是不写作业或者不重视老师布置的内容。而是想着老师随时会提问你有关于学习的知识,因此我要完成好,也不需要别人的监督和管理,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观念和习惯,潜移默化的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语文教学提问设计创新的原则和策略

1.提问应该具有系统性的原则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里,提问的内容应该是有积极性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主动性,让同学们在提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有很多的收获。因此老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需要具有系统性的原则。在结合课本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提出一些系统性的问题,而不是零碎的不完整的小问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了解文章中心。

2.抛弃原有的教学模式,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

原有的语文课堂提问模式里,老师们往往只关注课后习题的提问,都是一些课本上的问题,没有创新性也没有乐趣,不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和关注,因此可以对问题进行趣味性的创新,在结合课本的同时提出一些有意思,学生关注度高,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这样会让学生们产生亲切感,更能够自觉的去回答,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活跃课堂的氛围。有趣的问题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设计有价值的问题,适当提高问题的难度

课堂提问必要时可以设计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仅具有价值性,还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因为问题有些难度,所以必然要进行思考和理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独立的去思考问题的能力,真正让学生能够去动脑子思考。同时也要注意适度,不能难度系数太高,太高反而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老师在进行难度问题创新的时候要把握好度的问题,既让学生能够深度思考又能让他们获得解答问题的成就感。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如何进行语文教学的提问创新

1.设置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标准的答案就可以任由同学们进行发挥,发散他们的思维,同时老师可以得到许多种问题的答案,了解每个同学的性格特点。语文这门课程是一个有感情的开放性的课程,是启蒙学科,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情怀。初中生的想法还比较稚嫩,相比大学生或者成年人来说还是有许多不成熟不定性的表现,因此老师在提问的时候要多多注重思维的开发,抛弃掉以往的固定的问题,提问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问题,拒绝死板的教育模式。

2.使问题具有层次性

在过去老师提问的时候,直愣愣的抛出一个问题就显得很没有意义,对于学生的思考也没有很大的作用,老师应该作为一个导师,去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深入问题的中心,慢慢发现问题的奥秘之处,让学生有一种思考和探索的乐趣。理解文章的感情特色,喜欢上这篇课文,才能去更好的学习它,真正的理解它的含义,更好的配合老师的教学任务,学生与老师配合的好才能有一个完美的课堂气氛,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

3.尝试使用多种方式进行提问

在初中的课本上有许多的课文都具有开放性,这是为了让同学们有一个开放性的思维,这时候就体现了老师的重要性。老师在课本的讲解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提问,通过一个问题引申多个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对人物进行分析理解,有一个多元化的思考。教师可以对人物的未来发展进行提问,比如他们今后会怎么样,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种问题让同学们回答,没有谁对谁错,让同学们多元化的分析这个问题。

五、结论

总而言之,教学提问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中,最重要的要有创新,这是对老师一个基本的要求,老师在课前应该认真的思考这堂课的重点是什么,让学生了解或者掌握什么,然后再设计教学的方案,认真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是有意义的,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在课堂的教学提问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直接影响了这堂课的质量和活跃度以及学生的理解吸收程度,因此要多去思考提问创新的问题,为学生着想,把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梁旭,杨俊晔,杨娇,宁长安.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05):81-82.

[2]张先鹤.浅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学周刊,2013,(35):110.

[3]王丽丽.新时期下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2,(35):97.

作者:苗志清 单位:托克托县民族中学

第六篇: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浅析

摘要:语文是我们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也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可见,语文学习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学好语文。而初中阶段,这是一个对于我们的语文学习起到关键作用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因此这个时期的语文的学习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影响他们的人生,尽量避免他们误入歧途。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有效措施

新课改的实施对于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考验,我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一味地在讲台上讲解知识点,我们的学生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只会死记硬背。我们老师要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帮助我们的学生不仅提高成绩,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让他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价值和乐趣所在。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并不简单,我们的创新是有风险的,是不一定会成功的。所以,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良好地创新帮助我们的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成为了摆在每一位初中语文老师面前的难题。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于这一问题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1重视对于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

要进行创新的前提是拥有良好的基础。只有在良好的基础之下,我们才能进行改变。所以我们首先就必须帮助学生掌握好基本的语文知识。首先是对于基础的字音、字形、文学常识等知识的积累。比如:在教授七年级鲁迅的《风筝》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多搜集资料,将鲁迅的一些资料进行集中整理,让学生进行课堂笔记的摘录,印在脑海中。这样,在日后学习鲁迅的相关文章的时候,就只需要进行简单浏览就可以了。其次是对于问题只是跌积累,每一篇文章都有相对应的体裁,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对于学生这一方面的知识的讲解。掌握好体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情感。所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2及时将新技术引入课堂

传统的语文教学没有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紧跟时展的步伐。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的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却一直没有将技术及时地引入课堂,这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没有真正发挥应有作用的一大主要原因。而现在我们就要学会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辅助我们的教学,帮助我们的学生理解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1将课文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生动展示

现在,我们可以将课文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将原本乏味的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对于课文内容进行更好地理解。进行展示之后,课文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就不只是简单的文字了,还是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等等。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对于我们的课文内容进行演示。

2.2运用多媒体进行相关作品的播放

如果只是一味的学习课文,学生可能很难深入理解文字背后的意义。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与我们课文内容有关的作品进行播放。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等等,从而加强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另外,我们还可以播放一些与语文相关的节目,帮助学生培养文化素质,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寓教于乐。

3注重加强对于学生语言表达、思维等能力的培养

我们每一个人进行语文的学了理解这个世界,还要让世界理解我们自己。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对于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平时,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也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我们点起一个同学让他说说自己的体会、感悟等等。然后,学生站起来却表达地不好,他们可能不是不知道,只是不会表达。所以,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应该学会去充当“导演”的角色,我们要为我们的学生铺设舞台,创设情境,让他们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样,学生不仅会敢说。也能表达出最好的效果。另外,老师也可以在班长组织一些辩论赛、演讲比赛,帮助学生客服心理障碍,避免以后因为不会表达而出现社交障碍。其次,是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人因为有思想而不同,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拥有自己的思维能力,拥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课堂上,我们需要对于学生的质疑给予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质疑的信心,从而让他们多动脑、多思考,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总而言之,新课改的实施对于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是一项挑战,它对于我们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提出了不小的难题。但是,我们要迎难而上,我们不能放弃,也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机械地教书,这样做的后果只是让学生的学习停留在浅层的识记层面,不能真正感悟到语文的魅力、语文的价值。我们要学会双管齐下,即帮助学生学好基本的知识,又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让他们不被这个迅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

参考文献

[1]姜燕宏,《浅析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学术期刊《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27期

[2]吴淑婧,《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新课改精神》,学术期刊《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14期

作者:吕文霞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兴国第五中学

第七篇: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学研究

摘要: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很多初中在教学上已经逐渐开始适应新的教学理念,采取新的教学方法。但是一些初中语文教学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对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是一门趣味十足的课程,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会使学生想要主动探索世界的奥秘,才会有可能将它学好。新课程改革正是要求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1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但是如今我国的很多初中在对新课程改革方面的理解上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在语文教学方面做得还不够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传统的教学方法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教师自古以来在我国的教育结构中都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必须听老师的安排,只能扮演被动的知识接收者的角色。如果学生对老师的教导的知识产生质疑,就会被认为是不尊师重道的行为。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使它与新课程改革中的要求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要求相违背,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改变。因此,我国的很多初中教师至今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讲解,整堂课都是如此。学生只能在下面被动听讲。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不能去质疑教师的知识。只是按照教师的上课要求去做,去回答初中语文教师提前设计好的问题,连答案都是教师制定好的唯一标准答案。这种情况下,学生不能够自己动脑思考,对于不理解的地方也只能得过且过。这种教学方式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导致学生很容易在上课时走神,学生在上课时对教师的讲解知识不感兴趣,心里的疑惑难以得到解答,最终对于知识的掌握不求甚解,这对初中生的语文知识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

1.2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内容难度过高,不符合学生的能力

初中语文的课本在内容的设计上有很多超出学生能力之处,一些文章的选择过于困难,超出了目前的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初中的语文课本中的很多的文言文和一些高难度的阅读等,都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困难,学生就会对语文学习灰心丧气,打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另外,初中课本的语文知识如果太难,很容易导致很多学生没有足够的毅力来好好学习语文知识,导致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够好,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也很难跟得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对于很多课本上的知识都不能深刻理解,总是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始终一知半解。因此,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就会失去热情,认为语文学习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甚至一些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升学的压力下产生放弃语文的想法,这也会严重阻碍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高,甚至影响学生的未来。

1.3很多初中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初中的语文学习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比较抽象,如何又快又好地学好语文是个大难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未能掌握一定的科学的学习语文的方法。这些学生看来,学习语文其实就是背课文,背各种古诗词。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说明学生对初中语文这门课程不够理解,理解十分片面,只是单纯为了满足我国的应试教育思想。新课改后,初中的语文考试中,死记硬背的题目所占据的分值一直在不断地下降,这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是很不利的。这些学生努力去背这些“必考内容”可以说是一种事倍功半的行为。对于初中语文学习的其他自主的方面,比如写作,很多学生一筹莫展,拿不到高分。

2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分析

2.1采用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近些年来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早就应该被淘汰。如果教师不能与时俱进,采用更加先进新颖、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方式,必然会阻碍学生对于初中语文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以下两点,第一,教师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优势,更好地来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利用这些多媒体辅助手段,初中教师可以有效拓展教学的范围,使其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师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学生开阔视野,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学习内容。其次,教师应因材施教,要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求,发掘不同学生的闪光点,按照学生的个性对其进行培养,增强学生对于语文,对于中国文学,乃至传统文化的兴趣。

2.2教师利用多种手段降低初中语文教学难度

初中的语文教材课本中的选入的很多课文过难,但是我们不能要求教材制定者进行改变,只能要求教师通过一些灵活的教学手段来降低初中语文教学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文言文时,会遇到很多生僻的字词,学生很难准确理解这些字词的意思。教师可以将这些古文字找出来,为其插入图片,从而加强学生对于课文中的知识的理解,巧妙地将枯燥的文字转变为丰富的图画内容,这样学生在看图片时心里就会有自己的理解,对文字所要表达的一些东西产生初步的了解,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理解文章的难度,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3教师要指引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很多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应该适当进行引导教学,鼓励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对其做出适当的指导。教师不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做出太过统一的规定,否则,教师不仅不能帮助自己的学生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反而很可能让学生彻底丧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去理解去体味这篇文章的深意,给学生介绍这篇文章的背景,引导学生去品味其中颇有深意的句子,等学生理解了整篇文章后,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

3总结

初中语文的新课程改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还可以激发学生想象,同时丰富教学内容。但在目前将新课程改革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去还有一些问题要解决,教师应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巧妙降低教学难度。

参考文献

[1]魏月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学周刊,2015,(02):131.

[2]立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小说的审美教学探微[J].淄博师专学报,2009,(02):39-42.

[3]王娟娟.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D].辽宁师范大学,2009.

作者:武忠德 单位:河北省沧县风化店乡望海寺中学

第八篇:初中语文教学少教多学思想应用策略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初中语文教学愈发地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其中,“少教多学”的教学思想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因为它给学生让出时间和空间,“少教”并不是不教,而是要“精细化地教、高质量地教”;“多学”并不是无序地学,无限制地延长时间学,而是主动地学、高效率地学。这样的思想是初中语文课堂更加具有生命力。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从多方面论述少教多学思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少教多学;应用策略

少教多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更注重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能力,需要一个具有活力的教学模式来完成。基于这样的情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少教多学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树立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对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具有很大帮助。那么我将针对初中语文教学,浅谈少教多学思想的应用策略。

1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一堂课的核心,为课堂教学奠定了主要的基调,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借助少教多学的思想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课堂不是为学生灌输各种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思考,了解知识的内涵。就以《再别康桥》的教学为例,这首现代诗表达了徐志摩对康桥无以言表的爱,一字一句无不流露出那份爱,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理论教学作为次要的部分,只是让学生了解在这首诗中具体运用了怎样的手法,为学生理解作品提供一个大致的方向。这时,教师应该适当地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进入其中挖掘,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理解作品的内涵与情感。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各自分工,有的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有的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在一来二去的探索中,学生们能够理解康桥对志摩来说,不是一所简单的学校,更是一个精神的寄托,那种情感不是单纯的爱或者恋,是复杂交织的梦,从而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创造更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树立了更科学的教学观念,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挖掘,理解作品的深意。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一旦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只会让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进一步失去学习的兴趣,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于是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学习。就以《孔乙己》的教学为例,在鲁迅笔下塑造了一个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落魄的知识分子在旧社会受到排挤而遭受的悲惨命运。有的学生在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并没有理解鲁迅写这样一篇文章是有怎样的用意或情感,只是学会几个生词。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前收集相关的资料,了解这篇文章的创造背景,以及鲁迅先生的写作态度。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高边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初步的学习之后用表演的形式将文章编排成精彩的课本剧,配合台词与动作,直接将孔乙己的人设形象表现在学生的眼前,面对这样直观的表现,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个小人物的悲惨遭遇。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投入到主动的学习中,而不是从教师的一字一句中获得知识,加深对文章的领悟与理解,获得深刻的启发。

3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点出了个人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并不是直接地将知识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捡拾,而是要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其个人去发现与领悟。于是在少教多学思想引导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就以《岳阳楼记》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表达了范仲淹“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感,很多时候学生不易理解为什么一篇写景的文章总会蕴含这样深刻的情感。于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充足的预习,比如让学生去了解有关岳阳楼的作品,让学生去见识在别人的笔下,岳阳楼又有着一番怎样的景象。而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重在领悟而不是识记,将自己放在文章中,想一想自己在当时的情境中又会有怎样的体会,从而了解范仲淹在那时那刻的感受。同时学生在课后要利用零碎时间实现基础知识的记忆,巩固知识结构,并且完善文章的深入理解与启示,提升学习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4创造有效的交流机会

少教多学的思想旨在引导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来领悟与思考,但是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对于一件事物没有客观的标准答案,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创造有效的交流机会,让学生了解别人心中的哈姆雷特是怎样的,从而在全新的角度用不一样的眼光来理解和欣赏文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桃花源记》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对于这篇文章有很多的看法,有的学生说陶渊明是有真实的经历,他发现了一个之前不被发现的桃花源,那里和平安详,而有的学生却说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地方,只是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一种向往。针对这样的矛盾,教师可以开展一次探究性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准备好多种的材料,通过组织语言与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发现桃花源中的小秘密,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这篇文章,体会其中的情感与内涵。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思考与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从多种角度来思考,了解不同视野的魅力,丰富自己的见解。

5结语

总而言之,少教多学的思想对于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能够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少教多学”教学思想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挖掘可用的教学资源,同时要关注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从奠定学生学习兴趣开始,综合各种教学手段,将课堂学习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训诂与初中语文教育的历史渊源及当代价值[J].闫淑惠.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02)

[2]让学生在文学之水上泛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生命化探究[J].于虎琴.中学教学参考,2010(01)

作者:王建忠 单位:河北省泊头市第二中学

第九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不断发展、认识快速形成的关键性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需要主动地开拓自己的视野,让自己看到更多的内容,这样学生的眼光才能够更加的开阔。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效果;语文课堂;教学理念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在初中教育中,语文占有了越来越大的比例,这促使更多教育工作者开始对初中语文教育投入较多的关注力度,看是探索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初中语文是三个主要课程之一,与学生日后的发展息息相关,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人士,以及专家学者们的关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对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师忽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语文是一种语言学科,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必须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而在大多数情况,当班级语文成绩有所下降时,大多数的语文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补课,如此一来,学生在语文成绩不理想的状况下,继续学习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会下降,导致抵抗心理产生,语文成绩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继续下降。另外,某些教师在给学生解答问题时耐心不够,打压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降低课堂的效率。

2.师生之间的交流不足

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的桥梁,语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大程度上是在课堂上,课后很少有时间交流,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的交流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个别教师在口音、语速上不当,就会给学生的听课和思考方面带来很多麻烦。再者,学生在课后不和教师交流,有的课上遗留的问题就会因此耽搁,问题越积累越多,最终导致学生成绩下滑。因此,学生与语文教师之间进行有效地沟通是十分重要的。

3.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当今一个思变的时代中,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创新能力尤为重要。语文是一个相对来说较为灵活的学科,答案并不是只有一个,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是相对而言较为容易的。但是,当前大多数学校注重学生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难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这是十分糟糕的。

三、关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打造新的语文课堂

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当有长远的目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时代,改变之前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打造一个全新的语文课堂。全新的语文课堂应当将教学的出发点放在“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课改的目标是为了让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发展,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在语文课堂上快乐成长。例如,教师可以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让学生变成主角,在教师讲授课程之前,由学生讲解,教师只负责点评。日前,有消息称北京小学生利用大数据来分析苏轼,个人认为在当今时代,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互联网技术,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2.构建轻松和谐的初中语文教学氛围

和谐的教学环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语文的热情,这是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措施,并且能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地位充分显示出来。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从语文学科和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的语文学习方案。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当注意采用激励制度来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的交流,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思维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不受约束,这样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师也应当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让自己的知识体系保持前卫,这也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与时俱进和理论联系现实的原则,这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保障。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组织能力以及文化程度都有要求,教师应当设计科学的教学环节,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来安排具体的内容。例如,教师在讲到鲁迅的文章时,不仅涉及文章的中心思想,更要谈到对现时代的中学生的意义。时代在变,中学生可能不能很好地理解上一辈人的感情,这时作为语文教师应当用自己的知识来还原上一辈所处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感到亲切感,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4.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公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把控课堂,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充当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再以小组为单位对课文进行探讨,最终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来发言,由学生完成课文的讲解。教师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只是组织和解答学生们最终解决不了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四、总结

在现代的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当从自身出发,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组织,构建一个轻松和谐的语文课堂,这对于提高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方海姣.浅谈现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J].才智,2017(22).

[2]梁瑞.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7(22).

[3]祁东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提高策略分析[J].才智,2017(24).

作者:曹丙红 单位:山东省新泰市实验中学

第十篇:初中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与建议

摘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语文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这种模式尽管已经被普遍应用,但仍旧处在初期的摸索阶段,在教学实践和实际的操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本文从目前的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合理的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语文教学;初中;小组合作学习

1前言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适应社会竞争和合作的需要,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小组学习模式也就应运而生。在学习语文时,以小组为单位,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体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那么,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运用这种学习模式,让其发挥最大的效用是本文所研究的问题。

2怎样进行小组学习

2.1合理分配小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组,每个组的人数控制在4-6人左右,不适宜太多也不要太少,每个组的组员的平均成绩,学习能力等应均衡。而小组成员的搭配应该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在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的意见以及平时表现来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的组长可以由小组成员来推选,但不要一个组一直由一个人来当组长,而是在组员们都熟悉后在轮换着当组长。在小组学习中,因为学生讨论的内容和感兴趣的方面不同,那么如果一直是一种固定的合作伙伴或者模式就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课堂实际对小组模式进行适当的改变,比如在对某问题进行学习时,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对象,进行角色扮演或者分角色朗读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2教师做好权衡,合理布置学习任务:因为当前针对新课改很多初中加强了对小组学习的重视力度,于是就出现了教师强制进行小组学习的现状。一些本来没有必要进行小组内学习的内容也要求进行小组学习,例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有些教师会对书中明确介绍了的石拱桥的优点及形状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是浪费时间和没有意义的讨论。教师应该做好权衡,哪些需要讨论哪些不需要应该在课前的教案中就想好,合理的布置学习任务。例如在进行《最后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谁是小说的主人公”这一问题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做到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当教师将学习任务布置下来的时候,小组长应该根据每个人所擅长的方面来进行分配,在最开始进行小组学习的时候,老师布置下任务后,还可以到每个小组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但教师也要注意,分配的任务难度不能过大,要让同学可以讨论解决,不能让同学产生厌学心理。2.3进行小组学习:进行小组学习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该做到课前的预习,根据小组成员预习后所反映的重难点,小组长应该进行汇总,然后汇报给老师,这样教师才能知道哪一块是学生普遍不理解的难点,在课上就可以对其进行重点讲解。其次,在课堂上,小组内的成员要督促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习,在讲到重难点的时候小组长要提醒组员,进行记录,不理解的内容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要由小组内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为大家讲解,并积极的向老师询问。最后在下课后,小组内要对这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讨论。组长要检测大家是否都掌握了这结课所学的知识。

3小组学习的优势

3.1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进行小组学习要求每一位组员都要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促进。这样,既可以让组员们在学习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又可以培养组员们的合作意识以及和别的小组进行竞争的竞争意识,可以为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基础,培养同学们适应社会的意识,进一步的适应社会。3.2学生的责任感有所提高:通过小组学习让组员认识到小组是一个整体,只有每一个人的学习成绩进步,小组才能进步。这样,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责任意识,和提升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可以对小组产生情感。3.3提升了自信心:小组学习就是要将大部分问题在小组内得到解决,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这样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小组成员就要自己进行讨论解决,这样就可以潜移默化的提高组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组员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也都有了一定的锻炼,相应的也就可以提高组员的自信心。

4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4.1没有明确的目标:现阶段还处在小组学习的初期阶段,一切还需要在实践教学中摸索,教师还没有对小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日常教学仍旧以照本宣科为主,只有在偶尔才让小组进行讨论,小组存在的作用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因为教师的不重视,导致学生也对小组学习不重视。使得小组教学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学习效率并没有得到提高。4.2没有进行科学的分组:进行合理的分组是小组学习的基础,而有的教师在没有仔细考虑的情况下就随意的进行了分组,或者放任学生进行自由组合,或者把成绩好的学生放到一个组把差的学生放到一个组,这样分组完全违背了小组学习的初衷。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也没有起到好的帮助。

5小结

小组学习有利有弊。只有真的将各个方面的因素都考虑到了进行的分组和学习,才是真正的发挥了小组存在的作用。比如在进行小组学习的时候,既要重视小组讨论,也要给每个组员自己思考的时间。不要一味的进行讨论,而是要在恰当的时机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要有价值,避免为了讨论而讨论的形式主义。小组学习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适宜的,具体要怎么做,要让小组解决哪一方面的问题,应该讨论多长时间,这都是老师应该考虑到的。教师要把握好这个界限。保证小组学习学出效果,真正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合作学习是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题,教师要成为引导人,而不是一言堂。通过合作学习,可以锻炼学生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竞争意识,进一步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未来真正的成为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锋.徐锋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师.2011(8):106-106.

[2]董春艳.如何保证初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的效率[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2(3):215-215.

[3]于劲松.浅析初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9):113.

作者:曹喜明 单位:吉林省农安县华家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