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毋庸置疑,阅读能力是初中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能力,与听力、口语表达和写作共同成为语文教学的四大技能。阅读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重要培养目标。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成为当务之急,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思考。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拓展阅读的氛围

在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设备以其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优势特征广为教师所推崇,成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在当今大数据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为数不少的初中学生通过网络渠道接触了不少文学作品。诚然,在新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臻成熟,给初中生的阅读提供了极大的平台便利,然而,让孩子们始终对阅读保持浓厚兴趣、掌握阅读的正确方法、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鉴于此,教师不妨以语文教材所学到的精读课文作为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子”,借助多媒体投影设备为初中学生们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时,为了更准确到位地教会学生朗读这篇散文,教师不妨以多媒体投影设备,播放《背影》的电视散文,使孩子们通过收看散文里的情景再现,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父子亲情,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对父子情深。孩子们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仿佛自己置身于作者当时的情境之中,对散文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更加认同,在朗读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人物角色,在一遍又一遍地朗读中即可感情真挚地将父亲对儿子无私地关怀,作者对父亲的种种牵挂表达出来。在学完教材的散文后,教师不妨“趁热打铁”,通过多媒体给孩子们呈现另一篇由朱自清创作的亲情散文——《儿女》,以此作为拓展课外阅读的素材。通过利用多媒体展示所呈现出的趣味化情境,使孩子们更有兴趣地朗读这篇与课内散文情感风貌一致的散文,通过仔细朗读,孩子们更能体会到这篇散文的亲切简明但又富有韵味,进而激发阅读灵感和兴趣。

二、教师加强阅读指导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唯有让孩子们正确地掌握阅读的方法,方能逐步培养阅读技能,提高阅读质量。教师在指导阅读时,首要培养学生认真刻苦阅读的态度。态度决定质量,在培养阅读技能中至为关键。从本质上看,阅读只不过是把书中的信息传达给大脑,再经由大脑展开创造性加工。换言之,阅读就是人同书本产生一种综合性效应的创造性脑力劳动。可见,唯有端正学生的态度,方能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地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洞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方能和阅读作品中的作者将心比心,有一个心灵的对话,使孩子们在头脑中对于所阅读的文本产生一种深刻的印象,并进一步地融会贯通,转变成自己的知识。例如,在阅读《论语》、《孟子》等先秦时期的文言文选段时,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势必遇到诸多困难。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首先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停顿,对于生字生词要注音,结合注释理解文段大致含义。再次阅读时,教师要加强对文言文实词、虚词含义的指导,对于孩子们不理解的字词含义可以首先让大家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可能的含义,接着揭晓答案,以便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当孩子们阅读数遍后,教师即可鼓励孩子们尝试将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对于学生们不会翻译的长难句,教师可以示范,教会学生们在阅读文言文时所要具备的翻译方法。在阅读课堂即将结束时,教师可预留朗读文言文并书面翻译成现代汉语的作业,以便巩固阅读效果,提高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可见,教师的指导要贯穿于学生阅读的始终,并且以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三、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正确阅读方法的养成有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保持,为了切实解决好“怎么读”的问题。教师可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创造性地提出各种阅读方法。例如,在学习一篇新课文前,鼓励学生默读,以便解决不会读的生字生词及其含义;在学习课文时,可以逐字逐句地精读,以便揣摩文章的写作脉络和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等;在教师讲解课文后,可选择大声朗读,以便巩固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课后复习时可采用略读法,主要用于回顾所学的课文。当然,在学完课文后书写心得体会和读书笔记也是阅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总之,教师在传授多种阅读方法时要不拘一格,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阅读水平恰当灵活地选用。

四、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改革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创设拓展阅读的氛围,加强阅读全过程的指导,并运用多种有益的阅读方法,以不断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富年.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9,3(14):123.

[2]李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探索[J].甘肃教育,2019,20(08):107.

[3]杨继平.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4(10):133.

作者:仙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