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小组互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思品课小组互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摘要:

在创新教育日益受重视的时代,只有掌握对思想品德课堂进行有效性教学的方法,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效果和成绩,才能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在新课程改革形式下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课堂;有效;创新教育;兴趣;习惯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达到教学的最优化,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追求和探索的目标。而具体如何做,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自觉参与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乐之”才能学好它。以下是我从教二十几年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认识,对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感想。

一、培养兴趣,促成目标的有效性

我们老师要上好每一节课,就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特性,尽量使课堂学习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相联系。只要学生觉得新鲜,就能点燃求知欲,产生疑问,积极思考寻求答案。当问题经过思考、讨论和交流,得到解决,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满足感,同时学习成绩也得到提升,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性。以下是我在教学活动中引发学生求知愿望的几点认识。

1.通过设问,引发好奇,产生兴趣。根据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几个问题,指导学生阅读,然后带着问题先进行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譬如:在上《发现自己的潜能》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崇拜的人,学生一下子来了精神,喜欢篮球的学生自然地提起了姚明、詹姆斯、科比等,喜欢唱歌的学生推出了李宇春、“超男”武艺、周杰伦……,接着,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让姚明去“快男”赛场上PK,让武艺去篮球界发展,结果如何呢?伴随着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使学生明白了“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不知不觉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本堂课的知识点,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整堂课大家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这样设问解疑情景的创设,造成某种悬念,引发好奇,从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2.列举具体事例,吸引注意,产生兴趣。对于思想品德课堂,大多数教师在上课时最常用的教学方法,经常是运用具体事例。老师举例或让学生列举身边的事例,把书本的知识同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例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上《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问题:“目前,一些中小学在校生失学,辍学问题还很严重”。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设问:“同学们,在你们的身边有这样的事吗?”各个小组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老师叫了一名学生,他说:“那是他同村的一个女孩,学习很好,但由于父母离异,母亲改嫁他乡,父亲离家出走等原因,只得中途辍学。”教室里特别安静,只见有的同学低着头,双手紧紧攥着,有的同学眼眶红红的,充满了同情。教师忙问:“同学们,怎么了?听完这个事例有何感想啊?”大家又举起了手,老师让平时最不爱发言的苏兰同学回答,她说:“老师、同学们,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生活,珍惜在课堂上的每一天。”接着其他同学也争着起来发言:“我们能坐在这里学习,应感到很幸福”“我们要多做工作,多宣传,帮助那些失学的孩子重返课堂”……这完全达到我预期的效果。下面的问题,不用我再讲了,学生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这就是结合实际事例,现身说法产生的效果。比我们老师凭空说教要好得多,也使他们觉得很亲切,很实在。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使他们迷上了思想品德课。

3.通过游戏、表演、学生展示等活动,积极参与,产生兴趣。把情景材料以游戏、表演展示等大家感兴趣的方式表演出来。让学生置身其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各方面能力,从而更真实地体验“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的乐趣。例如:笔者在听一节《丰富多样的情绪》公开课时,开课教师先让每小组表演“喜”“怒”“哀”“惧”的表情,然后挑选几位学生上台表演各种情绪,台下的学生负责出题。学生们兴奋不已,踊跃出题:“喜极而泣”“皮笑肉不笑”“恼羞成怒”等等,有的还设置了具体情境,如“假如你中了1000万”“心爱的东西被偷了”“考试考差了,回家如何面对父母”等,就这样,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认识到人的情绪是丰富多样的。让学生自己亲自参与体验,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诠释,教师再穿插进行理论讲述,帮助学生理解需要掌握的内容,加深了对本堂课所学内容的认识,自然而然地学习积极性和成绩也得到了提高。

二、指导学生学会独立自主阅读,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怎样教会学生阅读呢?首先让他们学会粗读。例如,《挫折》这一课,分两节,第一节人生难免有挫折,第二节挫折面前也从容,让学生看课题节题,提问1.有一首《阳光总在风雨后》中的风雨指什么?学生答:挫折。2.面对挫折时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学生答:坚强。3.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哪些?学生答:要对挫折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认识,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应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自我疏导等,如此,对本课就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其次是细读、精读。老师先给学生列出阅读提纲,让他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内容,在书本中找答案,做各种各样的标记。一段时间后,就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列出问题,写出本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如教学“学会调控情绪”时,先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小文的烦恼”,再思考并分组讨论一下问题:1.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2.小文的学习成绩为什么大起大落?3.小文与同学相处时为什么会产生误解?4.像小文这样的情绪有什么危害?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学会运用。这样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后,既提高了他们的独立阅读的能力,又为他们学习新课做了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自主阅读的安排是灵活的,有的内容学生较熟悉或易于独立掌握,就上自主阅读课,有时还穿插讨论,最后教师总结。

三、组织讨论,引导质疑,增强学生自觉参加的有效性

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时,还可要求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讨论、互帮互助,引导他们大胆产生质疑,进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新教材的每一课,都有“说一说”“议一议”“想一想”,老师们可根据这部分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再各组进行展示,也可以老师确定几个问题,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和展示,如,上“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几个问题:①为什么抵制不良诱惑?②怎样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③怎样正确抵制“黄、赌、毒”的诱惑?④怎样看待违法和犯罪的关系?这些问题有的小组学生能自行解决,有的小组要互相交流、讨论才能解决,各小组都进行着积极热烈的互动活动,在小组合作和辩论中解决心中的疑问,使他们掌握了与现实生活有关的法律知识,进而守法,取得良好的实效。

四、学会独立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都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分不开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养成预习习惯。任何一门学科,都注重预习的重要性,思想品德科也不例外,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堂效率将是事半功倍。第二,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思想品德学科主观题型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发散思维越发达,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越强。由于各种考试试题,千变万化,面对试题,要懂得审题,多问“为什么”,然后综合分析,得出答案。第三,养成复习习惯。学生学完每一课时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编制知识结构网络,久而久之,学生学会方法,养成习惯,对所学内容思路清晰,运用自如,就能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总之,二十多年的从教经验和实践使我深刻领会到,教学活动中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自觉认真地介入课堂学习活动,才能促使学生愉快的学习,获得新知识。所以要想增强教学实效,提高成绩,就必须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朝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作者:黄美珠 单位:福建省建瓯市东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