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及对策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及对策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1)家长教育理念有误区。

家长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促使下,错误的认为在幼儿园阶段提前让孩子认字、算数、学英语有助于孩子的未来学业发展。有些孩子在周末休息期间也都忙碌的穿梭在各种兴趣班之间。有些家长是想通过子女的发展来补偿自己人生的缺憾,还有些家长为了攀比孩子成绩,把孩子的未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设计安排,完全忽略了孩子的主观意愿和兴趣。加之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为了提高孩子的竞争力,家长认为超前学习小学课程有利于升入重点小学。这些家长教育理念中的误区是造成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重要推动因素。

(2)幼儿园办学宗旨不端正。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政府办园权利下放,一定数量的幼儿园转为民办,大量私立幼儿园兴办。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幼儿园违背办园宗旨,不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盲目开设许多小学内容的课程。以多收幼儿,获得高利益为目标的幼儿园,迎合幼儿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超前学习幼儿难以理解的内容。他们不考虑幼儿自身实际的接受能力,不计后果的揠苗助长。用成绩来满足家长的虚荣心,并作为资本向社会宣传、炫耀,以达到吸引新生和提高竞争力的目的。这种不良竞争引起的恶性循环助长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不正之风。

(3)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学前教育需要一支热爱幼儿和幼儿教育事业、专业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但是目前的学前教师师资队伍鱼目混杂,存有诸多问题。在这支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入职前没有接受相关幼儿教师专业培养。这些幼师缺乏基本的学前理论知识,专业素养不高。在从教过程中,不能建立正确的幼儿观,理性思考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他们难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很容易将小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带到幼儿园,致使幼儿园教学出现“小学化”倾向。还有一些教师,虽然他们接受过系统的幼儿教育学习和训练,但仅仅是把幼儿教师这一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没有学以致用,盲目跟从形势,加剧幼儿教育“小学化”。

二、解决策略

(1)转变家长观念,扶正社会舆论,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错误的家长幼儿教育观和误导性的社会舆论都会使学前教育发展受到制约。需要转变家长狭隘的教育观念,倡导正确的社会舆论来逐步改善学前教育“小学化”带来的不良影响。家长和社会都要学会尊重幼儿,了解幼儿的心理,遵循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要仅看见学前教育“小学化”带给孩子一时的利益,要考虑到幼儿长远的发展。要以幼儿园为主阵地,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普及科学的育儿观,明确幼儿教育的作用。淡化对幼儿教育的功利心,以科学的教育态度看待幼儿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性格及习惯,普及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从而逐步改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2)端正幼儿园办园目的,加强教师准入机制,提高办园质量。

幼儿园要端正办园目的,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游戏活动来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园要根据实际情况健全教师准入制度,严格招聘幼儿教师,提高办园质量。对于在职的幼儿教师,要定期进行培训来更新其教育观念。幼儿园可开展一系列专业性比赛及活动来促进幼儿教师知识技能的学习,组织科研活动来增强幼师科研能力来积极应对学前教育改革。

(3)遵循教育规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消除学前教育“小学化”不等同于忽视幼小衔接问题,而是强调幼儿不应该以上小学为目的而在幼儿园阶段超前学习小学课程。入小学准备并非只限于知识上的准备。当前国际流行的入学准备教育包括五个大的领域: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情绪和社会性、认知和一般知识、语言发展、学习方式。可见,单纯从知识储备方面进行准备并不能使幼儿完全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对于快要升入小学的幼儿,幼儿园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教育。为了使幼儿对小学生活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可利用讲解或参观小学的方式来实现。在日常的游戏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性和集体感。

(4)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强化教育部门管理职责。

具体而言,政府及教育相关部门应制定法规严格规范小学入学制度,禁止小学组织选拔性考试。提高各类小学的教育质量,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逐渐消除择校之风,彻底贯彻就近入学。严格监管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作息时间等方面是否按照章程履行。对于违反相应规定的幼儿园及小学给予处罚。相关教育部门同时在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幼儿园开办条件,幼儿自身权益保障上给予保障和监管。

作者:王满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