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源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资源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在音乐教学中应用数字资源,不仅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也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艺术素养。因而,将音乐数字资源应用于歌曲、民乐、管弦乐等音乐课堂教学中,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

关键词:

数字资源;应用;音乐教学

数字资源具有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1]数字资源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是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媒体技术,呈现给学生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更生动、更真实、更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它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一、数字资源在歌曲教学中的应用

(一)网络资源与自己动手搜集、录制、编辑、视频等资源兼用

在传统的歌曲教学中,教师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解决重难点问题,而教师应用数字资源,根据需要对有关的教学素材进行剪辑或格式的转换,则课堂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例如在学习初三上册歌曲《感恩的心》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就是让学生通过平常生活的小事,了解爱的力量和含义,学会感恩。学生不易理解本课的意义,也很难深刻体会其中的情感。教师应用网络资源下载了《当你老了》《父亲》《隐形的翅膀》等一些感恩歌曲的视频,选择其中一些片段进行播放。接着再播放之前搜集、录制的关于我校艺术团的学生和本地慈济医院护士们共同表演的手语舞蹈《感恩的心》,和他们工作中的一些动人画面,这些视频材料显示的画面和故事情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动万分、心潮澎湃,心灵受到了一次洗涤。学生一下就明白了这一单元“感恩”的主题,并深刻体会到其中的深意。

(二)方便快捷的手机蓝牙数字资源的应用

在课堂上利用“蓝牙”技术,随时连接设备传输数据播放音乐,方便学生听、唱音乐,使课堂教学更加迅速高效。在学习歌曲《青藏高原》一课时,利用“蓝牙”技术,随时连接,让学生听赏歌唱家李娜、韩红、才旦卓玛不同版本的MV,将西藏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山脉连绵的景色呈现出来,学生很有感触地了解到西藏的地大物博、别致风景。同时,也了解了藏族歌曲音域宽广,节奏节拍自由,旋律起伏较大,悠长高亢,富有高原特色的特点。于是,学生争相模仿高音的唱法:有的学生要求演唱《青藏高原》的姐妹篇歌曲《天路》,教师又即时打开手机连接蓝牙音箱,利用数字资源随即播放歌曲《天路》,学生利用蓝牙话筒演唱,此时,课堂上就像在开一个小型的演唱会,气氛活跃。学生很自然、大方的表达出来,对歌曲中的景和人的情感自然流露,引起共鸣。

二、数字资源在听赏传统民乐教学中的应用

在传统民乐欣赏课教学中,让学生多次聆听主题音乐、演唱主题音乐、表现主题音乐、记忆主题音乐等尤为重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主题音乐所反映的画面与听唱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充分应用数字资源为欣赏环节增添流动的画面,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听觉冲击。

(一)搜集、录制、积累本土音乐,制作成音乐资源并进行应用

在本校艺术节活动中,设有器乐、歌唱、舞蹈、小品等项目比赛,其中器乐类有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比赛,教师对此进行搜集录制。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八音和鸣》一课教学中,先让学生聆听民族乐器独奏名曲以及乐器音色的听辨练习,达到对学生之前所学知识的巩固。接着,让学生聆听一段《赛马》《瑶族舞曲》《战台风》等民乐合奏的主题音乐片段,然后出示预先准备的获奖学生演奏二胡、琵琶、古筝、扬琴的图片,让学生判断乐曲是由图片上哪些乐器主奏的?学生不但感觉不到枯燥无趣,而且对主题音乐还能熟练哼唱出来,并且喜欢上民乐演奏,有的学生还想去学习一门乐器。再如,乡土畲歌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教学传统民乐欣赏课时,恰当应用畲族音乐《白茶魂》《投叉》《啊比鲁》《畲山茶歌》等以上这些自己动手录制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充分体会其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感受畲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及艺术魅力。实践证明,这些数字资源新颖实用,又可随时更新,很受学生的欢迎。

(二)数字资源二次编辑的应用

有些民乐作品内容较多、播放时间较长,重点乐句、片段的聆听很难一步定位。为避免因定位不准确而反复拖动,浪费时间。因而利用音频剪辑功能,准确截取出需要的音乐片段,加入淡入淡出效果,使音乐播放更加自然顺畅。如欣赏《梁祝》时,将该资源中的爱情主题、同窗共读、长亭惜别、楼台会、化蝶等教学需要的重点乐句、片段预先截取处理保存,在上课时需要哪个片段,直接打开即可。如介绍乐队与乐器同时,既可让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又可让学生听到乐器的音色,还可以看到乐器的形状和演奏方法,可谓一举多得,既节省很多时间又直观生动。

三、数字资源在听赏西洋管弦乐作品中的应用

在西洋管弦乐作品的教学中数字资源结合多媒体的应用,不仅让学生感知管弦乐队的合奏带给人的情绪体验和音响的震撼,还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一)利用数字资源搜集现代流行的管弦乐作品灵活应用

例如,CCTV-音乐厅的佳曲有约、中国网络电视等音乐频道,都是听赏西洋管弦乐作品的好资源;还有一些相对而言为大众喜闻悦见的现代交响乐作品,如管弦乐曲《野蜂飞舞》、还有马克西姆、郎朗等在原来古典版本上重新演绎的不同版本的《野蜂飞舞》。在听赏教学课中教师加以应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拓展视野,使学生从音乐的旋律、音色、节奏等方面去领略音乐的情绪美、意境美。为给学生补充拓展还可选择当代流行的交响乐作品,如台北爱乐管弦乐团演奏的《外婆的澎湖湾》、中央交响乐团演奏的《红色娘子军》等。学生通过大量的现、当代流行的管弦乐作品的听赏,很快就听出“形”来,并能大胆、自信地与同学交流,从而使之形成自己对管弦乐的整体认知。

(二)学生完成作业时对数字资源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初三上册《七彩管弦(五)》这一单元时,课前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分小组完成,组内成员全体合作,有策划、有操作、有解说,让学生分成小组,上网下载有关素材,用音乐软件制作课件。第一组的任务是了解交响诗《沃尔塔瓦河》,要求搜索了解作者的相关背景,了解交响诗套曲的有关知识,下载沃尔塔瓦河的视频风光图片;第二组了解管弦乐曲《阿尼特拉舞曲》;第三组了解《大海与辛巴德的船》;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各种途径获取资源,再与同学协作,应用数字资源来处理、分析。上课时请每组代表上台展示课件并讲解,这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他们无穷的想象力,又能进一步培养初中学生欣赏交响音乐的兴趣,提升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总之,音乐课堂教学应用数字资源,是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有益尝试。[2]应用数字媒体资源教学,激发了学生的自身音乐潜能,给学生带来美好的享受,充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弥补音乐教材的局限,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3]

参考文献:

[1]王艳香.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5).

[2]李朦.浅谈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改变高师音乐教学[J].华章,2011(1).

[3]任春霞.新课标下对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探讨[J].新校园,2014(10).

作者:黄晓洁 单位:福鼎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