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养成教育论文

人文素质养成教育论文

一、文理融合是教育的本质规律

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中国的教育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三皇五帝一直到清朝末年,可以称为人文阶段,这一时期很重视人文教育,以传统文化为主,简称以文为主的时代。到了19世纪末,中国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显露无疑。第二阶段,自科举废除至新中国成立初期(1905———1950年左右),是古今中外文理大融合的时代,简称文理融合时代。这是一个大师辈出、成群而来的时代。以西南联大为代表,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至今没有被超越。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基础可以说是西南联大那一代人打下的。第三阶段,自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末(1953———1990年左右),中国的教育模式是以理为主的时代,这是一个大发展但没有大创新的时代。第二、三阶段我们引进了西方的教育,特别是科学技术教育体系,引进、移植得非常成功,对改变中国的面貌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留下了重理轻文的遗憾。第四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1990—),这是一个回归文理融合时代,就是把前三阶段教育的缺失加以整合,把优点集中起来,形成一个科学和人文整合的新的教育阶段。纵观5000年的教育史,中国的教育模式走出了一个巨大的“之”字形,即经历了一个“正-反-合”的哲学过程。在科学史上,凡是做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没有一个不是文理兼通的人物,比如笛卡尔、牛顿、高斯、爱因斯坦、希尔伯特等,这些人都非常爱好文学,有的对诗歌、音乐都有极深的造诣,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具有极高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他们的创造性成果也都闪烁着美的光辉。所以,没有深厚的文化素质、人文底蕴是很难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爱因斯坦于1952年10月5日发表于《纽约时报》的文章阐述了他的教育观点:“只教授一门专业知识是不够得的。因为如此学者只会变成一台有用的机器,而非具备完整的人格。学者必须德才兼备,与美善为邻。徒有专业知识,只不过像一头训练有素的狗,而非仁人君子。学者必须了解人类的渴望、理想以及痛苦,这样才能在群体与社会当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这些宝贵经验,只能在与老师日夕亲炙时学到,并且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文理兼通的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在总结自己的《研学之乐》中说:“西方文艺复兴的一个重要反思就是复古,重新接受希腊文化真与美不可分割的观点。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和感情是极为充沛的,古人的人文情怀厚如高山、深如大海。若今人能够回复古人的境界,在科学上创新当非难事。”

二、文理融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在笔者教授的专业课中有人文训练的任务,包括二项内容:一是从专业课中体悟自然科学的真与美,二是从专业课中体悟人生宇宙的道理。每一章上完之后,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中都有这样的训练。科学与人文本是一体两面,没有天然的分界。以物观物是科学,即人站在局外观察物质世界的组成、结构、特征和运动规律就是科学;以人观物就是人文,即人在局内观察物质世界对人的利害关系,或者人以超然的诗意欣赏、学习、效法物质世界的道就是人文。《老子》一书的全部智慧可以概括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圣贤智慧都是从自然世界中悟出来的,此乃人文训练的哲学依据。美国高等教育家弗莱克斯纳认为:“所谓人文学科,不仅是指传统的人文学科,还包括深奥的科学知识本身所固有的人文价值。”苏州科技学院宣传部部长宫向阳认为:“教师能够并善于将专业学科知识中蕴藏的价值理念、科学思维和人文精神通过教学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感同身受,构建其人生信念的科学理性的基石。”杨叔子院士在《素质教育: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思想一大硕果》一文中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内涵、意义和路径,路径之一就是“结合专业课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笔者的人文训练模式正是践行杨院士的素质教育理念———“在自然科学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合人文教育、德育教育和通识教育。”所以,在理工课程中培养人文素质不仅有理论依据,而且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人文训练的原则、方法和意义

以笔者主讲的生物化学和免疫学为例,人文训练的总原则是:要求学生从生物化学或者免疫学中提炼出一种概念、逻辑或规律,可以上升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入人的心灵、思想、伦理道德、精神境界、社会生活的层次。从生物化学或者免疫学中体悟自然科学的真与美,体悟人生宇宙的道理,净化心灵、提高精神境界,并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教学生做人的道理,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王德峰教授认为:“应当充分理解任何专业教育,只要是教育,其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活动。一切知识最深刻的基础总是思想和智慧。在这里,我们无疑可以看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一致性。”笔者总结了自己从教十余年来对教育的思考,特别是近四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建立了“知识、思维、人文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在自然科学课程中、在理工课堂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哲学来源于各门具体科学又高于具体科学,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哲学就是关于思维拐弯的智慧之学,思维能拐弯就没有接受不了的新知识。中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开始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在大学里继续学习,有良好的哲学基础,因此,用哲学辅助教学在实践上也是可行的。以讲授专业知识为主,辅以文史哲知识,文理结合、以文解理、以哲释理,把哲学的普遍性原理与具体知识相结合,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普遍性原理中加进具体丰富的个性知识材料,让学生形成有机的知识结构。总之,“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利用一切可用的手段和方法使教学过程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从知识层面上升到思维层面,进入到人文哲学层次,使学生感觉专业知识是如此的具体形象,知识就是生活,知识离自己如此之近,和自己关系如此密切,学习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一种快乐和享受。从自然科学的某个具体专业知识点出发,切入到人文学科、价值领域,体悟自然科学的真与美,体悟宇宙的奥秘,体悟人生的智慧和道理。人文科学是理工课程的味精和维生素,不能缺少。专家认为,一个好老师还应该是一个调味大师,营养丰富的菜肴如果不是色香味俱全,也难以引诱食欲;同样的,有用的知识如果不能以生动、活泼、有趣形式传授,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因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者范黎波认为:“中国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仍然是考试和学分导向,而非能力与素质导向。一言以蔽之,学业、就业、立业是严重脱节的。学业起步时,学生找不到合适的以兴趣和能力为导向的启蒙老师;结业后,从事与自己大学专业不相符的行业,干非所学;从高等教育过程看,现在大学没有建立起学者、学生、企业家共享的知识平台,理论和实践是两张皮,有的理论甚至就是‘简单的实践问题复杂化’。更严重的是大学没有营造一个科学工程和人文艺术交流的平台,导致科学家、艺术家和文学家等各用自己的学术语言解释问题,科学家缺乏想象力、艺术家缺乏创造力,学生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得不到艺术的熏陶。”本教学模式摒弃闭卷考试、放弃学分导向,选择兴趣、能力、素质导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得到艺术的熏陶。

四、学生人文训练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有关人文训练的实例,限于篇幅,选择两例。

(一)从人体的物质循环看“天人合一”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根据系统论原理,开放的系统总是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这就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人之初,受精卵”,人的生命从受精卵开始就一刻不停地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从受精卵开始到胎儿的生命发育过程是与母体之间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出生之后,直接与自然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自然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千真万确,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观点。生物体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维持其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据估算,一个人(以60岁计算)在一生中与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相当于60000kg水、10000kg糖、600kg蛋白质、1000kg脂类。“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这是生命的自然法则,不是佛教戒律所能禁止的。人只要活着,终其一生,每天都要摄取,向大自然借贷一部分物质,同时通过排泄每天向大自然返还一部分物质。假定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5岁,平均体重为60公斤,那么大自然就有如此多的物质在如此长的时间以你的生命形式存在。只有死后才彻底返还大自然,偿清这笔债务。死后尸体火葬,C、H、O、N等轻元素化为二氧化碳、水蒸汽、二氧化氮等气体返回大气,P、S、Na、K、Ca、Mg等重元素化为骨灰返回土壤。死后土葬、天葬,尸体腐化,组成人体的元素同样以上述两种方式回归大自然,只是过程漫长一些而已。这就是中国人的人生观:入土为安、叶落归根、与天地同在、和宇宙一体。这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从科学的角度、从人体物质循环的角度看到的“天人合一”。

(二)核酸的人文启示

核酸是四大物质(糖、脂、蛋白、核酸)中唯一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生物大分子,核酸在自我复制过程中,若发现有错误会自行校正修复。修复完毕之后再进入下一个阶段。我们在这里把DNA比作党中央,若DNA的复制过程出了差错,也就是党中央的方针出了差错,若中央的错误方针到了地方,地方政府会错误地执行;倘若中央有自我监督的意识,发现自己执政过程中的错误,并予以纠正,然后再施行正确的方针,这对人民群众来说就是福祉。如果DNA能纠正复制过程中的差错,就能使后面的转录与翻译正常进行,减少了细胞受到伤害的几率。这个道理不论对细胞或者分子来说,还是对于一个领导集体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宜从中汲取训诫和思考。核酸是生命遗传物质携带者,掌握着生命体中各种重要的信息。经过亿万年的自然选择,生物体形成了以核酸为中心的遗传规律,即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有的物种都是在继承上一代基础上再通过自身的不断改变,经过漫长的进化演变而来。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所有的生物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这看似偶然的推论其实是必然的结果。从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中可以看出,当一个朝代处于崩溃边缘的时候,势必有新的力量来终结它,制定新规则,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所以,生活中不要抱怨种种不平,抓住偶然的机遇就会获得必然的成功。遗传是必然的,变异是偶然的。一个物种总是继承上一代的遗传信息,学会生存的本领。同时,在自己的这一代,如果遇到自然环境的变化,会突变以适应环境而求得生存。社会历史的运动规律是在遗传和变异中演绎展开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总是反复强调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社会不能凭空发展,是在现有的自然空间、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上发展的,这就是继承、遗传、稳定。但是,当社会某些利益集团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阻碍社会的公平公正与和谐发展时,就需要改革。每个人、每个组织、每个团体机构总是追求自己的利益,所以马克思才说:“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是在其上一代人为我们创造的社会物质基础上生存的,同时又为下一代人的生存创造物质基础。”所以,马克思又说:“历史不过是人们追求自己利益的活动过程而已”。

五、学生的收获与体会

学生方小明说:“在‘知识、思维、人文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中,三项训练是一个有机整体,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知识训练是基础,思维训练、人文训练是延伸;基本知识理论不弄懂吃透,后两项训练无法顺利展开。反过来,当理解知识遇到困难时,借用思维训练和人文训练可以轻易突破学习障碍。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学生苏寒剑说:“人文训练是加强版的知识训练和思维训练,是本次教改的升华”。让学生在更高的层次看待免疫学知识理论,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通过此项训练,学生从免疫学中体悟自然科学的真与美,体悟人生宇宙的道理,体悟老子的绝世智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训练中,学生反思自己、班级、院系、学校、社会、国家、民族、世界、天地,真是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经过此项训练,学生净化心灵,升华精神,将会成为有理想、有责任、脚踏实地的人。学生余鑫辉说:“我们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为了适应社会的竞争,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在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拥有一席之地。知识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人文思想应该始终贯彻于教学的每一环节。人文训练的灵魂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思考。将知识与哲学等社会科学联系在一起,从自然科学的学习中领悟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内涵和精华。人文训练的过程就是对历史、对人生的思考,在不断的思考中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拓宽我们的视野,增进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学生张进说:”应该在所有科目上采用这种新的教育方法,最终能改变中国的教育现状。知识训练让我把知识记得更牢、理解更深。思维训练让我把知识学活了,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学而不思则罔’,思考对于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这个环节能教会人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生活。人文训练让我悟出了许多平时不能明白的人生道理,也看透了人生的本质,老师的评语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让我透彻地领悟人生哲理。通过这学期的课改体验,我体会到全新的教学方式所散发的巨大魅力,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所以,我希望学校能推广和实施这种先进的教学方式,融入到各个院系、各门学科,让更多的人受益。“

六、结语

总之,文理结合是教育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在自然科学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合人文教育、德育教育和通识教育,不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实践的可行性;以文解理、以哲释理,创新思维、学习轻松;以理载文、以理带文,提升人文素质修养,传承传统文化。笔者的教学实践就是对这一理念的探索和尝试。正如王德峰教授所说:”通识教育的探索任务艰巨,它意味着要在课程中寻找一种思想传承的途径,以便对专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形成一种范式渗透作用。“随着 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大教育观的确立,人们已认识到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具有时代特征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教育,必有助于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丁洪波 胡申才 曾万勇 单位:武汉轻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