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用

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用

摘要: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以信息技术作为主导的全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教学以及学习等都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现行课程标准积极倡导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来展示教学内容,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使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探索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学科,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地培养和提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当今信息时代,我们必须努力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那么,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以下是我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得出的一些见解。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创造了一种新的教学情境,教学模式将由以教师教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研究和交流讨论为主。数学作为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其概念高度抽象,数学语言科学简洁,逻辑体系严密。这使得大量学生对数学产生恐惧,难以真正理解数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也会渐渐失去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因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关键是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趣味性强、功能强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优势,要以学科特色为立足点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比如,在三年级几何《圆》的教学课程中,我一开始就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了一套马车的展示画面,让学生快速进入本课程的教学场景。马车的轮子有正方形、正多边形和圆形等,这时,当学生看到它的时候,他们感到非常亲切熟悉,这样学生就能直观地理解到为什么轮子必须是圆的。通过信息技术方式设置的情景,自然地就把学生带入了这节课的学习当中,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动力和强烈的探索热情。学生就能怀着对于探索新知识的渴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圆》这一课的学习之中。

二、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空间

数字化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在数字化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许多难以用语言或文字表达的抽象概念具体化、可视化,通过信息技术的动态显示、数字与图形的结合,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有兴趣、有动力去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思考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地交流、讨论,给他们提问和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讲解的过程当中,改变了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例如,图形的面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不易理解的内容。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先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复习平面图形,在长方形的花坛中,怎样计算面积呢?用一平方米大小的面积和长方形花坛比,看有多少个一平方米,若不够一平方米就用一平方分米,若不够一平方分米就用一平方厘米。用面积单位去量,这样就让同学们具体感知面积就是指这个图形所占地的大小。复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像平行四边形这样的两边不成直角的图形怎样用面积单位的图形去量呢?根据教材提示,不满单位面积的都按一半计算,通过信息技术直观呈现平行四边形数单位面积的方法,暗示这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发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同学们通过操作,把平行四边形形转化成长方形,然后找出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同学们虽然用转化方法找到了他们之间的联系,但要把这个过程完整的叙述、呈现出来还需要信息技术帮忙。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标识高、底,利用信息技术用不同的颜色显示高和底,再把平行四边形切割,拼成长方形,利用信息技术使全班同学清楚的看到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然后,比较现在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同学们通过比较屏幕呈现的平行四边形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比较,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一样,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一样。这样很顺利的推导出平行四边形行的面积计算方法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一样,是底乘高。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呈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概念、面积的计算方法比到实地测量、计算好多了。这样节约了时间,增强了感性认识,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生活中接触的面积知识转化成为理论知识。

三、利用信息技术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的思维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条件,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要充分鼓励学生大胆的判断和合理的猜测,让学生能够学会对问题进行推导、拓展,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对于我们教师,既要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要充分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来传递知识,采取可视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感性认知,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材料。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器、计算机等现代教学工具,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参与。通过观察、实验、发现、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主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磨练提升自己,提高了创新思维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吸收数学知识。学生能达到传统教学方式所不能达到的学习效果,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都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而且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也得到了有效地培养。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此外,通过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和环境的观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时代的潮流,正改变着我国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和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达到教与学互补的目的。学生还可以通过互动学习来进行探索、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互相结合,让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生动,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建武.对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06).

作者:吴秀琼 单位:重庆市巫山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