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信息技术教学浅论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课改信息技术教学浅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课改信息技术教学浅论

摘要:

本文从新课程新理念入手,用教学实例在师生平等、教学随机而动、教师角色转变、创设交流空间等方面阐述“互动式”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互动;平等;角色;空间

课堂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过程中,“互动”这一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互动式”课堂教学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很好地做到“互动式”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课堂应以师生“平等”的方式进行

传统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已。传统信息课堂教学往往不注重学生文化素养培养,而把教师仅看成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转变以自己为权威的观念。将学生看做理性的人,理解与尊重学生,与学生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应该以“平等”的方式进行,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生学习的助手和引路人。让学生进入平等的对话氛围中,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这是“互动式”教学的前提条件。互动过程中,对同一个任务或同一个问题,学生常常有不同理解,有时学生的理解是对立的,甚至是教师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此时教师应放弃“权威”的表决权,避免终止对话。及时抓住理解的不同,让真知在分析辩论中展现。如教学《探究操作系统》这节课时,因为教材中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XP,所以当我正说得兴起时,学生举手要求发言,于是请该学生起来发言,该学生说道:现在是2015年了,WindowsXP都要淘汰了,我家里电脑用的是Windows7,你教这个给我们也没有用。当时我听完其实内心是尴尬的,但是我带头为他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这种精神鼓掌,并让其他学生即兴发言展开对话,同时因势利导地指出虽然现在windowsXP系统过时了,但是系统具有共通性,学好了WindowsXP,windows7就会容易上手。体现信息技术课堂不是一言堂,让学生在平等氛围中成长。

二、课堂教学要随机而动

有的教师备课时喜欢设计好话题,让课堂教学顺着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走下去,这样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同的学生对同一节课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预先设定固定模式,应有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师生即兴发挥,超越预先制定好的模式。也就是说教师可以不受教材、课本、课时的限制灵活授课。如上《话说信息技术应用》这节课时,“活动背景”里的“图1-1”有四幅图,学生看了第一幅图“苹果公司推出首款平板电脑”时立马开始讨论起来,讨论内容是乔布斯和苹果系列手机。我一看学生对乔布斯与他的苹果如此感兴趣,于是把教案与课本放在一边,和学生说起乔布斯的生平和他的苹果手机的发展史,同时引申到中国的华为,增强学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光介绍这些就花去了整节课时间,完全超出了我预先设定的范围,但是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很多学生喜欢上了信息课,为以后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课后还有学生专门找我说:“我很喜欢手机类知识,这节课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并且感触良多,同时希望以后多上些这样的课。”所以我决定以后上课不再限定课堂范围,随机应变。这样大大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气氛空前活跃。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积极。有的教师可能认为上课可以随时互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课堂上的互动并不是随性而为的,不仅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起到反作用,教师必须抓住互动契机,适时互动。如遇到学生思维不清晰或者学生反映某个问题时,就要及时把握。如上《构筑信息安全屏障》这节课时,提到聊天工具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这时有学生马上反应到QQ,说QQ上的信息很多都是骗人的,说明某些学生有过受骗经历,于是顺着学生的思路让该学生把自己的经历说给大家听,我利用这位同学的经历列举了很多学生受骗的新闻,让学生明白要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做好个人信息及资料的安全保密工作。注意防范网络上的不良分子,不要单独外出见网友。我就是利用这个契机以身边同学的实例给学生上了一节安全教育课。比平常给学生专门上安全教育课要有效果得多。只有在教学中把握契机适时互动,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信息技术教学中,人们容易走入“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对着教材照本宣科;然后学生照着做,两者都成了书本的奴隶。而“互动式”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管。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就像十字路口川流不息的车流,如果没有了红绿灯的指挥引导,就会左冲右突,发生事故。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组织者”、“引导者”这一角色,既要让车辆川流不息,又不让它发生事故。这样“互动式”教学就有了保障。我十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方法,变“配角”为“主角”。尽量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自主学习、自我展示的机会,我只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如教学《感受电子表格魅力》这节课时先让学生看书本内容,并设计了这样一串问题:1.电子表格的由来?2.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后,可以进行哪些计算?3.怎样进行数据排序?4.如何建立图表及打印电子表格?学生在这串问题的刺激下很乐意去探讨,我把自己当做学生,让他们提问,小老师们的劲头更大了,一堂课就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度过了。用多种手段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引导的目的就达到了。正如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所说的:“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

四、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互动交流空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独立思考,又要合作交流,所以教师上课时要预留部分时间给学生用于交流。课堂交流形式可以是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也可以是师生交流。交流内容让学生自己掌握。有些学生其实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但是由于性格内向不敢在课堂上表达,这时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能更广泛地收集到更多学生的意见,以此调整课堂教学模式适应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学习。交流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帮助,同样的操作任务不同学生掌握的步骤不同,同学间的交流恰好把各自不懂的地方互相补充完整,使大家都能完整掌握整体操作流程。而且不同学生的理解不同,有的学生理解更深刻,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就使完成任务的时间缩短了,课堂效率高了,教师教得也轻松。这是个双赢的结果。“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互动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体现自我,成长为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合作精神的新世纪学生。让我们在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观下,运用更好的教学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实现课堂师生互动的新境界。

作者:江海文 单位:狮城中学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信息技术.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