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非智力因素培养

信息技术教学非智力因素培养

摘要: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普及,关于信息技术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信息化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将学习意志渗透到教学中则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掌握学习及运用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学习意志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指导纲要》将整个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操作、情感三个领域,情感领域包括动机、兴趣、思维、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把情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是现代教学对培养健全人格的迫切需要,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一环,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由之路。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兴趣、思维、意志等情感领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端正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以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让学生明白未来社会是高科技、信息化的社会,人类必须具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计算机的现实意义,开拓了思想境界。在学习中调用辅助软件,使学生看到五彩缤纷的动画画面,听到优美动听的音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学生个个思维活跃、情绪高涨,对学习计算机产生了兴趣,正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有了成功的信心,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愿望。

2.保持兴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学生开始接触计算机时,往往容易被它那神奇的功能所吸引,很容易产生兴趣。但是儿童的兴趣往往又是短暂的,而保持兴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那么,如何使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呢?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让学生体验到克服学习困难的“精神满足感”,营造生动活泼、乐观愉快的课堂气氛。如:学习“Windows画笔”时,在掌握了基本操作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绘画创作,这种活泼愉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自始至终对学习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低年级的指法训练中,教师要创设愉快的情境来保持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操作时,可播放典雅悠扬的乐曲,让学生随着轻缓流畅的音乐去敲击键盘,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整个身心都沉浸在怡然平和的美妙境界之中,避免了机械训练的乏味心理,从而使学生保持了兴趣。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由此可见,兴趣和情感中蕴藏着求知、探索和开创新天地的巨大动力和生机。

3.强化兴趣是走向成功的阶梯

兴趣是成功的第一步,强化兴趣是走向成功的阶梯,但是,计算机的程序设计是抽象的思维活动,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之中,接踵而来的学习困难,会使学生学习的热情下降。此时,需要教师用热情、诚恳、耐心去循循善诱,及时唤起学生再探索的欲望,强化其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适时给予学生称赞和鼓励是强化兴趣十分有效的方法。

二、重在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事物本质,观察的深刻性集中表现在善于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只有平时加强了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才能不断提出问题,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创造性。

2.培养联想能力

联想好比搭桥引渡,能温故知新,在教学中,教师要精选例题讲解,使知识能够承前启后,合乎逻辑。这样才能引导扩大学生的思维。在用Log语言编辑时,海龟作图的方向,空间所处的位置,是学习的难点,教师应准备相应的练习,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逻辑表达大有好处。

3.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在计算机教学中,要求学生一题多编,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能使学生在一题多编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培养学生探索的能力。如:要求学生用几种不同的方法画一面红旗,在教师启发下,用全程定律、递归过程等多种方法画出了小旗。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学得灵活,知识掌握更全面。

三、把意志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

“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眼前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会表现出畏难情绪,此时,教师本身必须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以此感染学生,使其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以坚强的意志,踏实的作风,奋发向上去争取成功。实践证明:把意志培养寓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至关重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明确的目的、持久的兴趣、灵活的思维、坚强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所焕发出的情感力量是学好计算机的根本保证。

作者:魏平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二十三小学

参考文献:

[1]高芳.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

[2]米军燕.优化信息技术教学任务设计之我见[J].文理导航:中旬,2012.

[3]陈仁.探析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