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5篇)

第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激励政策应用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激励政策的应用的内涵理解

激励政策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不同的行业也有不同的激励政策,教学中的激励政策是指通过一些方式方法激发和鼓励学生,使学生从主观上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激发个体积极学习动机的途径或政策手段。激励政策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身体智力心理等各方面还处于发展阶段,采取积极鼓励正面的奖励教学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特长,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成长。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常见的激励政策有:课堂上对学生计算机的实时练习的表扬,分学习小组设立小组目标,课堂上的游戏学习比拼激励,建立作品激励展示平台,以及期末考试中的奖状奖励等等。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激励政策的应用策略

(一)重视信息技术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激励

分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背景下的重要学习模式之一,不仅适用于语数各科,对于信息技术课也十分适用,既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信息技术课中的有效激励方式。信息技术课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记录和展示各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有了展示,对学生,对各个小组来说也是激励,这也是有效激励政策应用过程的具体体现之处。各个小组的学习实行加分制,每次小组合作完成的项目进行累计加分,并每次课前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出来,让学生有成就感。例如,在课堂上分组合作进行文字输入大比武游戏,其规则是,共5道题,小组合作,共同商讨答案,保证每个组员都知道正确答案。老师随机找一名学生来回答,每组只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正确,小组加1分;错误,机会就要让给其他小组。最后的成绩制成一个表格展示出来,并累计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教学方式,而且在为小组争分的过程实际上在无形之中给了学生有效的激励,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标。

(二)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激励政策的个性化应用

操作性、实践性、探究性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独有特点,在课程的教学中就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来进行教学活动的设置。信息技术课堂应该是轻松活跃,教学的内容方式的多种多样的,同时,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是广泛的。在教学中的激励政策的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的应用。比如,在教学中加入游戏元素,如在讲键盘输入时,为了让学生更快的熟悉键盘,让学生玩打字游戏,然后让善于、爱好通过打字游戏来掌握键盘的使用的同学在老师的计算机上进行实时操作来给同学看,这无论对上来展示的同学还是在观看的学生,都无疑是一个大的激励。或者在学习演示文稿时,让学生利用PPT来设计一款小游戏———愤怒的小鸟等,再叫设计得好、对这方面有较大兴趣的学生通过课堂的屏幕演示给其他同学看,在看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技巧,对演示的同学又是一种激励奖励。

(三)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参与到教学激励政策的应用中

信息技术课基本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上课,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师端控制软件对某个学生的作品和操作实行屏幕广播,让全班同学都可以看见,也可以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这就有了一个有效的激励展示的平台,老师就要利用这个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参与到其中。例如,信息技术老师可以制作一个主题网站,包含学习资源,如自学任务卡,微视频,课后检测等内容,或者是动态的网站,同学们可以把作品上传到主题网站,其他学生可以对它进行评价,老师也可以对它进行点评。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这个平台当中,老师同学的评价、关注,不管是对是错,对学生都是巨大的激励。

作者:王红霞 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北园小学

第二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思索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转变传统观念,客观认识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是推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开设技术课程的重要意义,将信息技术教育理念上升到新的高度,支持、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完善信息技术教学设施,保证信息技术教学课时。此外,小学信息教师要从学科层面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改变过去那种以理论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加强基础信息技术知识理论教学,另一方面开展好实践教学,为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提供实践机会,还要做好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科目的整合,通过计算机在学生日常学习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更多计算机应用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如在借鉴其他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学校可以结合本校教学条件与教学特色,开发校本计算机教材,鼓励学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学习和活动。

二、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纪律一直是影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的特点,一个小小的纪律问题都可能会让整个课堂氛围发生很大变化甚至失控。如其他学生都在练习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却在偷偷地玩游戏,如果此时教师大声呵斥他,并对该学生采取罚站等惩罚措施,则一来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耽误练习时间;二来会恶化师生关系,这对课堂教学非常不利。此时,教师可以悄悄走到该学生身后,拍拍他的肩膀,或是小声地告诫他,这样既不会干扰其他学生练习,玩游戏的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时间内又会自觉遵守纪律,课后教师再与这位学生好好地谈一谈,并再次告诫他。这样的处理将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当然,为了创造良好的课堂纪律,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抽调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建设学生监管队伍,一来这部分学生可以帮助教师指导基础薄弱的学生,二来可以避免这部分学生因为掌握了学习内容而想玩游戏等扰乱课堂秩序的情况发生,同时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和课堂管理负担。

三、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现代教学形势下信息技术课程所普遍采用的主要学习方式,它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一系列的主动探究不断运用旧知学习新知。任务驱动教学改变了以往学生的被动学习,使得学生以主体身份展开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更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与运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因学生年龄小而全权包办代替,将书本知识细细咀嚼后再教授给学生,而是要精心地布置任务,巧设疑问,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在探究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如关于图文混排,我们可以让学生看一些报纸杂志等的编排,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为学校设计一个有图有文的宣传页,这样自然就可以引入图文混排这一知识点,再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生就会对这一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一系列富有创意与新意的作品,真正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这正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四、巧用网络,让学生瞭望校园以外的瑰丽世界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无论是对于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来说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杜绝学生接触网络的做法并不可取,堵不如疏,我们更应该巧用网络,让学生通过网络探索校园之外的瑰丽世界,认识真善美,摒弃生活与网络中的假恶丑。譬如讲授“网上乐园转一转”的课堂知识时,告诉学生网络是服务于我们的学习与生活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一便捷方式,去网络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有用的信息。结合教材“能够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的查找”这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网络中查找国内外有趣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与成语典故等,让学生从网络中汲取方方面面的正能量,切实感受到网络世界的神奇与瑰丽,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网络习惯与信息技术学科素养提供有力保障。

五、教学评价,着重多元和发展性

确立多元和发展性评价。评价本着着眼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恰当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导向和激励作用。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信息技术课的评价应根据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技能与方法的指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整体和综合性的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在以后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进步与成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全面发展和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教学中对学生作品的展示、欣赏等是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学生学习交流的过程,同时可以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使个性得到彰显,也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产生积极参与表现的愿望。

六、总结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科目,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对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的新挑战和新考验。要想上好信息技术课,离不开平时的努力和积极探索,教学中,教师要使用让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还要注重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教师要创设积极的、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只要广大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积极钻研,努力探索,就一定能使教学高效。

作者:陈天福 单位:泉州市云山小学

第三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探究

一、借助信息技术,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在小学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而数学又是一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使得学生对于那些同生活紧密联系,或是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难以理解,学习起来深感吃力,从而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活动的时候,就可以针对那些学生无法理解,或是学习起来比较吃力的知识展开具体分析,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将那些知识展现出来,进而使学生在“视听”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比如,在教学“2平方厘米”这类面积单位时,教师就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学习,即先向学生展示一条长约1厘米的线段,并让其闪烁几次以引起学生注意,将“1厘米”度量单位显示在旁边,然后制作一条长约2厘米的线段,使之构成一个长方形,分别标出另外两边,并标出其长度,将该长方形内部用黄色涂抹,并反复闪烁几次,并标出“该长方形的面积为2平方厘米”。看完这样一个多媒体演示,小学生对面积知识必然有了一个直观形象的理解,在求解各类形体面积的时候,能够正确区别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并了解到“2平方厘米”仅仅代表的是一个面,一个面积单位,并将其同长度单位区分开来,从而了解更多的单位知识。由此可知,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学生可比较快地掌握更多的重难点知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二、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标指出,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应该是整个课堂的主角,而教师仅仅是课堂的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借助各类教学工具与条件,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搭建一个平台,使得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得到满足,提高综合素质。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意味整个教学都应该在信息技术的主导下进行,教师应该具体结合教学的内容、学生的特点等实际情况,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合理设计多媒体课件,从而在此基础上使得教学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在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基础上,适当营造一个“数学小实验室”,引导学生动手做,并为其提供工具,依次来逐步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比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就可借助几何画板,通过随意拖动三角形顶点改变其大小,并将其展示给学生,最后得出结论,“无论三角形形状怎样变化,内角和总是等于180°”。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对提升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作用。

三、借助信息技术,强化小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从本质上来讲,全面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其实就是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进而将其应用。俗话说得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见,数学学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多么密切的联系!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在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将那些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数学知识在课堂上直观地表现出来,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逐步提升知识应用能力。比如,教师在教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一遍市场买菜的视频,将人们上市场买东西交易过程中应用的各种加减法运算展现在学生面前,待学生对该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可将加减法的一些基本运算法则告知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个小游戏——虚拟市场,并组织学生分组饰演不同角色开始交易,比如,有的学生饰演“鱼贩子”,有的饰演“菜农”,有的饰演“卖肉的”,有的饰演“买菜的市民”……引导学生在这样一个虚拟的市场中,用百元以下的纸币进行交易,有效运用加减法。通过信息技术的环境营造与虚拟市场游戏,学生可了解加减法的运算法则与实际应用,进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四、总结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课堂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在解析重难点知识、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与水平。

作者:卞海燕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第四篇:生活化教学模式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小学生的思维对生活和家庭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小学生对形象思维已有较强认识,而对于抽象思维则不太敏感。所以运用生活化的联系,有利于引起小学生的心理共鸣和感应。因此,生活化教学能够使小学生快乐地学习知识。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生活化的教学,让小学生掌握更多、更全面和深刻的知识。将生活实际和教学课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运用生活中的实践让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教师在进行生活化的场景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使小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对于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其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有趣味、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的生动和深入,更能引发小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借助生活化的各种素材,使教学形式丰富多彩。

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光凭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还要有不断地运用新技术,接纳新知识,运用新科技,才能不断地创新、学习和进步。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有深入的认识和掌握,就要对小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地讲解,强化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认识。

2.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在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下。

教师应尽可能的以生活为依托,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使小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用心领会,在学习中知道怎样用生活知识来挖掘出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网络一章中,让小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利用生活中的常识进行引导,让小学生通过网页搜索自己想要查询的知识,利用收藏夹进行收藏,然后在主页中进行保存。教师先操作,让学生仔细地观察,运用书本中的例子,加上教师进行点拨和指导,让学生做活动准备,在计算机盘中进行建立文档,对自己的文件进行建立和保存。通过小学生细心认真的操作,找到许多关于生活和安全的一些常识问题,然后教师与小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进行相关网页的保存、网页的相关搜索,从中得到生活上的启示,为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更多便利,让小学生知道了更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网络。

三、设置良好的课堂环境,把学生兴趣引入新课程

在进行信息化技术教学的前期,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对新课程的讲解前,教师要选择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率的方法,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找到学习的乐趣所在。对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应善于从生活和实际情况中寻找例子,从对常识的介绍、生活的图片和视频,以及各种信息技术等资料,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认识教学的知识点。对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点教师应把握得当,利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吸引其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和学习。用这种生活化的信息技术使学生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处处都是学习的地方,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对问题和知识产生好奇和疑问,进而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分析和思考,为完整理解和学习相关内容奠定基础。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教学情形,例如,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秋天的风景”这一写作题目,教师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来进行讲解和学习。首先,教师可自己去田野里拍摄一些秋天的风景图片,或者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秋天图片,这样使学生对秋天有了更为深入细致的了解,对秋天的写作能够写出真实情感和细致描述,提高了小学生的写作技巧,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成效。通过这一方法,不仅让学生领略到了秋天的风景,也可使得学生自己运用一定的信息技术去寻找和了解秋天,进而写出更加优美的秋天文章。

四、利用生活经验,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经验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对于教学中的知识和理论,教师应选择生活化的艺术和实际技术进行讲解和操作。使得学生能够对信息技术理论和操作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以便于小学生更好、更快地积累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运用生活经验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式。例如,在信息技术中的信息邮件发送一章中,教师在讲解时可运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分析,让小学生明白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用来打电话和发短信来进行对比,运用网络上的信息发送和电子邮件来进行收寄和学习。对于电子邮件的讲解中,教师可利用发送邮件的即时性向小学生们提出相关问题,电子邮件和用信封写信投寄到邮局这两种邮件哪个快,哪个更有优势、安全等问题。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分析电子邮件的特点和性质,使小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

五、总结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小学生更快、更深刻地了解和学习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运用生活中的经验和智慧,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获得更大的成效。

作者:张立全单位: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第五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浅析

1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的存在是为了促进人们日常生活和科技技术的发展,其中也必然存在一些道德因素的制约,所以,培养信息素养要分为三方面:

1.1信息意识

一个人是否具备信息意识从他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到,在遇到很多问题的时候,观察他是否首先想到采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

1.2信息能力

在生活中发现问题,使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是信息意识的体现。但是信息能力就是进一步的信息能力体现,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采用适用的信息技术去解决相应的问题。

1.3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一个人在适用信息技术的时候,是否具备合格的道德规范。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其中多方面的私人信息也相互交织,这时就是考验人们在网络上人品道德是否达标。

2如何培养信息素养

2.1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教学主线,整体设计课程

纵观上段文章所述,信息素养的三点描述中不论是哪一点,其中都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体现。因此,应该重点结合本学科实践性特点,给学生建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的氛围要尽可能地贴近生活,最好是把课堂教学的流程放到实际生活中。久而久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能得以加强。

2.2以自主创作为课堂核心任务,让学生充分地“想”

在每堂课上,要使用当堂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独立的创造,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立体思维。当具体操作的时候,首先教师要在实践之前对实践重点进行范文讲解,当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时候使用课堂所学知识,思考可以在什么问题上使用。使用方式是否得当,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没有固定的框架,只是需要一个中心点,学生的作业可以是自己制定的,但是所完成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其实这种作业方式就像作文一样。

2.3根据学科特点重组课堂结构,让学生充分地“做”

信息技术课的本质意义与其他学科不同,当学生使用课堂所学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时,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往往形式过于复杂的信息科学公开课与传统的信息技术课没有什么区别,学生的全部思想都在应对老师的教学活动,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和“做”。所以,培养信息素养的第三点就是围绕课堂中“做”的环节展开的。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打造一个有充分时间“做”的课堂,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信息技术课的种种弊端,导致学生在课后还不能做作业,那么要解决这一难题,老师就要在课堂上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去完成课堂作业。当学生在做课堂作业时,老师尽量不要打断学生的思维,更加不能反复更改作业目标。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上机时间,以此来更好地完成课堂作业。

2.4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学科的魅力和价值

给学生展现信息技术的魅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第四点。信息技术是一门富有巨大魅力的学科,在未来时代里信息技术更会得到空前的发展,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整体价值,从而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的魅力呢?其魅力的特点又是什么呢?所以对于信息技术魅力方面的问题,教师应该深刻探讨。作者认为信息技术的魅力是人类在科技领域发展中的智慧结晶,如果说上帝创造了世界,那么信息技术就创造了人类的未来。但是,在传输魅力思想的同时,信息技术的基础技能知识还是要加以注重。教授信息技术知识的时候,必须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复杂的科学原理,这样做就不会在学生的大脑中产生思维的混乱,避免大脑中各种知识的混淆而导致知识接受口的堵塞。

2.5关注信息活动的每个细节,规范并提升学生的信息道德

对于学生信息活动道德的培养,教师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和典型案例的分析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而是应该关注学生在信息活动中的每个细节。目前,我国的网络社会形式与现实社会相比还是比较复杂的,各种信息充斥在其中,让小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学生不仅要有全面的信息技术能力,还要具备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观。所以,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各种细节,教师都应该牢记,对于学生正确的信息技术价值观要给予表扬,反之出现的问题就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尽快地回归正途。另外,教师可以在学生中选出信息技术各方面都比较好的学生,作为他们的榜样,小学生的心智和性格都会受到榜样的吸引,利用榜样的作用提高全班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么做也可以更好地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交流不管是信息技术还是日常生活都不能缺少的东西,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是很有帮助的。

3总结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需要的。此外,信息技术教师自身也是需要改变的,教师的各种行为动作都在影响着学生的大脑和思维,所以说在信息素养培养的问题上我们还要走更长的路。

作者:李晓红 单位:秦皇岛市海港区建国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