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评析与应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评析与应用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先进生产力,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进步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强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进行了评析,并对应用策略进行了简单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评析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它影响着社会经济的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了知识的更新和技术的创新,推动着社会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性人才奠定基础。新课程改革,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保证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目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信息技术虽然是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课程,但是由于该课程并没有在高考考核的范围内,因而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目前信息技术的教学已经有了《普通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作为指导,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然与新《课程标准》之间存在着差异。比如,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多数信息技术课程都是由教师指导学习内容,并不能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教学。另外,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存在问题。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操作性、实践性等特点,所以目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更喜欢亲自操作计算机,而不喜欢听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在当前社会中,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大大增加,如果教师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学生必然不会接受。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太注意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要求也不高,这就必然导致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评析

(一)讲练结合法

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所以讲练结合就成为信息技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也就是先由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然后由学生动手进行练习,教师进行方法指导。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又太过程序化,很容易使课堂教学限于枯燥、死气沉沉的状态,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因为其自身的优势一度成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一共包括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学生独立思考、任务完成、交流评估以及归纳五个环节。这种方法的应用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够提高实践能力,因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是,由于任务驱动法的频繁使用以及任务设计的不合理,很难真正实现这种教学方法的价值。另外,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已经越过自身“引导者”的身份,对任务设计等环节大包大揽,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

(三)主题教学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贯彻落实,主题教学法成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流教学方法,主要是指通过学生的兴趣设计主题,在主题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使学生对信息的采集、探索、加工等能力得到锻炼,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以很好地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一旦主题确定不合理,就会直接影响整个任务的完成,进而影响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应用策略

首先,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在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当下,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教学方法的选择才能更适应现代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需要。其次,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绝对完美的,各有利弊,讲练结合法适合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任务驱动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主题教学法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每种教学方法的价值所在,在具体的教学中综合运用,取长补短,使其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再次,教学方法应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上述提到的几种教学方法,还应该根据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的发展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培.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探究学习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8(22).

[2]杨振华.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J].教育革新,2016(7).

作者:杨淑霞 单位:甘肃省民勤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