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析(10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析(10篇)

第一篇:高校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

开展残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在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从他们具有普通大学生的共性这一特点出发,另一方面又要从残疾大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到他们自身发展的个性,采取适合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关键词:

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途径

近年来,随着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残疾青年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深造,但残疾大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体验着更多的负面情绪,也因此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通过整理相关的调查资料,发现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如何塑造残疾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在社会中获得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日渐成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拥有更多有关于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因此,在当前高校注重残疾人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建设的同时,也应在关心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领域给予足够重视。

一、残疾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

通过对多次不定期的调查问卷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相较于正常大学生,残疾大学生会体验到更多的负性情绪。

(一)自我满意度和自我接纳程度更低。残疾大学生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因其自身生理缺陷通常更加在意别人的目光及评价,自尊心较强,自信心较弱,一旦遇到别人否定或不尊重的事件容易抑郁、焦虑和对新环境产生不适,表现为性格内向,对他人的信任度较低,敌对情绪较高,以及对未来有着更悲观的预期等等。而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与未来的婚恋问题、就业问题等密切相关,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心理咨询角度分析,帮助其调节其认知,降低期负性情绪。

(二)焦虑感和孤独感较为强烈。残疾学生由于身体的残疾容易使自己过多地注意自己,因而对别人的态度和评论特别地敏感,尤其是容易计较别人对他们不恰当的称呼且容易情绪激动,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此外,大多数残疾大学生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由于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因此一旦面临挫折,付出的努力与得到的结果不成正比时就会加重焦虑与迷茫,尤其是在恋爱、就业等问题中遇到困扰时,焦虑感倍增,孤独、压抑如果长期得不到释放,带来的隐患不容忽视。

(三)思想单纯,心理依赖感强。大多数残疾大学生,尤其是感官上有障碍的残疾大学生,从小其生活和学习范围就在家长和教师的安排中进行,相较健全大学生来说其活动范围较窄,接触的事物也相对有限,他们接受的思想大部分源自老师和家长给予的正面性东西,思想比较单纯。相对健全大学生,他们更相信家长、相信老师、相信社会,对待事物的单纯与真诚使得他们更容易被感动,这是积极的一面;但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成长经历,使得他们更依赖于来自家庭、学校的安排和帮助,如果某件事情安排欠妥,他们就会觉得很不应该,更容易产生抱怨。

二、高校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教师心理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就当前高校的普遍情况来看,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工作一般不面对残疾大学生,对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主要集中在做一些心理测量和问卷,其主要原因是心理咨询的老师与残疾大学生之间存在着沟通的障碍,例如面对听障生不懂手语、面对盲生不懂盲文等,这些情况都需要翻译老师,而心理咨询工作需要直接沟通方能产生最佳效果,因此,高校的心理咨询的相关教师要学习相应的技能,增强与残疾大学生的交流能力。专业课教师大多只掌握其对应的专业知识,而缺乏一些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因此,残疾大学生的授课教师要学习相应的心理知识,保持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敏感性,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不健全。当前高校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关注者是班主任和辅导员,而关注的普遍方式局限于建立起来的残疾大学生档案,包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建立残疾学大生心理咨询档案,通过该档案了解残疾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一般来说,这是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表层工作,或者说是由外因而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解决残疾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在于内因,在于通过残疾大学生自身克服或消除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与之对应的而直接有效的教育方法便是开设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让残疾大学生充分了解自身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变化过程,消除自身因身体缺陷而产生的孤独感和厌世感。这不仅有利于对残疾大学生心理状况的掌握,还方便及时与残疾大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在课程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喜,引导其找出不良心理产生或变化的主要原因,给予有效的沟通和疏导。

(三)缺乏与正常大学生心理交流的组织活动。渴望被尊重,渴望与他人交流是残疾大学生的普遍特点,他们普遍希望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交往,特别是和健全人的沟通,这是他们体味并认同自身真正融入社会的重要环节。而对于健全大学生来说,与残疾大学生互动,能体验残疾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残疾学生在生活中的困难,向残疾学生学习他们的长处,在相处消除对残疾学生的偏见,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感受助人的快乐,提升自我价值,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开展残疾大学生与健全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尤其是大学心理部的同学可以率先进行体验,通过掌握的心理知识与残疾大学生开展1+1结对子、交朋友、手拉手等互助活动,让双方在交流中不断了解对方,打开心灵,帮助残疾大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

三、开展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途径

(一)完善残疾大学生相关的心理辅导。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残疾大学生的教育工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是优化残疾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要定期或定点为残疾大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和咨询,帮助残疾大学生立足当前,积极开展自我心理调适,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因此,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残疾人高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注重培养残疾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认可、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不断强化其自尊、自立、自信的信念,帮助其构建健康的心理世界和精神世界,促使他们积极追求知识,发展自我,从而真正让残疾大学生自卑、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改善他们适应高校和社会的能力,建立健全他们与正常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人格的正常发展,较好地面对人生和生活。

(二)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外因作为事物发展变化不可或缺的条件,有时甚至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培育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外在条件。因此,在开展残疾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报、校刊、网络等手段,配以课外活动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关注残疾大学生的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形成良好的校风,在此基础上,学校借助各种宣传平台,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是什么以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唤醒残疾大学生心理求助的意识,开通残疾大学生自我心理救助的渠道,使其知道去何处求助、如何求助、能得到什么样的帮助等。此外,可以开展以“关爱”为主题的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活动,提倡全校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相关心、团结友爱以及互相帮助,让残疾大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逐渐形成健康向上、宽松和谐的环境,在残疾大学生从中得到熏陶和感染,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三)提供就业辅导,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选择迈入高等学府的残疾大学生相对来说都有着积极上进的心态,其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最多源自对未来就业和融入社会等方面带来的压力,因此,开展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从观念入手,深入了解残疾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不同残疾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目标,设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其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动力。要善于挖掘不同残疾大学生的特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设计教育情境,为每名同学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提高其对自身价值的认同,进而转变思想,使其接受自身身体缺陷的同时,鼓励其摆脱不良的自卑心理,增加自身在未来社会中生存的信心,找到自身的生存价值。这些都需要教育者因人施教,在日常生活中针对不同残疾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其搭建施展自我和与他人交流的平台,使残疾大学生在社交中不断融入集体、深入了解社会,满足其精神需求。

(四)创新囊括家庭教育在内的课程体系。在残疾大学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要考虑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化课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也对过去单一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针对当前新的社会发展变化形势,在现有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强与社会、家庭的关联,比如有关残疾人法律的相关理论及其社会实践环节、残疾大学生职业技能的相关理论和社会调查等,尤其是要增强家校合作,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在残疾大学生思想行为健康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但就当前来说,很许多残疾大学生家庭成员也面临着很多的压力,他们自身也需要心理方面的救助,这需要高校残疾大学生工作者加强与残疾大学生家庭的关联度,帮助残疾大学生的父母正确看待子女的生理残疾,用积极的心理态度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克服焦躁情绪,消除自身羞愧的感觉,抛开过去在别人面前矮一截的负面情绪,给孩子搭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树立良好的榜样。因此,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可以针对残疾大学生的家庭成员,设置必要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课程,鼓励和引导家长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有助于家长使用更加恰当的方法和技巧来关爱残疾大学生。

总之,对于处在青年时期的残疾大学生来说,成长过程要面临来自于生活、学习、恋爱、就业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按照残疾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这些问题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严重隐患。高校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加之耐心引导与教育,有助于加强残疾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定位,引导其通过适当的心理调节训练,使其面对现实,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作者:刘春雷 刘文文 单位:绥化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美玲.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新探索[J].绥化学院学报,2014(5).

[2]陈文雯.基于人性关怀的视觉障碍者产品设计[J].大众文艺,2013(5).

[3]徐博,张吉俊,陈鑫婕.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6(5).

第二篇:积极心理学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

摘要:

对大学生来说,心里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刚进入大学,在心态上可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保持良好的心里状态,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良好成长。在当代社会发展背景下,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主要是对大学生的消极心理进行纠正,使其用正确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大学生来说缺乏针对性,不能从实际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心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科学的运用积极心理学,构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文章就此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模式

大学生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能够给相关企业和单位提供一定的就业参考。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就业人数所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例越来越大,随之出现的问题的类型也越来越多,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项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起色,要真正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应该从积极心理学视域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格和个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明确

由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界定,部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已经出现相关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计划的实施,而对于部分在学校表现比较平稳的学生,没有太多相关方面的教育。从一定程度来讲,高校的这种做法是无可非议的,但教育应该是要遵循平等性的,并且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使其乐观应对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而不是单纯地纠正学生的心理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对已经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纠正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犯下的错误。虽然这种做法没有错误,但是就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来说,这种教育目标并不明确。如果只对问题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不仅失去了教育的平等性,还会使得教学内容单一,导致高校学生不能同步发展。因此,高校应该致力于每一个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其心理素质的提升。

(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不规范

部分高校不能掌握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而是应用旧有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强制性教学[1]。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而言,旧有的教育方式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不能保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主要面临的是来自社会的压力,导致其出现不同的心理状态,因此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不适合现代大学生的发展。高校在教育过程中习惯性地依赖课堂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为教育方向,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一定的科学性,但学生对相关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厌学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由于大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以及表现,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并且从中学习到有用的理论知识,然后将其应用到实践当中。

(三)没有发挥教育主体作用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而不是像传统的教学那样一味地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听记[2]。大学生已经具备知识地自我接受和分辩的能力,因此其在学习过程中更应该占据学习的主导地位,但是在现代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掌握了课堂的主导权,学生没有发挥出教育的主体作用,导致教学没有明显的效果。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要求心理辅导员以及思想政治教师充当教师的角色,对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的教育,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这些教师都有自己的专职工作,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实时的跟进,并且其投入程度以及教学专业化均不能达到专职教师的目标和要求,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不佳。

二、积极心理学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健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在应用积极心理学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要注重教育重点,以健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个性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是可以通过表面现象观察出来的,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比较容易地通过观察大学生的具体行为来揣摩其心理,进而实现对大学生的针对性教育,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相关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笔者在前文提到,在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部分高校将教育重点放在已经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身上,而对于一些隐约有相关问题的学生则没有较多的关注,甚至完全不会将目前心理健康的学生列入教学范围,导致很多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一定的接触,如果在其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相关的问题,可能会导致一些比较严重的后果产生。高校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将教育范围扩散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积极人格的培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面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心态以及解决能力。

(三)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丰富的教学内容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教育目标[3]。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倡导学生在接受教学的过程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健康向上的心态,侧重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幸福的体验。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会面临相关的压力,并且对自身的就业也会感到一定程度的担忧,而积极心理学就是对大学生的自我否定进行否决,使其在积极的心态下发现自身的优点并且能够朝着相应的方向努力,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将来,这不仅是丰富的教育方式的体现,还是大学生自我审视的积极表现。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一)培养大学生的积极情绪情感体验

大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积极的情绪情感能够帮助大学生疏导自己的心理,并且培养一种色彩丰富的体验形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的积极情绪进行发掘,引导大学生发现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有趣事件,从而使其能够体验自身经历的幸福,并且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自己遇到的问题,通过让其体验到自身的积极情绪,增强其积极的心理意识,提升大学生的抗压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格倾向

大学生看待事物的眼光和其表现的心理形式与其人格倾向有较大的关系,甚至可以通过对其进行客观的观察推测出大学生的人格倾向,因此,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教育的目的需要升华到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格倾向。不同个性的大学生其人格倾向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积极心理学上,积极的人格倾向能够帮助大学生用丰富有趣的方式处理问题,当学生在生活和学生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用积极的心态对应对,并且解决勇敢的解决相关问题。

(三)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

由于大学生已经对外部环境有熟悉的感知能力,并且受事物本身形态的影响,对一些已经成形的事物缺乏想象力。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创造力的培养和积极心理学进行一定的结合,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升。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可以使其将生活中很常见的事物构造成自身感兴趣的东西,从而保持自身的良好心态,并且在特定场合还能够体现出大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并且展现出他们的才能,对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以积极的辅导方式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是以积极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的,因此高校教师要时刻记住以积极的辅导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辅导方式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辅导教师自身要具备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积极的心态以及活跃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

(五)构建积极的校园组织系统

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接触到的主要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对校园组织系统进行一定程度的构建,使得校园环境能够为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提供基础。高校要树立积极健康的教育制度,对学生的能力以及潜力进行肯定,并且提供校园力量为其解决相关问题,另外还需要对校园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美化,使得学生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提升其生活质量,全面构建积极的校园组织系统,全面诠释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六)建立积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体系

教育模式的构建是大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保障,同时高校还要注重评估体系来检验大学生学习效果[4]。一般来说,大学生在进行相关的学习之后,就需要对自身的学习效果进行一定程度的检验,而评估体系就是具有这种功能的一个有效措施,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实时检测,为了保证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成效,就需要建立积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体系,从而保证大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完整应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是现代教学中必然涌现并且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和心态,还能够进一步促进高校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作者:白燕萍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颖哲,靳小川,叶静.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6(49).

[2]李从东,丁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6).

[3]徐晓.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2).

[4]赵娟.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5).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征探析

摘要:

现阶段的大学生处于社会经济都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社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导致大学生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各种心理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因此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以更好的心理状态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是当下最主要的工作。笔者主要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着手,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以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状态下,社会对于人才提出的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再加上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普遍被社会大众所认可和接受,并且也成为了大学进行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由于大学教学模式和初中、高中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特征深入探析,从而有效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人们所重点关注的内容。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70%的大学生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因心理问题而致使大学生出现自杀死亡的概率也在逐年上升。由此可知,对大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是必然趋势,既要尊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不能故意夸大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存在,否则将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征分析

1.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普及化。在新时期的发展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普遍化。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大学生都知道学校内部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位置以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并且超过一半的大学生都参加过学校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定期阅读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和报纸。

2.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原因。由于大学阶段的心智尚且不是完全成熟,正处于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因而在对情感方面问题进行处理时就极容易受到伤害,并且目前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在家长溺爱包容的环境下成长,因此在其住校时常常会由于自身的蛮横、骄纵性格和其他学生发生冲突,进而遭到排挤、孤立。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因为自身的学习成绩不好、学历状况不高等问题,导致在求职期间次次受挫,进而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由此可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主要几点因素就是情感问题、交往、学业以及就职等几方面。

3.不能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在现今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不能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普遍认为只有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才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当大多数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时,往往都会害怕其他人发现,不会主动接受心理方面的治疗或者帮助。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主要是通过自我开解调节,或是向家人、朋友倾诉的方式解决心理问题,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选择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寻求帮助,定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不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力量不足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负责心理健康上传下达的工作人员并不是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人员,往往其都是身兼数职,根本无法专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对策略分析

1.建立系统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体系。构建系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的最终目的在于做到防患于未然,并且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若想最大限度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学校就应积极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统一,从而落实好心理健康预警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工作的主要流程包括:结合家庭、学校的综合观点引导学生以及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

2.使用针对性的措施合理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由于各个阶段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因而其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一样,如:大一学生刚刚入校,可能存在着和室友或班级同学相处不融洽等方面的问题;而大二学生正是恋爱的最佳阶段,可能会存在情感方面的问题;大三学生由于繁重的学业压力,可能存在学习方面的问题;最后大四学生即将面临毕业,可能会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不同的情况,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而最大限度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例如:对大一学生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团体活动,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对大二学生可以适当给予一些关于恋爱方面的引导;对大三学生可以鼓励支持其多参加实践活动,丰富自身的学习生活;对大四学生可以举办一些校园招聘会,有效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

3.有效突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学校方面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而最大限度延伸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范围,并且大学院校还可以构建相对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网,开设相应的电子邮箱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电话,打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做到与时俱进。除此之外,大学院校还应合理充分使用现代化手段,为心理健康教育开辟多种途径,从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力度,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质量提供保障。

4.最大限度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来说,最大限度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也是极其重要的,大学院校在开展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需要充分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相结合,以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为基础,进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同时还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效结合,让学生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心理方面的治疗,从而养成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能更好的适应环境。除此之外,还要适当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职业进行合理规划,从而使其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5.大力展开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展开,不但能充分展现出师生的思想观念,还能完全表达出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然而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物质文化向精神文化过渡的这一阶段。因此各大学校应加大自身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力度,进而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众多的积极影响,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观念。

四、结语

根据现阶段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数据来看,总体状况仍然不是很好。因此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工作时,要以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发展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为主要目标,构建系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体系,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从而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以最健康的精神状态迎接人生的每一次挑战。

作者:李琴英 单位: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罗社管,石丰.老年心理特征及健康教育初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

[2]原琳,刘铮,龚松博.多校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分析与策略研究[J].新校园,2014(2).

[3]白巧灵.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4]林春梅.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管见[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

[5]雷太甫,冷嵩.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34).

第四篇:大学生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摘要:

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诞生背景和主要观点。然后简要回顾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提出设想。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定位主要在于防治性,以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目标,却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这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做出初步探索,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提升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积极心理学概述

1.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是由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和奇克森米海首先提出的,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领域,逐渐发展成了积极心理学运动[1]。国际积极心理学网站认为,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走向繁荣的科学研究。具体来说,积极心理学包含两层含义:其一,“积极”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尤其是人自身的积极品质和力量,它的任务能使人类自身的积极力量得到充分关注和发掘;其二,积极心理学不仅要激发个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更要将目标延伸至社会制度以及大众层面,使个人与社会都能感受到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和意义[2]。

2.积极心理学的诞生背景。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有着特殊的社会时代背景和心理学发展背景。首先,从社会时代背景来看,一方面,现代人类社会种族和宗教冲突愈演愈烈,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只有每个人有着自尊、满意、快乐等积极的情感品质,这些冲突才有可能消失,而如何建立这些积极的情感,成为积极心理学产生的根源之一。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精神生活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协调促使人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自我认知也在提高,人们不再单纯地追求物质生活的质量,而是向着更好的精神生活质量方向发展,更加渴望过有意义的幸福生活,充实自己的内心。这就要求找到一种科学的方法去实现向更高层次的跨越。其次,作为心理学的一部分,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也与心理学自身的发展有关。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心理学的研究面临着危机。由于战争催生了许多心理问题,于是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对心理问题的研究上,这就导致主流心理学走向了以研究心理问题为核心的研究道路,变成了类似于病理学性质的学科,心理学发展走向了歧路。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是以正常人居多,而心理学却不能为大部分人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违背了心理学的使命和存在价值。因而,新的历史时期,心理学面临着新的抉择[3]。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时代背景和心理学背景,1998年,“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提出了建立积极心理学的建议[4]。自此以后,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专门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时至今日,积极心理学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已经成为当今心理学界的一股重要力量。

3.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把主要任务聚焦于研究和培养人的固有的积极品质上,用更加开放的、多元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和能力,关注那些美好的心理品质,通过培养或挖掘人的积极力量使之成为真正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预防是应对心理疾病的重要途径,而预防的关键则来自于对人的内部的积极潜力的塑造或唤醒。除此以外,积极心理学还强调,心理学的研究视野要兼顾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在对个体心理展开研究的同时,也应注重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索。

三、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开始蓬勃发展,展现出良好的势头,特别是近10年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为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在这30余年的时间里,大多高校心理工作者所做的是力求解释和治愈消极心理和行为,而积极人格特质则鲜少被关注[5]。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难以促进整个大学生群体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可能存在着以下不足。

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存在不平衡性。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总体上侧重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冲突,而对心理发展和成长的引导重视不够,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发展需求。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学生在认知、情绪、意志和个性等各项心理指标上健康发展,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偏治疗性。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构建大多以消极取向为主导,这就导致心理教育工作者更多的着眼于消极心理与行为的研究,而对人的发展性教育重视不足,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受到制约。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和发展性功能,它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应当是培养和塑造全体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3.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存在局限性。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集中于那些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而对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难以满足。积极心理学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当是全体学生心理潜能的全面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

4.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结构存在不合理性。目前,在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群中,不乏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他们可能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因为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学习,对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不足,在实际的工作中难免受德育工作模式的影响。另外,在我国,即使是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也大多是学习变态心理学、精神病学等消极心理学知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上也不契合。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系统地掌握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学习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且队伍组成不局限于专业人员,也可以包含教师和家长。只要教师和家长把培养学生和孩子的积极品质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有意识地培养和塑造,处处留心,那么积极教育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四、关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初步设想

1.整合目标。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问题的解决二者兼顾。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至少包含两个方面:(1)培养所有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品质;(2)帮助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解决问题。只有把两方面有机融合起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获得实质的提升。就这两个目标来说,前者比后者更加重要。因为积极心理品质本身就具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倘若个体的积极品质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掘,潜在的积极因素得到激发,那么很多心理疾病自然而然地也就不会发生了。相反,如果学生缺乏积极的心理品质,导致内驱动力不足并作用于外作用力,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社会适应、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应把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实现其价值。

2.丰富内涵。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依赖于学生自身、教师和学校的协同努力。学生应关注自身的积极品质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积累和训练;教师应在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课外活动中对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所体现和侧重;学校则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重新整合定位,促进各方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6]。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也需要学生亲身的体验。高校可以采用自助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体验,也可以采用自助式心理辅导的方式,使每位学生在接受心理辅导的同时也去辅导他人,使学生既是辅导者也是被辅导者。这样的角色转换,使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每扮演一个角色都是一种不同的体验。

3.拓宽途径。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心理咨询和校园文化建设三方面拓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建立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健全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心理的积极层面,着重增强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品质和自我潜能开发的能力[7]。(2)强化大学生的发展性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帮助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等理论和技术运用到个体心理咨询中,有意识地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为导引,建立和谐的咨访关系,对来访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激发他们自身的力量和潜能。(3)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文化作为学校隐性课程的一部分,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联系。高校应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注意渗透积极心理学的因素,丰富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体现,促使积极心理学在校园里更好地传播。

4.优化师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1)强化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心理咨询的技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应注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有意识地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使其在教学和咨询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积极层面,更好地体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2)培养教师积极的工作态度。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应认识到教师同学生一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将积极因素运用于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挖掘他们的积极力量,培养其积极品质,增强其积极体验,使他们在工作中体会快乐和满足。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注意心理上的自我调节,不断提升、完善自我,多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增进对学生的理解,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好的实施。(3)推动教师与学生关系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学认为,教师和学生作为平等的个体,应当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相互发掘和激发对方的积极心理品质。同时,教师也应以身作则,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5.营造氛围。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环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直接的展现于学校,但不只在学校有所体现,在家庭和社会也都有所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实施有赖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形成整合性的积极环境,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尝试,达到全新的模式状态,才能使积极心理学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本质上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8]。

作者:贾晨娜 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3):2.

[2]向前.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2.

[3]郑雪.积极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

[5]邵迪,罗骁.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品牌(下半月),2015,(1):213.

[7]马喜亭.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11,(574):13.

[8]彭梅.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4:31-38.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类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只有深入剖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逐一进行预防和引导,才能使之更好地树立起正确的三观、人际交往与纾解压力等多方面的正确认识。笔者结合当前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从学校课程教育、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深入挖掘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关键词:

心理健康;情绪负重;大学生

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现实性问题,又是一种抽象性问题,其衡量标准多样,表现形式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人的心理健康或者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心理认知与外部、内部的一致性;其次是心理认知与行为的协调统一性;最后是人格的稳定性。三方面的内容构成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的核心判定因素。而对于当前过程中屡次出现的大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一系列恶性事件或影响来看,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良因素或潜在的危险性因素。因此,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必须性。

一、大学生不健康心理产生的极端体现

1.校园暴力

近年来出现多起重大案件,起因都是因为大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的问题。例如:北大一名学生将同班同学砍死。主要原因是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发生了不愉快,但是事后没有及时对其进行疏导,各方面的压力聚集后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力,该学生固执的认为自己受到了伤害,本能的愤怒与攻击成为他的发泄方式,从而导致了长生危害性较大的校园暴力事件。

2.价值观不明确

在大连某知名网站上名为“出租自己”的帖子,文中称出租自己,并提出在不违法的情况下可以陪吃、逛与聊等,发帖人是一名刚从新西兰回国的大学生,因为无聊出租自己,这种情况,无疑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同时可以看出其价值观的缺失或偏离正轨。人在不成熟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一些不理智的决定,例如:出现男女朋友的攀比,同学之间消费攀比,甚至出现裸贷的情况。

3.自杀倾向

大学生心理问题最严重的除了伤人还有自伤、自杀的情况。如:小林以当地第一名成绩考入某重点大学,因与奖学金失之交臂,郁郁寡欢无心学习,甚至连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出现了问题,失恋、人际交往障碍导致其屡次出现自杀倾向,最后就医发现患有抑郁症。另一起案件则是北京大学一女生从天台跳下后仅仅时隔半月又有一名男生从同一座楼上跳楼身亡。这些事例不难看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出现问题,情绪落差、情感问题出现后没有正常的发泄渠道,压力难以释放最后走向了自杀的道路。

4.学业与实际的落差

在大学生中存在这样的一群人,他们自律、自信,一路走来带着努力获得的光环满怀憧憬的走入校园,但是后来发现,这里不再是以成绩定论一个人而是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部分高分低能的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落差,认为现在的自己失去了同学的掌声和教师的鼓励,因而失去了方向,迷失了自我,逐步开始堕落走向极端。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由于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产生的悲剧绝不仅仅只有这些,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学生处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生理与心理之间的发展落差,社会环境的压力难免会使之产生各项问题,当理想与现实出现冲突,理智与情感出现冲突,自我价值没有得到实现和满足,缺乏正确的压力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必然会导致悲剧的产生。客观来说,大学的生活、学习和人际都与中学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学习不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文化的学习也不再是基础知识,更多的是能力培养与拓展,换言之当前的大学教育更注重实践、自主而不再是中学的保姆式教学。生活方面,无论是管理还是自由上,大学都要远远优于高中,集体生活成为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突然变化的师生关系,更为紧密的同学关系,竞争关系都会带给他们更多的压力。而主观方面,考入大学后突然失去了奋斗目标,毕竟大多数人过去求学的目标就是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步入大学后,他们逐渐放松了斗志,迷失了方向。另外,中学期间教师将大学生活的美好往往夸大后传递给学生,目的是为了激励其努力奋斗,但是当学生过于理想化的大学生活与现实的生活出现落差时,就会产生失望感,甚至对未来更加的茫然无措。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抗压能力,应变能力,调节能力的缺失都会使之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而酿成悲剧。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1.观念革新,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从教育工作者方面入手,从意识上提高他们的认识,改变传统教育观念,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思政教师的工作,更是每个教育教学参与者的工作。从领导层面上,要把握全局,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加强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鼓励教师多观察、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做到早发现、早疏导以及早治疗的三早政策。吸收专业性较强的人才参与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思政教师和心理辅导教师的教师地位。从教师方面来看,思政教师和专业心理辅导教师要结合学科优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学科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训练,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更新传统认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参与心理健康辅导不代表有问题,要以平常心对待自己和他人出现的这种情况,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生活和学习的每个角落里,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2.把握时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上既有优势又有劣势,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程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但是,要注意课程的趣味性,换言之,虽然有单独的课时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由于课程的专业性较强,教学过程往往枯燥乏味,或者是照本宣科的授课,教师只管讲课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降低了课程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从专业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趣味性较强的方式进行教学。除此之外,其他各科教师也要把握机会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心理健康教育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教师要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各项素质和能力进行培养,可以通过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教育的内容为主要手段,采取强化与暗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课程内容为基础,进行知识延伸,既实现了知识内容的拓展又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通过渗透教育,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挖掘教育的深层含义,帮助学生的精神内化,从意识流转变为行为流。

3.强化外部环境,加强课外指导

结合大学教学与中学教育的区别性,抓住课外教育的机会,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社会媒体的宣传,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邀请各界人士开展专题讲座,心理实训等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能以另外的一种形式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和社会适应的能力。积极推动榜样力量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既可以邀请感动中国的人物又可以邀请文体各界的人士从自身经历出发,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时可以以网络为载体,实现向陌生人倾诉的活动,当然学校要把握好整个网络环境,组织教职人员充当树洞,倾听学生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工作,同时要保证学生隐私的绝对性。这样既能对本校大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同时又能降低或避免校园暴力、自杀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4.提高自我认识,开设专门针对学生的心理咨询

在学生遇到重大的挫折或问题时,还是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才能完成压力的纾解和情绪的发泄过程,因此学校应设置心理咨询机构,既可以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开展工作,又可以与心理健康咨询机构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情绪发泄和疏导的途径。更重要的工作是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或认识。其中,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进行“我与人的关系”深入的进行自我认识,从我与事件的关系支撑自我,从我与我的关系深入了解自我。在对自己有了一个更为客观、深层的认识后,帮助学生建立人生规划,为自己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并鼓励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地努力和前进。同时将自我与他人、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更为明确的认识,使之既能对自我有明确的认识,又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或困境而失去方向;既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又能有效的纾解压力、发泄情绪。

5.完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自身、环境、遗传以及教育成为影响的主要因素,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除了上述的教育外,其中环境因素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大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还是校园,因此学校要加强本校的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以良好的校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以多样的校园活动促进学生的精神生活的建设,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帮助学生良好生活态度的形成。最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能力的提高的目标。

四、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面对近年来多发的校园暴力、网络暴力、自杀以及裸贷等事件,社会各界都表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必须成为当前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育部来看,既要总局把握、统筹规划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与步调,又要为高校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鼓励和培养相关的机构和人才走入校园,走近大学生,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从各高校来看,应贯彻实施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方针,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延伸或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专业课程接入以及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多个方面入手,相辅相成,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从社会环境来看,各界要加强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尽量为其树立更为积极正面的形象,使之能在更好的环境下获得更好的教育。最后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自我认识。从多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三观,我与自我,我与他人,我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培养其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健康人才。

作者:程庆艳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南昌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冬生,阮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5(2).

[2]黄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初探[J].宜春医专学报,2000(S1).

[3]李世芬.试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现代大学教育,1999(6).

[4]张海莹.大学生健康心理养成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06(2).

第六篇:大学生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实施

【摘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扩大受众群体,力求整体提升心理素质。但在心理教育的现实语境下,指导者受精力和时间局限深度不足,对学生而言针对性不强,工作的有效性、专业度亟待提高。而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参与性”管理模式中举足轻重的一支学生骨干队伍,学校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期望更高。本文以此为研究群体,以操作简单、效果快速、倡导体验、注重分享的团体辅导模式为核心技术,以求丰富心理工作不同视角,完善教育实践体系。

【关键词】

团体辅导;党员主体;心理健康

2016年1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规划做出了重要讲话,其中涵盖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全面加强体育卫生、心理健康、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显示了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现阶段,高校须在短期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及时应对可能产生的应激事件。在人力物力财力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需要系统思考分层分析,既不能舍弃医学模式的取向,又要突出预防性和发展性的指导原则,因此必须发掘大学生资源的巨大潜力,依靠学生干部完善心理援助体系。学生党员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可作为心理健康工作队伍的有力补充。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素质,从而正面辐射广大同学。

一、影响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水平因素

学生党员普遍对自己要求较高,有一定的自控力,成就动机强于普通同学。是学生群体中的领导者,师生眼中的优秀学生,晕轮效应让周围同学觉得他们凡事必定是出色的,这样的环境氛围造成了心理暗示,如实际能力不足极易造成心理压力。

(一)学习评价标准更为全面

大学课程较为丰富,基础类课程与之前知识积累关联度较高,专业课程深度不断增加。同时评价学习优秀标准逐步结合全省综合类比赛、创新专利发明等。对于要起到表率作用的学生党员而言,思想压力逐渐加码。

(二)原生家庭制约性格发展

根据相关统计,贫困、单亲、离异等家庭现实情况,会让一部分党员内心更为敏感,在开朗乐观、为人处世、情绪情感中处于弱势,内心缺少自信,而这和平时好强不愿意服输的外在性格产生碰撞,处于矛盾阶段。

(三)工作角色更多元化

学生党员作为教师的左膀右臂,角色定位起点高,容易加重他们的焦虑情绪。同时作为学生的可靠朋友,更需要他们的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艺术性的开展工作,是对服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开展党员心理健康的侧重方面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现状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师少生多的矛盾、工作内容窄化依旧存在。心理辅导人员的社会团体兼职经历,实际个案处理经验的积累以及对学科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学习操作都直接影响工作水平。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步入转型期后,大学生心理面临新的形势。特殊学生心理困惑个性化特点显著,普通学生广泛性心理需求增加,一般科普类的讲座、课程、培训已难以进一步提高心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立足党员群体特点,以发展性心理教育为主

1.党员来源于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成长、考试、交友、实习、职业规划、就业都容易对党员情绪造成波动,并且由于角色定位的特殊,这种困惑冲突更为强烈,要及时发现、及时化解,预防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发生。

2.党员学生有清晰的理想目标,也容易受外环境期望值的增加而拔高,实现的难度也逐级增加,失败的概率也将有所提高。而偶然的失败事件可能引发对自我评价的重新评估。

3.党员群体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排解的途径更为单一。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当有心理问题时,首选朋友倾诉,其次向母亲、同学、恋人、父亲。而在对党员的个人访谈中,他们一般就只向外校朋友或是党员朋友倾诉为主,其他倾诉对象很少涉及。平时接触最频繁的入党联系人,更多是讨论工作为主,很少向老师寻求帮助,处理心理问题的支持系统欠完整。

三、团体辅导模式的内涵及优势

(一)团体辅导的内涵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以团体为对象,运用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互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感受、体验、探索、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调整和改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二)团体辅导的优势

团体辅导是特殊的多人参与的形式,最大程度解决了高校心理辅导领域中人手不足的困扰,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满足学生对心理帮助的需要,通过心理活动的专业组织,准确引导,突破较为单一的理论传播,让心理辅导和咨询接地气,通过积极关注和准确共情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对辅导教师而言,能在专题教育、主题班会中引入团体辅导,全方面、多层次、立体式的开展。分析面对学生的心理困扰与行为问题,精心选择理论、方法,潜心研究技术,提高团体辅导模式针对性操作性上和具体心理教育的匹配度。对90后的大学生而言,所承受的心理压力除了学业发展、异常行为、情绪障碍、人际关系等,开始接触到竞争问题、成瘾行为(药物和网络)、突发事件的危机。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成长,发展自我意识,形成自己的人格特征。此过程中既需要师长的帮助找到发展的路径,也需要同龄人同学的交流,来对比判断定位自身的发展水平。

四、团体辅导在党员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一)应用中的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心理是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理论基础。创始人马斯洛、罗杰斯,其核心思想“以人为中心”,在人本主义看来,人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倾向,人所有的心理问题及困扰都是由于这种自我实现的倾向受阻所造成的。因此根据人本主义的中心观点,团体辅导在平等、真诚、无条件的尊重且安全的氛围中,在一次次尝试和改进互动中,充分调动当事人自身的潜力,启发自我探索,认识到阻碍,调动全部的能量,冲破原有的障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增强自我的信心。在团体辅导中,成员都是辅导者,党员同学之间有着极其高的趋同性,相似的学科背景、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他们比其他同学更能互相理解、进行沟通交流,为提供融洽的辅导气氛提供基础,发挥心理的调节作用。

2.建构主义是实现心理辅导效果的理论支撑。现代建构主义先驱是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智力发展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团体辅导开展中,指导教师的角色更侧重于引领者启发者,激发学员自身潜力和相互间的集体智慧,从而突破解决当事人的问题依靠僵硬的理论出发,借助设计活动营造一定情境的背景把情境创设看作是辅导设计的重要内容,学生党员借助他人的帮助,人际之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构建过程,在互动式的辅导的过程中,学生党员之间分享知识和技能,共同开拓思维得到启发。整个团体辅导获得收获的多少取决于参与者自身经验去构建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丰富自身的经验背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赋予意义修正自身理解的定义。

(二)应用中的模块设计

强化乐观、勇敢、毅力优秀品质,可选择小组故事会、团体游戏如滚雪球、心有千千结、情绪万花筒、风吹杨柳、巧解绳套等等。注重表达和成员之间的沟通能力。遇到困难,启发团队智慧形成最佳策略改变行为模式。处理负面情绪、化解心理压力,可采用意向技术进行分组疏导,团体游戏可开展创造心流、情绪的潘多拉、天才我才等。开展过程中,肯定成员现有优势,辅助焦点解决技术,帮助其坚定信心,学会自我情绪调控。解决迷茫困惑,动力不足,可采用彩虹图、兴趣星空、我的家庭树、我的生命线、价值观大拍卖等方式,借助职业生涯理解澄清个人发展意向,发现自身资源,增强幸福感。以上辅导内容根据党员较为集中显现心理困惑而探索整理,均可根据实际现状进行修改改进。

作者:汤亚旎 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婧,彭旭丹,舞动团体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OL].中国教育学刊,2014(S6).

[2]谢超.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04).

[3]李录平.浅谈提升学生党员心理素质,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J].法制与社会,2012(05).

第七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

专科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重视不够、课程体系不规范、教育力量薄弱、短期化倾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充实教师队伍、拓展教育途径,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共同发展。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一、心理健康问题

进入大学后,学生的社会性突显,不同于高中时代单一的学习生活,大学时代的生活丰富而多彩,也严峻而复杂,不再只是一味地学习,交友、恋爱、实习、择业等问题随之出现。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多元文化相互碰撞,大学生面临的形势越发复杂,导致一些学生出现行为失常、素养缺失、甚至道德沦丧。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1.教师队伍不专业

从目前情况来看,专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短缺,兼职教师不专业。大多数专科院校没有心理学教育背景的专职心理教师,没有专业知识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心理咨询师,即使有,也只有一到两名,教师队伍人员严重不足,满足不了当下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而大多数专科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由思政教师、辅导员、团委干部等来兼职任教,他们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和心理辅导培训,没有行之有效的心理学方法和技巧,难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2.课程体系不规范

一些专科院校虽开设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该课程往往被定位为选修课或者考查课,没有建立规范的课程体系。与教学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比,一些专科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做支撑,没有完善的心理学技术做指导,授课内容东拼西凑,课程体系显得零散不系统。大多数专科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采用讲座式的教学方式或者大班制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理论讲授为主,教育方法单一,忽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个体的心理体验,心理问题剖析不够深入,只在表面上做文章,导致教学效果较差。

3.重视不够

在大多数专科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具体来说,一些专科院校虽设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团体活动室、音乐放松室、沙盘游戏室、情绪宣泄室等功能区,但存在重建设、轻使用的现象。为评估而设立、为达标而设立,通过验收后,后期不重视、管理不到位、服务跟不上,不能物尽其用,没有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相应的作用。并且,很多专科院校虽建有心理咨询机构,但该机构往往挂靠在思政部、学生处等部门,缺乏独立性,从而对其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充实教师队伍

专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包括思政课专职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团委老师、学生干部等,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负责,对待育人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但也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教育合力。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要成立学校层面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开展教学和各种活动。思政课专职教师除了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理论背景外,还应该主动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教学中融会贯通;除了在课堂上教书育人外,还应该积极参加心理咨询中心、团委举办的各种学生活动,在实践中融合发展。辅导员、班主任、团委老师,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也最为了解,除了在实际工作中积累教育经验外,也应该参与科学研究,将教学实践结合到科研项目中,丰富理论,使教育工作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学生会心理部、心理协会,作为学生组织,更有责任和义务开展自我教育、主体教育,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正面影响。

2.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课堂上教师的理论灌输,通过道德约束、榜样示范等方式来实现对大学生观念、行为的教化,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流于说教,不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心理需求,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使理论教学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案例分析、心理测试、小组讨论、团体训练、情景表演、角色扮演等方法开展教学,学生主动性强、参与度高,教学效果高。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通过列举、讲授现实生活中与大学生紧密相关的典型事件案例、榜样人物案例等,使枯燥的理论通过形象生动的案例变得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利用心理测试的方法,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主动适应职业和社会的要求;利用知识竞赛的形式,使大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拓展学习内容;还可以运用情景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大学生身临其中、引发同感,增强教学效果。

3.拓展教育途径

传统的教育主要是面对面的教育,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知识,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室与学生沟通思想。处于网络时代,我们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来拓展教育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从现实世界延伸至虚拟世界,构建教育的网络阵地。首先,建立专题网站,汇集大量资料,宣传我国的主流价值观。设置交流平台,引导学生针对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发表看法、畅所欲言,通过平台,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及时做出回应。其次,建立心理测评系统,通过在网上进行心理测评,教师对学生的测评结果进行评价,形成完善的学生心理档案,并及时跟进,将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再次,建立虚拟心理咨询中心,在虚拟世界里,学生会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于内心的苦闷与烦躁也会畅所欲言,教师就能够探寻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指导。还可以利用学生普遍使用的微信,设立微信公众号,将教育信息、活动新闻推送给学生,实现全员参与、全面渗透,营造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

作者:晋祎一 单位: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孟健男,运峰.新时期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高教学刊,2016,17:230-231.

[2]高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困境与应对策略探索[J].科教文汇,2016,19:146-147.

[3]刘嵘.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研究[J].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43-45

第八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心理压力也不断增加。在社会中,高校大学生是特殊的群体,所以,其心理健康也备受关注。要想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高等院校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运用全新教育模式和方法,更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此,文章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研究重点,阐述了具体的教育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探讨

大学生这一社会特殊群体,在激烈竞争与社会压力的影响下,大部分都存在心理障碍与问题。由于大学生对于社会稳定发展影响程度极大,所以,其心理健康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果大学生心理素质理想,则在增强个人学习能力与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由此可见,心理健康不仅对大学生成长存在紧密的联系,同样也关乎社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

一、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充分发挥

高等院校应当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在学校规划内容中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且将其设置于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容当中,以保证课程学时与学分的充足性。与此同时,要开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必修课程,并设置相对应的公共选修课程,确保所构建的课程体系能够充分涵盖环境适应、人际关系以及自我认识和人格塑造等多样化的内容。另外,高校需要合理地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计划与大纲,安排专业教师担任课程教学任务。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尽量贴合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完美对接教材内容和视频,灵活地运用案例教学亦或是体验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这样一来,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受心理健康的知识教育,同样也能够使学生更了解心理健康的常识。

二、全员育人辅助作用的充分发挥

高等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课程,并不只是该专业教师的职责,同样也需要有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并展开全面地教育。而高校内部全体人员都应当对学生心理健康给予高度重视,专业的教师应充分运用专业的教学途径,在教学实践当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教授学生应具备团队精神并且乐观大胆,对大学生的健康心态以及品质予以全面培养。而班主任以及辅导员等相关学生工作人员则应当在日常管理工作与思想教育当中,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并且充分考虑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具体情况,定期组织并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增强学生认知水平并予以教育,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后勤服务与管理工作人员来讲,则应当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等相关活动,进而在高等院校内部营造教育氛围。高校同样要在新进教室的岗前培训课程机制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针对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性培训,与此同时,合理安排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认证的培训当中,使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三、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大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所以,其主观能动性将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应当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使其能够树立科学化的心理健康理念,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通过资金与场地等多种渠道对学生创设的心理社团组织给予大力支持。另外,还应当定期地举办心理健康知识的专题讲座,亦或是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与辩论赛等多种活动,以保证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深入挖掘学生潜能,并调动起自我认知、教育的积极主动性。基于此,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其能够对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正确地分析,合理地总结并有针对性地分析个人存在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加大其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深度,并在实践活动中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四、校园文化影响作用的充分发挥

高等院校应当对广播、校报与板报和宣传横幅等多种形式予以充分利用,注重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大力宣传与普及。与此同时,应组织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周亦或是宣传月等相关活动,也可以组织举办专题性的报告会或者是现场心理咨询与心理沙龙等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这样一来,就可以为学生营造出理想的心理健康氛围。除此之外,必须要全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性网站以及报刊等,以保证与新媒体的发展相顺应。还可以深入研发心理知识的宣传云平台,注重宣传教育的作用,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在新媒体或者是专业报刊当中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而高等院校还应当强化建设校园文化,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合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并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在校园内部举办文化活动,并在其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元素,对心理协会所开展的活动给予大力支持与积极指导,进而强化学生自身的互相信任与互相帮助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其心理健康的水平。

五、心理咨询和辅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要想有效地解决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心理咨询与辅导十分重要。所以,高等院校应当针对校园实际情况,积极创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亦或是心理咨询室,并对其硬件设施进行全面完善。另外,还需要制定出心理咨询接待的规则以及预约等相关制度,心理咨询场所全天开放。不仅具有个人咨询形式,同时,也可以以电话或者是网络的形式进行咨询,以保证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及时与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解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院校所必须要履行的义务,同时,还应当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素质教育作为工作目标,注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关键性作用,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推动学生更加全面与健康地成长。

作者:阎文婕 单位:淮海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晓伟.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J].赤子,2015(8):156-156.

[2]黄海燕.浅析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商情,2011(38):8-8.

[3]陈倩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31(2):44-45.

[4]蒋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5):85-87.

第九篇: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更是必不可少的,当前网络环境已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不全是消极的,但是目前,怎样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重点部分。本文就此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网络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途径

相比专业课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来说更为重要,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其心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果不及时加以调整,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当前网络环境的特点,找出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1.1失落心理

虽然大学生基本上都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但是高中期间,即使学生考得再不好,也不会有“挂科”的概念出现。而进入大学后,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很多学生都是通过突击复习以顺利通过考试,所以经常有学生会出现挂科的现象,导致学生出现失落心理。当学生出现这种心理的时候,他们就可能会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找安慰。

1.2好奇心理

虽然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判断力,但是由于他们涉世未深,对很多事物依旧充满着好奇心,所以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网络是科技的产物,每天有着无数信息的更新,对大学生来说,网络是有趣的,通过网络他们可以知道他们想知道的事情,看他们想看的视频,玩他们想玩的游戏。但是,网络世界里也存在很多不良信息,大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自制力,是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的。[1]

1.3从众心理

在大学校园中,特立独行的人可能会被人视为异类,而且一直以来,人们的从众心理就比较严重,对于大学生来说亦是如此。很多时候,你可能不喜欢做某件事情,但是周围的同学、朋友都在做的话,那么渐渐的,你也就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开始一起做这件事,这种现象也是受从众心理支配的。网络信息更新非常快,很多学生觉得网络语言有趣,所以在生活中也会经常使用这类语言,如果在平时的交流中,某个学生表现出听不懂的样子,那么这位同学可能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为了不脱离群体,同学之间会相互模仿。

1.4自卑心理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经济发展却是不平衡的,每年依旧有很多大学生贷款上学,或者有的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这类学生本身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很容易表现出自卑心理。但是,在网络环境下,他们可以不考虑自己的身份背景,内心可以得到解脱。

2网络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1正面影响

在大学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并不能解决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问题,但是在网络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心理需求,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在不被对方得知身份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求助。这种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在课堂上,由于害羞或者其它因素的影响,学生很少会将自己的心理问题直接说出来,但是在网络上,不管何时何地,学生都可以进行匿名提问,及时疏通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网络资源丰富,除了教材上的知识外,还有大量的课外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有效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2.2负面影响

网络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发展至今,网络也逐渐将自身的缺陷暴露出来了。[2]网络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当前网络管理方面的不完善,还存在很多不良信息,容易误导学生,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加重。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要求教师可以熟练运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然而很多教师的网络技术水平过低,不会使用网络平台与学生交流,这也直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3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3.1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多媒体教学是网络发展的产物,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将课本上比较枯燥的心理理论知识以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是不同的,在心理健康课堂上,教师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选取一些有影响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得到启发,进而解决一些心理问题。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这个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大学心理健康教学质量的提升。

3.2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网络环境下,人们可以实现远程交流,电脑的用途也不再只是储存信息,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给心理健康教育者带来了诸多便利。在心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可以正确地在网络上寻求帮助,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4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4.1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目前,很多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对大学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没有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因此,要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就需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首先,教师要明确网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网络的利弊,适当利用网络环境提升心理健康教学质量。其次,教师要分析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自身所学去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结合网络的帮助,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但是,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同时也不能摒弃传统教学方式,要找到传统教学的优点,传统面对面的教学方式,还是更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所以,教师要将网络环境与传统心理教育融合起来,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3]

4.2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

每个学生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其心理特点都是不同的。在这个阶段,学校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心理调查。要准备高质量的心理问卷,通过问卷准确反映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完成问卷调查之后,要让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然后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另外,档案中要详细记录学生的基础信息,包括家庭成员以及家族病史,确认家人是否有精神病史等情况,根据以上信息最终确认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且记录到心理档案中,作为以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基础依据。此外,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心理状况会出现一定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这种变化,并且将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记录到其个人档案中,根据学生心理上的总体变化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4.3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教育

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4]进入大学后,班长都会建立QQ群或者是微信群,以便进行相关信息的传递,教师可以在这些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还可以采用在线视频的方式进行授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及时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心理自我调节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另外,一般高校都有设置校级、院级心理健康等机构,这些机构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或者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等活动,都可以采用网络教育的方式完成。

4.4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虽然是学生,但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在教学中是非常关键的。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网络的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可以熟练掌握相关网络技术。而且当前,学生的网络技术普遍比一些非相关教师的技术要强,所以为了让教师可以更好地在网络平台上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要对教师进行强化培训。高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师进行相关技术的学习,让其可以在某些网络平台上熟练操作,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4.5引导学生自主培养心理健康

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学,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有充足的课外时间,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外界信息与课外知识。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培养心理健康,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都是被动地通过教师讲解而得知的,而如今教师要教会学生主动探索,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升其自制力,尽量杜绝大学生网络犯罪、网恋和网络暴力等现象的出现,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去获取心理健康知识,并且实现自我心理调节。

5结语

综上所述,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可以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明确网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利弊,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需求,找出有效的教学途径,就能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另外,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质量。

作者:周国桥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罗娅萍.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2]冯帆.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

[3]何华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的构建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4]黄锡榜.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5).

第十篇: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摘要: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编制研究课题组在对清华大学、河南大学、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全国15所高校进行访谈调研的基础上认为,为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实现方式与实施策略,在宏观层面之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还应在具体的实现方式层面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包括:由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转型,夯实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实施“分类指导、均衡发展”战略,以及大胆探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转型;心理健康;教育观念

为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的树立至关重要,基于此,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编制研究课题组对清华大学、河南大学等全国15所高校进行访谈调研,认为由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转型,夯实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实施“分类指导、均衡发展”战略等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树立的主要观念。

一、由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转型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尽管各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并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学生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有的学校需要强迫学生或学生干部参与活动。湖北的一位学生代表在访谈中指出,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认为自己没有问题,教师让自己参加活动是在“找麻烦”。这一方面表明学生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另一方面,表明学校没有提供与学生心理需要相匹配的心理健康教育。这种现象的存在启示我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根据自己的设想为学生设计教育内容、设定教育形式,而忽视对学生内心真实需要的觉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一是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自主自助程度;二是要实现从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的转型,从学生自身的需要出发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心理健康服务[1]。树立心理健康服务的理念,努力感受大学生的所想、所需,充分把握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新特点与新诉求,在内容与方法上体现时代特点,尤其要注意在生活与体验中实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开展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活性。在调研过程中,有教师指出,宿舍是生活矛盾的产生地,但与此同时,宿舍也可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有些学生不愿到心理咨询室去,因而在宿舍更容易实现与学生的接触。如宝鸡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曾在宿舍楼内开设“闻传聊吧”,使心理辅导进入宿舍,收到较好效果。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对学生实行社区式管理,在每个社区建立社区工作站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节点,并在各社区中配备兼职辅导员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宿舍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范围,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活性,有助于学生及时获得心理健康服务。

2.开展心理情景剧等活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性。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学生对心理情景剧的参与热情很高,并且认为这一活动形式对他们的心理成长大有助益。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位政工教师在座谈会上动情地说,就连自己都被学生表演的心理情景剧所触动。我们认为,心理情景剧是一种非常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有利于学生在自我表演、自我体验中获得心理成长。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同时,各高校还应注意对活动进行把关,并请专家予以指导。有些活动趣味性很高,但不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成长;有些活动缺乏专业性,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失去开展活动的意义。例如,针对“跟风”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现象,就有教师评论:“团辅被玩坏了。”

二、夯实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

许多高校反映,心理行为问题并不是一时导致的,许多学生在大学时期出现心理问题可能是由之前的成长经历所致,而中小学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是一个非常突出的因素。精神病理学的研究表明,大学阶段正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惊恐障碍等疾病首次出现的多发期[2]。也就是说,许多精神疾病不会在中小学阶段发生,但中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大学时出现精神和心理疾病。然而,目前在中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同样存在问题解决式的教育倾向,在教育过程中只关心出现心理疾病的学生,而对于学生潜在的心理危机不够重视。这就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犹如“煮饺子”的过程,即在中小学阶段并没有立即出现严重问题,反而在大学阶段爆发出来。因此,落实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首先要认识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强调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实际上是在强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创造性发展。从事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要以个人的心理正常和健康为基本条件[3]。学生在不同的成长时期面临不同的发展问题,大中小学应针对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创造性发展提供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包括“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显然应与中小学阶段有所区别。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大学生更容易在人际交往、恋爱婚姻、就业创业与生涯规划等方面出现心理困惑。因此,落实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要注意对不同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区分,既要体现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等方面的一致性,又要体现大学阶段和中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差异性和递进性。与此同时,落实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还要注意做好大学入学适应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解决入学新生的“高考后遗症”问题。据参与调研的高校教师反映,由于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方式与中小学阶段存在很大区别,许多大学生在刚入学时会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有的表现为目标缺失,不知道大学时光应该怎样度过,有的表现为无法从高考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有的表现为对住校生活不适应,人际关系紧张,有的表现为在逃离高考的重压后一味玩耍,荒废学业。落实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要牢牢把握住学生从中学向大学过渡时的心理特点,关注他们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帮助学生度过入学适应期,为大学时期的顺利发展打下基础。

三、实施“分类指导、均衡发展”战略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过程中,要注意对不同类型学校学生、不同学习层次学生进行区分,针对各自心理特点进行分类指导。首先,应注意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区别。在访谈调研中,湖北某高职院校的教师认为,高职生由于在初、高中时学习成绩较差,经常会被教师忽视,因而存在一定程度的挫折心理和自卑心理,情感较为脆弱。除此之外,陕西一所高职院校的教师也指出,高职生有更多的迷茫与焦虑情绪,对自己的人生缺乏规划。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高职院校的多位教师认为,应促使他们多参与活动、技能比赛等,增进他们的成功体验;教师也应多和学生谈心,多给学生以鼓励。也有教师认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结合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在课程设置、教材教法上都应体现出高职特点。其次,就本科生而言,重点本科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理工类和文史类的学生可能也面临不同的问题。如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生周围都是非常优秀的同学,因而平时会感受到较大的学业压力,而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考研和就业时处于较为劣势的地位,这可能会使他们更为毕业后的出路担忧。再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心理特点也存在区别。正如北京某高校学工部长所言,本科生有心理问题的多,但程度较轻;研究生有心理问题的少,但程度较重。中国人民大学参与调研的研究生代表纷纷表示,与本科生不同,对于研究生来说,除了要面对学业问题,还面对更为紧迫的婚恋和经济压力,并且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主要靠自己调节。尤其是博士研究生,他们情感宣泄的出口较少,往往更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另外,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区域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相比于中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水平更高。这首先反映在心理健康意识层面,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教师和学生家长也能够更为科学、客观地看待心理问题,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学校与家长能够进行更顺利的沟通。另外,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置、经费落实和场地配置上都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实际工作中,国家和政府应坚持均衡发展的原则,对各区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宏观把握,推进区域和高校之间心理健康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民办高校对于均衡发展的呼声更为强烈。

四、大胆探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

1.利用网络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鉴于面授课程存在一些困难,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探索在新媒介上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方式。在这一点上,国外的研究者已进行大量研究,发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收效显著[4]。我国的一些高校也对此进行实践探索。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已开设36学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包括32课时的网上教学和4课时的线下教学。网上教学的开展节省大量的师资资源和教学场地,从而使4课时的线下教学实现小班教学,并且提高线下教学的针对性。广州大学自编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拓展训练(微课版)》,包含12节微课,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学习。

2.利用网络进行其他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尽管各高校都设立心理咨询室,并配置专职教师负责心理咨询工作,但由于污名化等原因,很多大学生仍不愿主动到咨询室寻求帮助。网络心理干预由于具有无地域界限、免费、匿名性高等优势,能够提高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可能性[5]。国外许多高校开展基于互联网的预防与干预项目,取得良好的成效,如日常情绪监控[6]、提供同伴支持[7]等。当前,国内高校在提供网络心理预防与干预方面还很欠缺,在今后应努力开展此类工作。除此以外,各高校可以利用网络优势,通过建立网页、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的正确认识。

3.打造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平台。湖北的一位教师指出,面对当前复杂的网络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遏制网络对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网络环境,如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开展权威的网络心理咨询活动等。也有教师建议,探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可以尝试建立心理健康信息化管理系统,这既有助于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监管与跟踪,也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之间进行更为及时的沟通。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发展性需要,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动性,努力实现由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转型,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落实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还是实施“分类指导、均衡发展”战略,抑或是大胆探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其核心与实质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服务。

作者:俞国良 王浩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参考文献:

[1]俞国良,侯瑞鹤.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5(8):125.

[3]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