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4篇)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4篇)

第一篇:浅谈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使者,如今也肩负了更多的责任,呵护每名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一个新的课题。世界卫生组织把人的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尤其对于农村小学而言,其特殊的地理和人文因素,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势在必行。学生面临的心理教育问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点:心理承受能力低、自卑或不爱表达、在人际交往或沟通中缺乏自信、教育教学方式欠佳、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家长教育孩子的错误观念和意识。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以上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

一、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

校园里的场地和布置要符合学生的心理,使校园内充满生机和绿色,教室内要保持干净、整洁、宽敞、明亮,这样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会主动去保持环境整洁,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建立一个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班集体。通过在班上开展互帮互学、互相关爱的活动,让学生相互深入全面的了解,相互信任,建立平等友爱的同学关系。

二、教师需转变心态,与学生做朋友

教师应扭转以往的“绝对领导”的权威形态,让学生摆脱“绝对服从”的认知,充分尊重学生,以和蔼的面孔、平等和谐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出自己的疑问,尽情释放他们的潜能。作为小学教师,要容忍、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执,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得课堂成为平等、和谐、围炉夜话般的温馨境地。与此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实施个别教育,使其走出心理困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的记录卡片,准确而全面地掌握每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的教育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学校应为学生设置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及时地对心理有偏差的学生进行纠正,为学生排忧解难,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三、在学习和生活中,学校与教师多加关心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既不是相互割裂和对立的,也不能相互取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心灵的成长和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承受挫折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强调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等方面的策略、方法、技巧的运用,切忌机械灌输和空洞教化。现在有大部分的农村人外出打工,也就有了很多的留守儿童,他们在生活中面临许多的困难,作为老师,应多加以关心和爱护,不管是在生活中的困难,还是心理上的,当学生心理压抑、脆弱的时候,势必会对正在形成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此时,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促膝谈心,聆听学生内心的情感,感知他们的心灵世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家长提高认识,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也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个人的一生都要受到父母的熏陶和感染,一个温馨和睦、父母善良的乐观家庭里的孩子,很可能会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反之,家庭纠纷、父母离异等当今社会普遍的现象,对生活在家庭中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此,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也对孩子的父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父母应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去感染孩子;其次,要求父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须严格要求,决不能失信于孩子。此外,还要求父母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过于顺从溺爱,也不能过于严厉甚至专制,要有民主的作风。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使孩子形成任性、自私、骄横、烦躁、抑郁的心理,造成心理压力过大,甚至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在农村的家庭中,有很多父母还是有着“不打不成器”的错误理念,与教师沟通的时候,也会说“不听话就打他”,这样的观念是可怕的,学校举行家长会,教师家访的时候,要多给家长讲一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方式方法,做到家庭和学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五、教师树立模范,提高自我修养

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去正确地效仿,有一个好的性格和积极健康的心态,时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并且采用多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塑造良好的心理,可以通过简单的游戏,或举办演出活动等,提高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利用主题队会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他们喜爱的影视片,讲故事,谈理想,说未来,选取一些社会角色作模拟表演等,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自己的角色心理,把远大的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学习结合起来,帮助学生逐渐克服缺点,自我完善个性。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流于形式,就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联合行动起来,多组织一些心理教育专家辅导课程,在课后,由每名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华运用到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可确保学生筑起心灵的长城,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新一代。

第二篇:浅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因分析;教育方法

在现代社会,身与心都健康的人才能称为一个健康的人。最近几年,许多大中城市逐渐开展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了心理健康辅导室。小学教育也必须重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竟争,生活日新月异,小学生周围的一切都在急剧变化,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比他们的父辈多,我在观察中发现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物质逐渐丰裕。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学生比较容易满足,考试取得好成绩,只要有一粒糖的奖励就会欣喜若狂,比较重视老师和家长的表扬。现在物质丰裕,对于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家长过于宠爱孩子,对物质要求有求必应,以至于有的小学生对表扬、鼓励无所谓,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

2.教育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祖父母辈。

小学生的父母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忽略教育孩子的责任。祖辈疼爱第三代,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乏心理上、情感上的交流,同时由于照顾太多,小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甚至出现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

3.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家长对于分数的敏感甚于孩子,孩子考试得了99分回家得不到表扬,家长只问为什么不是100分,就是得100分回家也要接受教育,关照不要骄傲自满,要努力,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家庭管教过严,以至于一出家门仿佛小鸟飞向天空,到了学校就任性放纵。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创造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创造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如果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活小学生多种经验,引发小学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的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2.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做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就结不出“良好发展”的果实。

(1)平等对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减轻并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组织者和协作者的角色,营造最佳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就会走近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健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对待每位学生,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理解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融,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第三篇: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摘要: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家庭、社会要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加强对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加强;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如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只有身体健康而没有心理健康那不是真正的健康,人的心理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如果不健康,存在障碍,不仅影响着正常成长,而且还会导致犯罪,甚至酿成悲剧。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我多年的调查了解,我认为主要是由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等因素造成的,我们只有深刻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才能为社会造就心理健全的合格人才。

一、学校教育的影响。由于农村学校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农村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了不当的方法、手段,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即使有部分教师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学校不能有计划地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学校领导重视不够等。

二、家庭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打骂,使孩子对父母望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屈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社会影响。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很大,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深入,难免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流入;国内一些网络游戏、影视、书刊为了追逐市场卖点,谋取暴利,渗入不少庸俗、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极大地影响了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诸方面的影响因素,要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重点应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第一,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学生第一所学校,家庭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据调查,目前农村中小学生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家庭走访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此外,要让家长经常主动和学校联系,统一认识,密切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从而确保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第二,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在中小学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目前不少中小学已开设健康教育课,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利用教师节、母亲节等重大节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指导,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于学科的教育教学之中,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第三,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加大宣传力度,以引起社会关注,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和整治,加强对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共同营造孩子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还可以考虑由基层学区和共青团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学校,共同构建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只有为少年儿童的成长建立一个健全的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少年儿童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21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

总之,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务之急,当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多种途径地进行综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持之以恒,才能最有效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逐渐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白珍主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在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天津师大教育学,1998年。

[3]李洪梅主编《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4]邱炳武主编《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科学出版社。

[5]《教育论坛》,2011年。

第四篇:农村小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要:当前农村小学教育资源不足,学生家庭教育相对较差,小学德育工作相对困难,需要学校对德育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德育工作有利于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有效预防成长过程心理问题的出现,二者工作的有效展开能提升学生个人的品德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本文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阐述农村小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一、在学校设立相关职能部门

学校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文化课程的教育,也应该包括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学校教育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而学校如何定位学生的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整体教育工作中的位置则直接影响到学生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从学校职能部门来看,目前农村小学主要设立有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后勤处、保卫处等。其中政教处的职能也包含学生德育工作方面,但内容较宽泛,就具体某项工作而言,不够具体和具针对性。所以,为了突出学生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体现学校对学生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如设立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处,专门负责学校学生的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相关队伍的建设

1、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学校设立了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处的情况下,学校应建立一支具体执行相关职能的教师队伍,队伍需具备四个特点:第一,校长担任队伍的负责人;第二,队伍的成员组成要有稳定性;第三,队伍的工作需是长期性和系统性的;第四,队伍需要有专项资金支持。建立了成熟的教师队伍之后,需要就相关工作,设立长期或短期目标,制定具体工作计划,所开展的学生的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做到定期、定量、保质、保量,并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以保证工作的成效。

2、家长队伍的建设

学校的教育工作需要学生家庭的支持、配合和积极参与。因此可以建立专门负责配合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家长队伍。队伍组成应该遵循参与自愿原则和义务原则。家长队伍主要配合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定期参加由学校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培训,并积极做好学生在家庭层面的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二,定期参加由学校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处举办的亲子教育活动;第三,定期与负责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举办交流会,就相关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并评估相关工作成效。

3、学生队伍的建设

学生的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学校老师的有力实施和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也需要学生投入去参与,学生自己有动力去学习去参与,则老师、家长所做的工作更易见到成效。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角色,有利于建立学生的责任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配合老师和家长做好自身的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因此,建立一支专门的学生队伍,以实际行动去参与到其他学生和自身的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有必要。从这支学生队伍的成员组成来看,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成员的任期应采用换届制,每届的任期可以是一年,成员可以是学生自愿参与、老师推介或由学生推选产生。这支学生队伍除了配合老师和家长做好自身的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外,主要任务应该是从学生层面,在校内做好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德育工作中。

3、专业人士的参与

在学生的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仅仅有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参与还不够,农村家长和学生可能知识储备有限,老师的专业性也更多的体现在文化课程的教育上,因此学生的德育需求,心理健康康教育的需求也可以邀请社会力量的参与,邀请专业人士的加入。做到专才专用。而在学生的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可参与的社会专业人士可以是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心理健康专家和以活佛为代表的宗教人士(藏区教育)。

4、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兴的职业,社会工作者在国内也是不被大多数人所知的群体,但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工们却是维系社会健康运转的重要力量。而根据职能和工作内容的不同,社工也分为学校社工、医院社工、企业社工等。就学校而言,国内沿海地区的学校已有建立了学校社工站的,学校社工运用社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专业工作方法,在学生的德育、个人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从可行性来看,近几年来国内的社工机构成长很快,也有相关的资源和专业人士(社工)可以支持学校建立学生社工站,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5、心理健康专家

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特别是针对一些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案例,学校也可以邀请心理健康专家的介入。介入的方式可以是定期邀请心理健康专家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可以是在学校层面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室,也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热线。

6、以活佛为代表的宗教人士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也要结合当地的民族文化综合进行。对于藏族地区,信仰是他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信仰的一部分,宗教人士活佛在藏族民众中,包括在青少年学生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农村小学教育中,这种影响力可以发挥它独特的作用,在农村小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给学生以正面的引导!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的战略规划,也需要老师、家长、社会力量、学生自身的参与和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农村小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包括学校设立相关职能部门、建立相关教师队伍、家长队伍、学生队伍和相关社会专业人士的参与。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