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教学论文(6篇)

新课改下高中教学论文(6篇)

第一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探析

一、确立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和分解,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和定向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要求语文教师要确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审美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并采取有效措施科学有效地实施该教学目标。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期待和达成学习目标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有效地评价,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反思与校正,从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是把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过程,其创新与变革是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关键。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突出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语文新课标中也十分重视和强调学生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学生发展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关注学生的真正需求和内心想法,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多样地安排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特别是要关注学生间的学习差异,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进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投入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来。同时,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突出强调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培养,通过小组交流、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形式,引发学生间的思维碰撞,让学生深入思考,顺利地进入更高层次开展学习。

三、完善与生活联系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理念中提出“要重视科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现代生活中应用广泛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把所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创设有趣的现实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将使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因为,有效的情境促进有效的教学,有效的教学促进有效的学习。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充分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联系。加强与生活相联系,就是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做到深入浅出,做到教学内容真正符合学生日常生活和他们自身特点,才能有效增强知识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讲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读到“唉,天可真凉了———”这别有韵味的一声叹息时,这时“了”字应念高音,声音要拖长,同时通过及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秋季特有的悲凉、萧瑟,能有效体会“了”字的情韵。

四、采用多媒体技术为主的教学手段

创设条件,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运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在语文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有助于教师创设生动逼真的问题情景,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在《阿Q正传》这篇文章的教学活动中,我通过播放电影《阿Q正传》,让学生通过生动的画面、真实的场景、给学生以强烈的直观感受,让学生认识和感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效提升了对文章的感受和认知。在讲授《声声慢》时,我通过使用多媒体模拟制作词中荒凉萧瑟的景色,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官冲击,使他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起到提高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的效果。

五、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师反思是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有效课堂教学要求广大语文教师要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后果进行自我反思。随着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广大语文教师要只有不断反思和总结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并不断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才能使自身不断走上成功。特别是对于广大年轻的语文教师而言,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的反思对于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综合型、专家型教师,教师只有具备了多方面的知识,并相互渗透使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创设并提供恰当的培养创造力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并帮助学生去理解和发展发散思维,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作者:苏东春 单位:甘肃山丹县第一中学

第二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措施探讨

一、传统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其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更加注重灌输式教学的作用,而没有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对于课堂教育过于依赖,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这些情况导致政治教学缺少活力,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精力和激情。教师缺少一些生动性和形象性的教学。由于高中政治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这就导致学生容易出现厌学,造成课堂氛围不够活跃的问题。学生会感觉政治知识离生活很遥远,所以也就没能够重视政治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缺少时间和机会进行自主学习,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从而学生也就不会有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所以高中政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活力的有效措施

(一)认真备课,以新颖的形式导入课程

教师想要提高教学的效率,能够很好把控教学的方向就需要教师加强备课,注重课程的导入方法。因为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所以教师应该做好应对各种情况准备。教师加强备课并不是说在教学中完全按照课程的设计执行,而是能够采用新颖的导入方法,备课应该是建立在预设各种突发情况的基础上。同时教师再导入新课的时候,应该对于上一节课进行简单的归纳,找到其与新课的共同点,从而更好地引入新课。例如在学习《消费》的时候教师应该简单介绍一下之前学的《价格》等部分,使学生能够更快接受新知识。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和选择

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兴趣和爱好的重要物质前提。这就要求政治教学应该在注重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内容,做到去其槽粕,取其精华,争取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内容。同时应该结合更多的社会时事,让学生能够把政治和生活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更加愿意进行政治学习。例如在学习《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时候,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聊一聊身边的政治参与,让学生能够把政治知识和生活现象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识。

(三)优化教学形式和方法

教师教学方法的使用应该是在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能力水平基础上,同时应该与教师的水平和能力相适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每一节课的教学方法都不是唯一的,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讲授、探讨和实践等各种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政治教学的活力。例如在学习《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讨论文学的继承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听过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讨论,从而保证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

(四)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学生处于主体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关系,同时应该营造一种积极融洽的教学和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能够保证学生有更多的经历参与到教学的谈论和研究中来,提高教学的效率。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形成更加有效的沟通,使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解决各种问题。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够没有顾虑地进行学习和研究,才能够敢于与教师一同学习,保证课堂教学的活力。

(五)建立反馈和评价机制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对于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师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改善,也只有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才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教学的活力。所以教师应该定期对于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一个小的测验,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同时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对于表现优异,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该进行鼓励,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表现不是十分优异的学生,教师再让学生认识到自身问题的同时,对于其努力应该充分给与肯定,有助于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高中政治教学课堂的活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改善高中政治教学的方式,对于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率有着很大的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育的客观规律,认真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于每一个重要环节的研究和创新,找到有效教学的突破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努力提高学生参与高中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过程的活力,从而有效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率。

作者:杨振兴 单位:贵州省正安县第一中学

第三篇: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艺术实施策略

1物理教学艺术的特点

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三个特征,教学艺术则具有情感交流、情知交融、情形相融的特点.物理教学艺术除了具有以上普遍性的特点之外,还具备以下两个独特的特点:

1.1求真与立美的统一

物理教学本身既是通过教师的“教”引导学生对相关真理重新发现的“求真”的过程,又是引导学生发掘教学活动自身美和教学内容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立美”的过程.求真与立美统一的内涵,就是在知识的教学中融合美的发现、美的表演、美的意境,使学习在一种主动探究的愉悦心境中进行.达到求真与立美统一的物理教学,就是进入了艺术之境的物理教学.

1.2形象与抽象的交织

物理学既是一门抽象的科学,也是一门形象的科学.物理教学的艺术在于,能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地显示、描绘出来,也能将直观、形象的东西的本质抽象、揭示出来;在形象与抽象的交织中,充分展示物理学的迷人之处.形象与抽象的交织,既是物理学的独有特点,也是物理教学艺术的独有特点.

2高中物理教学艺术的实施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新课改坚持“把学习当作是人发展的一部分”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艺术的实施策略有以下三个方面.

2.1开发具有生命活力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实施教学艺术,首先要求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发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素材,使物理学习成为有趣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1.1设置概念冲突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头脑中一些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常常妨碍了正确概念的建立,我们物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恰如其分地利用学生的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出其不意地在他们面前展示一幅新的画面,与学生头脑中的原有概念和经验相矛盾时,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针对学生原有的“平抛物体初速度越大下落就越快”的错误观念,以前我们在教学中习惯用传统器材设计两球分别同时进行“自由落体”和“平抛运动”的实验研究,让学生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学生仅看到结果,无法看到过程;现在我们可以应用DIS平抛实验用高频摄像机获得不同初速度平抛运动的轨迹,通过轨迹图让学生亲自观察到不同初速度平抛运动物体同一时刻到达同一高度,即平抛物体的飞行时间与初速度大小无关,从而排除了学生的错误观念.这样教学能够通过精心设计物理情景,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学生将对物理学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就能产生出艺术的效果.

2.1.2指导学生“重新发现”,深化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是科学家早已发现已成定论的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以自己的认识、已有知识为基础,独立思考,亲自获得知识的“重新发现”的过程.“实验探究”可以深化学生学习兴趣,这一过程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精心备课,设计好合理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学生应处在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上,教师应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去获取新知.例如,我们可以安排学生重做物理学史上中外科学家发现重要定律和原理的实验,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未知世界.当创造与发现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将会产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

2.1.3努力提供“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学习兴趣持久、稳定,必须依靠有效的学习,经常享受成功的快乐.心理实践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意志和力量,这表明成功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激励作用.我们一方面可以将一些演示性、验证性学生实验改为探索性学生实验,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另一方面,我们教师需要精心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去帮助每一个学生制定好了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体会一次次的成功,感受到明显的进步,享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有较强的成功体验,就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揭示物理科学之美,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要想使物理教学过程从枯燥的铅字、抽象的文字公式变成闪烁美的光彩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我们物理教师平常教学中要认真发掘物理科学之美,展示其美学特性,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物理学美的陶冶.

2.2.1展示物理学的美学特征

高中物理教学应该致力于揭示物理学知识内容的科学美因素,向学生揭示物理知识的美学特征,激发学生爱美的天性.例如:物理模型建构的简洁之美;光学光路空间的对称之美;物理学各分支理论的和谐之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多样统一之美.因此,我们高中物理教学就应该让物理学四大美学特征“惊人的简单”、“神秘的对称”、“美妙的和谐”、“多样的统一”的光芒普照学生的心田.

2.2.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纵观物理学科的发展历程,物理学家探索物理科学之美的动力源首先是物理科学美带来的震撼人心的愉悦,而愉悦的强弱与审美能力正相关.美的教学艺术还需要美的学生配合,物理科学之美需要靠美的学生心智去体验.我们高中物理教师展示物理科学之美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科学之美的审美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作为一个参与者、创造者,引导学生像科学家的探索一样去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物理之美、享受到新事物的欢欣,从而逐渐产生美的意识和审美情趣,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之美的审美能力.

2.2.3引导学生产生追求美的自觉行动

物理科学之美不仅体现在物理知识的形式和结构上、物理研究的方法上、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还体现在物理学家的精神上,许多物理学家不懈追求、勇敢探索、无私奉献,体现了科学精神之美、人文之美.我们物理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将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坚定的科学信念,甚至为捍卫真理而献身的壮举渗透到教学当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科学家的精神和态度容易对学生心灵产生震撼的作用,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人格的健全.从哥白尼、布鲁诺到牛顿、法拉第等等,一系列闪光的名字下蕴含着多少的血泪艰辛,让学生去体会、去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坚定学生坚持真理的信念,引导学生产生追求科学美和人生意义的自觉行动.

2.3改革物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新课改下,物理课堂教学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培养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

2.3.1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要改变以往采取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改单纯知识传授为主改为培养能力优先,必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教师在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准确了解学情基础上,在教学中要善于设计一些恰当的问题,如设计实验情景、例题情景,开放情景等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可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推陈出新等迫使、训练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获取物理学科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2.3.2启发学生大胆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物理学史上的很多重大发现,都是从质疑开始的.质疑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也是一种高层次的动力,是创造意识的具体体现.我们高中物理教师应启发学生大胆质疑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例如:教学中注意讲清科学家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思路;用科学家的事例鼓励学生对已有的结论进行质疑;教学中故意用错误的概念、公式、方法解题,鼓励学生对教师教学质疑;鼓励学生对教材中不确切的说法、解法质疑、优化等.通过这些工作,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只唯真理不唯教材和权威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大胆想象、主动思维的创造意识.

2.3.3引导学生独立学习

我们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高效的终身学习者.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会学,引导学生独立地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独立地获取新知识.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应有一定的难度,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刺激智力发展的作用,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问题时,学生就能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这样,不断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解决的能力,使学生最终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

3.总结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教学艺术,需要将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艺术、揭示物理科学之美的艺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艺术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会让物理教学充满艺术,才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以及艺术的享受中学习物理知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作者:鲁世明 翟春红 单位:江苏省姜堰中学

第四篇: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思考

一、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实现高效化学课堂

和其他学校的学生一样,岷州中学的高中学生同样承担着巨大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学生能够部分转变为动力,渴望在学业上努力进取。作为自然科学的化学学科,以其严谨、抽象著称,但是如果教师在高中课堂中长期过分强调这一特点,忽视学生内在的情感需求,就会降低学生对化学课堂的兴趣,导致教学效率的下降,无法构建高效课堂。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对于构建高效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专业水平,提升教学能力

提高化学教师自身的化学专业水平,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能力。这样才能部分提高教学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二)做好教学设计,培养严谨的教学习惯

同化学学科严谨的特点一样,高中化学教师要养成严谨的教学习惯:课前做好教学设计,教案中除了要落实常规的化学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以外,也要落实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关注学生要求,融入人文关怀

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情感需求,在化学课堂中融入人文关怀。

二、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

传统儒家文化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十分强调等级观念和等级制度,体现在教育上便是“师道尊严”,如学生在家里必须服从父母,在学校必须服从教师。在这种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下,家长和教师觉得一切都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但是从来不同学生商量,学生到底需不需要这些“擅自”做出的“好心”。事实上,这些“好心”往往办了坏事,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内心世界,缺乏对学生深层次的关心。多数教师往往以成人标准来要求学生,虽然高中生在生理特征上已非常接近成人,但是在情感和心理上却与成人存在较大的差距。笔者所在的岷州中学,大部分高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很多都是90后或者00后的学生,互联网等信息大量传播的时代下,他们接受了大量新思想和新观念,追求民主、平等的意识明显增强,渴望表现自我,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因此,许多教师的行为被他们看作是侵犯自由和尊严的,师生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师生关系紧张,或多或少影响了化学教学。因此,从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角度出发,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必要。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教育理念:教师,尤其是高中化学教师,是一个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的引导者;学生不是成年人,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应该有极大的宽容心,但不是无底线地纵容学生犯错,而是在包容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来纠正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只有从学生角度出发,以生为本,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要做到以上要求,化学教师需要积极学习,更新教学理念,满足学生自我意识觉醒的需要。

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决定一名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的三个主要因素是遗传、基础和化学学习习惯。在这三个主要因素中能够短时间内改变的只有化学学习习惯。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呢?从笔者参加工作以来的化学教学实践来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积极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采用多形式多样的激励手段,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固化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具体来说,化学教师要活用表扬和批评,即多表扬、少批评的手段。表扬是最常用的激励方法,如对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好、进步较大的学生在公开场合进行表扬;对进行了预习、复习或者错题归纳的学生进行表扬,号召其他同学学习;对在讲台上书写化学方程式规范的同学进行表扬。

四、总结

总之,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经常得到各种方式的表扬。当然表扬要恰当、公正、准确,不能过分夸大。批评的使用则一定要慎重,要注意批评的场合、语气的轻重和学生的承受能力。

作者:张雅丽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岷州中学

第五篇: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一、创建良好教学情境,促进有效课堂开展

化学课堂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主阵地,实施有效的教学要从课堂开始.我们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深入地学习,实现自身潜能最大化的挖掘.与此同时,我们可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来促进我们之间的共同发展.我们是化学课堂的主导者,一方面要打破传统理论教学的束缚,避免让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一方,尽可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愉悦地吸收我们的知识,很好地内化,形成自己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在交流提问、合作学习中为学生和自己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化学课堂摆脱枯燥乏味的同时充满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气息,促使他们在不断的交流互助中获取知识和进步.有一次,我在一个学校听公开课的时候,我发现那位老师就很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他给了一个问题背景,让他的学生合作编题.这是一个涵盖高三知识的化学反应,联系到了高炉炼铁原理的实验设计,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实验室操作步骤,对于这道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可以设计很多问题.我听了学生们的回答,回答得很精彩,其中有一组学生特别出色,竟然想到了通过气体流动的损耗,来编写一道计算题.学生与老师围绕教材共同参与,积极开发,实现了教学内容成为课程内容持续转化与利用的过程,这样的教学着实有效.良好的教学情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积累问题经验,总结收获,形成自身的一种能力,引领学生走向高效的化学课堂.所谓“行动研究”就是在教学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客观的眼光审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理论和时间中不断地反思总结,收获经验,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课堂.此外,化学有效课堂的开展要在良好情境的前提下实行过程教学,其中包括知识发生过程和知识发展过程.前者是引导学生经我们的教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结论.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两者缺一不可.所以,我们要在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概念理解,指导他们的实际运用,不断强化,帮助他们主动有效地吸收知识,促进教学有效性地开展.

二、关注学生想法体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理论知识的传输都需要实验操作的直观体现,我们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多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他们的亲身实验有效地接受知识并且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但是,我们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在刚刚接触实验的时候,对于实验中的一些操作会不太理解,比如,点燃酒精灯的时候我们要使用火柴,学生就会不解,使用打火机似乎更加安全方便.我们针对这一问题,会感觉诧异,但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到他们的生活里很少出现使用火柴的情况,我们就要进行操作能力方面的辅助,让他们深刻地学习到实验操作的严谨.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化学实验是体现真理的过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多参与实验,而且还要注重学生在实验过程的想法体会,对他们的提问尽可能地给出他们满意的回答.比如,在进行NH4Cl固体分解的实验中,学生按照书本内容证实NH3和HCl在冷处相遇后会合变成白色固体之后,又尝试这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发现试纸变蓝.他们马上就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向我提问:为什么试纸变蓝而不是变红?虽然这个实验操作书上没有,但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究提出了问题,我们就要进行相应的解答.之后,对于这个问题我适当地给学生进行了讲解,他们也很满意,我觉得他们这种自主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的态度很好,我们应该给予鼓励,促使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此外,我们还要注重学生实验中的一些小细节,帮助他们理解细节背后的原理.比如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中,学生就会经常出现阴阳两极接反的现象,导致铁丝充当阳极会被迅速地腐蚀,U形管就会出现浅绿色的絮状物.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好好把握这个问题,把实验的现象记录下来,充当反面教材,与正确接法时的现象作对比.一方面,能很有效地加深学生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另一方面能用事实告诉他们铁丝接在电源负极受到保护的道理.

三、注重新旧知识传承,贯穿学生记忆和理解

高中化学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理论知识,它具有杂乱、繁多的特点,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受到时间、计划的限制不能完整地给学生解释,但是我们可以传授他们一些策略,启迪他们更好地记忆,在化学探索的路上少一些阻碍.在我们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把他们的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理论的贯穿,初步教学中的实验现象能与深入教学中的原理完美统一起来,实现抽象知识理论的生活化.比如,初三在讲授“实验室制CO2”的时候,说到选择材料时,特别指出不能用碳酸钙和硫酸反应,因为生成物会影响反应物的接触,所以要用盐酸.在那时候已经间接指出了接触面积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在高中课堂上,我们引出了“钝化”现象,即铝表面生成的氧化铝能有效阻止铝和硫酸的反应,但经过硝酸汞处理之后,铝又会马上失去这层保护膜.这就体现了由实验现象升华到理论原理的教学.再比如,我们在初中的时候知道苹果被切以后放在那里不吃切口颜色会变得越来越深,当时老师告诉我们是发生了色变反应.进入高中学习之后,我们明白了这是典型的氧化反应,因为苹果中含铁元素,此元素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反应,生成3价铁离子,所以变色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零碎的记忆理论贯穿起来,在新的问题情境里灵活运用.

四、总结

总之,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需要我们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不仅需要我们充分分析教材,不断寻找教学的突破口,善于创建教学情境,贯穿学生零散记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也要努力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跟随我们的引导,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做到有效教学,促进师生共同的发展.

作者:罗霞 单位:江苏省射阳县高级中学

第六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实验课堂探析

1.新课该背景下高中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较于其他阶段的学习,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实验课堂教学是高中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有由于高中阶段教学的特殊性,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经过系统的分析,我们认为高中实验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这么两个方面。一方面,实验课堂教学方式表现出一定的传统性。无论是高中物理学科还是高中生物、化学等学科,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组成形式。但是在实验课教学中,教师为节省时间,仍旧沿用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节省时间,但是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内容并不完全。另外一方面,实验器材与设备不足。高中实验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实验器材与设备的支持。但是实验器材与设备的充足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现如今,大部分高中学校的实验器材都过于陈旧,有的甚至呈现出老化的状态,与此同时实验操作中必须具备的实验用品,高中并不具备。从这可以分析出,高中生物、物理、化学这些学科在实验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2.新课该高中实验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为适应新课改的模式,高中实验课堂教学应当针对其中的不足之处,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摒弃传统教学,充分认识实验教学重要性

在高中实验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认识到实验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实验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摒弃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将实验操作中的知识内容通过实验的演示传递给学生。教师摒弃传统照本宣科的实验教学方法,重视实验操作,将有益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

2.2指导学生进行观察

实验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观察,学生就能够获得有效信息。因而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指导学生进行观察。高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强烈的实验学习期待感,通过实验不仅可以验证他们学习效果,还可以调节他们的学习氛围。面对此种状况,教师在教学活动一开始的阶段就应当注意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告诉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应当观察什么。而所谓真正意义上的观察实验,其实就是观察实验过程中物质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以及实验反应的过程中是否伴有发热、发光等现象。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就会逐渐形成独立观察的习惯。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应当告诉学生怎样去观察。在实验操作之前,可以指导学生观察药品的状态、仪器的形状与连接。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要观察实验中各种变化,避免获取的信息带有片面性,与此同时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应当带着问题去观察,注意重点,抓住本质,不放过任何异常现象。

2.3指引学生学会探究

在高中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避免将实验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探究。教师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指引学生自己探索,也就是教师要教会学生进行探究。研究性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或者任务出发,采用多种形式实行探究活动,并且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展开实验教学。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指引学生进行探究,就能够避免学生过度依赖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培养自己的探究精神,进而自己完成实验,发现实验中包含的知识点,掌握其中的各项技能。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实验教学应当在立足基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实验中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张新有 何同侠 单位:陕西省汉中市龙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