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论文(7篇)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论文(7篇)

第一篇:小学体育课堂创造教学实践

一、创造教育的基本内涵

所谓“创造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造,创造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改“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

二、立足课堂,实施创造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趣味情境,营造轻松氛围

1.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建立愉悦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体育教学素材都比较枯燥。首先,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以启发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其次,要针对不同的教材和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参与教学活动。

2.指导学生自编自导,激励创造思维

创造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那教师就要在体育课堂中让学生得到自由。自编,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自导,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通常学生只对自己亲自创造的事物才能真正理解。由学生自编自导,学生的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在其中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二)改变教学模式,创造有效课堂

1.尝试改变教学分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自由组合的分组形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按男女学生、高矮的分四组的形式,要让学生自由分组。目的是使兴趣一致、关系良好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从而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明确小组奋斗目标,有利于学习和体育竞赛的顺利开展。

(2)互帮互学的分组形式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和对体育动作、技能掌握的程度,合理分配各小组成员,在各小组都适当地安排一部分能力强的学生和稍薄弱的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组员间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动作技能,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在跳绳的练习中,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好的学生在技术上对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充当小老师,让薄弱的学生学有榜样、学有目标,以提高他们的体育成绩。

(3)分层次教学的分组形式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为不同水平的小组。实行因材施教,这样有利于调动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好的学生能得到足够的训练,薄弱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提高,使每个水平的学生都在各自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如在篮球的“原地运球”教学中,就可以把掌握较为熟练的学生分在一组,把掌握次之的分成一组,不会运球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老师在把握学生掌握能力的时候,就会比较到位,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2.多媒体走进体育课堂

(1)多媒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原因,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特别是在讲解、分析某个难点动作时,由于其精神不集中,故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明确。把多媒体引进体育课堂,给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教学体验,教师利用动态教学,大大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可把学生易犯的错误和正确的动作拍成录像,在室内课中播放,并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这样显然比老师对着学生讲来得更直接,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2)多媒体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地应用与创造新的运动技能。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掌握,必须通过教师用语言讲解技术要领、示范动作的过程来明确所学动作的概念,由于每位老师对动作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导致学生对新技能的掌握就有所偏差。但是若在新授课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形成一个直接的效果感受,那么学生对于这节课知识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就会大大地提高。例如,教师在五年级“原地投掷轻物”的教学中做了一个比较实验:一个班级直接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亲自讲解与示范传授给学生动作技术,有的学生对于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把握到位,但有部分学生仍然不理解动作技术要点。在分组练习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并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讲解与示范,一节课下来,只有80%的学生基本掌握了原地投掷轻物的动作要领;而在另一个班中,教师先上了一节室内课,做了一个原地投掷轻物的FLASH,并配上动作技术的重难点讲解,给学生一个声图并茂的直观体验,并让学生分组在座位上进行徒手体验。于是,在第二节体育课上,学生反馈给教师的结果要比前一个班反馈的结果要好得多。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花相同的时间,但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课堂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三、总结

陶行知先生说过:“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小学生正是处在创造思维的活跃时期,是最容易激发创造力的时期,每位教育者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勇敢探索、创新思维,给他们的思维插上翅膀,那么体育课堂将无限精彩。

作者:巫燕 单位:江苏省句容市黄梅中心小学

第二篇:小学体育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性研究

一、角色合理转变,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新的课程强调我们要构建新的师生关系,要充分展现师生间充分民主,体现师生间的彼此尊重,使我们的小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要求体育教师改变自身的地位,由知识的传授变为合作型的良师益友,让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真真正正地变为师生间一起努力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一个过程。例如,在教低年级学生立定跳远的课程时,我改变固定不变的传统模式,采用童话故事模式,让学生头戴动物头饰,学习和模仿那些小动物的双脚一起跳、双脚一起落地的方法。学生经由这样的实践获得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以及动作技巧,在这次课程基础教学中,我只是小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而已,在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之中,协助他们掌握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培养学生体育课学习的兴致

体育是小学生都喜欢且乐于接受的一门课程,但是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够接受,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的开始环节,能够激起小学生的好奇心来,引他们入胜,使小学生产生探求知识的想法,让学生以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来。例如,体育课中的热身环节,通过我们体育教师的引导,学生与老师一起一会儿自由活动,一会儿友情合作活动,一会儿附带音乐的伴奏进行师生间的共同活动。这种方式,既为学生创设了优越的学习氛围,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致,充分达到热身的最佳效果。

三、灵活采用正确的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所注重的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共同交往环节,关注的是师生间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引导学生去合理质疑,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例如跳短绳一课,我一方面倡导学生学习花样跳绳,一方面让学生间互相鼓励,互相指导。体育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改变固定单一的教学模式,灵活采用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作者:王允辉 单位: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镇第二小学

第三篇:小学体育课堂转型探究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关键性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改革,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体育教学也在素质教学的任务行列中逐渐地提升,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和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小学生的人生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因此针对小学体育教育进行改革和优化更加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小学阶段是孩子们身体发育和学习文化课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段时期进行体育和健康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让孩子们锻炼身体,培养终身锻炼的好习惯,这对于未来的人生也是很有意义的。其次,在体育课堂中,学生一定会亲自参与实践,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学生可以进行合作和交流,体验成功与失败,这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竞争观念,使他们更加奋发向上,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让他们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发扬合作主义精神。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目前的小学体育教育中,依然存在着一小部分障碍影响着体育教学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部分体育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式有些陈旧,没有与时俱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有些脱离实际,教师对于课本知识等理论方面传授的比较多,而实际性的实践知识则传授的比较少,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没有欲望,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高。然后,有些体育小组规划的课程设计比较死板,缺乏创新,纪律性也不高,这就造成了体育课堂教学比较单调和无趣,学生在体育课上没有明确的目标,活动也过于随意,导致一些学生参与性不高,不能很好地加入到集体活动中来,导致体育教学效果很不好,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最后,部分体育教师太过于看中传统教学,有许多过时的思想没有及时地得到更新,教学课堂缺乏灵活性,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因而也就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体育教学转型的依据

首先,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人文和教育等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在体育领域中,经过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我国也向世界展示了我们强悍的体育实力,这也推动了全民体育的发展,但是,通过调研发现,我国学校中的青少年体质正在呈现一个下滑的趋势,青少年身体素质不如以前,例如,肥胖问题严重、近视率逐渐增高并且低龄化严重。这就需要我们做出正确且有效的应对措施,体育教育需要逐渐转型,减轻应试思想,加强真正的有效体育锻炼。其次,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体育课堂重视的都是健康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安全教育也变得重要起来,因此当前体育教育的主体就应当是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并重。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时时刻刻,例如如何处理煤气泄漏,如何处理盗窃问题和抢劫问题,如何灭火和逃生等,这不但对于学生个人是重要的,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全和和谐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

首先,要逐渐运用小学体育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安全和健康,这两者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生活化是体育教学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教师着重加强对于孩子们安全健康知识的讲解和日常的体育技能的训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的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教学生活化还要求体育教学坚持“以人为本”,扩大体育教学范围,只要是有利于体育教学、有利于培养体育素养的活动,都可以尝试和实践,帮助孩子们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次,体育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也就是把教学对象进行分类,通过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和性格特点,有选择地将他们分组,可以对每一组学生传授特定的教学知识,实施制定的教学计划,让他们提高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最后,体育教学的转型需要多思考,加强创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关注,每一个人都能够快乐成长,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与孩子们进行更加频繁的交流,时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五、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进行课堂转型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位置。所以我们也应该根据日常生活中的教学实践,不断地进行反复思考和经验总结,深刻意识到小学体育课堂转型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地寻找具有可行性的方法和策略,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共同发展。

作者:张亮 单位:浙江省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翔云小学

第四篇:构建愉悦的小学体育课堂探究

一、借助游戏活动来构建愉悦的体育课堂

游戏教学是小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目的就是要寓教于乐,这样不仅能够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锻炼体育素养。例如,在教学“跳远”时,为了减少体育课堂的枯燥感,也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在授课的时候,我组织学生进行了“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具体的内容如下:即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两两进行比赛。规则是学生要通过“石头、剪刀、布”的方式来决定是否要进行“跳跃”。这样的游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对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借助小组活动来构建愉悦的体育课堂

小组活动是指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授课,目的是为了缩小课堂的范围,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确保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感受体育带来的乐趣。例如,在教学“队列队形”时,为了加强学生练习,也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体育素养,在授课时,我选择了小组学习模式,并选择一名学生为组长,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练习,可以是一个口令一个动作,也可以是一个口令两个动作,也可以是一个口令反动作等,最后,将每个小组的练习成果进行展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为构建轻松、愉悦的小学体育课堂作出相应的贡献。

作者:舒红 单位:重庆市长寿区川维小学

第五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本教育应用

一、尊重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练习项目

首先,教师应尊重学生,在每一节体育课上,教师在制定相关体育主题,学生如何学习,采用何种方式学习都由学生决定,教师只需在一旁查看和引导,并在最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验收。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体育训练。比如某次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制定的主题是“篮球运动”,教师在上课前这样告诉学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篮球,每个人对于篮球的兴趣和掌握的情况都不同,因此我们今天学习的方式比较自由,我这里有一些练习项目,分别是运球、投球、传球、对抗,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练习项目,课程结束后我们进行验收。”学生听说自己可以随意选择一个项目,纷纷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基础差的学生选择了运球和传球,一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选择投球和对抗,由于都是亲自选择的,因此大家的参与兴趣非常浓厚。教师在一旁巡视着各个小组的练习状态,当发现某个小组的学生连运球都不会时,主动上前给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篮球运球动作和技巧,然后继续引导学生。尊重学生是生本教育的根本,教师只有尊重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练习方式,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对体育练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激励学生,让学生自觉发掘个人优势

在学生进行体育练习过程中,或者遇到一些困难时,教师不应马上上前制止学生,也不能随意将某一位同学叫过来批评指正,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相反教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随时随地鼓励学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鼓励,从而在不断的鼓励过程中自觉挖掘个人优势,上好体育课。比如在一次广播体操的教学环节中,当教师给学生讲解提转运动这一节的时候,由于动作要领比较复杂,对学生个人四肢的协调要求比较高,班级中有很多同学一时无法完成教师要求的动作,且当教师反复教了数次后,仍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完全掌握。面对这样的情景,教师没有发火,也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这样引导学生:“大家做得都不错啊,这个动作这么难,但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完全掌握了,我真替大家开心。”教师先是对全班同学进行整体表扬,然后继续说:“当然班里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主要是你们的四肢协调能力还没有掌握,不要紧,我们大家一起在练几遍好吗?”一些原本受到打击的学生听到教师这样的激励后,瞬间感到温暖,这些学生继续跟着教师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找到做动作的要领,并鼓励他们思考自己为什么某些动作做不出来,最终这些学生在教师的不断激励下很熟练地掌握整套动作。老师要不遗余力地鼓励学生,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同攻克难关,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

三、启发学生,让学生自主寻找训练方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激励学生外,教师还要不断启发学生,让学生在体育练习过程中自主思考训练方式,即这次体育活动如何才能学好,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特长,这些都需要教师在不断的启发过程中实现。比如在引导学生进行跳绳的练习时,教师先是给每一位学生分发了一根跳绳,然后给学生演示跳绳的动作,整个动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最简单的跳绳,即将绳子围着身体环绕一圈,当绳子达到地面时,学生应马上跳起。第二部分是连跳,即能在规定时间内跳出一定的数目,第三部分是花样跳绳,即在跳绳过程中跳出一些复杂的动作。当给学生演示完,学生开始自己练习,教师则分别指导学生,当他发现有一位同学跳绳时每次都被绳子绊住时,教师这样启发学生:“这项运动要求动作与身体保持一致,你之所以跳不好,是因为你没有掌握住节奏,那么你想想最简单的节奏方式是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想到喊节拍的方法,即学生自己喊一、二、三,当喊道三的时候,绳子着地,学生跳起,这样就完美地完成一次跳绳运动。随后教师继续巡视学生,发现某位同学可以一次跳好几十个,教师上前鼓励了后说:“既然这个动作你掌握了,是否可以练习一下花样跳绳呢,比如倒跳或者绳子抡起时双手交叉跳。”学生受到教师的启发后,开始尝试如何倒跳,在练习过程中,教师继续引导:“倒跳其实和正跳主要区别就是绳子的方向,你是不是也可以在心里默念口号,掌握好节奏。”学生按照老师的引导,很快就掌握这一跳绳技巧。启发学生与激励学生的区别在于这种方法重在给予学生一些学习上的提示,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完成体育活动。

四、总结

总之,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非常明显,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思想,一切从学生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训练方式,全面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教师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应时刻鼓励他们,让他们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给予提示和引导,让学生在自主探讨中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和训练方法,这样让班级中每一位学生才能在体育课堂中受益。

作者:张云 单位:溧阳市西平小学

第六篇:小学体育欢乐课堂构建探析

一、我国小学体育课堂现状

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有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体育课程长时间以来都不受学校的重视,所以小学的体育课程当中仍旧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

1.老师对体育课程的认识不正确

许多学校的老师都不能够正确的认识体育课程,并且许多的小学体育老师并不是学习体育的出身,往往都是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没有专业的体育知识,对体育课程更是不了解。这样一来,小学的体育老师就会认为小学生的体育课仅仅是用来让学生放松心情的,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小学的体育老师忽视了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健康成长的阶段,良好的体育课程,不仅能够帮助他们了解体育知识,对体育运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且能够帮助他们身体更好的发育和成长。而小学体育老师的不专业,很难意识到体育课程对小学生的重要性,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

2.学校不重视体育课程

作为学校方面,他们则认为体育课程是上级对学校的要求,不能不设定相应的课程。但是他们则认为小学生的体育,不会有太好的效果,增加小学生的体育课程仅仅是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合理玩耍的机会,白白浪费学习的好时光。所以应当尽量地减少学生体育课程的比重。学校对体育课程不重视,对体育课程进行课时压缩,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不够充分,不能够切身地体会到体育所带来的好处,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3.体育课程不能够吸引小学生

新课程标准对体育课程的要求是,向学生传递一定量的体育知识,并在实践当中应用这些知识。不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与此同时也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根据这一要求所制定的体育课程,枯燥无味,不能够充分地吸引小学生。因为小学生正处在贪玩的阶段,枯燥向他们传递体育知识,他们很难听进去。他们想要的是能够走出课堂,去做游戏,去玩耍。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并不能达到新课程的标准,直接影响了新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

二、构建小学体育欢乐课堂的策略

提高小学生体育课堂效率,是增强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根本方法。通过构建小学体育欢乐课堂,能够充分地吸引学生兴趣,极大的增加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效率。对于如何构建体育欢乐课堂,我有如下几个建议。

1.加强学校和老师对体育课程认识

学校和老师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和错误认识,是导致小学体育课堂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校和老师要加强对体育课程的认识,积极地学习和了解国外先进的体育课堂经验,并积极地将其与我国实际状况相结合,创设一个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2.增加小学生体育课的实践活动

创设小学体育欢乐课堂,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加小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我们可以增加体育课程当中的实践活动,例如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篮球,足球,乒乓球的比赛等。通过比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老师也能够将体育知识融入到比赛当中,在学生遇到相应的困难时,有选择地讲解给学生听。

3.学校之间加强体育课程的交流

要想构建一个合理的小学体育欢乐课堂,就要不断地学习他人的经验,不断地完善自我。学习他人欢乐课堂的经验,各个学校之间可以联合举办小学生的运动会,在运动会中学校之间可以进行体育课程的交流,相互借鉴,加快体育欢乐课堂建设的脚步。

三、总结

总的来说,小学体育欢乐课堂的建设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要想尽快建成欢乐课堂,就必须寻找小学体育课堂当中的问题并将其解决,这就需要众多的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努力与奋斗。

作者:云建红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第一小学

第七篇:小学体育教学课堂有效性培养研究

一、创设有效情境,让体育与生活相连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将良好的情境理解为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原动力,何谓创设情境呢?事实上就是教师利用生活中形象可感的具体环境来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一种熟悉的感觉,在自己熟悉的味道中迅速地融入环境中,收获一种主观上难得的精神体验,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就是要在饱满的课堂情境中激发起学生参与课堂的激情,并使其收获基本的体育技能的学习效果。而情境的创设要以学生的理解力和生活环境为基础,如果情境脱离学生的生活环境,那么就失去了有效性,也就更谈不上素质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了。例如在低年级队列练习课中,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与体育课堂教学进行有机地整合,具体的情境设定为道路交通情境,以信号灯为体育教学的口令,这样新鲜的教学手手段不仅使学生收获了队列联系的实效,更能培养学生对交通规则的自觉意识,“踏步走”、“齐步走”、“立定”这三种口令可以用“黄灯”“绿灯”“红灯”来代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三种信号灯来进行具体的操作时,要让学生明确三种信号灯的代表规则,黄灯是要等一等,也就是说学生要原地踏步走,而绿灯表示可以畅快地通过,红灯代表前面有危险要立即停止前进,在举起信号灯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与学生一起来配合语言进行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种有趣的体育训练方式,一改从前的循规蹈矩的教学思路,将生活带入课堂,学生在其中可以充分地感觉到参与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可以说,这是安全、德育和体育的有效整合,充分地体现出了体育课的有效性。生活处处有体育,而体育也无处不生活,将生活中的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积极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对于体育课堂有效性的发挥,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融入社会的技能。

二、培养良好品质,让体育与德育并存

良好的品质培养与健康培养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那么何谓意志品质呢?广义上而言是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去战胜困难时而衍生出的独特的心理体验,体育作为一种竞技性的体力型运动,良好的品质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它不仅仅是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份保障,更是新课标中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的内容之一,尤其是现如今的小学生都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在遇到苦难的时候往往表现为意志力薄弱,禁不起困难的考验,因此,体育课不仅是技能的培养,更承载着学生品质的培养的重任,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对体育的热爱,更能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弹跳类活动的课程教学中,很多小学生,尤其是女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在意志品质上表现为动摇、胆怯等,那么教师就要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消除这种恐惧心理,还给学生以轻松的学习环境,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进行有效地引导,例如在做动作之前讲述动作的安全性和动作的要领,教师选择一些活泼的学生进行示范,这样一来,学生在同学们的示范下就会突破自己的心理防线,如果还是不能缓解学生的恐惧心理的话,也可以在器材上下功夫,比如说,降低“山羊”的高度,加宽跳高架的距离,翻松沙坑,这样的细节却给了孩子们一份安全的感受,使他们产生学习下去的勇气,并收获成功的体验,意志力在无形中得到了锻炼。让他们觉得安全,从而鼓足勇气,获取成功,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体育课程中蕴含着很多可以对学生进行品质培养的教学内容,比如长跑、接力跑等,当学生感到身体不适时可能会选择退缩,而教师的一句支持和鼓励就可能使学生在意志力的坚持中突破自我防线,战胜苦难,体育课由此而获得实效。

三、优化教学内容,让体育与情感关联

一堂课犹如古代美丽的诗词,在乐器的配合演奏下凸显出灵魂的乐章,教师就是那乐器,学生就是那站在风花雪月中的吟诵者,张弛有度中凸显出动人的旋律。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地用自己的语言和身体动作以及细心的观察将学生紧紧地吸引到自己的身边,让学生一起与自己共同谱写那动人的旋律,训练中一起欢笑、一起迎接挑战,这样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正是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那么该如何地去构建这样的师生关系,让情感充斥在体育课堂中呢?例如在耐力跑的训练中,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共同分享跑步中的点滴体会,可以为学生讲述自己做学生时的跑步经历,给学生率先垂范,让学生以年轻时的自己为榜样,获得跑步中的成就感,在学生跑的时候,教师可以紧随其后,为学生递一块温暖的毛巾,一个鼓励的眼神,如此,师生关系便会获得飞速的提升,只有关注、关心才使师生关系获得和谐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体育素质差的学生,教师的积极鼓励和背后的支持,会让学生感到一种积极的学习体育的情感,从而课堂有效性在无形中得到提升。教学内容是可以深度挖掘其中情感因素的,只有师生在情感的支撑下才能获得体育教学的实效,学生乐学、爱学不仅是建立在对体育课程本身热爱中的,更是建立在对自己老师的情感上的。故而,师生情感的建立对于课堂有效性的发挥极其有效。

四、总结

总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挥,离不开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也离不开学生对体育课堂的积极情感,教师应立足于素质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对学生进行技能的培养,还要深入地挖掘教学内容上的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因素,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真正地发挥实效。

作者:谭东平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