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阐述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阐述

一、当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概念引入缺乏科学性。由于有些小学教师专业素养不够,在引入概念教学时,缺乏科学性,往往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教学中削弱概念的作用。概念作为一堂课的引导,教师却忽略概念的来源和性质解析,即使讲解也是粗枝大叶,对概念中所蕴含的的丰富内涵忽略不计。其次,缩短其形成过程。死记硬背是教师进行概念教学最常用的办法。学生一般是通过模仿记忆和题海战术快速掌握知识技能。但是对于其概念的形成完全不了解只能形成短暂记忆,长时间不进行相关练习很快就会遗忘。再次,忽视概念的运用。只要能把概念背诵出来,教师就认为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其教学目标也已经达到。但是抽象的概念只有在题目中灵活运用才能代表学生的熟知和掌握,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彰显概念的有用性。

2.概念教学中缺乏模型意识。概念之间是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建构概念系统和模型意识对学生理解和运用概念至关重要。很多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缺乏建构意识,忽略概念的联系,将许多有联系的概念孤立地灌输进学生的脑海中,实现不了概念的沟通,从而降低了概念教学的价值。而且,有的教师缺乏模型意识,不理解特定的概念需要相应的模型,在进行教学中任意改换,造成建构的困难。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应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抽象出图形,再通过图形的比较分析抽象出平行四边形。有的教师直接用教材主题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缺乏教材要由图像到图形模型,再到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偏离了教学意图,降低了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总之,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对学生打好数学基础、促进思维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二、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1.以旧推新,密切联系生活。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新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是旧知识的进一步演化和发展,有的数学概念不能通过语言表述进行讲解,但是与旧知识有内在的联系。所以,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旧推新,循序渐进,使学生更容易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概念联系生活实际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学模具是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性工具,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带学生进行户外实践,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体会概念的内涵。例如,在进行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体会一公顷的面积究竟有多大,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学生通过切身体会,能够更加清楚地掌握数学公式和定理,对抽象性的概念也可以形象化。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2.注重讲清概念本质。小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初级阶段,学习中形象思维占有较大比重。概念是较为抽象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讲清概念的本质。首先,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的成效远大于被动接受,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能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思想,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从而正确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其次,注意区分相似概念。小学数学中的有些概念相似性较高,但是存在着本质区别。学生如果在学习中混淆,有可能导致解题中出错,结果南辕北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概念进行分化归类,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讲清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既可以看到两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对它们之间的区别有较为清晰的把握,从而加深记忆,真正的理解概念。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各个阶段概念教学之间具有衔接性,环环相扣。这就要求教师在概念引入后及时建立和巩固,加深学生的理解,为概念的发展做好准备。此外,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应结合概念和学生实际进行课堂设计,使学生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概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作者:林来顺 单位:福建省东山县宅山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