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美术教学中色彩运用分析

中职美术教学中色彩运用分析

[摘要]色彩教学是中职美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学生对色彩的掌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创作的水平,如何提高中职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的有效性是近年来一些中职美术教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在分析目前中职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中职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的内涵和重要性,重点分析了中职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美术教学;色彩教学;运用策略

改善学生的就业状况是中职教育的核心目标,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保持核心竞争力。就中职美术教学而言,从市场需求来看,很多行业都需要有美术基础的专业型人才,如广告设计、插画设计等[1]。色彩是美术的基础,色彩的巧妙运用能够体现创作者的审美水平和专业能力,所以在中职美术教学中色彩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色彩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提高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中职美术教学的核心内容。

一、中职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对色彩教学没有足够的认识。对于很多中职学生来说,接触美术的时间不长,在课堂教学中又缺少美术实践,对于色彩教学没有正确的认知。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缺乏系统的色彩教学训练,学生既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没有熟练的色彩运用技巧,导致学生对色彩教学没有清晰的认识。

(二)部分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落后。部分中职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在日常教学中理论大于实践,没有就色彩教学的实践方法进行针对性讲解和训练,学生空有理论知识不知道如何进行运用[2]。此外,部分学校教学设备落后。虽然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深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但是仍然有部分学校对于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和完善不够重视,学生对网络上常用的绘图软件不熟悉,在课堂上只是看着教师操作,缺乏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学生还是在用传统的手工调色,既浪费时间,又没有网络软件方便和准确,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

二、中职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的内涵

颜色的内涵包括色彩感觉、色彩感情和色彩想象力。色彩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开发人的色彩灵性,发现个性色彩的感觉形式,实现当代艺术家以色彩灵感带动的全面色彩本质。色彩的灵活运用能够实现自然物象明暗色调的完美再现,表达情感特色,捕捉自然物象的动态色彩变化等,当代色彩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自由的色彩信息互动境界[3]。

三、中职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的重要性

(一)色彩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色彩情感表达意识。在美术创作中,不同的色彩能够表达创作者不同的情感体验。在美术教学中,运用色彩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艺术创作中的色彩表达来实现一种艺术情感的表达,提高学生的色彩表达能力。例如,一望无垠的蓝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万里晴空或者辽阔蔚蓝的大海,继而产生一种清新惬意的艺术享受,橘红色能够让人感觉温暖等。不同的色彩表达都带有自身的感情色彩,所以在美术创作中要善于分析事物的情感色彩,从而根据这种情感色彩进行创作,让表达对象更加鲜活,充满生命力[4]。

(二)提升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色彩的搭配方式是千变万化的,不同色彩的组合所展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都是不一样的,在中职美术教学中色彩的运用教学能够给学生打开一扇通往色彩世界的大门,让学生充分了解美术教学中色彩的魅力,提升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绘画色彩与艺术创作有机结合起来,完善美术教学色彩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四、中职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的运用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师本位”的教学模式是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一味地“照本宣科”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起来很枯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将“师本位”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生本位”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通过适时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立足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审美特点等来合理设置教学过程。安排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6]。例如,在进行《色彩的知觉与感觉》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互相合作,形成学习小组,共同开展实验,从学生对色彩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他们对色彩的各种感官认识。通过多样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也加深对“色彩具有感情性”这个概念的理解。相比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并运用小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除此之外,重视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多媒体为载体,为学生带来一场视觉盛宴,让学生在品味经典的过程中加深对色彩运用的理解,体会色彩的运用玄妙,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色彩鉴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程进行之前准备好教学素材。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毕加索、梵高等世界名家的作品,让学生感受他们叹为观止的色彩运用技巧,在经典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同时通过鉴赏名家的作品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色彩意识。在当今社会,色彩已经成为视觉传达中的主要元素之一,合理应用色彩能够极大地影响人的心理感知和情感体验。在美术作品的创造过程中,恰当的色彩应用能够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给受众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生活中的色彩随处可见,我们本身处在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之中,除了生活中常见的色彩之外,漆画、陶艺和剪纸等民间艺术都与色彩有密切关系,并且这些都与美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可以这些特点为契机,将民间的传统艺术引入课堂中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展现自己特长和优势的平台,同时提高学生的色彩意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此外,也是对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一种传承和发扬。从色彩搭配的层面来看,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原则是“软靠硬,色不愣”,所谓软色主要是指绿色、蓝色、黄色等,硬色是指红色、黑色、紫色等。这种色彩的搭配方式与美术教学中色彩的运用理念十分相似[7]。因此,教师在色彩教学中引入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经典民间艺术资料,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选择合适的民间艺术类型。之后,在教师的带领下,与学生共同制作民间艺术作品集,呈现民间艺术的发展历史,增强学生的艺术底蕴。而且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制作过程中充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培养色彩意识。例如,制作风筝,风筝作为一个传统的民间艺术作品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并且制作起来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完成。除此之外,风筝在色彩上讲究“繁而不反、艳而不厌”的特点,要求在整体上能够给人欢快、艳丽的感觉,同时还要能够与蓝天、白云、鲜花、绿树之间相互映衬。面对如此复杂的颜色要求,更能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心思,而且在给风筝上色的过程中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什么样的颜色既能够与蓝天、白云相配,又能和绿树、红花相互映衬?”通过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

(三)设置色彩补色实验,提高学生色彩运用能力。补色在色彩绘画过程中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比如画面明暗度的刻画、画面对比度的调节等都需要运用到补色原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补色”始终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尽管在颜色教学的课堂上会经常涉及补色之间的关系,但是很多学生依旧不明白补色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为此教师应尝试设置一些介绍补色的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补色的运用价值,引导学生调出更加“和谐”的色彩。补色实验实际上就是通过不同的颜色混合得到白色的实验。例如,教师可以先通过课本上的事例让学生进行验证,如黄色与蓝色、青色与红色混合后观察最终的颜色。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任意颜色的组合,寻找更多的互补颜色,通过分析这些规律寻找补色与三原色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色彩应用能力。总而言之,在中职美术教学中色彩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要足够重视,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地在教学中总结教学经验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色彩的意识,加深学生对色彩的理解,提升学生运用色彩的能力,从实践操作、审美水平、色彩意识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

作者:王秀靖 单位:黄骅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