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利用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利用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素养。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由于实验材料、教学仪器等诸多限制,导致学生很难有观察以及动手实验的机会。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农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能够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在农村区域,如何利用乡土实验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开展科学实验教学,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就值得我们去思考。所以,本文就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利用进行探讨。

一、利用乡土资源导入课堂

课堂导入教学,就仿佛一首乐曲的“引子”,可以达到集中注意力、明确目标、渲染课堂氛围的作用。导入的精心设计,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教师提出具有激趣的问题,可以带动学生情感,让学生直接进入兴奋的状态,帮助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入会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对于一堂课而言,课堂导入是关键环节,教师是否能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直接关系到导入的好坏,并且在课堂之中也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农村小学科学课中,利用乡土资源来导入新课,就能让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更加贴合起来,让学生感觉到即将学习的知识能够与已学的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唤起学习兴趣,这样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之中,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利用乡土资源突破重难点

小学科学教学,大部分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去体验,首先要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才能够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此,合理发挥乡土资源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的知识点,让学生拥有挑战困难的自信心。教师在利用乡土资源的时候,可以将原本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例进行说明,就能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之中学习科学知识。

三、利用农村空闲区域建设科学试验基地

由于农村地区本身的教学仪器、教学资源的限制,所以,开展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就可以合理利用乡土资源,来丰富小学科学教育。因为是小学阶段,学生拥有一定的课外实践,并且在农村之中也有很多空地。如果学校周边拥有空地,就可以带领学生尝试开辟一个“科学小菜园”,在里面种上西红柿、青椒、大葱等蔬菜,教师在指导学生根据教学来进行分类并且分期栽培植物的同时,也可以为课堂的教学提供活生生的、丰富的教学材料,这样就可以解决实验材料缺少,而无法亲自观察的问题。另外,如果种植的蔬菜有剩余的,还可以将其带入食堂,丰富学生的饭菜,让学生享受一下自己种植的蔬菜。通过“科学小菜园”的建立,就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有了科学小菜园,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条件,引导小学生直接参与,培养自己心仪的植物,并且通过科学实验基地,可以开展嫁接、土壤分析、植物成长等诸多方面的教学,在教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四、持之以恒,合理挖掘家庭资源价值

很多小学科问题,都需要家庭的帮助与支持,家庭作为小学科学学习的“第二课堂”,家长就是第二任教师。他们可以教会学生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学习到的知识。科学课上,很多实验是无法立即得到结果的,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如青蛙、蚕的一生,种子的发芽等等。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家长配合,帮助学生种一种、养一养,以便学生能够随时观察与探究。家校合作,不仅是农村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是农村能够利用的优势。所以,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就需要开辟出家庭这一课堂,合理利用农村家长这一资源,对于小学阶段开展科学教学探究是非常有利的。

五、变废为宝,实现实验资源的再利用

农村区域缺少实验装备以及器材,教师要懂得利用各种废弃的、生活化的材料,如利用脸盆来替代水槽,让学生可以直观地进行学习与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对生活之中的废旧物品进行收集,实现变废为宝,让原本的废弃物成为可以在课堂实验使用的资源。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出现的教学器材,以及寻找到的教学资源,相比常规性的器材,不但其操作性更高,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同时,在使用的时候,也能够直接面对关键之处。因为是学生自己参与制作的材料,也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实验效率的提升。所以,注重对实验资源的再利用,做到变废为宝,这样才能推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持续性开展。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的小学科学教学中能够直接使用乡土资源,学生才能够对事物的认知更加深刻,通过课堂上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将理论知识直接运用到实践之中,指导实践操作,这样就可以对理论进行最好的检验。同时,在农村区域使用乡土资源,也能够迎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生活的点点滴滴来创设教学资源,这样不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同时学习效率也会自然而然地提上去。

作者:黄在利 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杨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