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下小学科学实验课程开展

信息化教学下小学科学实验课程开展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科学艺术为宗旨、以实验为教学基础的重要学科。就目前阶段而言,小学科学实验开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枯燥的问题,阻碍了小学科学实验课程的开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将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指导开展小学科学实验课程的方式进行探究,旨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小学科学;实验课程

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不断发展,有研究表明,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实验活动有机融合,能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活动质量。与此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形式还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更加便利,有助于建立新型且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习环境的建构与优化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那么,如何将信息化教学充分融合到小学科学实验课程当中来,是当前阶段小学科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指导开展小学科学实验课程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指的是根据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将信息技术科学引入到学科教学活动环节当中来,使其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小学科学实验课程中,融合信息技术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在我国科技力量逐渐发展的时代之下,对教育形式和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出新要求,需要教师做到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转变传统教学形式,创设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新型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可以使教师在为学生展示教学内容、概念以及无法在课堂中真实展示出来的实验活动时,也给予学生更加真实和直观的感受。随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教学当中来,它可以很好地将实践教学与单纯的教材活动联系起来,解决学校教学活动与社会实际现象脱节的问题,让学生在进行科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对于社会发展和实际问题应用的理解。相较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而言,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材的可操作性,使教学氛围不再枯燥。比如在进行宇宙、地球等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作为辅助,可以将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结构用直观形式展现出来,给予学生视觉冲击。

二、当前阶段小学科学实验课程的开展现状

随着我国各方面实力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再限制于具有应试能力的人,而是逐渐转变为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创新思维意识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实验作为小学科学课可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观念,丰富其社会经验和知识储备。然而,就目前阶段小学科学活动的开展现状而言,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依旧存在一些急需转变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小学科学实验课程的开展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产生阻碍,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

(一)教学的指向性不明显

就目前情况而言,大部分学生都非常喜欢进行科学活动。由于科学课主要以实践活动为主,充满趣味性并且没有考试压力。使一大部分学生认为科学课很好玩,是一门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非常轻松的课程。加上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实验器械与实验现象非常感兴趣,使小学阶段科学课程开展质量还算相对稳定。然而,由于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指向性不强,导致学生也只能将对于科学课的认识理解停留在简单、放松、充满趣味性之上,而无法真正地开展实践活动,更无法深入了解实验教学的目的,使其科学意识得到发展。且教师的教学指向性不强,也会让一部分学生产生科学课就是用来玩的、用来放松的想法,导致科学课程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课堂纪律无法得到控制,直接影响接下来的教学质量。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对于学生科学课程的关注度并不高,使其忽略了学生科学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导致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质量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比较落后,教学模式逐渐单一化。就目前而言,一部分小学科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活动过程中,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以教师为课堂主体进行讲授、示范、操作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被动的听众。这样就会使小学科学活动质量受到影响,失去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意义。

(三)实验活动的开展质量不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多数学校和教师已经能做到重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然而,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开展质量依旧存在问题,由于教师经常采取以示范为主的实践活动,很少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来,这就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消减,降低对科学实验活动的参与热情。现阶段家长对于学生的保护过于强烈,许多带有一些危险性的实践活动都没有办法在课堂中真实开展。这就会导致学生无法根据实践活动直观感受到科学现象背后的概念与知识,实际学习效果无法达到预期,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三、信息化教学指导下的小学科学实验课程开展方式

(一)借助信息技术,全面展示教学内容

在小学科学实验课程开展过程中,当教师遇到《太阳能热水器》《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小水滴的旅行》等,无法直接在教室中进行实验的教学内容时,就会忽略实践活动的开展。然而,这类教学内容是能够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真实科学现象的重要信息,若教师直接取消实践活动,采取单纯对照课本进行概念探究的形式,就会降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现如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之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形式,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感受教学内容。例如,在进行《小水滴的旅程》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用微课或动画形式,为学生展示水滴从凝结、到滴落、到蒸发等的循环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可以使教学氛围更加充满趣味性,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满足学生的实际探索欲与心理需求。

(二)以信息技术为导向,创设教学问题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重要学科,想要完善实验课程开展策略,基于信息化教学指导创设更加高效的实验课程,首先需要教师加强对于课前导入环节的重视。就以往的小学科学实验课而言,教师很少会精心设计课程导入环节,导致一部分学生还沉浸在课间活动当中,没有办法快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活动上来。这样就会导致学生课堂学习质量不高,阻碍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那么在信息化教学的指导下,教师就可以以问题为主线,为学生创设教学问题提供学习驱动力。通过教师在课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的一系列具有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逐步思考与分析,明确本节课的实验目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青岛版小学科学《玩镜子》的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同一个人在不同形状镜子下所照映出来的模样。当学生观看到同一个人在不同镜子中呈现的或胖、或瘦、或高、或矮的形象时,就可以使其联想到自己在游乐场遇到哈哈境时的景象。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探讨,谈一谈在自己的理解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样可以为接下来的实验活动奠定基础,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自主探究意识。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准备不同种类的镜片,给予学生时间进行探索和发现,并记录同一物体在不同镜子下所呈现出来的模样,提高其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建构教学活动

在小学科学实验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会顾虑到学生的安全,导致无法为学生展示更加充满趣味性且直观的实验活动。那么小学科学教师就应当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建构符合其需求且安全的教学活动。小学科学课的开设对象是一到六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时期,他们对于新知识的获取方式,主要是以直接感知为主,先形成具体的表现,再进行抽象和概括,最终形成一种具体的认知。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从手眼协调能力到技能掌握水平都有一定差异,教师应当能够做到为学生制订更加合理的教学活动,通过信息技术与科学实验活动的有机融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并使教学知识更加容易接受。例如,在对青岛版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声音》进行学习时,就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收集到的各种声音资料,或者带领学生感受普通乐器能发出来的不同音色。通过信息技术形式,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加丰富,提高其对于外界科学知识的感知能力。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同桌或前后桌之间组成小组进行充分探索,使学生对教师播放的音频产生探究热情,能够更加积极地与同伴进行问题探讨,并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这一结论,丰富学的生知识储备,使学生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为其之后的科学内容学习奠定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可以使教学氛围更加灵活。相较于传统的科学实验活动而言,内容更加丰富,不会受到诸多限制,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感知更加深刻。

作者:赵峰 单位:山东省平邑县河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