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舞蹈教学论文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舞蹈教学论文

一、高师学前舞蹈教学活动意义化

教学活动需要教师采用具有意义的策略来完成,通过鼓励学生的方式使其对学习主题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学习内容形成理性认识,以达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效对接以及高师学前舞蹈教学活动有意义的目的。让学生置身于舞蹈艺术情境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强化学生对各民族舞蹈的认知,以达到舞蹈教学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情感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教师通过优美的肢体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打动学生的心灵。

二、我国学前舞蹈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托幼机构开办起来,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也因此获得了新生。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逐渐增多,全国各高师院校呈现出了全新的发展态势。过去那种学前教育不受重视,师资水平低的局面也随之被打破了,但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素质课程———舞蹈,其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教学大纲不完善

众所周知,教育学和心理学是学前教育的基础课程,而作为基础课程的舞蹈课却不受重视,恰恰因为这个原因,众多的学生与教师对学前教育舞蹈教学选择性忽略。“教师随心所欲地教,学生马马虎虎地学”的现象随之产生。教学大纲不完善,仅仅停留在粗略接触舞蹈和基础的舞蹈知识阶段,这种现象是与教学宗旨和教学目标相违背的。

(二)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是于三度空间中以身体作为“心智交流”现象的人体运动表达艺术。对欣赏者而言,最直观的是舞者的形体动作是否优美。舞蹈可以说是一项“童子功”,而对于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讲,身体骨骼已经成型,基本已无可塑性。

(三)教学目标不明确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是包含关系,学前教育是大的方向,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分支,用一个恰当的比喻:学前教育是一把枪,那么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就是这把枪里的子弹,可见舞蹈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当前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目标与实际情况相违背,脱离了实际情况,仅将目标停留在基础教学上,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所以,要以学前教育舞蹈特征为基础,制订出与时俱进的舞蹈教学目标。

三、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模式的改革

舞蹈教学更看重“言传身教”。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是采用严谨而合理的教学模式。因此,应开展长期调研,并将结果作以统计,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及要求。笔者认为,学前舞蹈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建立“音乐与舞蹈”完美融合的教学方式

研究发现,在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当中以音乐为背景,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以指导,能够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潜能,使其感受到音乐之美、形体之美、力量之美,从而实现音乐与舞蹈,心灵与形体相互融合。

(二)摒弃“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传统教育模式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更好地揣摩学生的心理,并加以分析。调动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舞蹈学习产生浓烈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为出发点,必然能够使学生发挥出潜力。

(三)重点强调“身教优先”和“即兴创作”

众所周知,教育是讲究因材施教的。身教优先和即兴创作在因材施教里显得尤为重要。什么是身教优先?什么又是即兴创作呢?舞蹈教师只有提高了自身技能,用身体美去感染学生,才能真正实现“言传身教”,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大家都知道,舞蹈作为一门艺术课程,是直接通过身体语言来展现的,作为舞蹈教师,要进行正确的身体示范,学会如何展现出优美的舞姿。“身教优先”是舞蹈教师职业道德的良好体现。即兴创作指的是人们由于某一外界刺激或内在冲动而临时创作出的作品。即兴创作适用于学前舞蹈教学。教师在进行“即兴创作”课前准备的时候,应配以适当的音乐,让幼儿随着音乐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在关闭音乐的时候,改变,甚至停止做动作,这样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培养他们敏锐的听觉也是有所裨益的。

(四)教学观念的转变

1.将传统舞蹈教学和老师传授的教育观念转化成学生自己认同的教育观念。

2.将学生自己认同的教育观念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得以实现。在实际教学中,学前教师往往采取速成策略而忽视了对学前儿童舞蹈基础进行系统的训练。在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学前舞蹈教学方式,势必取代传统刻板的教学方式。特别是我国高校人数日益增多,舞蹈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发展的大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学前舞蹈教学方式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只有在学前舞蹈教育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自身的舞蹈水平,才能符合时代要求,适应时展,为新时代培养出优秀的舞蹈人才。

作者:江丽萍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